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第二单元词语复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028808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第二单元词语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初中语文第二单元词语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初中语文第二单元词语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初中语文第二单元词语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初中语文第二单元词语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第二单元词语复习.docx

《初中语文第二单元词语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第二单元词语复习.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语文第二单元词语复习.docx

初中语文第二单元词语复习

1.酣畅淋漓[hānchànglínlí]

∙【解释】:

酣畅:

畅饮,引伸为舒适、畅快;淋漓:

畅快的样子。

形容非常畅快。

∙【出自】:

《晋书·阮修传》:

“常步行,以百姓挂杖头,至酒店,便独酣畅。

”宋·欧阳修《释秘演诗集序》:

“无所放其意,则往往从布衣野老,酣嬉淋漓,颠倒而不厌。

∙【示例】:

老舍先生写老张的“钱本位”的哲学,确乎是~,阐扬尽致。

2.喋喋不休[diédiébùxiū]

∙【解释】:

喋喋:

形容说话多;休:

停止。

唠唠叨叨,说个没完没了。

∙【出自】:

《汉书·张释之传》:

“夫绛侯、东阳侯称为长者,此两人言事曾不能出口,岂效此啬夫喋喋利口捷给哉!

∙【示例】:

廖二嫂还满腹闷气,~。

3.郁郁葱葱[yùyùcōngcōng]

∙:

形容草木苍翠茂盛。

也形容气势美好蓬勃。

∙【出自】:

汉·王充《论衡·吉验》:

“城郭郁郁葱葱。

”《后汉书·光武纪》:

“望气者至南阳,曰:

‘气佳哉,郁郁葱葱!

∙【示例】:

远处是几个农村,丛树和屋舍密集重叠,大有~的气象。

4.欺世盗名[qīshìdàomíng]

∙【解释】:

欺骗世人,窃取名誉。

∙【出自】:

《荀子·不苟》:

“夫富贵者则类傲之;夫贫贱者则求柔之。

是非仁人之情也,是奸人将以盗名于暗世者也,险莫大焉。

∙【示例】:

不知平日所讲何学,居然~。

5.分道扬镳[fēndàoyángbiāo]

∙【解释】:

分路而行。

比喻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出自】:

《魏书·河间公齐传》:

“洛阳我之丰沛,自应分路扬镳。

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

6.光怪陆离[guāngguàilùlí]

∙【解释】:

光怪:

光彩奇异;陆离:

开卷参差。

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

∙【出自】:

战国·楚·屈原《离骚》:

“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

”《三国志·吴志·孙坚传》裴松之注引《吴书》:

“冢上有光怪,云气五色,上属于天,曼延数里。

∙【示例】:

那柴烧的一块一块的,结成就和太湖石一般,~。

7.义无反顾[yìwúfǎngù]

∙【解释】:

义:

道义;反顾:

向后看。

从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犹豫回顾。

∙【出自】:

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

“触白刃,冒流矢,义不反顾,计不旋踵。

∙【示例】:

朱成功身受大明的厚恩,只有一死图报,~。

8.刻骨铭心[kègǔmíngxīn]

∙【解释】:

铭刻在心灵深处。

形容记忆深刻,永远不忘。

∙【出自】:

唐·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

“深荷王公之德,铭刻心骨。

∙【示例】:

万望太尉慈悯,救拔深陷之人,得瞻天日,~,誓图死保。

9.左顾右盼[zuǒgùyòupàn

∙【解释】:

顾、盼:

看。

向左右两边看。

形容人骄傲得意的神情。

∙【出自】:

晋·左思《咏史》诗:

“左眄澄江湘,右盼定羌胡。

∙【示例】:

都尉朝天跃马归,香风吹人花乱飞。

银鞍紫鞚照云日,~生光辉。

∙【语法】:

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含贬义

10.居高临下[jūgāolínxià]

∙解释】:

居:

站在,处于;临:

面对。

占据高处,俯视下面。

形容占据的地势非常有利。

∙【出自】:

《淮南子·原道训》:

“登高临下,无失所秉,履危行险,无忘玄伏。

∙【示例】:

敌~,我战地不利。

【语法】:

连动式;作谓语、状语;形容占据的地势非常有利

11.货真价实[huòzhēnjiàshí

∙【解释】:

货物不是冒牌的,价钱也是实在的。

形容实实在在,一点不假。

∙【出自】: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回:

“但不知可有‘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字样没有?

