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生物集训二人和动物生理学导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022854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60.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一生物集训二人和动物生理学导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五一生物集训二人和动物生理学导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五一生物集训二人和动物生理学导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五一生物集训二人和动物生理学导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五一生物集训二人和动物生理学导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一生物集训二人和动物生理学导学.docx

《五一生物集训二人和动物生理学导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一生物集训二人和动物生理学导学.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一生物集训二人和动物生理学导学.docx

五一生物集训二人和动物生理学导学

人和动物生理学导学

2011.3.18

一、生理概述

(一)要点提示

1、骨骼肌收缩的原理(滑行学说):

肌肉的收缩并非是肌细胞中肌丝本身长度的缩短或卷曲,而是由于细肌丝向粗肌丝之间滑行,使肌节长度(两Z线间距)缩短,从而出现肌纤维和肌肉的收缩。

简单地说,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就是由于细肌丝向粗肌丝间滑行造成的。

肌丝的滑行过程,就是在一定的Ca2+浓度下,构成细肌丝的肌动蛋白和构成粗肌丝的肌球蛋白结合和解离的过程。

2、动作电位形成的机制

(1)有关动作电位的几个概念

①极化:

在静息状态下,细胞膜两侧存在的内负外正的电荷状态,为极化。

②去极化:

细胞受刺激而兴奋后,细胞膜两侧存在的内负外正的电荷状态转变为内正外负的电荷状态,为去极化。

③复极化:

细胞兴奋后,细胞膜两侧的电荷由内正外负向内负外正转化,为复极化。

④超极化:

细胞膜内负电荷向负值减小的方向转化,为超极化。

(2)动作电位的分析

包括去极相、复极相和后电位三个时相。

①去极相与Na+平衡电位——由Na+内流引起,当Na+内流形成的膜内正电位足以阻止Na+进一步内流时,则达到Na+平衡电位。

(去极相:

Na+内流)

②复极相——当达到Na+平衡电位后,细胞膜上Na+通道失活,K+通道打开,K+外流,造成动作电位的复极相。

(复极相:

K+流)

③后电位——动作电位在复极后期发生的一些微小而缓慢的电位波动,包括负后电位和正后电位。

3、冲动传导的局部电流与两种纤维的传导特点

局部电流:

兴奋部位与非兴奋部位之间构成局部电流

有髓神经纤维:

跳跃式传导,速度快

无髓神经纤维:

连续传递,速度慢

4、自主神经功能特点

什么是自主神经系统呢?

 外周传出神经系统的一部分,能调节内脏和血管平滑肌、心肌和腺体的活动。

又称植物性神经系统、不随意神经系统。

由于内脏反射通常是不能随意控制,故名自主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可分为交感神经及副交感神经两部分。

人们很早就注意到:

情绪紧张、疼痛或损伤等情况有特别明显的自主性反应。

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有以下4个特点:

①对同一效应器多数内脏器官为双重支配。

个别例外:

如汗腺、肾上腺髓质、皮肤和肌肉的血管平滑肌只接受交感神经支配。

②二者作用是相互拮抗的。

个别例外:

如对唾液腺,二者均促进其分泌,交感神经促进分泌的唾液量少而粘稠,副交感神经使其分泌的唾液量多而稀薄。

③二者的紧张性作用在不同状态下不同。

剧烈活动时:

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安静状态下:

副交感神经活动就占优势。

④二者对整体生理功能调节不同。

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范围较广泛,其作用是使机体迅速适应环境的急剧变化=能量动员系统。

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增强时,常伴有肾上腺素分泌增多,故称这一活动系统为交感—肾上腺素系统。

副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范围较小,其作用是促进消化吸收、积蓄能量及加强排泄和生殖功能=能量储备系统。

迷走神经活动增强时,常伴有胰岛素分泌增多,所以称这一活动系统为迷走—胰岛素系统。

5、反馈控制系统及反馈调节

反馈控制系统的特点是一个闭环系统,即在控制部分和非控制部分之间存在着双向信息联系,即控制部分发出控制信号支配受控部分的活动,同时受控部分的功能状态经监测装置检测后发出反馈信号改变控制部分的活动。

受控部分发出反馈信号影响控制部分活动的过程称为反馈(feedback)。

如果反馈信号作用的结果是减弱控制部分的活动则为负反馈,其意义在于使机体的某项生理功能保持稳定。

;如果作用的结果是增强控制部分的活动则为正反馈,其意义在于使机体的某项生理功能在同一方向上不断加强,以致使这一功能得以迅速完成。

(二)例题分析

[2003年]42.某小孩儿喜欢晒太阳,但有时却发生抽搐,那么应建议他服用哪种物质防止抽搐发生?

