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 4.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988098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燕》 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海燕》 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海燕》 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海燕》 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海燕》 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海燕》 4.docx

《《海燕》 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燕》 4.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海燕》 4.docx

《海燕》4

《海燕》4

教学目标:

一  着重了解象征手法的运用, 同时学习对比、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

二  学习无产阶级革命先驱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精神,树立革命的人生观,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而努力奋斗。

教学设想:

一  布置预习:

读一遍课文;查字典弄懂不认识的字词;提出不懂的问题。

二  如何理解海燕这一艺术形象的典型意义,这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要根据散文诗的特点加强朗读、背诵,在讲解和反复朗读的过程中,紧紧围绕三幅画面引导学生加深理解。

三  结合课文,运用象征手法,以《铺路石》或《牛》为题写一篇散文。

四  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一  了解作者.写作《海燕》的经过及《海燕》的战斗作用、现实意义;弄清以大海为背景的暴风雨到来前夕的三幅图画,正确划分段落。

二  通过海燕与海鸥、海鸭、企鹅的对比,学习对比、拟人修辞手法。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检查课前预习。

教师检查预习。

提出要求:

要学生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要求认真听别人提问题,结合课文分析解决)。

(在提问题的基础上),明确:

要掌握下列几个拼音;呻吟()胆怯()翡()翠蜿蜒()(拼音可用小黑板展示,让学生上黑板填写)。

二  介绍作者。

高尔基(1868—1936),苏联作家,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生在木工家庭,当过学徒、码头工、面包师傅等,曾流浪俄国各地,经历丰富。

1892年开始发表作品,早期作品多半是描写沙皇统治下的人民的痛苦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905年和列宁会面,思想上受了很大影响,1906年发表了长篇小说《母亲》,反映了俄国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被列宁称为是“一本很及时的好书”。

高尔基的小说有《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剧本有《底层》等,除此以外,作者还写了许多政论、特写、回忆、文学https:

///论文等,对世界文学的影响很大。

三  解题。

这是一首散文诗,散文诗是一种文学的体裁,它是富有诗意的散文。

作为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者高尔基,为什么在1901年3月要写这样的散文诗呢?

指定学生读注①。

注释告诉我们,高尔基写这首诗是在一九0五年俄国第一次大革命的前夜,当时人民群众的革命运动风起云涌,沙皇反动政府加紧了对人民的镇压,正是革命与反革命激烈搏斗的时候。

高尔基当时在彼得堡,亲身感受到了工人运动、学生运动的磅礴气势,目睹了沙皇政府镇压学生运动的残暴罪行。

他为了热情地歌颂无产阶级革命先驱,揭露沙皇反动政府,抨击机会主义者、资产阶级自由派的丑恶嘴脸,就写下了《海燕》这篇散文诗。

作者以海燕为题,一是醒目,可以象征无产阶级革命先驱,二是可以躲过沙皇检查机关的耳目。

四  讲读课文。

(一)分段。

这篇课文以大海为背景,教师朗读一下,请大家注意暴风雨到来前海面景象的变化,然后考虑一下,大致可分为几幅图画。

1.教师范读全文。

2.学生回答问题。

3.教师小结:

全文着重描绘了三幅图画。

第一幅,从“在苍茫的大海上……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第二幅,从“乌云越来越暗……是的,遮不不住的!

”第三幅,从“狂风吼叫……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三幅图画就是全文的三段。

第一段写海燕对暴风雨到来的渴望;第二段写海燕为暴风雨迫近而欢乐,而号叫;第三段,写海燕在暴风雨就要来临时发出了胜利的预言。

(二)分析第一段。

现在我们学习第一段。

1.指定学生朗读1—3节,要求学生思考:

在暴风雨到来前,周围的环境怎样?

海燕有什么表现?

