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套最新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精品教学案汇总.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015973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90 大小:497.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共25套最新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精品教学案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0页
共25套最新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精品教学案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0页
共25套最新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精品教学案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0页
共25套最新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精品教学案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0页
共25套最新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精品教学案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共25套最新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精品教学案汇总.docx

《共25套最新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精品教学案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共25套最新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精品教学案汇总.docx(19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共25套最新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精品教学案汇总.docx

共25套最新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精品教学案汇总

(共25套)最新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精品教学案

 

为你打开一扇门

班级姓名备课组长

【学习目标】

1.训练学生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吐字清楚,读音准确。

2.了解文学的内容和阅读

文学作品的意义。

3.体会课文丰富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

【课前预习】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者给加点的字注音.

诠()释裨()益凝聚()

潜()移默化徘徊()chōngjǐng()

危言sǒng()听liú()览广袤()

补充词汇:

2.解释:

裨益:

憧憬:

危言耸听:

潜移默化:

诠释:

3.熟读课文,提出疑问。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

1.作者简介:

赵丽宏(1951—?

),当代著名散文家,诗人。

1977年考入华

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并开始创作诗歌及散文。

赵丽宏认为“最大的实惠和快

乐就是读书”。

2.检查预习作业

三、朗读训练: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读音准确。

2.每组推出一名代表朗读第四节,同学点评。

四、理清文章的思路

第一部分:

(1、2节)由门谈起,引入话题。

第二部分:

(3、4节)论述打开文学之门的意义。

第三部分:

(5节)激励人们走进文学的大门。

五、阅读课文,思考:

1.作者为我们打开的是一扇

什么样的门?

怎样才能打开这扇门?

2.第3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给第4段标出句序,想一想,

作者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自己对文学的理解的?

4.找出第4段的中心句。

5.怎样理解“高智商的野蛮人”?

举例说明。

6.找出第4段中所用修辞手法并体会作用。

六、启发谈话:

1.作者说:

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也能丰富人的

感情。

”请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谈谈看法或体会。

2.文学之门实在是一扇非常重要的大门,你以前意识到文学的重要性了吗?

3.你是如何对待文学的?

(学生畅所欲言,教师适时引导,点燃其对文学的

热爱之情)

【当堂训练】

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①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

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

②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

③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

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心声,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

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

④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

类的憧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

⑤阅读优秀的文学

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的意义,是一件大有裨

益的事情。

⑥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⑦阅读文学作品,是一

种文化的积累,一种知识的积累,一种智慧的积累,一种感情的积累。

⑧大

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也能丰富人的感情。

⑨如

果对文学一无所知,而想成为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那是不可想

像的。

⑩有人说,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

者更高的学位,他

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

⑾这并不是危言耸听。

⑿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

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

⒀这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

1.将上述语段按照文学的特征、

内涵、功能以及文学与现代人的发展的关系

用“//”划分为四层: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⑾⑿⒀

2.上述摘引的文字所使用的最主要的表达方式是()

A.记叙B.说明C.议论D.抒情

3.联系全文,具有点题意义的上述语段中的句子是()

A.①B.⑤C.⑩D.⑿

4.怎么理解“高智商的野蛮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说:

“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也能丰富人的感情。

请结合自

己的阅读体验谈谈看法或体会。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提升】关注父母

(1)我不是孝顺女,总觉得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①,从不知感恩,还时常惹他们生气,顶嘴耍赖也不以为过。

但有几件事让我感触颇深,并觉得无论怎样的真情实意,只有表现出来才是最真实的。

(2)去年爸爸70岁生日,我送了一块语言报时表和两瓶酒给他。

爱酒的他②

要把那两瓶普通的花雕酒留下等远方朋友来时共享,手表则立马戴在手上。

尽管自动报时声把他折腾得一宿没睡好,但平时遇到熟人他仍会乐颠颠地按一下,告诉人家是女儿送的礼物。

一天,我见他不停地按表,就嗔道:

“这样很费电池。

”他孩子般地低下头,不好意思地咕哝:

“我觉得就像你在告诉我几点钟……”我猛地感悟:

这不仅仅是千金难买的慈父童心啊!

(3)去年,我心血来潮,忽然拉上母亲去电影院看了一场电影。

歪打正着,那天是母亲的生日。

看着看着,她打起瞌睡来。

我捅捅她,问她好不好看。

她没睁眼就答:

“好看

,好看,这么热闹的场面还是第一次看到呢!

”尽管不识字的她把故事理解得南辕北辙,但这并不妨碍她事后与老姐妹反复津津乐道。

其实,母亲无所谓电影内容本身,而在意女儿对她的关注。

(4)过年了,我破天荒地给父母各包了50元的“压岁”钱,父亲惊奇地问:

“你发财了吗?

