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最新时事政治均衡价格理论的分类汇编及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007876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647.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菏泽市最新时事政治均衡价格理论的分类汇编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菏泽市最新时事政治均衡价格理论的分类汇编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菏泽市最新时事政治均衡价格理论的分类汇编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菏泽市最新时事政治均衡价格理论的分类汇编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菏泽市最新时事政治均衡价格理论的分类汇编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菏泽市最新时事政治均衡价格理论的分类汇编及答案.docx

《菏泽市最新时事政治均衡价格理论的分类汇编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菏泽市最新时事政治均衡价格理论的分类汇编及答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菏泽市最新时事政治均衡价格理论的分类汇编及答案.docx

菏泽市最新时事政治均衡价格理论的分类汇编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口罩需求量急剧上升,生产企业虽扩大生产以增加供应量,但市场上口罩价格仍有所上涨。

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图示最能反映这一事实的是()

A.

B.

C.

D.

2.假定当甲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20%时,甲商品需求量变动为30单位:

当甲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下降20%时,甲商品需求量变动为40单位。

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当甲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20%、替代品价格下降20%同时出现时,那么,甲商品的需求数量

A.增加70单位

B.减少30单位

C.增加40单位

D.减少70单位

3.下图P代表价格,Q代表需求,假设其他条件不变,下列与右图所反映的信息相符的是

A.高档化妆品消费税税率下调,导致高档化妆品价格和购买量的变动

B.钢材价格上涨,导致房价和买房需求的变动

C.某线路飞机票价格下调,导致该路线的高铁客运量和公路客运量的变动

D.银行贷款利率上调,导致企业生产的某产品的价格和需求量的变动

4.下列几组商品中具有互补关系的是

①羽毛球和羽毛球拍

②自行车和电动车

③电动车和电瓶

④米粉和面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下图中M、N曲线分别代表两类商品,在一般情况下,可以推断出的正确结论是

A.M、N都是生活必需品

B.M、N都是高档耐用品

C.M是高档耐用品,N是生活必需品

D.N是高档耐用品,M是生活必需品

6.下侧是n商品的需求量随着m商品的价格变动而发生变化的示意图(其中Pm表示m商品的价格,Qn表示n

商品的需求量),假定m商品是柴油,并且不考虑其它因素,那么n商品最有可能是

A.汽油车B.汽油C.柴油车D.电动车

7.假定猪肉价格上升10%时,鸡蛋的需求量变动20单位;西红柿的价格下降10%时,鸡蛋的需求量变动10单位。

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当猪肉价格上升10%、西红柿的价格下降10%同时出现时,那鸡蛋的需求数量

A.减少30单位

B.增加30单位

C.增加10单位

D.减少10单位

8.(题文)2018年国家将侧重补贴购买高性能、高水平的新能源汽车用户。

假设在汽车生产等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8年生产的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的均衡价格E,与生产纯电动汽车企业相比,会向E′方向移动。

下面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曲线图是

A.

B.

C.

D.

9.超市里商品的陈列是有讲究的,香皂与皂盒,剃须刀与剃须泡沫往往是放在一起的。

商品陈列的讲究之处在于

A.方便顾客购买,促进商品销售

B.使卖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C.使商品价格通常处于上涨趋势

D.会提高陈列商品的价值量

10.随着科技进步,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某商品的需求曲线出现了从如图到如图的变化。

对这一变化解读正确的是

①该商品的替代品需求量可能增加

②该商品由高档耐用品变为生活必需品

③该商品的互补品需求量可能增加

④该商品由生活必需品变为高档耐用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1.自2018年12月28日24时起,我国国内92号汽油每升下调0.29元,95号汽油每升下调0.31元,0号柴油每升下调0.30元。

国内油价以“五连跌”收官2018年。

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关于油价下调对相关产品产生的影响认识正确的是

①甲可能是新能源汽车需求变化曲线

②乙可能是燃油汽车需求变化曲线

③丙可能是燃油汽车供给变化曲线

④丁可能是新能源汽车供给变化曲线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12.某商品的价格与需求的关系由M曲线变化为N曲线(如图),在一般情况下,可以推断出的正确结论是()

①该商品由高档耐用品转变为生活必需品

②该商品的需求弹性在逐渐变大

③该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增加

④该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增加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13.春节、清明节、劳动节、国庆节期间,我国实施收费公路的7座以下(含7座)小型客车免收通行费政策。

这一优惠政策会使(  )

