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史名词解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996955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3.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现代史名词解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世界现代史名词解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世界现代史名词解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世界现代史名词解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世界现代史名词解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世界现代史名词解释.docx

《世界现代史名词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现代史名词解释.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世界现代史名词解释.docx

世界现代史名词解释

世界现代史名词解释

1.三国同盟

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帝国主义列强结成的军事与政治集团。

1879年,德国、奥匈帝国为了对抗俄国与法国缔结军事同盟条约。

1882年意大利加入,三国同盟正式形成。

三国同盟的目标直接对准法国。

后意大利于1915年脱离同盟国集团,转而加入协约国集团。

同年,保加利亚与土耳其则相继加入同盟国。

1918年11月,同盟国集团在与协约国的军事战争中失败,最终随着德国的战败,同盟国集团瓦解。

2.三国协约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与三国同盟相对抗的帝国主义集团,由英、法、俄三国于1904—1907年期间签订一系列协议而组成。

1893年为抗衡德、意同盟,法俄首先签订军事协定。

面临日益增长的德国威胁,英法调整在殖民地上的矛盾,于1904年签订英法协约。

随后在日俄战争中遭到失败的俄国为了摆脱自己的困境,也于1907年和英国签订英俄协约。

至此协约国最终形成。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意、美等二十五国先后加入。

十月革命后,苏俄宣布出。

1918年德国投降后,美、英、法、日等帝国主义曾以协约国的名义三次向苏俄发动武装干涉,均遭失败。

因协约国间矛盾不断加深,逐步瓦解。

3.摩洛哥危机

20世纪初法、德为争夺摩洛哥而引起的三次帝国主义战争危机。

l904年的英法协约中英国对法国占领摩洛哥的承认引起德国不满。

德皇威廉二世声称,摩洛哥苏丹是“独立君主”,要求重审英法协约,并以战争相威胁,造成第一次摩洛哥危机。

为解决这一矛盾,召开国际会议,参加国包括法、德、英、美、西等14个国家。

由于英俄支持法国,德国被迫让步。

1908年摩洛哥发生宫廷政变,法国乘机占领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法德关系再度紧张,发生第二次摩洛哥危机。

1911年法国占领摩洛哥首都非斯,德国派炮舰“豹”号到阿加迪尔示威,战争一触即发。

后因英国出面支持法国,德国作了让步,在同年9月签订的《德法协定》中承认摩洛哥为法国保护国,德国则取得法属刚果的一部分作为补偿。

三次摩洛哥危机显示出德法之间以及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已到十发关尖锐的地步。

4.波斯尼亚危机

这是奥匈帝国于1908年10月宣布兼并波斯尼亚和黑赛格威那,从而引发的一场半年之久的波斯尼亚危机。

1908年10月7日,奥匈帝国单方面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引起俄奥两国外交关系破裂,俄国支持塞尔维亚统一南斯拉夫人的愿望,但在德国的支持下,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边境集结军队,俄国忍气吞声承认奥匈帝国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这场危机使得塞、俄童年德、奥得关系恶化到无可挽回的地步。

5.施里芬计划

该计划是由施里芬在任德国参谋长期间提出的军事进攻方案。

其要点是:

德国在不可避免的东西两线作战中,首先集中优势兵力在西线对付法国,在东线的去守势,只用少数兵力监视和牵制俄国部队,对法作战将在4到6周内取得决定性胜利,然后再调兵主力去东线粉碎俄军。

整个战争将在3到4个月内结束。

该计划完全建立在军事冒险的基础之上,忽视了战争的规律及可变因素,而且在战前被一再调整,最终由于德军在马恩河战役中失败,计划宣布破产。

6.十四点原则

这是由美国总统威尔逊在1918年1月8日国会演讲中提出的关于战后和平解决世界问题的十四点建议。

主要内容有:

战后世界应该是一个开发的世界;抵制并清除苏俄布尔什维克主义的影响;要求在给欧洲及近东各民族以自决权的基础上恢复和建立民族国家,或建立收到列强保护实行门户开放原则的保护国;成立具有盟约性质的普遍性的国际联盟,使大小国家都相互保证政治独立与领土完整。

十四点原则反映了美国在一战后希望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在全世界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因此实际上是美国在战后企图冲出美洲,争夺世界霸权的总纲领。

