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3word版本.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013750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2.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3word版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3word版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3word版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3word版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3word版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3word版本.docx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3word版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3word版本.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3word版本.docx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3word版本

湖南省岳阳县一中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时量:

150分钟分值:

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演说(节选)

蔡元培

五年前,严几道先生为本校校长时,余方服务教育部,开学日曾有所贡献于同校。

诸君多自预科毕业而来,想必闻知。

士别三日,刮目相见,况时阅数载,诸君较昔当必为长足之进步矣。

予今长斯校,请更以三事为诸君告。

一曰抱定宗旨。

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知宗旨之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

今人肄业专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固势所必然。

而在大学则不然,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故毕业预科者,多入法科,入文科者甚少,入理科者尤少,盖以法科为干禄之终南捷径也。

因做官心热,对于教员,则不问其学问之浅深,惟问其官阶之大小。

官阶大者,特别欢迎,盖为将来毕业有人提携也。

现在我国精于政法者,多入政界,专任教授者甚少,故聘请教员,不得不聘请兼职之人,亦属不得已之举。

究之外人指摘之当否,姑不具论。

然弭谤莫如自修,人讥我腐败,而我不腐败,问心无愧,于我何损?

果欲达其做官发财之目的,则北京不少专门学校,入法科者尽可肄业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又何必来此大学?

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

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

宗旨既定,自趋正轨。

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苟能爱惜光阴,孜孜求学,则其造诣,容有底止。

若徒志在做官发财,宗旨既乖,趋向自异。

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

光阴虚度,学问毫无,是自误也。

且辛亥之役,吾人之所以革命,因清廷官吏之腐败。

即在今日,吾人对于当轴多不满意,亦以其道德沦丧。

今诸君苟不于此时植其基,勤其学,则将来万一因生计所迫,出而任事,担任讲席,则必贻误学生;置身政界,则必贻误国家。

是误人也。

误己误人,又岂本心所愿乎?

故宗旨不可以不正大。

此余所希望于诸君者一也。

二曰砥砺德行。

方今风俗日偷,道德沦丧,北京社会,尤为恶劣,败德毁行之事,触目皆是,非根基深固,鲜不为流俗所染。

诸君肄业大学,当能束身自爱。

然国家之兴替,视风俗之厚薄。

流俗如此,前途何堪设想。

故必有卓绝之士,以身作则,力矫颓俗。

诸君为大学学生,地位甚高,肩此重任,责无旁贷,故诸君不惟思所以感已,更必有以励人。

苟德之不修,学之不讲,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己且为人轻侮,更何足以感人。

然诸君终日伏首案前,营营攻苦,毫无娱乐之事,必感身体上之苦痛。

为诸君计,莫如以正当之娱乐,易不正当之娱乐,庶于道德无亏,而于身体有益。

诸君入分科时,曾填写愿书,遵守本校规则,苟中道而违之,岂非与原始之意相反乎?

故品行不可以不谨严。

此余所希望于诸君者二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是演讲的开场白,先回顾自己与北大的渊源,肯定大家的进步,然后以校长的身份开门见山提出“更以三事为诸君告”。

语言简明扼要,没有过多斯文客套。

 

B.作者把“抱定宗旨”作为首要期望提出,反映了其担任北大校长,最先思考的问题就是北大的办学方向,即北大应该建设成为什么样的大学,其学生应该成为什么样的学生。

C.第三段文字先从现今社会风俗、大学生社会责任角度,说明为什么要提出砥砺德行的问题,接着提出通过正当娱乐修身养德,最后从学校规则的角度启发学生自觉。

D.就职演说一般是阐释自己的施政纲领或对听众提出要求,本文二者融合而又侧重于前者。

作者的观点直接针对当时的社会风气和北大的沉疴而提出,富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2、下列对第二段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本段将大学和专门学校对比分析,专门学校的学生“学成任事”,可以将做官发财作为目的;大学则是最高的文化科学研究中心,入大学的目的是为了研究高深学问。

B.“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句中“腐败”是指思想陈旧过时,上学只是为了升官发财,对研究学问没什么兴趣,而是想方设法混资历,找靠山。