∙【示例】:

她现在要求再念一遍时的不笑倒是~的热心。

∙【语法】:

联合式;作宾语、定语;用于人或事物

12.如法炮制[rúfǎpáozhì

∙解释】:

炮制:

用烘、炒等针药材制成中药。

本指按照一定的方法制作中药。

现比喻照着现成的样子做。

∙【出自】: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八回:

“即如法炮制,果然把阵破了。

∙【示例】:

两个茶房将第二箱抬到舱面上,他~,一箱书又变成了一箱半,还撕碎了几个厚纸包。

∙【语法】: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事物

13.关怀备至[guānhuáibèizhì

∙【解释】:

关心得无微不至。

∙【出自】:

刘白羽《海天集·伟大创业者》:

“总理对人总是关怀备至,体贴入微。

∙【语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14.人才辈出[réncáibèichū]

∙【解释】:

辈出:

一批一批地出现。

形容有才能的人不断涌现。

∙【出自】:

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元纪·世祖至元二十年》:

“得如左丞许衡教国子,则人才辈出矣。

∙【示例】:

我们的时代是~的时代。

∙【语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15.大失所望[dàshīsuǒwàng

∙【解释】:

表示原来的希望完全落空。

∙【出自】:

《史记·高祖本记》:

“秦人大失望。

∙【示例】:

瑞虹~,但到此地间,无可奈何。

【语法】:

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对人、事、物

16.摇摇欲坠[yáoyáoyùzhuì

∙【解释】:

摇摇:

摇动,摇晃;坠:

落下。

形容十分危险,很快就要掉下来,或不稳固,很快就要垮台。

∙【出自】: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零四回:

“众视之,见其色昏暗,摇摇欲坠。

∙【示例】:

战士们靠近边缘向下一看,头晕目眩,觉得眼前的大岩来回晃动,自己的身体~。

【语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17.小心翼翼[xiǎoxīnyìyì

∙【解释】:

翼翼:

严肃谨慎。

本是严肃恭敬的意思。

现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

∙【出自】:

《诗经·大雅·大明》:

“维此文王,小心翼翼。

∙【示例】:

母亲~地起床做饭,心里欣喜地想,让儿子多睡一会,不要惊醒他。

18.装模作样[zhuāngmúzuòyang

∙【解释】:

样:

模样、姿态。

指故意做作,故做姿态。

∙【出自】:

宋·史浩《荆钗记传奇》:

“装模作样,恼吾气满胸膛。

∙【示例】:

冷酒冷粉冷汤,着咱如何近傍,百般~,讪笑寒酸魍魉。

19.自以为是[zìyǐwéishì]

∙【解释】:

是:

对。

总以为自己是对的。

形容主观,不虚心。

∙【出自】:

《荀子·荣辱》:

“凡斗者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

”《孟子·尽心下》:

“众皆悦之,自以为是。

∙【示例】:

世人往往~,自夸其能。

∙【语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主观不虚心

20.莫名其妙[mòmíngqímiào]

∙【解释】:

说不出其中的奥妙。

指事情很奇怪,说不出道理来。

∙【出自】: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五回:

“我实在是莫名其妙,我从那时得着这么一个门生,连我也不知道。

∙【示例】:

躲懒的人念成“潭拓寺”,那更是~了。

∙【语法】:

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常与“让人”等组成兼语式

21悬崖勒马[xuányálèmǎ]

∙.【解释】:

悬崖:

高而陡的山崖;勒马:

收住缰绳,使马停步。

在高高的山崖边上勒住马。

比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

∙【出自】: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此书生悬崖勒马,可谓大智矣。

∙【示例】:

您铸成大错在前,已经对不起天地祖宗,赶快~吧!

∙【语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22.座无虚席[zuòwúxūxí]

∙解释】:

座位没有空着的。

多形容观众、听众或出席、参加的人很多。

∙【出自】:

《太平广记·龙三·释玄照》:

“他常常愿意讲授一千遍《法华经》,以利于他人。

在山中开讲之后,虽然寒暑无常,山路险恶,但是来听讲的总是座无虚席。

∙【示例】:

从早到晚,长椅上都是~。

23.汗流浃背[hànliújiābèi]

∙【解释】:

浃:

湿透。

汗流得满背都是。

形容非常恐惧或非常害怕。

现也形容出汗很多,背上的衣服都湿透了。

∙【出自】:

《史记·陈丞相世家》:

“勃又谢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对。

”《后汉书·伏皇后纪》:

“操出,顾左右,汗流浃背。

∙【示例】:

在劳动竞赛中,大家干得~。

∙【语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满身大汗

24.倒行逆施[dàoxíngnìshī

∙【解释】:

原指做事违反常理,不择手段。

现多指所作所为违背时代潮流或人民意愿。

∙【出自】:

《史记·伍子胥列传》:

“吾日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示例】:

在压迫得透不过气来的时候,疏解和抗议都无用,压迫者是可以任所欲为,~的。

∙【语法】:

联合式;作主语、谓语、定语;含贬义

25.黯淡无光[àndànwúguāng]

∙【解释】:

黯淡:

同“暗淡”,不明亮,昏暗。

形容失去光彩。

∙【出自】: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四回:

“头上戴一个黯淡无光的亮蓝顶儿,那枝俏摆春风的孔雀瓴已经虫蛀的剩了光杆儿了。

∙【示例】:

但是这个电报却又引起了张勋的不愉快,因为,他的十三省盟主地位因此而~。

∙【语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27.货真价实[huòzhēnjiàshí

∙【解释】:

货物不是冒牌的,价钱也是实在的。

形容实实在在,一点不假。

∙【出自】: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回:

“但不知可有‘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字样没有?

∙【示例】:

她现在要求再念一遍时的不笑倒是~的热心。

∙【语法】:

联合式;作宾语、定语;用于人或事物

29.居高临下[jūgāolínxià

∙【解释】:

居:

站在,处于;临:

面对。

占据高处,俯视下面。

形容占据的地势非常有利。

∙【出自】:

《淮南子·原道训》:

“登高临下,无失所秉,履危行险,无忘玄伏。

∙【示例】:

敌~,我战地不利。

∙【语法】:

连动式;作谓语、状语;形容占据的地势非常有利

30.郁郁葱葱[yùyùcōngcōng

∙【解释】:

形容草木苍翠茂盛。

也形容气势美好蓬勃。

∙【出自】:

汉·王充《论衡·吉验》:

“城郭郁郁葱葱。

”《后汉书·光武纪》:

“望气者至南阳,曰:

‘气佳哉,郁郁葱葱!

∙【示例】:

远处是几个农村,丛树和屋舍密集重叠,大有~的气象。

多音多义字

一.量[liáng]量[liàng]

量[liáng]

1.确定、计测东西的多少、长短、高低、深浅、远近等的器具:

~具。

~杯。

~筒。

~角器。

2.用计测器具或其他作为标准的东西确定、计测:

计~。

测~。

~度。

~体温。

3.估计,揣测:

估~。

思~。

打~。

量[liàng]

1.古代指斗、升一类测定物体体积的器具:

度~衡。

2.能容纳、禁受的限度:

酒~。

气~。

胆~。

度~。

3.数的多少:

数~。

质~。

降雨~。

限~供应。

4.审度:

~刑。

~才录用。

~体裁衣(喻从实际情况出发办事)

二.创[chuàng]创[chuāng]

创[chuàng]

1.开始,开始做:

~造。

~制。

首~。

开~。

~立。

~演。

~议。

创[chuāng]

1.伤:

~伤。

~口。

~巨痛深(喻遭受重大的损失)。

三.强[qiáng]强[qiǎng]强[jiàng]

强[qiáng]

1.健壮,有力,与“弱”相对:

~壮。

~健。

~人。

~力。

~大。

~劲。

刚~。

富~。

列~。

~弩之末。

年富力~。

2.程度高:

~手。

~烈。

~酸。

能力~。

3.胜过,优越,好:

~干。

争~好(hào)胜。

4.有余,略多于某数:

~半(超过一半)。

5.使用强力,硬性地:

~占。

~加。

~攻。

~悍。

~横(hèng)。

~梁(强横霸道)。

6.着重,增加分量:

~化。

增~。

强[qiǎng]

1.硬要,迫使,尽力:

~使。

~迫。

~逼。

~辩。

勉~。

~人所难。

~词夺理。

强[jiàng]

1.固执,强硬不屈:

~嘴。

倔~。

四.载[zǎi]载[zài]

载[zǎi]

1.年;岁:

千~难逢。

三年两~。

2.记录;刊登;描绘:

记~。

连~。

转~。

载[zài]

1.装,用交通工具装:

~客。

~货。

~重。

~体。

装~。

满~而归。

2.充满:

怨声~道。

3.乃,于是(古文里常用来表示同时做两个动作):

~歌~舞。

4.姓。

五.倒[dǎo]倒[dào]

倒[dǎo]

1.竖立的东西躺下来:

摔~。

墙~了。

~塌。

~台。

打~。

卧~。

2.对调,转移,更换,改换:

~手。

~换。

~车。

~卖。

~仓。

~戈。

倒[dào]

1.位置上下前后翻转:

