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有名词解释依笔划顺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028416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有名词解释依笔划顺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专有名词解释依笔划顺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专有名词解释依笔划顺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专有名词解释依笔划顺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专有名词解释依笔划顺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有名词解释依笔划顺序.docx

《专有名词解释依笔划顺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有名词解释依笔划顺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有名词解释依笔划顺序.docx

专有名词解释依笔划顺序

專有名詞解釋(依筆劃順序)

1~5劃

【C4ISR】

係指揮(對參與單位下達命令)、管制(作戰編組行動與火力協調)、通信(運用有無線電、光纖、衛星中繼等手段傳達訊息)、資訊(自動化作業網路所需之硬體設施)、情報(預警與戰場動態)、偵察(採主動搜尋之手段掌握敵情)、監視(以被動觀察手段掌握敵情)。

【三軍聯合作戰訓練】

依據國軍戰略指導,以三軍聯合制空、聯合制海及聯合反登陸作戰為訓練主體,並驗證國軍聯合作戰指揮機制及指、管、通、資、情、監、偵之運作功能,精練三度空間作戰能力,發揮三軍統合戰力。

【六維】

泛指作戰環境擴向水下、海上、空中、太空、電磁和網路的空間。

【反恐行動】

為反制恐怖份子遂行其暴力行為的相關反制措施,包括指揮體系、情報蒐集、人員訓練、防護措施、國際合作、執法能力、武力使用,以及災後重建等作為。

【反空降】

對敵空降部隊之拘束或掃蕩。

【心理戰】

運用一切足以影響心理的方法,從精神意志上制勝敵人的戰鬥行為。

【不對稱作戰】

為一種作戰的概念,係以不對稱手段、不對等力量與非傳統方式所進行的作戰,旨在迴避敵人強點,並以適當的戰法、戰具攻擊敵人的弱點,從而改變戰爭的結果,使戰爭朝向有利己方的方向發展。

【內線作戰】

內線作戰為在中央位置之作戰軍,對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方向敵軍之作戰謂之。

【水際灘岸】

包括敵泊地至登陸灘岸間之海陸區域。

【用兵】

凡運用兵力配置或野戰戰鬥行為之影響力,以達成國家目標及(或)軍事目標皆謂之用兵。

6~10劃

【污染潛式】

受污染之機率高低,由資深工程師綜合考量場址之污染物運作(包括種類及數量),場址地下地質及防護設施設置與否等資訊進行綜合評估,屬於定性評估。

【多層次防空攔截網】

係陸、海、空軍三軍所屬陸基、艦載及機載防空武器,形成重層配置,涵蓋遠、中、近程及高、中、低空之防空攔截火網。

【全民防衛動員】

為結合「有效嚇阻、防衛固守」之戰略構想與指導所實施之以公開動員為主之戰略守勢型態的國家動員,俾有效運用全國人力、物力、財力,支援防衛作戰;依其內容性質區分為行政動員及軍事動員。

【危機處理】

當狀況或災難發生過程中,決策者所做出之反應與處置。

【地緣戰略】

簡稱「地略」,就是以地理為基礎,研究地理與戰略之關係及地理在戰略上之價值。

【地空整體作戰】

「地」係指地面作戰部隊;「空」是指以陸軍航空為主並結合空軍密支兵力之空中作戰部隊。

地空整體作戰就是藉「地」、「空」部隊發揮統合戰力,協力陸上作戰部隊達成主任務為目的之作戰型態。

【防衛固守】

係遭受對方攻擊時才行使之防衛力量,其防衛力量之行使,僅以防衛所需最小限度為止;而所持有之防衛力量,亦限於確保領土之完整為目的,乃採取被動的防衛戰略態勢。

【有效嚇阻】

確實使敵人害怕我報復之結果,而不敢採取侵略行動。

【兵力結構】

達成軍事任務所建立三軍部隊之類型、編組、數量及其平衡配比之謂。

【兵力整建計畫】

為軍事戰略計畫之主要部分,須依據建軍構想,參照軍事政策,研究戰略構想,確立整建目標,從而設計規劃並建立所需之武力,包括各軍種兵力目標、兵力結構與主要投資(武器裝備、重要設施)等,分期分年實施(五年)。

【兵棋推演】

戰術研究之一種技術,係按照規定之推演規則,模擬實戰之各種狀況,運用計畫作為因素,以分析某一課目中所涉及之各種行動方案。

【攻勢作戰】

大軍主動尋求敵人迫敵決戰之積極行動。

【作戰指揮】

有隸屬關係間之有關作戰控制之行為,其範圍包含對下級部隊之編組、任務之指派、目標之指示、以及為完成任務所行使之充分指揮權,且凡屬行政、紀律、內部組織及單位訓練等,通常均已包含在內。

