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5份合集天津市津南区学年中考化学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01405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75 大小:1.5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5份合集天津市津南区学年中考化学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精选5份合集天津市津南区学年中考化学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精选5份合集天津市津南区学年中考化学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精选5份合集天津市津南区学年中考化学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精选5份合集天津市津南区学年中考化学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5份合集天津市津南区学年中考化学考试试题.docx

《精选5份合集天津市津南区学年中考化学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5份合集天津市津南区学年中考化学考试试题.docx(7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选5份合集天津市津南区学年中考化学考试试题.docx

精选5份合集天津市津南区学年中考化学考试试题

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钢铁生锈一一化学变化

B.铜作导线一一物理性质

C.生石灰溶于水一一物理变化

D.汽油作燃料一一化学性质

2.现有甲、乙、丙、丁四种金属,将它们分别投入盐酸中,只有丙、丁发生反应并产生气泡;将丁投入丙的硝酸盐溶液中,有金属丙析出,将甲投入乙的硝酸盐溶液中,有金属乙析出。

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丁>丙>甲>乙B.乙>甲>丙>丁C.丙>丁>甲>乙D.丁>丙>乙>甲

3.下列说法:

①氧气、铁、金刚石、水都是常见的单质;②分子和原子之间都有间隔,分子之间间隔较大,原子之间间隔较小;③生活中通过煮沸降低水的硬度;④用小苏打作发酵粉焙制糕点,碳酸钙作补钙剂;⑤用燃烧法可以鉴别纯棉制品和羊毛制品;⑥六大营养素中,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供能的营养物质。

其中正确的是

A.③④⑤⑥

B.①③⑤⑥

C.②④⑤⑥

D.②③④⑥

4.图中“

”和“

”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①可能是氧化物B.②可能是金属

C.③一定是混合物D.④包含组成元素相同的不同物质

5.对比实验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

下列对比实验设计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图1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

B.图2对比金属锌和铁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

C.图3探究空气是燃烧的必要条件

D.图4探究CO2与水反生反应

6.小明将未打磨的铝片和稀盐酸放入密闭容器中,用传感器探究反应过程中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如右图所示。

从图中所获信息不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B.50s时,溶液中溶质为AlCl3

C.0~50s,发生Al2O3+6HCl===2AlCl3+3H2O反应D.100—140s,压强减小是因为温度降低

7.硼氢化钠(NaBH4,其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是一种安全车载氢源。

有关硼氢化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含2个氢分子

B.硼元素的化合价为+3

C.只含一种非金属元素

D.Na、B、H的质量比为1:

1:

4

8.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常用的方法。

下列分类中错误的是

A.水、生石灰都属于氧化物

B.硝酸钾、磷酸二氢钾都属于复合肥

C.金属、石墨、C60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D.蛋白质、酒精、蔗糖都是有机化合物

9.由Mg(OH)2和MgO组成的混合物,测得其中含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8%。

取该混合物10g,将其投入110g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12%B.24%C.20%D.30%

10.2017年6月1日,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引起国际社会强列反响,使能源和环境问题再次成为热点。

下列观点或做法完全正确的是()

A.保护空气

B.爱护水资源

a.禁燃烟花爆竹——降低PM2.5

b.CO2增多——酸雨

c.SO2排放——温室效应

a.用淘米水浇花——节约用水

b.活性炭——除自来水异味

c.污水处理——防止水污染

C.垃圾处理

D.能源利用

a.焚烧垃圾——减少“白色污染”,环保

b.回收废电池——保护土壤

c.禁烧秸秆——减轻雾霾

a.发现大量可燃冰——无能源危机

b.太阳能路灯——节能环保

c.车用乙醇汽油——无尾气污染

A.AB.BC.CD.D

11.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十分重要。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

熄灭酒精灯B.

监控氧气流速

C.

称量氢氧化钠固体D.

验证燃烧条件

12.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

A.二氧化碳制作汽水B.氧化钙作干燥剂

C.氧气用作燃料D.石墨制作电极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

(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的符号为_______;

(2)2个氧离子的符号为_______;

(3)某物质燃烧的微观图如下: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14.请回忆“溶液”这个单元的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在生产和科研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联想生活中的实例,谈谈溶液的用途。

”(要求谈两点)①________;②_________。

(2)有一杯食盐溶液,实验测得其上部密度为ag/cm3,下部密度为bg/cm3,则a与b的关系是a____b(填“﹤”或“﹥”或“=”符号)。

(3)将20℃时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通过加热和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使其在60℃时成为饱和溶液,再将该溶液降温到原温度(20℃)时,此时溶液为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

15.目前,我国火力发电量占全国总发电量的80%以上.请回答问题:

火力发电以煤做燃料,使水变成水蒸气,推动涡轮运动,从而为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电能,此过程中发生的全部能量转化是_____.烧煤时,通常会向炉灶内鼓入空气,并将煤磨成煤粉,这样做有利于节能减排,理由是①_____,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为煤燃烧还会产生②_____、_____等,污染空气.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太阳能、风能等能源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太阳能电池板边框材料宜选用具有强度高、抗机械冲击能力强的金属材料,应选择_____(填字母).