~立。

~挂。

~影。

~置。

2.把容器反转或倾斜使里面的东西出来:

~水。

~茶。

3.反过来,相反地:

~行逆施。

反攻~算。

~贴。

4.向后,往后退:

~退。

~车。

5.却:

东西~不坏,就是旧了点。

六.散[sàn]散[sǎn]

散[sàn]

1.分开,由聚集而分离:

分~。

解~。

涣~。

~落。

~失。

~逸。

2.分布,分给:

~布。

~发(fā)。

天女~花。

3.排遣:

~心。

~闷(mèn)。

4.解雇:

他干的不好,让那家饭店给~了。

散[sǎn]

1.没有约束,松开:

松~。

~漫。

懒~。

~曲。

~记。

~板。

~文。

披~头发。

2.分开的,分离的:

~居。

~乱。

~座。

~兵游勇。

3.零碎的:

~碎。

~装。

~页。

4.中医称药末:

~剂。

丸~膏丹。

七.晕[yùn]晕[yūn]

晕[yùn]

1.太阳或月亮周围形成的光圈:

日~。

2.光影色泽模糊的部分:

霞~。

墨~。

3.头发昏,有旋转的感觉:

~眩。

~车。

眼~。

晕[yūn]

1.昏迷:

~倒。

~厥。

2.头脑不清。

八.佛[fó]佛[fú]佛[bì]佛[bó]

佛[fó]

1.梵语“佛陀”,是对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简称,亦是佛教徒对修行圆满的人的称呼:

~爷。

~像。

借花献~。

2.指“佛教”(世界主要宗教之一):

~家。

~寺。

~老。

~经。

~龛。

~事(佛教徒诵经、祈祷及供奉佛像等活动)。

佛[fú]

1.〔仿~〕见“仿”。

2.古同“拂”,违背,违反。

佛[bì]

1.古同“弼”,辅弼。

佛[bó]

1.古同“勃”,兴起。

九1.尽[jìn]2.尽[jǐn]

尽[jìn]

1.完毕:

用~。

说不~。

取之不~。

2.达到极端:

~头。

山穷水~。

~情。

自~(自杀)。

3.全部用出,竭力做到:

~心。

~力。

~瘁。

~职。

~忠。

~责。

人~其才。

物~其用。

4.都,全:

~然。

~是白的。

~收眼底。

~释前嫌。

尽[jǐn]

1.极,最:

~底下。

2.力求达到最大限度:

~量(liàng)。

~管。

十.1.禁[jīn]2.禁[jìn]

禁[jīn]

1.受得住,耐久:

~受。

~得住。

~不起。

弱不~风。

2.忍耐,制止:

不~笑起来。

禁[jìn]

1.不许,制止:

~止。

~绝。

~书。

~令。

~赌。

~欲。

~锢。

情不自~。

2.法律或习惯上制止的事:

犯~。

违~品。

3.拘押:

囚~。

监~。

~闭。

4.古代称帝王的地方:

宫~。

~苑。

~卫。

~军(古代指保卫京城或宫廷的军队)。

5.不能随便通行的地方:

~地。

~区。

6.避忌:

~忌。

十一1.弹[dàn]2.弹[tán]

弹[dàn]

1.可以用力发射出去的小丸;装有爆炸物可以击毁人、物的武器:

~丸。

子~。

~雨。

枪~。

氢~。

导~。

手榴~。

原子~。

2.古代指以竹为弦的弓:

“左挟~,右摄丸”。

弹[tán]

1.用手或工具拨动而发射出去,亦指用手指拨弄:

~射。

~跳。

~拨。

~指。

~琴。

~奏。

~冠相庆(喻即将作官而互相庆贺,多作贬义)。

2.检举违法失职的官吏:

~劾。

~纠。

讥~。

十二.1.薄[báo]2.薄[bó]3.薄[bò]

薄[báo]

1.厚度小的:

~片。

~饼。

2.冷淡,不热情:

~待。

3.味道淡:

~酒。

4.土地不肥沃:

~田。

薄[bó]

1.义同

(一),用于合成词或成语,如“厚薄”,“浅薄”,“尖嘴薄舌”等。

2.轻微,少:

~礼。

~产。

~命。

~寒。

~酬。

菲~。

3.不庄重,不厚道:

~夫。

~幸(负心)。

~情。

轻~。

刻~。

4.轻视:

鄙~。

厚今~古。

5.不充实,不坚强:

~弱。

6.迫近:

~近。

~暮(傍晚)。

日~西山。

7.古同“箔”,帘子。

8.姓。

薄[bò]

