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考语文押题卷.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010678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4.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高考语文押题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北京高考语文押题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北京高考语文押题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北京高考语文押题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北京高考语文押题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高考语文押题卷.docx

《北京高考语文押题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高考语文押题卷.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高考语文押题卷.docx

北京高考语文押题卷

2015年高考语文押题卷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一切艺术问题都是气韵问题,中国书法是训练抽象的气韵与轮廓的基本艺术,我们还可以说它供给中国人以基本的审美观念,而中国人也学得线条美与轮廓美的基本意识,也是从抒发而来。

中国抒发所使用的工具为毛笔,毛笔比之钢笔来的潇洒而机敏易感,故书法的艺术水准,足以并肩于绘画。

中国人把“书画”并称,亦既充分认识此点。

中国大画家像董其昌、赵孟頫同时又为大书法家,无足为异。

赵孟頫为中国著名的书画家之一,他讲自己的绘画山石有如书法中之“飞白”,而其绘画树木,有如书法中之篆体。

绘画的笔法,其基本且肇端于书法的“永”字八法。

可知书法与绘画之秘笈,系出同源。

据我看来,书法艺术彰显出气韵与结构的最纯粹的原则,其与绘画之关系,亦如数学与工程学天文学之关系。

欣赏中国书法,意义存在于忘言之境,它的笔画,它的结构只有在不可言传的意境中体会其真味。

一幅绘画还得传达一个对象的物体,而精美的书法只传达它自身的结构与线条美。

中国之毛笔,具有传达韵律变动形式之特殊效能,而中国的字体,学理上是均衡的方形,但却用最奇特不整的笔姿组合起来,是以千变万化的结构布置,留待书家自己去决定创造。

书法不独替中国艺术奠下审美基础,它又代表“性灵”的原理。

中国书法发现了一切气韵结构的可能的姿态,而他的发现系从自然界摄取的艺术的灵感,特别是从树木鸟兽方面,没有一种自然界的气韵形态未经中国画家收入笔底,形成一种特殊的风格。

中国文人能从一枝枯藤看出某种美的素质,因为一枝枯藤具有自在、的雅逸的风致,具有一种含弹性的劲力。

中国文人接触了这样的景物,他把这种神韵融会于自己的书法中。

他又可以从一棵松树看出美的素质,把这种气脉融汇于他的书法风格中。

这些树木动物之所以为美,因为它们有一种对于波动的提示,常常充溢着饱满的气韵而千变万化,永远不会罄尽它的形态,,自然界的美,是一种动力的美,不是静止的美。

此种动力的美,方为中国书法的秘奥关键。

中国书法的美是动的,不是静止的,因为它表现生动的美,它具有生气,同时也千变万化无止境。

波动的动力原理,结果产生结构上的一种原理。

仅仅平衡与匀称的美,从未被视为最高之风格。

中国书法有一个原则,即一个四方形不宜为完全的四方形,却要此一面较他一面略高,左右相济;而两个平均的部分,其位置与大小也不宜恰恰相同。

这个原则叫做“笔势”,它代表动力的美。

其结果在这种艺术的最高范型中,我们获得一种组织上的特殊形体,它的外表看似不平衡却互相调剂,维持着平衡。

是以中国书体,其顶头向一面斜倾者较之平顶者为可爱。

这样结构形式的最好模范为魏碑张猛龙碑,他的字体常有鸾凤腾空之势,但还是保持着平衡。

(选自《人生的盛宴》有删节)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篆体(chuán)轮廓B.肇端(zhào)秘笈

C.纯粹(cuì)气韵D.罄尽(qìng)融汇

2.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不假修饰易辞以言之B.精雕细琢一言以蔽之

C.不经修饰换而言之D.不加掩饰亦复如是

3.下列关于“中国书法”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书法可以训练抽象的气韵与轮廓的艺术。

B.中国书法以毛笔为工具,书法家往往同时又是大画家。

C.中国书法笔画和结构的真味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D.中国书法美的关键在于其能够表达自然界的波动的美。

