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业务水平测试教育心理学试题库.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992702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3.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业务水平测试教育心理学试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教师业务水平测试教育心理学试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教师业务水平测试教育心理学试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教师业务水平测试教育心理学试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教师业务水平测试教育心理学试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业务水平测试教育心理学试题库.docx

《教师业务水平测试教育心理学试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业务水平测试教育心理学试题库.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业务水平测试教育心理学试题库.docx

教师业务水平测试教育心理学试题库

教师业务水平测试教育心理学试题库

一、选择题

1.1903年,在美国出版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是()

A.桑代克B.斯金纳C.华生D.布鲁纳

2.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是()

A.桑代克B.斯金纳C.华生D.布鲁纳

3.已有研究表明,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一般在()

A.2岁B.4岁C.5岁以前D.1—3岁

4.儿童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在()

A.2-3岁B.4岁C.5岁以前D.1—3岁

5.人格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

A.行为系统B.意识特点C.综合心理特征D.品德与修养

6.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

A.控制B.基本看法C.改造D.意识

7.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

A.地升华B.发挥C.表现D.持久的变化

8.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一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

()

A.能力B.技能C.兴趣D.刺激一反应联结

9.提出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的巴甫洛夫是()

A.苏联心理学家B.美国心理学家

C.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D.英国医生

10.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A.斯金纳B.布鲁纳C.奥苏伯尔D.桑代克

11.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

A•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B•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

C.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D•交往动机与荣誉动机

12.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感兴趣而形成的动机,可称为()

A•近景的直接性动机B•兴趣性动机C•情趣动机D•直接性动机

13.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

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B•社会性动机C•间接性动机D•志向性动机

14.由于个体的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作()

A•外部学习动机B•需要学习动机C•内部学习动机D•隐蔽性学习动机

15.由于外部诱因引起的学习动机称作()

A•外部学习动机B•诱因性学习动机C•强化性动机D•激励性学

习动机

16.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

A•另一种学习的影响B.对活动的影响C.对记忆的促进D•对智力的影响

17.下面的四个成语或俗语中有一句说的就是典型的迁移现象,是()

A•举一反三B•聪明过人C•思维敏捷D•物以类聚

18.下面所列举的迁移种类领域中,哪一种是错误的()

A.态度学习迁移B.情感迁移C.知识与技能迁移D.气质迁移

19.课堂上人际关系出现双方相互亲近,认知协调,情感和谐,行动一致。

是一种:

()

A.吸引的人际关系B.合作的人际关系

C.沟通的人际关系D.平等的人际关系

20.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

A.感受与体验B.前人经验C.记忆的内容D.信息及其组织

21.由于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与(

A•程序性知识B•实用的知识C•直观的知识D•可应用的知识

22.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知识直观的方式主要有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

A.言语直观B.形象直观C.感知直观D.表象直观

23.现代认知心理学把记忆系统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

A.长时记忆B.内隐记忆C.操作记忆D.形式记忆

24.短时记忆的容量()

A.较大B.没有限制C.非常之小D.为7土2个组块

25.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的趋势是()

A.时快时慢B.快者愈快C.先快后慢D.先慢后快

26.最早提出著名的遗忘曲线的心理学家是()

A.艾宾浩斯B.巴甫洛夫C.冯特D.弗洛伊德

27.目前研究男女智力的性别差异的基本结论之一是:

()

A.男优于女B.男女总体水平大致相等

C.女优于男D.男女总体水平,有的年龄相等,有的则不相等

28.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

A.公式学习B.命题学习C.原理学习D.推理学习

29.我国心理学家通常将十二岁至十四五岁的年龄时期,称做:

()

A.童年期B.少年期C.青年期D.中学生期

30.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被称作()

A.操作技能B.技巧C.操作能力D.能力

31.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即是()

A.智力技能B.知识迁移C.智力D.思维程序

32.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

A.复杂方案B.学习计划C.可行方案D.思维程序

33.人的健康不仅要有健康的身体,还要有(

A、健康的人格B、健康的习惯C、健康的心理D、健康的生活

34.著名的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告诉我们,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对学习效果的提高:

()

A.也是中等B.不利C.关系不大D.最有利

35.生成性学习就是要求学生对所阅读或听讲的内容产生一个()