【作戰計畫】

為達成一次或一連串作戰,或戰役某一階段之計畫。

作戰計畫多以預定之假定事項為準,其中包括一次作戰或一連串同時實施或持續實施作戰。

作戰計畫通常係上級指揮階層為下級指揮官擬定支援計畫或命令之指示。

【快速反應部隊】

可在極倉促狀況下,完成部署至作戰區域準備之作戰部隊。

通常其具有高度的機動力及優良的裝備,可進行夜戰或全天候作戰、進行電子戰、深入敵方進行突襲,並具有三度空間的作戰靈活度。

【使命】

為奉上級受命而行;具有崇高之理想,行使之範圍較廣,期程亦較長。

戰區以上高級司令部達成基礎性、長期性、廣泛性之目的時使用之。

如「國軍使命」、「陸軍使命」等。

【非線性】

係指以運動戰為基礎之作戰型態,無固定戰線(對峙線或接觸線)、無明顯之前後方,亦無戰鬥分界線,強調「以己之長,擊敵之短」。

【非正規作戰】

不藉純武力與一般軍事手段,打擊敵人及顛覆敵政權之特種作戰行動。

【指揮】

依法授予某個人以掌握與運用軍隊之職責,該個人將其意志變成所屬部隊之行動。

【指管戰】

指揮管制作戰為資訊戰之軍事作為,在戰場上運用多種手段,攻擊敵指管通情與電腦系統,消弱、破壞或摧毀敵資訊作戰能力;並防護我指管通情與電腦系統之安全與完整,以確保我指揮管制能力。

【指揮機構】

各級單位之首腦部分。

通常包含該單位之指揮官、參謀及配屬人員。

【限航區】

為依各限航區之限定範圍,在此區域內,飛機之飛行,不得低於指定之高度或作敵對行為,否則得射擊之。

【泊地攻擊】

乃指自敵登陸船團進入錨泊區,實施錨泊、換乘、舟波運動,或以非正規登陸輸具,向我岸運動期間,以地面火力為主體,攻擊其海船與人員之作戰行動。

【軍政】

即國防政務。

諸如國防政策及目標、國防預算及編裝獲得、動(復)員指導、榮典、撫卹等屬之。

【軍令】

對軍隊之指揮與運用。

包含建軍規劃、戰力運用,並應具備達成任務所需之指揮領導、協調管制諸功能。

【軍備】

一、戰力之整備,以支持建軍為主要目的。

概以武器裝備之研發、設計、生產、製造、獲得(含採購)為主,包括對國內外公、民營科技及機構之整合、協調與運用,軍備發展應與相關部門及後勤單位相互協調,以配合建軍需要。

二、狹義指戰爭用之裝備補給品及生產獲得裝備補給品之組織與工業。

【軍事戰略】

為建立武力,藉以創造與運用有利狀況以支持國家戰略之藝術,俾得在爭取軍事目標時,能獲得最大之成功公算與有利之效果。

【軍事事務革新】

源起於美軍「軍事事務革命」之觀念(RevolutioninMilitaryAffairs,RMA),主在因應戰略環境演變,掌握創造優勢的契機,以「革新」取代「革命」,期以循序漸進及務實興革之理念推動建軍規劃及兵力轉型,整建高素質現代化武力,以有效迎接未來挑戰。

【軍事互信機制】

透過增加各國在軍事領域的公開性與透明度,限制軍事部署與軍事活動,表明沒有敵意,增進各國在安全上的相互信任感,減少相互之間軍事活動的誤解及誤判,以避免引發武裝衝突、戰爭的危險。

【軍陣醫學】

軍中特殊職業及職場環境所造成傷害而影響國軍戰力之醫學相關問題,即為軍陣醫學(MilitaryMedicine)。

【軍墓勤務】

於大規模軍事行動後,督導執行有關死亡人員之搜索、紀錄、收殮、後送、辨認與臨時埋葬,以及死者遺物之收集與處理之各項勤務。

【前進基地】

為應作戰發展需要,於戰區後勤區或某一特定地區建立之基地。

包括一個聯隊(至少)遂行作戰所需之設備(最低需求)及勤務支援能力。

各項設施並講求疏散與偽裝。

【後備部隊】

平時僅編組少數基幹,甚或未編組基幹;戰時須賴動員充實其人員、武器裝備與補給品後,始得恢復戰力;據以遂行作戰任務之部隊,稱為後備部隊。

【政治作戰】

除直接以軍事或武力加諸敵人的戰鬥行為,皆謂之政治作戰。

【低空層飛彈防禦】

係指防禦高度在40公里以下空域之飛彈防禦作為。

【信息戰】

係指現代戰爭大量使用信息技術和信息武器的基礎上,構成信息網絡化的戰場,也就是透過通信、雷達、導彈、電腦、衛星、激光等信息技術及裝備,爭奪對信息的控制權及使用權,其核心為爭奪戰場信息控制權,以影響和決定戰爭之勝負。

