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粉针剂的检查.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012821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菌粉针剂的检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无菌粉针剂的检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无菌粉针剂的检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无菌粉针剂的检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无菌粉针剂的检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无菌粉针剂的检查.docx

《无菌粉针剂的检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菌粉针剂的检查.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无菌粉针剂的检查.docx

无菌粉针剂的检查

集团文件版本号:

(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无菌粉针剂的检查

教案首页

授课顺序学时日期年月日班级

课题

无菌粉针剂的检查

目的要求

1、掌握注射剂的定义、组成。

2、熟悉注射剂药物的常规检查项目。

3、掌握装量检查和不溶性微粒的检查方法和判断标准。

5、了解其他的检查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

1、注射剂的定义、组成。

2、装量检查和不溶性微粒的检查方法和判断标准。

难点:

装量检查和不溶性微粒的检查方法和判断标准。

教学过程

1、复习相关内容

2、引入

3、讲课

4、总结

教具挂图

课后分析

注射剂的通则检查

注射剂是指药物与适宜的溶剂或分散介质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溶液、乳状液或混悬液,以及供临用前配制或稀释成溶液或混悬液的粉末或浓溶液的无菌制剂。

注射剂可分注射液(其中供静脉滴注用的大体积注射液也称静脉输液)、注射用无菌粉末与注射用浓溶液。

一、装量检查法

(一)应用范围

本法适用于50mL及50mL以下的单剂量注射液的装量检查,其目的在于保证单剂量注射液的注射用量不步于标示量,以达到临床用药剂量要求。

标示装量为50mL以上的注射液和注射用浓溶液,按最低装量检查法标准操作规范检查,应符合规定。

凡规定检查含量均匀度的注射液(如塞替派注射液),可不进行装量检查。

(二)仪器与用具

注射器及注射针头、量筒(量人型,规格1mL、2mL、5mL、10mL、20mL,50mL的量具)均应预经标化。

(三)测定方法

1、按下表规定取用量抽取供试品。

注射剂装量检查供试品取用量

标示装量

供试品取用量(支)

2mL或2mL以下

2mL以上至50mL

5

3

2、取供试品,擦净瓶外壁,轻弹瓶颈部使液体全部下落,小心开启,将每支内容物分别用相应体积的干燥注射器(包括注射器针头)抽尽,注入预经标化的量筒内,在室温下检视,读出每支装量。

如供试品为油溶液或混悬液时,检查前应先微温摇匀,立即按上述方法操作,并冷至室温后检视。

(四)注意事项

1、所用注射器及量筒必须洁净、干燥并经定期校正;其最大容量应与供试品的标示装量相一致,或使待测体积至少占其额定体积的40%。

2、注射器应配上适宜号数的注射针头,其大小与临床使用情况相近为宜。

(五)记录与计算

主要记录室温、抽取供试品支数、供试晶的标示装量、每支供试品的实测装量。

(六)结果与判定

每支注射液的装量均不得少于其标示装量;如有少于其标示装量者,即判为不符合规定,

二、装量差异检查法

(一)应用范围

本法适用于注射用无菌粉末的装量差异检查。

本项检查的目的在于控制各瓶间装量的一致性,以保证使用剂量的准确。

凡规定检查含量均匀度的注射用无菌粉末,可不进行装量差异检查。

(二)仪器与用具

分析天平感量0.1mg(适用于平均装量为0.15g及其以下的粉针剂)或感量1mg(适用于平均装量在0.15g以上的粉针剂)。

(三)测定方法

取供试品5瓶(支),除去瓶签(若为纸标签,用水润湿后除去纸屑;若为直接在玻璃上印字标签,用适当有机溶剂擦除字迹),容器外壁用乙醇擦净,置干燥器内放置1—2h,待干燥后,除去铝盖,分别编号,依次放于固定位置。

轻扣橡皮塞或安瓿颈,使其上附着的粉末全部落下,开启容器(注意避免玻璃屑等异物落入容器中),分别迅速精密称定每瓶(支)的重量,倾出内容物,容器用水、乙醇洗净,依法放回原固定位置,在适当的条件下干燥后,再分别精密称定每一容器的重量,即可求出每瓶(支)的装量和平均装量。