(D)

A.维生素AB.生理盐水C.糖水D.钙片

[2003年]48.在生物体内不断有生物电产生。

产生生物电的直接原因是:

(C)

A.生物体内有微型“生理发电机”B.新陈代谢过程的必然结果

C.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差D.有机营养物质在生物体内“燃烧”的结果

[2005年]53.形成消化道平滑肌动作电位去极化的离子基础是:

(D)

A.Na+内流B.Ca2+内流

C.主要是Na+内流,也有Ca2+内流D.主要是Ca2+内流,也有Na+内流

[2006年]16.肌肉收缩时直接能源是:

A

A.ATPB.磷酸肌酸C.葡萄糖D.GTP

[2006年]88.下列有关神经细胞离子通透性和膜电位变化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A

A.Na+通透性增大时会造成去极化现象B.神经细胞膜对K+的通透没有限制

C.神经细胞的静息膜电位为零D.K+流入细胞时有利于膜极化状态的恢复

(2009年)71.肌丝滑行理论的直接证据是骨骼肌收缩时:

A.明带、暗带和H带长度均缩短B.明带缩短,暗带和H带长度不变

C.暗带长度缩短,明带和H带不变D.明带和H带缩短,暗带长度不变

(2009)63.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大,复合动作电位将表现为:

(D)

A.“全或无”出现

B.复合动作电位的振幅可随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增大

C.复合动作电位的频率可随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增大,—后期不变化

D.复合动作电位的振幅可随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增大,后期不变化

(2010年)2.细胞质膜上具备的钠钾泵每消耗一个ATP分子将会(1分)(D)

A.向细胞内转入2个K+向细胞外转出2个Na+B.向细胞内转入2个Na+向细胞外转出2个K+

C.向细胞内转入3个K+向细胞外转出2个Na+D.向细胞内转入2个K+向细胞外转出3个Na+

二、血液生理

(一)要点提示

①血浆是细胞外液的一部分,在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中起重要作用。

②血浆渗透压包括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

血浆中的缓冲对对pH的稳定起一定作用.最重要缓冲对是NaHC03/H2C03。

③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02和C02。

红细胞的生成主要受肾脏产生的促红细胞生成素的调节;红细胞生成原料包括蛋白质和铁;维生素B12和叶酸促进红细胞成熟;

④白细胞的主要功能是产生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中性粒细胞和单核一巨噬细胞可吞噬微生物、异物、坏死组织碎片等;淋巴细胞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⑤血小板的功能是参与生理性止血的全过程,还能修复内皮细胞和维持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⑥生理止血过程可分为血管收缩期、血小板血栓形成和血液凝固三个时相。

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为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凝血酶的形成和纤维蛋白的形成。

血液中还存在天然抗凝血物质,主要是抗凝血酶Ⅲ和肝素。

⑦人类红细胞血型有ABO血型和Rh血型等多种血型系统。

1、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血浆:

为一种液态的细胞间质,是含有各种溶解物质的胶状物质。

溶解物质包括:

血清蛋白、纤维蛋白原、酶、糖、脂肪等

纤维蛋白原:

在血浆中处于溶解状态,在一条件下可凝结成纤维状从血浆中析出,使血液凝固。

除了纤维蛋白的血浆成为一种黄色液体,称为血清

●血细胞:

包括红血细胞、白血细胞、血小板

1)红血细胞:

——细胞内含有血红蛋白,能与氧结合,具输氧功能

人的红血细胞无细胞核,圆形,两面凹陷

2)白血细胞:

具吞噬功能,可清除细菌、体内异物和坏死组织。

白血细胞根椐形态可分成二大类:

●多形核白血细胞:

包括:

嗜中性白血球、嗜酸性白血球、嗜硷性白血球

●单核白血球:

单核白血球、淋巴细胞

3)血小板:

为形状不固定的小体,具凝血作用

2、凝血过程总结

凝血过程可归纳出以下特点:

①凝血因子(12种)的活化本质上为蛋白质的有限水解,而许多凝血因了本身既是蛋白酶,又是酶作用的底物。

这些本质为蛋白酶的凝血因子(Ⅱ、Ⅵ、Ⅺ、Ⅹ、Ⅻ)的氨基酸顺序很相似,与许多丝氨酸蛋白酶同源;活性中心的丝氨酸残基参与肽键的水解。

C-端约250个氨基酸残基同源性很高,是具有催化活性的结构域。

而N端的氨基酸序列变化较大,决定各凝血因子作用底物的专一性。

它们催化的反应需Ca++和磷脂参加。

血液凝固的瀑布效应

②磷脂胶粒(内源性途径由血小板,外源性途径由组织凝血活素提供)使活化反应在胶粒表面进行,大大提高反应速度,而Ca++的作用在于促进酶和底物与磷脂表面的结合。

  ③凝血因子活化呈瀑布效应(cascade)使血液凝固具有高效率和精密调控的特征。

 ④维生素K在内、外源性凝血中均有重要作用。

  ⑤凝血过程中的正反馈使反应不断加速,但终产物纤维蛋白有抗凝血作用。

机体内凝血与抗凝血是密切联系的。

3、淋巴细胞和免疫

(1)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器官:

胸腺,骨髓、脾、淋巴结等。

   免疫细胞:

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

   体液中的各种抗体和淋巴因子等。

(2)淋巴细胞

胸腺内的淋巴细胞和骨髓中的淋巴细胞在免疫中起不同的作用。

①淋巴细胞的起源:

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

   ②分化:

在中心淋巴器官。

造血干细胞在胸腺分化成T细胞;造血干细胞在骨髓分化成B细胞。

   ③分布:

在外周淋巴器官,如淋巴结、脾、扁桃体等。

(3)抗体

抗体是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并且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抗体主要分布于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如乳汁)中。

抗体与抗原结合时,如果抗原分子是可溶性蛋白质,这种结合就会使抗原分子失去溶解性而沉淀:

如果抗原分子是位于细胞上的,这种结合就会使这些细胞凝集成团而失去活动能力,接着吞噬细胞就会将抗原抗体反应形成的沉淀或细胞集团吞噬消化。

  抗体是免疫球蛋白,但不一定所有免疫球蛋白都是抗体。

只要具有抗体结构的糖蛋白便为免疫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以Ig表示,现已发现人类具有五类免疫球蛋白,分别叫做IgG、IgM、IgA、IgD及IgE。

与血型有关的免疫球蛋白只有三类,即IgG、IgM及IgA三类。

(4)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作用对象

抗原

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细胞(即靶细胞)

作用方式

效应B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

1.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

2.效应T细胞释放淋巴因子,促进细胞免疫的作用。

(二)例题分析

[2000年]41、凝血过程需要多种要素参与,下列与凝血无关的是(B)

  A.纤维蛋白原    B.白细胞  C.血小板      D.维生素K

[2001年]48.血清与血浆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

(D)

 A.血清中没有血小板  B.血清中没有红细胞

 C.血清中没有白细胞  D.血清中没有纤维蛋白原

[2002年]69.不能杀伤靶细胞的免疫细胞为(B)

A.T细胞B.B细胞C.巨噬细胞D.NK细胞

[2004年]38.血液占人体重量的(B)

A.5%B.7%C.9%D.11%

[2005年]50.己知受血者为B型血,在交叉配血中主侧不凝集,次侧发生凝集现象,供血者的血型是:

(C)

A.A型B.B型C.O型D.AB型

[2006年]21.下面哪些(种)细胞参与免疫反应:

ABD

A.中性粒细胞B.单核细胞C.血小板D.巨噬细胞

[2006年]22.下面有关抗体的说法正确的有:

ABCD

A.抗体分子基本形状呈Y型B.抗体分子含有多个二硫键

C.一种抗体结合一种抗原D.抗体是由B细胞合成的

[2006年]24.血液在血管内不发生凝固的原因有:

ABD

A.血液一直保持流动B.血管内壁光滑完整

C.血浆中有抗凝物质D.血液中的溶氧抑制血小板功能

(2009)65.大多数动物血液是红色的,但有些动物的血液会呈现不同的颜色。

其原因是:

(A)

A.与血液中所含的运输氧的元素有关B.与血液中所含的色素有关

C.与血浆的颜色有关D.机制还不清楚

(2010年)70.某人的血清与B血型者的红细胞不发生凝集,但其红细胞与B血型者的血清发生凝集,以此判断此人的血型(1分)(C)

A.A型B.B型C.AB型D.0型

三、循环生理

(一)要点提示

①心动周期,心输出量。

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一次心动周期。

心室的舒缩是泵血的动力。

衡量心脏泵血功能基本指标是心输出量,等于每搏量与心率的乘积。

②心电图。

③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包括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和收缩性。

心脏的特殊传导组织绝大多数具有自律性,以窦房结自律性最高,为心脏正常起搏点。

④产生动脉血压的主要原因。

影响动脉血压的主要因素。

循环系统有足够的血液充盈量是形成血压的前提,心脏射血和外周阻力的存在是产生动脉血压的主要原因;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可缓冲收缩压而维持舒张压。

影响动脉血压的主要因素有每搏输出量、心率、外周阻力、大动脉血管壁弹性和循环血量与血管容量的比值。

⑤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肢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

在毛细血管动脉端有效滤过压为正值而生成组织液,在静脉端为负值而使组织液回流。

⑥心血管活动的最重要反射性调节是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为负反馈调节过程,对维持动脉血压的相对稳定起重要作用。

⑦调节心血管活动的主要体液因素。

调节心血管活动的主要体液因素有肾上腺髓质激素、血管紧张素、血管升压素和血管内皮生成的血管活性物质等。

1、心室的射血和充盈过程(以左心室为例)

表:

心动周期中心腔和动脉内压力、瓣膜启闭、血流方向、心室容积的变化

物理

变化

心房、心室和动脉压力

瓣膜启闭

血流方向

心室

容积

等容

收缩期

心室开始收缩,室内压急剧升高,心房压<室内压<动脉压

房室瓣关闭

动脉瓣尚未开放

心室无射血

不变,仍保持最大

快速

射血期

心室继续收缩,室内压>动脉压,且室内压继续升高,于该期未达峰值

动脉瓣被冲开,房室瓣仍关闭

心室快速射血入动脉(70%)动脉压相应升高,该期达峰值

快速减小

减慢

射血期

室内压从峰值逐渐下降,并稍低于动脉压

动脉瓣开放,房室瓣关闭

心室依靠血流惯性逆压力差缓慢射血入动脉(30%)

缓慢减小,该期未达最小

等容

舒张期

心室开始舒张,室内压急剧下降,心房压<室内压<动脉压

动脉瓣关闭,房室瓣尚未开放

心室无充盈

不变,仍保持最小

快速

充盈期

心室继续舒张,室内压<心房压

房室瓣开放,动脉瓣关闭

心室抽吸血液快速充盈心室(2/3)

快速

增大

减慢

充盈期

室内压稍低于心脏

房室瓣开放,动脉瓣关闭

血液缓慢充盈心室

缓慢继续增大

心室舒张期的后1/3,心房收缩,又进入一个新的心动周期

2、心脏工作细胞动作电位(actingpotential)

工作细胞动作电位:

以心室肌为例,动作电位分5个时相(如图)

(1)0相:

快速除极期(1~2ms)

特点:

膜内电位由静息时的-90mV,迅速上升到+30mV左右。

除极幅度达120mV,0期电位变化最大速率可达200~400V/S。

(2)复极1期:

快速复初期(约10ms)

特点:

膜内电位由+30mV迅速复极到“0”mV左右。

(3)复极2期:

平台期,(约100~150ms,有平台期是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特征)

特点:

复极缓慢,停滞在“0”电位水平,是心肌不应期较长的主要原因。

(4)3期:

快速复极末期(100~150ms)

特征:

膜电位从“0”电位迅速复极到—90mV。

(5)4期:

静息期

特征:

跨膜电位稳定在RP(静息电位)水平。

3、心电图:

定义:

用置于体表一定部位的引导电极测记带心电变化的波形即心电图。

 