7.巴黎和会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协约国帝国主义为与战败国订立和约、重新瓜分势力范围而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

1919年1月18日---6月28日,协约国27国在巴黎召开会议,商定与战败国的停战事宜,苏联被排斥于会议之外。

美英法三国控制了会议,在其策划下,协约国与德国订立了《凡尔赛条约》,1919年-1920年,协约国又相继与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土耳其签订了和约。

巴黎和会不是一次和平会议,它完全是协约国帝国主义列强相互争夺利益与势力范围的产物,它]所确立的战后秩序,完全建立在对战败国、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压制与剥削基础上,注定将是失败的。

8.凡尔赛合约

一战后协约国在巴黎和会上强迫德国签订的停战与战败处置条约。

1919年1月18日—6月28日,协约国与德国订立《凡尔赛条约》。

其内容包括:

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欧本与阿尔梅归比利时,石勒苏益格归丹麦,西普鲁士与上西里西亚归波兰;德国海外殖民地由英法以及比利时接管;德国须支付巨额战争赔款;废除普遍义务兵役制,德国陆军不得超过10万人,军官不过4000人,不得拥有坦克与飞机等重武器,海军不得拥有潜艇等。

《凡尔赛条约》是协约国帝国主义赤裸裸地对德国的政治与军事剥夺,它是帝国主义利益争夺的产物,是非正义的。

9.《圣日耳曼条约》

一战后协约国与奥地利签订的停战与战败处置条约。

1919年9月10日,协约国与奥地利签订《圣日耳曼条约》。

条约规定:

南蒂罗尔、的里雅斯特、伊斯的里雅等地归属意大利,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一级达尔马提亚海岸以及岛屿归属南斯拉夫,波希米亚、摩拉维亚等归属捷克斯洛伐克加利西亚归属波兰,布科维纳归属罗马尼亚。

奥地利陆军不超过3万人,德奥永不合并。

奥地利须向协约国支付战争赔款。

《圣日耳曼条约》同样是协约国帝国主义利益争夺的产物。

10.《纳伊条约》

一战后协约国与保加利亚签订的停战与战败处置条约。

1919年11月27日,协约国与保加利亚签订《纳伊条约》。

条约规定:

斯特鲁米查归属南斯拉夫,西色雷斯归属希腊、南多布鲁查归属罗马尼亚。

保加利亚军队不得超过3.3万人,而且不能拥有海军。

保加利亚须向协约国支付战争赔款25.5亿金法郎。

《纳伊条约》同样是协约国帝国主义利益争夺的产物。

11.《特里亚农条约》

一战后协约国与匈牙利签订的停战与战败处置条约。

1920年6月4日,协约国与匈牙利签订《特里亚农条约》。

条约规定:

斯洛伐克与喀尔巴阡乌克兰归属捷克斯洛伐克,克罗地亚与斯洛文尼亚归属南斯拉夫,巴纳特一部与特兰西瓦尼亚归属罗马尼亚。

匈牙利陆军人数不得超过3.5万人,境内多瑙河由协约国管制,匈牙利须向协约国支付战争赔款22亿金法郎。

《特里亚农条约》同样是协约国帝国主义利益争夺的产物。

12.《色佛尔条约》

一战后协约国与土耳其签订的停战与战败处置条约。

1920年8月10日,协约国与土耳其签订《色佛尔条约》。

条约规定:

土耳其放弃巴勒斯坦、美索不达米亚、叙利亚和阿拉伯半岛的一切权利,东色雷斯和爱琴海岛屿归属希腊、罗得岛与多德卡尼斯群岛归属意大利,土耳其海峡实施国际共管。

土耳其须承认亚美尼亚独立,承认库尔德斯坦向有自治权。

协约国杂土耳其八六领事裁判权,土耳其财政处于协约国监督下。

土耳其军被水平不得超过协约国规定的范围。

土耳其须向协约国支付战争赔款。

《色佛尔条约》是协约国帝国主义瓜分和灭亡土耳其的约定书,它使土耳其处于民族危亡的境地。

后由于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该条约为《洛桑条约》所代替。

13.《洛桑条约》

一战后协约国与土耳其资产阶级共和国订立的国际条约。

一战后,土耳其民族革命兴起,奥斯曼帝国被推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1923年7月24日,英法等协约国7国在瑞士洛桑召开会议,订立《协约国及参战各国对土耳其和约》,代替《色佛尔条约》。