4.不属于中国书法特点的一项是()(3分)

A.训练抽象的气韵与轮廓的艺术

B.线条美与轮廓美

C.动态美

D.对称美、和谐美

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有关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书法的一个原则是要表现动力的美,而中国的毛笔正好具有传达韵律变动形式的特殊效能。

B.树木动物美在其往往充溢着饱满的气韵而千变万化,永远不会罄尽他的形态,能表现对波动的提示。

C.绘画比书法更难之处在于绘画需要传达一个对象的物体,而精美的书法只传达它自身的结构与线条美。

D.即使是一枝枯藤或者一棵松树,中国文人也能从中看出某种美的素质并将其融会于他的书法风格中。

6.下列描写中国传统节日的诗句中,描写端午节的一项是()(3分)

A.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B.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C.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D.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7.汉语是非常奇妙的一种语言,能引起人们丰富的联想,便于人们学习和记忆。

有人喜欢用生动形象的说法来记忆成语,别有一番趣味。

比如:

最难听的歌曲——陈词滥调,最绵长的口水——垂涎三尺,等等。

(4分)

再如:

(1)最宽阔的胸怀_____________

(2)最反常的天气______________

(3)最怪异的动物______________(4)最丰厚的稿酬______________

8.王国维《人间词话》:

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界;“,。

”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XX,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

(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17分)

王思远,琅邪临沂人。

尚书令晏从弟也。

宋建平王景素辟为南徐州主簿,深见礼遇。

景素被诛,左右离散,思远亲视殡葬,手种松柏。

与庐江何昌宇、沛郡刘琎上表理之,事感朝廷。

景素女废为庶人,思远分衣食以相资赡。

建元初,迁太子中舍人。

文惠太子与竟陵王子良素好士,并蒙赏接。

思远求出为远郡,除建安内史。

长兄思玄卒,思远友于①甚至,表乞自解,不许。

及详日②,又固陈,世祖乃许之。

世祖诏举士竟陵王子良荐思远及吴郡顾暠之思远与顾暠之友善暠之卒后家贫思远迎其儿子经恤甚至邵陵王子贞为吴郡世祖除思远为吴郡丞以本官行郡事论者以为得人。

以疾解职,还为司徒谘议参军。

高宗辅政,不之任,仍迁御史中丞。

临海太守沈昭略赃私,恩远依事劾奏,高宗及思远从兄晏、昭略叔父文季请止之,思远不从,案事如故。

建武中,迁吏部郎。

思远以从兄晏为尚书令,不欲并居内台权要之职,上表固让。

曰:

“陛下矜遇之厚,古今罕俦。

正以臣与晏地惟密亲,必不宜俱居显要。

且亦缘陛下以德御下,故臣可得以礼进退……”上知其意,乃改授司徒左长史。

初,高宗废立之际,思远与晏闲言,谓晏曰:

“兄荷世祖厚恩,今一旦赞人如此事,彼或可以权计相须,未知兄将来何以自立。

若及此引决,犹可不失后名。

”晏不纳。

及拜骠骑,集会子弟,谓思远兄思微日:

“隆昌之末,阿戎③劝吾自裁。

若从其语,岂有今日?

”思远遽应曰:

“如阿戎所见,犹未晚也。

”及晏败,故得无他。

思远清修,立身简洁。

衣服床筵,穷治素净。

宾客来通,辄使人先密觇视。

衣服垢秽,方便不前;形仪新楚,乃与促膝。

虽然,既去之后,犹令二人交帚拂其坐处。

上从祖弟季敞性甚豪纵,上心非之,谓季敞曰:

“卿可数诣王思远。

”永元二年卒,年四十九。

----《南齐书》卷四十三列传第二十四王思远传》

注:

①友于:

兄弟之爱。

②祥日:

丧祭名。

③阿戎:

称堂弟,此指王思远。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思远求出为远郡,除建安内史除:

授予官职

B.思远不从,案事如故案:

查究

C.今一旦赞人如此事赞:

赞同

D.卿可数诣王思远诣:

拜访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及祥日,又固陈,世祖乃许之

今君乃亡赵走燕

B.以疾解职,还为司徒谘议参军

操当以肃还付乡党。

C.且亦缘陛下以德御下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D.若及此引决,犹可不失后名

若入前为寿

1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宋建平王景素辟为南徐州主簿,深见礼遇。

宋朝时建平王刘景素征召王思远为南徐州主簿,很被以礼相待(看重)。

B.高宗辅政,不之任,仍迁御史中丞。

高宗辅佐治理政务后,不去上任,依然迁任他为御史中丞。

C.衣服垢秽,方便不前;形仪新楚,乃与促膝。

如果来人衣服有污垢,他就想法不上前接近;如果来人仪表整洁新鲜,他才愿意促膝相谈。

D.虽然,既去之后,犹令二人交帚拂其坐处。

虽然如此,此人走后,他还要让二个仆人用苕帚反复清扫那人的坐处。

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景素对王思远以礼相待,等到他被杀,其女被废为平民,王思远以衣食资助养活她。

B.沈昭略贪赃徇私,思远据实弹劾,高宗、王宴等人让他停止做此事,思远不从。

C.建武年间,王恩远跟从兄长王晏一起做尚书令,因不愿同居要职,他上书辞让。

D.王思远曾经劝说王晏,但王晏没有吸纳他的建议,且颇为得意,最终落得失败的结局。

13.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5分)

世祖诏举士竟陵王子良荐思远及吴郡顾暠之思远与顾暠之友善暠之卒后家贫思远迎其儿子经恤甚至邵陵王子贞为吴郡世祖除思远为吴郡丞以本官行郡事论者以为得人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8分)

鹧鸪天

范成大

嫩绿重重看得成,曲阑幽槛小红英。

酴醿①架上蜂儿闹,杨柳行间燕子轻。

春婉娩②,客飘零,残花残酒片时清。

一杯且买明朝事,送了斜阳月又生。

【注】①酴醿(túmí):

一种观赏植物,古有“酴醿花开春事了”的说法。

②婉娩:

天气温和。

14.词的上片是如何将诗人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的?

(4分)

 

15.下阕“残花残酒片时清”,有的版本是“残花浅酒片时清”。

你觉得“浅酒”与“残酒”有何不同?

请作简要分析。

(4分)

 

16.根据提示写出诗文的原句。

(6分)

酒,在古典诗词中往往与忧愁相伴。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之句,刻画了送别之际,宾主举杯,想要将离别之情与杯中之酒一饮而尽的场景;范仲淹在《苏幕遮》中有“

,化作相思泪”之句,借酒抒发相思之愁;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低吟“

”,将自己的苦闷与释然都融在这一杯酒里。

当然,也不乏借酒助兴的作品。

李白在《将进酒》中用“

”,表明人生在世就要尽情享乐。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

(14分)

国内外经验对北京“新机场线”规划的启示

规划中的北京新机场定址于京冀间,距市中心约50公里之遥。

预计新机场建成后,旅客日吞吐量将达到2万人次。

鉴于目前北京城市交通运力已趋饱和,如果建成后没有便捷快速的轨道交通作为支撑,新机场的成功运作是难以想象的。

创建便捷快速的北京新机场轨道交通(即“新机场线”),其关键技术集中在以下三方面:

线路运营模式的规划、机场站设置的规划、沿线站点分布的规划。

目前,世界上机场轨道线路运营主要有三种模式,各有优缺点,也有各自的适用性。

第一种是城市轨道交通的延伸线。

将城市轨道交通延伸至机场,运行速度与普通城市轨道交通相同,设站较多,可同时满足航空乘客与普通乘客的交通需求,线路效益好。

第二种是机场专线。

专线设站少,甚至中途不设站。

其主要服务对象是航空乘客,服务水平和运行速度较高,但线路效益不高。

例如,北京首都机场线。

第三种是共轨运营混合线路。

指的是一条线路运营两种不同的列车,快车主要服务于航空乘客,慢车主要服务于沿线普通乘客,快慢车不共站,充分发挥了机场轨道交通的运能,整体效益较好。

机场轨道交通建设成功与否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机场站的设置形式。

一般来说,航站楼的外侧为车道边,内侧即为公共大厅,航空乘客通过车道边进入公共大厅,在大厅内换取登机牌、托运行李,之后通过安检,从廊道进入候机大厅。

国际民航规定,机场站不允许设置在安检区内。

根据轨道交通与公共大厅的平面关系可分为垂直和平行两种类型,每种类型根据轨道交通敷设方式的不同,又各自分为高架和地下两种形式。

第一种类型,轨道交通与公共大厅垂直。

采用高架敷设方式的轨道交通,线路终点需设在航站楼前,典型案例是北京T3航站楼。

采用地下敷设方式的轨道交通,站台可以更靠近公共大厅,甚至设置在公共大厅内部。

与高架敷设方式相比,地下敷设方式换乘距离较近。

第二种类型,轨道交通与公共大厅平行。

平行关系下,机场站可以尽量贴近公共大厅,两者之间接触边较长,换乘的空间较大,换乘距离较短。

这种类型中,轨道交通采用高架敷设方式时,高架线有条件将站台上下层错开布置,将轨道交通的到达层与机场的出发层布置在同层,将轨道交通的出发层与机场的到达层布置在同层,做到机场与轨道交通的单向封闭式无缝衔接,使换乘更安全快捷。

例如,香港国际机场。

轨道交通采用地下敷设方式时,可以在公共大厅的地下设置两层车站,分别以电扶梯与机场出发和到达层连接,如吉隆坡国际机场。

国内外先进机场轨道交通系统的沿线站点分布,大多有以下特征和规律:

一、机场轨道交通的沿线车站大部分位于商务或人口较为集中的区域。

二、有的沿线车站设置了城市航站楼,航空乘客在市区内就可办票、值机,还可托运行李,能得到更便捷舒适的服务。

三、机场轨道交通沿线车站强调与其它交通线网的接驳,方便携带行李的乘客就近换乘。

对于航空乘客而言,出行的时间不仅是航空时间,还包括两端在途时间。

与其他交通方式相比,轨道交通在城市中心区更具有快速优势。

因此,为缩短航空乘客的出行时间,应大力发展便捷的机场轨道交通系统。

以上对国内外机场轨道交通系统的研究和汇总,对北京“新机场线”的规划设计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取材于周敏的同名文章)

17.下列对原文中画线部分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可同时满足航空乘客与普通乘客的交通需求,线路效益好

线路效益:

不仅指线路的经济收益,也指线路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B.平行关系下,机场站可以尽量贴近公共大厅

平行关系:

指轨道交通与公共大厅在同一个水平面上

C.轨道交通采用高架敷设方式时,高架线有条件将站台上下层错开布置

有条件:

指高架线有可以将站台纵向错开布置的足够空间

D.有的沿线车站设置了城市航站楼

城市航站楼:

设置在市区,可以分担机场航站楼的部分功能,方便乘客

18.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线路运营模式的规划、机场站设置的规划、沿线站点分布的规划,这是北京新机场创建轨道交通的三个关键技术。

B.北京首都机场线的优势是全线设站少,运行速度较高,节约了乘客的出行时间,为航空乘客提供较高水平的服务。

C.根据国际民航的规定,机场站不允许设置在安检区内,所以,机场乘客必须通过车道边进入公共大厅再通过安检。

D.航空乘客出行时间等于航空时间与两端在途时间的总和,便捷的机场轨道交通系统有助于航空乘客缩短出行时间。

19.有专家建议,北京新机场轨道交通机场站的设置形式可借鉴香港国际机场的形式。

请分条概括这种形式的优势。

(每条不超过7字)(3分)

20.在机场轨道线路运营的三种模式中,你认为北京新机场更适合选用哪一种模式?