C.“弭谤莫如自修,人讥我腐败,而我不腐败,问心无愧,于我何损”,这一句表现了作者面对流言无所畏惧、坦然自若的精神。

D.为求学而来到北大者,会倍加珍惜这几年的大好光阴,孜孜苦读,获得相当深的造诣;而如果只为做官发财而来,则往往容易敷衍塞责,最后误己误国。

3、根据第三段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社会风气的好坏,事关国家兴衰;风气败坏,国家前途就不堪设想。

大学生乃民族精英,所以应以天下为己任,当仁不让地当担负起矫正颓败风气的历史责任。

B.如果不修德讲学,而与腐败的风气同流合污,那就只会被人轻视,更谈不上用自己的高尚品格影响他人。

这是从反面说理,很能激发学生的自重自尊之心。

C.作者主张通过正当的娱乐活动陶冶高尚的情操,并不主张学生整日伏案苦读,这体现了其为学生着想的高尚品格,他的教诲既严肃又体贴入微,使听者倍感关爱之情。

D.作者在段尾严肃训诫,作为北大学生,理应严格遵守本校规则,做到品行严谨,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做有损于道德而无益于身体的事。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9分;翻译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侯蒙,字元功,密州高密人。

未冠,有俊声,急义好施,或一日挥千金。

进士及第,调宝鸡尉,知柏乡县。

民讼皆决于庭,受罚者不怨。

转运使黄湜闻其名,将推毂之,召诣行台白事,蒙以越境不肯往。

湜怒,他日行县,阅理文书,欲翻致其罪;既而无一疵可指,始以宾礼见,曰:

“君真能吏也。

”率诸使者合荐之。

西将高永年死于羌,帝怒,亲书五路将帅刘仲武等十八人姓名,敕蒙往秦州逮治。

至秦,仲武等囚服听命,蒙晓之曰:

“君辈皆侯伯,无庸以狱吏辱君,第以实对。

”案未上,又拜御史中丞。

蒙奏言:

“汉武帝杀王恢①,不如秦缪公赦孟明;子玉缢②而晋侯喜,孔明亡而蜀国轻。

今羌杀吾一都护,而使十八将繇之而死,是自艾其支体也。

欲身不病,得乎?

”帝悟,释不问。

迁刑部尚书,改户部。

比岁郊祭先期告办,尚书辄执政。

至是,帝密谕之。

对曰:

“以财利要君而进,非臣所敢。

”一日,帝从容问:

“蔡京何如人?

”对曰:

“使京能正其心术,虽古贤相何以加。

”帝颔首,且使密伺京所为。

京闻而衔之。

大钱法敝,朝廷议改十为三,主藏吏来告曰:

“诸府悉辇大钱市物于肆,皆疑法当变。

”蒙曰:

“吾府之积若干?

”曰:

“八千缗。

”蒙叱曰:

“安有更革而吾不知!

”明日,制下。

又尝有几事蒙独受旨,京不知也;京侦得之,白于帝,帝曰:

“侯蒙亦如是邪?

”罢知亳州。

宋江寇京东,蒙上书言:

“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帝曰:

“蒙居外不忘君,忠臣也。

”命知东平府,未赴而卒,年六十八。

(节选自《宋史·侯蒙传》)

【注】①王恢:

伏击匈奴,单于察觉而撤军。

汉武帝大怒,曰:

“今不诛恢,无以谢天下!

”②子玉:

楚成王时为令尹。

晋楚城濮决战,楚军败,未遇赦,子玉自杀。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B.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C.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D.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男子20岁时举行加冠礼,叫作冠。

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

B.“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科举乡试时的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即状元、榜眼、探花。

C.郊祭犹郊祀。

古代于郊外祭祀天地,南郊祭天,北郊祭地,是儒教礼仪中的主要部分,祭对象分为三类:

天神、地衹、人鬼。

D.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侯蒙属大夫,故死为“卒”。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侯蒙精于治理,敏于干事。

