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教育要坚持三个面向.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990568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7.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教育要坚持三个面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五章教育要坚持三个面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五章教育要坚持三个面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五章教育要坚持三个面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五章教育要坚持三个面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五章教育要坚持三个面向.docx

《第五章教育要坚持三个面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教育要坚持三个面向.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五章教育要坚持三个面向.docx

第五章教育要坚持三个面向

第五章教育要坚持三个面向

一、导学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党的十二大更明确地提出了新时期实现四化、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的总任务、总目标。

明确了实现总任务、总目标的战略重点是教育,要求教育要适应国内外的新形势,更好地为实现总任务、总目标服务。

为此,这就需要重新思考教育的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也需要对旧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指导方针予以调整。

针对这样的问题,1983年国庆前夕,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写到: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这“三个面向”的提出,既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客观要求,也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

从而为我国教育工作指明了正确的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也指明了我国教育改革的正确方向。

在之后的许多场合,邓小平同志多次提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从而使“三个面向”成为了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它不仅指明了现时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总方向,而且指明了未来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总趋向,具有强烈的时代特色和战略指导意义。

首先,教育要面向现代化,是“三个面向”的内核与关键,是对中国教育事业提出的基本要求。

其内涵包含二层含义:

第一,强调了教育与现代化的关系,即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要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要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这是办教育的最根本的目的。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四个现代化是我国一切工作的中心,教育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这是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的职能地位所决定的。

第二、强调了教育自身现代化。

即教育要思想现代化、内容现代化,方法现代化和手段现代化,要对教育思想、教育制度、课程、教材、教法及教学手段要进行改革、更新、充实和发展,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来办教育。

只有教育自身现代化,才能适应现代建设的要求。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教育自身要现代化。

其次,教育要面向世界,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在空间上的拓展 其内涵也有三层:

第一、强调了教育改革和发展不仅要着眼于中国,而且要纵览全球放眼世界。

即要放眼世界,广泛了解、吸收世界上一切对我们有益的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知识和教育经验,并做到“洋为中用”。

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国际间交往甚密,全球经济一体化、科技与教育全球化已成定局,这意味着封闭必然落后,开放才能进步,博天下之长,借鉴人类社会一切进步和文明的成果,这是增强国力的有效途径,也有利于推动教育现代化的迅速发展。

第二、强调了要使受教育者具备走向世界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才能成为适应开放世界所需要的人才。

第三,强调了中国的教育事业应为人类的进步和世界的发展做出较大贡献。

即要使我国的教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向世界传播中国的社会主义文明,对人类的进步、世界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是礼仪之邦,文明古国,上下五千年,古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和丰富的教育思想,今有20年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和伟大成果,这一切不仅属于中华民族,也应属于人类和世界,传播中华民族的文明即应成为中国教育事业责无傍贷的重任。

教育要面向世界:

教育要放眼世界,广泛了解、吸收世界上一切对我们有益的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知识和教育经验,并做到“洋为中用”;

教育要使受教育者具备走向世界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教育中国的教育事业应为人类的进步和世界的发展做出较大贡献。

第三,教育要面向未来,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在时间上的延伸。

其内涵仍为三层:

第一、强调教育工作的改革和发展规划应着眼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期目标和要求,审时度势,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即教育的计划和人才培养规格,都要考虑未来的需要,教育的发展规划要有超前性,人才的培养必须走在经济建设的前头。

教育事业关系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教育应立足当前展望未来,按未来的发展趋势拨定教育目标和教育规划、让教育充满后劲。

第二、强调教育要与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相适应,要建立适应未来需要的新学科、新课程;第三,强调教育是未来的生产力,是前瞻性很强的未来事业,要托起明天的太阳,就必须脚踏实地为青年一代开发智能、磨炼意志,完善个性,为国家的未来培养分和造就更多的社会主义事业班接人,让社会主义千秋大业代代相传,后继有人。

教育必须考虑未来共产主义宏伟目标,重视和加强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要培养出能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一代代新人。

教育要面向未来:

教育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教育要建立适应未来需要的新学科、新课程;

教育要为国家的未来培养分和造就更多的社会主义事业班接人。

综上所述,“三个面向”之间关系紧密,是一个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统一体。

它既有科学的理论根据,又是切中时弊、有的放矢之举。

它以“面向现代化”为主线,贯通于空间上的“面向世界”和时间上的“面向未来”。

科学而精辟的构筑了一个时空性极强的教育事业开放系统,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立体多维型教育模式,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树起了一面跨世纪的旗帜。

对于正确、全面解决我国教育改革中遇到的基本问题,对于开创我国教育事业的新局面,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指导意义。

所以,教育只有以“三个面向”为指针,才能把握航向得以特续发展。

  

本章就是要通过学习,明确邓小平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教育要坚持“三个面向”。

“三个面向”也是党的基本路线在教育指导思想上的集中体现。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要求教育工作必须适应和服务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要;教育要“面向世界”,要求教育工作必须适应和服务于对外开放,扩大对外交流的需要;教育要“面向未来”,要求教育工作必须适应和服务于我国社会与经济未来发展的需要。

“三个面向”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它不仅指明了现时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总方向,而且指明了未来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总趋向,具有强烈的时代特色和战略指导意义。

二、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就是要面向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相适应,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足够数量的合格人才,提高我国公民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

怎样才能实现教育面向现代化呢?