①乘坐大巴出行的人数相对增多 ②自驾游的人数相对增多 

③加油等汽车服务工作量相对增加 ④小型客车的售价会有所降低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4.需求曲线(D)与供给曲线(S)相交于E点(平衡点)。

如果不考虑其他条件,当某种条件发生变化时,会引起E点向E′点移动。

以下对这种移动解释合理的是

①绿色产品日益受到人们青睐,发生甲图变化

②进口汽车受整车进口关税下调的影响,发生乙图变化

③国家加强环保整治力度,某行业限产停产增加,发生丙图变化

④受人工智能发展的影响,创新型劳动力的需求旺盛,发生丁图变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5.从历史上来看,中医是疫病的“老对头”,今天,几千年积攒下来的中医经验仍是抗疫“利器”。

随着人们对中医药认识的深入,对中药材的需求逐渐增加。

但受天气、地质环境、生长期等因素影响,我国一些名贵中药材一直处于供应减少的状态。

如果用下面图像表示这一现象,其中表达正确的是(p表示价格,Q表示数量,S、S'、D、D'分别表示变化前后的供给和需求,E、E'分别表示变化前后的均衡价格)()

A.

B.

C.

D.

16.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爆发,人们对口罩的需求量呈爆发式增长,口罩防护领城呈现爆发态势。

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图示(图中的S、D和E分别表示变化前的供求曲线和市场均衡点,S′、D′和E′分别表示变化后的供求曲线和市场均衡点)中能正确反映这经济现象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17.最高限价指政府规定某种产品或服务的价格不得超过某个水平,有效的最高限价必定低于自由市场价格。

2020年初,由于疫情突发,口罩等防护用品处于供不应求状况,导致价格猛涨。

国家相关部门立即出台政策,对这些防护用品实行最高限价。

后来随着人们更加理性对待疫情防控,不再出现抢购潮,相关部门决定对最高限价进行上调。

如图(P代表口罩价格,Q代表口罩数量,D、S分别代表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P1、P2分别表示变化前后的口罩价格)不考虑其他因素,从理论上分析能表示最高限价上调之后供求差额的选项是()

A.Q1Q3B.Q1Q5C.Q3Q5D.Q2Q4

18.2019年6月28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发布公告,提供社区养老、托育、家政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税,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减按90%计人收入总额。

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图能正确反映该政策实施对我国社区家庭服务业影响的是(D代表需求曲线,S代表供给曲线,E点为均衡价格)()

A.

B.

C.

D.

19.今年秋天的白菜收获季,韩国连遭台风袭击,导致白菜主产地的产量下滑,白菜批发和零售价格大幅上涨,这将给中国大白菜出口带来机会。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图中能正确反映中国国内大白菜价格变化的是(P为中国生产的大白菜的价格,Q为中国生产的大白菜的需求,D1、Sl分别为变化前的需求和供给,D2、S2分别为变化后的需求和供给)()

A.

B.

C.

D.

20.下图反映的是一定时期内某商品的供求量(Q)随价格(P)变化的情况。

曲线D为需求曲线,S和S1为供给曲线。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选项中可能会引起E点向E1点变动的是()

①纺织行业全面推进“机器换人”②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

③智能手机市场竞争愈演愈烈④中央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1.为推动结构优化,2017年我国燃油价格上调成为“鸡年第一涨”。

2016年国内燃油价格经过十次上调,2017年油价(P)又相继上调两次,对新能源汽车的销量(Q1)和燃油汽车的销量(Q2)形成调控性作用。

如果其他条件不变,下列曲线能正确反映它们之间变动关系的是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2.下图中P和Q分剐表示产品的价格和数量,D、D1表示需求曲线,S表示供给曲线,E、E1表示均衡价格点。

下列现象与图中所示变化相符的是()

A.大蒜价格飙升,居民减少大蒜的消费

B.楼市限购政策出台之后,楼市降温

C.禽流感导致鸡肉价格下降,鸡肉供应量减少

D.随着用煤企业补库存,煤炭价格出现了上涨

23.如图体现T商品的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相交于E点。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对图示价格变动原因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租购同权,导致商品房价格上涨(a)

②消费淡季来临,母鸡产蛋量增加(b)

③其替代品因技术进步,价格下降(c)

④由于涨价预期,某商品供给增加(d)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4.假设其他条件不变,与下图所反映的信息相符合的是

①部分省市即将对机动车注册执行“国六”排放标准,“国五”机动车的需求和价格变动

②受环保政策影响,部分养殖场关停,导致市场上猪肉供给和价格的变动

③特大台风“山竹”来袭前,受台风影响的地区蔬菜市场价格和需求的变动

④美国对进口钢铁加征关税,导致美国进口钢铁价格和需求的变动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25.我国汽车销售情况(部分数据)如下图所示:

下列对材料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新能源汽车销量暴涨是其他类型汽车销量下降的根本原因

②新能源汽车与其他类型汽车存在替代关系

③汽车产业的生产要素投入可能向新能源车企转移

④销量变动是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必然结果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

C

【详解】

A:

该图像中,需求曲线向右侧移动,反映出了需求的增加,但没有体现供给的变化,排除A。

B:

该图像中,供给曲线向右侧移动,反映出了供给的增加,但没有体现需求的变化,排除B。

C:

该图像中,需求曲线、供给曲线均向右侧移动,反映出了需求、供给都呈现上涨的趋势,同时,供给曲线移动的幅度小于需求曲线移动的幅度,均衡价格上升,符合题意,C正确。

D:

该图像中,需求曲线、供给曲线均向右侧移动,反映出了需求、供给都呈现上涨的趋势,但是,供给曲线移动的幅度大于需求曲线移动的幅度,导致均衡价格下降,与题意不符,D排除。

故本题选C。

【点睛】

解答曲线类试题一般按照“三步走”的方法。

第一步,解读题干文字信息,准确把握题意。

结合文字背景,明确曲线呈现的原因,以及曲线表达的主旨。

第二步,将曲线信息转化为文字信息,复合型曲线可以拆分为单曲线,明确曲线表达的经济信息。

第三步,对比文字信息、曲线信息和题肢选项,找出正确答案。

2.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影响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

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会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当甲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20%时,甲商品需求量会减少,故甲商品需求量变动为30单位可表示为-30;当甲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下降20%时,甲商品需求量会减少,故甲商品需求量变动为40单位可表示为-40。

因此,当甲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20%、替代品价格下降20%同时出现时,甲商品的需求数量可以表示为-70,D适合题意,其他选项均是错误的。

故本题选D。

3.A

解析:

A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价格的因素等知识。

图中从S至S’,体现了数量增加,均衡价格下降。

高档化妆品消费税属于价内税,其他条件不变,税率下调,高档化妆品价格会下降,需求增加,A符合题意;钢材价格上涨,则房价上涨,购房需求减少,排除B;飞机票价格下调,飞机出行的增加,则同路线的高铁客运量、公路客运会减少,排除C;银行贷款利率上调,导致企业生产的产品的成本增加,产品价格上涨,产品需求量减少,D不选。

【点睛】曲线类型试题解题思路

经济曲线尽管形式新颖、灵活,但其考查的基本观点却有着深刻的理论渊源。

基本理论知识是解读经济学曲线的基本支撑元素,基础知识愈深厚,对信息的感受愈敏锐,对信息的理解和分析愈深刻,判断事物则愈准确,所以,要特别重视对理论知识和观点的理解和把握。

同时,经济学曲线试题的另一个特点是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进行“变通”、“整合”、“创新”,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拓展、延伸,在“旧知”的基础上形成“新知”。

4.B

解析:

B

【解析】本题考查互补品和替代品。

羽毛球和羽毛球拍、电动车和电瓶具有互补关系,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自行车和电动车、米粉和面条具有替代关系,②④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点睛】如果两种商品的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人们的同一需要,这两种商品就互为替代品。

如果两种商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这两种商品就是互补品。

5.C

解析:

C

【解析】图中M、N曲线分别代表两类商品,在一般情况下,可以推断出的正确结论是,M是高档耐用品,受价格变动影响弹性大;N是生活必需品,受价格变动影响弹性小;C项判断正确;ABD项均判断错误;正确选项为C。

【点睛】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有何影响?

①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反方向变动。

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6.C

解析:

C

【解析】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影响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

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会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通过n商品的需求量随着m商品的价格变动而发生变化的示意图看出,m与n是互补商品,假定m商品是柴油,并且不考虑其它因素,那么n商品最有可能是柴油车,C适合题意;其他选项不合题意。

【点睛】曲线类型试题解题思路

经济曲线尽管形式新颖、灵活,但其考查的基本观点却有着深刻的理论渊源。

基本理论知识是解读经济学曲线的基本支撑元素,基础知识愈深厚,对信息的感受愈敏锐,对信息的理解和分析愈深刻,判断事物则愈准确,所以,要特别重视对理论知识和观点的理解和把握。

同时,经济学曲线试题的另一个特点是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进行“变通”、“整合”、“创新”,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拓展、延伸,在“旧知”的基础上形成“新知”。

