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植物栽培种植园的土肥水管理.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001603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艺植物栽培种植园的土肥水管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园艺植物栽培种植园的土肥水管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园艺植物栽培种植园的土肥水管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园艺植物栽培种植园的土肥水管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园艺植物栽培种植园的土肥水管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园艺植物栽培种植园的土肥水管理.docx

《园艺植物栽培种植园的土肥水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艺植物栽培种植园的土肥水管理.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园艺植物栽培种植园的土肥水管理.docx

园艺植物栽培种植园的土肥水管理

6、种植园的土肥水管理

6、1园艺植物种植园的土壤管理

土壤管理(soilmanagrment)是指土壤耕作、土壤改良、施肥、灌水和排水、杂草防除等一系列技术措施。

其目的在于:

(1)扩大根域土壤围和深度,为园艺植物创造适宜的土壤环境;

(2)调节和供给土壤养分和水分,增加和保持土壤肥力;(3)疏松土壤,增加土壤的通透性,有利于根系向纵横向伸展;(4)保持或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壤保水、保土性能,同时注意排水,以保证园艺植物的根系活力。

总之,土壤管理就是改善和调控园艺植物与土壤环境的关系,达到高产、优质、低耗的目的。

土壤是园艺植物生产的基础,因此搞好园艺植物的土壤管理对其生产意义重大。

6、1、1土壤耕作方法

土壤耕作方法(soilcultivationregime),又称土壤耕作制度,是指根据植物对土壤的要求和土壤的特性,采用机械或非机械方法改善土壤耕层结构和理化性状,以达到提高土壤肥力,消灭病虫杂草目的而采取的一系列耕作措施,它是提高园艺植物产量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

园艺植物土壤耕作方法有:

(1)清耕法(cleantillage):

在生长季多次浅清耕,松土除草,一般灌溉后

或杂草长到一定高度即中耕。

此法在果园、菜地、花圃都可施用。

其优点是①经常中耕除草,作物间通气好;②采收产品较干净,如叶菜类的蔬菜等;③春季土壤温度上升较快,有利于育苗。

但其缺点是①土肥水流失严重,尤其是在有坡度的种植园;②长期清耕,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快,增加了对人工施肥的依赖;③犁底层坚硬,不利于土壤透气、透水,影响作物根系生长;④无草的种植园生态条件不好,作物害虫的天敌少了;⑤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工。

因此,在实施清耕法时应尽量减少次数,或者在长期施用免耕法、生草法后进行短期性清耕。

总之,清耕法弊病很多,不应再提倡使用。

(2)免耕法(non-tillage):

不耕作或极少耕作,用化学除草剂除草。

免耕法在

果园、菜地、花圃都可施用。

其优点是①无坚硬的犁底层,保持土壤自然结构;②作物间通风透光;③可结合地面喷灌来喷施除草剂,利于机械化管理,声时省工。

但其缺点是①长期免耕,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快,增加了对人工施肥的依赖;②受除草剂种类、浓度等限制,易形成除草剂胁迫现象。

因此,近些年在发达国家,主采用半杀性除草,即只控制杂草的有害时期或过旺的生长,保持杂草的一定产草量,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又称改良免耕法。

改良免耕法在我国的果园和成年木本花圃的土壤管理中更为适用。

(3)覆盖法(mulch):

利用各种材料,如作物秸秆、杂草、藻类、地衣植物、

塑料薄膜、沙砾等覆盖在土壤表面,代替土壤耕作,可以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改善土壤结构和物理性质,抑制土壤水分的蒸发,调节地表温度。

此法在果园、菜地、花圃常用,但各自使用的材料不同。

在果园,通常采用秸秆和塑料薄膜在果树树盘和行间进行覆盖。

有机物覆

盖厚度一般在20cm以上,可使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增加,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增强保肥保水能力和通透性;塑料薄膜覆盖除具备有机物覆盖的优点外,特别在提高早春土壤温度、增进果实着色、提高果实含糖量、提早果实成熟期、减轻病虫害、抑制杂草生长等方面具有突出的效果。

