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精品教案+练习12百舸争流的思想含马克思主义哲学必修4.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030397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07.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精品教案+练习12百舸争流的思想含马克思主义哲学必修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精品教案+练习12百舸争流的思想含马克思主义哲学必修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精品教案+练习12百舸争流的思想含马克思主义哲学必修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精品教案+练习12百舸争流的思想含马克思主义哲学必修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精品教案+练习12百舸争流的思想含马克思主义哲学必修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精品教案+练习12百舸争流的思想含马克思主义哲学必修4.docx

《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精品教案+练习12百舸争流的思想含马克思主义哲学必修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精品教案+练习12百舸争流的思想含马克思主义哲学必修4.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精品教案+练习12百舸争流的思想含马克思主义哲学必修4.docx

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精品教案+练习12百舸争流的思想含马克思主义哲学必修4

第三十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含马克思主义哲学)

[考点展示]

1.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

2.唯物主义及其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特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特点。

3.唯心主义及其形态:

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4.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核心考点一 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

(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这是哲学基本问题最重要的方面。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它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对这个方面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成为哲学的基本问题

(1)从社会实践来看: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无论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都要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从哲学自身派别来看: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不等于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思维和存在谁是本原、谁决定谁及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两个方面的内容。

而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范畴,它的基本内容是存在决定思维,思维对存在具有能动作用。

它是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科学回答。

动态发布

命题特点

2010山东高考·25

2007江苏高考·12

对本考点主要采用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对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识记和理解。

命题点1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典例1 (2007·江苏高考)哲学基本问题在人们的现实活动中表现为(  )

A.人与人的关系B.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C.人与世界的关系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答案 D

解析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在现实社会中就表现为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

命题点2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

典例2 (2010·山东高考)有一首英语儿歌这样唱道:

“告诉我为什么星辰闪耀,告诉我为什么常春藤缠绕……因为上帝创造星辰闪耀,因为上帝创造常春藤缠绕……”美国一位著名科普作家这样改动了歌词:

“核聚变让星辰闪耀,向性运动让常春藤缠绕……”这一改动反映了(  )

①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 ②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的区别 ③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区别 ④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答案 A

解析 题中英语儿歌突出“上帝”创造客观事物,体现了宗教精神,从哲学上看,属于客观唯心主义;题中科普作家对儿歌的改动,表明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体现了科学精神,从哲学上看,属于唯物主义。

1.2012年6月29日,在经过13天太空飞行后,“神舟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交会对接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的角度看,人类成功探索太空,要正确处理(  )

①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②规律的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问题 ③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④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答案 C

解析 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的角度看,人类成功探索太空,要正确处理意识和物质的关系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①③正确。

②④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2.观点一:

美学中的“移情”说法——人们高兴的时候,就觉得太阳在笑,青松在招手,花儿在点头;悲伤的时候,又觉得雨如泪,风如烟。

观点二:

天上的一切星宿,地上的一切陈设,总之,构成大宇宙的一切物体,在心灵之外都没有任何存在;它们的存在就是被感知或被知道。

这两种观点分属于不同的哲学派别,划分它们的标准是(  )

A.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

B.对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C.对世界是什么、怎么样的根本观点的不同理解

D.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

答案 D

解析 观点一属于唯物主义;观点二属于唯心主义。

故本题考查的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划分标准,D正确。

B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

A、C不符合题意。

核心考点二 哲学的基本派别

1.哲学的基本派别

两大阵营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基本观点

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派别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主要区别

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认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就是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

不仅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而且承认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把人的主观精神(人的感觉、经验、观念、目的、意志、心灵等)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

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绝对观念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

基本评价

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可惜只是一种猜测

丰富、发展了唯物主义;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就局部范围而言,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夸大了客观精神的作用;就局部范围而言,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根本分歧

是否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提示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经典观点

五行说:

生成万物的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土。

阴阳说: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

形神说: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王充)。

气理说:

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

活火说:

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赫拉克利特)。

水为始基:

“水”是万物的“始基”(泰勒斯)。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经典观点

狄德罗:

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

培根:

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

(3)主观唯心主义的经典观点

孟子:

万物皆备于我。

王守仁:

心外无物。

慧能:

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陆九渊: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笛卡儿:

我思故我在。

康德:

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贝克莱:

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休谟:

我们的知觉是我们的唯一对象。

费希特:

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

普罗泰戈拉:

人是万物的尺度。

叔本华:

万物是我们的表象。

杜威:

世界是我的观念,我的活动,我的经验。

(4)客观唯心主义的经典观点

中外“神创论”(盘古开天辟地、上帝创世记)。

柏拉图:

理念论。

黑格尔:

绝对观念论。

老子: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朱熹:

理在事先。

2.哲学上的“两个对子”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哲学上的“两个对子”,“两个对子”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区别: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回答的是世界“是什么”的问题,两者的分歧是围绕着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问题展开的。

而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回答的则是世界是“怎么样”以及用什么样的思维方法来把握世界的问题。

(2)联系: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思想总是从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

