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科技观+马克思主义为什么是对的读书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999595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38.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马克思主义为什么是对的读书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马克思主义为什么是对的读书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马克思主义为什么是对的读书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马克思主义为什么是对的读书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马克思主义为什么是对的读书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马克思主义为什么是对的读书报告.docx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马克思主义为什么是对的读书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科技观+马克思主义为什么是对的读书报告.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马克思主义为什么是对的读书报告.docx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马克思主义为什么是对的读书报告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课程论文及读书报告

 

院系:

专业:

学号:

18

姓名:

任课老师: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浅论

摘要: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是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及其社会功能的系统认识,它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的本质论和认识论,具有十分丰富的理论内容。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于19世纪,列宁、斯大林在20世纪上半叶,结合苏维埃俄国、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实际,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

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总结和概括了当代科学技术及其发展规律,把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与中国具体科学技术实践相结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形成了与马克思、恩格斯科技观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科技观。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科学技术发展科技兴国

1988年9月,邓小平同志根据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现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著名论断,深刻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的生产力理论和科学观,邓小平还指出:

“科学技术是人类共同创造的财富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

我们不仅因为今天科学技术落后,需要努力向外国学习,即使我们的科学技术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也还要学习人家的长处。

”邓小平科技思想根植于当时特殊的中国国情,其为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指明路途,更重要的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铸就的中国举世瞩目的成绩也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科学观的真理性。

一、科学技术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

科学技术的本质是什么?

科学技术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关系和改造关系,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主要方式,体现了人类特有的能动性,其客观基础,是社会实践。

科学技术具有重要的历史作用,学技术是推动历史进步的革命力量。

它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物质财富的迅速增加,成为先进生产力的标志;它改变着人和自然的关系,推动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从原始时期混沌的“天人合一”,到近代人类征服自然的演化;它改变了人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科学技术所推进的生产工具的变革,成为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变革的指示器;它的进步,扩大了人们的交往关系,成为推进社会变革的杠杆;它促进了人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特有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因为人的思维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成为人们完善人格的重要推动力量,使真善美能够得以实现统一。

科学技术观简称科技观,指的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总的认识或看法。

一方面,科技观总结概括人们的科学技术实践经验,另一方面,科技观作为哲学理论指导人们的科学技术实践活动。

与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突出作用紧密相关,科技观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当今时代,科技观作为指导思想,为各个国家制定科学技术政策提供理论依据,科技观的价值导向势必影响到一个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选择。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在各自的历史背景下,将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了他们的科技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形成了独特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科学技术功能观。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基于中国的基本国情,对科学技术的经济和社会功能有着深刻的认识。

第二,科学技术战略观。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将科学技术战略提升至国家层面,予以高度重视。

第三,科学技术人才观。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技观非常重视人才在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第四,科学技术和谐观。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技观高度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形成了科学技术和谐观。

第五,科学技术创新观。

科学技术创新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重要内容。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与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观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是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是对当代科学技术及其发展规律的概括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与中国具体科学技术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二、当代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特征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具有以下几方面特征:

(1)时代特色

社会主义与发展科学技术的关系。

20世纪中期,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毛泽东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深刻地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于建设新中国的革命意义。

20世纪80年代,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面临国内改革开放、国外参与竞争的双重压力,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

20世纪末,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科学技术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江泽民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的论断,进一步指明了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的决定作用。

21世纪,经济发展与科学技术竞争全球化,胡锦涛提出提升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国家竞争力的思想。

可见,从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斯大林、再到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始终是时代的产物,具有时代性的特征。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反映了不同时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也反映了不同时代对科学技术发展的需求,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发展带有明显的时代烙印。

(2)立足于现实的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不但具有强烈的时代性,而且具有实践性。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科学技术思想更具有强烈的实践性,他们的科学技术思想是伴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而逐步形成的,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同时,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领导人结合中国的实际,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在科技观理论创新、理论探索方面有所突破。

建国以来,中国科学技术事业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要的成就,这充分说明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领导人的科学技术思想是源自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并且用于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

