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直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018144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75.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直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河北省直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河北省直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河北省直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河北省直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直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docx

《河北省直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直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直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docx

河北省直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

2012年河北省直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请在答题卡对应的题号后面填涂相应标号。

共30题,每题0.7分,共21分)

  1.201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指出,为使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每年3月举办()。

  A.社会志愿服务活动B.“岗位学雷锋、争做好员工”活动

  C.学雷锋宣传月活动D.中国公民道德论坛

  参考答案:

D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完善()长效机制,加大强农惠农力度。

  A.以工促农、以城带乡B.农村发展、农民增收

  C.以农促工、城乡一体化发展D.农村改革、农业发展

  参考答案:

A

  3.2012年4月13日,朝鲜不顾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发射了()地球观测卫星。

  A.光明星1号B.光明星2号

  C.光明星3号D.光明星4号

  参考答案:

C

  4.“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这一观点,属于()。

  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

  C.朴素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

  参考答案:

B

  5.“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这首西方流传的民谣说明的哲学原理是()。

  A.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B.真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

  C.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D.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

  参考答案:

C

  6.实践的共同性的基本特征具体体现为()。

  A.客观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B.尝试性、探索性和学习性

  C.生产实践、改造社会和科学实验

  D.客观性、目的性和探索性

  参考答案:

A

  7.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奠定了全民族抗战的基础,成为()。

  A.反蒋抗日的开始B.时局转换的枢纽

  C.国共合作的开始D.全面抗战的开始

  参考答案:

B

  8.从1956年起,毛泽东领导全党开始了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难曲折的历程,()成为全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先声。

  A.《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B.《论十大关系》

  C.《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参考答案:

B

  9.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总结讲话》中提出了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对这一方针的具体内涵理解错误的是()。

  A.文化艺术作品的创作允许突破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而自由创作和自由争论

  B.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C.不能用行政的力量,强制推行一种风格、一种学派,禁止另一种风格、另一种学派

  D.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和实践去解决

  参考答案:

A

  10.马克思指出,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

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

这一论断被邓小平概括为()。

  A.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B.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科学技术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参考答案:

C

  11.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是()。

  A.始终不渝地坚持改革开放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D.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参考答案:

D

  12.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是()。

  A.近代以来的中国人民反对封建统治和帝国主义革命斗争的历史经验

  B.20世纪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

  C.建国以来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

  D.20世纪以来世界共产主义运动成败的经验

  参考答案:

B

  13.下述关于主要市场经济模式的划分,错误的是()。

  A.以中国、俄罗斯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

  B.以美国、英国为代表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

  C.以德国、瑞典为代表的社会市场模式

  D.以日本、韩国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

  参考答案:

A

  1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是()。

  A.经济增长B.物价稳定

  C.国际收支平衡D.区域协调发展

  参考答案:

D

  15.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一般是指()。

  A.由数量型增长方式向质量型增长方式的转变

  B.由第一产业带动向第三产业带动转变

  C.由政府主导向由市场主导转变

  D.由传统产业向高科技产业转变

  参考答案:

A

  16.下列关于法律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以国家强制力为保障B.以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为内容

  C.以法律和道德规范为前提D.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要素构成

  参考答案:

C

  17.宪法在国家统一的法律体系中处于()地位,是依法治国的基础和前提,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A.重要B.核心C.首要D.突出

  参考答案:

B

  18.行政诉讼中的原、被告一般是()。

  A.原、被告均是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B.原告是国家机关,被告是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C.原告为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被告是国家行政机关

  D.原告是国家行政机关,被告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参考答案:

C

  19.我国政府纵向决策子系统的最低层次是()。

  A.村民委员会B.居民委员会C.县级政府D.乡镇政府

  参考答案:

D

  20.公共管理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但最基本的手段是()。

  A.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B.制定和执行法律法规

  C.实施具体的公共项目D.维护基本公共利益

  参考答案:

A

  21.政策分配和调整利益关系主要采取的形式是()。

  A.直接对社会利益进行分配和调整

  B.间接对社会利益进行分配和调整

  C.直接和间接对社会利益进行分配和调整

  D.纵向和横向对社会利益进行分配和调整

  参考答案:

C

  22.下列关于道德的社会功能,表述错误的是()。

  A.认识功能B.自律功能

  C.沟通和调节功能D.教育感化功能

  参考答案:

B

  23.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A.爱国守法B.明礼诚信C.团结友善D.为人民服务

  参考答案:

D

  24.职业道德的首要规范是()。

  A.诚实守信B.办事公道C.爱岗敬业D.奉献社会

  参考答案:

C

  25.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

  A.《左传》B.《论语》C.《国语》D.《战国策》

  参考答案:

A

  26.通常使用的毛笔有狼毫和羊毫之分。

其中的“狼毫”是指()。

  A.狼狗的尾毛B.黄鼠狼的尾毛

  C.狼的尾毛D.野兔的尾毛

  参考答案:

B

  27.文艺复兴是16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其兴起地是()。

  A.法国B.西班牙C.德国D.意大利

  参考答案:

D

  28.最早提出“振兴中华”口号的代表人物是()。

  A.康有为B.梁启超C.严复D.孙中山

  参考答案:

D

  29.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

  A.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D.民族资产阶级革命

  参考答案:

B

  30.在改革开放之初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联产”的意思是()。

  A.联系产量B.联合生产C.联合经营D.联系产品

  参考答案:

A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

请在答题卡对应的题号后面填涂相应标号。

少选、多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共15题,每题1分,共15分)

  31.《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重要方针包括()。

  A.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B.坚持以人为本

  C.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D.坚持改革开放

  参考答案:

A,B,C,D

  32.4月1—3日,2012年博鳌亚洲论坛在海南博鳌召开,主题为“变革世界中的亚洲:

迈向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该次论坛讨论的主线是()。

  A.探究世界经济不确定性的根源B.包容性发展

  C.寻求变革与转型D.创新与亚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答案:

A,C,D

  33.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实现()。

  A.物质财富极大丰富B.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C.政治高度民主,社会全面进步D.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

  参考答案:

A,B,D

  34.下列关于哲学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关系的阐述,正确的有()。

  A.哲学是最抽象的社会意识形态

  B.二者都是一定社会经济基础的反映并为之服务

  C.二者都含有一定的阶级性

  D.二者都具有相对独立性

  参考答案:

A,B,C,D

  35.下列对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表述,正确的有()。

  A.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

  B.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

  C.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和实质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参考答案:

C,D

  36.1949年3月5—13日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举行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

毛泽东在报告中号召全党同志在胜利面前要做到“两个务必”,即()。

  A.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B.务必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进攻

  C.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D.务必警惕骄傲自满情绪

  参考答案:

A,C

  37.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和党中央明确提出了一系列“两手抓”的战略方针,主要内容包括()。

  A.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B.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

  C.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D.一手抓农业,一手抓工业

  参考答案:

A,B,C

  38.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历史的、综合的、动态的概念,其基本层面包括()。

  A.人与自然的和谐B.社会结构及各系统之间的和谐

  C.人与社会的和谐D.人自身的和谐

  参考答案:

A,B,C,D

  39.影响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主要因素有()。

  A.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B.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C.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

  D.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预言和设想

  参考答案:

A,B,C

  40.我国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是()。

  A.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B.生产力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程度低,发展不平衡

  C.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D.姓“社”姓“资”不能成为区分社会性质的标杆

  参考答案:

A,B,C

  41.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提出()的权利。

  A.上诉B.申诉C.控告D.检举

  参考答案:

B,C,D

  42.公共管理的程序性职能构成包括()。

  A.决策B.组织C.领导D.控制

  参考答案:

A,B,C,D

  43.加强职业道德理论的学习,有助于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重要的道德原则问题明辨是非。

这些道德原则主要包括()。

  A.价值观B.荣辱观C.幸福观D.义利观

  参考答案:

A,B,C,D

  44.戊戌维新运动是()。

  A.爱国救亡运动B.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

  C.思想启蒙运动D.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变革运动

  参考答案:

A,B,C

  45.之所以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是因为()。

  A.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B.开辟了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道路

  C.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

  D.作出了工作重点转移的决策

  参考答案:

A,C,D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

正确的,在答题卡对应的题号后面填涂“A”,错误的,填涂“B”。

共20题,每题0.5分,共10分)

  46.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并不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的问题。

()

  参考答案:

错误(否)

  47.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

()

  参考答案:

正确(是)

  48.土地革命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在党的七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

  参考答案:

正确(是)

  49.毛泽东于1940年撰写了《新民主主义论》,首次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科学概念。

()

  参考答案:

错误(否)

  50.邓小平同志讲,“发展是硬道理”。

这里的“发展”,仅仅是针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言的。

()

  参考答案:

错误(否)

  51.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

  参考答案:

正确(是)

  52.我国的工业化任务还远没有完成,总体上看,现在还处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

()

  参考答案:

错误(否)

  5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与马克思当时设想的按劳分配所依据的条件并没有很大的区别。

()

  参考答案:

错误(否)

  54.国家或政府的公共管理活动是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的。

()