要正确揭示世界的本原,不仅要坚持唯物主义的观点,还要坚持辩证法的观点。

只有这样,才可能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者。

提醒 从思想观点上看,哲学上存在“两个对子”,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从哲学派别上看,哲学上只存在“两大阵营”,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动态发布

命题特点

2011广东高考·32

2011上海高考·19

2010四川高考·29

2010江苏高考·25

本考点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主要采用选择题的形式,通过列举著名的哲学观点,让学生判断属于哪个哲学派别,着重考查对两个哲学派别基本观点的理解。

命题点1 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

典例3 (2011·广东高考)“道,犹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

”与此哲学观点相通的是(  )

A.自然从来不飞跃B.物理不外于吾心

C.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D.动之端乃天地之心也

答案 C

解析 题干观点强调宇宙是一个物质生生不息、变化不止的合乎规律的运动过程。

用道来概括这一过程,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A项强调静止,属于形而上学观点,不符合题意;B项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不符合题意;D项虽然强调运动,但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不符合题意。

C项是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而且强调物质是运动的,符合题意。

命题点2 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

典例4 (2010·江苏高考)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史上的两个基本派别,唯心主义者都主张(  )

A.事物是感觉的集合B.事物是理念的影子

C.意识是世界的本原D.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答案 C

解析 唯心主义把意识视为世界的本原,C项当选。

A、B两项分别是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主张,D项是不可知论。

引言型选择题解法

  方法1 透视主旨法,适合这种方法的名人名言型试题一般是以名人名言等为题干,题肢为基本理论点。

解答时,学生需综合提炼题干材料所蕴涵的主旨,并依据此主旨,对接题肢中的基本理论点,相符合的题肢就选。

方法2 臆断排除法,就是针对题干中的名言警句,将断章取义、望文生义或绝对化臆想的题肢加以排除。

3.中国古代哲学家杨泉提出:

“所以立天地者,水也;成天地者,气也。

水土之气,升而为天。

”下列与之相一致的观点是(  )

A.观念的产生,并无必要假设外物的存在

B.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

C.气之所聚,理即在焉,然理终为主

D.物质是按―定次序结合的、不可分、不可灭的原子的总和

答案 B

解析 杨泉的观点强调水和气为万事万物的本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B符合题意。

A、C均属于唯心主义观点;D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4.王守仁认为,“人者,天地万物之心也;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

下列名言与王守仁的观点同属一个哲学派别的是(  )

①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 ②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

有此理便有此天地 ③“自我”是自身的原因和世界的本质,“自我”周围的现实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 ④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答案 C

解析 王守仁的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①的意思是,万物都存在于方寸(心)之中,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去观察和认识宇宙,万物一理,以此反观自身,万物之理都依赖于吾心而存在;③把“自我”当作万物本原,“自我”创造“非我”。

①③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符合题意。

②把“理”当作宇宙的根本,天地因理而存在,属于客观唯心主义;④不涉及世界的本原问题。

核心考点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有着深厚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

阶级基础

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19世纪30年代,欧洲一些国家的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迫切需要指导自己行动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自然科学基础

三大发现:

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从哲学上概括自然科学的成就,全面、深刻地揭示自然界唯物辩证性质的条件已经成熟

理论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其中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基本特征

阐释

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它的唯物主义是辩证的唯物主义,它的辩证法是唯物主义的辩证法

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提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从而把唯物辩证的观点贯穿到社会历史领域,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科学的实践观点,就在于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之所以是革命的,就在于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是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提示 这三个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以往一切旧哲学的基本特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所实现的伟大变革。

三个统一的关键在于实践的观点。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动态发布

命题特点

2012江苏高考·26

2011海南高考·18

2011大纲全国卷·39(6)

2010江苏高考·26

主要采用选择题的形式,通过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考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的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属于新增内容,近几年测试频率较高。

命题点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典例5 (2012·江苏高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即便是在自然观上相当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一旦进入社会领域,总是不可避免地陷入唯心主义;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却能在历史观上坚持唯物主义。

这主要得益于它坚持(  )

①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②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③唯物辩证的自然观 ④社会发展总趋势是上升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 A

解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的哲学不同,能够在历史观上坚持唯物主义,这主要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而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所以①②符合题意。

③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历史观上坚持唯物主义的原因,也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特有的;④强调了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与题意无关。

命题点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典例6 (2011·大纲全国卷)20世纪上半叶,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从1935年到1948年的13年间,延安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整风运动、中共七大等影响和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实际,克服了“左”右倾机会主义的影响,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中国共产党从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出发,推动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敌后抗日斗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奠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的基础。

中国共产党取得这些伟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结合材料和所学哲学知识,说明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答案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基本国情,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革命的规律,找到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

今天,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

解析 本题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原理进行分析。

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找到了适合中国革命的道路,又在新的历史时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5.当前的世界金融危机使“世界重新燃起了对马克思的关注”,马克思故居开始成为旅游热点,《资本论》在德国一度成为畅销书,莱比锡大学重新树立马克思雕像……危机使许多人意识到“马克思还活着”。