学生讨论,回答。

明确:

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说明一场暴风雨正在孕育。

(板书有着重号的词语,下同。

排列格式见板书设计总表)就在这样特定的环境中,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乌云和大海之间高傲地飞翔,表现了海燕勇敢无畏的矫健姿态。

2.教师追问:

作者为什么用黑色的闪电来比喻海燕?

又为什么用“高傲”来修饰“飞翔”?

在回答后告诉学生:

这里的“黑色”不是贬义词,是写海燕本身的颜色。

用“闪电”既可以写出海燕的矫健姿态,又可以在乌云密布、大海苍茫的背景上出现一点亮光,使人们在沉闷的空气中从海燕身上看到光明,看到希望。

这里的“高傲”,不是通常所说的自以为了不起,而是褒义词,有意气风发的意思,形容海燕藐视恶劣环境的英勇气概。

接着,作者紧扣“高傲地飞翔”用“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来描写海燕飞翔时的气势,突出了海燕搏击风云、无所畏惧的性格,在描写海燕“飞翔”的同时,又着力写了海燕的叫喊声,并通过乌云听出这叫喊声的含义,从反面衬托了海燕的战斗力量和胜利信心。

而这一切,都说明了海燕对暴风雨的渴望和追求,同时暗示暴风雨将必然来临。

3.学生轻声朗读1—3节,体会海燕对暴风雨的渴望和追求。

4.指定学生朗读4—6节。

要求学生把描写海鸥、海鸭、企鹅的词语划出来。

学生读完后,指定学生回答(板书:

呻吟、飞窜、恐惧、掩藏;呻吟、吓坏;胆怯、躲藏)。

教师追问:

这些词语表现了这三种海鸟怎样的共性?

学生回答。

明确:

海鸥、海鸭、企鹅象征了俄国第一次革命前夕胆小的机会主义者和软弱的资产阶级,他们的共性是害怕革命、逃避革命。

为了揭示这个共性,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根据海鸟的不同特点,让“恐惧”、“吓坏”、“胆怯”三个意义相近的词反复出现,从而对他们害怕革命的丑态进行漫画式的勾勒和无情的揭露。

5.指定学生朗读4—6节,要求认清三种海鸟在暴风雨到来之前的丑态。

学生读完后,提问:

作者为什么在对三种海鸟作了无情的揭露后,又转换语气热情赞扬海燕?

学生回答。

明确:

这样写有两个作用:

一是与开头呼应,可以让海鸥、海鸭、企鹅与海燕形成鲜明的对比;另一个是承上启下,原来大海苍茫一片,这时已经“泛起白沫”,由于背景的变化,画面也就变化了,这样很自然地进入了第二段。

(板书:

只有……)

(三)朗读第一段。

指定一女同学读1—3节,一男同学读4—6,全班同学从“只有那高傲的海燕”起齐读。

要求爱憎分明、读出感情来。

五  课堂练习:

(一)抄写:

苍茫、高傲、渴望、火焰、呻吟、飞窜、掩藏、蠢笨、胆怯。

(每个词抄三遍。

(二)运用比喻手法,依照“海燕象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一句,按照下边的意思各造一句比喻句。

1.形容列车在原野上驰驶。

(列车风驰电掣般在原野上飞驰。

2.形容月亮又圆又亮挂在蓝天上。

(银盘似的月亮挂在蓝天上。

六  课外作业:

熟读、背诵1—6节。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一  通过第二、第三幅图画的分析,进一步了解海燕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精神,并了解海燕的象征意义。

二  了解《海燕》的.写作特色。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检查作业。

指定2—3名学生背诵1—6节。

二  讲读第二段。

上次我们学习了第一段,重点是写海燕对暴风雨到来的渴望,现在学习第二段,重点写暴风雨迫近时海燕的欢乐。

(一)指定学生读7—11节,要求思考:

环境起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朗读后,由学生讨论回答。

明确:

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

向海面直压下来,雷声轰响、狂风肆虐,把波浪抱起,甩到悬崖上,摔成尘雾和碎末。

大海呢,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雷声,波浪还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

