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能源管理.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006953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9.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同能源管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合同能源管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合同能源管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合同能源管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合同能源管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合同能源管理.docx

《合同能源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同能源管理.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合同能源管理.docx

合同能源管理

1

帮助节能减排管理方法有效落实的重中之重就是合同能源管理,它属于节能减排范围内的新型产物,以产业相关内容作为剖析对象,高效实施合同能源管理的重点在于有效的结合相关产业特点,对于合同能源管理的模式进行了最为深入的探查,对此模式进行总结,结合国内能源行业节能服务的历史发展进程分析得出,大力度的相关政策硬性规定配合以规模统一的完备体系是加快合同能源管理发展的关键。

热力公司遵循节能减排的洁净发展观念,按照合同能源管理节能部门的相关要求,采用最适合的方式进行节能运作管理。

北京热力集团受限于国家政策没有及时到位,加上受自身原有管理思维框架禁锢以及资源配置的制约,合同能源管理运作不规范,为了确保项目的快速进行,一整套适合热力公司合同能源管理机构的完备实施方案和方案具体落实政策都应该被妥善制定出来。

对于国内外的合同管理模式,我进行一系列的对比,发现二者差异,以北京热力集团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为例,并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结论。

分析了对策和建议,根据北京热力集团市场规模广阔及三级责任分级管理的特点,得出与北京热力集团合同能源管理的最优模式:

制定实际运营方案和相关管理模式,以专业化节能公司做实践基础,进行集合资源,大规模的开展专业运作。

分析有关实例的运作问题,以集团内部的标准信息化体系为工具,对全厂进行必备职能的深入普及。

由此,进一步分析认为该模式可以为北京热力集团以及其他大型能源集团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加快节能减排提供有效的借鉴。

2

1.1.1研究背景

随着国家工业产业的逐步发展,我国的能源需求越来越大。

考虑到全球范围内的能源安全问题,结合当下国内环境容量得出我国的资源保护力度还不够到位。

对于我国来说,在“十二五”的进程中节能减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国务院的一个关于节能减排的工作方案中指出,在2015年,我国的能源消耗均值远远低于五年以前,相当于大量煤炭资源被节约。

二氧化碳的排放要下降17%。

热力行业是国家的能源消耗大户,各热力公司特别是国家热力行业的重要成员,每年消耗的煤炭资源和排放的温室气体规模非常大,而这种情况,被国家督查部门视为“眼中钉”。

国外的新型节能减排机构最先提出了该项目的想法。

有着专业的节能公司为为项目提供服务,主要包括:

制定并最优化企业节能方案,预测企业节能数值,成立节能项目研究小组细致化项目资金投入和资金融合问题,为项目招标配备最佳节能团队,监测节能项目具体实施全过程。

服务的高度综合性利于项目技术引进,资金投入,机构建立等各方面问题的完备解决,大大促进了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程度。

合同能公园管理模式有着巨大的商机,但因为相关体制不够完善,阻止了其全面性地高速发展。

因此需要结合其当下的环境影响因素,分析耗能方的耗能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切实可行的节能方案,并落实贯彻到每一个步骤中。

1.1.2研究意义

通过对国内外能源管理模式的全面分析,深入剖析背景热力集团在实施能管管理模式方面的相关问题,并制定最优解决措施以梳理清晰能源管理模式的管理概念,实践运行流程,相应保障部门。

要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和权益,构建出北京如利集团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最优框架,发挥完备系统的规模力量,促进合同能源管理在整个热力集团范围内的开展。

如此同时,也要提出集团化运作模式的推广程序路线流程图,便利深层次探究这类大型热力集团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

规范化大型热力集团的节能服务行业,使其更适应当下的市场模式,以更专业化的规模为基础平台,已获得最大的利益及获取最具水平的管理模式。

以北京热力集团节能存在推进障碍为切入点,既服务于促进集团节能减排需要,更着眼于节能产业的发展趋势,积极与国际先进模式接轨,提出北京热力集团合同能源管理的运作模式、组织系统改进建议以及实施路线图,这种节能的模式在北京的热力集团得以实施并发扬。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由瓦特最先提出合同能源管理。