侯蒙不肯越境禀报工作,转运使黄湜大怒,想借审查工作治侯蒙的罪,却发现无可指责,最后以礼相待。

B.侯蒙善于劝谏,解救大臣。

皇帝派侯蒙到秦州去责罚五路将帅18人,侯蒙援引典故,劝皇帝不要自残肢体,皇帝醒悟后不再追究。

C.侯蒙直言评鉴,结怨蔡京。

皇帝要侯蒙评鉴蔡京,侯蒙认为蔡京心术不正,要不然也是贤相。

蔡京闻知后,心里记恨并报复了侯蒙。

D.侯蒙忠于国事,为君分忧。

侯蒙认识到大面值的钱币流通有弊病,建议改革,但又不想引起市场恐慌,所以斥责府库主管并安抚他。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既而无一疵可指,始以宾礼见,曰:

“君真能吏也。

”(5分)

 

(2)帝颔首,且使密伺京所为。

京闻而衔之。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8~9题。

月圆①

【唐】杜甫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②。

未缺③空山静,高悬列宿④稀。

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注】①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杜甫流寓夔州时所作。

②绮逾依:

这里指(席子上的)光彩更加柔美。

③未缺:

指月圆。

④列宿:

众星。

8、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全诗一直在写月,角度不断变化,意境开阔,但清冷寂寥,表现了作者面对明月时孤独之感。

B.首联从天上月、江上波到门上月光的闪动,视角不断转换,多角度地描写出了圆月当空、处处清辉的夜景。

C.颔联诗人先写江楼上俯视江面上的月色,又从写江上的月光转到写屋内柔和的月光。

D.颈联诗人的描写转到了室外,仰望星空,只觉山中一片寂静,月朗星稀,令人心旷神怡。

9、尾联抒发了什么感情?

请简要赏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每空1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荆轲刺秦王》中,写众人听到荆轲慷慨高歌时,情绪大受感染的句子是,。

(2)《再别康桥》中,诗人对康桥如此痴迷,以至于渴望如那水草一般永远生活在康河中的句子是,。

(3)《氓》中与通过写桑叶凋落喻指女子年华逝去的句子是,。

(4)在《赤壁赋》中,写江上水气弥漫,江水无边无垠和远方天际相接的语句是

,。

(5)《短歌行》中曹操为了表达渴求贤才的心情,化用了《诗经•小雅•鹿鸣》中诗句的语

句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白雪猪头

苏童

我母亲凌晨就提着篮子去肉铺排队,可是她买不到猪头肉。

人们明明看见肉联厂的小货车运来了八只猪头,八只猪头都冒着新鲜生猪特有的热气,我母亲排在第六位。

可是等肉铺的门打开了,我母亲却看见柜台上只放着四个小号的猪头,另外四只大的不见了。

我母亲踮着脚向张云兰的脚下看,看见的是张云兰紫红色的胶鞋。

那只胶鞋突然抬起来,把什么东西踢到更隐蔽的地方去了。

我母亲断定那是一只大猪头。

猪头售空了,我母亲却倔,“我数过的,一共来了八只。

”我母亲说,“还有四只,拿出来!

你不拿我自己进来拿了。

”我母亲以为正义在她一边,人就有点冲动,推推这人,拨拨那人,可是也不知是肉铺里人太多,或者干脆就是人家故意挡着我母亲的去路,她怎么也无法进入柜台里侧。

她听见张云兰冷笑的声音,你算老几呀,自己进来拿,谁批准你进来了?

一些纷乱的男女混杂的声音此起彼伏地响起来,少数声音息事宁人,大多数声音却立场鲜明,表示他们站在张云兰的一边。

见喜的母亲向我母亲耳语了几句,竟然就让她冷静下来了。

她说,“张云兰记仇,得罪谁也不能得罪她,我跟你一样,有五个孩子,都是长身体的年龄,要吃肉的,怎么去得罪她呢?

