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重难点梳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02267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4.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重难点梳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重难点梳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重难点梳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重难点梳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重难点梳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重难点梳理.docx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重难点梳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重难点梳理.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重难点梳理.docx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重难点梳理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重、难点梳理

第五章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5.1追寻守恒量

教学要求:

1、通过实例了解能量;

2、知道自然界中能的形式多样性及其转化。

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守恒思想的重要,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能量的概念几乎是与人类对能量守恒的认识同步发展起来的,能量的概念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它是个守恒量。

守恒关系是自然界中十分重要的一类关系。

“机械能守恒”这个词学生并不陌生,但是让学生说出自己对它的认识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先自己阅读教材,提出一些问题。

教学难点:

让学生建立守恒的观点,教师除了演示斜面的实验以外,还可以演示滚摆实验和单摆实验,同时说明:

在运动过程中物体的动能和势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如果没有摩擦和介质阻力,物体好像“记得”自己初始的高度,即某一量是守恒的。

教学疑点:

能量为何守恒,如何守恒的

易错点:

能量转化不是能量消失

教学资源:

1、教材中值得重视的题目:

伽利略斜面实验;

2、重要的思想方法:

守恒的思想。

5.2功

教学要求:

1、理解功的概念和做功的两个要素;

2、知道功是标量,理解功的计算公式W=Flcosα,并能进行有关分析和计算;

3、理解正功、负功的物理意义;

4、通过实例说明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教学重点:

1、理解功的概念;

2、掌握功的计算。

教学难点:

1、对正、负功的理解;

2、总功的计算。

教学疑点:

1、公式W=Flcosα并不是普遍适用的,它只适用于大小和方向均不变的恒力做功;

2、公式中各字母正负取值:

F、l均取正值,W的正负取决于cosα的正负;

3、l的确切含义:

本教材中指出l是物体位移的大小,因为高中阶段研究的是质点。

物体的位移与“受力作用的质点”的位移是一致的;

4、功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及运动形式无关。

易错点:

1、参考系问题:

位移l是相对于参考系的。

对不同的参考系,同一过程中算出的功也会不同,为了避免这种“不确定性”,一般中学物理约定,计算功都以地面为参考系,而不随便取其它物体为参考系。

2、α角含义和取值范围:

α角是“力方向和位移方向”夹角可结合教材中问题与练习第1题来提醒学生。

3、F、l同时性。

教学资源:

1、教材中值得重视题目:

例题,书后习题:

1、2、3、4;

2、重要思想方法:

①W=Flcosα公式:

一种分解力:

垂直位移方向和平行位移方向分解W=(Fcosα)l,第二种分解位移:

沿力方向和垂直力方向分解W=F(lcosα)。

②总功求解:

一种是求合力W=F合lcosα,一种是求各个力做的功W=W1+W2+……

5.3功率

教学要求:

1、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功率的定义及定义式;

2、理解功率与力、速度之间的关系,能运用其解释和计算汽车启动和行驶中的有关问题;

3、区分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区分瞬时功率和平均功率;

教学重点:

1、理解公式P=Fv的意义;

2、理解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

教学难点:

发动机额定功率与汽车最大速度的关系。

教学疑点:

P=Fv中F是否是恒力,F是恒力时,v是平均速度指平均功率,v是瞬时速度,指瞬时功率;F是变力时,v是瞬时功率,指瞬时功率。

易错点:

1、“快慢”与“大小”区分。

2、P=Fv理解,容易停留在简单直观的印象上,认为牵引力大,加速度就大,末速度也大,现在得出由功率来制约速度和牵引力,学生自然会感到与生活经验相悖。

教学资源:

1、教材中值得重视题目。

例题,书后习题3、4;

2、重要思想方法:

极限思想。

5.4重力势能

一、教学要求:

1、知道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

经历重力势能概念的建立过程;

2、理解重力势能及其定义式,知道重力势能的变化和重力做功关系;

3、理解重力势能的相对性。

二、教学重点:

重力势能的概念和计算。

Ep=mgh

三、教学难点:

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

⑴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始末位位置有关。

⑵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增加。

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减小。

⑶ΔEp=-WG

四、教学疑点:

重力势能的概念

五、易错点:

重力势能的理解。

⑴重力势能是状态量是标量;

⑵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

⑶重力势能属于物体和地球组成系统。

六、教学资源:

1、教材中值得重视题目:

书后习题2、3、4;

2、重要思想方法:

极限思想。

5.5探究弹性势能

教学要求:

1.了解弹性势能的概念,知道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形变有关。

2.学习并掌握探究弹性势能表达式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探究弹性势能表达式的过程:

1.提出猜想:

根据弹力的性质和弹性势能的定义。

分析出与弹性势能大小有关的物理量与可能的表达式。

2.确定计算弹性势能的方法:

拉力克服弹簧弹力所做的功等于弹簧增加的弹性势能。

3.从恒力做功W=Fl着手,画出力随位移变化图象,得出弹性势能表达式EP=kx2/2。

教学难点:

拉力(变力)做功的计算

学生疑点:

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弹性势能的大小是否也具有相对性。

学生易错点:

学生往往认为始未两位置作用力和的一半就是平均作用力不知道只有力随位移按线性变化时,才能用始末力和的一半作平均力来计算功。

教学资源

书P16:

说一说:

在以上探究中我们规定:

弹簧处于自然状态下,也就是既不伸长也不缩短时的势能为“0”,能不能规定弹簧某一任意长度时势能为“0”势能?