A•新的理解B•不同的见解C•认知策略D•类比或表象等

36.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

A.意识和能力构成B.规则和技能构成

C.认知策略构成D.经验和方法构成

37.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

A.刺激情境B.即定疑问C.思维状态D.思维起点

38.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

A.智力技能B.思维品质C.思维程序D.能力或特性

39.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

A.思维程序B.调查研究C.验证假设D.论证假设

40.一个人的对人对已、对事、对物的态度是()

A.与生俱来的B.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形成的

C.是实践锻炼的结果D.通过学习而形成的

41.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

倾向,它是()

A.比较不稳定的B.受先天因素制约的

C.时稳时变的D.比较稳定的

42.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

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

A.新观点B.认知结构C.策略系统D.价值体系

43.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A.与他人基本相同B.与大家保持一致

C•被他人认可D.与他人相接近

44.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

A.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B.积极性

C.适应性和社会性D.内化性和意志性

45.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叫做:

()

A.差生行为B.问题行为

C.逆反行为D.心理障碍行为

46.态度的情感成份是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

()

A.态度的核心成分B.动力性成份C.非智力成分D.内化了的成份

47.态度的行为成分是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

A.行为方式B.意向或意图C.行为习惯D.语言或行为

48.心理健康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和良好的()

A.社会适应B.社会化人格C.精神面貌D.精神状态

49.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有效地发浑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

A.积极的社会功能B.应有的责任能力C.应有的责任义务感D.道

德精神面貌

50.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

A.怪异观念B.强迫行为C.强迫洗手D.强迫恐惧

51.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

A.什么事也做不下去B•痛苦不安C•感到惴惴不安D•感到极端焦虑

52.恐怖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

A•严重惧怕B•原因不明地惧怕C•非理性惧怕D•持久性地惧怕

53.性偏差是指少年性发育过程中的不良适应,如过度手淫、迷恋黄色书刊、

早恋、不当性游戏、轻度性别认同困难等,一般()

A.不容易矫正B•容易矫正C•不属于性心理障碍D•也属于心理障碍

54.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

A•思维品质B•学习内容C•学习结果D•知识技能

55.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分为()

A•若干等级B•五个等级C•三个等级D•四个等级

56.根据认知学习理论,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实质是内在的()

A•信息加工B•智力活动C信息输入D•心理变化

57.任务分析必须将教学目标逐级细分成彼此相联的()

A.各种智力活动B•各种子目标C•各种课堂行为D•教学阶段

58.领会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

A•信息加工B•学习活动C•复杂记忆D•理解

59.有些课题主要包含高度有结构的知识和技能(如数学、物理、化学、计算、

语法等),如果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尽快地掌握这种知识和技能,则宜于采

用()

A•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策略B•师生互动策略

C•以学生为中心的发现学习D•合作学习策略

60.在情境教学中,教学环境是一种人为设计的问题情境,它与现实问题情境

()

A.有所不同B•相类似C•有一定联系D•没有必然联系

61.合作学习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它的特征是以学生的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

A.教师的主导教学B.独立完成作业

C•家庭作业D.个别课堂练习

62.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学生能力上的差异并不能决定他们能否成功掌握教学

内容,而是在于他们()

A.学习积极性B.学习自觉性C.要花多少时间D.智力水平

63.研究表明,学生座位的安排对于学生接受课堂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A.有影响B.没有影响C.几乎没有影响D.有实质性影响

64.在教学程序中,教师安排的程序性事项就是()

A.教学程序B.教学过程C.教学事项D.教学方法

65.向学生提示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心理上做好准备,明了学习的结果和方法,以免()

A.迷失方向B.错用方法C.措手不及D.产生焦虑

66.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具有()

A.维持动机作用B.促进和维持功能C.思想教育作用D.培养纪律

功能

67.教师的领导风格对课堂教学有()

A.—定的帮助B.较弱的影响C.间接的影响D.直接的影响

68.班级的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

A.可用因素B.微弱因素C.重要因素D.利弊兼有的因素

69.松散群体是指学生们只在空间和时间上结成群体,但成员间尚无共同活动

的()

A.目的和内容B.共同语言C.深厚友谊D.约束力量

70.集体是群体发展的()

A.最终结果B.中间环节C.目标D.最高阶段

71.联合群体的成员已有共同目的的活动,但活动还()

A•只具有个人的意义B•小集团意义

C.依赖兴趣的作用D.没有政治意义

72.研究表明,距离的远近,交往的频率,态度的相似性,个性的互补以及外

形等因素是影响人际吸引和排斥的()