我们街上不公平的事情很多,还是说猪头吧,有的人到了八点钟才去肉铺,却提着猪头从肉铺里出来了。

比如我们家隔壁的小兵,那天我母亲看见小兵肩上扛着一只猪头往家里走,尽管天底下的猪头长相雷同,我母亲还是一眼认出来,那就是清晨时分在肉铺失踪的猪头之一。

小兵家没什么了不起的,他父亲在绸布店,母亲在杂货店,一个手里管着棉布,一个手里管着白糖,都是紧俏的凭票供应的东西,我母亲不是笨人,用不着问小兵就知道个究竟了。

我母亲平时善于与女邻居相处,她手巧,会裁剪,也会缝纫,小兵的母亲经常求上门来,让我母亲缝这个缝那个的,我母亲有求必应。

当然女邻居也给予了一定的回报,主要是赠送各种票证,有煤票,草纸票,最好的是布票。

我们家那么多人,到了过年的时候,几乎不花钱,每人都有新衣服新裤子穿。

 那天夜里我母亲带了一只崭新的假领子到小兵家去了。

小兵的母亲是个聪明的女人,她说,张云兰也有四个孩子呢,你给她家的孩子做几条裤子嘛!

为了孩子的肚子,你就别管你的面子了,你做好了裤子我给送去,保证你有好处,马上要过年了,这么和她僵下去,你还指望有什么好东西端给孩子们吃呀,张云兰那把刀是长眼睛的,你吃了她的亏都没地方去告她的状。

女邻居把我母亲说动了心。

母亲说,你替我捎个口信给张云兰,让她把料子拿来,以后她儿女的衣服我来做好了。

凡事都是趁热打铁的好,尤其在春节即将临近的时候。

小兵的母亲第二天回家的时候带了一捆藏青色的布到我家来。

此后的一个星期也许是我母亲一生中最忙碌的日子。

张云兰提供的一捆布要求做五条长裤子,都是男裤,长短不一。

时间紧迫,只好挑灯夜战,我们在睡梦中听见缝纫机应和着窗外的北风在歌唱,声音有时流畅,有时迟疑,有时热情奔放,有时哀怨不已。

我母亲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张云兰家的五条裤子。

整个事情的结局却出乎意料,张云兰从肉铺调到东风卤菜店去了!

早不调晚不调,她偏偏在我母亲做好了那五条裤子以后调走了!

我们对于春节菜肴所有美好的想象,最终像个肥皂泡似的破灭了。

除夕前那天夜里下了一场大雪。

天色还早,其他人都没起床,我和我三哥计划在家门前堆雪人。

我们在拉门栓的时候感觉到外面什么东西在轻轻撞着门,门打开了,有个裹红围巾穿男式工作棉袄的女人正站在我们家门前,女人的手里提着两只猪头,左手一只,右手一只,都是我们从来没见过的大猪头,更加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女人的围巾和棉袄上落满了一层白色的雪花,两只大猪头的耳朵和脑袋上也覆盖着白雪,看上去风尘仆仆。

她一身寒气地挤进门来,把两只猪头放在了地上,说,你妈妈等会儿起来,告诉她张云兰来过了。

你们记不住我的名字也没有关系,她看见猪头就会知道,我来过了。

听我母亲说,张云兰家后来也搬走了,她不在肉铺工作,大家自然便慢慢地淡忘了她。

我母亲和张云兰后来没有交成朋友,但她有一次在红星路的杂品店遇见了张云兰,她们都看中了一把芦花扫帚,两个人的手差点撞起来,后来又都退让,谁也不去拿。

我母亲说她和张云兰在杂品店里见了面都很客气,两个人只顾说话,忘了扫帚的事情,结果那把质量上乘的芦花扫帚让别人捞去了。

(有删改)

11、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开头就写了母亲的尴尬处境,并且故意交代并不是没有猪头肉可买,这为下文她和张云兰起争执做了铺垫,也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母亲和张云兰争执时,周围绝大多数人不让母亲进入店铺检查张云兰是否自己私藏了猪头,都觉得母亲是无理取闹,选择站在张云兰一边。

C.母亲“用不着问小兵就知道个究竟了”,是因为她认出了那就是早上肉铺消失的猪头,这体现了作者在字里行间对母亲的聪明能干的赞美。

D.张云兰是个自私自利的人,可以看出她经常利用职务之便谋取利益。

得知要调走了,就让“我母亲”为她赶制裤子。

E.小说表现了人们在物质极度匮乏的时期,因迫于生计,为人处世显得有些势利,但依然保有着人性的温暖。

12、请简要概括本文叙事的特点。

(6分)

 

13、“我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请简要分析。

(6分)

 

 

14、有人认为最后一段杂品店相遇的情节去掉更好,你认同这个观点吗?

