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一品至七品的顶戴.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02006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71.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朝一品至七品的顶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清朝一品至七品的顶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清朝一品至七品的顶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清朝一品至七品的顶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清朝一品至七品的顶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清朝一品至七品的顶戴.docx

《清朝一品至七品的顶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朝一品至七品的顶戴.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清朝一品至七品的顶戴.docx

清朝一品至七品的顶戴

清朝一品至七品的顶戴

2008-03-2620:

04

官帽又可以分为朝冠和吉服冠:

朝冠,顾名思义是上朝时戴的,顶子分为三层,上为尖型宝石,中为球型宝珠,下为金属底座,用所饰的珍珠(东珠)的数目来加区别。

亲王冠顶装饰有10颗东珠,亲王的世子冠顶装饰有9颗东珠,郡王的冠顶装饰有8颗东珠,贝勒冠顶装饰有7颗东珠,贝子的冠顶装饰有6颗东珠,镇国公冠顶装饰有5颗东珠,辅国公,不入八分公以及民公冠顶均装饰有4颗东珠。

侯爵的冠顶装饰有东珠3颗,伯爵的冠顶装饰有东珠2颗,一品官冠顶装饰有东珠1颗。

一品以下不能镶嵌冬珠,改为其他小宝石。

吉服冠,是穿着吉服时佩戴的官帽,也是平时官员戴的帽子,所谓吉服,是仅次于朝服的礼服,吉服冠顶子比较简单,只有球型宝珠及金属底座两部分,底座用金的,也有用铜的,上面镂刻花纹。

顶珠的颜色及材料有多种,反映不同官员的品级。

帽子的最高之处装有顶珠,帽之顶珠是区别官级的重要标志:

1亲王以下,直到子爵和一品的官员都是红宝石,是色美、透明的宝石级刚玉。

以其晶莹剔透的美丽颜色,被古代人们蒙上神秘的超自然的色彩,被视为吉祥之物。

世界红宝石产地不多,主要有缅甸、斯里兰卡、泰国、澳大利亚、中国等,但就宝石质量而言,以缅甸、斯里兰卡质量最佳。

下图:

红宝石朝冠

2二品官用珊瑚,是重要的有机宝石之一,珊瑚的颜色常呈白色,但宝石级珊瑚为红色、粉红色、橙红色,可以用作官帽之上,仅次于红宝石。

珊瑚与佛教的关系密切,印度和中国西藏的佛教徒视红色珊瑚是如来佛的化身,他们把珊瑚作为祭佛的吉祥物,多用来做佛珠,或用于装饰神像,是极受珍视的首饰宝石品种。

下图:

二品朝冠

二品吉服冠(凉帽)

3三品官用蓝宝石,是色美、透明的宝石级刚玉。

实际上自然界中的宝石级刚玉除红色的称红宝石外,其余各种颜色如蓝色、淡蓝色、绿色、黄色、灰色、无色等,均称为蓝宝石。

以缅甸、斯里兰卡质量最佳。

下图:

三品朝冠(凉帽)

三品朝冠(暖帽)

三品吉服冠(暖帽)

4四品官用青金石,是古老的玉石之一。

它以其鲜艳的蓝色赢得东方各国人民的喜爱。

不透明,为玻璃至油脂光泽。

其硬度为5.5,比重是2.7-2.9。

青金石拥有独特的蓝色、深蓝、淡蓝及浅青色等,青金石是我国自古以来进口的传统玉料,其多数来源于阿富汗。

迄今为止,在我国沿未发现青金石英钟的产地。

下图:

四品吉服冠(暖帽)

5五品官用水晶,是自然界3000多种矿石中的一种,化学成分是二氧化硅,晶体透明、常呈六棱体状。

自古以来备受人类宠爱,世界各国均列入宝石行列。

硬度为7,相当于钢锉一般坚硬,这使得脆且易碎的黄玉、钻石、欧泊石、祖母绿之类的宝石相形见绌。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水晶,比如:

巴西、乌拉圭、美国、南非、赞比亚、俄罗斯、中国、越南、巴基斯坦等等,其中巴西水晶最有名。

下图:

五品吉服冠

五品吉服冠(暖帽)

五品朝冠(暖帽)

五品朝冠

6六品官用砗磲,也叫车渠,是分布于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一类大型海产双壳类。

世界上报道的只有6种,都生活在热带海域的珊瑚礁环境中。

我国的台湾海南、西沙群岛及其他南海岛屿也有这类动物分布。

砗磲是世界上最白的物质(钻石的硬度是10,砗磲的白度是10),是稀有的有机宝石,亦是佛教圣物。

砗磲是海洋贝壳中最大者,直径可达2m。

砗磲一名始于汉代,因外壳表面有一道道呈放射状之沟槽,其状如古代车辙,故称车渠。

后人因其坚硬如石,在车渠旁加石字。

砗磲、珍珠、珊瑚、琥珀在西方被誉为四大有机宝石,在中国佛教与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珍珠也被尊为七宝之一。

下图:

六品吉服冠

六品吉服冠(暖帽)

六品朝冠

六品还有用白色涅玻璃代替砗磲的,如下图

考古资料表明,中国古代的玻璃制造工艺始于西周时期,历经绵延不绝的两千余年,至清代发展到顶峰,成为古代玻璃史上的鼎盛时期。

故宫博物院藏古代玻璃器4000余件。

从藏品的时代上看,战国到明清几乎不间断。

其中绝大部分藏品为传世品,尤以清代玻璃制品所占比例最大,约占整个藏品的90℅。

据不完全统计,康熙朝已有单色玻璃、画珐琅玻璃、套玻璃、刻花玻璃和洒金玻璃等品种,雍正朝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描金玻璃。

单色玻璃是指用单一颜色玻璃吹制的玻璃器皿。

康熙朝的单色玻璃是对清以前玻璃制作工艺的继承与发展。

这时期的传世品,过去仅知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一件透明玻璃水丞。

雍正朝制作数量最多、器型最丰富的品种是单色玻璃,为当时的主流产品。

单色玻璃有“涅玻璃”与“亮玻璃”之分,“涅玻璃”是指不透明玻璃,“亮玻璃”是指透明玻璃。

七、八、九品都是金顶,区别是七品官用素金顶,八品、九品均用镂花素金顶。

七品吉服冠

八品九品,无图。

可以看出:

一品和二品顶子趋向于红色

三品和四品趋向于蓝色

五品和六品趋向于白色

七、八、九品趋向于金色

亲王的顶子是红宝石顶中最高级的,下图为清初四大汉王之一的平南王尚可喜

亲王冠顶装饰有10颗东珠(画像有两颗在后面看不到)身着蟒袍、披肩,佩挂朝珠

类别:

博闻广识|

|添加到搜藏|分享到i贴吧|浏览(301)|评论 (0)

 

上一篇:

《shell语录》第④辑败絮の孤单    下一篇:

孔雀东南飞(组图)

 

相关文章:

清朝一品至七品的顶戴观赏(图文)         

 

 

 

最近读者:

登录后,您就出现在这里。

 

 

xingfuchongwu

mjlhyf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