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北京一模化学实验题汇编.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004760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41.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北京一模化学实验题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三北京一模化学实验题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三北京一模化学实验题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高三北京一模化学实验题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高三北京一模化学实验题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北京一模化学实验题汇编.docx

《高三北京一模化学实验题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北京一模化学实验题汇编.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北京一模化学实验题汇编.docx

高三北京一模化学实验题汇编

2013年高三北京一模化学实验题汇编

一、选择题

1.(2013年东城区一模)对贴有下列标签的试剂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标签

分析

该试剂不能直接接触皮肤

该试剂用带橡胶塞的试剂瓶盛装

该试剂受热易分解

该试剂具有强吸水性

2.(2013年西城区一模)利用右图实验装置,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实验结论

A

浓醋酸

CaCO3

C6H5ONa

酸性:

醋酸>碳酸>苯酚

B

浓硫酸

蔗糖

溴水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氧化性

C

H2O

电石

KMnO4

乙炔具有还原性

D

盐酸

Na2CO3

Na2SiO3

非金属性:

Cl>C>Si

3.(2013年东城区一模)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证明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

将乙烯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B

证明NH4Cl溶液能促进Mg(OH)2固体的溶解

向两份等量Mg(OH)2固体中分别加入等体积蒸馏水和NH4Cl溶液

C

证明Al2O3的熔点比Al高

把砂纸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到熔化

D

证明胶体的分散质能透过滤纸

将Fe(OH)3胶体过滤后所得滤液置于暗处,再用激光笔照射滤液

4.(2013年海淀区适应性练习)完成下列实验,所选装置正确的是

A

B

C

D

实验

目的

实验室

制备乙烯

分离苯和溴苯的混合物(沸点:

苯为80.1℃,溴苯为156.2℃)

分离KCl和NH4Cl固体混合物

实验室用纯碱和稀硫酸制备二氧化碳

实验装置

5.(2013年门头沟区一模)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B

C

D

装置

实验

分离乙醇和乙酸

证明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互溶液体混合物

制取并收集氨气

6.(2013年怀柔区一模)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不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7.(2013年石景山区一模)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装置①可用于除去Cl2中含有的少量HCl气体

B.按装置②所示的气流方向可用于收集H2、NH3等

C.装置③可证明非金属性Cl>C>Si

D.装置④向左推动针筒活塞可检验该装置的气密性

8.(2013朝阳区一模)右图集气瓶中用滤纸折成的纸蝴蝶上喷洒了一种溶液,通入某种气体后,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纸蝴蝶颜色变化不一致的是

A

B

C

D

喷洒液

酚酞

紫色石蕊

酸性重铬酸钾

酸化的KI-淀粉

通入的气体

NH3

Cl2

CH3CH2OH(g)

O2

预测的颜色变化

变为红色

最终褪色

无明显变化

变为蓝色

 

9.(2013年海淀区一模)某课外小组欲测定过氧化钠与碳酸钠混合物中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准确称量a克样品,下列后续实验方案中,不合理的是

A.隔绝空气加热,冷却后,称量剩余固体质量m1g

B.与足量稀盐酸反应并蒸干,,称量剩余固体质量m2g

C.与足量水反应并加热,收集到标准状况下V1L干燥气体

D.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并加热,收集到标准状况下V2L干燥气体

10.(2013年丰台区一模)某同学对Na2O2与CO2反应后所得固体进行研究,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得固体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是

A.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将反应后溶液加热蒸干、灼烧,得到b克固体

B.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

C.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BaCl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到b克固体

D.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水反应,加热,使气体完全逸出,冷却至室温后测得气体体积为V升(已换算为标准状况)

11.(2013房山一模)如右图所示实验装置,烧瓶内充满氯气,底部有一层细沙(不参与反应),玻璃导管下口b处塞有一小块钠。

从a口伸入一根细铁丝把钠块捅下去,再用滴管从a口滴下一滴水,恰好落在钠块上,立即剧烈反应。

下列对此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所充氯气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B.反应中,烧瓶内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玻璃导管只起到定位加入钠和水的作用

D.烧瓶中Cl2,可能参与四个氧化还原反应

二、填空题

12.(2013年西城区一模)(14分)甲、乙两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探究硝酸与铁反应的产物。

文献记载:

I.在浓硝酸和活泼金属反应过程中,随着硝酸浓度的降低,其生成的产物有+4、+2、﹣3价等氮的化合物。

II.FeSO4+NO

Fe(NO)SO4(棕色)∆H<0。

III.NO2和NO都能被KMnO4氧化吸收。

甲的实验操作和现象记录如下: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CO2,关闭弹簧夹。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将浓硝酸缓慢滴入烧瓶中,关闭活塞。

无明显现象。

加热烧瓶,反应开始后停止加热。

①A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一段时间后,气体颜色逐渐变浅;B中溶液变棕色;C中溶液紫色变浅。

②反应停止后,A中无固体剩余。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滴入浓硝酸加热前没有明显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

(2)检验是否生成﹣3价氮的化合物,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

(3)甲取少量B中溶液,加热,实验现象是_______。

请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原因:

_______。

甲依据该现象得出的结论是A中有NO生成。

(4)乙认为甲得出A中有NO生成的证据不足。

为获取充足的证据,乙仍采用该装置和操作进行对照实验,乙作出的改变是_______,证明有NO生成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5)证明A溶液中是否含有Fe2+和Fe3+,选择的药品是(填序号)_______。

a.铁粉b.溴水c.鉄氰化钾溶液d.硫氰化钾溶液

13.(2013朝阳区一模)(16分)实验室制乙烯时,产生的气体能使Br2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甲、乙同学用下列实验验证。

(气密性已检验,部分夹持装置略)。

实验操作和现象:

操作

现象

点燃酒精灯,

加热至170℃

Ⅰ:

A中烧瓶内液体渐渐变黑

Ⅱ:

B内气泡连续冒出,溶液逐渐褪色

……

实验完毕,

清洗烧瓶

Ⅲ:

A中烧瓶内附着少量黑色颗粒状物,有刺激性气味逸出

 

(1)烧瓶内产生乙烯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溶液“渐渐变黑”,说明浓硫酸具有性。

(3)分析使B中溶液褪色的物质,甲认为是C2H4,乙认为不能排除SO2的作用。

①根据甲的观点,使B中溶液褪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乙根据现象Ⅲ认为产生了SO2,在B中与SO2反应使溶液褪色的物质是。

③为证实各自观点,甲、乙重新实验,设计与现象如下:

设计

现象

在A、B间增加一个装有某种试剂的洗气瓶

Br2的CCl4溶液褪色

 

与A连接的装置如下:

D中溶液由红棕色变为浅红棕色时,E中溶液褪色

a.根据甲的设计,洗气瓶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

b.根据乙的设计,C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

c.能说明确实是SO2使E中溶液褪色的实验是____。

d.乙为进一步验证其观点,取少量D中溶液,加入几滴BaCl2溶液,振荡,产生大量白色沉淀,浅红棕色消失,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

(4)上述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14.(2013年门头沟区一模)(14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网上搜集到信息:

钾、钙、钠、镁等活泼金属能在CO2气体中燃烧。

他们对钠在CO2气体中燃烧进行了下列实验:

操作过程

实验现象

将干燥的玻璃燃烧匙中燃烧的钠迅速伸入到盛有装满CO2的集气瓶中

钠在盛有CO2的集气瓶中继续燃烧

反应后冷却

集气瓶底附着黑色颗粒,瓶壁上附着有白色物质

(1)要熄灭燃烧的钠,可以选用的物质是(填字母)

a.水b.泡沫灭火剂c.干沙土d.二氧化碳

(2)该小组同学对瓶壁上的白色物质的成分进行讨论并提出假设

Ⅰ.白色物质是Na2O;

Ⅱ.白色物质是Na2CO3;

Ⅲ.白色物质还可能是

(3)为确定瓶壁上白色物质的成分,该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取少量白色物质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②静置片刻,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无明显现象

①通过对上述实验的分析,你认为上述三个假设中,成立。

②钠在CO2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丙同学认为白色物质有可能是氢氧化钠,你认为是否合理并说出理由。

(4)某碳酸钠粉末中可能含有少量NaOH和NaCl杂质,为检验粉末中是否含有这些物质,某学生设计如下六个实验步骤,请将下面表格所用的试剂及实验操作补写完整:

实验步骤

所用试剂及实验操作

取少量样品放入试管甲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并振荡至全部溶解

过滤,将少量滤液盛在试管乙中

滴入几滴酚酞试液

向溶液里滴入硝酸银溶液

15.(2013年石景山区一模)(15分)某小组查文献得知:

氧化性IO3¯>Fe3+>I2,3Br2+6FeCl2=2FeBr3+4FeCl3;

