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市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62233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40.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节市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毕节市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毕节市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毕节市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毕节市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毕节市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

《毕节市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节市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毕节市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

毕节市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

毕节市2020-2021年上册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

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

1.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及反应过程中的两个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图所示。

图中a、b、c、d分别表示相应物质的质量分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可能是催化剂B.丁是反应物

C.甲和乙是反应物D.乙是生成物

2.在点燃的条件下,2.6g的C2H2与7.2g的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6.6gCO2、1.8gH2O和ag的X.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1.4

B.X的化学式为CO

C.X中的氧元素与消耗的氧气质量之比为1:

9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2H2+2O2CO2+H2O+CO

3.将过氧化氢溶液平均分成两等份a和b,只向b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另一份微微加热。

则放出氧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的图象正确的是(  )

A.B.

C.D.

4.由X、Y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6,已知Y元素核内有8个质子和8个中子,X元素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分别比Y元素少1个,则该化合物化学式为

A.X2Y5B.X2Y3C.XY2D.X2Y

5.依据下图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

实验步骤如下:

①通入N2一段时间后,点燃酒精灯,a、b中均无明显现象;②改通O2片刻,加热一段时间后,熄灭酒精灯,a中红磷不燃烧,b中红磷燃烧。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可以证明氮气不能支持红磷的燃烧

B.实验过程①要先通入N2,是为了排除装置中的空气

C.实验过程②的现象证明可燃物燃烧只需要足够的氧气

D.对比①②实验现象可知:

可燃物燃烧需要足够的氧气和达到一定的温度

6.小芳同学对部分化学知识总结整理如下,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生活中的化学

B安全常识

①自行车链条可采用涂油的方法防锈

②用生石灰吸附水中的异味

①酒精洒在实验台上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②为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在室内放一盆水

C化学规律

D物质的鉴别

①高锰酸钾加热后剩余固体的质量减少

③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都不变

①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②用观察颜色的方法鉴别铜丝和铁丝

A.AB.BC.CD.D

7.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

①燃烧过程中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②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为纯净物,但纯净物不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

③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④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

⑤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A.①②③⑤B.①②⑤C.①③⑤D.①④⑤

8.某校学习小组利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收集并测定CO2的体积(如图所示)。

实验数据在相同温度、相同压强条件下测定:

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9

10

注射器读数/mL

60.0

85.0

88.0

89.0

89.5

89.8

89.9

90.0

90.0

90.0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前向外拉注射器活塞,松开后活塞回到原位,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B.实验中需快速地将10mL稀盐酸推入烧瓶内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D.根据以上数据综合分析,最终生成CO2的体积是30mL

9.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探究镁与锌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B.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C.比较不同物质微粒间的空隙大小

D.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2的含量

10.下列示意图与表述内容不相符的是(  )

A.二氧化碳的状态变化

B.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

C.氯化钠的形成

D.微粒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11.某物质R是人类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已知R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0,其中含碳元素40%,含氢元素6.7%,其余为氧元素。

则R的化学式为( )

A.C5H10O2B.C5H10O5

C.C6H6O6D.C6H12O6

12.SO4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A.-2B.+2C.+4D.+6

13.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将水通电一段时间

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制氧气

D.一定质量的木炭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14.在加热条件下,向装有10gCuO的硬质玻璃管中通入H2一段时间,最终玻璃管中剩余固体8.4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CuO反应,H2是过量的

B.反应生成Cu的质量为8.4g

C.反应生成H2O的质量为1.6g

D.参加反应的CuO占原总质量的80%

15.“尾气催化转换器”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其微观过程如图所示,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应物和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

B.反应物之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

3

C.生成物之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

1

D.反应前后原子、分子的个数不变

16.下列实验操作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分离酒精和水

过滤

B

吸收一氧化碳

将一氧化碳通入水中

C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

点燃

D

证明物质的溶解性与溶剂性质有关

在等质量的碘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水或汽油

 

A.AB.BC.CD.D

17.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氧气

B.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C.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

D.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

18.在由CH4和H2组成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则混合气体充分燃烧后生成CO2和H2O的质量比是

A.11:

18B.22:

9C.11:

37D.1:

1

19.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

B.加热一定质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C.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D.加热碳和氧化铜,恰好完全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20.化学概念间有包含、并列、交叉等不同关系。

下列选项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A.AB.BC.CD.D

21.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CO2中的少量CO

点燃

B

比较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气体的含量

向呼出气体样品中加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

C

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

观察颜色

D

鉴别硬水和软水

加入肥皂水

A.AB.BC.CD.D

22.现有氢气、氧气、空气、甲烷和二氧化碳五种气体,要用最简单的方法把它们鉴别出来,提供的用品有:

①火柴②石灰水③石蕊试液④干冷的小烧杯⑤内壁沾有石灰水的小烧杯.应选用()

A.①②③④B.①②C.②③④⑤D.①⑤

23.现有一包CaCO3和CaO的固体混合物。

己知Ca元素与C元素的质量比是,则此混合物中Ca元素与O元素的质量比是

A.B.C.D.

24.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不变B.反应后生成物的分子数之比为1:

1

C.反应后原子个数变多D.反应后分子种类不变

25.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则y表示的是

A.高锰酸钾的质量

B.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

C.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D.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

二、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题

26.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

①________②__________;

(2)实验室选用A、D装置制取氧气,气体收集完毕时,应先_______(填从水中取出导管或“熄灭酒精灯”),请写出用A装置制取O2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若用装置C收集O2实验中始终未能检验到O2已集满,下列解释不合理的是_______(填序号)。

A.装置可能漏气B.药品用量可能不足

C.导气管未伸到集气瓶底部D.药品可能失效

(3)选择发生装置B和收集装置________(选填序号)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纯净O2,若将发生装置由B改为F,其优点是___________。

(4)若用装置E收集O2,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判断D装置收集满氧气的方法为_________

(5)已知:

氨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可用硫酸铵固体和熟石灰混合加热制取NH3,应选择发生装置为_______(选填序号)收集方法是_______。

27.实验室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据图回答问题:

(1)这五个装置示意图中,有一个装置是错误的,指出错误装置是_________(填序号)。

(2)图示中仪器①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可选择A作发生装置,但要对A进行改进,改进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若用B作发生装置制氧气,则该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常温下,硫化氢(H2S)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实验室可用硫化亚铁(FeS)固体和稀硫酸反应制得,该反应方程式为FeS+H2SO4(稀)=H2S↑+FeSO4,则应选择

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来作发生装置。

(4)NO气体难溶于水,密度略大于空气,易与氧气反应生成NO2,则应选择_______装置来收集NO。

三、九年级化学上册推断题

28.推断题A、B…H八种物质,有下图所示关系:

其中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G为淡黄色固体,H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试推断:

(1)请你根据上述信息,回答:

D的化学式为________,H的名称为______,B在反应②中的作用:

__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①_____________;

(3)如果反应②中的条件是加热,则反应②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

29.有A、B、C、D、E、F六种物质,A、B物质是空气的主要成分,构成A分子的原子核外有8个电子,食品包装袋常充入B物质来防腐,C在A中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E在A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F。

(1)根据以上现象,写出这几种物质的名称B______、D________、E_______、F__________

(2)保持A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____。

30.A~G是目前我们已学的几种常见的物质,它们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未给出)。

已知:

A是黑色粉末;B、E组成元素相同,常温下都是无色液体;D气体能支持动植物呼吸;F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__;

(2)写出图中①⑤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

(3)A物质在反应①②中起____________作用。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

1.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反应前甲由70%变到了42%,减少了28%,第三个饼状图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