1.[薄荷],多年生草本植物。

茎和叶有清凉香味,可入药。

十三.1.铺[pū]2.铺[pù]

铺[pū]

1.把东西散开放置,平摆:

~开摊平。

~床。

~垫(a.卧具;b.衬托,陪衬,写作技巧之一)。

~张。

平~直叙。

铺[pù]

1.商店:

饭~。

肉~。

~面。

2.床:

床~。

搭~。

卧~。

3.旧时的驿站:

三十里~。

十四1.称[chēng]2.称[chèn]3.称[chèng]

称[chēng]

1.量轻重:

~量(liáng)。

2.叫,叫做:

自~。

~呼。

~帝。

~臣。

~兄道弟。

3.名号:

名~。

简~。

~号。

~谓。

职~。

4.说:

声~。

~快。

~病。

~便。

5.赞扬:

~道。

~许。

~颂。

~赞。

6.举:

~兵。

~觞祝寿。

称[chèn]

1.适合:

~心。

~职。

相~。

匀~。

对~。

称[chèng]

1.同“秤”。

十五.1.混[hùn]2.混[hún]

混[hùn]

1.搀杂在一起:

~杂。

~和。

~同。

~淆。

~为一谈。

2.乱,胡乱:

~乱。

~世魔王。

3.蒙,充:

蒙~。

~充。

~进。

鱼目~珠。

4.苟且度过:

胡~。

~事。

混[hún]

1.同“浑”。

十六.1.降[jiàng]

降[jiàng]

1.下落,落下:

下~。

~旨。

~临。

~旗。

空~。

2.减低,贬抑:

~低。

~价。

~职。

~解(jiě)。

~心相从(抵制自己心志以服从别人)。

3.姓。

xiáng

4.投降,归顺:

宁死不~。

5.降服,使驯服。

~龙伏虎。

十七.1.骨[gǔ]2.骨[gū]

骨[gǔ]

1.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

~头。

~骼(全身骨头的总称)。

~节。

~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

~干(gàn)。

2.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

伞~。

扇~。

3.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

~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

风~(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

4.指人的品质、气概:

侠~。

~气。

骨[gū]

1.〔~朵儿(duor)〕尚未开放的花朵。

2.〔~碌〕滚动(“碌”读轻声)。

十八.1.炮[páo]2.炮[bāo]3.炮[pào]

炮[páo]

1.烧:

~炙。

~烙(luò)。

~制。

炮[bāo]

1.把物品放在器物上烘烤或焙:

把湿衣服搁在热炕上~干。

2.一种烹调方法,在旺火上急炒:

~羊肉。

炮[pào]

1.重型武器的一类,有迫击炮、高射炮、火箭炮等:

~兵。

~弹。

2.爆竹:

鞭~。

花~。

3.爆破土石等在凿的眼内装进炸药后称“炮”。

十九.1.扫[sǎo]2.扫[sào]

扫[sǎo]

1.拿笤帚等除去尘土或垃圾:

~地。

2.清除,消灭:

~雷。

~盲。

~荡。

一~而空。

3.全,尽,尽其所有:

~数(shù)。

4.低落,丧失:

~兴(xìng)。

5.描画:

~描。

~眉。

6.迅速横掠而过:

~射。

~视。

7.结束,了结:

~尾。

8.祭奠:

~墓。

祭~。

扫[sào]

1.〔~帚〕以竹枝等扎成的扫地用具。

2.(掃)

二十.1.畜[xù]2.畜[chù]

畜[xù]

1.养禽兽:

~产。

~牧。

~养。

畜[chù]

1.禽兽,有时专指家养的禽兽:

~肥。

~力。

~疫。

幼~。

牲~。

家~。

~生。

六~兴旺。

二一1.挨[āi]2.挨[ái]

挨[āi]

1.依次,顺次:

~门逐户。

2.靠近:

~近。

肩~着肩。

挨[ái]

1.遭受:

~打。

~骂。

2.拖延:

~时间。

~延。

二二1.踏[tà]踏ta踏实(一声)

踏[tà]

1.用脚踩:

~步。

~板。

~青(春天到郊外散步。

亦称“踏春”)。

~雪。

~月。

践~。

糟~。

脚~实地。

2.亲自到现场去:

~看。

~勘。

~查。

~访。

二三1.炸[zhà]2.炸[zhá]

炸[zhà]

1.突然破裂:

爆~。

~药。

~弹。

~响。

2.用炸药或炸弹爆破:

轰~。

3.发怒:

他一听就~了。

炸[zhá]

1.把食物放在煮沸的油中弄熟:

~酱。

~糕。

~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