请结合文章说说你的理由。

(8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5、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书写都正确的一项(3分)

A.嫉恨(jí)平仄(zè)

嘶叫(sī)卓有成效(zhuó)

B.敛裾(jū)落寞(mù)

猗郁(yī)道义相勖(xù)

C.訾詈(lì)芜杂(wú)

咀咒(zǔ)蓊蓊郁郁(wēnɡ)

D.弭谤(mǐ)肄业(yì)

霎时(shà)义愤填赝(yīnɡ)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俄罗斯卢布大跌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铁腕政治家普京对这一危机能否安之若素,引发世界各国强烈关注。

B.我们在欣赏《赤壁赋》的华美华辞时,如果不能深入理解其中蕴涵的哲理,从而进一步领略苏东坡自由的精神境界,则恐有买椟还珠之憾。

C.自春运火车票开卖以来,前往火车站售票大厅购买返乡火车票的人不绝如缕,售票口时而出现“长龙”。

D.图穷匕见,这个一向以友好邻邦来标榜的霸权主义者,终于撕去了“友谊”的面纱,赤裸裸地进行军事干涉了。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极端天气在近几年频发,原因之一是因为我们过分注重发展经济而忽视保护环境,从而导致生活的环境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

B.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的重要因素,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课题。

C.李先生认为服饰公司侵犯了自己的权利,将之诉至法院,要求停止伤害,并提出30000元人民币的经济索赔和2000元人民币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D.平时煮粥,大家都喜欢把粥熬得稠稠的,觉得这样的粥具有细腻的口感、丰富的营养和很好的食欲,脾胃虚弱的人容易吸收。

18、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随着雾霾频发,油品质量对环境的影响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有测试表明,一些城市空气中PM2.5的20%左右来自机动车尾气,而只要使用符合新标准的汽油和柴油,。

有鉴于此,我国将加快推进成品油质量升级国家专项行动。

A.即使现有汽车不作任何改造,其尾气中相关污染物的排放也能减少10%

B.汽车尾气中相关污染物的排放就可减少10%,现有汽车的改造并不是必须的

C.再加上对现有汽车进行改造,其尾气中相关污染物的排放就将减少10%以上

D.不管是否改造现有汽车,其尾气中的相关污染物排放都将减少10%

1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20个字。

(每空2分,共6分)

有人读书,只随便翻翻就抛开;有人读书,却要从第一个字看到最末一个字才罢。

但永远只用一种方法是不对的,因为我们可看的书籍太多了,倘使无论哪一部书都要从第一个字看到最末一个字,那么,人的生命有限,一生能够读多少部书呢?

若只是随便翻翻,便不能了解那种学问的意义。

读书是要区分书籍的轻重缓急的,知道哪几部书是必须细读的,,哪几部书只要放在架上不必动,等到我们用得着它的时候才去考查的。

五、写作(60分)

20、请以“必须跨过这道坎”为题,写一篇内容具体的记叙文,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

要求:

书写认真,卷面整洁,不得套作或抄袭。

湖南省岳阳县一中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1、D(侧重于前者)

2、C(不是面对流言无所畏惧、坦然自若的精神,而是认为要努力做好自己)

3、D(不是严肃训诫,而是循循善诱,耐心劝告)

4、A

5、B(“科举乡试时的一甲三名”中“乡试”改为殿试)

6、D(侯蒙没有建议改革币值,他是确实不知情,才斥责主管官吏)

7.