(3)创新性

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是贯穿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一条主线,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生命力就在于不断创新。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从创立到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是时代的产物,都不是僵化的教条,它总是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与时俱进,在继承的同时有所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在坚持、继承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基础上,一直随着时代变化和社会进步而不断创新。

毛泽东认为,中国应当依靠科学技术推动现代化建设,为此,他倡导把发展科学技术事业摆到全党各项工作的突出位置上来,提出“向科学进军”、“向自然界开战”,号召开展“技术革命”。

毛泽东提出“百家争鸣”的科学技术发展方针,促进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1988年,邓小平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思想,结合科学技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突出作用,创造性地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赋予马克思主义原理与时俱进的新内容,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又一次创新。

21世纪,胡锦涛提出科学技术思想还强调,科学技术要实现和环境的和谐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大力发展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科学技术,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4)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科学性源于两点:

第一,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是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第二,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观有其深厚的现实基础,他们对科学技术的性质、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的论述都能紧密结合所处时代的实际情况。

正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继承者们,在不同历史阶段,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基础上,总结概括科学技术的新特点,不断丰富、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使其成为一个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

同时,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涉及科学技术的性质、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科学技术与教育、科学技术与人才、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等各个方面,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既有战略思想又有方针政策,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三、当代科学技术发展与中国马克思主义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

对科学技术性质和功能的认识,在当今社会是理论和现实都不能回避的问题,而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恰恰回答了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一系列理论和现实问题。

然而,在一百多年前的马克思也看到了科技带来的不良后果,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应用也产生了不良的后果。

一项新技术的发明,一方面可造福人类,另一方面也可能伤害生灵,即科学技术的“双刃剑”问题。

从这些发现和进步可为人类利用的价值来看,就成了人类智慧的化身;当这些新事物因其利用价值脱离了真理的制约,成为人类不同个体或社会集团之间争夺的对象或进行各种斗争的武器时,就会加剧人类社会的诸多矛盾与冲突,对整个人类造成伤害,比如核武器既可以用来防御其他国家的军事威胁,但是当今世界有很多国家利用核武器来威胁其他国家,威胁全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科学技术的二重性另外一个表现是对自然坏境的破坏。

传统的科学技术观的出发点是人是自然的主人。

人类发展科学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进而征服自然、统治自然,做自然的主人,以便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

而我们现在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当代条件下,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则是更为重要的一面,这是因为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人类对自然界的作用强度几乎超过了自然界本身进化的强度由此而造成的恶果足以影响人类的命运。

因此,学习和应用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并且与当今中国发展的现状相结合,得到适合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才是从科学技术角度解决经济发展问题的终南捷径。

当今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弊端,资源日益枯竭、环境日益破坏以及潜在的社会发展问题,这些也是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带来的一部分严重现实问题。

在这样的新的历史背景之下,胡锦涛为主的党中央全面科学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其科技思想产生的理论基础就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其主要思想内容有:

第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第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

第三,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造就科技领军人才。

第四,加强科技文化建设,发展创新文化。

第五,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第六,大力发展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技术,促进科技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第七,选择重点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

第八,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发展民生科技。

这八条把对科学技术发展规律认识提高到了新的高度,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科学观,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三、总结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科学观更是中国当代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理论指导,是实现我国科技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思想保障。

只有沿着这样一个科学的可持续的科技发展道路走下去,才能在全面发展的同时扬长避短,才能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真正胜利,才能走出一属于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康庄大道。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第3卷[J].1993.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80.

[4]徐祥运.论毛泽东关于科学技术的理论及其实践[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2):

1-6.

[5]张谨.邓小平科学技术观新论[J].青海社会科学,2004(4):

11-16.

[6]杜新年.我党三代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发展[J].社会主义研究,2004(5):

43-45.

[7]龚春红.论我国三代领导人的科技思想[J].探索,2005(4):

4-8.

[8]李桂花.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异化思想[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6):

18-21.

[9]赵成.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研究综述[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6

(2):

7-13.

[10]杨波.论江泽民的科技思想[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4):

14-15.

[11]张瑾.毛泽东的科学技术观[J].社科纵横,2006(8):

1-5.

[12]牟岱.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特征[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4):

60-63

[13]刘皓.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研究[D].吉林大学,2013.