但是,采用有机物覆盖,需大量秸秆或草,易招致虫害和鼠害,长期使用易导致植物根系上浮,在土壤水分急剧减少时易引起干旱;此外,使用含氮少的作物秸秆和杂草进行覆盖时,早期会使土壤中的无机氮减少。

采用塑料薄膜覆盖需要1-2年更换一次,投资较大,土壤肥力下降较快,需大量施肥,且对降雨的利用率差,通常需在薄膜上大孔,以利渗雨水。

在菜地,常用0.01-0.02mm的塑料薄膜紧贴地面进行覆盖,它可提高地温,保持土壤水分,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加速有机质分解,减少肥料流失,提高喏肥力,对蔬菜的生长发育极为有利。

尤其是早春覆盖可使出苗整齐,缓苗快,开花结果早,一般比露地提早收获10-20天,增产20%-30%左右,对缓解春季蔬菜生产淡季起到显著作用。

保护地也可应用地膜覆盖,有以下几种方式①大棚地膜覆盖栽培:

比不覆盖提早5-7天播种或定植,提前10天左右收获。

②温室地膜覆盖栽培:

可节省能源,提高地温,减少灌溉次数,有利根系生长。

③小棚地膜覆盖栽培:

比不覆盖增温保温效果好,可提早成熟5-7天,还延长了生长期和结果期,提高单产。

因此,地膜覆盖是现代蔬菜生产中最常见的增产、增收的栽培技术措施。

在花圃,在成年木本花卉的树盘和行间采用有机物覆盖,如堆肥、作物秸秆、腐叶、松针、锯末、泥炭藓、树皮、甘蔗渣、花生壳等,覆盖厚度一般为3-10cm,不宜太厚,以防杂草生长为目的。

另外根据不同种类花卉生长发育对土壤酸碱度的要求,通过选择不同的有机覆盖物来改善土壤的质地,如对于原产南方的花木,可覆盖松针、栎树叶、泥炭藓等,腐烂后土壤呈酸性反应;而对北方原产的花木则可覆盖枫树类和榆树类叶子,腐烂后略呈碱性反映。

草花育苗圃则一般采用地膜覆盖。

(4)生草法(sward):

用种植草来控制地面,不耕作。

一般选择禾本科、豆科

等牧草种植,通过刈割控制过旺的生长和增加一定的产草量。

此法在果园、风景园林和大面积公共绿地(草坪)均可施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广泛使用在果园和风景园林的土壤管理上。

其优点是①保持和改良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有机质;②保水保肥保土作用显著;③种植园有良好的生态平衡条件,地表昼夜和季节温度变化减小,利于根系生长;④便于机械化作业,管理省工、高效。

但是,生草法易造成间作植物和生草类与果树和园林树木在养分和水分上的竞争,如氮素营养,以果树、花木与禾本科植物的竞争最为明显,而与豆科植物的竞争则不明显。

人工生草的种类有:

豆科植物,白三叶TrifoliumrepenL.,又名白车轴草;

匍匐箭舌豌豆Viciasativa,又名春巢菜;

扁茎黄氏Astragaluscomplanatus,又名蔓黄氏;

鸡眼草Kummerowiastriata,又名掐不齐;

扁宿豆Pocockiaruthenica,又名野苜蓿;

多变小冠花Coronillavaria。

禾本科植物,草地早熟禾Poapratensis,又名六月禾;

匍匐剪股颖Agrostisstolenifera;

野牛草Buchloedactyloides;

羊草Aneurolepidiumchinense,又名碱草;

结缕草Zoysiajaponica,又名锥子草;