为了推销他发明的蒸汽机,他免费提供蒸汽机安装调控维修等服务,对蒸汽机的功能进行科普,最大化购买方的自身利益,使蒸汽机的销量持续上升。

合同能源管理的概念,就是这样被提出来的。

在国外该项目得以充分开拓及发展。

一为研究节能服务行业的历史发展。

以美国和欧洲节能服务行业为主要研究对象,NicoleHopper和CharlesGoldman从行业年度生产总值,公司主要组成部分,市场相关情况等对美国的节能行业进行研究剖析,并预测其接下来的发展情况。

EdwardVine则是从提供节能服务的公司的总数量,项目的应用范畴,目前项目面临的多方面的困难,零一年节能行业总运营值这几个方面对其他国家展开了严密的调查分析,对节能服务行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情况展开有根据的论述。

二为调查利于节能服务行业发展的方案。

由于节能减排工作具有明显的外部性,节能工作的开展不能只依靠市场的作用,还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和激励。

MilouBeerepoot和NielsBeerepoot认为足够严格的审查制度能够高效促进节能服务工作的开展。

他们以荷兰建筑行业节能情况为例,从政府相关政策的完备程度和实施力度等方面展开调查,为这一观点提供有力的实际依据。

三为探索应用合同管理模式项目可实行的程度。

有很多节能项目的改造过程不能被适用。

这一机制的应用受制于企业商业模式、政府政策等因素,采用这一机制的项目开始前必须进行可行性分析,以评判项目成功的可能性及效益。

建立了出在很多种环境下的分析是否能够得以实行合同能源管理的系统。

为类型多元化的企业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实施进行综合评定以便于最优政策的制定。

最后一个方面则是研究该项目的财政风险。

在节能项目的实施中存在突发性的风险因素,它妨碍着该项目的高效实施。

EvanMills和SteveKromer建议起关于节能项目财政方向的危机分析体系,体系中专业性人才和投资商高度集中。

通过双方充分交流信息以对项目风险进行识别和定量化分析,并通过建筑能效改造的实例介绍如何识别、量化及管理项目风险。

1.2.2国内研究现状

合同能源管理(EMC)在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开展了项目科普,实地推行,大面积推广等相应工作,虽有成功但问题仍存。

多年的推广工作并没有形成相关EMC的真实产业。

因此,国内研究小组开始正视实际问题,从理论的分析转向对实践的掌控,力求及时发现并解决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根本问题。

梳理清晰运作流程,将理论化的开展措施落实到每一处。

对目前已知问题进行透彻分析得出以下几方面是重中之重:

一是研究中国的节约能源的产业,主要研究在合同能源管理运作过程中的障碍和解决障碍的方案。

黄咏洲、黄玮直接指出目前EMC发展存在相关制度约束、电力价格相对

低廉、融资不便、缺乏权威的节能效果检测手段等障碍,从政府、节能服务公司、金融机构三方面提出改进措施,提议相关部门进行在合同能源管理开展过程中,提高对该项目的传播水平,并确保能源的价格的合理化。

节能服务公司应增强技术实力、建立标准化合约、对节能量检测过程进行标准化,金融机构则应寻找多种资金来源、建立周转基金。

许艳、李岩探究欧美国家节能公司的历史发展趋势,得出欧美国家节约能源的服务产业的法规及行业标准和在节能产业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以中国节能服务产业目前情况与之进行对比,得出节能服务产业发展要注重地区和行业差异的结论,提出合同能源管理在节约能源的领域上的认知度、制定了政策和节能标准的两项建议。

通过分析该项目特点,国家节能减排项目研究小组回顾了EMC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介绍了EMC在中国的发展现状,把EMC公司划分为资金依托型、技术依托型及市场依托型三类。

