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电磁感应.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027502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523.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电磁感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第四章电磁感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第四章电磁感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第四章电磁感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第四章电磁感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四章电磁感应.docx

《第四章电磁感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电磁感应.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四章电磁感应.docx

第四章电磁感应

第四章电磁感应

一、划时代的发现

[要点导学]

1、不同自然现象之间是有相互联系的,而这种联系可以通过我们的观察与思考来发现。

例如摩擦生热则表明了机械运动与热运动是互相联系的,奥斯特之所以能够发现电流产生磁场,就是因为他相信不同自然现象之间是互相联系和互相转化的。

2、机遇总是青睐那些有准备的头脑,奥斯特的发现是必然中的偶然。

发现中子的历史过程(在选修3-5中学习)也说明了这一点。

小居里夫妇首先发现这种不带电的未知射线,他们误认为这是能量很高的射线,一项划时代的伟大发现就与小居里夫妇擦肩而过了。

当查德威克遇到这种未知射线时,查德威克很快就想到这种不带电的射线可能是高速运动的中子流,因为查德威克的老师卢瑟神福早已预言中子的存在,所以查德威克的头脑是一个有准备的头脑,查德威克就首先发现了中子,并因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所以学会用联系的眼光看待世界,比记住奥斯特实验重要得多。

3、法拉第就是用联系的眼光看待世界的人,他坚信既然电流能够产生磁场,那么利用磁场应该可以产生电流。

信念是一种力量,但信念不能代替事实。

探索“磁生电”的道路非常艰苦,法拉第为此寻找了10年之久,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这种百折不挠的探索精神。

4、法拉第为什么走了10年弯路,这个问题值得我们研究。

原来自然界的联系不是简单的联系,自然界的对称不是简单的对称,“磁生电”不象“电生磁”那样简单,“磁生电”必须在变化、运动的过程中才能出现。

法拉第的弯路应该使我们对自然界的联系和对称的认识更加深刻、更加全面。

[范例精析]

例1奥斯特的实验证实了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法拉第经过10年的努力终于发现了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途径,法拉第认识到必须在变化、运动的过程中才能利用磁场产生电流。

法拉第当时归纳出五种情形,请说出这五种情形各是什么。

解析法拉第把能引起感应电流的实验现象归纳为五类:

变化的电流、变化的磁场、运动的恒定电流、运动的磁铁、在磁场中运动的导体。

它们都与变化和运动有关。

拓展法国物理学家安培也曾将恒定电流或磁铁放在导体线圈的附近,希望在线圈中看到被“感应”出来的电流,可是这种努力均无收获。

因为“磁生电”是在变化或运动中产生的物理现象。

例2自然界的确存在对称美,质点间的万有引力F=Gm1m2/r2和电荷间的库仑力F=kq1q2/r2就是一个对称美的例子。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传递的,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则是通过引力场传递的。

点电荷q的在相距为r处的电场强度是E=kq/r2,那么质点m在相距为r处的引力场强度是多少呢?

如果两质点间距离变小,引力一定做正功,两质点的引力势能一定减少。

如果两电荷间距离变小,库仑力一定做正功吗?

两电荷的电势能一定减少吗?

请简述理由。

解析可以应用点电荷电场的定义方法定义质点的引力场强度,EG=FG/m1=Gm/r2如果两电荷间距离变小,库仑力不一定做正功,因为库仑力可能是吸引力,也可能是排斥力。

如果库仑力是吸引力,两电荷间距离变小则电势能减少;如果库仑力是排斥力,则两电荷间距离变小电势能增大。

拓展由以上分析可见,万有引力和库仑力虽然有对称性,但是因为电荷有正负两种,而质点只有一种,所以库仑力做功的情况就要比万有引力做功复杂一些。

[能力训练]

  1.史料记载“1831年8月29日这一天,法拉第在接通电池的一刹那,偶然看到检流计指针动了一下,接着便回到了原位,然后就一直停住不动。

……”法拉第因此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图4-1-1是这个实验的示意图。

又有史料记载“瑞士物理学家科拉顿设计了一个利用磁铁在闭合线圈中获取电流的实验:

将一块磁铁在螺线管中移动,使导线中产生感应电流。

为了排除磁铁移动对检流计指针偏转的影响,他把检流计放到隔壁房间中去,用长导线把检流计和螺线管连接起来。

实验开始了,科拉顿把磁铁插到线圈中去以后,就跑到隔壁房间中去,但他十分痛心地看到检流计的小磁针静止在原位。

”科拉顿没能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他的实验示意图见图4-1-2。

请你分析一下,科拉顿没能看到电磁感应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科拉顿没能看到电磁感应现象的原因是因为电磁感应现象是在变化或运动的过程中出现的,当科拉顿赶到隔壁房间去时,检流小磁针已经动过了,所以他没能看到电磁感应现象。

  2.科学家对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的某些信念在科学发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结合具体例子说说这种作用。

  牛顿相信使苹果下落的力和“使月亮下落的力”是同一种力,导致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牛顿认为如果月亮不下落,应该是沿轨道圆的切线运动,现在月亮沿圆周运动,所以月亮实际上是下落了);奥斯特、法拉第相信电与磁是相互联系的,导致他们分别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和电磁感应现象。

  3.设有两个物体,一个是热的,另一个是冷的,或更确切他说:

一个物体的温度比另一个高些。

我们使它们进行接触,并使它们不受到任何外界影响,我们知道,最后它们会达到同样的温度。

但是这个情况是怎样发生的呢?

从它们开始接触起到它们达到同样温度的时间里,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有人的脑海中想象这么一个图景:

热从一个物体流向另一个物体,正如水由较高的水位流向较低的水位一样。

于是这些人因此提出这样的类比:

“水——热水”,“较高的水位——较高的温度”,“较低的水位——较低的温度”,水的流动一直要继续到两个水位相同,热的流动也要到温度相等时才停止。

这些人的观点是:

“热是一种物质,就像物体的质量一样。

它的量可以改变,也可以不改变,正如钱一样,可以储存在保险柜里,也可以花掉。

只要保险柜始终锁着,柜里面钱的总数就始终保持不变,和这一样,一个被隔离的物体中的质量的总数和热的总数也是不变的。

请你对上述观点作些点评,如果同意就说说论据,如果反对就说说理由。

  这种类比的思想方法不能否定,但得出的结论不能苟同。

例如我们用一砂轮打摩一铁块,铁块和铁屑的总质量是不改变的,但是只要打摩不停,热就可以源源不断地增加。

可见热是一种能量,它可以从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而来。

这一例子也告诉我们,对自然现象的联系与对称要深刻研究,全面理解。

  4.请你说说教科书把科学发现中经历的失败和挫折表达出来有什么意义?

  失败和挫折能够起到警示作用,使我们更加聪明,少走弯路。

二、探究电磁感应产生的条件

[要点导学]

本节主要探究电磁感应产生的条件。

1、探究的方法主要是实验。

连同初中学习的一个实验,课文介绍了三个实验,见图4-2-1,图4-2-2和图4-2-3。

我们要认真做好这三个实验,并从这三个实验中分析、归纳、概括出电磁感应产生的条件。

学习初中物理时,我们已经知道: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切割磁感应线,电路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那么在普遍情况下,电磁感应产生的条件是什么呢?

完成下面两张表格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三个实验之间的内在联系。

表格一、磁铁相对于线圈运动时的电磁感应现象(图4-2-2)

磁铁的动作情况

电流计指针的动作

磁铁的动作情况

电流计指针的动作

N极插入线圈

S极插入线圈

N极停在线圈中

指针无动作

S极停在线圈中

指针无动作

N极从线圈中抽出

S从线圈中抽出

表格二、线圈中的电流变化时的电磁感应现象(图4-2-3)

线圈A中电流的变化情况

线圈B中磁场的变化情况

电流计指针的动作

开关闭合的瞬间

开关断开的瞬间

开关闭合滑动变阻器不动

B中的磁场不变

指针无动作

开关闭合变阻器电阻变化

2、对实验现象的归纳。

从上面的两张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到,指针无动作时,无一例外地线圈中的磁场都是不变化的,那么在上面的表格中,凡是指针有动作的,线圈中的磁场又有什么共同点呢?