说一说你的想法。

重要思想方法:

势能是相对的、弹簧弹力做正功,弹性势能减少,弹簧弹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

弹性势能的变化与“0”势能规定无关。

5.6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阅读“探究思路”掌握实验设计的指导思想。

2.掌握实验技巧,学会数据处理。

教学重点、探求的思路与操作技巧

1.实验中没有具体测出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而是设定每一根橡皮筋对小车做功W,来探究小车速度与皮筋做功的关系。

2.实验中应注意解决:

相同皮筋的选取及固定,小车运动阻力的平衡,纸带上合适点间距离的测量。

教学难点:

相同皮筋的筛选与固定。

学生疑点:

弹力做功与速度间的函数关系。

学生易错点:

对皮筋与小车的操作。

教学资源:

书P18:

做一做,用Excel作图并显示皮筋对小车做功与小车速度的函数关系。

指导思想:

让学生初步学会使用计算机处理有关实验问题。

5.7动能和动能定理

教学要求:

1.理解动能及其表达式EK=mv2/2

2.掌握动能定理及其推导过程

3.学会用动能定理进行分析、解释和计算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4.体会用能量观点解决力学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教学重点:

1)动能的表达式

2)动能定理的推导及其式中各量的含义

3)用动能定理解决有关生活和生产实际问题

4)体会用动能定理解题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的优越性

3、教学难点:

用动能定理解决有关生活和生产实际问题。

4、学生疑点:

动能也是相对的、动能定理相对于哪些参考系统成立?

5、学生易错点:

①认为动能有方向,物体速度不变,方向由向右改为向左,认为动能发生变化了。

②合力功计算常出错。

6、教学资源:

我们在第四章曾用牛顿定律解答过一个问题:

民航客机机舱紧急出口的气囊是一条连接出口与地面的斜面,若斜面高3.2m,斜面长4.0m,质量60kg的人沿斜面滑下时所受的阻力是240N,求人滑至底端时的速度。

请用动能定理解答本题。

指导思想:

比较用牛顿定律解题和运用动能解题过程,体会用能量观点解题的优越性。

5.8机械能守恒定律

教学要求

1、理解功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

2、掌握机械能守恒的内容及适用条件

3、会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力学问题

教学重点

1、机械能守恒中功能关系的理解

2、机械能守恒条件的理解

教学难点

1、机械能守恒的判断

2、物理过程和状态的选取

疑点

1、对机械能概念的理解

2、机械能不守恒时其变化量与除重力、强力外其它力做功相对应

易错点

1、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推导

2、系统的选取和定律表达式的选取

教学资源

1、教材中值得重视的题目:

书P23例题,体现利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问题的优越性

2、重要的思想方法

①用能量观在解决力学问题

②理解联系实际的思想

5.9实验: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教学要求

1、理解实验原理,实验思路和方法

2、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教学重点

1、尝试设计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方案

2、经历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过程,学会对数据进行处理的方法

教学难点

1、实验条件的控制,满足守恒条件

2、实验误差的分析

疑点

1、纸带选取的要求及其处理方法

2、由于阻力存在,故动能增加量必定稍小于势能的减小量

易错点

1、实验步骤的操作先后次序

2、数据处理方法的选择

教学资源

1、教材中值得重视的题目:

设计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2、重要的思想方法:

实验数据的处理及误差分析

5.10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

教学要求

1、掌握能量守恒定律,理解这个定律的重要意义

2、能用能量守恒定律在分析计算有关能量守恒的综合性问题

3、理解能量耗散,认清节约能源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对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2、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的应用

教学难点

1、能量概念的理解,能量的转化与做功的关系

2、能量耗散

疑点

1、自然界中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方向性

2、能量是守恒的不可消灭,为什么还要节约能源

易错点

1、与机械能守恒定律相混淆

2、运用能量守恒定律分析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力

教学资源

1、教材中值得重视的题目:

书P30.Ex3,开放性习题,答案不唯一

2、重要的思想方法:

①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

②用守恒的思想分析实际问题。

第六章曲线运动

 

6.1曲线运动

教学要求:

1.知道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

2.理解曲线运动的条件

3.感受飞镖、钢球所作的曲线运动

教学重点:

1.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轨迹曲线的切线方向

2.曲线运动的受力条件是合力与速度不在一条直线上

3.曲线运动的性质是变速运动

4.曲线运动的特点是速度方向沿轨迹曲线的切线,与合力分布在轨迹两侧

教学难点:

1.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轨迹曲线的切线方向

2.运用曲线运动的特点解决实际问题

3.运用物理语言描述某一实际的曲线运动

疑点:

P33图6.1-4怎样才能说明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轨迹曲线的切线方向?

是否缺少取极限、化曲为直的解释?

易错点:

轨迹曲线与速度、合力的关系

思想方法:

1.物理概念源于从生活实际中的数学抽象,如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这一概念

题目:

1.P34(3):

通过习题,可以让学生分析总结轨迹曲线与速度、合力的关系

 

6.2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教学要求:

1.知道分运动与合运动的等效性

2.知道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概念

3.会运用坐标系描述物体的分运动与合运动

4.会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分解与合成运动

教学重点:

1.知道分运动与合运动的等效性

2.会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分解与合成运动

教学难点:

1.会运用坐标系描述物体的分运动与合运动

2.会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分解与合成运动

疑点:

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分解与合成运动

易错点:

1.在实际应用中有意义的运动合成与分解应该是根据实际的运动趋势合成与分解运动,

思想方法: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合成和分解运动矢量

题目:

1.P37

(2)运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研究一个实际的运动,解决一个实际的问题

2.P37(4)运用坐标系描述物体的分运动与合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