教师追问:

这一环境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讨论、回答。

明确:

说明俄国当时白色恐怖严重,反动势力猖獗,革命与反革命的斗争激烈。

特别在第8节作者在写狂风与巨浪搏斗时,用了“紧紧”、“恶狠狠地”、“把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等词句,进一步说明当时革命与反革命斗争已经到了短兵相接的程度。

但是,尽管反动势力猖狂一时,敏感的精灵——海燕已听出了它们的“困乏”。

这告诉我们革命正在向有利于人民的方向转化。

(二)提问:

在这险恶的环境中,海燕的表现怎样?

学生可以默读课文,讨论、回答。

明确:

海燕不畏强暴,它飞舞着,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它面对猖狂的反动势力充满信心地大笑,还大声号叫,它为暴风雨的迫近而欢乐,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革命是必胜的。

在险恶的环境里,海燕如此英勇,决不是偶然的,让学生齐读11节,思考:

海燕,为什么如此敏感,如此英勇?

学生读后回答。

明确:

那时马克思主义已在俄国人民中广泛传播,无产阶级革命先驱——海燕在险恶环境中用马克思主义的望远镜观察斗争形势,已经听出了“雷声”的“困乏”,已经看出“乌云遮不住太阳”,也就是说,看到历史的必然规律,是无产阶级取代资产阶级,沙皇政府必将灭亡,人民必定胜利,因此海燕就在暴风雨迫近时特别欢乐,无比英勇,表现出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作者用了“敏感的精灵”、“早就听出”、“深信”等词语来描写海燕,不仅使我们从外在形象上了解了海燕,而且使我们从一定的思想深度上感受到了海燕这一形象的高大、可敬。

三  讲读第三段。

斗争进入高潮,第三幅图画展现在我们眼前,现在我们学习第三段。

(一)教师读12—16节。

要求学生讲一讲看到的是怎样一幅图景。

学生口述第三幅图画中乌云、雷电与大海搏斗的情景

                         9、  海洋忧思录

【教学构想】

本文虽然是一篇说明性的文章,但字里行间却流露出深深的忧患意识。

全文紧扣“忧思”二字既表达了作者急切的忧虑,

又包含着深沉的思考。

“忧”的是海洋资源的几近枯竭,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最终可能会影响人类的生存危机;“思”的是导致产生海洋危机的原因有哪些。

本文篇幅虽长,但语言文字不难懂,文章的结构也非常清晰,教学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提炼、概括相关信息,理解作者用翔实的数据说明问题的妙处,欣赏本文科学准确的说明性语言,同时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本文可按以下四个环节进行:

1.资料收集。

内地学生远离海洋对海洋知之甚少,让学生从书中、网上广泛收集“人类与海洋”、“海洋的现状”等资料,初步了解海洋。

2.点拨示例。

教师以第一段为例,引导学生如何提取概括信息、如何品味说明文的语言,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3.实践探究。

学生按照教师所授的方法,自主学习、研究第二、三、四、五部分,从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4.拓展训练。

以“怎样才能拯救海洋”、“我们每个人”、“你能为环保做些什么”为题进行延伸训练,培养学生的忧患意思与个人的环保责任感。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习从说明性文字中提取重要信息并编写阅读提要。

2.品析本文准确的说明语言。

3.了解海洋对人类的重要性,培养环保意识。

4.学习由此文拓展,通过查找资料等方式丰富环保知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如何筛选信息,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内容。

难点:

理解本文用数据说明问题的妙处。

[教学安排]  两课时

[教学准备]

1.搜集相关资料,如海洋对人类的贡献,我国及世界海洋的现状等。

(可选一个也可两个都做)

2.资料要详细、真实,切忌泛泛而谈。

3.同学之间可分工合作、共同收集。

(预习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搜集资料的好习惯)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

在《海思》一文中作者“思”的是什么?

