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中考科学复习提纲第四册浙教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993028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中考科学复习提纲第四册浙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九年级中考科学复习提纲第四册浙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九年级中考科学复习提纲第四册浙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九年级中考科学复习提纲第四册浙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九年级中考科学复习提纲第四册浙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中考科学复习提纲第四册浙教版.docx

《九年级中考科学复习提纲第四册浙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中考科学复习提纲第四册浙教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中考科学复习提纲第四册浙教版.docx

九年级中考科学复习提纲第四册浙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中考科学复习提纲:

第四册(浙教版)

一、1.声音的产生: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各种振动着的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声音的传播:

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通过介质(固体、液体、气体)传播的。

真空不能传声。

在不同的介质中,声音传播速度不同,一般固体中传播最快,

液体次之,气体中传播最慢。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

2.乐音:

悦耳动听,使人愉快的声音,

乐音的三特征:

响度:

声音的大小,单位:

分贝(dB),人说话的声音大约40~50分贝,

影响因素:

振幅、距离发声体的远近,

频率:

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单位:

赫兹(Hz),音调与频率有关

音色:

又叫音品,是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特色

3.噪声:

令人厌烦、刺耳难听的声音,会干扰人的正常生活和学习,还会引起听力损伤。

控制(减小)噪声的途经:

在声源处减小噪声(减小噪声源的噪声);在噪声传播过程中减小噪声(远离噪声源或设置屏障);在人耳处减小噪声。

二、1.光的反射1)现象:

镜花水月、水中的倒影、潜望镜、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2)定律: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里;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类型:

镜面反射:

平行光线射到平面或其他平滑的物体表面上,反射光线仍平行。

   漫反射:

平行光线射到凹凸不平的粗糙表面上,反射光线向着各个不同的方向。

不同:

镜面反射:

1)反射面光滑2)很好地改变光路

漫反射:

1)反射面粗糙不平2)使我们能从不同的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相同:

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4)平面镜成像特点:

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2.光的折射1)现象:

海巿蜃楼、看水中的鱼、放大镜观看、池水变浅、夜空星星眨眼睛。

2)规律:

a 光折射时,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b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c 光从空气斜向射入水或玻璃时,折射光线偏向法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d 光从水或玻璃射入空气中,折射光线偏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e 当光垂直入射时,进入第二种介质的光线方向不发生改变。

3.透镜:

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2)凸透镜成像原理:

 

物距

像距

像的特点

应用

u>2f

f

倒立缩小的实像

照相机

f

v>2f

倒立放大的实像

幻灯机

u

正立放大的虚像

放大镜

u=2f

v=2f

倒立等大的实像

3)凸透镜成像特点:

焦点是物体成实像与虚像、成倒立像与正立像的分界点

 两倍焦距的点是物体成放大的像与缩小的像的分界点

 物体沿凸透镜主轴移动时,像和物体的移动方向相同,

物体越靠近焦点,在透镜另一侧成的像越远离焦点,像变得越大,

物体越远离焦点,在透镜另一侧成的像越靠近焦点,像变得越小

4.能用光的反射、折射规律和凸透镜成像原理解释有关现象。

5.近视眼:

晶状体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距离过长,成像在视网膜前方;矫正:

凹透镜

远视眼:

晶状体凸度过小,或眼球前后距离过短,成像在视网膜后方;矫正:

凸透镜

三、1.电路

1)导体和绝缘体:

前者易导电,后者不易导电,但在一定条件下,绝缘体可转变成导体

如高温下的玻璃、潮湿的空气。

导体能导电的原因:

导体中存在着大量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

2)组成:

导线(连接输送电流)、电源(提供电能)、

用电器(消耗电能)、开关(控制电路开关或通断)

3)状态:

通路:

处处连通的电路,电路中会产生电流,也叫闭合电路

开路:

开关断开,或某处断开,电路中不会再有电流,也叫断路。

短路:

不经过用电器直接形成回路

(直接用导线将电源两极连接起来将造成电源短路,会损坏电源,引起火灾。

4)基本的连接方式:

串联:

小灯泡逐个依次相连接的方式。

只有一条电流通路,一般只需

一个开关控制,电路中有一只灯泡损坏,其余用电器就不能工作。

并联:

小灯泡两端并列在一起的连接方式。

有两条以上

电流通路,要单独控制每个用电器,就需要用两只开关,

电路中有一个用电器损坏,不影响其余用电器的工作。

2.电流强度

1)概念:

单位时间里通过导体任一横截面的电量,简称电流,符号I

单位:

安培,简称安,符号A

形成持续电流的条件是:

1)要有电源;2)电路是通路。

2)方向及判断:

电流是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科学上规定正电荷的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在金属导体中,电流方向与与自由电子的移动方向正好相反。

在电路中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出,经过用电器流入电源负极。

3)测量:

电流表,实验室常用安培表

注意:

①电流表必须串联在电路中;②电流从“+”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③绝对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连在电源两端;④被测电流的大小不应超过量程;

⑤读数不需估读。

3.电压

1)概念:

电压是使金属中自由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符号U

单位:

伏特,简称伏,符号V

2)测量:

电压表,实验室用伏特表

注意:

①电压表必须和用电器并联;②电流从“+”接线柱流进,“—”接线柱流出;

③不能超过量程;④读数不需估读。

4.电阻

1)概念:

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符号R,单位:

欧姆,简称欧,符号Ω

2)导体电阻大小的决定因素:

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性质,温度,

和接入电路中的电流、电压没有关系。

3)伏安法测电阻:

用伏特表测电压,用安培表测电流,

用公式R=U/I(原理)求电阻。

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图

4)滑动变阻器原理:

改变接入电路部分的电阻丝长度来改变电阻。

作用:

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流;保护电路和电器。

连接:

用两根导线把变阻器金属棒一端的一个接线柱和电阻丝一端的一个接线柱分别连接后串联接入电路。

闭合开关前,滑片应滑到最大阻值处,以防止电流过大损害用电器。

连接CD:

R=0AB:

R=最大值

CA、DA:

AP有效,P向左移,R变小,反之,R变大

CB、DB:

BP有效,P向左移,R变大,反之,R变小

5.欧姆定律内容:

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

I=U/R变形:

U=IRR=U/I

6.串、并联电路I、U、R的特点:

特点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电路图

 

电流

内容

电流处处相等

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公式

I=I1=I2

I=I1+I2

电压

内容

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

各支路电压相等

公式

U=U1+U2

U=U1=U2

电阻

内容

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

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

公式

R=R1+R2

电压分配规律:

串联电路电压和电阻成正比

电流分配规律:

并联电路电流和电阻成反比

 

四、1.1)磁性:

物体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

磁体:

具有磁性的物体。

判断物体是磁体的方法:

能吸起铁屑;能使小磁针发生偏转;一端能吸引磁铁的中间;

用细线悬挂起来有指向性……

2)磁极:

磁体磁性最强的两端。

磁极总是成对出现,分别是南极(S极)和北极(N极)。

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3)磁场方向:

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磁感线方向:

外部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的N极到S极,内部磁感线则是从S极到N极。

 

4)地磁场:

地球是个大磁体。

磁感线的方向大致是从南向北。

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2.电流的磁效应

1)奥斯特实验:

在静止的小磁针上方拉一根与小磁针平行的导线,当导线通电后,磁针发生偏转。

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改变电流方向,小磁针偏转的方向相反。

说明磁场的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2)直线电流的磁场:

磁感线分布在垂直于电流的所有平面上,是以电流为中心的一系列同

心圆,磁场的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可用安培定则表示电流和磁场的关系:

大拇指所指的是电流方向,四指所指的是磁场方向。

3)通电螺线的磁场:

与条形磁铁的磁场相似,两端的磁极极性与电流方向有关。

可用右手螺旋定则来判断:

右手握住螺线管,使弯曲的四指沿着螺线管上的电流方

向,与四指垂直的大拇指所指的一端就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另一端是S极。

4)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强弱与单位长度的线圈匝数、电流大小及线圈中有否铁芯有关。

线圈匝数越多,电流越强,磁性越强,插入铁芯,螺线管的磁性大大增强。

5)电磁铁:

带有铁芯的通电螺线管优点:

用电流的通断控制磁场的有无,改变电流的大

小改变磁场的强弱,改变电流方向改变磁场的方向。

6)电磁的应用:

①电磁继电器:

由电磁铁控制的自动开关,由控制电路和工作电路组成。

作用:

可实现低电压、弱电流控制高电压、强电流;可实现自动控制,远距离控制。

②电铃、电话、磁悬浮列车;③信息的磁记录的工作原理。

五、1.电磁感应:

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

应用:

发电机,实现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内容: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的现象。

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2.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1)闭合电路;2)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感应电流的方向跟磁场方向和导体运动方向(切割磁感线方向)有关。

 

