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遗失的记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983416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寻找遗失的记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寻找遗失的记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寻找遗失的记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寻找遗失的记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寻找遗失的记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寻找遗失的记忆.docx

《寻找遗失的记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寻找遗失的记忆.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寻找遗失的记忆.docx

寻找遗失的记忆

 

寻找遗失的记忆

重温端午节文化

 

主题教育活动方案

上海市敬业中学吴晓彦

2008-6-24

 

正文:

《寻找遗失的记忆——重温端午节文化》主题教育课教案

……第3页

附录一:

高二(3)班《“我与中国传统节日”暨第九届敬业文化广场》活动方案

……第7页

附录二:

参考资料

……第11页

附录三:

主题教育课课件

……第页

附录四:

学生作品

……第页

附录五:

活动照片

……第页

 

寻找遗失的记忆

——重温端午节文化

上海市敬业中学吴晓彦

【活动背景】

1.《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

学校要开展专题节庆活动,引导学生体验和感受这些节庆纪念日中蕴含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并以课程、主题教育活动等形式保证落实。

2.新的国定假体系第一年实施,添加了传统节日中的“清明”“端午”“中秋”。

保护传统节日已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3.敬业中学作为一所建校历史悠久、办学传统深厚、担负着实验探索职责、享有一定社会知名度的高级中学,正以“文化敬业,敬业文化”为目标,打造具有敬业特色的校园文化,我校培养的学生,应该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

作为高中学生,有必要了解传统节日的现状,思考保护传统节日的意义,并探讨如何保存传统节日,继承和发扬传统节日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

此外,本次学校文化广场的主题正是“我看中国传统节日”。

【活动目的】

知识技能

1.延续“文化广场”活动,以“端午节”为切入口,了解相关知识,重温“端午节”的由来、习俗、相关文学作品。

2.了解传统节日的现状,思考保护传统节日的意义。

3.探讨如何保存传统节日,继承和发扬传统节日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

过程与方法

4.通过学习小组合作、自主研究,体验探索、合作的乐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

5.认同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自觉传承传统民族文化。

6.在对国定假制度改革的探索过程中,提高学生对社会事件的参与度,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活动设想】

著名文化名人、作家冯骥才说,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保护传统节日,就是保护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

面对韩国将“端午祭”申报为本国文化遗产,面对我国文化不断流失的现状,我们应当如何自处?

令人欣慰的是,我们已经认识到了传统节日的重要性,认识到了这些节日所蕴涵的精神价值。

此次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体现了国家的文化发展战略和对人们传统习惯的尊重,合民心,顺民意,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亲和力。

当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被定为法定节假日之后,作为学校教育者,更应思考的是:

我们应采取哪些相应措施和办法来帮助学生挖掘这些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弘扬这些传统节日,把中国节的味道品足。

借学校这次以“弘扬民族传统节日”为主题的文化广场,我班开展了一系列以端午为主题的活动,(具体内容见附件一)。

希望这次活动,能够真正让我们的同学走进传统节日的淳朴风俗中。

不仅仅是看客更不是仅仅是过客,而能真正感受到民族文化沉淀的精华。

希望同学们能成为继承和唤醒他人传统文化意识,传递我们珍贵的文化传统的使者。

我们要展现的不仅仅是传统文化节日的声势、气势、架势,更是传统文化的中所蕴含着的民族意识、历史的骄傲和它亲切的感染力。

让同学们了解到中国节日文化中所蕴含的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其中的内涵和价值。

【活动形式】

一、自主研究

二、幻灯片展示

三、游戏

四、集体讨论

五、小组形式完成小论文

【活动准备】

一、选定教育主题。

二、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对传统节日由来、习俗、相关文学作品的研究。

以小论文形式呈现。

【活动过程】

活动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目的

导入

1、观看视频“端午祭”http:

//www.danojefestival.or.kr/

2、引出问题:

中国的传统节日是否应该得到保护继承和发扬。

1、猜测是什么节日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此次活动的兴趣。

现状调查

1、猜谜游戏,了解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了解程度

1、猜谜

1、调查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程度。

活动探究

1、引导学生展示研究成果

2、思考传统节日中所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的情感。

展示研究成果

1、端午节的由来

2、端午节的习俗

3、端午节相关的文学作品

1、使学生认同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分析得失

1、展示国内外节日文化视频。

(希腊圣火&成都汉服端午)

2、情人节和七夕对比

1、从经济、文化等角度分析国内外,保护传统节日措施的得失。

1、了解传统节日的现状,思考保护传统节日的意义

研究对策

1、如果你是相关负责人员,你将推出什么措施,来保护我们的传统节日。

2、万水千山“棕”是情。

当我们合家欢乐庆祝端午时,汶川的受灾人民还处在无家可归的境地。

借此机会,让我们捐出一份爱心表达我们对汶川人民的祝福,并写一句话表达我们的心意。

1、学生讨论交流

2、捐款,并在特制的卡片上写下自己的祝福。

1、在对国定假制度改革的探索过程中,提高学生对社会事件的参与度,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借为地震灾区献爱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并让他们意识到保护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与保护一个国家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同样重要。

【活动效果】

文化广场活动,已经让学生对“传统节日”有了感性的认识,他们包棕子,裹青团,尝汤圆。

而这堂名为《寻找遗失的记忆——重温端午节文化》的主题教育课,正能成为整个主题活动的总结,不仅展示了整个文化广场活动的成果,更深入探讨传统节日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以及如何保护传统节日,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保护传统文化的使命感。

【教学反思】

德育主题教育课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班主任为主导,围绕某一个德育主题,通过课程形态,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情景化的道德认知教育,引导学生在认知冲突和思想对话中进行道德交往,激发道德反应,获得道德体验,促进道德发展的集体教育活动。

本次主题教育课,着重在总结反思及深入探究。

整个活动由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完成,既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自主研究能力,又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合作探索的乐趣。

整个主题教育课分成五部分:

视频导入、现状分析、活动探究、分析得失、研究对策。

教师精心准备了视频,相关报道,提问等,收集了学生在文化广场活动中所设计的端午知识问答题,让同学准备展示研究成果,如“端午节的由来”、“端午节的习俗”、“端午节的相关文学作品”。

从韩国端午祭申遗成功这个矛盾入手,展开讨论。

希望能充分引发学生的思想碰撞,展开讨论。

“5·12”汶川地震的发生,让我国的人民前所未有地团结起来,展现了一个国家在面对巨大困难时的勇气和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的信心。

而我们的学生,在面对这次大地震时,爱国热情无比高涨。

保护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与保护一个国家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相比,其重要性不分伯仲。

学生在观看视频和了解了端午祭之后,意识到传统文化正在流失,保护传统文化迫在眉睫,此时,他们产生了强烈的愤慨,深刻地感受到自己肩上负担的责任,并且开始思考保护传统节日的必要性和切实可行的措施。

与此同时,教师设计了“如果你是相关负责人员,你将推出什么措施,来保护我们的传统节日。

”这样的自主参与环节,希望学生开展想象,发挥创意,献计献策,碰撞出思维火花。

开展主题教育课时正逢端午节前三周,第一次以国定假的形式过端午节,借这个机会,更能让学生计划一下怎样将这一天怎样过得更有意义。

德育教育是一个育人的过程,必须循序渐进,可持续发展。

因此主题教育课本身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要将课堂延伸下去,延伸到生活的每一天,每一个角落。

端午之后还有中秋清明,除了传统节日还有传统戏曲,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民间艺术等等。

所谓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它有着特定的内涵和占主导地位的基本精神。

它负载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积聚着一个民族自我认同的凝聚力。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保留在中华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

它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

民族节庆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蕴,它既表现出一个民族对于生活的热情、对于未来的祈望,又展示出一个民族的伦理礼仪、交往方式。

春节的祝福、清明的祭祖、端午的怀贤、中秋的团圆等,都蕴蓄着民族的历史记忆与精神追求,或在祭祖怀贤里回眸历史,或在祝福与团圆中向往未来。

德国当代人类学家兰德曼提出“人是文化的存在”的命题,他认为我们是文化的创造者,文化又塑造了我们。

他指出:

“文化使人能直立行走,只有在文化的包裹的气氛中人才能呼吸,文化如同人体内的血管系统是人的一部分一样,而血管里流淌的是主观精神的血。

”如果同学们能以这次专题活动为触点,结合学校的各类专题教育和主题活动,把中国传统节日的味道品足,“做中国人,铸民族魂,传文明火,扎文化根”,吾心足矣!