  参考答案:

正确(是)

  55.公共组织的生态环境主要是指组织运行的外部环境,其主要构成因素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技术环境和发展环境。

()

  参考答案:

错误(否)

  56.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公共政策的目标主要包括公平和效率。

()

  参考答案:

正确(是)

  57.道德与法律都是社会规范最主要的存在形式,在一定意义上许多法律义务就是道德义务。

()

  参考答案:

正确(是)

  58.一定社会中的具体职业的特殊性直接规定了该职业的道德内容。

()

  参考答案:

正确(是)

  59.职业纪律是职业道德规范的具体化,是职业道德的底线。

()

  参考答案:

正确(是)

  60.开斋节是穆斯林的盛大节日。

()

  参考答案:

正确(是)

  61.汉乐府是指由汉代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陌上桑》和《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

()

  参考答案:

错误(否)

  62.中国古代人的姓名称谓有名、字、号之分。

其中,名、字一般是由自己取定,号是由父辈或尊长取定。

()

  参考答案:

错误(否)

  63.在50年代中期,毛泽东第一次代表中国政府公开提出和平解放台湾的主张。

()

  参考答案:

错误(否)

  64.源自于儒家的“德本财末”思想,导致了我国历代王朝实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

  参考答案:

错误(否)

  65.2012年3月5日,统一俄罗斯党领导人、总理普京当选总统。

这是他继2000年后第二次当选总统。

()

  参考答案:

错误(否)

  四、病文评改题(下面一份公文存在多处错误。

请从公文的构成要素、写作规范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分析。

不必进行重写。

8分)

  参考答案:

请点击进入在线题库查看

  五、案例分析题(6分)

  67.2011年某日,孙某与同学聚会饮酒后驾车回家,在十字路口与张某驾驶的车辆发生轻微刮擦,由于双方损失都不大,二人商定不报警,各自负责将车修好。

正当二人欲离开时,交警巡逻至此。

面对此种情况,交警强制二人报警,由交通管理部门进行处理。

  问题:

交警的这种做法对吗?

为什么?

  参考答案:

请点击进入在线题库查看

  六、综合分析题(15分)

  68.20世纪50年代,北大荒人烟稀少,一片荒凉。

由于人口剧增,生产力水平低下,吃饭问题成为面临的首要问题,于是人们不得不靠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垦,北大荒成了全国闻名的“北大仓”。

然而,由于过度开垦已经造成了许多生态问题。

现在,黑龙江垦区全面停止开荒,退耕还“荒”。

  2012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指出,2011年,发布实施了“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和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

清洁能源发电装机达到29亿千瓦,比上年增加3356万千瓦。

加强重点节能环保工程建设,新增城镇污水日处理能力1100万吨,5000多万千瓦新增燃煤发电机组全部安装脱硫设施。

加大对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调控力度,淘汰落后的水泥产能15亿吨、炼铁产能3122万吨、焦炭产能1925万吨。

实施天然林保护二期工程并提高补助标准,实行草原生态保护奖补政策,开展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

植树造林9200多万亩。

2012年将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细颗粒物(PM25)等项目监测,2015年覆盖所有地级以上城市。

推进生态建设,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巩固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成果,加强草原生态建设,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推进荒漠化、石漠化、坡耕地治理,严格保护江河源、湿地、湖泊等重要生态功能区。

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气候事件能力建设,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和公平原则,建设性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进程。

我们要用行动昭告世界,中国绝不靠牺牲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来换取经济增长,我们一定能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

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当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树都砍完了,但是他们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不毛之地。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

请点击进入在线题库查看

  七、写作题(25分)

  69.1920年,一个11岁的孩子和小朋友在院子里踢足球时,不小心将邻居家的玻璃打碎了。

邻居很生气,要他赔12.5美元。

当时的美国,12.5美元是笔不小的数目,孩子吓得赶紧跑回家,恳求父亲帮帮他。

父亲说:

“我不会替你还钱的,你现在首先要做的就是到邻居家道歉,然后自己还钱。

”孩子一脸不解:

“我赔?

我哪有那么多钱啊?

”父亲说:

“你必须对你自己的行为负责,我可以借给你,但一年后你必须还给我。

”随后,孩子主动到邻居家还了钱,并开始了艰辛的打工生活,虽说他才11岁,父亲却对他充满了希望,相信他一定能成功。

半年后,孩子挣够了125美元并还给了父亲,这个11岁的孩子后来成为了美国总统里根。

  题目:

从小里根的行为中你受到哪些启发?

请结合给定材料,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鲜明,论证合理,结构完整,语言流畅,不少于8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