A•主要因素B•辅助因素

C.外部互动因素D•环境因素

73.课堂气氛往往有其独特性,不同的课堂往往有不同的气氛。

即使是同一个

课堂,也会形成不同教师的()

A•教学风格B•组织教学方法

C.气氛区D•教学氛围

74.人际交往过程必须以一定的符号系统为交往工具才有可能实现,其主要交

往工具是语言符号系统和()

A.暗示影响系统B.非语言符号系统

C.文字符号系统D.情感感染

75.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

或()

A.感情关系B.心理距离

C.友谊关系D.互助关系

76.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变化,取决于交往双方()

A.修养和处世方法B.身份和地位

C.交往方式与方法D.需要满足的程度

77.吸引与排斥、合作与竞争是课堂里主要的()

A.人际关系B.对立统一关系

C.心理互动过程D.人与人的矛盾

78.

合作是实现课堂管理促进功能的()

79.竞争指个体或群体充分实现自身的潜能,力争按优胜标准使自己的成绩超

过对手的适度竞争,不但不会影响学生间的人际关系,而且还会()

A.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B.养成竞争意识

C.导致教师管理公正D.促进团结协作

80.竞争有可能会使一部分学生过度紧张和焦虑,容易忽视活动的()

A.积极价值B.创造性功能

C.内在价值和创造性D.真正目的

81.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

A.监控与管理B.准则与控制

C.限制性影响D.限制与规范

82.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是课堂的三大要素。

这三大要素的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就是()

A.课堂情境B.课堂结构

C.课堂形势D.课堂教学

83.课堂常规是每个学生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日常()

A.课堂约定B.课堂行为准则

C.课堂纪律D.课堂行为

84.分配学生座位时,教师最值得关心的是()

A.对课堂纪律的影响B.学生听课效果

C.后进生的感受D.人际关系的影响

85.课堂情境结构包括班级规模的控制、课堂常规的建立和()

A.教室的布置B.教师的行为表现

C.学生的学习方式D.学生座位的分配

86.课堂教学结构包括教学时间的合理利用、课程表的编制和()

A•教学过程的规划B•教学内容设计

C.教学方法的实施D•教学方法的选择

87.对于消极的课堂行为,采用适当的惩罚()

A.也是不行的B.也是违法的

C.也是不必要的D.是必要的

88.编制课程表时,尽量将文科与理科、形象性的学科与抽象性的学科()

A.随机安排B.分类安排

C.集中安排D.交错安排

89.长时间地集中学习同一学科或同一类学科,使大脑皮层的同一部位接受同

一种刺激,会导致()

A.兴趣形成B.自发复习

C.过度学习D.疲劳和厌烦

90.儿童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等表现,一般称作()

A.心理异常B.不适应表现

C.不良表现D.问题行为

91.班级里学习成绩差生和后进生有问题行为,优秀学生()

A.也全都有问题行为B.没有问题行为

C.只有问题行为萌芽D.也有问题行为

92.有的心理学家把表现为破坏课堂秩序、不遵守纪律和不道德等行为学生的行为称作()

A.冲动型冋题行为B.扰乱性的冋题行为

C.多动型问题行为D.自律障碍行为

93.教学评价的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

A.作出分析B.作出判断

C.进行评估D.作出决策

94.

测量首先要根据某种标准和一定的程序将学生的学习行为与结果确定为

95.测验是测量一个行为样本的()

A.基本过程B.全部过程

C.主要过程D.系统程序96.教------学过程的三种过程是()

A.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

B.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互动过程

C.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思考过程

D.

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管理过程

99.专家与新手相比,专家在专门领域的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能力都更强。

最适当的解释是()

A.专家有更敏捷的记忆品质

B.专家掌握了一般的记忆策略

C.专家的智力水平普遍较高

D.专家在专门领域有更丰富的知识与特殊的记忆策略

100.学生害怕在社会交场合讲话,担心自己会因发抖、脸红、声音发颤、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虑,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因而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眼睛。

这种心理症状是一种:

()

C.焦虑症D.强迫症

二、判断题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3、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体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4、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只有两个:

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

5、学生性格差异主要是指性格的特征差异。

6、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两种主要成份。

7、自我认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能力及自身社会价值的自我了解与自我评价。

8、自我体验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情感体验,如自尊、自爱、自豪、自卑及自暴自弃等。