(一)更新教育观念

    1.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基本前提就是必须实现教育观念的更新,树立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发展所需要的新观念,具体讲:

   破除应试教育的旧观念,确立素质教育的新观念。

1977年我国恢复了高考制度,在中小学恢复了正常的考试制度,为基础教育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然而,在片面追求升学率日益严重的情况下,教育的发展偏离了其基本的培养目标,走上了“应试教育”的错误轨道。

所谓“应试教育”就是以升学考试为目标,重智育,轻德育、体育、美育的教育;教学方法上,偏重学生的应试技能培养,采用满堂灌、填鸭式、封闭式和死记硬背的方式,忽视学生实际能力培养和智慧的开发,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这种一切为升学服务,忽视学生整体素质的教育概念,是一种缺乏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短视观念。

这种教育观念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观念是相悖的。

因此,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就必须彻底改变过去形成的“应试教育”的旧观念,树立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素质教育观念。

所谓“素质教育”,就是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整体素质的培养提高为目的,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采取激励启发的教育方法,重视学生良好个性和创造能力、审美能力、适应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中的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以及生活技能素质等。

每一种素质里面又包含许多内容,他们相互依存、相互交叉、相互促进,例如科学文化素质,不仅包含了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包含了思维能力、思想情操,也就是说,它涵盖了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的某些内容。

素质教育就是要使受教育者具备上述的素质,因此,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必须实现由升学教育向综合素质教育的转变;由注重知识传授向重视创新能力培养的转变,由填鸭式教学向启发式教学转变。

一句话,就是要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要来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模式,包括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要以需定教,按需而教,培养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2.破除封闭式、书斋式的教育观念,确立教育为社会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新观念

    在一段时期内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形成了封闭式的管理模式。

学校和教师把学生的学习生活固定在学校围墙之内,学习的内容浓缩在教科书和教师的讲授之中,学习的唯一目的就是升学,致使学生的生活路线局限于学校、教室、图书馆(资料室)和家庭的学习桌上。

与此相适应,教师的教学内容就是把教科书的内容讲透;教学方式就是教会学生记忆概念、名词;教学目的就是使自己的学生尽可能地考上大学,不断提高升学比例,以能否升学看一个人的能耐,以升学率的高低衡量一个老师水平、一个学校的质量。

这样一来,学校与社会的联系被人为的分割开了,使学生不了解社会,不理解社会,更难适应社会;教师无法解释社会的变化发展,无力回答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从而使与社会发展联系十分紧密的政治课和思想品德课缺乏吸引力、说服力,影响了教育教学效果,使学生学得的知识也只是靠死记硬背来的,缺乏理解,难以深入。

    而教育为社会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教育思想。

邓小平曾明确指出,现代经济和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的迅速提高,要求我们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容和方法上不断有新的发展。

这样的教育才有生命力,才有持续发展的巨大潜力。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也强调: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按照这一思想的要求,必须彻底改变与社会脱节,与实际生产分离的封闭式、书斋式的教学管理模式,遵循党的教育方针,树立教育为社会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观念,改革管理方式,调整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出发,采取因时因地制宜的办法,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努力创造出教育为社会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制度、内容和形式。

这样的教育方式自建国以来,特别是70年代末以来,在高校和一些中学当中就在不断的探索,而且取得了许多的经验,值得继续坚持和广泛的推广。

3.破除教育资源独享的保守观念,确立教育资源共享的新观念

我们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一方面存在投入不足,经费困难的问题,另一方面又存在着投入与产出不相协调的问题,这就涉及到如何有效利用教育资源的问题。

长期以来,教育资源的利用基本上处于封闭状况,不仅相邻院校的图书资料、实验设备重复建设,而且一所学校内也存在实验设备、图书资料重复购制的情况。

教师不仅不能在各学校之间相互聘用,就是在同一学校内各院系之间的相互聘用也困难重重;同时,图书资料也仅仅限于本校或本院系的师生借阅使用,其他学校或院系的师生就别想了;再有就是实验室、教室等也是如此,由此导致教育资源在一定范围内的浪费和积压,这从另一方面加重了教育投入的不足和经费的困难。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要在有限的资金投入情况下,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就必须树立教育资源共享的新观念,要从国家、地区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有效地合理地使用教育经费,大力挖掘和开创教育资源,敞开图书馆和实验室的大门;相关学校互通有无,相关教师合理流动;还可开通计算机联网,有效地利用国外的信息资源,获取国外的教育资料和科研资源,进行教学人员的跨国流动。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资源共享,才能克服教育经费的不足,促进教育的迅速发展,真正实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目的。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教育资源共享已成为一种必然,实现优化组合资源共享已成为高校内或高校之间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如今出现的高校合并、高校与高校之间,与地方企业或研究所之间的共建等模式,正是这种观念转变的必然和结果。