I2+2S2O32¯=S4O62¯+2I―;CuI是一种白色沉淀(Ksp=1.3×10¯12)。

Ⅰ.该小组为确定一份加碘盐(可能含有KIO3、KI、Mg2+、Fe3+)的成分,设计定性实验加以猜想和验证。

(1)实验过程如下:

实验步骤

实验过程和现象

对应结论

步骤1

取一定量碘盐,用适量蒸馏水溶解,并加稀盐酸酸化,将所得试液分为3份

2

第①份

试液

溶液变红

碘盐中肯定含______

第②份

试液

溶液不变色

第③份

试液

 

X为_______

(填化学式)

(2)该碘盐中肯定不含的物质是_________(用化学式或离子符号表达)。

(3)根据信息推断Fe3+、S4O62¯、I2、Br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4)第③份试液中加入足量KI固体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Ⅱ.用“间接碘量法”测定含有CuCl2•2H2O晶体的试样(不含能与I―发生反应的氧化性杂质)的纯度,过程如下:

取0.40g试样溶于水,加入过量KI固体,充分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加入淀粉作滴定指示剂,用0.1000mol/L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到达滴定终点时,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20.00mL。

(1)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2)CuCl2溶液与K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试样中CuCl2•2H2O的质量百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2013年海淀区一模)(14分)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Cl2、Br2、Fe3+的氧化性强弱,设计了如下实验:

(1)①检查气体发生装置A的气密性的操作是。

②整套实验装置存在一处明显的不足,请指出。

(2)用改正后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下: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打开活塞a,向圆底烧瓶中滴入适量浓盐酸;然后关闭活塞a,点燃酒精灯。

D装置中:

溶液变红

E装置中:

水层溶液变黄,振荡后,CCl4层无明显变化。

Cl2、Br2、Fe3+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3)因忙于观察和记录,没有及时停止反应,D、E中均发生了新的变化。

D装置中:

红色慢慢褪去。

E装置中:

CCl4层先由无色变为橙色,后颜色逐渐加深,直至变成红色。

为探究上述实验现象的本质,小组同学查得资料如下:

ⅰ.(SCN)2性质与卤素单质类似。

氧化性:

Cl2>(SCN)2。

ⅱ.Cl2和Br2反应生成BrCl,它呈红色(略带黄色),沸点约5℃,与水发生水解反应。

ⅲ.AgClO、AgBrO均可溶于水。

①请用平衡移动原理(结合化学用语)解释Cl2过量时D中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________,请设计简单实验证明上述解释:

②欲探究E中颜色变化的原因,设计实验如下:

用分液漏斗分离出E的下层溶液,蒸馏、收集红色物质,取少量,加入AgNO3溶液,结果观察到仅有白色沉淀产生。

请结合化学用语解释仅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

③将少量BrCl2通入到碘化钾溶液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7.(2013年东城区一模)(13分)

某化学小组同学用下列装置(气密性已检验)进行实验。

ⅠⅡⅢⅣ

(1)探究O2与KI溶液发生反应的条件。

1甲、乙两同学选用以下试剂进行实验(0.1mol·L-1KI溶液,30%H2O2溶液、0.1mol·L-1H2SO4溶液、淀粉溶液、MnO2固体、KMnO4固体),实验记录如下。

操作

现象

向Ⅰ中加入必要的试剂,并向Ⅳ中加入KI、淀粉溶液。

连接Ⅰ、Ⅳ,打开活塞

Ⅰ中剧烈反应,产生无色气体并伴随大量白雾;Ⅳ中有气泡冒出,溶液迅速变蓝

向Ⅱ中加入必要的试剂,并向Ⅳ中加入KI、淀粉溶液和稀硫酸。

连接Ⅱ、Ⅳ,点燃酒精灯

Ⅳ中有气泡冒出,溶液变蓝

甲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是。

乙实验中O2与KI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甲用Ⅱ加入试剂替换Ⅰ后,Ⅳ中仍加入KI、淀粉溶液,再次实验时Ⅳ中溶液不变蓝。

由此他猜测第一次实验时可能是Ⅰ中的白雾使溶液变蓝。

甲又将Ⅰ中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下列溶液(填序号),证明了白雾中含有H2O2。

a.酸性KMnO4b.FeCl2c.Na2S

③由甲、乙两同学的实验,可得出结论:

(2)资料显示:

KI溶液在空气中被缓慢氧化时CO2参与了反应。

丙、丁两同学为探究该反应中CO2的作用,进行下列实验。

操作

现象

向Ⅰ中加入Na2CO3和稀硫酸,Ⅳ中加入KI、淀粉溶液并在上层覆盖少量煤油。

使Ⅰ中发生反应将装置中空气排尽后,再将气体通入Ⅳ的溶液中

Ⅳ中有气泡冒出,溶液不变蓝

向Ⅰ中加入Na2CO3和稀硫酸,Ⅲ中加入必要试剂,Ⅳ中加入KI、淀粉溶液。

依次连接Ⅰ、Ⅲ、Ⅳ,打开活塞

Ⅳ中有气泡冒出,溶液变蓝

1丙实验的目的是。

2丁实验的Ⅲ中加入试剂的化学式是。

③为证明CO2所起的作用,可进行的操作是:

取上述丁实验后Ⅳ中溶液,。

18.(2013年丰台区一模)(15分)为验证氧化性Cl2>Fe3+>SO2,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和

A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过程:

.打开弹簧夹K1~K4,通入一段时间N2,再将T型导管插入B中,

继续通入N2,然后关闭K1、K3、K4。

Ⅱ.打开活塞a,滴加一定量的浓盐酸,给A加热。

Ⅲ.当B中溶液变黄时,停止加热,夹紧弹簧夹K2。

Ⅳ.打开活塞b,使约2mL的溶液流入D试管中,检验其中的离子。

Ⅴ.打开弹簧夹K3、活塞c,加入70%的硫酸,一段时间后夹紧弹簧夹K3。

Ⅵ.更新试管D,重复过程Ⅳ,检验B溶液中的离子。

(1)过程Ⅰ的目的是。

(2)棉花中浸润的溶液为。

(3)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用70%的硫酸制取SO2,反应速率比用98%的硫酸快,原因是。

(5)过程Ⅵ,检验B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的操作是。

(6)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完成了上述实验,他们的检测结果一定能够证明

氧化性Cl2>Fe3+>SO2的是(填“甲”“乙”“丙”)。

过程ⅣB溶液中含有的离子

过程ⅥB溶液中含有的离子

有Fe3+无Fe2+

有SO42-

既有Fe3+又有Fe2+

有SO42-

有Fe3+无Fe2+

有Fe2+

 

(7)进行实验过程Ⅴ时,B中溶液颜色由黄色逐渐变为红棕色,停止通气,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变为浅绿色。

查阅资料:

Fe2+(aq)+SO32-(aq)

FeSO3(s)(墨绿色)

提出假设:

FeCl3与SO2的反应经历了中间产物FeSO3,溶液的红棕色是FeSO3(墨绿色)与FeCl3(黄色)的混合色。

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证实该假设成立:

 

①溶液E和F分别为、。

②请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步骤3中红棕色溶液颜色变为浅绿色的原因。

19.(2013大兴区一模)(13分)某校学生化学实验小组,为验证非金属元素氯的氧化性强于硫和氮,设计了一套实验装置:

(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

ABCDE

(1)写出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B中出现黄色浑浊现象,产生此现象的离子方程式。

(3)试从原子结构角度解释氯的氧化性大于硫的原因。

(4)D中干燥管中出现的现象及化学方程式。

(5)有同学认为D中的现象并不能说明氯的氧化性大于氮,需要在C之前加装洗气装置,请画出其装置图(并注明盛装试剂)。

(6)还有什么方法能证明氧化性Cl2>S,用一种相关事实说明。

20.(2013大兴区一模)(13分)铁铜及其化合物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Ⅰ:

Fe2O3、Cu2O都是红色粉末,常用作颜料。

某校化学实验小组通过实验来探究某红色粉末是Fe2O3、Cu2O或二者混合物。

探究过程如下:

查阅资料:

Cu2O溶于稀硫酸生成Cu和CuSO4,在空气中加热生成CuO。

提出假设:

假设1:

红色粉末是Fe2O3假设2:

红色粉末是Cu2O

(1)假设3:

设计探究实验:

取少量粉末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在所得溶液中再滴加KSCN溶液。

(2)若滴加KSCN试剂后溶液不变红色,则证明原固体粉末中一定不含Fe2O3。

你认为这种说法合理吗?

