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窥高效课堂问题 探究 验证.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015440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8.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窥高效课堂问题 探究 验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管窥高效课堂问题 探究 验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管窥高效课堂问题 探究 验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管窥高效课堂问题 探究 验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管窥高效课堂问题 探究 验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窥高效课堂问题 探究 验证.docx

《管窥高效课堂问题 探究 验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窥高效课堂问题 探究 验证.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管窥高效课堂问题 探究 验证.docx

管窥高效课堂问题探究验证

管窥高效课堂:

问题 探究 验证

──必修1第六单元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课例

教学目标:

 

1.识记:

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2.理解、运用:

使学生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辩证关系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这种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成长中的事物。

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为实现民主而奋斗的求真精神。

 

教学过程:

 

一、问题设计(贯穿明确的导学意识,建立必要的知识支撑)

 

(设计思想:

寻找激发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的切入口,形成对“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的整体认识;

 

方式:

思考设问-阅读教材-自我整理-初拟知识结构)

 

1.开发课本资源,利用本课“引言”切入

 

材料开发: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北京隆重举行。

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中国共产党人在夺取全国政权以后,开始按照自己的理想建设全新的社会政治制度,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

 

问题设计:

 

(1)(2008全国文综Ⅰ卷18)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当时一些报刊评论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这句话的含义之一是(C) 

 

A.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完成       B.国民党在大陆的势力被彻底清除

 

C.人民掌握了国家权力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2)中国共产党人在夺取全国政权以后,开始按照自己的理想建设全新的社会政治制度,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

思考:

他们建成了一个什么样的全新的社会政治制度?

是如何建设的?

 

2.通过课外资源,进行关联设计,注意相关历史的前引后联

 

(1)毛泽东说“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那只是一幕长剧的一个短小的序幕。

剧是必须从序幕开始的,但序幕还不是高潮。

 

思考:

从新中国初期建设民主政治的角度思考,为什么“剧是必须从序幕开始的”?

你推断第一幕会有那些情景、内容上演?

 

(2)阅读材料:

继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后,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不仅重申“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而且直接将该部分的标题定为“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民主不仅是党的生命,也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生命。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也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一直把追求中国人民的民主当作自己的历史责任,为了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产党人作了哪些努力和斗争?

 

   

(2)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方面有哪些创新?

 

 

   学生整理,互相取舍,形成共识。

 

   (注意:

要将课本内容作为课程资源的一个部分进行整合、开发,树立教材即是材料的观念;设计要始终指向学生的学,强调教服务于学、落实到学的思想,切入口要小、自然到位;做到有效点拨。

 

   二、探究(交流质疑,多重互动)

 

指导思想:

利用课本中现成结论、新的观点或理论,围绕一定的历史问题,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用“再发现”的方式去学习和掌握知识。

在设计探究活动时首先列出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特别是针锋相对的观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主动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去。

 

探究活动一:

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1.我国为什么需要建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历史上两个“政协”的渊源和不同?

 

案例一:

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

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

……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

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

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回答:

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来说,“究竟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

 

案例二(08海南历史27)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认为,挽救目前抗战危机,准备反攻的急救办法,必须对政府的机构人事政策迅速来一个改弦更张……因此我坦白的提出,希望国民党立即结束一党统治的局面,由国民政府召集各党各派、各抗日部队、各地方政府、各人民团体的代表,开国是会议,组织各抗日党派联合政府,一新天下耳目,振奋全国人心,鼓励前方士气……

──中共林伯渠:

《在国民参政会上关于国共谈判的报告》(1944年9月)

 

材料二 政协代表人数如此之多,质量又相当整齐,而革命发展,人民需要它担负的任务更大,所以“新政协”这一名词已不能包括其全部意义,筹备会的常委会已决定改称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这意思就是说他代表中国人民作政治协商的工作,实际是一个全国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同时也是一个全国革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董必武:

《关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及团结民主人士问题》(1949年8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提出组织联合政府的目的,说明抗战胜利前后中国共产党为此而进行的努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政协”改名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目的和背景。

 

2.为什么“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规定了国家的性质;规定了国家各个方面的基本方针和政策。

3.政协的性质、职能的变化

案例:

(09年天津卷10)1954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党内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

此话的主要背景是(C)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颁布      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中共八大召开

 

链接课本,学生自我认知:

【性质改变、主要职能】

 

4.中国政党制度的显著特征

 

案例:

西方的民主就是三权分立,多党竞选,等等。

我们并不反对西方国家这样搞,但是我们中国大陆不搞多党竞选,不搞三权分立、两院制。

──邓小平

 

思考:

西方的政治制度体现了什么原则?