该项目组认为我国当下EMC产业相关制度不够完善,没有资金融合相对困难,有关知识掌握程度达不到要求。

为了我国EMC行业的高效发展,要积极与外商开展合作,吸引外商投资。

包括加强EMC行业的能力建设、建设中国EMC产业新的示范项目及建立促进EMC产业发展专项基金三项建议。

二是对EPC融资模式的研究。

由于我国EPC项目普遍面临融资难的困境,这类研究集中于借鉴国外已有融资模式的经验,试图对现有EPC项目的融资模式提出改进。

李玉静、胡振一分析了推广EMC机制的意义,简要介绍了我国EMC的推广近况,参考美国和巴西的EMC发展历程,阐述了美国和巴西的节能资金融合的模式,即保证型和共享型资金融合模式。

他们认为我国应该参考国外优秀的融资模式,引进最适合我国EMC产业发展的相关技术,融会贯通出最优模式,高效促进国内EMC行业的发展速度。

郑武就全球首例中国EMC金融交易平台的构建方案和当下实际运作情况进行总结,论述了其理论基础——资产证券化及未来收益的证券化,认为该平台可向引入担保机制及将交易项目打包为标准化产品的方向改进。

三是对ESCO风险管理的研究。

由于EPC项目比较复杂,而实施过程中的几乎全部风险都由ESCO承担,EPC项目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ESCO的风险管理。

吴丽梅、王永祥仔细区别了EMC项目的资金融合风险所属阶段,凭借历史债务涵盖范围,对债务的承担程度等相应动态指标进行风险评估。

提出避开风险影响,掌控风险程度,转移风险危害等三种对风险的应对策略。

王婷、胡珀对EMC项目的运作机构的服务框架和实际运作程序进行研究,他们认定EMC项目存在外部环境及能源节约技术及组织管理的风险,并运用灰色多层次的评价模型对此种风险进行评价,充分利用实例检验模型的有效性。

周鲜华、徐勃对EMC项目的利益风险进行多角度剖析,将其风险来源划分为预测节约能量数值的不确定性、融资成本的高低及客户支付的可能性三方面,提出控制节能量测算流程、拓宽融资渠道及加强客户关系管理三项改进建议。

3

2.1.1合同能源管理的内涵

合同能源管理是一种较为新型的机制,是以西方国家作为根据地进一步发展。

节能公司是具体节能项目的实践主导者,能量消耗被有效控制,节约的费用加用以支付项目的整体投资。

企业利用节约的资金升级节能器械,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这是社会化的新兴型能源管理方式。

合同能源管理是不同于传统节能模式的高效模式,它有效地结合了市场环境因素,达到互惠双赢的最终目的。

通过对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贯彻落实,在降低能量消耗数值的同时,也因节能减排而为社会带来相对应的巨额利润。

作为项目的实施主导者,用能公司实现了市场化和利益化的双重目的。

2.1.2合同能源管理理论基础

两次大型能源危机加剧了环境的压力,世界各国才开始对节能项目重视起来。

而一种名为合同能源管理的模式也逐步发展起来。

节能公司的建立作为采取合同能源管理首当其冲的步骤。

作为以专业的节能服务公司,以获取最大收益为主要目的,遵循合同能源管理部门的相关要求,节能公司展开了对能源消耗量的有效控制。

通过同意愿节能客户签署合同的授权方式,节能公司为用户提供制定节能方案,投资节能项目,设计节能过程,采购节能材料,施工节能项目,检测项目开展等全套的节能服务,并通过用户对服务好评的口碑相传获得更多的节能客户,取得巨额收益。

一般来说,在节能合同生效期间,客户的节能资金能用于进购节能能源,提供服务公司服务费等多种用途。

以能源节约公司的运行手段做研究对象可知,该公司是属于经济的范围内能源节约项目的常态化,通过竞争的手段以发现自身的不足并相应改善以谋求更高速的发展。

第一,节能公司承担了客户的节能风险,专业化的妥善解决了节能过程中的技术问题。

更高效更充分的解决了节能方的顾虑;

第二,节能服务公司对节能项目进行资金注入,控制住节能客户的融资问题,帮助客户收入更多的节能效益,减小了企业对经济效益的担心;