猫尾草PhleumpratenseL.,又名梯牧草。

人工生草虽然整齐,但是种子昂贵,成本太高,所以国外普遍使用自然生草,即保留和利用果园和园林绿地中的自然野生的杂草。

可利用的野生杂草很多,如禾本科的狗牙根、假俭草、马唐、虎尾草、星星草、画眉草、蟋蟀草、狗尾草;车前科的车前;莎草科的羊胡子草;茜草科的猪殃殃;菊科的山马兰、紫菀、旋覆花、鲤肠、蒲公英、飞廉、刺儿菜、麻头花、苦苣菜、苦菜等;鸭跖草科的鸭跖草;十字花科的二月蓝、独荇菜、荠菜、葶苈、离子菜、糖荠等;蔷薇科的蛇莓、匐枝萎陵菜、翻白草、豆茶决明等;酢浆草科的酢浆草;大戟科的地锦草;堇菜科的紫花地丁、斑叶堇菜等;蓼科的扁蓄;藜科的地肤、碱蓬、猪毛菜等;苋科的凹头苋;马齿苋科的马齿苋;毛茛科的白头翁等。

生草可只种单一的一种,也可两种以上混播。

实施生草后需加强管理,尤其是要注意控制草的旺长,一个生长季应进行1-3次刈割,这不仅控制了草的高度,而且还可促进分蘖或分枝、提高覆盖率和产草量,也缓解了草与果树、花木的水、养分之争。

刈割时间由草长的高度来定,一般在草长到30cm以上就可刈割。

留茬的高度视草的种类、株高、生长速度等因素而定,一般禾本科草要刈割到心叶以下,保住其生长点,豆科草则需保住茎的1-2节;植株高大、生长快的草应重割,反之留茬适当高些。

秋季长起来的草不再刈割,冬季留茬覆盖。

此外,生草后在施肥、灌水、病虫害防治、清园、草的更新等方面也要加强管理,否则种植园将造成草害。

(5)休闲轮作(fallowrotation):

种植某种园艺作物后休闲一段时间,具有使

土壤肥力自然恢复和提高,减轻作物病虫草害,合理利用农业资源,经济有效地提高作物产量的优点。

但是对土地资源紧、人口众多的中国不宜施用,不过近些年已在我国北方干旱地区开始试行。

从园艺作物种类上说,对于多年生的果树不易实施,但在蔬菜、瓜类和草本花卉上可以施用。

例如蔬菜,休闲轮作周期要依各类蔬菜病原菌在栽培环境中存活和浸染的情况而定,相隔2-3年的有马铃薯、山药、姜、黄瓜、辣椒等,相隔3-4年的有茭白、芋头、番茄、大白菜、茄子、冬瓜、甜瓜、豌豆、大蒜、芫荽等,西瓜则宜在6-7年以上。

一般十字花科、百合科、伞形科较耐连作,但以轮作为好;茄科、葫芦科(南瓜例外)、豆科、菊科连作危害较大。

芹菜、甘蓝、花椰菜、葱蒜类、慈姑等在没有严重发病的地块上可连作几茬,但需增施基肥。

草花也是如此,特别是球根花卉一般需相隔6-8年。

6、1、2土壤改良

土壤改良(soilamendment):

包括土壤熟化、不同土壤类型改良以及土壤酸碱度的调节。

6.1.2.1土壤熟化

一般果树、观赏树木、深根性宿根花卉应有80-120cm的土层,蔬菜的根系80%集中在0-50cm围,其中50%分布在0-20cm的表土层,因此在有效土层浅的果园、菜地、花圃土壤进行深翻改良非常重要。

深翻可改善根季土壤的通透性和保水性,从而改善园艺植物根系生长和吸收的环境,促进地上部生长,提高园艺产量和品质。

在深翻的同时施入腐熟的有机肥,土壤改良的效果更为明显。

一年四季均可进行深翻,但一般在秋季结合施基肥深翻的效果最佳,且深翻施肥后立即灌透水,有助于有机物的分解和园艺作物根系的吸收。

果园、木本花卉翻耕的深度应略深于根系分布区,未抽槽的果园一般深翻达到80cm,山地、黏性土壤、土层浅的果园宜深些,沙质土壤、土层厚的宜浅些。

菜地和多年生花卉花圃一般深翻至20-40cm,且深翻土层逐步加深。

6.1.2.2不同类型土壤的改良和配制

不论果树、蔬菜还是观赏植物的栽培,都要求团粒结构良好,土层深厚,水、肥、气、热协调的土壤,一般壤土、砂壤土、黏壤土都适合果、菜、花的栽培,但遇到理化性状较差的黏性土和沙性土时就需要进行土壤改良。