我国的政党制度又有什么特点?

 

解析归纳:

(基本特征)

 

互动广场:

 

1.个人发言:

发表见解(认可或反驳,阐述自我见解);

 

 2.小组、师生交流。

 

探究活动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1.为什么我国不采用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

 

【案例呈现】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社会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

在世界上不同的地区,社会政治制度呈现多元化的特点。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并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2007年3月16日,温家宝总理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

“……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平等、博爱,这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这是整个世界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形成的文明成果,也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

我同时强调,世界上有2000多个民族,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们的社会历史发展不同,他们的发展水平不同,民主的形式和途径也是不相同的……民主制度同任何真理一样,都要接受实践的考验。

 

思考:

为什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历史抉择?

 

【从历史上看、从国家性质看、从代表阶级利益看、从经济基础看】

 

2.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3.人民代表大会制和西方资产阶级议会制之间有何区别?

 

讨论完成:

 

 

人民代表大会制

资产阶级代议制

经济基础

 

 

阶级本质

 

 

组织原则

 

 

政党活动

 

 

 

学生总结发言: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发展与完善

 

互动广场:

 

1.举例论证(课本上现成的或自己课外接触的社会现象),质疑辩论。

 

2.形成共识:

 

①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独特性、成长性,它处于不断完善和发展中;②理解我国民主发展的曲折性,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成长中的事物。

 

3.学生发表自我感言:

 

抛去误解;催生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为实现民主而奋斗的求真精神。

 

探究活动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引入话题:

2007年6月25日,国家民委副主任吴仕民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宣称: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解决民族问题中最有特色的东西,也可以说是中国对当代世界的贡献之一。

”还引用了邓小平的话:

“我们中国是团结的,我们在处理民族问题上是好的,毛主席是英明的,没有搞什么民族自治共和国。

 

探究思路:

 

1.形成基本认识:

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案例一(江苏高考):

 

材料一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的大小,分别建立各族民族自治机关。

各民族杂居的地方及民族自治区内,各民族在当地政权机关中均应有相当名额的代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 中国历史上民族发展在地区上是互相交叉的……汉族曾经长时期统治中原,向兄弟民族地区扩张;可是,也有不少的兄弟民族进入过内地,统治过中原。

这样就形成各民族杂居的现象,而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方的比较少,甚至极少。

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

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对外曾是长期受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内部是各民族在革命战争中同甘苦结成了战斗友谊,使我们这个民族大家庭得到了解放。

在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中,我们采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为了经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动,求得共同的发展,共同的繁荣。

──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

 

思考: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何时确立起来的,概括其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依据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案例二(2008山东基本能力60)“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各个民族都有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

请为歌曲《辽阔的草原》、《桔梗谣》、《青藏高原》、《牡丹汗》依次配上相应民族的乐器(A)

 

 

A.①④②③   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   D.④③②①

 

课内讨论归纳:

我国的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不平衡。

少数民族地区地大物博,人口相对稀少,经济发达程度低;汉族聚居地区,人口密度过大,经济发达程度高于少数民族地区。

在发展繁荣的过程中需要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优势互补、互相依存,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必由之路。

我国各民族之间除了语言文字、生活方式、文化习俗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各有不同,需要政府在这些方面分别照顾各民族的风俗和习惯。

各民族在社会政治、经济结构以及教育程度上存在较大差别。

这些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差异,决定了建国后政府必须充分重视少数民族的具体情况,既不可以照搬汉族地区的做法,也不能机械地把对一个民族适用的方法移植给另一个民族。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

 

案例:

(09年广东卷B)12.《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规定:

“边区各少数民族,在居住集中地区得划定民族区,组织民族自治政权,在不与省宪抵触的原则下,得订立自治法规。

”由此可知

 

   A.陕甘宁边区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民族自治区

 

   B.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已经有了民族区域自治的设想

 

   C.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法律是《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D.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根据《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实行的

 

3.民族区域自治与特别行政区间的区别

 

讨论完成:

 

 

民族区域自治

特别行政区

社会制度

 

 

实施群体

 

