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养护勘察设计工作大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990526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75 大小:7.2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养护勘察设计工作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公路养护勘察设计工作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公路养护勘察设计工作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公路养护勘察设计工作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公路养护勘察设计工作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路养护勘察设计工作大纲.docx

《公路养护勘察设计工作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养护勘察设计工作大纲.docx(7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路养护勘察设计工作大纲.docx

公路养护勘察设计工作大纲

八、勘察设计工作大纲

1、对招标项目的理解和总体设计思路

1.1.对招标项目的理解

1.1.1本项目概况

本项目地处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

东阳市位于浙江中部,北纬28°59′~29°30′、东经120°05′~120°44′,东接新昌县、磐安县,西邻义乌市,南与永康市毗连,北与诸暨市、嵊州市接壤,是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城市和浙江中部的历史文化名城。

东阳市同时也是浙江省首批小康县市、首批文明城市、首批旅游经济强市,中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通过对招标文件的认真学习以及对现场的实地考察,我们对项目的公路安保、水毁、绿化、黑点整治、农村公路大中修等相关内容有了深刻地认识和深入的理解,明确了本项目的工作内容以及技术要求等。

今年浙江省提出建设“美丽公路”的五年工作目标和思路,全力推进“设施美,行风美,窗口美,人物美”的“四美”建设,着力实施“五个一万”工程,最终目标是实现“四好”(即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

本次项目设计响应政府的号召,本着治本、有效、经济的原则,依据现场调查、检测资料及设计竣工图纸等基础资料和实际工程经验,突出以路面整修及排水设施完善、安全设施恢复为重点,注重桥头跳车治理,兼顾其他附属设施的整修和完善,做到统一设计,整体提高,做到“四线分明”(安全设施防护线、路基路面轮廓线、车辆行驶分道线、绿化美化线)和标志标牌齐全规范醒目鲜亮,体现公路特有的流线美和线型美,路况质量达到文明公路和五型(品质型、平安型、生态型、服务型、阳光型)公路的要求,从根本上改善项目的运行状况,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并为以后东阳地区的管养及该地区新项目的修建提供宝贵资料和经验。

1.1.2建设的必要性

1.1.2.1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基础条件

受经济条件制约,早期建成的农村公路标准不高、抗灾能力不强,安全设施、防护工程欠账较多。

随着农村地区的城镇化和产业发展速度加快,以及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地区对出行和运输的需求量持续增长,需求层次也逐步升级。

农村公路发展由过去以建设为主向“安全、质量、效益”方向转变,由提供基本出行条件向保障安全、便捷、提升整体服务能力转变,对农村公路的路况条件和服务水平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包括增加必要的安全保障设施和提升附属设施、桥涵的安全等级水平等。

1.1.2.2是满足交通量增长、提高行车舒适性、确保公路安全畅通运行的需要

随着交通量的日益增加,大件运输、超载运输车辆越来越多,加上雨水损坏不断加剧,发生了较为严重的公路病害,交通事故发生率也逐年增加,影响了东阳地区城乡居民出行。

为了满足交通量增长、提高道路行车安全舒适性,需对东阳地区公路进行全面的专项养护,提高公路的行车安全性能,努力实现各行其道,把环境差、难度大的路段变成秩序优良、景观优美的畅通大道,实现公路的畅通和安全。

1.1.2.3是提高农村公路整体形象、美化公路沿线景观的要求

本次养护专项工程设计贯彻“科学、合理、节能、环保,快捷、安全、经济、优质”的公路设计理念,对其进行专项工程养护能提高东阳的整体形象、美化公路沿线景观,有效改善东阳地区的交通状况,提升人们对东阳的第一印象。

1.1.2.4改善交通条件,延长道路等公共设施使用寿命

现状道路局部路段路面病害较为严重,行车舒适性差。

本项目的实施有助于对现有旧路进行彻底的改造,对事故黑点进行整治,对水毁路段进行修复,有效改善路用性能,改善道路行车条件,延长道路使用寿命,使东阳基础设施提供更好的社会效益,提升东阳市整体形象。

1.1.3对招标项目区域自然条件的认识

东阳境内地形以丘陵和盆地为主,占总面积69.2%。

会稽山、大盘山、仙霞岭延伸入境,形成三山夹两盆、两盆涵两江的地貌。

地势东高西低,中部山峦自东向西,将境域分为南乡和北乡。

境内主要河流东阳江、东阳南江主流走向从东向西,经婺江、兰江流入钱塘江。

东阳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空气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7℃,年平均日照2002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351毫米。

