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50001能源因素管理表格记录汇编.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02479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7.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ISO50001能源因素管理表格记录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ISO50001能源因素管理表格记录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ISO50001能源因素管理表格记录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ISO50001能源因素管理表格记录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ISO50001能源因素管理表格记录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ISO50001能源因素管理表格记录汇编.docx

《ISO50001能源因素管理表格记录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SO50001能源因素管理表格记录汇编.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ISO50001能源因素管理表格记录汇编.docx

ISO50001能源因素管理表格记录汇编

ISO50001能源因素管理表格记录汇编

目录

1.能源因素识别表

2.能源因素清单

3.能源因素评价表

4.优先控制能源因素评价表案例

5.优先控制能源因素清单

6.能源因素识别评价控制措施一览表(完整实例)

能源因素识别表

部门:

调查人:

审核人:

序号

工序/设备名称

过程/产品/名称

能源因素

控制方法

备注

能源因素清单

部门:

序号

能源因素

产生位置

影响的能源种类

现有控制措施

改进建议

电力

蒸汽

原煤

燃料

油品

压缩空气

水资源

其他

注:

1.表中的“能源因素”是指在本单位营运过程中,对能源消耗和能源利用效率有影响的过程和环节。

编制:

日期:

审批:

日期:

优先控制能源因

部门:

填表人:

审核人:

序号

区域\活动

优先控制的能源因素

现状及原因

控制方法

备注

 

批准:

日期:

能源因素评价表

会议地点、日期

主持人

参评人员

 

评价准则:

a.相关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和其他要求;

b.组织的节能战略目标及能源基准和标杆;

c.发生的频率及持续时间;

d.监控措施、测试数据及报告;

e.能源审计、能量平衡、节能监测、清洁生产等提出的建议;

f.相关方的影响力。

g.“20/80”原则和技术可行、经济性好。

评价结果:

 

能源负责人

公司领导

能源因素识别评价控制措施一览表

序号

活动/产品/服务

工序/设备

能源消耗

能源因素

是否优控因素

判定方法

现有控制措施

拟定控制措施

1

蒸汽/电能

岗位间联系配合不协调,造成调解手段滞后。

是非

生产技术规程

2

余压

TRT发电机组提升后可以提高余压回收

是非

提升机组发电能力

3

蒸汽/电能

发电机的测量表计失准,造成岗位人员判断失准,调解手段错误。

是非

设备检修规程,表具校验规程

4

发电机出线

电能

线路绝缘降低或不良,造成相间、对地产生放电现象

是非

设备检修规程

5

发电机出线

电能

出现控制、保护电器出现故障,需要对发电机进行解列。

是非

设备检修规程

6

供配电

并网系统

电能

并网开关、变压器、线路等出现故障,造成电能无法正常上网。

是非

设备检修规程

7

配电系统

电能

线路绝缘降低或不良,造成相间、对地产生放电现象

是非

设备检修规程

8

配电系统

电能

所用控制电器的电磁机构属于耗能产品。

9

配电系统

电能

保护盘由于检修质量、巡视检查不到位等原因,造成突发保护误动或拒动。

从而使事故扩大化或电能无法输送。

是非

设备检修/操作规程

10

用电

厂用电系统

电能

变压器运行配置不合理,小马拉大车、大马拉小车等造成电能损失。

设备操作规程

11

厂用电系统

电能

低压电器接触不良,电能转换效率不高,造成电能做功之外转换成其它形式的能,例:

电气运转设备的发热等。

设备检修规程

12

厂用电系统

电能

拖动设备的拖动对象运转不灵活,造成电能的转换效率降低,难以有效利用。

设备检修规程

13

厂用电系统

电能

电气线路敷设选线不当,产生电磁振荡,增加了线路损耗。

电力安全作业规程

14

厂用照明系统

电能

节能意识薄弱,出现长明灯现象。

制度管理

15

厂用照明系统

电能

灯具未按公司要求,选用节能灯具,造成电能浪费。

进行灯具改造

16

厂用电系统

电能

生产组织不合理,造成生产设备运转过程中存在大马拉小车现象。

生产调度管理制度

17

空调

电能

制冷温度低于公司规定,办公室无人时空调仍处于运转状态

制冷温度按照公司规定执行,办公室无人时空调停止运转

18

电脑

电能

电脑无人使用时未关机

无人使用时关闭电脑

19

饮水机

电能

无人使用时未及时关闭

无人使用时关闭

20

一号汽轮机

汽轮机

蒸汽

叶片结垢

加强蒸汽品质监督

21

主汽参数、再热汽参数低于额定(汽机监控、锅炉负责调节)