请你用尽可能简单的语言表达它们的共同点:

在图4-2-1所示的实验中,磁场是不变的,只是导体AB在切割磁感线运动而产生了电磁感应,这种方式产生电磁感应与上面所说的线圈中磁场变化产生电磁感应之间肯定是有联系的。

前者是磁场不变但闭合电路包围磁场的面积在变,后者是闭合电路的面积不变,但电路中的磁场在变。

由此可见,穿过闭合电路的磁场变化或者电路包围磁场的面积变化都会引起电磁感应。

3、概括电磁感应的条件。

由于闭合电路的面积与垂直穿过此面积的磁感应强度的乘积叫做磁通量,所以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

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

从磁感线的角度来看,磁通量就是穿过闭合电路的磁感线的数目,因此即使磁场和闭合电路的面积都不变,如果磁场与闭合电路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变化(如由垂直变为不垂直),磁通量也会发生变化。

[范例精析]

例1如图4-2-4所示,在有界匀强磁场中有一矩形线圈abcd垂直磁场放置,现使线圈做如下几种运动:

(a)向上加速平移,(未出磁场),(b)匀速向右平移,(c)绕ab边转90°,其中线圈中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解析:

要判断线圈中是否有感应电流产生,则需判断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是否发生变化。

在(a)中穿过线圈平面的磁感线始终与线圈平面垂直且线圈在磁场中的面积未发生变化,所以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没有变化,线圈中没有感应电流产生。

在(b)中线圈平移出磁场的过程中,在磁场中的面积逐渐减少,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在减少,所以线圈中有感应电流产生。

在(c)中,线圈从图示位置绕ab边转动90°的过程中,线圈面积不变,但磁感线与线圈平面的夹角越来越小,穿过线圈的磁感线条数在减少,故磁通量越来越小,线圈中有感应电流产生。

拓展:

在判断是否有感应电流时,除了确定是闭合电路外,如闭合电路是在匀强磁场中,则着重判断闭合电路在磁场中的面积是否变化,以及和磁感线的夹角是否发生变化,以确定磁通量是否变化,从而确定是否有感应电流发生。

例2如图4-2-5所示,A、B两回路中各有一开关S1、S2,且回路A中接有电源,回路B中接有灵敏电流计,下列操作及相应的结果可能的是

A、先闭合S2,后闭合S1的瞬间,电流计指针偏转

B、S1、S2闭合后,在断开S2的瞬间,电流计指针偏转

C、先闭合S1,后闭合S2的瞬间,电流计指针偏转

D、S1、S2闭合后,在断开S1的瞬间,电流计指针偏转

解析:

回路A中有电源,当S1闭合后,回路中有电流,在回路的周围产生磁场,回路B中有磁通量,在S1闭合或断开的瞬间,回路A中的电流从无到有或从有到无,电流周围的磁场发生变化,从而使穿过回路B的磁通量发生变化,产生感应电动势,此时若S2是闭合的,则回路B中有感应电流,电流表指针偏转。

所以A、D正确。

拓展:

这类问题,首先要判断该电流的磁场方向,从而确定是否有磁感线穿过线圈平面,然后再根据电流的变化情况判断磁通量是否变化,若产生磁场的电流虽然发生了变化,但穿过线圈平面的磁通量始终为零,那么闭合回路中也不会产生感应电流。

如将图4-2-5中的回路A换成一根通过回路B的一条直径的充分长通电直导线,则不论直导线中的电流如何变化,回路B也不会产生感应电流。

例3恒定的匀强磁场中有一圆形的闭合导体线圈,线圈平面垂直于磁场方向。

当线圈在此磁场中作下列哪种运动时,线圈能产生感应电流?