 

主要作用

 

 

享有权力

 

 

 

(注意:

达成的目标是把握重点,厘清难点;交流的主体包括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小组之间;应用的内容应包容课本内外材料互补、学生已有的认识与课本结论、最新的史学观点之间的思维碰撞)

 

互动广场:

 

1.举几个自己感触最深的例子;

 

2.引入热点问题讨论,如:

党中央对新疆乌鲁木齐“7.5”事件的处理;

 

3.情感共鸣:

对党的民族政策理解和维护。

 

三、验证(重在落实,有效拓宽、强调发展)

 

达成方向:

强化应变能力,放大思维的发散功能,扩大对关联知识的迁移能力,养成缜密的历史推断力、(如:

拓宽某一知识的多角度思维空间;对新史观的认识和应用;问题的重新设计、变式训练;解题的技巧规律的总结和运用)

 

验证1:

从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看,“民心”验证了民主的重要性;

 

案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5年夏天,民主人士黄炎培来到延安,他与毛泽东进行了长达十几个小时的促膝谈话。

黄炎培希望毛泽东找出一条新路,跳出历史上王朝兴衰周期律的支配。

毛泽东回答道,“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这条新路就是民主。

                                                       ──摘自《复兴之路》

 

材料二 抗日战争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个抗日根据地内建立起来的抗日民主政权,实行“三三制”的民主政治原则。

“根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的原则,在人员分配上,应规定为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

──整理自美国马克·赛尔登《革命中的中国:

延安道路》

 

材料三 英国剑桥大学教授方德万说:

“我认为蒋介石与毛泽东、孙中山相比,他输在没有清晰地描绘出一个被人民接受的中国的未来。

在赢得民心方面,我认为他始终没有成功。

──摘自《复兴之路》

 

思考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为探求这一“民主”之路,我党在此后的民主革命进程中进行过哪些努力?

根据材料二,你认为“已经找到了新路”是指什么?

 

2.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思考中共在哪两次会议上“描绘出一个被人民接受的中国的未来”的?

 

3.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制度的取向上分析抗战胜利后国共双方在是否“赢得民心”方面的成败之处。

并谈谈你有何认识?

 

【探究】本题围绕“民心”探讨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必然性。

综观人类文明的进程,决定性的力量终是人民群众。

自古以来,都是得民心者得天下。

近现代以来,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真正认识到人民力量的伟大,并有意识走上了一条立足人民、服务人民的独特政治道路。

事实证明,正是这种“为人民服务”、“军民鱼水情”、“人民战争”等一系列全新的理念和政策,使中国共产党最终由弱到强,不仅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英美势力支持的蒋介石政权,而且还在朝鲜战场上打败了不可一世的美国军队,彻底摆脱了中国自近代以来不断挨打的局面,使中国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验证2:

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看,“执政为民”理念凸显了民主政治的重要性。

 

案例: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而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是寄托于国民……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故他仍都能平等地按其能力担任一切官职、公共职位和职务……自由传达思想和意见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之—……各个公民都有言论、著述和出版的自由……财产(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摘自1789年《人权宣言》

 

材料二 “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从有权工作、自由选择职业、享受公正和合适的工作条件并享受免于失业的保障”,“人人有同工同酬的权利,不受任何歧视”,“人人有为维护其利益而组织和参加工会的权利”;“从有享受休息和闲暇的权利”,“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人人有权自由参加社会的文化生活,享受艺术,并分享科学进步及其产生的福利”;“人人有权要求一种社会的和国际的秩序,在这科秩序中,本宣言所载的权利和自由能获得充分实现。

 

──摘自1948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始终把解决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问题放在首位,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使经济和社会发展突飞猛进,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和从温饱到小康的两次历史性跨越……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依法得到维护和保障……(实现了)妇女、儿童权利的保护……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和特殊保护。

──摘自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0年《中国人权五十年》

 

思考: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人权宜言》与《世界人权宜言》的异同,并指出其原因。

 

 

(2)概括材料三所反映的中国人权观的特点。

 

验证3:

比较、逆向、发散推断

 

训练体验:

(一组最新09高考选择题,关注命题的切入、考点的检查、多维的角度、解答的技巧等)

 

案例1:

(07海南高考2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一些民主党派及非党派民主人士担任国家重要领导职务。