东阳的自然资源丰富,已发现和探明的矿产有金、银、铜、铀、莹石、钾长石、花岗石等20多种。

东阳市植被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主要种子植物134个科千余种,杉、松、梓、樟、荷、栎、楝等为常见乔木,其中香樟、榧树、鹅掌楸、檫木、银杏列为国家保护树种。

东阳旅游业发达,著名的横店影视城坐落其间,还有社姆山风景区、屏岩洞府名胜区、三都胜境等著名的旅游风景名胜区,使中外游客趋之若鹜。

1.2.总体设计理念和思路

1.2.1总体设计理念

先进的设计理念是完成本项目的灵魂,在本项目的勘察设计工作当中,以“人本、绿色、节约、精细”融和一体为理念,按照以下四项方面进行设计。

(1)以人为本,安全至上:

本项目经改造设计后,路面舒适性会大大改善;事故多发点安全性得到改善,提升项目工程的安全水平;

(2)绿色低碳,注重环保:

重视环境保护,废物回收利用,注重与其他工程及周边环境的协调,优先考虑节能减排技术;

(3)节约资源,降低造价:

注重现场调查,贯彻因路制宜,针对工程实际状况开展设计,重视后续服务和动态设计,;

(4)精心设计,注重细节:

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注重精细设计,倡导作品设计。

1.2.2总体设计思路

总体而言,本项目对于农村公路大中修、危桥维修改造、安保、水毁修复工程、绿化和黑点整治的总体设计思路均有相通之处,总体设计思路遵循检测——评估——诊断——处治的流程。

1.2.2.1技术标准

本次勘察设计采用和遵循的标准、规范及规程均为招标文件要求采用的标准,设计文件编排及图表内容、格式参照部颁《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和《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图表示例》及《浙江省公路路面大中修工程设计文件范本》的规定编制,在设计中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和下述标准、规范: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

(2)《公路工程名词术语》(JTJ002-87)

(3)《公路自然区划标准》(JTJ003-86)

(4)《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GB02-2013)

(5)《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GB04-2010)

(6)《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JTG/TB05-2004)

(7)《公路勘测规范》(JTGC10-2007)

(8)《公路勘测细则》(JTG/TC10-2007)

(9)《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11)

(10)《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C30-2015)

(11)《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

(12)《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

(13)《公路排水设计技术规范》(JTG/TD33-2012)

(14)《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G/TD32-2012)

(15)《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11)

(1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

(17)《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

(18)《公路污工桥涵设计规范》(JTGD61-2005)

(19)《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

(20)《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JTGT52-2008)

(21)《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D63-2007)

(22)《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86)

(23)《公路桥梁伸缩装置》(JT/T327-2004)

(2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25)《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通用规范》(JTGD80-2006)

(26)《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D81-2006)

(27)《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D81-2006)

(28)《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

(29)《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E40-2007)

(3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凝土试验规程》(JTGE20-2011)

(31)《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IGE42-2005)

(32)《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E60-2008)

(33)《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GH10-2009)

(34)《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073.1-2001)(JTJ073.2-2001)

(35)《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H10-2009)

(36)《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H30-2004)

(37)《公路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T50283-99)

(38)《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J50162-92)

(39)《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JTGF41-2008)

(40)《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

(41)《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H20-2007)

(42)《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交公路发[2007]358号)

(43)《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方法》(JTGB06-2007)

(44)《公路工程概算定额》(JTG/TB06-01-2007)

(45)《公路工程预算定额》(JTG/TB06-02-2007)

(46)《公路工程机械台班费用定额》(JTG/TB06-03-2007)

(47)《浙江省公路养护工程预算编制办法》浙江省交通运输厅[2005]224号

(48)《浙江省公路养护工程预算定额》浙江省交通运输厅[2005]224号

(49)《浙江省公路养护工程机械台班费用定额》浙江省交通运输厅[2005]224号

(50)《浙江省公路工程概预算编制补充规定》浙江省交通运输厅[2008]85号

(51)《关于调整我省公路工程概预算编制人工费单价的通知》浙江省交通运输厅[2012]88号

(52)《浙江省公路路面大中修与桥梁大修改造、水毁修复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指南》(2009.12)

(53)《浙江省公路水毁修复工程设计文件范本》(2009.12)

(54)浙江省公路管理局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国省道路面大中修工程质量管理的通知》(浙公路【2012】29号)

1.2.2.2总体设计原则

(1)安保设计原则

公路安全保障工程的实施应按照“安全、经济、环保、有效”的原则,对整治路段中影响交通安全的主要因素,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整治,并注意避免只侧重被动防护而盲目设防或过渡设防,对环境及景观造成破坏。