A.线圈沿自身所在的平面作匀速运动

B.线圈沿自身所在的平面作加速运动

C.线圈绕任意一条直径作匀速转动

D.线圈绕任意一条直径作变速转动

解析:

线圈沿自身所在的平面作匀速运动时线圈中磁通量不变;线圈沿自身所在的平面作加速运动时线圈中磁通量也不变,所以线圈中没有感应电流。

线圈绕任意一条直径作匀速转动时线圈中磁通量有变化,线圈绕任意一条直径作变速转动时线圈中磁通量也有变化,所以线圈中有感应电流。

正确答案是C、D。

拓展:

这道高考题的立意是考查考生对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否掌握。

同时也考查了考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解决这一类问题的关键是看线圈中的磁通量是否变化。

[能力训练]

1、如图4-2-6,竖直放置的长直导线ef中通有恒定电流,有一矩形线框abcd与导线在同一平面内,在下列情况中线圈产生感应电流的是(ABD)

A、导线中电流强度变大B、线框向右平动

C、线框向下平动D、线框以ab边为轴转动

E、线框以直导线ef为轴转动

2、下列关于产生感应电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

A、只要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线圈中就一定有感应电流产生

B、只要闭合导线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导线中就一定有感应电流

C、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若不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则闭合电路中就一定没有感应电流

D、当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闭合电路中就一定有感应电流

3、如图4-2-7所示,一个矩形线圈与通有相同大小的电流的平行直导线在同一平面,且处于两直导线的中央,则线框中有感应电流的是(BC)

A、两电流同向且不断增大B、两电流同向且不断减小

C、两电流反向且不断增大D、两电流反向且不断减小

4、如图4-2-8所示,导线ab和cd互相平行,则在下列情况中导线cd中无电流的是(D)

A、电键S闭合或断开的瞬间

B、电键S是闭合的,但滑动触头向左滑

C、电键S是闭合的,但滑动触头向右滑

D、电键S始终闭合,滑动触头不动

5、如图4-2-9所示,范围很大的匀强磁场平行于OXY平面,线圈处在

OXY平面中,要使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其运动方式可以是(C)

A、沿OX轴匀速平动B、沿OY轴加速平动

C、绕OX轴匀速转动D、绕OY轴加速转动

6、目前观察到的一切磁体都存在N、S两个极,而科学家却一直在寻找是否存在只有一个磁极的磁单极子。

若确定存在磁单极子,设法让磁单极子A通过一超导材料制成的线圈如图4-2-10所示,则下列对于线圈中的感应电流的判断,正确的是(C)

A、只有A进入线圈的过程有电流B、只有A离开线圈的过程中有电流

C、A离开线圈后,电流保持不变D、A离开线圈后,电流消失

7、如图4-2-11所示,在匀强磁场中有一线圈,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平行。

当磁场突然增大时,线圈中有感应电流吗?

为什么?

无感应电流,因为磁通量不变

8、如图4-2-12所示,一有限范围的匀强磁场,宽度为d,将一边长为l的正方形线框以速度v匀速地通过磁场区域,若d>l,则在线框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时间为多少?

若d

2l/v2d/v

三、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要点导学]

1.这一节学习楞次定律,用来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这部分知识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一起组成了本章的两大重要内容。

学习中应该特别重视。

2.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这就是楞次定律。

3.理解楞次定律的关键是阻碍两个字。

要全面地理解阻碍的意义——当磁通量增大时感应电流的磁场就阻碍磁通量的增加;当磁通量减少时感应电流的磁场就阻碍磁通量的减少;当磁体靠近线圈产生感应电流时感应电流的磁场就阻碍磁体的靠近;当磁体远离线圈产生感应电流时感应电流的磁场就阻碍磁体的远离。

特别注意:

阻碍不是阻止,阻碍的意思可以用“克强助弱”、“减同增反”、“去则吸引”、“来则排斥”形象描述。

4.从磁通量变化的角度来看,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从导体与磁场的相对运动的角度来看,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

5.如果感应电流做了功,就一定有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感应电流的电能。

当我们手持磁铁插入闭合线圈时,感应电流的磁场阻碍磁铁插入,我们必须克服阻力做功,这一过程中生物能转化为电能。

楞次定律实际上是能量守恒在电磁感应现象中的必然结果。

所以用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的观点分析电磁感应现象是一种很重要的方法。

[范例精析]

例1用图4-3-1所示的装置来验证“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该装置的电原理图见图4-3-2,已经判明电流表的指针是电流从左接线柱流入则向左偏,电流从右接线柱流入则向右偏。