其中,中央人民政府6名副主席中有3人,政务院4名副总理中有2人,34个部级正职中有15个由党外民主人土担任。

这   (C)

 

 A.表明左派人士和中间人士按三分之二比例参与执政

 

 B.说明中国共产党开始实行与民主党派合作的政策

 

 C.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形成

 

 D.贯彻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案例2:

(08广东历史12)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不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A.确立了政治协商制度  B.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

 

C.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  D.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保证

 

案例3:

(09年广东卷B13)我国某部宪法将国家性质表述为:

“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这一表述说明当时

   (A)

 

A.三大改造尚未完成         B.资产阶级已被消灭

 

C.人民公社体制已经建立     D.经济基础还十分薄弱

 

案例4:

(09年广东文基卷2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

“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

”体现此规定精神的外交政策是(B)

 

   A.一边倒   B.另起炉灶 C.不结盟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案例5:

(2007山东文综14)图9是1953年版人民币10元券背面图案,图案的设计理念体现了①民族团结原则 ②民族平等原则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创立④党和政府尊重少数民族文化  (C)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讨论总结:

理解命题思路---明确考查切入点---关注设问的技术性----总结题型的一般特点

 

验证4:

其他几个维度的思考

 

●抛“砖”引“玉”(教师引导,学生发散)

 

①从政治制度创新的角度理解三大政治制度;

 

②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引申;

 

③辨别和评价几种不同性质的民主:

古希腊奴隶制民主政治、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

 

④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不同政权颁布的三部具有进步意义的宪法,比较它们对推进中国政治民主化的作用:

《临时约法》《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验证5:

规律、认识

 

●总结探索:

(让学生谈“一己之见”)

 

①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辩证关系;

 

②民主政治应符合本国国情,不应照搬别国模式;

 

③近代中国资产阶级试图实现资产阶级民主,但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都未能成功;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最终实现了民主政治;

 

④处理好几对关系:

中共和民主党派的关系、人民与国家的关系、中央与少数民族的关系等。

 

互动广场:

 

点拨发散:

想一想,自己能还能从什么角度提出一些与众不同的见解。

 

四、课内思考交流:

 

巩固训练:

(强调开放性)

 

思路把握:

整合本课内容作为材料进行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通过问题设计进行探究。

具体要求:

(选准一个角度,解决一个难点、重点或热点问题,每人有针对性的出一道

 

材料题。

 

【课例评析】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一课,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进行有效切入“导学”,以探究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去互动、交流、质疑、探究,借助验证来落实、拓宽,有效提升学生的历史应变能力。

   

 

本课内容看似枯燥,不少学生对一些问题的理解有时容易偏激,但通过“问题、探究、验证”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思维活跃点,在问题引导下学生始终处于思考、质疑之中,让学生在学思中主动、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同时,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启发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反思和再认知,使学生不仅掌握到显在的知识本身,而且领悟到知识创新的技巧与再生知识的方法论,增强了学习主体对自己的学习活动的自我意识和情感体验,能自我调控学习策略,促进了“会”学。

 

 

学生探究历史要学会判断史料、分析史料,重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这就要求对用于问题设计的材料要精心选择,要兼顾多种史学观点,提供视角不同的素材,让学生根据各种具体材料体会历史的复杂性;要重视将课本内容(包括其他学科、已接触或已形成的所有知识等)作为课程资源的一个有效部分进行有意整合、开发,树立教材即是材料的意识的历史大课程观。

对于材料的处理,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灵活掌握;教师要参与和主导相协调,认识学生自己收集、筛选和运用历史材料基础性和关键性,对他们的思考适时进行方向引导,鼓励学生“大胆设疑”、“小心求证”,使学生形成多角度发现及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史学思维。

 

纵览2009年各地新课程高考试题,最深切的体会是无一例外地对考生历史学科的能力要求提出了高标准。

考场迷茫,考后失落成了普遍现象,“没把握”的感觉究竟凸显出什么样的问题?

这倒是值得每一位历史老师应认真反思的。

其实“取鱼”还在于“织网”,关键是这个网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织”了。

其实根本的基点还是要在历史课堂教学上下功夫,我们除了要认真思考实施新课程下的全新的历史学科考试测量的方式、特点和要求外,更要立足于课堂充分拓宽学生的历史视野、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历史意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以求古今通达。

“问题、探究、验证”的教学模式是一个追求学生不断发展的构想,可以达成这样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