信息戰具有戰場透明化、整體協調化、行動同時化、打擊精確化、空間寬廣化的特徵;其作戰範圍包括指揮控制戰、電子戰、情報戰、心理戰、經濟戰及電腦病毒戰。

【節點癱瘓】

係指軍事網路作戰中,針對敵之民生(水庫、電力)、經濟、政府、軍事(通信、武器系統)等各項重要目標,透過資訊(網路)攻擊(含病毒、後門程式、火力打擊)手段,遲滯或癱瘓其資訊設備(大型網路工作站、路由器、交換機、集線器、數據庫)及基礎設施(含電源、發射、接收台),造成電腦網路全部或部分混亂、阻斷,以阻擾、降低敵作戰潛力之作為。

【建軍】

即建立戰力,乃針對國防需要,為達成國家戰略構想,規劃與建立軍隊力量之作為;為一長期性與持續性之工作,建軍事務包括:

戰略環境評估,研定決勝因素,確定未來作戰方式,策定軍事戰略計畫,選擇武器裝備、釐定編組型態,規劃教育、訓練與研究發展等。

運用整體國力,充實有、無形戰力所需,滿足軍事需求。

【建軍構想】

為軍事戰略計畫之一部分,主要在策劃未來,研判國際情勢變化與世界主要國家之戰略、科技、武器等發展趨勢,並考量敵情對我方威脅及國家從事戰爭能力,對國家戰略提供有關「軍事」方面建議,以預測國家未來將遂行之戰爭型態、戰略構想及所需建立之武力(涵蓋十年)。

【訓練計畫】

根據既定政策及訓練情勢之判斷,訂定某一部隊在規定時期內,應完成訓練之任務及特定事項之文件;旨在明示訓練目的、政策、任務、標準、編組、時間及部隊行政等,以確保訓練任務之達成。

11~15劃

【情報】

為瞭解敵方及有關國家一切情況,將蒐獲的情報資料經過一定處理程序,可供瞭解對方真實情況的知識。

【殺手金間】

係指使用具精準破壞及殺傷力強之武器裝備,如彈道飛彈、巡弋飛彈、反輻射飛彈、微波電磁脈衝彈等。

【國防政策】

政府為追求國家安全目標時,所採取的行動路線或指導原則。

【國家戰略】

為建立國力,藉以創造與運用有利狀況之藝術,俾得在爭取國家目標時,能獲得最大之成功公算與有利之效果。

【國家目標】

國家施政根本主張,係基於國家利益而產生。

區分為:

一、永久國家目標(基本目標):

具有終極、永久之特性,是不因時間、空間有所改變的國家基本目標。

二、現階段國家目標(特定目標):

具有臨時、階段之特性,是因時因地,因應國家情勢所特定的國家目標。

【國防科技】

與國防軍事發生密切關係之科學與技術。

【國家利益】

國家對於其國民之生存與發展,極關切之事項。

【國家安全目標】

以保護國家利益不受國外及國內威脅為主的國家目標。

【國家安全策略】

依2006年國家安全報告,中華民國現階段國家安全報告策略如下:

(一)加速國防轉型,建立質精量適之國防武力。

(二)維護海洋利益,經略藍色國土。

(三)以「民主」、「和平」、「人道」、「互利」為訴求,推動靈活的多元外交。

(四)強化永續發展且富競爭力之經濟體。

(五)制訂因應新環境的人口與移民政策。

(六)落實「族群多元、國家一體」目標,重建社會信賴關係。

(七)復育國土,整合災害防救體系,強化危機管理機制。

(八)構築資訊時代的資訊安全體系。

(九)建立兩岸和平穩定的互動架構。

【國防資源】

國防建設所需之重要資源,特別是有關軍備或戰爭需要之國家資源。

【國防決策】

指決定國防重大政策及過程,其目的在統合國力,指導建軍備戰,與戰爭之遂行。

【國防體制】

建立並運用總體國力,達成國家安全目標,所建立之由決策到執行有關機構所組成之型態、組織文化與運作制度。

其架構為:

總統、國家安全會議、行政院及國防部等。

【電腦兵棋演習】

運用電腦研究戰術(略)之一種技術,係按照兵棋推演規則,模擬實戰之各種狀況,運用計畫作為因素,分析某一課目中所涉及之各種行動方案,並能顯示部隊進退過程,且在極短時間內獲得裁定。

【國軍用兵後勤管理系統】

一、為即時掌握三軍戰鬥部隊後勤現況及需求,具體發揮後勤指管能力及支援效能,國防部運用資訊技術及後勤管理方法發展「國軍用兵後勤管理系統」,以提升後勤管理效能,有效掌握部隊後勤現況及後勤部隊支援能力,達成「精準指揮管制、即時後勤決策、快速有效支援」之目的。

二、藉由系統建置之後勤共通作業平台,可即時掌握平、戰時陸軍營級部隊、海軍單艦、空軍各聯隊糧秣、油料、彈藥、裝備、運輸、衛勤等後勤現況及需求,並由聯勤各後勤部隊主動遂行前支作業,確保部隊持續戰力。

三、另整合國軍後勤資訊,即時提供全軍各庫房糧秣、油料、彈藥等存量資訊,俾利聯勤遂行平行、跨區調儲配置,並針對存量不足部分立即辦理籌購,以有效提升資源分配及供補時效。

【資訊戰】

廣義:

運用各種手段影響敵方,並防護我方決策程序與資訊系統之行動,以創造資訊優勢。

狹義:

運用資訊科技影響敵方,並防護我方指管程序與資訊系統之行動,以獲取戰場資訊優勢。

【資電優勢】

具蒐集、處理及傳送資訊時不受干擾之能力,並能對敵人實施上述三項能力之干擾。

【軟殺】

是指運用非實體破壞的方式如干擾、欺騙、誤導等手段讓敵人的武器失效。

【偵察】

運用各種偵測與觀察方法,獲取敵方軍事、政治、經濟、心理、科技、地理、氣象及作戰地區特性等情報資料的行動,為遏阻戰爭及確保戰爭勝利的重要手段。

【雷達情報】

簡稱雷情。

透過地面或空中雷達獲取目標信號資料,經過處理研判產生的情報。

具有直接、迅速、確實、可靠的特性。

可發現敵人空中、地面、水面目標,測定其方位、高度、速度、距離、形狀和數量等參數,並判明性質,不受雲、霧、雨所影響。

【禁航區】

任何航空器非有防空指揮官之許可,不得進入飛行之區域。

【精神戰力】

精神戰力乃無形之戰力,以人之精神力為基礎,產生於人員的心智活動,其構成要素是思想、武德、武藝三者。

為戰爭之決勝因素。

【箝制】

用優勢兵力壓制敵人,使其無法活動自由。

【網狀化作戰】

係一種具備「資訊優勢」的作戰概念,藉鏈結偵測系統、指管系統、武器系統成為網狀,來倍增戰力,以達成情資共享、加速指管速度、提高作戰效能、精準接戰、擴大摧毀性、增加存活率及達到自行同步化之目標。

【輔助軍事勤務】

為輔助戰時勤務或地方自衛防空等勤務需要實施之;平時先期完成編組、管理、訓練與召集整備工作,俾利戰時或非常事變時,有效支援軍事作戰。

依服勤性質區分「隨隊性服勤」與「地區性服勤」兩種型態。

【聚焦後勤】

在資訊化條件下,發揮比兵力投射更前置的後勤能量,藉資產透明化減輕部隊鈍重,避免運動牽制而敗壞戰機,將傳統後勤「數量」模式提升為「時間」計畫物流,達到整體後勤的精準度與可靠度,強調集中、即時與同步的後勤能量。

【數據鏈路】

指在不同用戶間,依據共通的通信協定,以傳遞、交換數據訊息的通信鏈路。

其內涵與戰術數位資訊鏈路(TADIL)相似。

【戰場心理】

參戰人員,因其年齡、戰場經驗、職責、個性、教育程度及戰場特殊境遇,所引起之特種心理狀態及心理反應。

【戰略目標】

對戰爭全局或進程具有重要影響的目標,如國家行政中心、軍事指揮中心、空軍基地、海軍基地、核生化生產與儲存基地、飛彈基地、通信樞紐、工業基地、發電廠、水庫等。

【戰場監控】

對作戰責任地區之預想戰場,建立有系統情報網,實施全面性、廣泛性及持續性監控,綿密掌控作戰地區動態。

【戰略機遇期】

係指國際國內各種因素綜合作用所形成的,能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提供良好機會和境遇,並對其世界地位產生總體性、長遠性、決定性影響的某一特定歷史時期。

