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4文言知识精编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材知识清单大汇总必修3.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003918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4.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14文言知识精编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材知识清单大汇总必修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专题14文言知识精编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材知识清单大汇总必修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专题14文言知识精编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材知识清单大汇总必修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专题14文言知识精编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材知识清单大汇总必修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专题14文言知识精编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材知识清单大汇总必修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14文言知识精编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材知识清单大汇总必修3.docx

《专题14文言知识精编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材知识清单大汇总必修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14文言知识精编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材知识清单大汇总必修3.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14文言知识精编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材知识清单大汇总必修3.docx

专题14文言知识精编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材知识清单大汇总必修3

专题14文言知识精编

《寡人之于国也》

一、通假字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失其时王无罪岁(“无”通“毋”,不要)

2、直不百步耳(“直”通“只”,只是,不过)

3、颁白者不负戴于逍路者(“颁”通“斑”,头发花白)

4、涂有饿苹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

二、古今异义

1、河内空(凶,古义:

荒年:

今义:

常指人或运动眾躁,心肠狠。

河:

黄河)

2、邻国之民不观少(加,古义:

更;今义:

增加)

3、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生(迫,古义:

逃跑;今义:

行走)

4、逆罟不入湾池(数,古义:

纽I、密:

今义:

数字或者数数)

5、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古义:

供养活着的人:

今义:

保养身体)

6、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可以,古义:

可以凭借:

今义:

可能、能够)

7、然而不王者(然而,古义:

这样做了,却……:

今义:

表转折)

8、寡人之于国也(寡人,古义:

寡徳之人,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

今义:

孤家寡人)

9、蛍以战喻古义(古义,请允许我;今义:

请你)

10、王无罪岁,慙天下之民至焉古义(则,古义:

那么;今义:

这)

三、固定短语和句式

1、直不百步耳,是亦泄也(直……耳,是…也:

只是……罢了,这也是……啊)

2、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或或:

有的有的)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

“非我也,兵也”?

(是何异于……:

这与……有什么不同呢?

4、寡人:

寡徳之人,是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

5、河内凶:

河内遇到饥荒。

河内,今河南境内黄河以北的地方。

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6、河东:

黄河以东的地方,在今山西西南部。

(徐徐语文坊精编)黄河流经山西省境,自北向南,故称山西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为河东。

7、粟:

谷子,脱壳后成为小米,也泛称小米。

8、庠序:

古代学校,商(殷)代叫序,周代叫庠。

四、亟点句子翻译

IX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译:

咚咚地敲着战鼓,两军的兵器已经接触,(战争开始了),士兵抛弃铠甲、拖着兵器逃跑。

有的士兵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士兵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填然:

拟声词,咚咚地。

鼓:

统作动,敲着战鼓。

之:

凑音节的助词。

走,逃跑。

或:

有的。

而后:

然后。

2、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译:

不行,(那些人)只是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但这也是逃跑呀。

(直……耳……:

只是……罢了……。

是:

这。

是亦上也:

判断句。

3、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译:

粮食和鱼螫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样可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

(胜:

完。

养生:

供养活着的人。

丧死:

为死了的人办丧事。

憾:

遗憾,不满。

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译:

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路上背着或者顶着东四了。

七十岁的人穿绸食肉,百姓不挨饿不受冻,(做到)这样却还不能使天下百姓归顺的君王,还不曾有过。

(谨:

形作动,认真从事。

庠序:

学校。

申之以孝悌之义:

状语后置句。

申:

反复陈述。

孝:

尊敬父母。

悌:

敬爱兄长。

颁:

通“斑”。

然而:

这样却。

王:

为王,使天下百姓归顺。

未之有也:

宾语前豊,未有之也。

5、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尊而不知发,人死,则曰:

“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

“非我也,兵也。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译:

(诸侯贵族家)猪狗吃人所吃的东西,却不加制止,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知道开仓救济,人饿死了,就说:

不是我的罪过,而是年成不好的缘故。

(徐徐语文坊精编)这种说法和杀死了人却说“不是我杀的,是兵器杀的”又有什么不同呢?