新条约规定,协约国与土耳其恢复和平,取消外国在土耳其的领事裁判权和财政监督权,东色雷斯以及小亚细亚归属土耳其,土耳其放弃奥斯曼帝国的阿拉伯属地。

土耳其只承担部分帝国旧的债务,土耳其保护境内一切居民等等。

《洛桑条约》是土耳其人民反殖民斗争的胜利,它部分地维护了土耳其的主权与领土、行政完整,激励了世界上其他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14.华盛顿会议

一战后的帝国主义列强就建立远东国际新秩序、平衡列强在远东矛盾而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

1921年11月12日--1922年2月6日,美英法意日等9国参加了在华盛顿召开的远东国际会议,会议由美英法意日五国所把持控制。

会议主要达成了三个条约,即《四国公约》、《五国条约》以及《九国公约》。

《四国公约》确定了列强在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上的军备水平与防务现状。

《五国条约》则规定了美英法意日五国海军军备的发展规模与比例,即五国战列舰总吨位的发展比例是5:

5:

3:

1.75:

1.75。

《九国公约》则将中国由日本帝国主义独占变为几个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

华盛顿会议作为巴黎和会的继续,是帝国主义调整其远东利益、建立远东新秩序的一次重要实践。

它和巴黎和会一起,构成了帝国主义维持一战后世界秩序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5.《四国条约》

美、英、日、法国四国在1921年12月13日签订了《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简称《四国条约》,有效期十年。

条约规定:

“互相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区域内岛屿属地和岛屿领地的权利”,“缔约国之间发生有关太平洋某一问题的争端”,应召开缔约国会议解决。

缔约国在太平洋区域的权利遭受任何国家威胁时,缔约国应协商采取有效措施。

还规定:

“1911年7月13日英国和日本在伦敦缔结的协定应予终止。

”《四国条约》的签订是美国外交的胜利。

它不仅借此埋葬了英日同盟,消除了在远东争霸的一个障碍,而且成功地使该条约只具有外交协商性质而不具有军事同盟性质,使美国无需用武力保卫英法在远东的利益。

16.《五国海军条约》即《限制海军军备条约》

帝国主义列强在华盛顿会议上就限制远东地区其海军规模而订立的国际条约。

1922年2月6日,美英法意日五国订立《五国限制海军军备条约》,简称《五国条约》。

经过协商,美英法意日五国商定了其海军装备的发展比例是5:

5:

3:

1.75:

1.75这一总原则。

而且条约还对各国战列舰、航空母舰的排水量进行了限定,规定维持美国与日本在太平洋上的属地以及岛屿、英帝国在太平洋地区统治范围内的防务现状。

《五国条约》暂时缓解了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的矛盾与冲突,缓和了由于列强海军军备竞赛而给太平洋地区带来的紧张局势。

但条约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列强的利益冲突。

17.《九国公约》

在华盛顿会议上帝国主义协调其在华利益的所达成的国际协定。

1922年2月6日,在华盛顿会议上,协约国帝国主义订立了《九国关于中国事件应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简称《九国公约》。

公约提出,各国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领土与行政完整,同时提出,在中国全境内各国商业与实业之机会均等均等,各国在与中国的双边与多边的关系不得妨碍“门户开放”政策以及“机会均等”的原则等等。

《九国公约》表面上尊重中国的领域完整与行政主权,但在事实上却使中国陷入更深的殖民统治当中,它把中国由日本帝国主义单独占领变成为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之中。

18..国际联盟

一战后协约国为控制和整肃国际秩序而建立的国际组织,最早由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十四点计划”中提出。

