陡坡路堤及填挖交界处理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99779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8.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陡坡路堤及填挖交界处理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陡坡路堤及填挖交界处理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陡坡路堤及填挖交界处理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陡坡路堤及填挖交界处理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陡坡路堤及填挖交界处理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陡坡路堤及填挖交界处理施工方案.docx

《陡坡路堤及填挖交界处理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陡坡路堤及填挖交界处理施工方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陡坡路堤及填挖交界处理施工方案.docx

陡坡路堤及填挖交界处理施工方案

陡坡路堤及填挖交界处理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

1.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

1.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1.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1.4甲方提供图纸

1.5现场实际勘察情况。

二、工程概况

湖南省S223邵东县仙槎桥至邵阳县峡山铺公路起于邵东县仙槎桥,终点位于邵阳县峡山铺,路线长54.490km。

该项目已纳入湖南省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也是邵东县及邵阳县交通规划的重点建设项目。

该公路是连接邵东县与邵阳县的重要通道,沿线经过仙槎桥、九龙岭、诸甲亭、下花桥、塘渡口等重要乡镇,是各乡镇之间相互往来的经济命脉,也是沿线区域对外交流的重要出口。

本合同段起讫桩为(K14+400~K52+281.934),线路里程全长38.207km,其主要技术指标为:

公路等级:

二级公路,设计行车速度60km/h,路基宽10m,桥涵设计洪水频率:

大中桥1/100,小桥及涵洞涵和路基1/50。

路基断面布置为:

2×3.5m+2×0.75m+2×0.75m。

路拱横坡采用单直线型,行车道及硬路肩的路拱横坡度采用2%,土路肩采用4%。

主要工程项目有路基、路面、桥涵、安全设施及绿化工程等施工。

三、施工准备

1施工测量,进行图纸与现场核对和调查,熟悉设计文件等,进行断面复测、中边桩测量放样,边桩处布设标志桩,

2根据施工工艺要求,对原材料进行检验、采购、进场;根据自己施工范围内的土石方数量组织机械进场;根据施工要求及其他综合因素考虑修筑施工便道。

3做好文明施工牌和安全标志牌

四、填挖交界处路基施工方法

1、路基填挖交界处路基施工最易发生沉降裂缝,为保证交界地段的施工质量,采用挖台阶的方案及铺设土工格栅以减小不均匀沉降,具体强化措施如下:

(1)过渡区材料采用强度大于30MP、最大粒径10cm、耐风化的碎石,其压实度不下于96%。

(2)填方区每填高一米时须用冲击式振动压路机复压2-3遍后在往上填筑。

(3)挖方区为土质(含强度低的软石)时填至上路堤顶面,应将结合区超挖至下路床底面,然后用冲击压路机全面补压2-3遍。

铺设第一层土工格栅,绷紧固定,在分层填筑下路床(压实厚度2*25cm),在下路床顶面铺设第二层土工格栅,待有一定工作面后分层填筑上路床(压实厚度2*15cm)

(4)挖方区为整体性较好的坚石、次坚石着,填方区填至下路床顶面后,用冲击压路机将填方部分补压2-3遍。

2、台阶是填挖交界结合强度的重要保证,台阶尺按设计尺寸开挖,台阶立面要求机械开挖时预留10cm,用人工修正,台阶坡面向内倾斜坡比控制在3%,以利于接缝处压实;自下而上随填土进度逐层开挖。

暴露台阶时间一般不超过3-4天完成最后一次填土;台阶内侧重型压路机碾压不到接缝部分,须采用小型振动夯机夯压密室。

3、土工材料采用钢塑复合双向土工格栅,设计强度:

每延米破断拉力

80KN/m,破断伸长率≤3%,2%伸长率时拉伸力≥67KN/m;焊点剥离力≥30N,幅宽6m网络孔径105mm*105mm。

土工格栅施工要点如下:

(1)土工格栅铺设时,须将强度高的方向置于垂直于路堤轴线方向。

(2)土工格栅在受力方向连接处的强度不得低于材料设计抗拉强度,其搭接长度不得小于30cm。

(3)铺设土工格栅时不允许有褶皱,要用插钉法固定。

(4)铺设土工格栅前,先将场地平整好,严禁有碎块石等坚硬凸出物。

(5)铺好好的土工格栅两天内须覆盖。

(6)在土工格栅上第一层料压实时,宜采用轻型推土机或前置式装载机。

当已填筑压实厚度大于60cm后,才能用重型压实机械压实。

一切车辆、施工机械只容许沿路堤轴线方向形势。

土工格栅法工艺流程如下:

(1)平整场地:

清除树根草皮,凹坑填平,坡底平整度局部高差不大于

10cm。

(2)零填地段开挖:

零填地段超挖至路表面以下0.8m,开挖长度为10m,宽度为交界面宽度。

(3)准备土工格网:

将成捆土工格网自超挖段向填方段展开。

(4)铺土工格网:

1按设计长度截断,伸人挖方段台阶2m;土工格网的纵轴向应力与主要受力方向(即路堤横断面方向)一致。

2土工格网沿纵轴向不宜设接头缝,如避不开,搭接长度不宜小于O.3m,并用铅丝绑扎牢固。

3土工格网应铺设平顺无扭曲,与下层密贴好。

(5)连接、固定格栅:

先将铺设在挖方段的端部锚牢,然后展开至设计的填方段处,将土工格网张拉紧,使之产生2%~4%的伸长;土工格网沿横轴向(非主要受力方向)的接缝采用塑料带绑扎,无搭接要求,绑扎间距1.0m;铺好的土工格栅每隔1.5~2.0m用u形锚钉(钢筋弯成)固定于地面,u形锚钉的间距不大于1m,其长度大于25cm,以使铺好的格网平顺并与地面密贴。

(6)回填土料:

1铺好的土工格栅应及时回填覆盖防止日晒老化。

回填土料的粒径不得大于碾压层距的一半;

2回填时,车辆不得直接在铺好的格网上行走;

3填土顺序应先填土工格网两端,并形成纵向站台或交通道,然后再依次扩大。

(7)回填料找平:

回填土料的表面应用机械或人工找平,局部高差不大于

5cm。

(8)回填料碾压:

碾压顺序先由两端向路堤中心碾压,严禁出现反向顺序,压路机应顺路堤纵向行驶,严禁出现横向行驶碾压。

每个碾压层应抽检压实度,一般要求压实度在90%以上。

(9)将土体回填至格网上部0.6m时,铺设第二层土工格栅,铺设方法同上。

半填半挖路基及路基填挖结合部最容易出现路基不均匀沉降导致路面开裂,因此应该采取一些处理措施,防止造成路基质量事故。

一般是采用挖台阶及加设土工格栅。

1、挖台阶挖台阶法的具体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1)将坡面的植被、松土等用推土机或挖掘机清理干净。

(2)在坡面上沿纵向开挖台阶,台阶的宽度根据其地形情况挖成宽2m以上,坡脚附近为2~2.5m,高度约为0.5~1.0m,并做成2%~4%的反向横坡,当岩基面上的覆盖层比较薄时,台阶应挖至弱风化岩层内,且宜先清除覆盖层再挖台阶;当覆盖层较厚且稳定时,可予保留。

当坡面或坡脚处裂隙水比较丰富或有地下泉水时,应在沿坡脚位置每间隔2~3个填层高度设置一个盲沟,将丰富的裂隙水或泉水导流至填方区以外排水沟内。

(3)采用小型压实机械压实或人工夯实,其压实度按路基填土要求严格进行检测。

在进行填方区压实度检测时,应将该区域作为重点检测对象,若压实度不合格,要根据不合格原因坚决进行返工或补碾压。

但要注意以下两点:

①原地面第一台阶不能强夯。

②开挖顺序从下至上。

2、铺设土工格栅

为保证半填半挖及填挖交界处路基的稳定性,减少不均匀沉降,应对部分半填半挖和填挖交界路基进行双向土工格栅加固处理。

山体自然坡比不小于1:

2,且填高大于4m时,在路基填土高度处,每间隔60cm高度铺设一层双向通长土工格栅。

路堤边坡加筋土工格栅采用双向经编聚酯土工格栅,土工格栅原料为涤纶工艺长丝,涂敷原料为改性沥青、丙烯酸树脂,极限抗拉强度不小于25KN/m,对应延伸率≤10%,网孔尺寸25*25,幅宽3m,成品克重≥135g/m2,涂敷率(DPU%)≥20%,结点强度≥130N。

土工格栅处理路基不均匀沉降的作用机理为:

土工格网对填料提供了较大的侧向约束作用,格网侧壁对填料产生了向上的摩擦支承力,形成了一个具有较大弯拉刚度与抗剪强度的复合体。

此复合体能够隔离应力和位移的传递,从而能够柔性过渡并协调半填半挖路基顶面的沉降;它对局部荷载具有网兜效应,使荷载的分布更为均匀;土工格网的加筋作用减小了土中的竖向应力和剪应力,