设计一个表格,把开关闭合、开关断开、滑动变阻器电阻变化产生感应电流的几种情况列入表格中,并且在表格中比较原磁场的变化与感应电流的磁场的方向进行比较。

解析表格要列入的情况有四种:

开关闭合、开关断开、变阻器电阻变大和滑动变阻器电阻变小。

所以表格应该有五行。

为了比较A线圈中磁场的方向、A线圈中磁场的变化、感应电流的方向、B线圈中磁场的方向,最终验证B线圈中磁场方向是否阻碍A线圈中磁场的变化,表格应该有六列。

电路的情况

A线圈的磁场方向和变化

B线圈中磁场的变化

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

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

感应电流的磁场的作用

开关闭合

向下、增大

向下、增大

向右

向上

阻碍Φ增大

开关断开

向下、减小

向下、减小

向左

向下

阻碍Φ减少

电阻变大

向下、减小

向下、减小

向左

向下

阻碍Φ减少

电阻变小

向下、增大

向下、增大

向右

向上

阻碍Φ增大

拓展开关闭合后,把A线圈拔出或者插入也能够产生感应电流,这种情况等效于条形磁铁拔出或者插入B线圈。

表格中就不再列入。

细心的同学一定能够发现,开关闭合后,A线圈相当于一个N极朝下的条形磁铁,开关闭合瞬时和电阻变小时,都相当于条形磁铁向下插入B线圈;开关断开瞬时和电阻变大时,都相当于条形磁铁向上离开B线圈。

所以某些由于电流变化引起的感应电流方向和判断也可以转化为相对运动的问题来判断。

例2一均匀的扁平条形磁铁与一圆形线圈同在一个平面内,磁铁中央与圆心O重合,为了在磁铁开始运动时在线圈中得到一方向如图4-3-3所示的感生电流I,磁铁的运动方式为()

A.N极向纸内,S极向纸外使磁铁绕O点转动

B.N极向纸外,S极向纸内,使磁铁绕O点转动

C.使磁铁沿垂直于线圈平面的方向向纸内作平动

D.使磁铁沿垂直于线圈平面的方向向纸外作平动

E.使磁铁在线圈平面内绕O点沿顺时针方向转动

F.使磁铁在线圈平面内绕O点沿逆时针方向转动

解析:

由图可知感应电流在线圈中产生的磁感线为“点”,原磁场的变化有两种可能:

一是“点”在减少;二是“叉”在增大。

N极向纸内,S极向纸外使磁铁绕O点转动时线圈中的“叉”在增大,所以选项A正确,B错误。

使磁铁沿垂直于线圈平面的方向向纸内或向纸外作平动时线圈中的磁通量都不变,所以选项C和D错误。

使磁铁在线圈平面内绕O点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或逆时针方向转动时线圈中的磁通量都不变,所以选项E和F错误。

本题正确答案是A。

拓展:

从楞次定律的角度来看,这道高考题属于逆向命题。

在已知感应电流的方向的情景下要求考生判断原磁场的变化情况。

这种问题一般有两种情况,但这道高考题虽然提供了六个选项却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这就要求学生有扎实的基础知识。

例3如图4-3-4,有一固定的超导体圆环,在其右侧放着一条形磁铁,此时圆环中没有电流。

当把磁铁向右移走时,由于产生电磁感应,在超导体圆环中产生一定的电流()

A.这电流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磁铁移走后,这电流很快消失

B.这电流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磁铁移走后,这电流继续维持

C.这电流方向与图中箭头方向相反,磁铁移走后,这电流很快消失

D.这电流方向与图中箭头方向相反,磁铁移走后,这电流继续维持

解析:

因超导线圈无电阻,所以感应电流不会消失。

磁铁移走时感应电流的磁场要阻碍磁铁移走,所以会产生一个S极来吸引磁铁的N极,因此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图示的方向相反。

正确答案为D。

拓展:

作为一道考查楞次定律的题目这道高考题并不难,但是这道高考题以超导线圈这一高科技产品作为背景,使得考题耳目一新。

例4如右图4-3-5所示的条形磁铁向闭合线圈靠近时,试在线圈中画出感应电流的方向。

解析:

方法一用磁通量的变化来判断。

磁铁向右运动导致线圈内部方向向左的磁通量增大,感应电流在线圈内部产生方向向右的磁场以阻碍磁通量的增大,线圈的左端应该是S极,所以感应电流在线圈外部的方向为由a到G到b。

方法二用感应电流的磁场阻碍相对运动的观点来判断。

当S极向线圈靠近时感应电流的磁场在线圈的左端产生一个S极阻碍磁铁的靠近,所以感应电流在线圈外部的方向是由a到G到b。

  拓展:

从上述的两种方法来比较,可以看出用感应电流阻碍相对运动的方法进行判断较为简单。

例5图4-3-6所示abcd是一水平放置的导体框,其中只有ab可以自由滑动。

当条形磁铁向下运动时试说明ab将如何运动?

解析:

磁铁向下运动导致abcd中的竖直向下的磁通量增大,感应电流为阻碍磁通量的增大,其面积就有缩小的趋势,所以导线ab向左运动。

拓展:

本题也可以用阻碍相对运动的方法解决。

当磁铁的N极向下运动时,感应电流的磁场在线圈的上方产生N极阻碍磁铁的靠近。

导线ab中的电流是由b流到a,根据左手定则导线ab受向左的安培力作用,导线ab向左运动。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本题用感应电流的磁场阻碍磁通量的变化解决较为方便。

所以解题时采取什么方法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例6图4-3-7所示的电路中当电键S断开时,试标出闭合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并简述理由。

解析:

电键断开导致Q中向左的磁通量减少,感应电流在线圈Q中的磁场方向向左,感应电流在线圈外部的方向由b到G到a。

见图4-3-8所示。

拓展:

电键S断开等效于线圈P离开线圈Q,即相当于P的N极离开Q,Q的右端就产生S极阻碍P的N极离开,所以线圈Q的左端是N极,感应电流的方向如图4-3-8所示。

[能力训练]

1、如图4-3-9所示,开关闭合的瞬间,流过电流计的电流方向是。

(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逆时针

2、如图4-3-10所示,正方形线框abcd的边长为d,向右通过宽为L的匀强磁场,且d

abcdaadcba

3、如图4-3-11所示,M、N为水平放置的两根固定且平行的金属导轨,两根导体棒P、Q垂直于导轨放置并形成一个闭合回路,将闭合回路正上方的条形磁铁从高处下落时:

(AD)

A、P、Q将互相靠拢B、P、Q将互相远离

C、磁铁的加速度仍为gD、磁铁的加速度小于g

4、如图4-3-12所示,电池的正负极未知,在左侧软铁棒插入线圈过程中,悬吊在线圈右侧的铝环将:

(B)

A、不动

B、向右运动

C、向左运动

D、可能向右运动,也可能向左运动

5、感应电流的磁场一定:

(D)

A、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

B、与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反向

C、与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同向

D、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6、如图4-3-13所示,通电直导线与线圈abcd在同一平面内,则:

(BD)

A、线圈向右平动时,感应电流沿adcb方向

B、线圈竖直向下平动,则无感应电流

C、线圈以ab边为轴转动,产生的感应电流沿adcb方向

D、线圈沿垂直纸面方向远离导线,则产生的感应电流沿abcd方向

7、如图4-3-14所示,乙线圈和甲线圈互相绝缘,且乙线圈的一半面积在甲线圈内,当甲线圈中的电流逐渐减弱时,乙线圈的感应电流:

(D)

A、为零

B、顺时针方向

C、逆时针方向

D、无法确定

8、如图4-3-15甲所示,当条形磁铁由上向下插入螺线管时,请在图上标出通过电流计的电流方向。

如图4-3-15乙所示,当条形磁铁由远向螺线管靠近时,请在图上标出通过电流计的电流方向。

并简述理由。

在线圈外部电流方向为b→a,在线圈外部电流方向为b→a

9、如图4-3-16所示,A为一带负电的橡胶圆盘,由于它的转动,使得金属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