戰略機遇期至少必須具備以下幾層含義:

第一、時間的長期性。

第二、空間的世界性。

第三、主體的集團性。

第四、內容的綜合性。

第五、影響的總體性。

【戰場管理】

戰場指揮官為因應戰場需要,以指管通資情監偵系統為核心,運用管理的方法與科技的工具,藉自動化決策模式,掌握戰場中的全般事務;期以產生最大效率與發揮最高效能的戰力,俾獲致戰場內最大成功公算。

【戰備部隊】

保持準備完成狀態而可立即採取攻擊或防禦行動之部隊。

【戰備轉場】

以機動、安全、迅速之方式,將必要兵力前推、轉移至適切基地遂行戰備任務。

【戰爭面】

將從事戰爭活動領域內的人、地、物等戰爭潛力,予以綿密組織,確實掌握,使之構成全面性的戰爭體制,發揮統合戰力的戰爭空間。

【戰略構想】

為完成戰略任務所策定之行動預想,應包括目的、兵力、時間、空間、手段、應變等要項及各時期(階段)之行動要領,為計畫之主幹。

【管制】

指揮官監督權責內所屬,貫徹既定計畫或程序,所採取之行動要求與限制。

其手段包括比較、核對、驗證、檢查及報告等。

【電子戰】

係運用電磁與指向性能量,以削弱或摧毀敵使用電戰系列,同時確保我軍有效運用電磁頻譜所採取之軍事行動。

亦稱作EW,其間有三種區分:

電子攻擊EA。

電子防護EP。

電子戰支援ES。

【電磁脈衝武器】

係指核彈爆炸時,大量伽瑪射線與空氣分子撞擊,產生電子輻射而形成之強力電場,其作用時間甚短(不超過1秒),使電場涵蓋區域內之精密電腦、電子設備,受高能量電子衝擊,瞬間發生積體電路過載燒燬、電腦記憶體遭消磁而導致資料消失等破壞性效應,進而使高度依賴電腦之高科技武器、指管通情系統癱瘓,惟上述效應對人、畜不具致命殺傷力。

【載台】

一般所謂的載台是指能承載武器系統與偵搜系統的載具。

【監視】

運用視覺、聽覺、電子、照相或其他方法對空中、水(地)面、水下區域之人、事、地行有系統之觀察與跟蹤。

【壽命成本】

武器系統壽期成本,為武器系統在整個研發設計、生產建構、部署服役,直到系統報廢汰除的壽命週期中,所有花費的直接與間接成本的總和。

【實兵對抗操演】

運用實兵所進行的雙方或多方面的演習。

近年為解決即時裁判的要求,部分操演已採用雷射接戰計分系統的實兵演習,使其仿真性大幅提高,亦增添實戰之壓迫感。

【複雜電磁環境】

係指在一定戰場空域、時域、頻域中,電磁信號縱橫交叉、密集重疊,功率分布參差不齊,電磁活動相互產生重大影響之電磁作戰環境;此為各種複雜多變的自然和人為電磁現象之總合。

16~20劃

【積極防禦戰略】

共軍用語。

以戰略上的後發制人,及戰役、戰鬥上的先機制敵思想,籌劃與指導戰爭全局的方略。

通常表現在戰略上的內線、持久、防禦戰與戰役;戰鬥上的外線速決與進攻戰相結合,並適時將戰略防禦轉為戰略反攻與進攻,以奪取戰爭的最後勝利。

【點穴戰】

係指打擊精準、目標小,可避免破壞基礎建設;可避免或減少流血,減低佔領以後因殺戮而遺留民怨;可速戰速決,減少對其他國家衝擊,減低報復意願等之作戰方式。

【聯合作戰】

凡兩個(含)以上軍種部隊,執行共同任務,達成同一作戰目的所遂行之作戰,不論其階層與指揮關係如何均謂之。

【聯合戰區模擬系統】

運用於戰區階層軍事對峙與衝突之「高司兵棋推演」之模擬系統,訓練對象為戰區指揮官與其參謀群、聯合特遣部隊指揮官與其參謀群,除美國之外,尚有北約組織及亞太地區日、韓、澳等十三個國家在運用。

【衛戍】

駐軍保衛戌守首都及重要地方,執行衛戍勤務,負責地區警備,維持軍、風紀及地方秩序,以防制外敵入侵及內部暴亂,並保護中外居民及國有建築物之安全。

【應急機動作戰】

係指為應付各種緊急或意外情況而進行的作戰,應急機動作戰任務通常由專門指定的部隊擔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