组成:

一般有一个P波、一个QRS波群和T波、有时在T波之后还出现一个小的U波。

P波:

反映左右心房的兴奋过程即心房去极化过程的电位变化,

QRS波群:

代表左右心室先后兴奋时的去极化过程,T波反映心室复极化过程的电位变化

P-R间期:

代表心房开始兴奋到心室开始兴奋所需时间(房室传导时间)

P-R间期:

延长表示房室传导阻滞

S-T段正常时它与基线平齐,因为这时心室肌已全部兴奋,处于去极化状态,各部之间无电位差。

心动周期与心电图、心音的关系:

心室收缩期和舒张期可以分别通过心脏的电活动周期(心电图)和机械活动周期(心动周期)来划分。

心室收缩期是心电图中的QRS波开始到T波结束的时间,也是二尖瓣关闭到主动脉瓣关闭时间。

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分别标志着心室收缩期的开始和结束。

4.兴奋在心脏内传导的途径和速度

窦房结心房肌优势传导通路(1m/s)房-室交界(0.02-.05m/s)房室束

左、右束支浦肯野纤维网(4m/s)心室肌(1m/s)

房室交界是兴奋由心房传到心室的唯一通路,该处的兴奋传导极慢,称为房室延搁。

其生理意义在于使心房肌收缩完毕后心室肌再收缩。

5、按功能划分血管种类

按功能将血管分为四大类:

弹性贮器血管、阻力血管、交换血管及容量血管。

(1)弹性贮器血管(windkesselvessels)指主动脉、肺动脉主干及其发出的最大的分支。

特点:

①管壁坚厚,富含弹性纤维,有明显的可扩张性和弹性,在心室收缩射血期被动扩张,贮存部分血液。

②心室舒张期大动脉管壁发生弹性回缩,释放贮存的部分血液,维持血流的连续性。

意义:

心脏间断射血,而血流是连续的。

 

(2)阻力血管(resistancevessels)

包括分配血管(弹性贮器血管以后的,小动脉之前的动脉管道)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小动脉,微动脉)及毛细血管前括约肌。

意义:

通过阻力血管的收缩和舒张,起到调控血压和分配血量的目的。

(3)交换血管,指真毛细血管,仅由单层内皮Cell构成通透性高,是血液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4)容量血管,指静脉,数量多,口径粗,管壁薄,可扩张性小,可容纳循环血量的60~70%。

6、有效滤过压

由四个因素决定(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静水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二)例题分析

[2000年]33、肌肉活动的一般规律是:

肌纤维在收缩前最初长度适当增长,则收缩时发生力量也较大,这个规律在心脏的具体表现为:

(B)

  A.心舒期容积减少,可增强心搏力B.心舒期容积增加,可增强心傅力

  C.心缩期变长,可增强心搏力  D.心缩期短,可增强心搏力

[2001年]53.当急性失血量约为总血量的10%时,机体产生的代偿性反应有(A)

 A.外周血管收缩、心率提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肾对水重吸收加强

 B.外周血管收缩、心率提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肾对水重吸收加强

 C.外周血管舒张、心率下降、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肾对水重吸收加强

 D.外周血管舒张、心率下降、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肾对水重吸收加强

[2001年](多重判断)22.一个病人因外伤失血,血压从130/80mmHg下降到80/60mmHg时,下列哪些器官的血流量下降?

 A.皮肤(√) B.肾脏(×)C.肌肉(√)

D.胃肠道(√) E.心脏(×)

[2003年]37.研究人的循环系统中几处的血流量,下列各处中何处每分钟的血流量最高?

(B)

A.腹主动脉刚分成左腿和右腿动脉处的左腿动脉

B.刚分成左肺和右肺动脉处的右肺动脉

C.刚从主动脉发出的左冠状动脉

D.进入—下腔静脉前的肝静脉

[2003年]49.当一个人的前臂受伤造成大出血时,对其进行止血结扎的最佳位置是:

(B)

A.腕部B.上臂C伤口上端D.腕部和上臂同时进行止血

[2004年]39.血压降低时尿量(B)

A.增加B.减少C.不变D.无关

[2004年]40.出血后血量的恢复借助于血管的(A)