(1)后来(发现)没有一点瑕疵可指摘,才以宾客之礼接见他,说:

“你真是能干的官员啊。

”(得分点:

既而、疵、始、能吏各1分,句意1分)

(2)皇帝点头,而且派人暗中侦察蔡京的所作所为。

蔡京听说以后就忌恨他。

(得分点:

颔首、使、伺、衔各1分,句意1分)

8、D(感情不是心旷神怡,而是孤独思乡)

9、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2分)诗人由实入虚(想象)(2分),由眼前的月亮想像到千里之外的家乡和亲人,联想到与他们远隔万里共沐月光。

表达诗人的美好的愿望和真情的祝愿,也是自己长期滞留异乡,久久难归的无可奈何的告慰。

(2分)

10、

(1)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2)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3)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4)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5)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11、E(3分)A(2分)

(B选项中大家是怕得罪张云兰;C中“母亲不问就知道究竟的”不是猪头是哪里来,而是小兵家怎样得到的猪头;D原文中没有表示张云兰得知自己要调走。

12、①以猪头肉为线索,情节围绕买猪头肉展开,行文紧凑。

②以第一人称叙事,增加了内容的真实感。

③详略处理得当,细致入微的描写与简笔勾勒相结合。

④娓娓道来,语言风趣,有生活气息。

(每点2分,答对三点给满分)

13、①爱孩子,顾家。

为了让孩子吃上猪头肉,凌晨就去肉铺排队。

②能干,肯吃苦。

手巧会缝纫;连夜给张云兰赶制裤子。

③有生活智慧,懂得变通。

会通过拉关系来换得更好的生活资源,如给邻居送假领子、给张云兰做裤子。

(每点2分)

14、不同意(1分)

①情节上,这段文字真实、生活化,丰富了小说的内容。

②人物上,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体现了其内心深处的善良。

③主题上,正面交代了人物之间矛盾的化解,更好地反映了主题。

答出一点3分,两点5分,三点给8分。

同意(1分)

①从情节看,小说情节上已经很完整了,没有必要再加入杂货店这一部分。

②从艺术效果看,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想象、回味的空间。

②从主题上,以“白雪猪头”结尾,强化了意象,更好照应了题目。

答出一点3分,两点5分,答出三点给8分。

15、A(B项,寞读mò;C项,咀—诅,蓊读wěnɡ;D项,赝—膺)

16、C(不绝如缕:

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断了,多用于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此处可换做“络绎不绝”。

17、B(A“原因之一是因为”C结构混乱项,改为“提出30000元人民币经济赔偿和2000元人民币精神损害抚慰金赔偿的请求”D项“粥具有很好的食欲”搭配不当。

18、A

19、其实两种方法都有道理;然而有些书是研究某种学问时必须细读的;哪几部书是只要翻翻的。

(每空2分,共6分)

20、作文略

译文:

侯蒙字元功,是密州高密县人。

还不满二十岁的时候,就有好的名声,为正义的事情急于奔走,喜好施救有困难的人,有时一天就花掉千金。

考取进士后,调任宝鸡县尉,后来又任柏乡县知县。

百姓打官司都是当庭判决,受罚的人都没有任何怨言。

转运使黄湜听到他的名声,要推荐他,叫他到衙署禀报事情,侯蒙因越过了自己的县境而不肯前往。

黄湜很生气,一天巡视柏乡县,审阅文书案卷,想要推翻已定的案子使他获罪;后来(发现)没有一点瑕疵可指摘,这才以宾客之礼接见他,说:

“您真是能干的吏员啊。

”黄湜便率领各位使者一起推荐他。

镇守西部的将领高永年被羌人杀死了,皇帝很生气,亲自写了五路将帅刘仲武等十八人的姓名,命令侯蒙去泰州逮捕(他们)治罪。

已经出发了,又授予(他)给事中职衔。

(侯蒙)到了泰州,刘仲武等穿着囚服听候命令,侯蒙向他们说明:

“你们都是一方的侯伯,无须让狱吏侮辱你们,只管按实情回答。

”案件判定的结论还没有报上去,又提升(他)任御史中丞。

侯蒙上奏说:

“当年汉武帝杀了王恢,不如秦穆公赦免孟明;子玉自缢而死使晋侯高兴,孔明去世使蜀国的地位变轻了。

如今羌人杀了我们一个都护,却使十八员将领因此而死,这是自己伤害自己的肢体,想要身体不得病,可能吗?

”皇帝醒悟了,把这件事放在一边,不再追究。

升任刑部尚书,又改任户部尚书。

近年来郊祀祭祀天地(都是)提前办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