通过“思”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呢?

(学生自由简单回答)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海洋忧思录》,作者为何而“忧”?

“思”的又是什么?

作者写此文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意在将前后所学知识串连起来,形成知识项链,同时通过比较阅读,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    

二、交流资料搜集情况

1.分小组交流。

2.每小组推选两位优秀者全班交流。

3.老师对搜集好的同学予以充分的肯定、表扬。

(避免搜集走过场,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习惯,通过鼓励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快乐。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①用准确、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忧”的是什么?

“思”的是什么?

明确:

“忧”的是海洋生态环境的日益变化,“思”的是人类应如何保护、拯救海洋。

②文章五个部分各写了什么内容?

这五个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

    明确:

第一部分:

总述了海洋是生命的摇篮,但人类却从海洋里过度攫取资源,同时又使海洋受到了污染。

第二部分:

说明珊瑚礁对于海洋生态平衡的重大意义以及人类破坏珊瑚礁生存的海洋环境。

第三部分:

写海洋鱼虾给人类带来大量蛋白质资源,但人类却过度捕捞鱼虾。

    

第四部分:

解释鲸鱼“集体自杀”之谜——汀脂锡的污染。

第五部分:

排污污染了海洋,呼吁大家都来保护海洋环境。

这五部分是总分总的关系,第一、五部分是总述,二、三、四部分是从不同的角度分述了人类对海洋环境的破坏。

(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有助于提高阅读的效率,此环节可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与认识,学会提取信息并用简洁的语言概述信息。

二、 点拨示例

1.分组朗读第一部分两个自然段。

2.这一节两个自然段分别侧重说明什么内容?

明确:

第一自然段说明海洋孕育了地球的生命,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多种需要,第二自然段说明人类不顾后果破坏海洋资源。

3.为什么说海洋是生命的摇篮?

人类怎样污染海洋环境?

作者列举了大量的数据来说明问题,这些数据究竟起何作用呢?

先让学生找出列举数据的句子,然后由同学们试着分析列数据的作用,最后由老师予以点拨归纳。

例①地球上被称为生物圈的空间约97%由海洋构成。

——说明海洋是生物圈最主要的空间。

例②作为地球上生命之源的水,97%也蕴藏在蔚蓝色的大海里。

一说明海洋蕴藏的水之多。

例③地球上80%的生物生活栖息于海洋。

——说明海洋是绝大多数生物的栖息场所。

以上三个数据例子共同强化说明了海洋是生命的摇篮。

例④人类……向里面倾倒了几十亿吨有毒物质。

——说明有毒物质之多。

例⑤约有lO%的珊瑚礁已被破坏殆尽,而照目前的破坏速度,20—40年后将会上升到70%。

——“20—40年”说明时间之短。

——“10%到70%”说明上升速度之快。

例⑥世界最大的15个海洋渔场中,13个在掠夺性捕捞的重压下已日渐退化。

——“15”与“13”两个数字的对比,说明海洋渔场退化的范围之广。

以上三组数据充分说明海洋环境遭到了严重的污染。

4.引导品味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

品味示例:

例①约有lO%的珊瑚礁已被破坏殆尽:

——用“殆尽”而不用“尽”,准确地说明了10%中还有少量珊瑚礁没有被破坏,符合客观事实。

例②20—40年后将会上升到70%。

——未来的事情还没有发生,因此只能用猜测的语气,如果删掉“将会”反而不科学了。

例③从泄漏的石油到丢弃的放射性污染物给海洋带来深重灾难。

“深重”强调污染之严重。

(此环节在于教给学生学习说明文的角度与方法,让学生知道如何概述内容,品味语言分析中列举数据的作用。

第二课时

一、实践探究

按照教师的点拨示例,学生分组学习探究二、三、四、五部分。

1.具体分工,全班一、二、三组,分别对应探究二、三、四、五部分。

2.探究内容:

①概述各部分分别说明了哪些内容?