(1)黏性土:

土壤空气含量少。

在掺沙的同时混入纤维含量高的作物秸秆、稻

壳等有机肥,可有效地改良此类土壤的通透性。

(2)沙性土:

保水保肥性能差,有机质含量低,土表温湿度变化剧烈。

常采用

“填淤”(掺入塘泥、河泥)结合增施纤维含量高的有机肥来改良。

近年来国外已有使用“土壤结构改良剂”的报道。

改良剂多为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施用于沙性土壤作为保水剂或促使土壤形团粒结构。

在观赏植物的生产中,盆栽(盆花、观叶植物、盆景等)是主要方式之一,而盆栽基质或称盆土一般是由人工配制的,常用材料有:

园土、腐叶土、堆肥土、塘泥、泥炭、珍珠岩、蛭石、苔藓、木炭、椰壳纤维、砻糠灰(稻壳灰)、黄沙等。

配制的方法见表1。

表1、观赏植物盆栽基质的配制

国家适用围成分体积比

观赏植物①园土+腐叶土+黄沙+骨粉6:

8:

6:

1

通用②泥炭+黄沙+骨粉12:

8:

1

草花腐叶土+园土+砻糠灰2:

3:

1

花木类堆肥土+园土1:

1

中国宿根、球根花卉堆肥土+园土+草木灰+细沙2:

2:

1:

1

多浆植物腐叶土+园土+黄沙2:

1:

1

山茶、杜鹃、秋海棠腐叶土+少量黄沙

地生兰类、八仙花等

气生兰类苔藓、椰壳纤维或木炭块

国外种苗和扦插苗壤土+泥炭+砂2:

1:

1

另加过磷酸钙117g和生石灰58g

杜鹃壤土+泥炭或腐叶+砂1:

3:

1

荷兰盆栽通用腐叶土+黑色腐叶土+河沙10:

10:

1

英国盆栽通用腐叶土+细沙3:

1

美国盆栽通用腐叶土+小粒珍珠岩+中粒珍珠岩2:

1:

1

6.1.2.3劣质土壤的改良

(1)盐碱地的改良:

盐碱地的主要危害是土壤含盐量高和离子毒害。

当土壤的

含盐量高于土壤含盐量的临界值0.20%,土壤溶液浓度大时,植物根系很难从中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引起“生理干旱”和营养缺乏症。

另外盐碱地的土壤酸碱度高,一般PH都在8.0以上,使土壤中各种营养物质的有效性降低。

改良的技术措施有:

1适时合理地灌溉,洗盐或以水压盐。

2多施有机肥,种植绿肥作物如苜蓿、草木樨、百脉根、田菁、扁蓿豆、偃麦草、黑麦草、燕麦、绿豆等,来改善土壤不良结构,提高土壤中营养物质的有效性。

3化学改良,施用土壤改良剂,提高土壤的团粒结构和保水性能。

4中耕(切断土表的毛细管),地表覆盖,减少地面过度蒸发,防止盐碱上升。

(2)粘重土壤的改良:

在我国长江以南的丘陵山区多为红壤土,土质极其粘重,

容易板结,有机质含量少,且严重酸性化。

改良的技术措施有:

1掺沙,又称客土,一般1份黏土+2-3份沙。

2增施有机肥和广种绿肥作物,提高土壤肥力和调节酸碱度。

但尽量避免施用酸性肥料,可用磷肥和石灰(750-1050kg/hm2)等。

适用的绿肥作物有:

肥田萝卜、紫云英、金光菊、虹豆、蚕豆、二月蓝、大米草、毛叶苕子、油菜等。

3合理耕作,实施免耕或少耕,实施生草法等土壤管理。

(3)沙荒地的改良:

在我国黄河故道和西北地区有大面积的沙荒地,这些地域

的土壤构成主要为沙粒,有机质极为缺乏,温湿度变化大,无保水保肥能力。

改良的技术措施有:

1设置防风林网,防风固沙。

2发掘灌溉水源,地表种植绿肥作物,加强覆盖。

3培土填淤与增施细腻的有机肥结合。

4施用土壤改良剂。

(4)土壤酸碱度的调节

土壤的酸碱度对各种园艺植物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土壤中必需营养元素

的可给性,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根部吸水吸肥的能力以及有害物质对根部的作用等,都与土壤的PH值有关。

园艺植物产自世界各地,因此对土壤的酸碱度要求反应不一,见表2。

表2常见园艺植物最适宜的土壤酸碱度(PH)

果树蔬菜观赏植物

葡萄7.5-8.5大白菜6.8-7.5金鱼草6.0-7.5

西府海棠6.5-8.5萝卜6.0-7.5鸡冠花6.0-7.5

山丁子6.5-7.5花椰菜6.5-7.0仙客来6.0-7.5

苹果5.4-8.0莴苣6.0-7.0石竹6.0-8.0

枣5.0-8.0芹菜6.0-7.5一品红6.0-7.5

梨5.5-8.5黄瓜6.3-7.0郁金香6.5-7.5

柿子6.5-7.5冬瓜6.0-7.5凤仙花5.5-6.5

樱桃6.0-7.5菜豆6.5-7.0芍药6.0-7.5

柑橘6.0-6.5茄子6.5-7.3杜鹃4.5-6.0

桃5.5-7.0番茄6.0-7.5秋海棠5.5-7.0

板栗5.5-6.8大葱6.0-7.5山茶4.5-5.5

枇杷5.5-6.5大蒜6.0-7.0君子兰5.5-6.5

香蕉4.5-7.5韭菜5.5-7.0菊花6.0-7.5

芒果4.5-7.0洋葱6.0-6.5八仙花4.6-5.0

菠萝4.5-5.5马铃薯7.0-7.5月季花6.0-7.0

兰科植物4.5-5.0

凤梨科植物4.0

仙人掌类7.5-8.0

土壤过酸时可加入磷肥、适量石灰,或种植碱性绿肥作物如肥田萝卜、紫云英、金光菊、虹豆、蚕豆、二月蓝、大米草、毛叶苕子、油菜等来调节;土壤偏碱时宜加入适量的硫酸亚铁,或种植酸性绿肥作物如苜蓿、、草木樨、百脉根、田菁、扁蓿豆、偃麦草、黑麦草、燕麦、绿豆等来调节。

6、1、3土壤消毒

土壤消毒(soildisinfection)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耕作的土壤,以达到控制土壤病虫害,克服土壤连作障碍,保证园艺作物高产优质的目的。

尤其在保护地栽培,由于保护地温暖高湿,高度连作的小气候极有利于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且一旦发生了病虫害侵染、蔓延的速度极快,常造成比露地严重得多的损失。

因此,土壤消毒是保护地果、菜、花栽培中一项非常重要和常见的土壤管理措施。

土壤消毒的方法有物理和化学消毒两种。

(1)物理消毒:

多用蒸汽消毒,结合温室加温进行。

将带孔的钢管或瓦管埋入地下40cm处,地表覆盖厚毡布,然后通入高温蒸汽消毒。

蒸汽温度与处理时间因消毒的对象而异。

多数土壤病原菌用60℃,消毒30分钟即可杀死,多数杂草种子用80℃左右消毒10分钟,对于烟草花叶病等病毒,则需90℃消毒10分钟,而此时土壤中很多氨化和硝化细菌等有益微生物也被杀死,因此为达到既杀死土壤有害病菌又保留有益微生物的目的,一般采用82.2℃消毒30分钟的处理。

蒸汽消毒具有:

1较广谱的杀菌、消毒、除杂草的功效;

2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增加土壤通透性和保水、保肥的能力。

3不需增加其它设备,与采暖炉兼用。

但是,蒸汽消毒需要埋设地下管道,费用较高,费时费工;另外较高温度消毒后,往往是氨化细菌还在而硝化细菌已被杀死,造成土壤铵态氮积累。

对值在5.5以上的酸性土壤进行蒸汽消毒时,可引起可溶性锰、铝增加,从而对植株产生生育障碍。

(5)化学消毒:

即化学药剂消毒法。

常用的药剂有40%甲醛(福尔马林)、氯

化苦、溴甲烷等。

140%甲醛:

将甲醛液均匀地撒拌在土中,用量为400-500ml/m3,用塑料薄膜覆盖2-4小时后打开,在通风条件下经3-4天待药挥发后即可播种。

甲醛具有一定的毒性,但价格便宜,是目前保护地土壤消毒最常用的药剂。

2氯化苦:

用来防治土壤中的菌类、线虫,还能抑制杂草发芽。

施药前先耕地,当土温达到10℃以上,15-20℃为最佳施药期,以30cm左右的间隔交错注入药液3-5ml,深度达10-15cm,覆盖塑料薄膜,夏季需7天,冬季需10天左右,然后打开将药挥发后(夏季约10天,冬季约一个月)即可播种。

氯化苦对镰刀菌引起的萎蔫病、瓜类的蔓割病,由细菌引起的香石竹萎蔫病防治效果较好,但对番茄的青枯病效果不大。

另外,使用氯化苦后要注意控制铵态氮的施用。

氯化苦的气体还对人体黏膜有很强的刺激作用,因此在保护地施药时,应先将门窗打开操作,然后再密闭门窗。

3溴甲烷:

对黄瓜疫病、杂草种子、线虫有较好的防治作用,但对镰刀菌和丝核菌效果稍差。

用量为15-45g/m3。

溴甲烷比氯化苦的沸点低,具有可在低温下使用的优点,但是其气体比空气重,若土壤不平整,用药后气体易聚积在凹陷部分,对植株造成毒害。

另外,在栽培面积小的育苗床上,可用50%多菌灵或50%苯菌灵或50%托布津与土拌匀进行土壤消毒,用药量为30-40g/m3,也可在定植幼苗时,每穴施0.5g药剂与土拌匀,这种方法对黄瓜枯萎病和白粉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6、1、4种植园中杂草的防除

6.1.4.1杂草的种类及危害

杂草(weed)一般指自生自灭、未加人工管理的草本植物。

而农田杂草则是指除目的作物外,受人为栽培条件影响,在田间滋生,带有野生特性的植物。

农田杂草大部分属于种子植物,也有孢子植物如藓和藻类,还包括小灌木。

全世界生长在农田中的杂草约有8000种,直接危害作物和传播病虫害。

作为病虫害寄主的有1200种,我国有近500种,危害十分严重。

表现在:

1与作物争光、争水、争肥、争空间。

据报道,长出1吨杂草所需要的养水分比长出相同重量的作物所需要的养水分多。

另外由于杂草丛生,侵占了作物生长所需的空间,使作物生长发育受阻。

2产生抑制物质,阻碍作物生长。

有些杂草如匍匐冰草、亚麻荠、母菊、野燕麦、项羽菊等根系或叶片分泌物对作物有毒害作用。

3妨碍农事操作。

一些蔓生性的杂草如大巢菜、猪殃殃、小旋花、泽草等缠绕在作物茎杆上妨碍机械收割,而荻草、芦苇等具有根茎的杂草则常造成耕作困难。

4传播病虫害。

生长在农田周围的杂草是昆虫、病菌、病毒的寄主,如蒲公英、苜蓿、酸模、藜等是苹果叶蝉的转株寄主;很多杂草传播作物病毒,如扁蓄传播甜菜黄萎病,独荇菜传播十字花科根肿病;不少杂草是病毒的媒介,如荠菜上生活的叶跳虫是糖甜菜、豆类和番茄缩顶病病毒的媒介;还有不少杂草是线虫的转株寄主,如马齿苋是番茄线虫的转株寄主。

5造成灌溉渠堵塞,大大影响排水效率。

6增加生产费用和劳动力。

据国外统计,每年农田除草工作量占农田总工作量的1/3-1/2,用在除草剂、除草设备和人工等方面的费用高达上亿美圆。

可见杂草是农业生产、园艺作物生产的大敌,因此,种植园中杂草的防除已成为园艺植物种植园土壤管理不可缺少的措施。

6.1.4.2杂草防除措施(weedcontrol)