9、自我监控属于意志控制,如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追求等。

10、学生的认知差异主要包括认知方式差异和认知能力差异。

11、我国心理学家一般把学习分为知识学习和技能学习两类。

12、强化也是一种操作,它的呈现或撤除能够增加反应发生的概率。

13、强化有正强化与负强化之分。

14、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15、意义学习的主观条件是学习者知识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原有知识。

16、教学不是知识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

17、所谓学习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18、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两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

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19、班杜拉研究指出,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

验。

20、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

21、如果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

22、关于遗忘产生原因的解释有许多学说,比如痕迹衰退说、干扰说、同化说和动机说等。

23、所谓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

24、短时记忆一般包括两个成分,一是直接记忆,即输入的信息没有经过进一步加工;另一个成分是工作记忆,指从长时记忆贮存中提取的正在使用的知识信息。

25、遗忘曲线研究表明,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先快后慢的负加速趋势。

26、所谓技能,一般认为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27、前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于1959年系统提出了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的理论。

28、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

29、指导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讲授法十分类似,由激发、讲演、练习、反馈和迁移等环节构成。

30、交互式教学模式主要是用来帮助学习成绩差的学生阅读领会。

31、交互式教学旨在教会学生三种策略:

总结、提问和预测。

32、任何问题都含有三个基本的成分:

一是给定的条件;二是要达到的目标;三是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33、人们一般倾向于根据问题是否界定清晰而分为两类,即有结构问题与无结构冋题。

34、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

35、创造有真正的创造和类似的创造之分,后者是一种产生了具有人类历史首创性成品的活动。

36、测量主要是一种收集资料数据的过程,是根据某种标准和一定的操作程序,将学生的学习行为与结果确定为一种量值,以表示学生对所测问题了解的多少。

37、测验是测量一个样本的系统程序,即通过观察少数具有代表性的行为或现象来量化描述人们心理特征。

38、对于情感以及道德行为表现的评价则常常采用非测验性的评价手段,如案卷分析、观察、问卷量表以及谈话等。

39、教师自编测验的主观题包括论文题、问题解决题。

40、教师自编测验的客观题包括选择题、是非题、匹配题、填空题等。

41、评分必须以一定的比较标准为依据,评分的标准可分为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两种。

42、教师要充当知识传授者、团体的领导者、模范公民、纪律的维护者、家长的代理人等多种角色,而不用充当亲密朋友、心理辅导者等角色。

43、在教师的知识和智力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教师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诊断学生学习困难的能力,与教学效果有较高的相关。

44、在教师的知识和智力达到一定水平之后,他们的思维的条理性、系统性、合理性与教学效果有较高的相关。

45、观察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46、记忆的过程包括识记、回忆与再认两个过程。

47、感觉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48、知觉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49、识记时采取一定的方法,会增强识记效果,意义识记比单纯重复的机械识记效果好。

50、按照不同形态划分,思维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51、问题解决通过以下四个阶段: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

52、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53、注意的种类分为:

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两种

54、个性是指一个人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反

映了一个人独特的心理面貌。

55、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最低层是安全的需要。

56、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最高层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57、当学生的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学生学得最好。

58、当学生能自己参与探究和创新时,学生学得最好。

59、当学生被鼓舞和信任能做重要的事情时,学生学得最好。

60、当学生对教师充满信任和热爱时,他们学得最好。

61、早期教育是能力早期发展的决定条件。

62、动机是指人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

63、当学生有更多的自我期待时,他们学得最好。

64、当教学内容能够用多种形式来呈现时,学生学得最好。

65、要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性格是在活动中逐步养成的。

66、性格是指一个人身上表现出来的对客观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67、能力是指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完成得个性心理特征。

68、兴趣是指人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

69、如果把识记的对象变成人们活动的对象和活动的内容,那么识记的效果就好。

70、是否具有明确的识记目的与任务对识记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71、记忆是指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72、识记材料的数量和性质对识记效果没什么影响。

73、在复习过程中,运用多种多样的复习形式能提高复习效果。

74、在识记过程中,识记直观形象的材料比识记抽象材料的效果差。

75、人类个体的情绪发展在前,而情感体验在后。

76、注意只具备以下两种功能:

选择和保持。

77、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一切行动都是因为需要所引起的。

78、在学生性格的培养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

79、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