第三,同类项目在节能公司内部的有效开展能提供可靠的历史依据,得到诸多工作经验。

复制性的项目运作,能节省节能的总时间,降低节能的投入成本,有效地控制住节能中的不确定因素出现概率,将节能收益最大化,从多角度减轻了节能项目的经济压力。

4

2.3其他国家EMC项目运营模式和发展程度

合同能源管理在全球的发达型国家的具体运作已经相应步入正轨。

新型产业的形成是其成熟标志。

合同能源管理在国外被主要应用于三类典型地区:

应用于包括加拿大等北美地区。

应用于法德,西班牙等欧洲群体。

应用于日本等亚洲区域。

2.3.1欧美国家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运营模式和发展程度

美国作为世界发达国家之一,有着丰富的经济资源作为支撑后盾,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美国高的发展初始基点大力度促进了发展速度,使美国跻身为合作能源节能行业巨头。

政府机构属大型耗能企业,是节能公司的主要服务对象。

美国就合同能源管理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文案,对政府和节能公司之间的合作进行了合理的控制,政府按照文案要合理化合同能源管理的运用方式,加大对内部楼宇节能的高效改革。

金融危机造成了美国合同能源管理产业的发展停滞,但总体发展情况仍保持高速的特点。

2008年,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年增长率达到7%,产业总收入超过41亿美元,在2013年已超过达到70亿美元。

欧洲的合同能源管理以法国和西班牙为代表,与美国有所不同,主要开展技术升级改造以及热电联产等,模式相对比较单一,以节能分享模式为主。

法国相关于合同能源管理的内容很宏观,其中较为突出的是法国的电力行业和气体燃料行业等,为了支持合同能源管理的发展,法国成立了名为环境能源控制署的机构。

用于节能服务公司开展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资金主要来自于政府的财政拨款以及污染环境的惩罚性罚款的十分之七。

2.3.2亚洲地区国家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与发展现状

在亚洲地区,早在1996年,日本就引入了合同能源管理并进行了大力扶持,所以在日本通过各种方式大力扶持的合同能源管理得以非常迅速的发展。

由于日本十分重视标准化建设,所以其要求其所有的政府的机构都需要按照日本国家所规定的能耗标准,并且必须在规定期限的限度内开展节能改造,用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的方式。

除此之外,为了激励各个节能服务公司,政府还向其提供了财政补贴和税收的优惠政策

正是因为日本政府采取了各种激励政策和扶植手段,本国的合同能源管理获得了十足的进展,并且国内的市场规模得以不断地拓展,其国内采取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服务的公司的数量和规模得以成倍增长,在两千零五年就已达到了三百万美元。

2.4我国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及其发展现状

合同能源管理进入中国以后,充分发挥了系统化节能的优势,其先进的管理模式给国内节能服务产业带来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下,从项目初始阶段的能源审核、项目节能诊断到项目融资、设备安装等全部由节能服务公司提供一条龙式的专业化服务,大大分担了用能单位的精力,并且其节能效果十分明显。

就目前来说,我国的合同能源管理产业的发展十分迅速,据调查数据显示,单单就2011年到2012年这段期间来说,我国节能服务产业总产值有大幅度增长,其中共计3905个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比上年增长22.62%,项目投资总额为505.72亿元,节约标准煤1774万吨,在环保方面来说,还减排二氧化碳4430多万吨。

2.4.1发展历程

中国引进合同能源管理在1997年,在全球环境基金、世界银行以及国内的相关部门的共同推动下,我国开展了试点研究工作。

在山东、辽宁和北京三个省最先建立了多个示范性合同能源管理公司

在第一期示范工程的基础上,该项目在2003年11月,成立了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即正式启动了第二期的项目。

除此之外,为了帮助节能服务公司特别是中小节能服务公司解决融资难题,专门设立了世行专项部,从政策上大力扶持。

2.4.2市场规模

就目前来说,我国己经备案了5批的节能服务公司,我国已经有了超过四千家从事节能服务业务的企业,并有超过四十万的人员在从事合同能源管理。

在这个情况下,节能服务公司得以迅速发展,尤其是节能产值的增长非常快,现阶段有6家的产值超过10亿元,18家的产值超过5亿元,83家的产值超过1亿元的节能服务企业。