7.B

解析:

B

【解析】此题考查价格变动的影响。

猪肉与鸡蛋是互替商品,因此,猪肉价格上升10%时,鸡蛋需求量应增加20单位;而西红柿与鸡蛋是互补商品,因此西红柿降价10%时,鸡蛋需求量应增加10个单位。

若两种情况同时出现,则鸡蛋需求量应增加30单位。

故本题选B。

8.C

解析:

C

【解析】本题是坐标轴类试题,要明确变量之间的关系。

2018年国家将侧重补贴购买高性能、高水平的新能源汽车用户。

这说明购买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的补贴在减少,所以需求会减少,需求曲线向左移动,而汽车生产未改变,所以供给没有发生变化,价格会下降,C适合题意。

【点睛】曲线类型试题解题思路

经济曲线尽管形式新颖、灵活,但其考查的基本观点却有着深刻的理论渊源。

基本理论知识是解读经济学曲线的基本支撑元素,基础知识愈深厚,对信息的感受愈敏锐,对信息的理解和分析愈深刻,判断事物则愈准确,所以,要特别重视对理论知识和观点的理解和把握。

同时,经济学曲线试题的另一个特点是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进行“变通”、“整合”、“创新”,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拓展、延伸,在“旧知”的基础上形成“新知”。

9.A

解析:

A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互补品的含义。

超市里商品的陈列是有讲究的,香皂与皂盒,剃须刀与剃须泡沫,它们是互补品,放在一起的能够有效地刺激消费者购买的欲望,方便顾客购买,促进商品销售,A正确且符合题意;其它选项说法都是错误的。

故本题答案选A。

10.C

解析:

C

【详解】

图1是高档耐用品曲线,图2是生活必需品曲线。

①不合题意,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商品价格下降,替代品需求量可能减少。

②符合题意,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某商品的需求曲线出现了从如图1到如图2的变化,说明该商品由以往的高档耐用品变为生活必需品。

③符合题意,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商品价格下降,对互补品的需求可能增加。

④表述错误,是由高档耐用品变为生活必需品。

故选C。

【点睛】

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表现在:

一般来说,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一样的。

生活必需品反应较小(需求弹性小),高档耐用品反应较大(需求弹性大)。

3、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与其相关商品价格的影响,(甲商品的价格与乙商品的需求量之间呈“替正互反”的关系)。

若甲商品和乙商品为相关商品,甲商品的价格与乙商品的需求量之间呈“替正互反”关系。

11.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价格变动对互补商品、互为替代品的影响。

③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干,燃油价格下降,燃油汽车与燃油是互补商品,燃油汽车需求增加,供给也会增加,入选。

④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干,新能源汽车与燃油汽车是替代品,承接上一选项分析,燃油汽车供给增加,新能源汽车的供给减少,入选。

①选项观点与题干不符,汽油、柴油与燃油汽车是互补商品,燃油汽车与新能源汽车是互为替代品,互补商品一种商品价格变动引发另一种商品需求变动是反比关系,互为替代品是正比关系,题中油价下调,燃油汽车的需求增加,新能源汽车需求减少,题中甲图图像右平移,表明新能源汽车增加,排除。

②选项观点与题干不符,根据上一选项分析,对于燃油汽车的需求增加,乙图图像左平移,表明燃油汽车需求减少,排除。

故本题选D。

【点睛】

经济生活曲线题解法

考法揭秘

经济生活曲线题具有直观性强、信息量大、新颖灵活等特点,注重考查思维的深刻性、科学性、敏捷性、发散性、综合性等,能够较好地考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因此在高考试题中频繁出现,既涉及选择题,也涉及主观题。

近年来北京卷、全国卷、江苏卷等多次考到曲线题。

因此在复习备考中,经济曲线类试题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答题建模

注意阅读曲线的基本方法。

观察随着横坐标(自变量)的变化,纵坐标(因变量)的取值会有什么变化,但是,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例外,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横坐标为因变量,纵坐标为自变量。

注意经济曲线的变化规律。

经济曲线的变化状态就是自变量和因变量内在变化规律的外在表现,自变量与因变量二者是成正向变化还是反向变化,在临界点前成什么样的变化趋势等。

对经济曲线中信息变化的把握和回应将直接影响解答问题的质量和速度。

要注意用学科理论素养来解决问题。

我们在复习备考时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变通、整合、创新,对一些需要延伸的知识进行拓展和加深,推导出新的知识点。