增强了路基的稳定性。

从而达到消除路基不均匀沉降之目的。

五、陡坡路堤处路基施工方法

当地面横坡缓于1:

5时,填筑路基前清除地表耕织土,厚度按0.3米计,然后挖成宽度不小于2.0米,向内倾4%的台阶后在填筑路基;当地面横坡为1:

5~1:

2.5时,地表开挖反向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2.0米。

对于路面横坡陡于1:

2.5时进行稳定性验算,不满足稳定性要求时,采用支挡、抗滑等措施加以解决,稳定性满足要求时,一般采用以上措施加强路基的整体稳定性,减少不均匀沉降。

路侧设置路肩挡土墙或路堤挡土墙等支挡工程时,其路基的稳定性已在支挡工程中考虑。

对于陡坡路堤采取以下处理措施:

1清楚地表草皮、腐殖土和覆盖土,再将地面挖成宽度不小于2米、内倾横坡为2~4%的台阶;

2在路堤上侧坡面上设置排水设施,以阻止地面水浸湿基底;

3地面以上1米范围内采用粒径大的填料,填料应嵌入地面;

4陡坡路堤下侧按二级填筑,第一级路肩边部以下8米边坡坡率取为1:

1.5,第二级8米以下12米边坡坡率取为1:

1.5,一二级边坡之间设置宽2米、外倾坡度3%的边坡平台;

5地面纵坡大于1:

5,为防止路基产生不均匀沉降,造成路面拉离,应在路基填方第一级边坡以下用土工格栅进行加固,且路基纵向内倾开挖3%的台阶(土质地段纵向填挖交界处理一般设计图、土质地段横向填挖交界处理一般设计图)

6待路基填筑到路槽以下3.0米时停止填筑,及时观测高陡坡路堤填筑过程及填筑后的地基稳定情况,对高陡坡路堤进行路基稳定和沉降动态观测。

沉降观测断面按50米间距布置,位移观测断面按100米间距设置。

陡坡路基设计图如下:

注:

1、图中尺寸均以厘米计;本图为陡坡路堤设计图。

2、陡坡路堤在稳定性及工后残余沉降均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

地面横坡陡于1:

5且边坡高度大于8m独段,为避免路堤不均匀沉降导致路面开裂,在路面结构层80cm范围内铺设3层土工格栅,路面结构层以下

2.3m~8.3m范围内,垂直间隔60cm铺设土工格栅。

3、格栅采用双向塑料土工格栅,拉伸屈服强度≥80KN/m,延伸率

≤10%。

4、铺设土工格栅应进行有效的锚固,锚钉采用Ф10钢筋弯制而

成。

六、保证措施

组织保证

1、首先得配备一批专业的项目技术队伍,根据工程量的实地情况统计所需的强有力的人员。

建立项目的管理组织结构,全面负责项目的施工。

在此基础上配备先进的施工设备,有效组织人力、设备、物资等资源,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

有效运行,实现质量目标。

2、各部门之间相互配合,最为主要的还是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沟通、相互探讨研究、促进工程的进展。

3、保证机构图

七、技术保证措施

1、对专业队伍要进行岗前培训和一定的综合考评,培训内容包括任务、要求、和一些常规知识增强员工的质量意识及对参加本工程建设的责任感达到“高标准,严要求”,管理体制标准化。

2、根据个人所能进行任务分配,责任到人,落实到位按期进行理论知识培训、专项技能培训、培训对象为施工、测试、安置、机械操作、各专业施工操作人员等。

培训内容为:

“施工技术及操作技能质量安全管理知识,环保水保管理知识、等”。

并组织考核,保持上岗持证。

3、通过以上不同形式、不同内容、分专业、分重点的教育培训,以达到工程施工能够有序进行和工程质量控制能够有效保证的目的。

4、不仅仅在于以上各条还有工程所需的资料,图纸的完善、管理和合理化使用。

具备齐全有效的现场施工秩序的资料记录,使资料能够反映现场施工情况并且

与施工进度相联系。

现场施工人员应该服从领导的分配,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所分配的任务,严格按照施工工序和流程施工。

所有作业人员都应高度重视自己的职责,严格按照规定规范严格要求在施工过程中注意安全、文明、施工使得工程有序的进行,在工程操作方面应根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