2.4.3节能服务公司的队伍现状

目前,我国节能服务公司队伍建设不断壮大,合同能源管理会员企业不断增加,同时呈现了一些新的亮点:

一是国有大型企业例如国家电网、中国节能投资公司等积极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服务,改变了节能服务公司长期以民营成分为主的特征;二是,许多具有较强专项技术实力的节能设备制造商在销售产品的基础上,如,哈尔滨九州电气有限公司进一步创新商务模式,进入节能服务行业,提升了合同能源管理产业的技术能力;三是,大型跨国公司(如西门子、日立、施耐德等)陆续进入我国节能服务市场,在理念、技术和投资方面提高了整个产业的总体水平。

2.4.4在国内“叫好不叫座”的合同能源管理

被公认为合同能源管理的核心是“我投资,你节能,共分利”。

合同能源管理作为现在最具市场化能力的能效管理模式,就目前来说,其管理模式已经逐步拓展到了工业、建筑及市政项目,在某些领域发挥了巨大的潜力这些领域主要包括了在照明节能、空调节能、供热节能、工业锅炉窖炉节能。

合同能源管理被许多节能服务公司作为主力军是为了进军照明节能的市场,在4月25日到27日举行的“2013北京照明展”上,在各个公司看来,由于国家逐步加深对节能减排事业的关注,合同能源管理也被大家视为此项事业中最重要的减排利器,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

但现阶段的市场中,如何进行市场推广和怎样吸引融资的问题仍十分棘手,而且值得警惕的还有信用和经营风险。

  有一组统计数据是来自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显示出来,在2012年,我国从2011年的412.43亿元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投资增长到了557.65亿元,其涨幅增了31.21%,并且实现的节能量有着一千八百多万吨标准煤。

可是,正是一个商业模式即节能服务企业和用能单位实现起来双赢,却在中国的发展步履维艰,自从合同能源管理这一概念第一次被世界银行带到了中国,而经过了近17年的发展后,合同能源管理给人留下的印象是“叫好不叫座”。

在此之中,有“三座大山”难以逾越,即项目难以寻找,融资困难还有信用媒体评价十分不健全。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即节能服务公司承担大多数的项目资金。

大量投入资金的合同期的前期,而等到了节能的效益得以产生以后,才能在未来的几年中才能慢慢的获得逐步收益。

这个由投入资金到未来获得收益的过程的周期很长,,有些资金上的困难是节能服务公司所要面对的。

而有些公司为了缓解资金问题的而通过银行融资的道路也十分困难。

但是随着市场的逐步加深了对该项目的融资,部分的金融企业和政府部门也开始意识到了这一个模式的价值开始建立各种合作,开始面对问题及情况。

对于这种新尝试,上海就冲在了最前线,在上海市经信委等单位协调下,浦发银行等银行在日前承诺,在“十二五”期间,为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提供总额近130亿元绿色信贷。

截至目前为止,已有10家合同能源管理公司获得融资。

3.1.1北京热力集团的管理思路

北京热力集团就是合同能源管理公司的突出代表,该公司拥有二十多个职能部室、三家分公司、十多家家二级子公司,该公司的发展战略是要把北京热力集团公司建设成为市场化、集团化、现代化、国际化的公司。

该公司具有较强发展、盈利和国际竞争能力的知名的能源公司,该公司的集团化管理体质和运营模式主要为集团公司,子公司和集成企业。

由于集团资金紧张、技术遇到风险等相关的节能因素的影响,某些项目不能得到得当的应用。

通过发挥节能服务公司的作用,为该项目企业提供的资金融合、技术提供等服务并且充分提高了节能项目的资金融合能力,与此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新的技术的风险,开拓了各个企业运用该种节能项目的方式。

北京热力集团的各个分公司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同时,基本建设逐步实现集团公司系统内部有节能部分的收益、在准确计量的项目也纳入合同能源管理的范畴,全部实施合同能源管理。

3.1.2北京热力集团项目运作方式

专业节能服务公司作为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运作主体,其中的各个专业公司都根据自身的市场开拓能力及技术统筹,管理水平,在集团系统基层电厂广泛应用锅炉、汽轮机、高压变频等改造技术,积极开展节能项目技术经济分析,充分了解自身的节能潜力,并充分确认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建设程度和改造技术路线及方案,充分开展项目的实施工作。