遵循“不破坏就是最大限度的保护”的指导思想,不断提高公路交通安全水平。

公路安全保障工程是一个长期、持续、不断改进的过程。

①通过实施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完善公路引导、诱导及安全保护设施,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死亡率,为保障行车安全提供良好的公路环境。

②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实施路段,无论是处于生态环境脆弱的山区还是人口密集的平原区,都应该注意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为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高公路行车安全性,应以综合运用交通工程技术为主要处治手段。

在全面分析交通安全隐患的基础上,合理确定技术方案,注重环境保护和综合处治措施。

③应重视现场勘查和科学分析,采用低成本措施解决影响交通安全的主要矛盾,从而提高公路行车安全性。

(2)水毁修复设计原则

公路水毁修复工程设计应按照“顺势、挫锋、调向、稳流”的原则,顺应洪水流势,通畅泄洪,利用防护工程消耗洪水动能,改变冲刷水流方向,以修复水毁路段的公路边坡、路基防护设施,及受损的桥梁构造物和防(排)水设施为重点,适当兼顾其它附属设施的整修和完善,采用合理的综合处治方案,修复与提高相结合,防止水毁灾害的复发。

同时,应根据各工程特点,采用生物防护与工程防护相结合。

(3)绿化工程设计原则

①绿化工程遵循的宗旨是“安全、实用、美观”三个方面,努力构建一个优美的环境,增强现代化公路的绿化、彩化、美化。

②绿化必须遵循交通的基本要求,使行车安全以及司机的视距畅通得到保障,并且在转弯的地方留出足够的安全视距。

③在绿化过程中,要结合“乔、灌、草”,合理配置其中的植物,达到绿色植物覆盖全部绿地,不见裸地的要求。

④结合“点、线、面”,以“大绿化,大环境”为原则,使绿化后的道路以及两侧的防护林跟本身的天然林结合起来,达到公路的整体感以及节奏感。

⑤在绿化时可以采取草地以及树丛或者树群,绿篱等多种种植方式的运用,根据植物的花期和花色以及树形进行合理搭配,达到精致设计,使其较高的艺术水平展现出来。

(4)黑点整治设计原则

本着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科学分析、高效经济的原则,以调查的沿线事故资料、道路环境资料和现场调查的运行速度为基本依据,采用数理统计、理论计算、典型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同时借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和工程经验,从人、车、道路环境及管理等方面研究事故多发的成因,并提出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可实施性强的综合治理方案。

采用的技术路线如下:

①调查研究相关路段的交通事故记录资料,对事故分布进行初步统计分析,编制研究大纲和调查大纲。

②根据调查大纲,详细收集沿线交通事故记录资料(包括交通事故数据库、立案交通事故调查分析报告等)、路段交通量和交通组成资料;详细调查沿线交通工程设施特别是安全设施的布设状况和道路环境条件等;与管理该路段的交警进行座谈,了解事故的成因以及对治理措施的建议。

③采用实测方法,对沿线双向的车辆行驶速度进行调查。

④统计分析历史交通事故调查资料,研究事故多发路段交通事故的分布规律和特点,结合速度调查与评价的结果,研究事故多发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该路段交通事故多发的成因。

⑤根据事故多发成因,提出综合治理方案,并设计相关设施。

(5)路面预防性养护设计原则

①对路段性能进行测试、调查和评估基础上,判断路段是否合适进行预防性养护,选择适用于实施预防性养护的路段是保障预防性养护效果的基础和前提。

②可进行预防性养护的路段基本要求是结构强度和承载能力满足要求,路基、基层与中下面层性能良好,仅在沥青上面层表现出简单、单一病害。

③预防性养护措施选择应根据沥青路面技术评定状况、路面病害类型及其成因,并结合施工技术水平和以往工程经验,进行优化选择。

满足技术可行、经济节约、性能优良的要求。

(6)路面大中修设计原则

通过深入研究原施工图设计方案,并经现场实地调查,综合地形、地质、气候、施工路线纵坡、构造物的布设、环保等多种因素考虑,遵循技术可行、效果可靠、经济合理、施工方便、对现状公路运营影响小的原则,提出以下的设计理念:

①平面设计以既有公路中心线为设计中线。

②以原有道路设计纵坡为依据,结合现场实测纵坡、横断面,对局部纵坡进行优化调整,使维修后的路面能在横向、纵向与原有道路接顺。

③通过试验及计算,确定设计方案,注重经济、实用、耐久相结合的原则,使路面既能适应预测交通量,又能避免新路面发生不良现象。

④根据预测交通量和大中修后道路通行能力,融合公路设计新理念的精神,根据实际运行车速,适当调整路线横坡,提高公路的安全标准。

路面大中修和预防性养护应大力推广应用目前成熟的“四新”技术,优先考虑节能减排技术。

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加快推进公路路面材料循环利用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路面旧料回收率达到95%以上,循环利用率达到60%以上。