对比

按运行规程及时调整

22

蒸汽管道

蒸汽

管道泄漏,损失工质

对比

及时检修处理

23

真空系统

漏空气,影响真空

对比

及时检修处理

24

轴封系统

蒸汽

工作失常,后汽封断汽,真空下降

对比

发现问题、及时调节

25

循环水系统

凝汽器

钢管结构,影响真空

利用停机机会及时通刷,阻垢仪长期投入运行。

26

循环水泵

循环泵调整不及时,凝汽器不在最有利真空,影响汽机效率或厂用电率

对比

根据凝汽器经济真空,及时调节循环水泵

27

循环水管道

系统切换或阀门开度有问题,凝汽器不在最有利真空

根据凝汽器真空及时调整

28

循环水各滤网

垃圾过量,清理不及时,影响循环水流量和循泵电耗

发现问题、及时清理

29

加热器

低压加热器

蒸汽

疏水泵没有投入,影响机组热效率

对比

按运行规程投入设备

30

化水

水泵、阀门、管路

清水、纯水

水泵、阀门压兰,管路连接处跑冒滴漏,导致水量损失,水消耗量增大。

对比

加强设备维护,及时调整、更换处理。

31

清水泵3

中间水泵2

除盐水泵3

纯水

用户系统水量变化频繁,导致频繁开停、泵和利用阀门来调整控制水量、压力。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关注用户负荷变化情况。

32

水汽检测

清水

水汽检测数据不准确,反洗频繁,反洗水外排,造成水量损失,补水量增大。

检测单位严格检测,认真分析对比数据,避免出现检测数据差错。

33

水泵

水泵叶轮、泵壳磨损,导致水泵效率降低,增加电耗。

对比

认真点巡视,观察流量、压力变化。

34

加药装置

药液

计量泵、阀门、管路泄露

对比

及时检修处理

35

除盐水处理

工业盐酸

工业液碱

源水污染后,离子交换树脂能力下降,无法制出合格纯水,需要反复、深度再生。

对比

更换污染源水,增加RO反渗透装置。

再生工艺上提高HCL、NaOH浓度和用量。

必要时更换全部污染树脂!

36

炉内加药

纯水、煤气

加药设备故障,造成炉水品质恶化。

需加大锅炉排污量,增加热能损失、降低机组效率。

对比

加强加药设备维护,确保仪表准确性和投入率。

故障时及时调整加药,同时加大锅炉排污量。

37

检漏装置

纯水、煤气

凝结器导电仪用阳离子交换柱失效,无法监督凝结器海水渗漏,造成真空下降,需减低发电量进行堵漏。

对比

减负荷分区捉漏。

及时对失效阳树脂进行再生。

38

1#锅炉

送风机电机型号:

YKK450-4数量:

2

因变频器故障等原因,风机工频运行,手动控制入口挡板,调整入炉风量,由于挡板节流,造成电能浪费。

对比

消除故障,确保送风机变频运行。

调整不及时,风机频率过大

对比

在满足风压、氧量的前提下及时调整风机频率

39

引风机

因变频器故障等原因,风机工频运行,手动控制入口挡板,调整吸风量,由于挡板节流,造成电能浪费。

对比

消除故障,确保引风机变频运行,炉膛负压投自动

调整不及时,风机频率过大

对比

在满足炉膛负压的前提下及时调整风机频率

40

排污

煤气、脱盐水

排污水的热量没有完全利用,造成热量的浪废

41

蒸汽管道阀门

煤气、脱盐水

阀门泄露,造成热量的浪废

发现缺陷,及时处理

42

工业电视

压缩空气

工业电视冷却风管金属软管漏气

及时检修处理

43

煤气管道阀门

煤气

阀门法兰漏煤气

关注煤气泄露情况,定修时安排更换4只密封垫

44

给水

脱盐水

水质不合格,排污增大

确保水质达标

45

煤气管道氮气置换操作

氮气

置换作业时放散时间过长,增加氮气耗量

及时测量CO或O2,合格后及时关闭氮气阀门

优先控制能源因素评价

用能过程

用能环节

是否法规要求强制淘汰

情况描述

能源因素

技术可行性

1-10

经济可行性

1-10

不良影响(安全、质量、环境)

重大;一般;轻微;无

评价结果

A:

保持

B:

优先控制

C:

待研究

D:

无措施

涉及部门

空气调节

中央空调

未进行分区、分时和气候补偿方式控制,管理较粗放。

气候变化对空调需求产生变化

9

9

B

办公楼、车间

不同区域、不同时段所需供冷供热不同

7

8

B

(1)评分方法

A(保持能源因素):

目前已采取措施,无改进空间;

B(优先控制能源因素):

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均在7分及7分以上,且不良影响评级为轻微或无影响;

C(待研究能源因素):

技术可行性(3-6)或经济可行性(3-6)或不良影响(一般)

D(无措施能源因素):

技术可行性(1-2)或经济可行性(1-2)或不良影响(重大)

另:

法规要求强制淘汰设备直接判断为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