A铝合金B玻璃C塑料液化石油气是家庭常用的气体燃料,利用加压后压缩到钢瓶中.当打开减压阀时,压强①_____,气体逸出,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丁烷等,已知“烷”这类物质的化学式规律是:

CnH2n+2,例如:

甲烷,n的取值为1,甲烷的化学式为CH4,乙烷,n的取值为2,其化学式C2H6,以此类推,请写出丁烷的化学式②_____.

16.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请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写:

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

②2个磷原子___________________。

③3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

④硝酸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下图中提供的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B、C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C、D、E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由A图可知,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C、E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实验A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______。

实验B中,能证明发生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实验C中,水电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以上实验中,水起到安全防护作用的是______(填序号)。

18.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法。

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实验装置。

请回答

装置中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

实验室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制取并收集CO2可选用的装置组合是_____(填字母)。

若用E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某气体,则该气体不可能是_____(填字母)。

ANH3BCO2CO2DH2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

19.(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批铁样品(含有杂质,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进行分析,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进行实验,其中只有一位同学所用的稀硫酸与铁样品恰好完全反应。

实验数据如下表:

稀硫酸

150

120

120

铁样品

12

12

15

反应后的剩余物

161.6

131.6

134.6

(1)____同学所用的稀硫酸与铁样品恰好完全反应;共产生___g气体。

计算样品中的铁的质量分数是_____?

(最后结果精确到0.1%,下同)计算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C

【解析】

【详解】

A、钢铁在潮湿的环境中生锈,属于缓慢氧化,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铜作导线,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生石灰溶于水产生氢氧化钙,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

D、汽油作燃料,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2.A

【解析】

试题分析:

将它们分别投入盐酸中,只有丙、丁发生反应并产生气泡,说明丙、丁活动性比氢元素强,将丁投入丙的硝酸盐溶液中,有金属丙析出,说明丁比丙活动性强,将甲投入乙的硝酸盐溶液中,有金属乙析出说明甲的活动性比乙强,综上所述,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丁>丙>甲>乙。

考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

点评:

金属活动性顺序属于中考必考的知识点,较为简单,应注意细心审题,另外金属活动性顺序要熟记于心。

3.A

【解析】

【详解】

①氧气、铁、金刚石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水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选项错误;

②分子和原子之间都有间隔,分子之间间隔不一定大,原子之间间隔较也不一定小,微粒间的间隔与微粒本身的大小、物质的状态、温度、压强等多种因素有关,选项错误;

③硬水是含可溶钙镁化合物较多的水,煮沸可以将硬水中的钙镁化合物转化成沉淀而降低水的硬度,生活中通过煮沸降低水的硬度,选项正确;

④小苏打即碳酸氢钠,可与酸类物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使面蓬松,用小苏打作发酵粉焙制糕点;碳酸钙和胃酸(盐酸)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氯化钙,而被人吸收,碳酸钙可作补钙剂,选项正确;

⑤用燃烧法可以鉴别纯棉制品和羊毛制品,灼烧时,有烧焦羽毛气味的为羊毛,有烧纸气味的为纯棉,选项正确;

⑥六大营养素中,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供能的营养物质,选项正确。

故选A。

4.B

【解析】

【详解】

A、该图中的物质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可能是氧化物,正确;

B、该图中的物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是单质,金属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不可能是双原子分子,故错误;

C、图中有两种分子,故是混合物,故正确;

D、图中的两种物质都含有两种相同的元素,故正确。

故选B。

5.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图1的变量是温度,其他条件相同,故可以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符合题意;

B、图2中滴加的酸不同,一个是稀盐酸,一个是稀硫酸,不能对比金属锌和铁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符合题意;

C、图3两个试管中的药品不同,一个是红磷,一个是白磷,无法探究空气是燃烧的必要条件,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无法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B

【解析】

【详解】

A、由图可知,反应过程中温度升高,说明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正确;

B、由图可知,50s时,反应仍在进行,说明溶液中稀盐酸有剩余,故溶液中溶质为AlCl3和HCl,错误;

C、由图可知,0~50s时,压强无明显变化,说明铝表面有氧化铝,稀盐酸先与氧化铝反应,未与铝反应,正确;

D、100—140s时,反应结束,温度降低,气压减小,正确。

故选B。

7.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只有氢气中含有氢分子,错误;

B、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设硼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1)+x+(-1)×4=0解得x=+3,正确;

C、硼氢化钠含硼、氢两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