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986292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28.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七年级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七年级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版七年级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版七年级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docx

《人教版七年级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七年级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docx

人教版七年级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

人教版七年级3月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面选项中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现代

B.《伤仲永》——王安石——北宋

C.《丑小鸭》——一安徒生——丹麦

D.《最后一课》——都德——英

2.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时候,喜欢吃糖,甜味停留在孩童时代的记忆,不只是口腔四周的快乐,同时呼唤起许多满足、幸福。

(在“幸福”的后面加“的回忆”)

B.北京三联韬奋书店开启的“不打烊书店”,成为人们夜间休闲阅读的主要方式。

(把“主要方式”改为“理想去处”)

C.由于张丽莉老师舍己救学生,被网友誉为“最美女教师”。

(在“学生”后面加“的表现”)

D.游泳专家表示:

有人溺水时,非专业人士如果盲目下水救人,不仅相当危险,而且施救难度大。

(将“相当危险”和“施救的难度很大”互换位置)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离开母亲这么久了,看见母亲现在憔悴的样子,我不禁触目伤怀。

B.李明在书摊中意外发现一本渴望已久的《简·爱》,真是妙手偶得啊!

C.长江的两岸重峦叠嶂,遮蔽了天空和太阳,景色非常壮观。

D.每年,慕名而来参观寒山寺的游客络绎不绝。

二、字词书写

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春的脚步,从雪的背后,轻轻地走来,顶着一缕一缕寒风,yì立春的前沿。

桃花慢妙地绽放自己的青春。

杏花,有一点羞涩,躲在山路与小溪之间,微微地笑。

向上,向下,向左,向右,在春的深处,铺满了绿。

荷池里沉睡的蛙鸣,闲花与寸草的对话,蔓涎所有经历过寒冬和雪的覆盖。

以生命的名义,从土粒与土粒的缝隙里凸显……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一缕____       羞涩______    yì立 _____   

(2)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并改正。

____改成______       ____改成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牡丹的拒绝   张抗抗

(1)它被世人所期待、所仰慕、所赞誉,是由于它的美。

它美得秀韵多姿,美得雍容华贵,美得绚丽娇艳,美得惊世骇俗。

它的美是早已被世人所确定、所公认了的。

它的美不惧怕争议和挑战。

有多少人没有欣赏过牡丹呢?

(2)却偏偏要坐上汽车火车飞机轮船,千里万里爬山涉水,天南海北不约而同,揣着焦渴与翘盼的心,滔滔黄河般地涌进洛阳城。

(3)欧阳修曾有诗云: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

(4)传说中的牡丹,是被武则天一怒之下逐出京城,贬去洛阳的。

却不料洛阳的水土最适合牡丹的生长。

于是洛阳人种牡丹蔚然成风,渐盛于唐,极盛于宋。

每年阳历四月中旬春色融融的日子,街巷园林千株万株牡丹竞放,花团锦簇香云缭绕—}一座五彩缤纷的牡丹城。

(5)所以看牡丹是一定要到洛阳去看的。

没有看过洛阳的牡丹就不算看过牡丹。

况且洛阳牡丹还有那么点来历,它因被贬而增值而名声大噪,是否因此勾起人的好奇也未可知。

(6)这一年已是洛阳的第九届牡丹花会。

这一年的春却来得迟迟。

(7)连日浓云阴雨,四月的洛阳城冷风飕飕。

(8)街上挤满了从很远很远的地方赶来的看花人。

看花人踩着年年应准的花期。

(9)明明是梧桐发叶,柳枝滴翠,桃花梨花姹紫嫣红,海棠更已落英纷纷—一可洛阳人说春尚不曾到来;看花人说,牡丹城好安静。

(9)一个又冷又静的洛阳,让你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你悄悄闭上眼睛不忍寻觅。

你深呼吸掩藏好了最后的侥幸,姗姗步入王城公园。

你相信牡丹生性喜欢热闹,你知道牡丹不像幽兰习惯寂寞,你甚至怀着自私的企图,愿牡丹接受这提前的参拜和瞻仰。

(10)然而,枝繁叶茂的满园绿色,却仅有零零落落的几处浅红、几点粉白。

一丛丛半人高的牡丹枝株之上,昂然挺起千头万头硕大饱满的牡丹花苞,个个形同仙桃,却是朱唇紧闭,皓齿轻咬,薄薄的花瓣层层相裹,透出一副傲慢的冷色,绝无开花的意思。

偌大的一个牡丹王国,竟然是一片黯淡萧瑟的灰绿……

(11)一丝苍白的阳光伸出手竭力抚弄着它,它却木然呆立,无动于衷。

(12)惊愕伴随着失望和疑虑——你不知道牡丹为什么要拒绝,拒绝本该属于它的荣誉和赞颂?

于是看花人说这个洛阳牡丹真是徒有虚名;于是洛阳人摇头说其实洛阳牡丹从未如今年这样失约,这个春实在太冷,寒流接着寒流怎么能怪牡丹?

当年武则天皇帝令百花连夜速发以待她明朝游玩上苑,百花慑于皇威纷纷开放,惟独牡丹不从,宁可发配洛阳。

如今怎么就能让牡丹轻易改了性子?