②画出用数据说明的句子,说说这些数据有何作用?

③哪些句子最能体现说明语言的科学性呢?

试举一两个例子予以说明。

3.分组探究以上内容。

4.交流信息:

每组推荐2名代表交流探究的结果。

5.教师小节。

(教是为了不教,此环节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探究的能力。

二、深入探究

1.文章第五部分引用了一句成语: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此成语在本文中具体含义又是什么呢?

明确“水能载舟”是说海洋孕育了生命,孕育了地球文明,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多种要求;“亦能覆舟”是说由于人类过度开采海洋资源,污染海洋环境,势必会遭到海洋的报复。

2.读了本文之后,你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此问重在激发学生保护海洋的意识,这也是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所在。

3.在生活中我们似乎远离海洋,那么我们该如何为保护海洋做出我们自己的贡献呢?

(既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又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课后拓展训练

1.世界上其他国家是如何保护海洋的呢?

要求将收集到的资料整理好,然后全班交流。

2.如何才能拯救海洋呢?

通过查资料,写出你的探究结论。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第九课《海洋忧思录》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

//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大自然的语言》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让学生掌握在已有的文章中插入图片,调整图片大小及设置图片版式的方法。

  2、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调查报告的自主创作,设计出图文并茂的小短文,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及应用信息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采用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自主探究法,竞赛等多种教学方法,探究中学习新知识,在合作学习中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正确引导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热情,养成良好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的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让学生在学习中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在不断探究中获取成功,在赏析中提高审美意识,陶冶审美情操。

  二、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在调查报告中插入图片,调整图片大小以及设置图片版式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掌握图片版式设置的基本技巧,合理使用这些技巧设计出富有创意、突出个性的调查报告。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积发兴趣

  1、教师播放关于海葵的视频,激起学生想要探究的热情。

  2、师:

“刚才我们看到了美丽的海底世界,认识了‘海葵’,但是它是动物还是植物呢?

课下,老师请一位同学为老师展开了调查。

他通过到图书馆查阅科普读物和利用因特网查找资料,写了一份调查报告,我们来看一下。

  观看“调查报告”

  引导学生“我们发现小明写的调查报告非常清楚,有理有据,找到了真确答案。

但是他的报告是不是单调了一点?

如果给报告添加海葵的图片是不是会使内容更充实一些。

这节课,我们就来帮他解决这个问题!

  

(二)教授新课

  1、自主探究,自主学习

  

(1)提出要求: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12页,自学“插入图片”部分。

  

(2)请同学读插入图片的步骤试。

  (3)课件出示任务一:

在调查报告中插入一张图(给出操作提示)。

教师巡视指导。

  (4)请一位小老师到前面演示操作如何插入图片。

  (5)过渡:

  师:

大家来观察一下,小老师插入的图片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吗?

  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思考发现:

图片的大小不合适。

  师:

我们插入图片的目的是什么呢?

  学生思考回答:

插入图片的目的是为了直观形象展示文章的内容,增强文章的表现力或者是对文章版面进行装饰点缀。

  师:

我们来解决这一问题。

  2、教师引导,学生操作

  

(1)提出要求: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13页,自学“改变图片大小”部分。

  

(2)课件出示任务二:

改变图片大小(给出操作提示)。

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自学后,教师让学生到前面演示并讲解调整图片大小的方法。

  教师重申:

单击图片,图片周围出现八个黑色的小方块,这就是控制点。

  请这位同学找一找有几个控制点。

请该学生在不同的控制点上调整图片的大小,学生们观察都有什么不同。

  (4)师:

如何拖动才能保证图片不变形?

  生答:

把鼠标放在图片角的位置上倾斜拖动。

  师:

因为这是按图片的比例放大或缩小的。

单纯的拖动图片边框很有可能改变图片的原始形状。

  (5)课件展示檔,请学生对比一下你的调查报告中插入的图片和老师这份调查报告中插入的图片有什么区别?