“马克思还活着”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

A.具有科学性与完整性的特点

B.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C.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是发展的科学

D.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永恒的真理

答案 C

解析 A中“完整性”的说法错误;B不符合题意;D中“永恒”的说法错误。

马克思主义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能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C正确且符合题意。

6.科学发展观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这表明(  )

①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③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④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①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 本题以科学发展观的社会功能为切入点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哲学与时代的关系等知识,综合性强,①②③④均可入选,故选D项。

易错点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提醒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不等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前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特有的问题;后者是一般哲学都会遇到的问题是

矫正训练1 恩格斯说: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

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D.思维决定存在还是存在决定思维

答案 B

解析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故B入选。

A、C错在“辩证”;D不全面。

易错点2 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

提醒 从根本观点看,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

但从哲学发展过程看,唯物主义并不都是科学的,唯心主义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矫正训练2 古代中国人认为天地最大,它包容万物;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焉,四时行焉;认为没有天地便没有一切;认为天地就是宇宙,宇宙就是天地。

上述观点(  )

①否认世界是由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 ②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③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 ④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 材料中的观点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一种观点,对其认识应坚持全面的观点,既要看到它在根本方向上的正确性,又要看到它存在的明显的缺陷。

①②③④都是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正确认识,本题选D。

易错点3 混淆哲学的基本派别

提醒 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们在根本观点上是一致的,都承认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把意识视为世界的本原,但由于对意识有不同的理解,形成了两种基本形态,即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矫正训练3 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的是(  )

A.“气者,理之依也”与“理生万物”

B.“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与“物是观念的集合”

C.“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与“天不变,道亦不变”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与“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答案 A

解析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

A项前者认为物质是本原,后者认为意识为本原,故入选。

B项二者都认为意识为本原;C项前者体现辩证法,后者体现形而上学;D项前者体现实践的观点,后者否认实践的观点。

易错点4 不能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提醒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矫正训练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它第一次实现了(  )

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②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③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④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这样,其他的哲学也是这样。

故③的说法并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的,排除含③的选项,本题选B项。

相信科学 反对迷信

热点解读

命题前瞻

[背景扫描]

2012年,末世情结泛滥。

辽宁大连的王大爷因为相信“末日”即将来临,不控制饮食,导致糖尿病病情恶化送进医院急救。

110接警中心频频接到诸如“马上就要世界末日,我不想活了”之类的来电;成都郊区人民也因为听说世界末日要连黑3天,疯狂抢购白蜡烛……2012年12月14日,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发生了一起小学生校园被砍伤事件,22名小学生被砍伤,歹徒闵拥军被控制后神智清醒,受世界末日论毒害很深。

他交代,就要世界末日了,在家也是死,前两年通过媒体知道,杀孩子可以上电视,才将目标对准校园。

“谣言止于智者”,只有长期宣传科普知识,才能够真正让大家拥有判断力,抵御借机牟利的商业行为,否则在这次谣言破灭之后,还会不断有新的“传说”诞生②。

而应急救灾知识及物资的储备,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并非“末日”来了才需要。

有人相信“2012世界末日”,不仅仅是愚昧和迷信,许多相信谣言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特征:

缺乏关爱。

北京大学教授夏学銮指出,虚幻的末日想象,映衬出的是一种真实的生存焦虑。

在巨大的生活压力下,我们距离家人、朋友和自我的内心越来越远,这让现代人感到无助、焦虑甚至恐惧,加剧了“末日感”③。

[考点对接]

信息点①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唯心主义世界观误导人们的行为。

意识反作用于物质,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世界的发展。

信息点② 要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相信科学,反对迷信。

  

信息点③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命题猜想]

2012世界末日谣言为何盛行不衰值得反思。

这一热点常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世界观与方法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物质与意识等知识。

[命题预测]

1.在陕西、内蒙古和江苏等地,出现了“全能神”邪教组织,声称“世界末日就要来临”,只有信“全能神”才能得救,凡不信和抵制的都将被“闪电”击杀。

“全能神”邪教(  )

A.属于宗教组织

B.属于封建迷信

C.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D.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答案 C

2.“2012年12月21日的黑暗降临后,12月22日的黎明永远不会到来。

”这是电影《2012》的台词,它是一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灾难电影,讲述由于自然环境和资源长期遭受掠夺性破坏,人类即将面临空前的自然灾害,最后在“方舟”中度过了这一全球性的灾害,获得了继续繁衍和发展的希望。

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

B.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主观的

C.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

基础

D.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改造规律

答案 C

3.有人依据玛雅太阳历提出“2012世界末日说”。

科学界多年的观测与研究表明:

2012年可能大规模爆发太阳耀斑,会影响地球通讯系统,但不会导致地球文明毁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世界末日说”对当代科学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B.“世界末日说”缺乏科学依据,不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C.“世界末日说”与太阳耀斑爆发的内在关联,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

D.科学界对太阳耀斑的爆发及其后果的预测,反映了联系的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