简述你的理由。

(3)经实验分析,确定红色粉末为Fe2O3和Cu2O的混合物,实验小组欲用加热法测定红色混合物中Cu2O的质量分数。

取ag固体粉末在空气中充分加热,待质量不再变化时,称其质量为bg(b>a),则混合物中Cu2O的质量分数为。

Ⅱ:

铁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治疗缺铁性贫血的常见方法是服用补铁药物。

“速力菲”(主要成分:

琥珀酸亚铁)是市场上一种常见的补铁药物。

该药品不溶于水但能溶于人体中的胃酸。

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为了检测“速力菲”药片中Fe2+的存在,设计了如下实验:

(4)试剂1是。

(5)加入KSCN溶液后,在未加新制氯水的情况下,溶液中也产生了红色,其可能的原因是。

(6)在实验中发现放置一段时间,红色溶液的颜色会逐渐褪去。

为了进一步探究溶液褪色的原因,甲、乙、丙三位同学首先进行了猜想:

编号

猜想

溶液中的Fe3+又被还原为Fe2+

溶液中的SCN-被过量的氯水氧化

新制的氯水具有漂白性,将该溶液漂白

基于乙同学的猜想,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乙同学的猜想是否正确。

写出有关的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

(不一定填满,也可以补充)

编号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和结论

1

21.(2013房山一模)(15分)某黄铜矿样品标注显示:

主要成分为CuFeS2(含81.5%),其余多为脉石(SiO2)。

为检验该黄铜矿的纯度是否与标注一致,设计了如下实验:

已知:

①在空气存在下煅烧黄铜矿,生成Cu、Fe3O4和SO2气体。

②亚硫酸易被氧化:

2H2SO3+O2=2H2SO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检验装置气密性后,称取研细的黄铜矿样品1.150g,放入硬质玻璃管中,研细的目的是。

(2)通入空气一段时间后,点燃酒精喷灯加热样品,充分反应,装置B、装置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

(3)反应过程中,装置A的作用是(填序号)。

①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②除去空气中的水蒸气

③使空气成分均匀混合④用于观

察、控制空气流速

(4)反应结束前的操作是:

先撤掉酒精喷灯,再,其目的是。

(5)取装置C中溶液的1/10置于锥形瓶中,用0.05mol•L-1标准碘溶液进行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判断滴定达到终点的现象是;若滴定中消耗标准碘溶液20.00mL,则该黄铜矿的纯度测定结果比标注值(偏低或偏高),造成该结果的原因之一可能是,改进的建议是。

22.(2013年怀柔区一模)(14分)类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

某化学实验小组类比AgOH能溶于氨水的性质,猜测Cu(OH)2也具有同样的性质,并对此进行实验探究:

(1)写出AgOH与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组同学进行如下操作:

向干燥洁净的试管中加入CuSO4溶液,再向其中逐滴加入氨水,观察到蓝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观察显现象,由此得出Cu(OH)2可溶于氨水的结论。

1写出生成蓝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向沉淀中滴加氨水的实验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组同学向Cu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制得Cu(OH)2悬浊液A,向其中加入足量氨水,始终未观察到

(2)中的现象。

甲乙两组同学在对他们的实验及现象进行比对后,决定对Cu(OH)2与氨水反应的机理进行探究:

1该实验小组的同学取一定量上述制得的Cu(OH)2悬浊液A,向其中加入足量饱和NH4Cl溶液,结果观察到

(2)中现象.

据此,有同学认为由于饱和NH4Cl溶液的加入引入了Cl—,致使Cu(OH)2与氨水的反应得以发生,而指导老师表示这一观点是不成立的。

为了排除Cl—的干扰,该组同学又做了如下实验:

取一定量上述制得的Cu(OH)2悬浊液A,向其中加入饱和___________溶液(填化学式),结果同样观察到

(2)中的现象,据此可知该反应的发生与Cl—无关。

2因此,同学们又提出:

Cu(OH)2与氨水的反应的发生需要NH4+的参与,于是同学们进一步探究:

向干燥洁净的试管中加入CuSO4溶液,再向其中逐滴加入氨水,观察到蓝色沉淀生成。

通过离心的方法得到Cu(OH)2沉淀。

将沉淀洗涤后,置于干燥洁净的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足量饱和氨水,为观察到

(2)中现象,再向试管中滴加足量饱和NH4Cl溶液,观察到

(2)中现象。

(i)检验是否沉淀洗涤干净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据此,可以得出结论:

在Cu(OH)2与氨水的反应中,NH4+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且________________对反应的发生有影响。

(4)试从溶解平衡角度解释上述反应发生过程中NH4+的原因:

23.(2013年怀柔区一模)(15分)绿矾(FeSO4·7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交通运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