  我们发现图片的位置摆放的不合理,不美观,下面我们来解决改变图片位置这个问题。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老师这里有两张图片,下面老师把鼠标指针移动到图片上你们发现了什么?

(课件出示文件)

  (6)鼠标指针变成四个方向的箭头时,就可以移动图片的位置,哪位同学到前面来试着移动一下他们的位置?

(让学生移动的这两张图,一张是设置了图片的版式,位置可以移动,另一张没有设置图片的版式,位置不容易移动)

  (7)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下面老师分别选中两张图片,大家仔细观察他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8)问题就出现在控制点上,下面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右击图片,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单击“设置图片版式”,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版式”选项卡,我们看到了5种环绕方式,谁来给大家说说这5种环绕方式都是什么?

  (9)图片插入后默认的环绕方式是嵌入方式,控制点是小方块,不容易移动图片的位置,其它4种环绕方式控制点都是小圆圈,可以任意移动图片的位置。

请同学们试一下这5种环绕方式,看看各是什么效果。

  3、小竞赛:

教师出题,请三名学生依次到前面的教师机上完成版式的设置。

  题1:

将图片版式设置为”四周型”并让图片左对齐。

  题2:

将图片版式设置为”紧密型”并让图片右对齐。

  题3:

将图片设置为文章的背景。

  继续上述竞赛,学生将图片版式设置为“衬于文字下方”并拖动图片边缘使其变大,但发现了一个缺点:

图片颜色太深导致文字看不清楚了。

  拓展延伸:

利用工具栏将图片工具调出来,将图像控制一栏设置为”水印”效果,图片变模糊了,文章中的字也显露出来。

  4、布置任务,完成作品

  师:

刚才我们共同学习了将海葵的文章中插入图片的方法,我们还可以插入多个图片。

下面的时间我给大家,结合以前所学(如加入花边)按照自己的意愿继续来设计你的作品,设计好后老师将把你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看,比一比看谁的更漂亮。

  5、巩固新知,自主创作

  教师指导学生继续完成设制调查报告的创作。

  为完成任务的同学布置新的任务,打开教师为学生准备的材料文件夹,课件出示一些题目,如恐龙是如何灭绝的;声音在水中传播得快,还是在空气中传播快等。

  师:

大家对这些问题都感兴趣吗?

如果感兴趣,就快在老师提供的材料里寻找,写一篇科普小短文,看谁完成得最出色!

  (三)展示评价

  教师鼓励学生展示自己设计的调查报告。

教师在学生自评、互评的同时给出自己的评价意见。

学生在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同时学习别人的优点。

  (四)归纳总结

  学生进行回顾反思,总结本节课学到的本领。

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

伽利略

     学习目标

     1、学习文章用例典型,叙说生动形象。

     2、理解文章中心,明白人类的知识是有限的,勉励人们不断探索未知的世界,揭开事物愈来愈多的隐秘。

     教学重点、难点

     1、用例典型,叙说生动形象。

     2、文中有关声学的知识。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利用多媒体播放各种声音,如鸟的叫声、乐器的声音、海浪的声音等等,引导学生思考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引入课文《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

     作者简介

     伽利略(1564—1642),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

主张研究自然界必须进行系统的观察和实验,是近代实验科学与机械唯物主义的奠基者之一。

他被认为是经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的先驱。

也是利用望远镜观察天体取得大量成果的第一人。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思考:

1、曾经有一个人,用一小一大两个圆圈表示自己的知识由少到多的情况,圆外则是未知的世界,由此他得出一个结论。

试看看下面的图形,请你结合本文的论述,说说他得出了什么结论。

     由此可见: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明确:

随着个人知识的增多,他所意识到的未知世界的问题也增多了,知识愈多愈发现自己无知。

     思考:

2、概述各自然段的大意。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第一段,.写作者的一个重要发现:

知识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