[14]胡锦涛.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N].人民日报,2006-01-10

(2).

[15]胡锦涛.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0-06-08

(1).

 

阅读书目: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

作者:

特里·伊格尔顿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2011年8月第1版),原文出版社:

耶鲁大学出版社

影响并改变世界的马克思主义

—读《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有感

在上课老师的推荐下,我阅读了特里•伊格尔顿著作的《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一书,感慨颇深,自高中开始接触马列主义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知识一直伴随着我20余载求学生涯,想来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我意识到马克思主义是我党建党之初的主义,更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也在读了这本书之后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对其中的内容理解也更近了一步,想必这也是这本书能风靡全世界、深受中国读者喜爱的重要原因。

作者特里•伊格尔顿以独特的角度凭借犀利充分的论证反驳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认识和持续的质疑,有利的阐释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是对的,雄辩地论证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当代价值,也向我们展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无穷魅力。

在当时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痼疾纷纷显现,在西方人开始质疑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和生命力时,作者抓住这个契机,围绕反对马克思主义的言论总结了十大观点,然后铺开来一章章剖析为什么这十个观点是错误的,说明这些错误的落脚点在哪里,从而一一击破,以独特的角度诠释了相比于资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真理的优越性和价值。

按照文章的结构,其主要按照十个观点进行划分,其主要反驳的十个言论为:

一、马克思主义结束了;二、马克思主义从理论上看也许还有些道理,不过一旦将其付诸实践,结果往往是无法想象的恐怖、独裁和暴政;三、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宿命论;四、马克思主义不过是乌托邦之梦;五、马克思主义将世间万物都归结于经济因素;六、马克思是唯物主义者;七、马克思主义最为过时之处在于它过分痴迷于乏味的阶级问题;八、马克思主义者倡导的是暴力的政治斗争;九、马克思主义主张建立全面强大的国家;十、过去四十年中,所有引人注目的激进运动都源自马克思主义以外的思想。

从我了解的时事情况,在金融危机时期,社会主义的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力量”在金融海啸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社会主义的制度所体现出来的优越性让每一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们感同身受。

针对马克思主义的以上的十种质疑也不攻自破。

伊格尔顿在总结了资本主义自建立以来的历史历程,并结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环境与现实社会的具体形势,揭示了反马克思主义的谬论之处,并一一进行了回应,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作为有史以来对资本主义制度最彻底、最严厉、最全面的批判,马克思主义大大改变了我们的世界。

由此可以断定,只要资本主义制度还存在一天,马克思主义就不会消亡,且资本主义可以带来富足的生活,马克思主义也可以;二、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

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

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

终有一天,我们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将能利用这些财富为全人类造福;三、马克思它经受了历史的考验和实践检验。

自马克思诞生100多年以来,无论是资本主义在危机中发展的历史与实践,还是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的历史与实践,都已无可辩驳地证明马克思所揭示的社会发展规律是对的,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所有观点总是片面的或者是站不住脚的。

这本书的特色是在于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在任何时候客观理性正确的审视马克思主义的窗口,也可以作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者不断奋斗的灯塔。

特里·伊格尔顿从世界范围特别是从资本主义社会来阐述马克思主义为什么是对的。

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当今社会的重大意义不仅在于其对资本主义制度全面彻底的揭露,还在于其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对当今社会同样适用。

该书进一步阐明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运作市场经济体系的可行性,同时还为马克思主义与可持续发展找到了一个极佳的契合点,对当下的经济建设工作有着深远且具可操作性的参考价值。

我们这个生活在社会主义制度国家,其孕育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多少马克思主义者不断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结合不同时代的国情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系统的理论指导国家建设和发展,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这样的成绩也自然成为作者反驳反马克思主义言论的有利武器。

这也验证了在任何时候,事实求是以及实践的考验才是最站得住脚的真理。

通过阅读《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这本书,我坚定了一个共产党该有的也是该坚定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认识,认识到中国马克思对当代市场经济体系、可持续发展及世界格局无可厚非的重要指导意义,只有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结合起来,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才能将马克思主义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全面可持续的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