基层企业根据与专业节能服务公司在项目前期的洽谈情况,确定初步合作意向,并提出釆用合同能源管理的具体项目计划,配合实施。

3.1.3北京热力集团的节能产业目前的发展状况

就目前来说,北京华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北京热力集团系统中从事合同能源管理业务的节能服务公司的表现尤为突出。

该公司已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备案,其备案数量已经居行业的前列。

北京华热科技有限公司是隶属于北京市热力集团的节能服务公司,起始注册资金就已达到两千万元,是位于中关村的高新技术产业,北京热力集团热计量项目组是该公司的前身,为了响应国家的节约能源减少排放的号召,也为了推进本集团的节能减排工作,该集团决定成立专业化的节能服务公司以面向供热领域,其相关任务为承担供热计量和供热信息化。

作为该公司前身的北京热力集团热计量项目组曾先后与华智大宝联合开发了公共建筑用热的控制机制、热计量装置产品基于通断时间面积法和如何收费计量的管理系统,系列产品由北京热力集团负责总体方案设计,由华大智宝进行生产制造,生产产品归属北京热力集团,为了热计量改造工作的进一步推展,将企业成果面向全行业进行快速转化,北京热力集团成立了专业的热计量节能服务公司专项开展热计量工作,原有华大智宝生产产品由华热科技负责进行产业化推广,结合热计量分摊运营服务业务,方案主要是为了解决如何面向供热行业提供供热计量收费的整体。

截至2014年年底,北京华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已在北京市部分老旧小区改造、新建建筑热计量项目上实现了新产品的推广应用,并且有超过七百万的推广面积的成果。

就目前来说,作为北京热力集团的下属分公司,北京华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已经承担了新一代的热计量装置产品即通断时间面积法产品的开发设计及服务和生产的工作,在产品质量保障上实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产品均需经过多道检测工序,包括原材料检测、产品老化、阀门试水打压测试等关键环节,为了保障产品的最终质量,该公司还加强对关键部件生产加工和外部原材料的质量把控。

是北京热力集团认可的通断时间面积法产品质量过关的供热计量装置生产企业,年生产能力达到15万套。

公司现有员工80%为本科以上学历,硕士以上学历比例占到16%,研发技术人员占到60%以上。

公司核心技术团队多位成员均有10年以上供热行业相关技术和管理经验。

在节能咨询、节能设计、热能工程、智能化控制、计量检测技术等方面均有高级专业人才。

不仅员工学历水平较高,公司还与清华热力学院、中国科学院热能所、中国建筑研究院等高校及单位单位均建立了生产学习研究一体的合作关系。

该公司研发通的系统符合了国家的《JGJ173供热计量技术规程》和《JG/T379通断时间面积法热计量装置技术条件》的要求,其主要遵循的原则是按楼栋计量,按各家各户分摊,其研发的供热管理的系统是自主研发的,不仅整合了热计量技术,还在节约能源的基础上保障了舒适度。

3.2合同能源管理的发展模式存在的各类问题

就北京热力集团来说,有三个方面的合同能源管理的发展问题:

一是,客观上存在的国家政策不到位的问题,国家非常重视节能减排,也要求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但没有能够彻底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进行具体的立法;同时,国家制定的合同能源管理税收减免、财政奖励等也不能够完全到位;二是,集团公司内部管控体制机制不健全,三级责任主体没有形成合力,集团系统技术、资金、人才资源没有能够得到有效的整合;三是,专业节能服务公司力量薄弱,集团从统一管控和按照市场规则有序竞争的角度组建了多家节能服务公司,然而合同能源管理对人力资源有着较高的要求,可各公司的工作人员队伍能力整体较弱,对于项目技术管理的需要是无法满足的,导致项目服务质量不高。

另外,还存在着合同能源市场模式较为单一、节能服务公司融资难、用户参与兴趣不高等等多方面亟需解决的问题。

3.2.1国家支持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