”一句话问得我双眼③:

我为父亲的知足而感动,为自己多年来对双亲的忽略而羞愧。

曾几何时,做儿女的我们,习惯了对别人慷慨大方,而不善体恤父母,我们可以为朋友两肋插刀,而不愿为父母洗一只碗……下班回家,放松肢体,等待父母送饭莱上桌;在外受气回来,举止粗鲁,余波殃及双亲,使得父母赔上不少小心……多少年来,我们习惯了等待父母的爱和关怀,而不知回报,哪怕是父母给予的千分之一。

也许,父母之于我们,抚养的辛劳,成长的牵挂,是我们难以偿还的,但不要轻视一声真诚的问候,一个尊敬的举动,一点④和关注。

这些都能成为老人夏天的秋凉,冬天的温暖,暗夜的烛光,它会照亮父母的晚年。

(5)马上动手,给我们的父母一份关注,一份体谅,一份惊喜。

1.根据上下文语境,将下面词语填人文中①~④处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是()

A.缘分决意潮涌体察B.本分决意潮湿体察

C.本分执意潮涌体贴D.本分执意潮湿

体贴

2.第四段中,“我破天荒地给父母各包了50元的‘压岁’钱”,竟使父亲感到“惊奇”。

父亲感到“惊奇”的原因是什么?

3.文中画线句“这些都能成为老人夏天的秋凉,冬天的温暖,暗夜的烛光”使用了的修辞方法,作用是

此外,本句还使用了的修辞方法,作用是

4.本文通过三个事例,阐述了一个中心。

请从文章中找出能反映主旨的关键语句,归纳整理后,连贯地写在下面。

【教学反思】

 

参考答案

【当堂训练】

1..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⑾⑿⒀

2.C

3.D

4.“高智商的野蛮人”是指那种具有较高的学历,却从不阅读文学作品,因而没有较高的修养和丰富的情感.的人

5.略

【课后提升】

二)

1.D2.答题的要点是:

习惯了女儿多年来的举动,因而感到意外。

3.形象、生动揭示了儿女们的关爱对父母的迫切与重要。

具体可感。

排比作用:

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有利于作者抒发感情、增加表达的音韵节奏美。

4.无论怎样的真情实意,只有表现出来才是最真实的。

我们习惯了等待父母的爱和关怀,而不知回报,因此不要轻视一声真诚的问候,一个尊敬的举动,一点关注,要给父母送上一份爱心,一份惊喜。

 

繁星

班级姓名备课组长签名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细心观察大自然,培养其热爱自然的思想情感。

 

2.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学会景物描写。

3.学习并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课前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补充你在预习中遇到的重要字词。

纳()凉摇摇欲坠()半明半昧()模糊()霎眼()

2.解释:

摇摇欲坠:

半明半昧:

霎眼:

3、了解作者

【学习过程】

1.检查预习字词。

2.介绍写作背景。

背景材料:

1923年,19岁的巴金和三哥毅然冲破封建家庭的樊笼到了上海、南京,考入东南大学附中补习班。

在学习期间,参加了一些社会活动,著名的“五卅”运动对他影响较大,他的民主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

1927年1月15日,为“向西方找真理”,考察欧洲的社会运动,他乘邮船离沪赴法。

2月19日,巴金抵达巴黎。

在航行期间,巴金撰写了《海行杂记》38则。

《繁星》是其中的一篇游记,写于1927年1月。

3.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4、分析文章

(1)为什么星光“

微小”,作者觉得“

光明无处不在”呢?

因为当时作者很年轻,充满幻想,充满朝气,所以他在“微小”的星光中,觉得“光明无处不在”。

(2)“看,那个巨人还在跑呢?

”中的“跑”有什么作用?

“跑”既写巨人星座的形状,又暗示船在前行,又表露了作者涌动的激情。

(3)主题思想

文章回忆“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抒写了“我”热爱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感受,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美的享受。

(4)写作特点

由实到虚虚实结合是本文写作上的特点。

作者描写的对象,一是眼前的景物,二是由眼前的景物产生的联想和想象。

课文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5、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疑

【当堂训练】

1.作者写了几次看星的经历?

看星的地点?

观察到了什么情景?

有何感受?

理解几次写看星感所表达的情感。

时间

情景

感受

情感

2、第三段的内容及写景的思路

3课文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提升】

阅读课文,作者随着自己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而有了对星空不同的体验和感受,我们每位同学的人生阅历都存在个性差异,那么当你在某个夜晚面对天空时,看到了什么?

又想到了什么?