(只要)大王不归咎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

(第一个“食”:

吃,第二个“食”:

食物。

检:

制止,约束。

涂:

通“途”。

饿殍:

饿死的人。

发:

打开粮仓,赈济百姓。

岁:

年成。

是何异于……:

这和……相比,有什么不同。

罪:

归咎,归罪。

斯:

贝∣J,那么。

《劝学》

一、通假字

1、毬以为轮,其曲中规(“糅”通"煤”,用火烤使木弯曲)

二、古今异义

1、糅以为轮(以为,古义:

把……做成:

今义:

认为)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博学,古义:

广博地学习;今义:

学问广博精深)

3、金就砺则利(金,古义:

金属制的刀剑:

今义:

金子)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参,古义:

验,检查:

今义:

参加,参考)

5、声非加疾也(疾,古义:

强,这里指声音宏大:

今义:

疾病,快)

6、蚓无爪牙之利(爪牙,古义:

爪子和牙齿;今义:

坏人的党羽、帮凶)

7、非蛇鳍之穴无可寄托者(寄托,古义:

寄居存身,藏身:

今义:

放在)

&用心一也(用心,古义:

因为用心:

今义:

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

9、蟹六趣而二螯(跪,古义:

蟹腿;今义:

两个膝盖着地的一种姿势)

10、下饮黄泉(黄泉,古义:

泉水:

今义:

迷信中的地府)

三、固定短语和句式

1、君子生非异也(君子:

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贤能的人)

2、无以至千里(无以:

没有用来……的办法,无法)

3、蚓无爪牙之利,筋计之强(泄语后置,利的爪牙,强的筋竹)

四、重点句子翻译

1、木直中绳,糅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糅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傅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

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绳,用火加热使它弯曲把它制成车轮,它的弯度就能符合圆规(画出的圆圈),即使又被晒F了,也不会再挺直,这是由于用火加热使它变成这样的啊。

所以木材用墨绳量过就直了,金属刀具拿到磨刀石上贈过就锋利了,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多次省察,就会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错了。

(中:

合乎。

糅:

通“煤”,用火加热使弯曲。

以为:

把……制成。

曲:

形作名,弯度。

虽:

即使。

有:

通“又”。

槁眾:

晒干。

金:

金属刀具。

(徐徐语文坊精编)就:

接近,靠近。

博学:

广博地学习。

而:

表递进。

参省:

多次省察。

乎己:

于己,对自己。

知:

通''智”。

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译:

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擅长游泳,却能够横渡江河。

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并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假:

借助。

水:

名作动,游泳。

绝:

横渡。

生:

通“性”,资质,禀赋。

3、故不积跣步,无以至千里。

译:

所以不积累每一小步,就无法远达千里。

(蹉步:

每一小步。

无以:

没有用来……的办法)

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译:

雕刻一下就放弃,即使是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

不停地刻下去,即使是金属和石头也能雕刻成功。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鳍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译: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没有强健的筋计,却能向上吃泥土,向下饮泉水,这是因为它用心专一。

螃蟹有六只脚两只钳夹,然而没有蛇和黄鳍的洞穴就没有可以寄居存身的地方,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

(爪牙之利,筋竹之强:

左语后置。

用心:

因为它用心。

跪:

蟹腿。

寄托:

寄居存身。

《过秦论》

一、通假字

1、外连衡而斗诸侯/约从离衡(“衡”通“横”,秦国采用的一种离间六国,使它们各自同秦国联合,从而各个击破的策略)

2、孝公既没("没”通“殁”,死亡)

3、合从缔交/约从离衡/于是从散约败(“从”通“纵”,指战国时期六国联合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称为“合纵”)

4、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何”通“呵S喝问)

5、倔起阡陌之中

(“倔”通“崛”,突然)

6、赢粮而景从

(“景”通“影”,像影子一样)

7、百有余年矣

("有”通"又”)

8、威振四海

(“振"通“震S震动)

二、古今异义

1、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四河:

黄河以西。

2、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于是,古义:

在这时;今义:

表示后一事紧接前一事)

3、皆明智而爱人(明智,古义:

明达智慧;今义:

理智。

爱人,今义:

爱护人民;今义:

配偶)

4、以为桂林、象郡铸以为金人十二以为固(以为,今义:

把……作为;今义:

认为)

5、才能不及中人(中人,古义:

平常的人;今义:

中间人)

6、山东豪俊遂并起(山东,古义:

山以东,即东方诸国:

今义:

指山东省。

7、以致天下之士(以致,古义:

用来招致;今义:

表导致)

三、固定短语和句式

1、之众、之属、之徒、之伦、之族:

这一类人

2、宇内、四海、八荒、六合:

天下

3、堵函,幡山和函谷关。

幡山,在函谷关的东边。

(徐徐语文坊精编)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

4、八荒:

八方最偏远的地方,也代指天下。

5、连衡,秦国采用的一种离间六国,使他们各自同秦联合,从而各个击破的策略。

也作''连横”。

6、合纵:

六国联合起来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

7、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

孟尝君,齐国贵族,姓出统文:

平原君,赵国贵族,姓赵名胜:

春申君,楚国贵族,姓黄名就;信陵君,魏国贵族,姓魏爼无忌。

他们是战国时期有冬的“四公子”,皆以招揽宾客著称。

8、履至尊而制六合:

登上皇帝的宝座控制天下。

履至尊,登帝位。

六合,天地四方。

9、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用严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

敲扑,刑具,短的叫“敲”,长的叫"扑”。

10、万乘:

兵车万辆。

表示军事力量强大。

周朝制度,天子出兵车万乘,诸侯岀兵车千乘,后世以“万乘”称天子。

11、七庙躲:

宗庙毁火,就是国家火亡的意思。

七庙,天子的宗庙。

12、百越:

古代越族居住在桂、浙、闽、粤等地,每个部落都有名称,统称百越,也叫百粤。

13、陶朱:

春秋时越国范蠡,他帮越王勾践火吴后,离开越国回到陶,自称陶朱公。

因善于经营生意而致富,后人以此作为富人的代称。

14、戟:

以戈和矛合为一体的长柄兵器。

15、九州:

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扬州、梁州、雍州,代指中国。

四、一字多义

1、制

1

控制

统率、指挥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过秦论》

2王寥、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过秦论》

1秦无亡矢遗做之费《过秦论》丢失、失去

2追亡逐北,伏尸百万《过秦论》逃兵

3吞二周而亡诸侯《过秦论》使……灭亡

3、固

1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过秦论》坚固的地势

2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廉颇蔺相如列传》坚持、坚决

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安书》固然、诚然

4、利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锋利

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有利

3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有利的形势

4商人重利轻别离《琵琶行》利润

5、遗

1秦无亡矢遗做之费,而天下诸候已困矣《过秦论》丢失

2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封神演义》丢失的东四

3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给予

6、度

1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过秦论》规章、制度

2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荆轲刺秦王》风度、常态

3试使山东诸国与陈涉度长絮大《过秦论》量、计算

五、重点句子翻译

1、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译:

在这个时候,商鞅辅佐他,对内建立法规制度,致力于耕作纺织,修造防守和进攻的战具,对外采用连衡的策略来使诸侯们互相争斗。

就这样,秦国人亳不费力地就夺取了黄河以四的大片土地。

(当:

在……时候。

务:

致力,从事。

具:

器械,武器。

连横:

第作动,采用连横的策略。

斗:

使……争斗。

于是:

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

拱手:

两手合抱,形容亳不费力。

河:

黄河)

2、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译:

诸侯恐慌害怕,开会结盟来图谋削弱秦国,不吝惜珍贵的器物、贵重的珠宝和肥汪富饶的丄地,用来招致天下的贤士,采用合纵的策略缔结盟约,互相援助,成为一体。

(弱:

使……弱,削弱。

爱:

吝惜。

以致:

用来招致。

缔交:

缔结盟约。

与:

援助。

从:

通“纵”。

3、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秦无亡矢遗做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译:

秦国人敞开函谷关,延请敌军进去,可是九国的军队却迟疑徘徊不敢前进。

秦国人没有丢失一支箭及一个箭头的损耗,可是天下的诸侯却已经困敝不堪了。

(徐徐语文坊精编)就这样,合纵瓦解盟约破裂,诸侯们争着割地来贿赂秦国。

(延:

延请。

逡巡:

有所顾虑徘徊而不敢前进。

做:

箭头。

费:

损耗。

困:

困敝不堪。

4、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

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译:

秦国有足够的力量来控制并利用他们的弱点,追逐逃走的败兵,倒下的尸体上百万,流出的血可以漂起盾牌:

秦国趁着有利的形势,宰割天下诸侯,分割各国丄地。

强国请求投降,弱国入秦朝拜。

(制:

控制,制服。

弊:

弱点,毛病。

亡:

动作划,逃走的士兵。

」匕:

溃败。

伏:

倒下。

漂:

使……漂起。

橹:

盾牌。

因、乘:

趁着。

利、便:

形作名,有利的形势。

朝:

朝拜。

5、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译:

到了秦始皇即位,他发展了六世遗留下来的功业,挥舞着长鞭来驾驭天下,吞并了东周、西周,火掉了六国,登上了最尊贵的宝座来控制天下,用严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威势震慑四海。

(奋:

发展。

烈:

功业。

振:

举起。

策:

马鞭子。

御:

驾驭,统治。

履:

登上。

至:

极。

制:

控制。

执:

拿、握。

敲扑:

刑具,指代严酷的刑罚。

鞭笞:

奴役。

振:

通“震”)

6、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良将劲驾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译:

然后凭借华山作为城墙,凭借黄河作为护城河,占据着亿丈高的城墙,下临深不可测的护城河,把这当作坚固的屏障。

好的将领手持强弓守卫着要害地方,可靠的大臣领着精良的士兵拿着锋利的武器来稽查盘问过往的行人。

天下已经平左,秦始皇的心里,自认为关中的险固地势,方圆千里的坚固城池,正是子孙当帝王的万代基业呀。

(践、因:

凭借。

以为:

把……当作。

劲弩:

强弓。

信:

可靠的。

陈:

拿着。

谁何:

何谁,何,通“呵”。

金:

坚固。

金城千里:

泄语后置,千里金城。

帝王:

冬作动,当帝王。

7、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

二、古今异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学者,古义:

求学的人:

今义:

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以,古义:

用来……的:

今义:

表因果关系)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不必,古义:

不一泄:

今义:

不需要)

4、无贵无贱,无长无少(无,古义:

无论;今义:

没有)

5、吾从而师之(从而,古义:

跟随并且:

今义:

表目的或结果的连词)

6、今之众人(众人,古义:

一般人;今义:

许多人)

7、小学而大遗(小学,古义:

小的方面学习;今义:

指小学教育的阶段)

8、年十七,好古文(古文,古义:

先秦两汉散文:

今义:

文言文)

9、余嘉其能行古道(古道,古义:

古人从师之道:

今义:

古代的道路)

三、固定短语和句式

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知:

哪管)

2、是故、是以:

因此

3、君子不齿(不齿:

不屑与之为伍,看不起。

齿,并列、排列)

4、犹且从师而问焉(犹且:

尚且,还)

5、"仑语•季氏》:

“生而知之者,上也:

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之:

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

6、句读:

也叫句逗,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

文辞意尽处为句,语意未尽而须停顿处为读(逗)。

古代书籍上没有标点,老师教学童读书时要进行句读(逗)的教学。

7、巫医:

古时巫、医不分。

巫的职业以祝祷、占卜等为主,也用药物等为人治病。

8、六艺经传:

六艺,一是指六种经书,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

苴中《乐》已失传,此为古说。

二是指六种技艺,礼、乐、射、御、书、数。

本文指六种经书。

传,解释经文的著作。

四、一词多义

1、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

老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指有专门技艺的人

吾师道也

学习

或师焉,或否焉

从师

吾从而师Z

以……为师

十年春,齐师伐我

军队

2、传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传递

朔气传金柝

传送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传授

此世所以不传也

流传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阐述儒家经义的文字

舍相如广成传舍

传舍,招待宾客的馆舍

 

3、道

废先王之道

法度

伐无道,诛眾秦

道义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道理

策之不以其道

方法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道徳学问

何可胜道也哉

讲,说

道芷阳间行

取道

师道Z不传

风尚

4、惑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疑惑,疑难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糊涂

惑而不从师,英为惑也,终不解矣,

有了疑惑

至于幽暗昏惑

迷乱,迷惑

以非当世,感乱黔首

蒙蔽,欺骗

 

5、其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那些

其皆出于此乎

大概

今英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真是

吾其还也

还是

路漫漫其修远兮

助词

五、亟点句子翻译

IX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译:

古代求学的人一泄有老师。

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给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

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

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师学习,他所存在的疑惑,就始终不能解决了。

(学者:

求学的人。

所以:

用来……的。

受:

通“授”。

知:

懂得。

为:

存在。

2、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译:

出生在我之前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而且拜他为师。

(乎:

于。

闻:

知道,懂得。

也:

表停顿。

从而:

跟从并且。

师:

名意动,以……为师)

3、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译:

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哪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

(徐徐语文坊精编)因此,无论地位高贵还是低贱,无论年长还是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师:

学习。

庸知:

哪管。

是故:

因此。

无:

无论。

所:

的地方)

4、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译:

人们爱他自己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

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耻,真是糊涂啊!

(则:

转折连词,却。

耻师:

以从师为耻。

身:

自己。

惑:

糊涂)

5、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译:

不通晓文句,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而倒要学习,大的方而却放弃了,我没有看岀那种人是明智的。

(句读:

断句,泛指文句。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宾语前置,不知句读,不解惑。

或:

有的。

不:

通"否”。

小学:

小的方面倒要学习。

其:

那种人)

6、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译:

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不屑与之同列,如今他们的见识竟然反而比不上这些人,这真是令人奇怪啊!

(之人:

这些人。

不齿:

不屑与之同列。

智:

见识。

乃:

竟然。

其:

副词,难道。

可:

令人。

也欤:

复音虚词,啊)

7、孔子曰: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译:

孔子说:

几个人一起上,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

因此学生不一泄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懂得道理有先有后,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专门研究,如此罢了。

(三:

几个。

不必:

不一泄。

闻:

懂得。

攻:

学习,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