1919年4月在巴黎和会中,协约国通过了美国提出的《国际联盟盟约》,并于1920年1月成立了国联。

该组织总部设在日内瓦,其建立的口号是维护世界和平,增进国际互助,防止战争,对国际冲突进行仲裁。

但是国联自建立后,一直为英法所控制,在20-30年代国际斗争中,成为英法帝国主义维持其既得利益、对法西斯势力进行绥靖的工具。

1946年4月正式宣布解散。

19.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协约国帝国主义在一战后所确定的国际新秩序。

从1919年召开巴黎和会到1921年华盛顿会议召开,帝国主义列强通过一系列的和平条约,构筑了新的战后国际关系体系。

在这一新的国际秩序中,英法在欧洲确定了其统治地位,美国则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确定了其优势地位。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协约国帝国主义在力量对比关系变化后重新调整的国际关系体系,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继续。

这一体系建立在对战败国政治剥夺与经济压迫的基础上,是一个新的殖民体系,而且排斥和反对苏联,注定是失败的。

二战的爆发宣告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破产。

20.鲁尔危机

德国与法比等协约国围绕赔款问题而发生的矛盾与冲突。

协约国在巴黎和会上确定了德国的战争赔款原则,并于1921年1月由赔款委员会确定了德国赔款的总额。

围绕赔款问题,德国与协约国之间产生了严重冲突。

1923年1月23日,法国与比利时借口德国不履行赔款协定,出兵占领了德国重工业区鲁尔。

鲁尔被占领这一事件,引发了德国严重的经济危机以及社会动荡,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在英美的调停下,最终鲁尔危机以法比军队的撤退而结束。

鲁尔危机给德国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也使法国丧失了其对德事务的主动权。

21.道威斯计划

一战后协约国提出的解决德国赔款问题的方案。

鲁尔危机后,美国插手德国赔款问题,按照美国的建议,赔款委员会成立专家组研究赔款问题,美国银行家道威斯领导的专家组提出德国赔款问题报告,即道威斯计划。

其内容包括:

成立新发行银行,统一和稳定德国的货币,建立正常金融秩序;平衡德国的预算收支,实现税务与债款的平衡。

确定德国赔款的期限与方式,如第一年支付10亿马克,累计增加到第五年25亿马克。

稳固其赔款来源,整顿德国的铁路并加强对工业界的筹款。

道威斯计划对于恢复德国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后为杨格计划所取代。

22.杨格计划

20年代末协约国提出的新的德国赔款计划。

由于德国税收饱和,在其要求下,协约国赔款委员会成立专家委员会审议德国赔款计划。

1929年6月,在美国的赔款委员会代表杨格领导下,提出新的赔款方案,即杨格计划。

该计划规定:

德国赔款总额为1210亿金马克,为期59年。

前30年平均每年支付20亿金马克,成立国际清算银行,负责接受并管理赔款问题,取消德国的铁路与工业证券,取消协约国对德国财政的监督,使德国赔款商业化。

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爆发,德国停止支付赔款,1932年杨格计划停止实施。

23.《洛迦诺公约》

20年代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波兰与捷克斯洛伐克订立的边界保证与仲裁协定。

1925年10月,英、法、德、意、比、波、捷七国在瑞士洛迦诺召开会议,签订了《莱茵保证公约》以及7个条约,统称《洛迦诺公约》。

该条约保证了凡尔赛条约规定的法德以及比德边界安全,遵守莱茵兰非军事化的规定,约定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各国间的分歧,英国以及意大利作为公约的保证国。

其他条约则约定了法国与波兰、捷克斯洛伐克、比利时之间的边界保证。

后由于德国进军莱茵兰地区,公开违反条约规定,《洛迦诺公约》废止。

24.《非战公约》

20年代法美两国发起的、旨在反对侵略、维护世界和平而订立的国际条约。

又称《非战公约》或《凯洛格—白里安协定》。

因为由美国国务卿凯洛格以及法国外长白里安发起,故名。

1928年8月27日,美英法德等15国代表在巴黎签署条约,提出禁止将战争当作解决国际纠纷的工具,各国只能以和平协商方式解决彼此间的争端。

但是,条约并没有对侵略者以及违反条约者规定必要的惩罚措施,因而在实践上也起不到有效作用。

《非战公约》订立后,先后有60多个国家参加了条约。

25.《莱茵保安公约》

1925年12月1日《洛迦诺公约》的各项文字正式签字,其主要内容包括:

洛迦诺会议最后议定书;德、比、法、意、英《相互保证条约》,又称《莱茵保安公约》,规定德、法、比互相保证德比、德法边界不受侵犯,遵守《凡尔赛和约》关于莱茵区非军事化的规定,英意充当保证国,承担援助被侵略国的义务。