(1)生态防治:

包括①通过合理的种植制度如加强杂草检疫、播前选种、施用腐熟有机肥料、田边沟边路边杂草的严格控制等来杜绝杂草种子的人为传播,减少其自然传播。

②合理轮作,大破恶性杂草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即水旱轮作,或旱茬作物间轮作。

如小麦与油菜轮作,就是禾本科与阔叶、密播与中耕、须根与直根多重互补性轮作,可利用油菜郁蔽控草力强、中耕除草、养分吸收层面较深等优势,获得理想的轮作控草效果。

③耕作治草,在多年生杂草发生严重的地方,用深翻治草;在作物一年生长期间则可用中耕进行除草。

④覆盖治草,有作物群体覆盖、套作豆科植物覆盖、作物秸秆覆盖、腐熟有机肥料覆盖、塑料薄膜覆盖和水层覆盖六种方式。

⑤通过调节作物播种期、合理施肥等田间管理措施治草。

(2)生物防治:

利用杂草天敌包括昆虫、病原微生物、植物和高等动物来防治杂草。

1昆虫:

如稗草螟蛀食稗草;尖翅小卷蛾蛀食香附子、三棱草;斑水螟、大水螟取食眼子菜;扁蓄角胫叶蝉取食扁蓄;褐背小萤叶蝉取食红蓼;菟丝子小爪象甲取食大豆菟丝子;尖翅筒缘象蛀食黄花蒿;虾钳菜披龟甲蛀食空心莲子草(水花生);愈纹萤叶甲专食项羽菊(苦蒿)等等。

2病原微生物:

由农科院植保所研制的鲁保1号,是从大豆菟丝子病株上分离的一种真菌,对大豆菟丝子有明显的杀伤作用;新疆哈密植保站研制的F798制剂(侵染列当的镰刀菌),对寄生在哈密瓜根部的恶性杂草列当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应用病原菌防治杂草具有安全、高效、无污染、不易使杂草产生抗性、可制成生物制剂、便于推广应用等优点,但是受环境条件限制较多,效果往往不够稳定,而某些微生物的分泌物对杂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目前各国科学家正深入研究,如何利用微生物除草抗生物质合成天然除草剂,从而提高杂草生物防治的水平。

3植物:

主要包括a利用作物群体遮荫和竞争来控制杂草;b替代防治,即在作物田间套(轮)作三叶草、苜蓿、田菁豆等豆科植物,利用其蔓延快、覆盖好、生长势旺和固氮等特点,达到“以草治草”的目的;c利用植化作物控制杂草,即通过植物间合理组配,直接利用作物和秸秆分泌、淋溶的抗生物质抑制杂草,或者提取有除草活性的植化物如咖啡因、克胺等生物碱制成天然除草剂。

4高等动物:

选择合适的食草动物,不仅能有效地利用动物控制杂草,而且能利用杂草产生养殖效益,动物在食草的同时还能捕食害虫、培肥地力。

如稻田养鱼、稻田放养鸭鹅,在休闲的旱地中放牧牛、羊、猪等大牲畜,可消灭一部分杂草及其繁殖器官。

(3)物理防治:

主要包括机械除草、人工除草和其它物理方法。

1机械除草:

主要形式就是中耕除草,又称铲地。

每次铲地后均需进行依次耥地,达到既铲除畦沟、畦帮和畦面上的杂草,又清沟培土的目的。

2人工除草:

有锄草、割草、拔草等方式。

3火力电力除草:

火力除草是利用暗火或明火的高温,在作物行间将一年生杂草幼苗烫死、烧焦。

电力除草是利用杂草在不同生育期对电磁能的感应不同,用高压电流改变植物体的生化反应和组织结构从而杀死杂草,其中微波除草已在一些国家使用。

据测定波长为12cm的微波辐射,在很短时间即可穿透并加热土深达10-12cm的土壤,所用能量为6KW,所以微波适用于处理堆肥、园艺土壤、试验用土壤等,来杀死其中的杂草种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