初试中,如有1瓶(支)的装量超过装量差异限度规定时,应另取10瓶(支)按上述方法复试。

(四)注意事项

1、开启安瓿装粉针时,应避免玻璃屑落入或溅失;开启橡皮塞铝盖玻璃瓶装粉针时,应先稍稍打开橡皮内塞使瓶内外的气压平衡,再盖紧后称重。

2、用水、乙醇洗涤倾去内容物后的容器时.慎勿将瓶外编号的字迹擦掉,以免影响称量结果,并将空容器与原橡皮塞或安瓿颈部配对放于原固定位置。

3、空容器的干燥,一般可用60~70℃加热1~2h,也可在干燥器内干燥较长时间。

4、称量空容器时,应注意瓶身与瓶塞(或折断的瓶颈部分)的配对。

(五)记录与计算

1、记录每次称量数据。

2、根据每瓶(支)的重量与其空瓶重之差,求算每瓶(支)内容物重量。

3、每瓶(支)内容物重量之和除以5(复试时除以10),即得平均装量(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按下表规定装量差异限度,求出允许装量范围(

装量差异限度)。

注射用无菌粉末装量差异限度

平均装量

装量差异限度

0.05g以下至0.05g

0.05g以上至0.15g

0.15g以上至0.50g

0.50g以上

±15%

±10%

±7%

±5%

(六)结果与判定

1、每瓶(支)中的装量均未超出允许装量范围(

装量差异限度),或其装量差异均未超过表5-3规定者,均判为符合规定。

2、每瓶(支)中的装量与平均装量相比较,超过装量差异限度的粉针多于1瓶者.判为不符合规定。

3、初试结果如仅有1瓶(支)的装量差异超过装量差异限度时,应另取10瓶(支)复试。

复试结果每1瓶(支)的装量差异与装量差异限度相比较,均未超过者,可判为符合规定;若仍有1瓶(支)或1瓶(支)以上超出时,则判为不符合规定。

三、可见异物检查法

可见异物是指存在于注射剂、眼用液体制剂中,在规定条件下目视可以观测到的任何不溶性物质,其粒径或长度通常大于50μm。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IX采用了灯检法和光散射法两种检查方法。

本教材仅介绍灯检法(第一法)。

(一)应用范围

灯检法(第一法)为注射剂和眼用制剂中可见异物检查的常用方法,还用于光散射法检出可见异物的供试品的复核确认。

(二)环境、装置与人员

1、环境实验室检测时应避免引入可见异物。

当制备注射用无菌粉末和无菌原料药供试品溶液时,或供试品溶液的容器不遁于检测(如不透明、不规则形状容器等),需转移至专用玻璃容器中时,均应在100级的洁净环境(如层流净化台)中进行。

灯检操作应在暗室中进行。

2、检查装置

(1)光源:

采用带遮光板的日光灯,光照度在1000~4000lx可以调节。

用无色透明容器包装的无色供试品溶液,观察所在处的光照度应为1000~1500lx;用透明塑料容器包装或用棕色透明容器包装的供试品溶液或有色供试品溶液,观察所在处的光照度应为2000~3000lx;乳状液或混悬液观察所在处的光照度为4000lx。

(2)背景:

不反光的黑色面作为检查无色或白色异物的背景;不反光的白色面作为检查有色异物的背景。

(3)检查人员条件:

远距离和近距离视力测验,均应为4.9或4.9以上(矫正后视力应为5.0或5.0以上);应无色盲。

3、检视距离检查人员调节位置,使供试品位于眼部的明视距离处(指供试品至人眼的距离,通常为25cm)。

(三)测定方法

1、液体供试品的检查方法除另有规定外,除去容器标签,擦净容器外壁。

手持容器颈部(装量在10mL及10mL以下的供试品每次可手持2支)轻轻旋转和翻转容器.使药液中存在的可见异物悬浮(注意不使药液产生气泡),并分剐在黑色和白色背景下,目视检查,重复3次,总时限为20s。