(7)危桥维修改造设计原则

桥梁维修改造设计前,应对桥梁进行检查,确定病害成因,并依据检查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维修改造措施。

①桥梁维修改造设计贯彻“安全使用、技术可靠、经久耐用、经济合理、保护环境”的设计理念,结合经济、技术条件,吸取国内外先进经验,积极而稳妥地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使设计的工程项目取得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效益。

②桥梁经技术状况评定为四类且确认经过维修加固能满足结构安全或正常使用要求的,且综合效益较好、宜进行大修。

如经维修加固无法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或维修加固经济性差或因涉及等级较低,不适应当前交通量、荷载等要求而需提高技术等级的,应进行改造(拆、重建)。

③桥梁维修改造设计方案的拟定应更具桥梁现有的技术状况和当前通行荷载的要求,对大修或改造(拆、重建)的可能性做出判断,在对各种可能的方案的技术、经济效果进行充分论证和分析对比的基础上,合理的选择维修改造方案。

④对原结构会造成局部损伤的大修方案,设计时应预先考虑处置措施,尽量降低损伤程度,并对其影响进行评估,使桥梁的大修设计方案在可控的范围内实施。

⑤桥梁维修改造应在安全、合理、技术可行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原有结构,且应对利用构件进行验算复核,以保证原有结构保留部分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1.2.3安全保障工程设计

1.2.3.1实施步骤

(1)收集基础数据

通过走访有关部门及现场调查,收集交通事故、运行速度、路况、路侧条件、交通及气象条件等资料。

(2)确定实施路段

在确定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实施路段前,应结合项目辖区公路交通的基本情况,按照“轻重缓急、分布实施”的思路制定实施总体规划。

确定实施路段时,应首先根据沿线交通分布情况,确定事故多发点、段。

然后结合实施路段判定标准中的公路技术指标、其他因素等,最终确定具体实施路段。

(3)确定设计方案

通过对实施路段存在的交通安全隐患和交通事故原因的深入分析,拟定实施方案,并进行技术和经济分析,最终确定实施安全保障设计方案。

应根据事故原因采取综合处治措施,针对影响交通安全的主要矛盾拟定设计方案。

设计完成后,还应在实施路段现场进行设计方案论证和校核,检查设计的工程措施是否针对事故形态、原因,是否与现场环境协调,是否与前后路段协调,是否便于现场实施等。

1.2.3.2设计方案

(1)标志

1)对于缺少交叉路口标志的路段,设计需增设被交路口标志;

十字交叉路口标志Y型交叉路口标志T型交叉路口标志

2)部分小半径路段且视距不良路段未设置急弯标志,需增设;

急弯路标志连续弯路标志

3)在村道等地方道路路口设置停车或减速让行标志,并施划相应标线;

减速让行标志停车让行标志

4)增设长下坡路段警告标志,并施划减速振动标线,提醒过往司机注意;

长下坡路段标志

5)全线路段路面宽度变化较多,在路面宽度变小路段前方增设道路变窄标志;

两侧变窄标志右侧变窄标志

6)交叉路口限速标志,桥梁两端补设限制质量标志。

限速标志限制质量标志

(2)标线

1)路面大修施工完成后统一采用热熔型反光标线进行恢复,标线厚2.0mm,涂料中应含18%-25%的玻璃珠,施工时涂布涂层后应立即将玻璃珠洒落在其表面,密度为1.8-2.3g/cm³。