 

附录一:

高二(3)班“我与中国传统节日”

暨第九届敬业文化广场活动方案

活动口号:

寻找遗失的记忆,重温端午节文化

活动主题: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民族传统文化经过五千年来实践的历练和历史的沉淀,气势恢宏地走上了当今的历史舞台。

悠久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如何发掘串接、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创新学生的道德实践活动,唤醒我校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从而进一步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增强爱国情怀、是本届文化广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本次文化广场的主题是:

我与中国传统节日。

活动预期达成的目标:

我班这次活动最终目的不只是要成功,而是真正让我们的同学走进传统节日的淳朴风俗中。

不仅仅是看客更不是这次传统节日文化的过客,而是真正感受到民族文化沉淀的精华,使之成为继承和唤醒他人的传统文化意识,传递我们珍贵的文化传统。

所以我们要的不是传统文化节日的声势、气势、架势。

我们要的是传统文化的民族意识。

历史骄傲和它亲切的感染力。

我们不求准备多么的丰富多彩,而求准备的多么有价值,有意义。

活动方案:

一、确定选题:

首先,在班会课中由班主任向同学介绍敬业中学的传统的文化广场活动。

文化广场,就是让各班级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理解,进行各方面,各种形式的调查、了解、研究。

最后,学校会选定一天,作为总结性的报告,各班现在全校师生面前有一段简短的介绍自己的活动主题,而后,全校师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可以去任何班级,参观交流。

又向我们介绍了历届学长们的成功经验,如日本美食风情、如茶文化展,钱币文化、门窗艺术、服饰荟粹,桥文化等等。

激起了我们对这次活动的积极性、好奇心。

我们的任务是:

确定班级文化广场主题分组制定与主题相符的问题,开展各方面,各种形式的调查、了解、研究,并在班级内交流;统筹准备1分钟全校展示;准备一次供全校师生参与的班级展示活动。

我们将全班分为7个小组,每个小组各自去寻找有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主题,然后由各组所制定的主题汇集到班委,最后通过全班的一致讨论,选取出我们这次我与中国传统节日的活动主题:

你我共同重拾传统经典文化

我们班的这次活动还是想充分采纳每一位同学的建议。

先由我班的七大小组组长通过汇集同学们心目中最想对哪一个传统文化节日进行深入地了解的意愿选择了端午节这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节日。

然后在班干部的统一策划下对七个小组针对端午节的准备项目进行分工。

由每个小组的组长申领一个负责项目。

有“一分钟展示”、“操场展台。

展板布置”以及“教室活动目的负责”等做好分配,由每个小组的成员共同准备和策划

二、开展研究:

1、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资料收集,集体讨论,完成研究性论文等。

2、研究过程:

(1)资料收集。

根据每个小组确定的主题不同,选取各种不同的资料收集方法。

例如寻找有关于这方面的诗歌等文字资料,了解端午节。

有的同学到资料馆图书馆以及上网去查询端午节的由来以及各种传统风俗。

(2)资料筛选

小组间交流,共享资源。

并选取最具代表性的内容。

(3)组织成文

第一小组根据端午节的起源对历史著名人物屈原的故事做详细调查以及介绍。

第二小组通过展示端午节各种习俗来时大家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如划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等活动。

第三小组认为可以重现端午节传统的食品,比如粽子,雄黄酒。

三、成果展示

1、学校展示:

一分钟展示表演

2、展台布置:

内展台:

a、环境布置:

出一期相关内容的黑板报,在学习园地展示同学的研究报告,在生活栏中展示同学外出考察的成果。

b、学包端午粽子饰品:

考虑到真正让同学们学包粽子有些困难,因此,通过变通将买来包粽子的叶片,在里面象征性地包上糖果之类的小玩意儿,让同学们体会包粽子的技巧,以及我们祖先才智的独一无二,在这过程中使同学们感受到珍贵文化的流逝而产生继承,保护他的愿望。

c、捞金鱼活动:

这不仅仅是个娱乐活动,更是挖掘出的端午节的另一大创新,以几年伟大诗人屈原,通过这个活动想必一定会引起同学们对端午节的好感,同时也感受到传统节日的兴起是建立在人民娱乐的身心,沟通感情的亲切方式。

d、端午知识竞赛的展台布置:

外展板:

(1)端午的起源:

鉴于同学们只知道屈原相关的端午节起源,希望更加让同学们深入广泛的了解端午节的由来与发展,这个板块将着重介绍端午节的兴起与流传的一系列过程,以及它在民族文化中扮演的角色等。

(2)屈原简介:

屈原可谓是端午节起源至关重要的人物,并且代表的更是我国民族精神的象征,所以在这个展板不但会介绍屈原的一生,更会介绍屈原优秀的著作。

(3)照片展示:

对关于端午节的一些民族传统的风俗,例如:

赛龙舟,包粽子等把他们的照片展示出来,其中包括人民大众怎样欢度端午相关的变迁的图片都将一一展现。

3、爱心拍卖物: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班这次的爱心拍卖物,它有着特殊的意义。

拍卖物是一个手工布艺制品,内容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中国传统的四样小点心——烧卖、饺子、包子和春卷,代表了中国悠久的历史与传统。

拍卖物由我班班主任吴晓彦老师亲手制作!

其中饱含着老师的真诚!

四、后续活动

各小组根据自己的选题,进行跟踪调查,关注中国传统节日的兴衰。

在文化广场活动结束之后,我班还将在班主任语文老师吴晓彦的课堂上进行继续学习以及讨论总结——开展一堂以“寻找遗失的记忆”为主题的主题教育课。

1.以“端午节”为切入口,了解相关知识,通过各种形式探究“端午节”的由来、习俗、相关文学作品。

2.了解传统节日的现状,思考保护传统节日的意义。

3.通过学习小组合作、自主研究,体验探索、合作的乐趣。

4.认同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自觉传承传统民族文化。

5.在对国定假制度改革的探索过程中,提高学生对社会事件的参与度,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我相信在这堂课上我们会结合文化广场所带给我们的感悟,围绕传统文化这个大主题进行深度的思考,总结并且以我们这一代人的方式去保护传统文化,牢记它,传承它,发扬它!

 

附录二:

参考资料:

“五一”长假过去了,端午节也该来了。

到菜场走走,你不难发现,小贩们已开始叫卖一筐筐散发着自然清香的粽叶。

可是,如果有人告诉你,几年后中国人想要划龙舟、吃粽子、过端午节,需向别国提出申请,你一定会说:

“开什么玩笑!

  但是,这的确不是玩笑。

近日东北一位大学教授给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发送一份急件,说据可靠消息,亚洲某国准备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本国的文化遗产,目前已将其列入“国家遗产”名录,很快将向联合国申报“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中国人过了几千年的端午节成了人家的“文化遗产”,这还了得?

一场“保卫端午节”的论战在民间悄悄发起……

  申办国为“抢”端午准备数十年

  据采写“亚洲某国拟将端午节申报为该国文化遗产”一文的《人民日报》记者刘玉琴介绍,前不久,东北某大学研究文化的学者乌教授接到亚洲某国发来的邀请函,邀请他参加即将在该国举行的文化研讨会,邀请函上有拟将端午节申报为该国文化遗产的内容。

此事引起乌教授高度重视,他立即将此事紧急发传真通报给了文化部,经过文化部核实,发现果有其事。

  乌教授透露说,该国早在1967年就已将端午节庆典列为他们的国家级“第13号重要文化遗产”予以保护。

近年来他们更是年年举行隆重的盛大庆典艺术活动,吸引了上百万人次参与。

而且在漫长的历史中,该国本土文化也确实与中国的端午节发生了一定的融合,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民族节日。

