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量计费系统的维护手册.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982790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82 大小:4.1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量计费系统的维护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电量计费系统的维护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电量计费系统的维护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电量计费系统的维护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电量计费系统的维护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量计费系统的维护手册.docx

《电量计费系统的维护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量计费系统的维护手册.docx(8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量计费系统的维护手册.docx

电量计费系统的维护手册

 

电量计费系统的维护手册

 

第一部分EDAD2001系列采集器4

一、EDAD2001系列采集器介绍4

1、基本说明4

1.1ARM版采集器和老版采集器端口的区别4

1.2ARM版采集器单口多规约的设置4

2、采集器常用的操作说明5

2.1Linux版采集器操作说明5

2.2DOS版操作说明13

2.3脱硫采集器操作说明15

3、采集器(DOS版本)文件组成及作用19

3.1可执行程序(C:

\EDAD、D:

\EDAD)19

3.2批处理程序(C:

\EDAD、D:

\EDAD)20

3.3资源文件(C:

\EDAD、D:

\EDAD)20

3.4配置文件(C:

\EDAD、D:

\EDAD)20

3.5数据文件(C:

DATA、D:

\DATA)22

4、采集器(Linux版本)文件组成及作用23

4.1/edad目录结构23

4.2/data0及/data1目录结构26

5.A采集器的文件组成及作用26

二、采集器调试常见问题28

1现场调试工作流程28

2调试常见问题28

2.1网络通信的调试28

2.2拨号调试注意事项30

2.3召测量的配置方法32

2.4GB645规约电能表的调试36

2.5GPRS通信的调试(来自硬件部提供文档)37

2.6采集器网口不够时如何扩充网络功能41

2.7程序升级注意事项43

2.8取得采集器界面密码的方法44

2.9配置文件RATE.INI44

2.10关于102规约的调试事项45

2.11关于对时功能的说明47

2.12四象限无功的采集以及负荷曲线的读取48

2.13日冻结与月冻结49

2.14采集器双备份49

3、现场调试FAQ(专用)51

3.1**项目调试注意事项51

3.2**变电站项目调试事项53

3.3**地电项目的标准配置54

3.4各地不同的特色,比如规约55

附件1调制解调器的指示灯及常用指令简介55

1.1MODEM工作状态查看方法:

55

1.2MODEM常用指令55

附件2各地项目文件模板57

2.1**地电项目CALLBUF.INI文件模板57

附件3FTPHOST远程维护软件使用说明68

一、简介68

二、准备工作68

三、进行远程维护操作71

附件4RemoteConfig3维护软件使用说明77

附件5采集器资源配置表90

第一部分EDAD2001系列采集器

一、EDAD2001系列采集器介绍

1、基本说明

目前常用的采集器有C采集器,H采集器和A采集器。

老版的C采集器分为DOS版和LINUX版的,老版的H采集器是DOS版的。

新版的C采集器和H采集器硬件是ARM版的,而操作系统是LINUX版的。

C采集器和H采集器的外观和接线都不同,而A采集器是专为脱硫用的,其面板接线同C采集器与H采集器都不同。

各自特点见以下说明书。

老版的C采集器EDAD2001-C用户使用说明书

老版的H采集器EDAD2001-H使用说明书

ARM版的C采集器EDAD2001-C(arm)用户使用说明书

ARM版的H采集器EDAD2001-H使用说明书

A采集器EDAD2001-A用户使用说明书

1.1ARM版采集器和老版采集器端口的区别

ARM版的H采集器两路交、直流输入接口相互兼容,即可以将交流电接到装置的直流输入端子,也可以将直流电接到装置的交流端子,或者同时接入两路交流电或直流电;同时,每路电源的两个输入端子不区分极性。

ARM版的C采集器与老版C采集器相比,主要的区别是电源接口不同。

ARM版的H采集器的网口有两个,而老版的H采集器网口只有一个。

同时,ARM版的H采集器的232口通常没有设置通讯功能。

1.2ARM版采集器单口多规约的设置

在设置读表口规约(ALT+F3界面)的时候,可选项中多了一个99—ANY,若需要在某一个RS485口上接多种规约的表计,则首先在此处将该485口设为ANY规约然后在注册定义每个485口上所接的表计时(F2界面),设备定义界面会多出两个设置项:

规约和波特率,在此处再对这个采用ANY规约的端口上的每个表计进行规约和波特率定义。

新版程序中加强了联想功能,即选定规约之后,程序会自动给出该种规约的常用波特率,当然仍然允许手动修改。

 

2、采集器常用的操作说明

在采集器的具体的按键操作方面,DOC版的和LINUX版的采集器有一些差异,而A采集器又有它独自的特点。

2.1Linux版采集器操作说明

上电后,界面显示如图2-1所示。

图2-1

不做任何操作会直接进入主界面,如图2-2所示。

图2-2

翻屏查看主站信息:

Alt+J

版本信息查看:

Alt+U

设备定义

如图2-3所示:

按F2进入

图2-3

参数定义

按F3进入,如图2-4所示:

图2-4

读表口和主站口规约的设定

Alt+F3进入界面,如图2-5所示:

图2-5

其中表计口和主站口的查看用Alt+C来切换,如图2-6所示:

图2-6

IP设置

按Alt+F6进入界面,如图2-7所示:

图2-7

报文查看

按Shift+backspace进入界面,如图2-8所示:

图2-8

文件的修改

按Shift+ins进入界面,如图2-9所示:

图2-9

召测设置

按ALT+F2进入界面,如图2-10所示:

图2-10

召测查询

按ALT+F4进入界面,如图2-11所示:

图2-11

输入法

按F8来切换,按Shift可以实现英汉的切换。

“[“和”]”前后翻页,ESC键取消当前输入

历史数据查询

按F4进入界面,如图2-12所示:

图2-12

事件查询

按F5进入界面,如图2-13所示:

图2-13

注意:

在进行设置时,保存后一定要应用才能生效。

采集器数据备份,程序备份,程序还原:

插上优盘

给采集器上电进入主界面后,

Shift+Del

进入操作界面

如图2-14所示:

按照提示的快捷键进行操作即可。

图2-14

表底值清零:

给采集器上电进入主界面后,

Shift+Del

Alt+M

root再回车。

ypedad,然后是Shift+6,Shift+4Shift+5。

总共9位密码。

再回车。

cd/edad

rmfr485.btm

./go

注:

常用设置也可通过Alt+W打开下拉菜单查看相关说明

ARM版采集器的软件均是Linux版本的,其各个菜单的按键操作与Linux版采集器完全相同。

进入Linux命令行后,不同之处在于:

登陆成功后,输入“cd/edad”不会显示当前路径;

要返回采集器工作界面需要输入命令:

reboot,而不是./go。

2.2DOS版操作说明

与Linux不同的操作如下。

表底值清零:

给采集器上电,进入字符界面后,

按F5计入DOS操作界面

cdedad

delfr485.btm

boot进入主界面

读表口和主站口规约的设定

给采集器上电,进入字符界面后,

按F5计入DOS操作界面

cdedad

editinit.ini

如图2-15所示:

图2-15

编辑完成保存退出后

注意此时一定要输入initobin才能使设置生效

IP的设定

给采集器上电,进入字符界面后,

按F5计入DOS操作界面

cdedad

edittcpcfig.cfg

编辑完成后保存退出

召测的设置

cdedad

editcallbuf.ini

editcalltm.ini

编辑完成后保存退出

其他文件的修改同上,即:

给采集器上电,进入字符界面后,

按F5计入DOS操作界面

cdedad

edit相关文件名称

编辑完成后保存退出

采集器程序备份

插上优盘

给采集器上电,进入选择界面后,

按5

之后界面会提示优盘的盘符

比如是d

依次输入

d:

mdedadbak(文件夹名称可以任意)

c:

cdedad

copy*.*d:

\edadbak

复制完成后

拔下优盘即可

此时采集器程序已经备份到优盘的edadbak文件夹里面

采集器程序还原

假定程序在优盘的edadbak目录下

插上优盘

给采集器上电,进入选择界面后,

按5

之后界面会提示优盘的盘符

比如是d

依次输入

d:

cdedadbak

copy*.*c:

\edad

复制完成后

拔下优盘即可

此时优盘采集器程序已经还原到采集器edad文件夹里面了

3、采集器(DOS版本)文件组成及作用

3.1可执行程序(C:

\EDAD、D:

\EDAD)

EDAD.EXE可执行的主程序文件

CFG.EXE配置文件转换程序

MONITOR.EXE外部监控程序

RAR.EXE文件打包程序

LCS.EXE许可证生成程序

3.2批处理程序(C:

\EDAD、D:

\EDAD)

Initobin.bat将init.ini转换为init.bin

Bintoini.bat将init.bin转换为init.ini

Tcp.bat编辑tcpcfig.ini,并将编辑好的文件命名为tcpcfig.cfg

(EDAD2001-C中,定义第一块网卡的IP、掩码、网关、

EDAD2001-H中,定义网卡的IP、掩码、网关)

Tcp2.bat编辑tcpcfig2.ini,并将编辑好的文件命名为tcpcfig2.cfg

(EDAD2001-C中,定义第二块网卡的IP、掩码、网关)

jm.bat许可授权批处理文件(加密)

3.3资源文件(C:

\EDAD、D:

\EDAD)

icon16.bin程序执行中所需要的16×16大小的图标文件

icon32.bin程序执行中所需要的32×32大小的图标文件

edad.bin程序版权标志文件

py.imd拼音输入法的字库文件

asc1616×16大小的英文字母字库

hzk1212×12大小的中文字库

hzk1616×16大小的中文字库

E10PPKT.COM网卡驱动文件(EDAD2001-C第1块网卡)

RTLPKT.COM网卡驱动文件(EDAD2001-C第2块网卡、EDAD2001-H)

3.4配置文件(C:

\EDAD、D:

\EDAD)

表计规约配置文件:

ABB.INIABB规约配置文件

DLMS.INIDLMS规约配置文件(用于SL7000表)

DLMSPSW.INIDLMS规约密码文件(用于SL7000表)

EDMI.INI红相规约配置文件

GB645.INIGB645规约配置文件

IEC1107.INI兰吉尔D表规约配置文件

ISKRA.INI伊斯卡表规约配置文件(1107规约)

2510FRZ.INIMAX2510冻结量配置文件

MAX2510.INIMAX2510规约配置文件

MTC_ASC.INIMTC_ASC表规约配置文件

MTC232.INIMTC_232表规约配置文件

MINIDLMS.INIQ1000表规约配置文件

Q1000表通信握手密码文件

NEXUS.INIEIGNEXUS1260表通信规约(MODBUS规约)

QTM101.INIQ101表规约配置文件

WS.INI威胜表规约配置文件

HENGTONG.INI恒通表规约配置文件

ION.INIION表规约配置文件

LGDLMS.INI兰吉尔D、Q表采用DLMS规约时的配置文件

ZFQPWD.INI兰吉尔D、Q表采用DLMS规约时的通信密码文件

ZMB.INI兰吉尔B表规约配置文件

主站规约配置文件:

IEC870.INIIEC870规约配置文件(详见2.13)

IECYC.INI北京102遥测量配置文件(详见2.3)

GD102.INI广东102规约配置文件

GBTYPE.INI**负控终端采集规约配置文件(详见2.6.2)

采集器正常工作的必备文件

DELAY.INIGB645规约读表通信参数配置文件(详见2.4)

UNIT.INI召测量单位配置文件(ALT+F4界面显示内容)

CALLBUF.INI召测配置文件(详见2.3)

CALLTM.INI召测积分周期配置文件(详见2.3)

PMT测点配置文件

PMT1参数定义文件

INIT.INI采集器主配置文件(源文件)

INIT.BIN采集器主配置文件(二进制文件,最终运行时起作用)

ADJUST.INI对时相关参数配置文件(详见2.14.2)

LASTB.BIN电表数据指针文件,当负荷曲线功能开启时,为表计负荷曲线读取的数据断点。

RATE.INI电能量小数点位数定义文件(详见2.12)。

PWD4FTP.XYZ远程维护种子文件(校验密码),初始密码为“960513”。

网络通信相关文件:

TCPCFIG.INI网络通信参数配置源文件。

TCPCFIG2.INI网络通信参数配置源文件。

TCPCFIG.CFG网络配置文件,最终运行时该文件中的内容起作用。

TCPCFIG2.CFG网络配置文件,最终运行时该文件中的内容起作用。

使用方法详见第二部分“网络通信的调试”章节。

拨号通信相关文件:

ETEK.INI依泰克MODEM的初始化文件

TDK.INITDKMODEM的初始化文件

YP56K.INI煜邦MODEM的初始化文件

使用方法详见第二部分“拨号调试注意事项”章节。

GPRS通信相关文件:

GPRS.INIGPRS模块的初始化设置文件

AT.INI专用于倚天模块的配置文件

ETGPRS.EXE对模块进行操作的执行程序

ETGPRS.INI连接倚天模块的串口初始化设置文件

使用方法详见第二部分“GPRS通信的调试”章节。

以上文件必须位于EDAD目录中,否则程序无法正常工作。

3.5数据文件(C:

DATA、D:

\DATA)

RBYYMMDD.DAT表底数据文件,每天生成一个文件

RSYYMMDD.DAT增量数据文件,每天生成一个文件

RRYYMMDD.DAT召测量数据文件,每天生成一个文件

REYYMM.DAT事件记录文件,每月生成一个文件(只保存于D盘)。

RFYYMMDD.DAT冻结值数据文件(只保存于C盘)。

注:

对于DOS版的H采集器,内部只有一个C盘。

4、采集器(Linux版本)文件组成及作用

标准配置下,采集器配备有两个电子盘——DOM盘和CF卡。

默认情况下,DOM盘为首选启动盘,CF备用。

每个电子盘的目录结构如图4-1所示。

图4-1

其中,/edad目录、/data0目录和/data1目录为存放采集器程序、配置及数据的目录,这是本文重点关注的对象;其他目录为linux系统的自有目录,一般不必关心(请参见附录2)。

下文,将详细介绍采集器各目录的详细内容。

4.1/edad目录结构

/edad目录中存放采集器可执行程序、辅助脚本、配置文件及资源文件等文件。

该目录的内容如图4-2所示。

图4-2采集器/edad目录内容

可执行程序:

edad可执行的主程序文件

cfg配置文件转换程序

monitor监控程序

脚本文件:

run主调度脚本文件

go调试用脚本文件

资源文件:

icon16.bin程序执行中所需要的16×16大小的图标文件

icon32.bin程序执行中所需要的32×32大小的图标文件

edad.bin程序版权标志文件

cursor.bin鼠标光标文件,缺少此文件将无法使用鼠标

py.imd拼音输入法的字库文件

asc1616×16大小的英文字母字库

hzk1212×12大小的中文字库

hzk1616×16大小的中文字库

配置文件:

rate.ini小数点显示配置文件

callbuf.ini召测配置文件

calltm.ini召测积分周期配置文件

unit.ini召测量单位配置文件

gprs.inigprs模块通讯配置文件

gb645.inigb645规约配置文件

delay.inigb645规约读表配置文件

ws.ini威胜表规约配置文件

hengtong.ini恒通表规约配置文件

abb.iniabb规约配置文件

dlms.inidlms规约配置文件

edmi.ini红相规约配置文件

2510frz.inimax2510冻结量配置文件

max2510.inimax2510规约配置文件

mtc_asc.inimtc_asc表规约配置文件

mtc232.inimtc_232表规约配置文件

qtm101.iniq101表规约配置文件

minidlms.iniq1000表规约配置文件

ion.iniion表规约配置文件

iskra.iniiskra表规约配置文件

lgdlms.inidlms(q表)规约配置文件

iec870.iniiec870规约配置文件

iecyc.ini北京102遥测量配置文件

4.2/data0及/data1目录结构

data0和data1目录中存放数据文件,包括表底文件、增量文件、遥测文件、分时文件、事件文件等等,其内容如图4-3所示。

需要注意的是,data1仅仅是一个快捷方式,其实际占用的空间在另一个电子盘中,当采集器仅有一个电子盘时,data1自动无效。

4-3采集器/data目录内容

数据文件类型说明

同DOS版,见3.5。

注意:

由于Linux中文件名大小写敏感,请注意数据文件的大小写问题。

5.A采集器的文件组成及作用

硬件部提供,仅供参考。

4-4A采集器edad目录内容

与Linux版采集器不同的主要文件如下:

1.测点设置文件(drt.cfg)

该文件保存了采集器的测点(模拟量与开关量)设置信息,是自动创建的二进制文件。

2.采集周期文件(drt1.cfg)