更新教育观念:

必须实现教育观念的更新,树立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发展所需要的新观念;

破除封闭式、书斋式的教育观念,确立教育为社会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新观念;

破除教育资源独享的保守观念,确立教育资源共享的新观念。

(二)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

    1.教育要面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主战场,努力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

我国目前正处于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经济结构由农业型向工业型、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转变时期。

在这样一个历史大变革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的变革,迫切需要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科技和知识的支持,需要高等教育的人才支持。

因此,我国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要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要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加速器,就必须改革旧的教育模式,使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由“象牙塔”向现代社会的“动力站”转化,从单纯的保存知识的场所向现代的“知识工厂”转变,从单纯的科研机构逐渐朝高新技术“科学园”方向发展,实现产、学、研一体化,进一步加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

因此,江泽民在北师大100年校庆上的讲话中就指出,要把教育放在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高度,坚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切实做好教育工作,实现教育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积极适应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培养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大批合格人才。

    2.教育要为推动科技进步,加速科技产业化作出贡献

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具有人才和知识的优势,因此,高等教育在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高等教育不仅能为发展高科技产业,尤其是信息产业、生物技术产业提供足够的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而且还能为科技开发、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巨大的知识支持,以此推动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走向现代化。

邓小平同志在70年代末就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根据这一思想,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来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促进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

在1995年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首次正式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1996年,根据中共中央的建议,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正式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科教兴国战略从此成为了我国的基本国策。

1997年,党的十五大又再次强调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依据党中央关于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部署,教育部制定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明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要求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教育,使科教兴国真正成为全民族的广泛共识和实际行动。

在随后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作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此次全教会后,高校扩大了招生规模,改革粒度随之加大,高等教育的发展开始驶入快车道。

实施科教兴国,推进素质教育,为高校的教育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教育要为净化社会环境,规范社会行为,建立稳定、和谐、有序的社会局面作出贡献

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不仅具有培养科技开发与创新人才的任务,而且担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养高素质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任务。

教育培养的人才,既要担负起提高国家科技能力,促进经济发展的历史重任,也要担负起提高民族文化素质,改变社会生活环境,营造安定团结的社会生存和发展环境的任务,以此促进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协调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迈向现代化。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坚持“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和“依法治教”的教育方略,更加清晰地告诉了教育工作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要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充分发挥教育的育人功能,提高人们的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为净化社会环境,规范社会行为,建立稳定、和谐、有序的社会局面作出积极的贡献而努力,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

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

教育要面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主战场,努力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

教育要为推动科技进步,加速科技产业化作贡献;

教育要为净化社会环境,规范社会行为,建立稳定、和谐、有序的社会局面作出贡献。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要求教育工作必须适应和服务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发展所需要的、为社会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力求教育资源共享的新观念;

同时,教育要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

努力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推动科技进步,加速科技产业化;为净化社会环境,规范社会行为,建立稳定、和谐、有序的社会局面作出贡献。

三、教育要面向世界

教育要面向世界,就是要吸取世界各国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吸取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特别是要吸取和借鉴世界各国教育发展和管理的成功经验,反映世界优秀文明成果以及当代科学技术文化最新发展的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要做到这些,首先应正确认识世界。

怎样才能实现教育面向世界呢?

 

(一)正确认识世界

    当今世界是一个经济全球化趋势迅速发展,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政治经济格局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的世界。

这个世界体现出如下重要特征:

    1.经济全球化趋势迅速发展

    经济全球化是全球范围内市场经济一体化的历史进程,是市场经济的全面推进和空前发展。

具体讲就是各国经济均被卷入世界市场,诸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优化配置,经济活动的诸环节在世界范围内运作,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密不可分,呈现出某种整体化、一体化趋势。

经济全球化进程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影响着各国的经济发展。

随着这一进程的推进,为我们全面、广泛地了解和认识世界各种不同的市场经济模式的利弊,进而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极好地发展机遇。

中国当前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必须反映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实际,这是教育面向世界的基本要求。

    2.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200年以前,英国思想家培根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名言。

100年以后,马克思揭示了科学技术同生产力的有机联系,认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科学技术在知识形态上是一种潜在的社会生产力,一旦它并入生产过程,就会转化为现实的直接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归根到底“来源于智力劳动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发展”邓小平在本世纪70年代末进一步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指出“下一个世纪是高科技发展的世纪”。