要注意对经济曲线类试题进行分类和归纳。

利用老师在分析这类试题时的思路和方法进行解答就可以了,但是我们还应通过这类题的练习提高我们的应试能力,培养我们科学的思维方法和优秀的思维品质。

12.C

解析:

C

【详解】

①符合题意,M曲线表示价格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属于高档耐用品,N表示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反应比较小,属于生活必需品;

②不合题意,该商品的需求弹性在逐渐变小;

③符合题意,该商品的价格下跌,需求量变大,互补商品需求量变大;

④不合题意,该商品价格下跌,需求量变大,替代品需求量减少。

故选:

C。

【点睛】

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1)需求规律/需求法则:

一般情况下,价格与需求量的变化呈反方向变动,即价格下跌,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价格上涨,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2)需求弹性理论:

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3)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影响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

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会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13.B

解析:

B

【详解】

②③:

我国实施收费公路的7座以下(含7座)小型客车免收通行费政策。

这一优惠政策会使自驾游的人数相对增多,加油等汽车服务工作量相对增加,②③符合题意。

①:

优惠政策的实施会使乘坐大巴出行的人数相对减少,①错误。

④:

优惠政策的实施会使小型客车的售价会有所提高,④错误。

故本题选B。

14.D

解析:

D

【详解】

本题考查变动对需求的影响。

绿色产品日益受到人们青睐,需求量增加,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供给量不变,均衡价格提高,甲图中E′应该高于E,①错误;进口汽车受整车进口关税下调,供给量增多,供给曲线向右移动,需求量不变,乙图中需求曲线不动,供给曲线S应向右移动,②错误;某行业限产停产增加,产品供给减少,供给曲线向左移动,需求量不变,丙图中E′应该高于E,③正确;创新型劳动力的需求旺盛,创新型劳动力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供给量不变,丁图中E′应该高于E,④正确。

故选D。

15.D

解析:

D

【详解】

材料强调对中药材的需求在逐渐增加,但我国一些名贵中药材一直处于供应减少的状态。

A:

A图显示,需求曲线向右移动,意味着需求增加,同时,供给曲线向右移动,意味着供给增加,A不符合题意。

B:

B图显示,需求曲线向左移动,意味着需求减少,同时,供给曲线向左移动,意味着供给减少,B不符合题意。

C:

C图显示,需求曲线向左移动,意味着需求减少,同时,供给曲线向右移动,意味着供给增加,C不符合题意。

D:

D图显示,需求曲线向右移动,意味着需求增加,同时,供给曲线向左移动,意味着供给减少,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点睛】

解答曲线类试题一般按照“三步走”的方法。

第一步,解读题干文字信息,准确把握题意。

结合文字背景,明确曲线呈现的原因,以及曲线表达的主旨。

第二步,将曲线信息转化为文字信息,复合型曲线可以拆分为单曲线,明确曲线表达的经济信息。

第三步,对比文字信息、曲线信息和题肢选项,找出正确答案。

16.C

解析:

C

【详解】

③: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爆发,人们对口罩的需求量呈爆发式增长,口罩防护领城呈现爆发态势。

不考虑其他因素,人们对商品的需求量将增加,D曲线向右平移,市场上商品的供应量增加,S曲线向右平移,③符合题意。

①:

体现的是商品的供应量减少,S曲线向左平移,①与题意不符。

②④:

体现的是人们对商品的需求量减少,D曲线向左平移,②④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C。

17.D

解析:

D

【详解】

D:

最高限价应低于均衡价格,P2表示调整后的最高限价,其对应的需求量应为Q2,对应的供给量为Q4,所以其供求差额应该是Q2Q4,D符合题意。

A:

图示显示,Q1为调整前的价格对应的供给量,Q3为均衡价格对应的供给量,A不符合题意。

B:

图示显示,Q1Q5为调整前的供求差额供求差额,B不符合题意。

C:

图示显示,Q3为均衡价格对应的供给量,Q5为调整前的价格对应的供给量,C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8.B

解析:

B

【详解】

B:

对提供社区养老、托育、家政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税,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减按90%计入收入总额,不考虑其他因素,意味着会促进社区养老。

托育、家政服务业发展,供给增加,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均衡点将下移,B正确。

A:

选项A反映供给减少,均衡点上移,不符合题意。

CD:

选项CD反映的是需求变化,不选。

故本题选B。

19.C

解析:

C

【详解】

白菜主产地的产量下滑,白菜批发和零售价格大幅上涨,这意味着供给减少,价格上涨。

“将给中国大白菜出口带来机会”意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