A.动脉血管的收缩 B.动脉血管的扩张

C.静脉血管的收缩  D.静脉血管的扩张

[2004年]14.引起动物呼吸加快、心跳加快、心脏收缩加强、外周小血管收缩的激素是

A.甲状腺索B.胰岛素  (C)

C.肾上腺素D.脑下垂体前叶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2005年]54.老年人主动脉弹性减退并伴有小动脉硬化时,血压的变化常常是:

(D)

A.收缩压降低,舒张压升高B.收缩压变化不大,舒张压升高

C.收缩压变化不大,舒张压降低D.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升高

[2006年]19.哺乳动物心动周期中,左心室容积最大的时期是:

D

A.等容舒张期末B.等容舒张期始C.心室射血期D.心房收缩期

(2009)67.按压试验兔子的颈动脉窦和颈动脉体,引起的心率、心输出量、血压和呼吸的变化为:

(D)

A.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多、血压升高、呼吸加深加快

B.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多、血压升高、呼吸减慢

C.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血压降低、呼吸减慢

D.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血压降低、呼吸加深加快

(2010年)67.此类激素一般不能穿过细胞膜进入靶细胞,只能与细胞表面受体(糖蛋白)结合,使机体产生快速变化,作用复杂。

激素结合后使细胞内产生cAMP,cAMP刺激或抑制靶细胞中特有的酶,使靶细胞所特有的代谢活动发生变化,进而引起各种生理效应。

下列哪种激素不属于此类(1分)(B)

A.胰岛素B.糖皮质激素C.生长激素D.肾上腺素

四、呼吸生理

(一)要点提示

①机体与环境之间O2和CO2交换过程,称为呼吸。

呼吸过程包括:

外呼吸(肺通气和肺换气)、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换气(内呼吸)等环节。

②肺通气的原动力是呼吸运动,直接动力是肺内压和大气压差。

③肺表面活性物质具有降低肺表面张力的作用。

④胸内负压主要是由肺回缩里形成的。

其生理意义在于维持肺扩张状态,促进静脉血液及淋巴回流。

⑤肺活量反映一次通气的最大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肺通气功能的指标。

⑥呼吸气体的交换包括肺换气和组织换气。

⑦呼吸气体在血液中以物理溶解和化学结合两种形式存在并进行运输。

02主要通过与血红蛋白的Fe2+可逆性结合形式运输。

CO2的化学结合运输有碳酸氢盐和氨基甲酸血红蛋白形式。

⑧呼吸的基本中枢位于延髓。

⑨CO2是调节呼吸运动的最重要的生理性体液因子。

其调节作用通过剌激中枢化学感受器(主要途径)和外周化学感受器两条途径实现。

缺02对呼吸的剌激作用完全是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实现的,缺02对呼吸中枢的直接作用是抑制作用。

1、呼吸的全过程

 

2、胸膜腔内压

在肺的表面及胸廓内侧面两部分胸膜之间的空间称为胸膜腔。

胸膜腔中仅有少许浆液,起润滑作用。

呼吸过程中两层胸膜可以相互滑动,就如同两片用水粘起来的玻璃。

肺的自然容积(离体容积)远小于胸廓的自然容积,在肺泡表面张力和肺弹性组织回缩力的作用下,生理状态下的肺总是倾向于回缩。

然而胸廓是一硬性结构,不会跟随肺回缩,因此造成了胸膜腔内压(intrapleuralpressure)低于大气压(负压)的情况。

可见胸膜腔内负压的大小与肺回缩力成正比。

吸气时肺被扩张,肺回缩力增大,胸膜腔内压力降低(负值增大);呼气时肺回缩,但回缩不到离体自然容积,胸膜腔内压力仍然低于大气压。

胸膜腔内负压具有重要生理意义

①保持肺处于扩张状态,并使肺跟随胸廓的运动而胀缩。

②促进血液及淋巴液的回流。

胸膜腔内负压作用于胸腔内静脉血管、淋巴管,使其扩张;胸膜腔内负压具有“抽吸”作用,促进血液、淋巴液向心脏方向流动。

胸膜腔封闭性被破坏,气体进入胸膜腔,这种状态称为气胸(pneumothorax)。

外伤导致胸壁破损,胸膜腔与大气直接接通,称为开放性气胸。

3、肺弹性回缩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