  外国“申遗”成功可能性不大

  “端午节起源于我国是不争的事实,这个亚洲国家申请成功的可能性是不大的,但绝不可掉以轻心。

”湖湘文化研究专家、湖南省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万里表示。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研究委员会高级顾问、上海交大林源祥教授认为,端午节起源于我国是不争的事实,那个亚洲国家是绝对不可能申请成功的。

无论申请文化遗产、自然遗产还是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都需要具备唯一性、完整性和真实性这3个特点。

  林教授称,申报“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在程序上,需要国家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申报的后备名单,总理和副总理要在申报书上签字。

接下来会安排专家审阅申报书,再派专家实地考察并写考察报告书。

收齐专家的报告书后将召开考察会议,如果该国的申报在考察会议上通过,还将再开一次会议最后讨论并作决定。

申报成功之后,还得经得起世界各地的专家人士的检验,专家随时可以将他们的意见反馈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要保卫,更要挖掘文化内涵

  我国的传统节日,似乎总离不开吃。

端午节吃粽子,清明节吃青团,元宵节吃汤圆,中秋节吃月饼,春节更不在话下——大鱼大肉让你吃到不想吃。

农耕社会对饥饿的恐惧,形成了我国传统节日最鲜明的风俗——吃。

如今,满足了温饱需求的人们正在奔向全面小康,什么时候都有得吃、想吃多少都可以,传统节日的吸引力一下子失去了特有的魅力。

  另一方面,我国传统节日中蕴含的人文精神:

亲情、团聚,正被形形色色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异化,节日的意义日渐沦为经济学上的统计数字。

  “保卫端午节”事件给国人好好提了个醒。

我们应该扪心自问:

在保护和继承传统文化方面我们究竟做得如何?

  事实是,我们守着“聚宝盆”却不善于保护和挖掘。

比如文字,当代青年有几个熟识并能运用繁体字?

连文字都不认识又如何深刻了解古代文化?

再比如造纸,我国造纸工业化生产的结果是传统手工艺的流失,许多高质量的宣纸要到日本或韩国才能买到,他们不但继承了我们的传统造纸技术,还有新的发展。

就拿端午节来说,它已融入各个邻近国家的文化中,形成了独特的生命力——在新加坡,每年端午节举行的国际龙舟邀请赛闻名于世;在韩国,端午节被称为车轮节,是插秧结束后祈求丰年的日子……芒刺在背,未必不是好事,知道疼和哪儿疼才能除疾治患。

  有句话说得好: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在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该如何保护与继承我们的传统文化,显然已是一个不容回避的深刻命题。

而现时的洋节兴盛与传统节日衰弱间的反差,更凸显了这个命题的迫切性。

(季颖)

  链接:

文化名人呼吁国人反思

  纪宝成:

中国应先提出申报

  曾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向“两会”大会议案组提交了“将中国传统节日作为法定节假日”议案的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称,韩国、日本、越南等许多亚洲国家都有过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其他国家抢先将端午节列为本国的文化遗产进行申报,应该引起国人的反思。

端午节最早起源于中国,理所当然应该先由中国提出申报。

  流沙河:

传统节日处境尴尬

  著名作家流沙河不无感叹地说道,传统节日目前处境尴尬,而洋节却备受推崇,每逢洋节,那种喧嚣让人瞠目结舌。

而每逢端午、重阳、中秋,却相当冷清,让人痛心疾首。

  魏明伦:

不应出现文化断裂

  “为什么非要等到别人申报时,我们才能重视呢?

如果不重视,就算我们申报了又有多大用处呢?

”知名学者魏明伦表示,传统节日的冷清可以看成是民族文化的一种断裂,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复杂。

但无论如何,国人不应该眼睁睁看着传统节日从我们生活中消失。

  过端午节,不要再陷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简单模式

  粽子吃得多了,但知道其中文化内涵的人却少了

  端午节赛龙舟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意义

来源:

新民晚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