请根据材料,简要说明理由。

(5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5题。

(22分)

天堂的隔壁

任林举

世人没有见过天堂,当然想象不出天堂到底是个什么样子,但看了玉树那蓝得透明的天,我一下子就想到了天堂,玉树起码是在天堂的隔壁。

在玉树那几天,我每天想方设法与玉树人接触、攀谈,想了解一下那场地震对玉树人的心理冲击到底有多大。

如果可能,我愿意用我自认为还有一些力量的手,轻拂去大灾后落在他们心头的阴影或尘埃,但实际上每每受到抚慰的是我自己。

从他们生命里散发出的东西一次次将我感染、净化。

且不说官方人士的妥帖言语、身体力行,也不说那些披着紫红色僧衣手摇着转经筒的僧人,也不说那些歌者舞者的纵情抒发、慷慨激昂,我们只说民间,说那些如草一样平凡的普通民众。

七月的玉树清晨,清凉如水,工地上忙碌了一夜的施工机械停止轰鸣,迟睡的建筑工人们尚未起床,空旷的街上,有一男一女两个老者在忙碌,他们不停地把街上的碎石、泥块儿和纸屑收到塑料袋里,扔到街边的垃圾箱。

一开始我以为他们是身着便装的环卫工人,但后来看到真正的环卫工人时,才知道他们不过是普通的居民。

那一刻,我觉得他们有一点亲切和熟悉,也有一点陌生和异样,甚至有些无法确定他们心里装的东西比如情感、观念以及其他的一些想法等,是否完全和我们一样。

毕竟,他们世代生长在高原,那是离天更近的地方。

转过身,我突然看到了一个老妇人正俯下身去,从土中挖出一块刻着“唵嘛呢叭咪吽”六字真言的嘛呢石,轻轻擦拭然后摆放到显眼的地方。

湛蓝的天是她的背景,洁白的云朵如花,绽放在她的头顶,与她神圣的表情、凝重的姿态、身上黑白相间的衣裙构成一种完美的呼应与映衬。

这幅令人心动的画面,让我想起了米勒的《拾穗者》,但这位老妇人手中握着的并不是麦穗儿,而是通往天堂的钥匙。

在她身后,是绕嘛呢石经城转经的人流。

人们并没有因为大地震改变了嘛呢石经城的排列秩序和状态而降低对它的信任,每逢初一、十五仍然人如潮涌。

直到太阳西沉,转经的人们仍然不愿意离去,顺时针一圈圈绕着嘛呢石经城旋转不停。

据说,有个别极虔诚的人,即便是夜晚也要不停地转下去,真是不舍昼夜啊!

时光如无声无息的流水,显然,那些转经的人选择的是在顺流而下,所以他们尽管有时看起来像是在争分夺秒地奔忙,但本质是淡定和从容的。

因为他们心中并没有名誉、功利的欲求,他们自然不必焦虑与急躁。

突然想起另一种方向的旋转,逆时针的旋转。

小时候家乡有磨道之驴,蒙上“蒙眼布”后就会绕磨道一圈圈儿旋转,是逆着时针而动,好像它那么一圈圈儿拼命奔跑就能把痛苦劳累的时光冲销、磨灭。

后来,我发现,世界上所有跑道的设计如出一辙,所有赛场上的运动员,也都依然在沿着逆时针方向奔跑。

虽然那些争夺名次的人们,内心里并没有驴子的苦难,但他们永远逃不掉内心的焦虑、紧张与恐惧。

这一点,正是身处高原有着极深宗教情结的人们与我们之间在人生观及宇宙观方面的根本不同吧。

或许,只有那些住在天堂隔壁的人们才能准确感知、适应天地自然的脉搏。

时间的下游,才有真正长远的未来。

离开高原,离开玉树之后,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

在高原上的各种事物之中,能不能找到一种最能和那里的人文精神契合的东西?