液体制剂中如有结晶析出,可参照药品使用说明书中溶解结晶方式先进行处理,再进行可见异物检查。

2、固体供试品的检查方法除另有规定外,应在100级的洁净环境(如层流净化台)中用适宜的溶剂及适当的方法使药粉全部溶解后,按上述液体供试品的检查方法检查。

配带有专用溶剂的注射用无菌粉末,应先将专用溶剂按溶液型制剂检查合格后,再用来溶解注射用无菌粉末。

溶解供试品所选用的适宜溶剂应无可见异物。

如为水溶性药物,一般使用不溶性微粒检查用水(参见《中国药典》附录IXC不溶性微粒检查法)进行溶解制备,或按各品种项下规定的其他溶剂进行溶解制备。

溶剂量应确保药物溶解完全并便于观察。

固体供试品溶解所用的适当方法应与其制剂使用说明书中注明的临床使用前处理的方式相同。

(四)记录

记录光照度、检查支数、含有异物支数。

(五)结果判定

各类注射剂、眼用液体制剂在静置一定时间后轻轻旋转时均不得检出烟雾状微粒柱,且不得检出金属屑、玻璃屑、长度或最大粒径超过2mm的纤维和块状物等明显可见异物。

细可见异物(如点状物、2mm以下的短纤维和块状物等)如有检出,除另有规定外,应分别符合下列规定:

1、溶液型静脉用注射液、注射用浓溶液20支(瓶)供试晶中,均不得检出明显可见异物。

如也未检出微细可见异物,判为符合规定。

如检出细微可见异物的供试品仅有1支(瓶),应另取20支(瓶)同法复试,均未检出可见异物,判为符合规定;如仍有1支(瓶)或以上供试品检出可见异物,判为不符合规定。

2、溶液型非静脉用注射液20支(瓶)供试品中,均不得检出明显可见异物。

如也未检出细微可见异物,判为符合规定。

如检出有微细可见异物超过2支(瓶),判为不符合规定。

如不超过2支(瓶),则另取20支(瓶)同法复试,初、复试的40支(瓶)供试品中,检出微细可见异物的供试品不超过2支(瓶),判为符合规定,否则判为不符合规定。

3、溶液型滴眼液20支(瓶)供试品中,均不得检出明显可见异物。

如同时也未检出可见异物,判为符合规定。

如检出细微可见异物超过3支(瓶),判为不符合规定;如超过3支(瓶),则另取20支(瓶)同法复试,初、复试的40支(瓶)供试品中,检出微细可见异物的供试品不超过3支(瓶),判为符合规定,否则判为不符合规定。

4、混悬型、乳状液型注射液及滴眼液20支(瓶)供试品中,均不得检出金属屑、玻璃屑、色块(与药品颜色明显不同的固体物质)、纤维等明显可见异物。

5、临用前配制的溶液型和混悬型滴眼剂除另有规定外,应符合相应的可见异物规定。

6、注射用无菌粉末5支(瓶)供试品中,均不得检出明显可见异物。

如检出微细可见异物,每支(瓶)供试品中检出微细可见异物的数量应符合下表规定。

如仅有1支(瓶)不符合规定,另取10支(瓶)同法复试,均应符合下表规定,判为符合规定;如仍有1支(瓶)或以上供试品不符合下表规定,判为不符合规定。

配带有专用溶剂的注射用无菌粉末,专用溶剂应符合相应的溶液型注射液的规定。

表注射用无菌粉末可见异物限度规定

类别

可见异物限度

化学药

≤4个

生化药、抗生素和中药

≥2g

≤10个

﹤2g

≤8个

7、无菌原料药5份检查的供试品中,均不得检出明显可见异物。

如检出微细可见异物,每份供试品检出微细可见异物的数量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如有1份不符合规定,另取10份同法复试,均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如仍有1份或以上供试品不符合下表规定,判为不符合规定。

表无菌原料药可见异物限度规定

类别

可见异物限度

化学药

≤2个

生化药、抗生素和中药

≤5个

8、既可静脉用也可非静脉用的注射剂应执行静脉用注射剂的标准。

实训项目一、注射用硫酸链霉素的鉴别和特殊杂质检查

实训项目二、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的含量测定

实训项目三、维生素B1注射液的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