2)道路标线应根据确定的路线按照国标及地标进行施工。

3)车道边缘线等连续设置的实线类标线,应每隔15m左右设置一条排水缝;其他标线可能阻水时,应沿排水方向设置排水缝。

排水缝宽一般为3cm-5cm。

4)长下坡路段增设振动减速标线。

减速振动标线大样图

(3)护栏

应根据路侧危险程度、事故率、行车速度和交通流组成等主要因素设置护栏,合理选择防护栏防撞等级。

护栏形式应与周边景观相协调。

避免盲目设防、过度设防,最大限度减少工程对环境和景观的破坏。

(4)减速设施

因车速过快而导致交通事故的路段可设置减速设施。

减速设施形式的选择应考虑行车的舒适性、路面排水和日常保养等因素。

(5)视线诱导设施

应根据公路线形、路侧危险程度和其他设施的应用情况选择合理的设施形式。

对于事故概率低、严重度小、路侧危险程度不大、线形指标较好的路段,可选用示警桩、示警墩和轮廓标等视线诱导设施;对于线形指标交叉的路段,可选用线形诱导标。

(6)路面防滑

在易发生车辆侧滑的路段,检查路面抗滑性能,结合路面维修养护计划确定路面防滑处理措施。

1.2.4水毁修复设计

1.2.4.1现场勘查踏勘

实地现场勘查水毁的形式、位置、规模、数量、发生的时间;水毁灾害位置的地形、地质条件,河流水文情况;水毁灾害的性质、产生原因和工程防护情况;近年来水毁情况和现状。

1.2.4.2水毁破坏成因分析

1、崩塌

强风化~中等风化岩崩塌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地形坡度大,大部分地段因公路开挖形成大于70°的坡度;岩石破碎松散,呈块碎石状;大部分位于小山包,平时因两侧冲沟存在,排水条件较好,而后坡集雨面积不大,稳定性较好,暴雨来时降低了滑塌体、崩塌体的岩土体强度;植被发育一般或不发育,以草为主。

残破积碎石土滑塌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后坡集雨面积较大,山体比较宽阔,排水条件相对较好,暴雨时,由于后坡集雨面积较大,地下水上升较快,从而降低山体稳定性;

碎石土孔隙率大,平时排泄条件好,植被发育一般,以草为主,比较有利于雨水下渗。

后坡植被发育,而滑塌体植被发育一般,山包规模相对较小,两侧濒临冲沟,排水条件较好,在强台风暴雨情况下,因地下水来不及排泄而发生;地形坡度较大,45°~65°以上。

2、滑坡

碎石土滑坡形成的原因:

地形坡度较大,山坡下部坡度一般为45°~70°,上部坡度为30°~55°;碎石土孔隙率大,平时有利于地下水排泄,山体宽大,后坡集雨面积相对较大,平时一般降雨沿坡面及土体孔隙向坡外排泄,暴雨时,后坡集雨面积大,地下水位上升快,地下水来不及排泄,从而降低岩土体的强度;植被发育一般~较好,以草和毛竹为主,根系下植不深,雨水下渗能力较强,在有毛竹的风口山坡,台风拔起毛竹,松动表层土,增强了雨水的下渗能力,加大雨水下渗速度;滑体部分植被欠发育~一般,长期物理风化作用,表部卸荷裂隙较发育,有利于降雨入渗。

3、公路构筑物水毁

(1)路基、路肩和路面冲毁的主要原因:

①路段与河道并行,一面傍山,一面临河。

路基是半挖半填,填方多由开山废渣填筑,根据现场调查,很多填方边坡填料处于松散状。

沿河的填方路基边坡在一般洪水条件下,因水位较低、流速不大,坡脚块石又较大,是能够抵御洪水冲刷而保持路基边坡的稳定。

但在较大洪水条件下,水位较高、流量过大,边坡坡度也比较陡,边坡中的石屑、土壤、小块石被冲走后,容易造成路基坍塌,出现很多缺口或半个以上路基被毁。

②位于河道转弯处或河道与冲沟交叉处,上游或冲沟汇水量大。

暴雨时,来水量大,流速快,掏空路基底部,从而引起塌方。

③路基和路肩位于坡度较大的道路的下坡处,公路排水沟较小或被堵塞。

暴雨时,地表排水不畅,从而导致地表水下渗及下泄冲刷路基。

④排水涵洞过水断面太小,水流直接冲刷路面和路基下边坡,公路两边路基形成较大的水力坡降,引起路基渗流破坏。

(2)挡墙毁坏的主要原因

①早期修建路基挡墙均采用干砌块石,块石间无粘结性。

②地表排水沟受堵或地表水排水不畅,导致大量路面地表水下泄。

③排水涵洞过水断面太小。

④河道转弯处或河道与冲沟交叉处,由于没有浇筑混凝土或设置浆砌石挡墙基础,导致河水掏空挡墙基础底部,从而引起塌方。

(3)道路冲断的主要原因

①上游侧汇水量较大。

②排水涵洞过水断面太小或涵洞受堵,造成上游来水排泄不畅,上下游形成较大水力坡降,从而导致路基冲毁和道路冲断。

(4)涵洞破坏

涵洞破坏主要是指洪水冲刷淘空涵洞基础,使涵洞被毁,形成涵洞破坏的原因有:

①涵洞位置不当,孔径偏小,满足不了排洪要求。

②涵洞进口处理不当,泄洪时发生洪水流向偏差。

③涵洞入水口未采用防护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