于是,我眼前再一次浮现出覆盖了山川、大地并为高原上一切生命提供生存基础的草。

玉树的草,永远都在山坡或平坝上匍匐着,什么时候看见它们都是那个样子,似乎一千年没有长高,一千年也没有死去。

它们并不像低地的草,受阳光、雨露等养分的蛊惑,拼命地向上生长、拼抢空间,占得先机便在丰衣足食中葳蕤繁华,占不到先机便在贫寒交加中奄奄一息。

春来不可一世地昌盛,秋去惨不忍睹地凋零。

它们似乎从来也没有把生命的目标放在资源的拼抢与自我膨胀上。

如果生的终点必然是死,繁荣的结局必然是衰败,作为草,为什么要拼尽气力去生长呢?

所以这里的草并不需要太多的养分,在安守贫瘠和宁静中,保持一份优雅的高贵。

春去春来,别处的草,已经是一度轮回了,而它们不过是睡去了又醒来,仍然以一种不变的生存心态和姿态注视着这个纷乱匆忙的世界。

草一旦活成了精,就会比花更有味道、更有深度。

花儿只是装点一个季节,而草却用生命营造一种境界。

我不敢断言,玉树的草都已经活成了精或玉树人个个如成了精的草,但我敢说,不管谁到达了这样一个有高度的玉树,就不得不想一些与这个高度对应的东西。

(选自《作家》2014年第2期,有删改)

2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章开头作者由玉树蔚蓝的天空,想到了天堂,而玉树就在天堂的隔壁。

B.作者想去抚慰玉树人民受伤的心灵,但却被那里人们将自己感染、净化。

C.转经的人选择顺流而下,作者认为这是他们逃避现实的竞争,无欲无求。

D.作者在写玉树的草时,运用拟人的手法,表现了玉树的草与其他草不同之处,它们不争不抢,始终以不变的心态应对万变。

E.作者最后点明,玉树的人民和玉树的草一样,都达到了人生的一种高度,并呼吁人们也要像玉树人民那样达到至高的人生境界。

22.玉树人生命里散发出的什么东西“一次次将我感染、净化”?

请简析一下。

(4分)

 

23.文中插入了逆时针旋转的事例,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何作用?

(4分)

 

24.文中是如何把玉树的草的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的?

(4分)

 

25.本文以“天堂的隔壁”为题有什么好处?

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

(6分)

 

五、写作

26.微写作(10分)

阅读下面文字,从后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诗词,是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

古代文人墨客咏物抒怀,让我们尽情领略其中韵味。

唐诗宋词,各领风骚,堪称最美诗词。

(1)写一段文字,介绍中国古诗词的文字。

要求:

内容具体明白,语言简洁。

(2)某学校开展“诗词背诵PK大赛”,写一段文字阐述大赛开展的意义。

要求:

有理有据,具有说服力。

(3)每个人在朗诵诗词的时候都会有自己的独特情感体验,写一段文字,表达自己对中国古诗词的情结。

要求:

感情真挚,富有文采。

27.作文(50分)

(1)2015年2月24日前后,一部由成龙代言的曾被工商部门打假的广告再次被网友们挖出来进行了新一轮恶搞。

而这次恶搞的主要内容则是将成龙和庞麦郎的《我的滑板鞋》进行了神一般的同步成《我的洗发水》,一句“Duang”成了网络上最新最热门的词语。

对此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不少于700字。

(2)110米跨栏冠军刘翔退役了,人们对此说法不一。

而刘翔回忆08年退赛,“记得第一枪是有人抢跑,我就觉得自己的脚跑出来跟以前完全不一样,左右脚有点不平衡,第二次跑的时候就一下子觉得不行了,我觉得我是一种本能,自己停下来,此前从来没有做过预判,这就是本能,当时什么都没想到,只是觉得很难去跑。

”刘翔坦言,“那时候我对比赛是放弃了,之前的训练对我非常煎熬,比赛带给我也是非常煎熬,那个时候我是想放弃了。

”我停下来是一种本能,从来没设想过后果。

对此,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不少于7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