26.1905年革命:

俄国第一次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二十世纪初,俄国内外矛盾极其尖锐,1905年1月9日(俄历),沙皇政府枪杀彼得堡工人的严重流血事件,导致革命的爆发。

10月,革命风暴席卷全国,出现了全俄政治大罢工,第一次建立了工人代表苏维埃。

12月,莫斯科和其他城市爆发武装起义,革命发展到最高峰。

由于缺乏统一行动,起义被各个击破。

1906年后革命处于低潮,直到1907年“六三政变”,进入斯托雷平反动时期。

“六三政变”标志着俄国第一次革命的结束。

这次革命锻炼了俄国无产阶级和农民,列宁称1905年革命为十月革命的“总演习”,它对世界各国革命运动也有深远的影响。

27.斯托雷平(1862-1911):

俄国反动政客。

1906年任内阁总理,次年发动“六三”政变,开始了“斯托雷平反动时期”(1907-1912)。

任内施行“先安内后改革”的方针,大肆屠杀工农群众,取缔革命组织,镇压革命运动;实行新土地法,规定农民退出村庄;培植沙皇制度在农村中的支柱——富农阶层。

1911年被社会革命党人刺死。

28.二月革命:

1917年3月10日(俄历2月25日),彼得格勒工人的罢工已经发展成为政治罢工,提出“打倒沙皇!

”“打倒战争!

”等口号。

根据列宁的指示,布尔什维克党彼得格勒委员会发出传单,号召起义,打倒沙皇专制政权。

11日,当时负责领导工作的以莫洛托夫为首的中央局发出起义号召,工人们立即动员起来,解除警察、宪兵的武装,用来武装自己,起义开始。

3月12日(俄历2月27日)起义席卷全城。

结果,尼古拉二世被迫退位,把政权交给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彼得格勒起义的消息传出,全俄各地都发生了革命,统治俄国达三百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垮台了。

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

29.《四月提纲》

二月革命后,俄国形成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在人民群众最需要得到指导时,列宁从芬兰回到彼得格勒,并于1917年4月17日(俄为4月4日)在塔夫利达宫布尔什维克会议上作《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又称《四月提纲》)的报告,于4月20日刊载在《真理报》上。

《四月提纲》为布尔什维克党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路线和计划。

指出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规定在经济方面,没收地主土地,全部土地国有化;把所有银行合并为一个国家银行,由苏维埃加以监督。

政治方面,由国会制共和国进到苏维埃共和国,指明苏维埃共和国是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中最适当的社会政治组织形式。

《四月提纲》为布尔什维克党规定了革命的路线,指明了革命发展的道路。

30.七月流血事件

1917年俄国临时政府成立不久即多次发生危机。

它企图通过军事上的胜利来摆脱危机。

1917年7月1日,临时政府命令俄国在西南战线发起进攻,结果遭到惨败。

消息传来,激起了广大人民的愤怒。

17日,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彼得格勒50多万工人、士兵和水兵上街游行,示威群众高呼“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要求苏维埃中央执委会立即夺取政权。

下午2时,彼得格勒军区司令以“维护市内秩序”为名下令部队向示威群众开枪,造成400余人伤亡。

临时政府宣布首都戒严,解除工人武装,封闭《真理报》并通缉列宁。

临时政府至此完全掌握了政权,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控制的苏维埃成为附庸。

七月事件表明,革命和平发展的道路已被堵塞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宣告结束。

31.和平法令

苏维埃俄国政府公布的第一个重要对外政策法令,由列宁亲自起草,1917年11月8日,全俄工农兵苏维埃第2次代表大会通过并颁布。

法令揭露和谴责第一次世界大战交战双方的掠夺目的以及战争的帝国主义性质和战争的罪责。

向一切交战国政府和人民建议“立即缔结停战协定”、“立即就公正的民主的和约开始谈判”,立即实现“不割地(即不侵占别国领土,不强迫合并别的民族)不赔款的和平”。

反对兼并或侵占别国领土。

《和平法令》是一个纲领性文件,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公布了社会主义国家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反对并退出正在进行的帝国主义战争,号召各国人民掌握自己的命运,支持被压迫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表明了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根本区别,掀开了国际关系史上的新篇章。