是自动创建的二进制文件,默认设置60s。

3.标定系数文件(dsfinfo.ini)

是自动创建的二进制文件,默认k=1.0,b=0.0。

出厂时对每个通道都进行了标定,不可随意更改。

注:

下面的文件4和文件5很少会用到,也不多见。

其他的读取电能表数据的文件同LINUX采集器基本相同。

4.换算公式文件(formula.ini)

用于非直接采集量的计算(当测点的通道号为0时)。

格式为:

FORMULAXXX=f(x1,x2,...,xn) ;

其中XXX为公式代码,从1开始。

“=”右面为数学表达式。

如:

FORMULA001=(([x1]*1000)^0.5+([x2]*1000/0.88)^0.5)*0.67*9.27*3600

上式中:

[xi]代表测量量i,其中1

5.主站上传顺序文件(dsfdt.ini)

用于定义测量量的上传顺序。

模拟量和开关量分开定义。

格式:

ANSQ***=9,2,4

其中ANSQ***为上传模拟量顺序号;'='右面为F2中注册的量号。

逗号用于隔开不同的主站。

若右面填0,则该位置跳过。

若不填,则按照主站1定义的顺序;若主站1也没有定义,则按照默认顺序(即1,2,3.......)

6.采集器常用规约

6.1主站规约

6.1.1IEC870规约

相关说明文档如下:

《IEC60870-5-102规约解析》

《IEC870报文示例》

《采集器DLT719规约的互操作表》

《DLT645-1997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

《DLT645-2007《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

《采集器DLT719规约的互操作表》

6.1.2DLMS规约

相关说明文档如下:

《DLMS规约分析》

《DLMS规约中常用OBIS代码表》

《DLMS数据读取》

《MiniDLMS规约分析》

6.1.3SCTM规约

相关说明文档如下:

SCTM通讯规约(中文版).docSCTM通讯规约修改版200506.doc

6.2表计规约

加入不同地区规约的差异以及配置文件的不同。

二、采集器调试常见问题

1现场调试工作流程

见文件《05(发布)电能量计费系统现场作业指导书070118.doc》。

2调试常见问题

2.1网络通信的调试

第一步:

打开网络驱动

在使用网络通讯之前首先要满足两个条件:

一.程序中编译了网络代码,二.采集器中安装了网络驱动。

一般情况下,程序中都会将网络代码编译进去,驱动的安装是在批处理文件autoexec.bat(位于C、D盘根目录下)中,如下所示(画红框的就是网络驱动的安装和卸载部分):

对于EDAD2001采集器、EDAD2001-C采集器单网卡情况:

E10PPKT.COM0x62

edad.exe123

E10PPKT.COM-u

对于EDAD2001-H:

rtlpkt.COM0x62

edad.exe123

rtlpkt.COM-u

对于EDAD2001-C采集器使用双网卡的情况:

lh0x61

E10PPKT.COM0x60

edad.exe123

E10PPKT.COM-u0x60

-u0x61

在以上两个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就可以使用网络通讯了。

第二步:

配置通信参数

通过编辑配置文件INIT.INI将主站配置为网络通讯主站,需要修改的参数包括Baud、LKDev,Baud在这里不是波特率的意思了,这里表示的是网络连接的逻辑端口号,LKDev设置为LAN_LK。

光有以上的信息还不够,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信息在TCPCFIG.CFG(或TCPCFIG2.CFG)文件中,该文件用来定义采集器的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

具体内容如下所示:

ip192.168.16.119本机IP地址

gate192.168.16.1网关

#mask255.255.255.0子网掩码

注:

“#”为忽略本句,在需要的情况下,应将“#”删去,使参数起作用。

设置正确后,从远端(主站)能正常ping到此IP。

注意:

1)采集器EDAD.EXE在运行时,读取的是TCPCFIG.CFG、TCPCFIG2.CFG文件中的参数,而不是TCPCFIG.INI和TCPCFIG2.INI中的参数。

2)通过运行TCP.BAT或TCP2.BAT批处理文件,可对TCPCFIG.INI或TCPCFIG2.INI进行编辑,并将文件复制成为TCPCFIG.CFG、TCPCFIG2.CFG。

3)也可通过直接编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