这一崭新的论断是对当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及其巨大作用的高度概括与总结,也在实际上对“知识经济”及其意义作了阐明。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以惊人的速度和空前的规模向前发展,是20世纪后半叶最为引入注目的现象。

70年代以来,一系列重大的新技术获得突破性进展,战后开始的科技革命进入一个崭新阶段即高科技阶段。

人们通常将微电子学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海洋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六大科技群称为高科技,并认为它们具有高智力、高资金投入、高竞争、高风险、高效益、高潜能等特点。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对人类经济、社会生活的巨大渗透力和影响力,信息技术已成为科技革命新阶段最显著的标志。

80年代以来,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为主体的信息技术迅速兴起。

它打破了人们原先应用知识所受到的空间、时间限制,使知识的创造、储存、学习、使用方式发生革命;它大大提高了知识商品化的能力,知识应用于制造业、服务业的速度大大加快;它促使经济增长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即经济的增长转向依赖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

正如汤姆·托尼尔所说:

“国民产值的增长,主要靠专业知识和技术的进步完全有道理的。

一切人类活动,特别是经济活动,都有信息在直接或间接地起作用。

虽然我们还不能断定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但至少可以说,许多迹象表明,知识经济时代的端倪已经显露。

例如:

据统计,目前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主要成员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的50%以上已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美国1996年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增长中有33%来自信息业。

1985年全世界使用计算机约4亿台,1991年增加到30亿台;2000年已增加到100亿台;1985年,一个集成电路上大约可以容纳100万个元件,到1990年已增加到50亿个,一些专家预言到2000年将达到1万亿个。

专门生产软盘及软盘中包含的知识的美国微软公司,其产值现在已大于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产值的总和;它的总裁比尔·盖茨已连续5年居世界富豪的榜首,而且近年来以平均每周增加资产4亿美元的速度上升。

1993年9月,美国政府制订了“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行动计划”,即所谓“信息高速公路”计划。

此后,各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也提出了自己类似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

它要求传输线路实现光纤化、传输信息的方式实现数字化、接受系统实现多媒体化,从而把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多媒体技术融合在一起,并广泛涉及其他科技领域。

只要我们留心计诸如此类的新变化,并冷静地进行思考,就不难作出这样的判断:

知识经济时代确实正向我们走来。

知识经济的有什么样的特征呢?

所谓知识经济(KnowledgeEconomy),按照OECD《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中的定义,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

这里所说的知识,是包括人类迄今为止所创造、积累的全部知识,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科学技术、管理和行为科学的知识。

知识经济不同于传统的以大量消耗原材料和能源为特征的经济,而是基于新科技成果和人类知识精华的经济形态。

它的悄然兴起,是一场无声的革命,对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对现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正在和将要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说,知识经济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知识剧增,信息爆炸。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剧增、信息爆炸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特点。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加速度(或指数)增长趋势,在知识经济中表现得更加明显与突出。

据有关资料,人类的科技知识,19世纪是每50年增加1倍,20世纪中叶是每10年增加1倍,当前则是每3至5年增加1倍。

曾有人估计,截止1980年,人类社会掌握的科学知识,90%是二战后30余年获得的。

据有的未来学家推测,今天的科技知识将只不过是2050年的1%。

知识的剧增,是与信息量神速地扩大和信息处理速度不断地令人不可思议地加快分不开的。

信息是知识经济发动机的燃料。

现在,几张光盘可以替代一个传统的图书馆,在一片指甲大小的芯片上可以存放两年的《人民日报》的信息量。

世界上自1945年研制出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以来,经历了电子管、半导体、集成电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几代的发展,其性能提高了100万倍。

有人预测,25年后普通台式个人计算机将比今天的功率大100万倍。

科技应用于生产的周期也起来越短,例如,在上个世纪,电动机从发明到应用共用了65年,真空管用了31年。

而本世纪以来,这种时间间隔大为缩短。

如雷达从发明到应用用了15年,电视用了12年,从发现核裂变反应到制成第一个核反应堆仅用了4年,集成电路从无到有仅用了2年,激光仅用了1年。

2.生产力要素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现代生产力是由多种要素有机合成的复杂系统。

这些要素不仅指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也包括分工、协作、管理、劳动组织以及科学技术等。

各要素在生产力系统中的功能作用是不相同的。

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是实体性要素,分工、协作、管理、劳动组织等是连结性要素,科学技术则是渗透性要素,它融合、渗透、扩散到生产力诸要素中,从而使整个生产力系统发生质的变化,大大提高生产力水平。

这表明,科学技术具有乘法效应,它放大了生产力诸要素,科学技术发展得越快,这个乘数的增大也越迅速。

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正是基于对现代生产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