请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

写成150字左右的短文。

【中考链接】阅读《星》

一文,完成练习题。

①在一本比利时短篇小说集里,我无意间见到这样的句子:

“星星,美丽的星星,你们是滚在无边的空间中,我也一样,我了解你们……是,我了解你们……我是一个人……一个能感觉的人……一个痛苦的人……星星

,美丽的星星……”

②我明白这个比利时某车站小雇员的A的心情,好些人都这样地对蓝天的星群讲过话。

他们都是人世间的不幸者,星星永远给他们以无上的安慰。

③在上海一个小小舞台上,我看见了屠格涅夫笔下的德国音乐家老伦蒙。

他或者坐在钢琴前面,将最高贵的感情寄托在音乐中,呈现给每一个人;或者立在蓝天底下,摇动他那白发飘飘的头,用B的调子说着:

“你这美丽的星星,你这纯洁的星星。

”望着蓝空里眼瞳似的闪烁着无数星子,他的眼睛润湿了。

④我了解这个老音乐家的

眼泪。

这应该是灌溉灵魂的春雨罢。

⑤在我的房间外面,有一段没有被屋瓦遮掩的

蓝天。

我抬起头可以望见嵌在天幕上的几颗明星。

我常常出神地凝视着那些美丽的星星。

它们像一个人的眼睛,带着深深的关心望着我,从不厌倦。

这些眼睛每一霎动,就像赐予我一次祝福。

⑥在我的天空里星星是不会坠落的。

想到这我的眼睛也C了。

1、.依次填入文中A、B、C三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A.哀诉 赞叹 润湿    B.哀诉 凄切 闪亮

C.欣喜 凄切 润湿    D.欣喜 赞叹 闪亮

2.在我们学过的课文《繁星》中,作者把星星、星空写得仿佛有生命似的。

在这一篇文章中,同样如此。

请把这样的句子写出来。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领会语句在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回答句后的问题。

(6分)

①星星永远给他们以无上的安慰。

(“他们”是指谁?

“安慰”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应该是灌溉灵魂的春雨罢。

(“这”指什么?

“灌溉灵魂的春雨”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这些眼睛每一霎动,就像赐予我一次祝福。

(“这些眼睛”指什么?

“像”在这句中是一个比喻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在我的天空里星星是不会坠落的”?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以“星”为题有什么深刻含义?

(不超过30个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后反思】

1.作者写了几次看星的经历?

看星的地点?

观察到了什么情景?

何感受?

理解几次写看星感所表达的情感。

时间

情景

感受

情感

从前

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

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甜蜜,温馨)

依恋之情

三年前

上面是星群密布的蓝天。

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然而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

好像它们就是我的朋友,它们常常在和我谈话一样(亲密,投机)

伙伴之情

如今

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

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

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

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惬意,信赖)

知心之情

有一夜

那四颗明亮的星是头,下面的几颗是身子,这几颗是手,那几颗是腿和脚,还有三颗星算是腰带。

那个巨人还在跑呢

2、第三段的内容及写景的思路

写如今在海上观星的情景。

这一段文字按照“仰望----欲睡--

---沉睡”的思路渐次展开。

3课文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链接】

1.A 2.“我了解你们……是,我了解你们……”;“星星永远给他们以无上的安慰”;“它们像一个人的眼睛,带着深深的关心望着我,从不厌倦。

这些眼睛每一霎动,就像赐予我一次祝福。

” 3.①“他们”指“人世间的不幸者”,“安慰”指听取不幸者的哀诉,并同情他们,给他们光明与鼓励。

②“这”指老音乐家的眼泪,“灌溉灵魂的春雨”是一个暗喻,是指星星给予他的安慰。

③“这些眼睛

”是指“那些天空美丽的星星”。

“像”在这里表示想像,并

非表示比喻。

 4.光明永远在心中,自己追求光明的理想永远不会改变。

  5.星星象征着痛苦中的安慰,黑暗中的希望,而这种安慰和希望是永存的。

《冰心诗四首》

班级姓名备课组长

【学习目标】

1.体会诗中抒发的感情和蕴涵的深刻哲理。

2.学习这四首诗想象丰富、构思奇巧、语言凝练的特点。

【课前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在横线上补充你在预习中遇到的重要字词。

叠()纸船鸟巢()嫩()绿

惊羡()载()着

2.查找资料,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3.读完诗,你有疑问吗?

请将你的疑问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疑问:

【学习过程】

一、导入:

冰心是中国新文学时期代表作家之一,她所创建的“冰心体”小诗

成绩斐然,影响深远,她的诗语言清丽,风格细腻。

前两首是以“母爱”

为主题的抒情短诗,后两首是鼓励青年努力奋斗、积极奉献的哲理小诗。

二、学习《母亲》:

1.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母亲的怀抱有什么特点?