32.土地法令

苏维埃俄国解决土地问题的法令。

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根据列宁的报告,于1917年11月9日凌晨通过。

《土地法令》规定,立刻无偿地没收地主土地,把地主的田庄及一切皇室、修道院、教堂的土地,连同耕畜、农具、庄园建筑和一切附属物,一律交给乡土地委员会和县农民代表苏维埃支配。

法令宣布实行土地、森林、矿藏、水流等资源国有化。

永远废除土地私有权,禁止买卖、出租和出典土地。

所有的土地和地下的宝藏都是全民的财产。

土地平均使用,按劳动定额和消费定额把土地分配给劳动者。

土地法令的实施使俄国农民无偿地得到1.5亿公顷土地。

农民因赎地而欠下的30亿卢布债款也被取消。

土地法令消灭了俄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地主阶级,使苏维埃得到劳动农民的广泛支持。

33.布列斯特和约

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苏俄政府与德国及其同盟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今布列斯特)签订的和约。

1918年3月3日,布列斯特和约正式签订。

按照合约,苏俄割让上百万平方公里领土,赔款60亿马克。

托洛茨基被解除了外交人民委员的职务。

但苏俄成功地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刚刚诞生的苏维埃政权争取了喘息的时间。

德国战败后,于11月11日同协约国签订了停战协定,苏俄政府立即于11月12日宣布废除此条约,使得该条约的内容实际上成了一纸空文。

一般认为,这是苏俄政府以空间换时间的成功外交。

它充分地利用了国际间的矛盾,使新生的苏俄政府有了巩固政权的时间,为此后维护政权创造了有利条件。

而且,由于此一外交策略的成功,列宁的个人声望也达到了顶峰。

34.战时共产主义:

苏俄在1918~1920年国内战争时期采取的经济政策,其目的是动员一切力量和资源来保证国内战争的胜利。

主要措施有:

工业企业普遍国有化;实行余粮收集制;取消一切商品贸易;实行配给制,强制劳动。

这些政策不是事先制定好的政策,而是随着国内政治、军事和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而逐步采取的。

作为国内战争时期的应急措施,它完成了历史使命,但作为一种建设社会主义的特定方式,对国民经济造成了不利影响。

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

35.新经济政策:

苏联在一九二一年由国内战争转变到和平经济建设时所实行的经济政策。

主要内容是:

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缴税后的剩余粮食,可以自由出卖;发展商业,在一定限度内允许自由贸易和私商存在;在国营企业中实行经济核算制,并以租让、租赁等国家资本主义形式,把某些国营企业租给外国资本家或私人经营。

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探索。

列宁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即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

36.布尔什维克:

苏联共产党建党初期党内的一个派别。

从1903年以来,布尔什维克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称号,布尔什维克的理论和策略亦称为布尔什维主义。

1912年1月该党第六次全俄代表会议把坚持机会主义立场的孟什维克取消派清除出党。

从此,布尔什维克成为独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党的名称仍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后面加括号标明“布尔什维克”。

1918年3月该党第七次紧急代表大会决定改名为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简称俄共(布)。

1925年12月该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决定改名为苏联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简称联共(布)。

1952年10月该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决定取消双重名称,改称苏联共产党。

37.苏维埃:

意即会议或代表会议。

最初是旧俄工人的群众性组织,后来成为俄国革命的领导机关及十月革命后苏俄和苏联的政权机关。

历史上第一个苏维埃是1905年3月成立的。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成为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其最高机构是全苏最高劳动者代表苏维埃。

38.共产国际:

即“第三国际”。

1919-1943年各国共产党和共产主义组织的国际联合组织。

1919年1月,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召开成立大会,世界39个共产党和左派组织出席大会。

1919年3月2-6日举行了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关于资产阶级民主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提纲的报告》。

共产国际的共举行过七次代表大会,1943年6月10日,共产国际正式宣告解散。

39.余粮收集制:

1919年1月11日,人民委员会发布法令,实行余粮收集制。

最初仅规定产粮省份农民必须按国家规定数量交售粮食和饲料,后来推广到所有的省份,涉及到各种农产品。

粮食人民委员部和工会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