(13)于是你面对绿色的牡丹园,只能竭尽你想像的空间。

想像它在阳光与温暖中火热的激情;想像它在春晖里的辉煌与灿烂——牡丹开花时犹如解冻的大江,一夜间千朵万朵纵情怒放,排山倒海惊天动地。

那般恣意那般宏伟,那般壮丽那般浩荡。

它积蓄了整整一年的精气,都在这短短几天中轰轰烈烈地迸发出来。

它不开则已,一开则倾其所有挥洒净尽,终要开得一个倾国倾城,国色天香。

(14)其实你在很久以前并不喜欢牡丹。

因为它总被人作为富贵膜拜。

后来你目睹了一次牡丹的落花,你相信所有的人都会为之感动:

一阵清风徐来,娇艳鲜嫩的盛期牡丹忽然整朵整朵地坠落,铺散一地绚丽的花瓣。

那花瓣落地时依然鲜艳夺目,如同一只奉上祭坛的大鸟脱落的羽毛,低吟着壮烈的悲歌离去。

牡丹没有花谢花败之时。

(15)所以在这阴冷的四月里,奇迹不会发生。

任凭游人扫兴和诅咒,牡丹依然安之若素。

它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它遵循自己的花期自己的规律,它有权利为自己选择每年一度的盛大节日。

它为什么不拒绝寒冷?

(16)天南海北的看花人,依然络绎不绝地涌入洛阳城。

人们不会因牡丹的拒绝而拒绝它的美。

如果它再被贬谪十次,也许它就会繁衍出十个洛阳牡丹城。

(17)于是你在无言的遗憾中感悟到,富贵与高贵只是一字之差。

同人一样,花儿也是有灵性、有品位之高低的。

品位这东西,为气为魂为筋骨为神韵,只可意会。

你叹服牡丹卓尔不群之姿,方知“品位”是多么容易被世人忽略或漠视的美。

5.文章标题为“牡丹的拒绝”,根据选文的内容,分条概括牡丹拒绝了什么。

6.文章开头画线句有什么作用?

7.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有怎么样的表达效果。

有多少人没有欣赏过牡丹呢?

却偏偏要坐上汽车火车飞机轮船,千里万里爬山涉水,天南海北不约而同,揣着焦渴与翘盼的心,滔滔黄河般地涌进洛阳城。

8.本文和周敦颐的《爱莲说》在写法上的相同点是什么?

同样写牡丹,他们的用意有什么不同?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节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四、文言文阅读

9.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广故数言欲亡                 操大惊,急回帐召惇问其故。

B.未果,寻病终                 真君道:

“兄弟们在此看守巡逻,等我上去寻他。

C.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屠户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

D.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香菱拿了诗,回至蘅芜苑中,诸事不顾。

五、句子默写

10.背诵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安居而天下息。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必先苦其心志

(3)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报路长嗟日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争渡,争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惊起沙禽掠岸飞。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

(8)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杜甫的《春望》中,春天的花开鸟鸣反而使诗人生出这样一种忧国和和思乡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院溪沙》中,恰当地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被誉为“天然奇偶”的千古佳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外阅读

阅读《鲁宗道不欺君》,完成后面问题。

(鲁)宗道为人刚直,疾恶少容①,遇事敢言,不为小谨。

为谕德②时,居近酒肆,尝微行就酒肆中,偶③真宗亟④召,使者及门,久之,宗道方自酒肆来,使者先入,约曰:

“即⑤上怪公来迟,何以为对?

”宗道曰:

“第以实言对。

”使者曰:

“然则公当得罪。

”曰:

“饮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

”真宗果问,使者具以宗道言对。

帝诘之。

谢曰:

“有故人自乡里来,臣家贫无杯盘,故就酒家饮。

”帝以为忠实可大用。

(注释)①少容:

不肯容忍。

②谕德:

教育太子的官。

③偶:

恰遇。

④亟:

通“急”,紧急。

⑤即:

如果。

1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1)请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为谕德时()②尝微行()

③宗道方自酒肆来()④故就酒家饮()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然则公当得罪

A.杂然相许

B.吴广以为然

C.然往来视之

D.然后知生于忧患

12.请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停两处)。

即上怪公来迟

1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文言句。

(1)真宗果问,使者具以宗道言对。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柳宗元《小石潭记》)

14.请结合选文全段概述文中真宗认为鲁宗道“可大用”的原因。

七、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各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5.《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一首干谒诗,作者借“欲济无舟楫”想表达_____________之意;《登岳阳楼》中写登楼所见雄奇壮观景象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杜甫登上岳阳楼为什么会“涕泗流”?

从中可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八、名著阅读

17.(题文)请简述《海底两万里》的主要内容。

(100字左右)

九、作文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天空没有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

”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万事万物都会留下自己的痕迹。

只不过有的痕迹清晰,历经岁月而不蚀;有的模糊,很快消逝。

有的让人心生温暖,有的让人哀伤,有的让人迷惘……你的生命中又有过哪些或深或浅的痕迹

呢?

亲爱的同学们,请结合自己的经历、认识和感受,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入一个你自己认为合适的词语,然后作文。

要求:

(1)题目:

__________的痕迹

(2)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二、字词书写

1、

三、现代文阅读

1、

四、文言文阅读

1、

五、句子默写

1、

六、课外阅读

1、

七、诗歌鉴赏

1、

八、名著阅读

1、

九、作文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