3.电磁感应现象的发展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为人类社会进入电力时代打开了大门,并为电磁场理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4.电磁波:

1)收音机、手机、小灵通、雷达接收的信息,在空中是以电磁波的形式传播的。

2)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依赖别的物质;能在真空中传播,

3)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3×108m/s;

4)按波长由长到短,电磁波包括无线电波(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微波)、太阳光(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射线等。

5)在瞬间电流改变时,能感知电磁波的存在。

六、1.植物的感应性:

植物感觉刺激,并发生反应的特性。

包括:

向光性、向重力性(根的正向重力性、茎的负向重力性)、向水性、感震性。

2.生长素的发现:

生长素是植物胚芽尖端产生的;

1)在单侧光照射下,胚芽尖端向光弯曲生长;切去胚芽尖端,胚芽不生长不弯曲;

胚芽尖端套上锡箔小帽,胚芽直立生长;胚芽基部套上锡箔,胚芽仍向光弯曲生长。

经过以上实验,达尔文猜想胚芽尖端可能产生某种物质。

2)温特把胚芽尖端切下,放上一个琼脂块,再将尖端放在琼脂块上,胚芽仍向光弯曲

生长,但用云母薄片代替琼脂片,则不生长不弯曲。

温特把影响植物弯曲生长的物质称为生长素

3)郭葛从植物中分离出了生长素,证明它是吲哚乙酸。

生长素的作用:

能促进植物生长,促进根的形成,促进果实发育,防止落花落果。

3.神经系统

1)组成:

 

2)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细胞)

3)大脑:

表面有许多沟、裂和回,增加大脑皮层的面积;大脑是中枢神经系统最高级部分。

小脑:

保持身体的平衡,协调身体各部分肌肉的活动,维持和调节肌肉的紧张程度。

脑干:

是人体的生命中枢,内有心血管运动、呼吸、体温调节等中枢,控制循环系统、

呼吸系统的运动。

若受损,会导致心跳和呼吸停止。

脊髓:

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分,具有反射、传导功能,可独立完成一些反射活动,

如膝跳反射、缩手反射、排尿反射等,但受大脑控制;

4.反射: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体内外各种刺激所发生的应答性反应。

反射的结构基础:

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反射活动必须由反射弧来完成;

膝跳反射的反射弧:

股四头肌肌腱→传入神经→脊髓的神经中枢→传出神经→股四头肌

5.非条件反射:

与生俱来的反射,只要反射弧完整即可,

条件反射:

后天学会,需要大脑皮层参与,条件反射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

人和动物不同的是,人还可以利用语言、文字形成条件反射。

6.人体的生命活动除了主要依靠神经系统来调节,还依赖激素的调节。

1)内分泌腺有:

甲状腺(甲状腺激素)、肾上腺(肾上腺激素)、垂体(生长激素)、

性腺(睾丸:

雄性激素、卵巢:

雌性激素)、胰岛(胰岛素)等。

各种激素,在血液中含量极微,主要调节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命活动。

2)激素分泌不正常带来的一些疾病

激素分泌

疾病

症状

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侏儒症

身材矮小、发育迟缓、智力正常

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巨人症

各部位过度生长,四肢更突出,寿命短

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呆小症

身材矮小、反应迟钝、智力低下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

甲亢

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失眠,心跳过快

3)呆小症同:

身材矮小。

不同:

前者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智力低下;

侏儒症后者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智力正常。

7.人体的体温调节主要依赖神经和激素的调节,使产热和散热两个过程保持动态平衡。

体温调节途径:

例:

气温下降时,皮肤血管收缩和汗腺减少分泌,骨骼肌紧张性收缩增强,出现寒战,甲状腺和肾上腺分泌增加,代谢率增加,使产热增加,散热减少,体温不因气温的下降而下降。

8.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同时也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由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作用,从而使人体作为一个整体而对内外环境的变化作出的反应。

七、1.植物的生殖方式:

有性生殖、无性生殖、营养繁殖

有性生殖:

经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

无性生殖:

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发育成新个体。

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利用孢子进行无性生殖。

营养繁殖:

利用营养器官进行繁殖,优点:

保持栽培植物的优良性状,繁殖速度很快。

如扦插、压条、嫁接、分根,马铃薯块茎繁殖;荸荠球茎繁殖;大蒜鳞茎上的侧芽繁殖。

2.花的结构和功能:

花柄:

连接茎和花

花托(杯状):

着生花的各部分

花萼(由萼片组成)

花冠(由花瓣组成)

花药:

里面有花粉

花丝:

支持花药

柱头:

接受花粉

雌蕊花柱:

支持柱头

子房:

内有胚珠

蜜腺(子房基部)

花瓣分泌芳香气味的物质

小麦花的结构:

有外稃、内稃、浆片、雄蕊、雌蕊

3.雌蕊的子房发育

 

4.种子的结构和功能:

结构功能结构

种皮保护种子内部结构果皮和种皮

子叶贮藏营养物质胚乳

胚根发育成根胚根

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胚轴

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芽

将胚乳里的营养物质转运子叶

大豆和玉米相同结构:

都有种皮、胚或(胚根、胚轴、胚芽、子叶)

不同结构:

大豆有两片子叶,无胚乳;玉米有一片子叶,有胚乳

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最大的区别在于子叶数目。

胚包括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是新植物的幼体,是种子的主要部分。

5.种子萌发:

种子吸水后,体积胀大,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轴、胚芽,胚根发育

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伸出土面,长成幼苗。

种子萌发的内部条件:

有完整的胚、颗粒饱满(为种子萌发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

外部条件:

充足的水分、氧气、适宜的温度必须同时满足,缺一不可。

八、1.动物最普遍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尤其是高等动物。

水螅、草履虫和变形虫等低等动物会进行出芽生殖、分裂生殖等无性生殖。

2.生殖类型:

生殖类型

发育场所

营养来源

产出

卵生

母体外

卵黄

鱼类、鸟类、两栖类、爬行类、大多数昆虫

胎生

母体子宫内

母体

胎儿

大多数哺乳动物

卵胎生

母体内

卵黄

胎儿

田螺、某些昆虫、蝮蛇、蜥蜴

3.动物生殖技术的发展:

1)试管婴儿:

体外受精、体内发育,因此其实质是有性生殖。

2)克隆技术:

无性生殖,目前各国都立法严禁把克隆技术运用于人类。

4.动物的个体发育:

1)从受精卵进行细胞分裂开始,直至器官系统形成和性成熟的整个发育过程。

2)包括:

胚胎发育:

从受精卵发育开始到幼体脱离卵膜或母体

胚后发育:

幼体脱离卵膜或母体开始到性成熟为止

3)根据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特点和生活方式的差异程度,

无变态发育(直接发育):

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与相似,

胚后发育分为无明显变化,如哺乳动物

变态发育(间接发育):

形态结构甚至生活方式改变,如蛙、蟾蜍

昆虫的变态发育类型:

完全变态:

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阶段,如蚊、蜂、蚕、蝶。

不完全变态:

经历卵、幼虫、成虫三阶段,如蟑螂、蝉、蝗虫。

男性:

主要生殖器官睾丸,功能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5.人的生殖系统:

附属性器官:

阴囊、输精管、阴茎

女性:

主要生殖器官卵巢,功能产生卵子和分泌雌性激素

附属性器官:

输卵管、子宫、阴道

6.生殖是通过男性和女性生殖器官的活动来实现的,包括生殖细胞的形成、交配和受精过

程,及胚胎发育、分娩等重要阶段。

1)受精:

场所:

输卵管,实质:

精子的细胞核与卵子的细胞核相融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受精卵是新个体发育的起点,是新生命的开始。

2)胚胎发育和分娩:

开始发育场所:

输卵管,最终发育场所:

子宫

发育过程:

受精卵分裂胚胎胎儿分娩

分娩:

成熟的胎儿连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排出。

产出的胎儿叫婴儿。

3)子宫是胚胎主要的、最终的发育场所。

植入子宫前胚胎发育早期需要的营养来自卵细胞质中的卵黄,后通过脐带和胎盘从母体吸取营养物质和氧,同时排出二氧化碳等废物。

胎盘是胚胎和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器官。

7.人的发育阶段:

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青春期、青年期

青春期是从儿童到成人的过渡时期,是性器官发育和成熟时期。

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是性发育和性成熟。

青春期的生理变化:

1)身体发育主要表现在身高和体重的迅速增长;

2)生殖器官逐渐由幼稚型发育为成年型;

3)第二性征明显:

男性:

喉结突起、音调低沉、长出胡须,

女性:

音调高尖、乳房隆起、骨盆宽阔;

4)脑功能、心肺功能、运动功能、造血功能明显增强;

5)出现正常的生理现象:

男性:

遗精;女性:

月经。

青春期的心理变化:

1)在性格和行为上出现明显变化;

2)独立意识强烈,遇到挫折又有依赖性;

3)性意识增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