2.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1)诗中的“只”、“躲”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归纳主题:

《母亲》这首小诗深刻地表现了母亲是人生惟一可靠的心灵避难所,

歌颂了“母爱”的博大无边,伟大无私。

三、学习《纸船》:

1.大声朗读《纸船》,体会作者的感情。

抒发作者思念母亲的深情。

2.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第三节是诗人的想象,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诗人用“卒章显志”的方法,点明想象中进入母亲梦中的纸船是她

含着泪叠的,她祈求纸船载着她对母亲的爱和因远离母亲而产生的悲哀

情怀流到母亲的身边,这一结尾,把现实的意境与想象的母亲梦中的情

境巧妙地融合起来。

3.比较这两首诗的区别:

《母亲》主要表现一种童稚期寻求母爱保护的心态,表现母爱的伟大

和无私。

《纸船》抒写诗人步入青年以后对母爱的怀念和依恋,表达了对

母爱的感恩和回报。

四、学习《成功的花》:

1.反复诵读,读出感情

2.品味语言:

“明艳”、“惊羡”好在哪里?

3.感悟人生哲理:

花的成功历程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

五、学习《嫩绿的芽儿》:

1.反复诵读,要求读出感情

2.品味语言:

“芽儿”、“花儿”、“果儿”的话能互换吗?

3

.找出表示色彩的形容词并分析体现了“芽儿”、“花儿”、“果儿”的

什么特征?

4.归纳《嫩绿的芽儿》主题:

诗人以植物的生长来比喻青年的生长,劝勉青年人奋发努力,不断

充实、提高、发展自己,

甘为人类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和牺牲。

5.感悟人生哲理: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如何使自己的青春更

加美好,人生更有意义?

【当堂训练】

一、阅读《纸船》回答问题。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

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1.诗人为什么要“留着”“纸”?

2.“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诗人要“纸船”到什么地方去?

3.诗人借“纸船”寄托了什么样的感情?

 

4.对“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这句诗理解正确的是(  )

A、这是想像,造成一种悬念。

B、这是对母亲的安慰,担心破坏了母亲的好梦。

C、这是诗人奇特的想像,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深切思念之情。

D、显示了诗人奇特的设想,用拟人化的手法将祖国形象化。

【课后提升】

1.冰心的诗富含哲理,请找出下边这首诗中含哲理的诗句,并说说你对诗句意思的理解。

风雨后——

花儿的芬芳过去了,

花儿的颜色过去了,

果儿沉默的在枝上悬着。

花的价值,

要因着果儿而定了。

诗中富含哲理的诗句是:

该句的含义是:

2.请参照例句,根据提示,写一句含有哲理的话。

例:

墙角的小花,不计较所处的位置,它只是为装点春色而开放。

石缝间的小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链接】

1.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误,并在原句上进行修改。

⑴李明的这篇作文,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在全国作文比赛中把它评为一等奖。

⑵画简洁明快,跳动着青春的气息,一直都是大家所喜闻乐见的。

⑶为了您的人身安全,请勿用左手启动家电,以防万无一失。

⑷中国人民是赞同成立联合国的首批国家之一。

2.下列文段摘自一位中学生的习作,其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把正确的写在下面。

①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大晴天,万里白云。

那一天,我们一家人来到了在信阳人心中很受欢迎的鸡公山。

那里万里群山,它们像一条大龙似的蜿蜓盘旋在大地上。

②来这里游玩的今天还有好几个旅游团。

我们首先来到湖边观赏那碧绿的湖水和在水里游来游去的小鱼。

紧接着我们又翻过一座山,来到了一条大河边,顿时觉得心情舒畅,似乎忘却了所有烦恼。

【收获与思考】

 

《冰心诗四首》答案:

【当堂训练】

1、因为纸船寄托着对母亲的思念、依恋

2、诗人明知纸船无法到达母亲身边,只能想像它载着自己的爱和悲哀进入母亲的梦境。

3、诗人借纸船寄托了对母亲的感恩和回报。

4、C

【课后提升】

1、富含哲理的诗句:

花的价值,要因着果儿而定了。

含义:

花的价值由果儿来定,果儿没有价值,花开得再好也没有意义;人们劳动的价值要由成果来定,没有成果就是白忙。

1、石缝间的小草,不在乎环境的恶劣,它只是为了证明生命的坚强而生长。

⒏⑴混淆了被动与主动的关系,将“把它”换成“被”即可。

⑵搭配不当,“画”可见但不可闻;将“喜闻乐见”换成“喜爱”即可。

⑶“请勿用左手启动家电,以防万无一失”不合逻辑,“防”的应该是“万一”,将“以防万无一失”换成“以防万一”。

⑷主语“中国人民”与宾语“国家”不相搭配,把“人民”删去。

⒐那是一个大晴天今天来这里游玩的还有好几个旅游团

 

安恩与奶牛

班级姓名备课组长签名

【学习目标】

1.学习小说的描写方法,了解人物外貌描写与小说情节的关系。

教师个备或

2.了解故事主人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高对口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