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I卷练习.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982133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20.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I卷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I卷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I卷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I卷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I卷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I卷练习.docx

《人教版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I卷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I卷练习.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I卷练习.docx

人教版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I卷练习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I)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有应章家认为,秦帝国废弃了早先在诸王国发展起来的写法众多的语言文字,代之以全中国都能理解的统一文字。

由于这种文字所共有的性质,证明是一种非常有效且持久的统一的粘合剂。

作者所讲价的历史事件发生于

A.商朝

B.秦朝

C.西汉

D.东汉

2.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主张中,与“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一典故体现的思想契合的是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墨子

3.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历史地位是

A.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

B.地主阶级为争权夺利进行的战争

C.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D.地主阶级为发展经济进行的革命

4.“塞翁失马”的故事出自《淮南子·人间训》,后人由此得出“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塞翁得马,焉知非祸”的结论。

它所表达的观点最接近于

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5.西汉建立之初,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

人民流离失所,大片田地荒芜。

据此指出汉初统治者的首要任务是

A.提倡节俭

B.以德化民

C.发展农业生产

D.加强中央集权

6.下列事件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秦统一中国 ②楚汉之争 ③“光武中兴” ④文景之治

A.②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③

D.②③①④

7.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A.国家统一,民族融合

B.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C.王室存危,经济中兴

D.霸主联合,与王室争权

8.采取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罚等措施,使东汉初期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出现“光武中兴”盛世局面的是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光武帝

9.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文字。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夏

B.商

C.周

D.秦

10.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居民是()

A.山顶洞人

B.半坡居民

C.河姆渡居民

D.炎黄部落

11.史书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

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

这突出地说明,商鞅变法()

A.没有改变土地制度

B.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

C.严重缺乏群众基础

D.违背了历史潮流

12.下象棋是人们喜爱的一种活动。

而棋盘上“楚河汉界”的来源是

A.百家争鸣

B.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C.楚汉战争

D.文景之治

13.“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描述的现象发生在()

A.夏朝时

B.商朝时

C.西周时期

D.春秋时期

14.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形成华夏族主体的部落是

A.黄帝、蚩尤部落

B.炎帝、蚩尤部落

C.黄帝、炎帝部落

D.黄帝部落

15.西汉的建立时间及建立者分别是()

A.公元前202年     汉高祖

B.公元202年     汉高祖

C.公元前206年     汉文帝

D.公元206年     汉景帝

16.下列人物与禅让有关的是()

①炎帝②黄帝③尧④舜⑤禹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②③④⑤

17.汉武帝开创了中国封建时代第一个鼎盛局面,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他的大一统措施?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削弱诸侯国的势力

C.大力反击匈奴

D.统一货币、度量衡

18.我国青铜器最发达的时期是

A.夏朝时期

B.商周时期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19.如果想一睹夏朝都城的风采,我们可以参观下列哪一遗址

A.半坡遗址

B.二里头遗址

C.殷墟遗址

D.湖南道县遗址

20.作家余秋雨曾写道:

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的成都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着涓涓清流。

修筑这个了不起的工程的是()

A.大禹

B.商鞅

C.管仲

D.李冰

21.在人类历史的进化过程中,制度的改革、生产工具的发明、文化的出现等等都是人类进步的表现。

以下事物所代表的时期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①嵌绿松石的铜牌

②半坡人面鱼纹彩陶盆

③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钵

④北京人头像复原图

⑤商代铜爵。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②

C.④③②①⑤

D.④③②⑤①

22.“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了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这里的“他”是()

A.管仲

B.齐桓公

C.晋文公

D.楚庄王

23.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自西汉起,许多朝代都采取措施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

下列措施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设伊犁将军——设立行省——设西域都护

B.设西域都护——设立行省——设伊犁将军

C.设立行省——设西域都护——设伊犁将军

D.设西域都护——设伊犁将军——设立行省

24.某同学利用下边的资料卡片进行研究性学习,研究的内容应是

A.商鞅变法的原因

B.商鞅变法的影响

C.孝文帝改革的原因

D.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25.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是在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时期

二、判断题

26.人类社会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这是一个客观规律。

我国境内出现的原始人是按照北京人、元谋人、河姆渡人和半坡人向前演变的。

27.《史记·始皇本纪》说: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这段话表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点是皇位世袭,权力在一家传承。

28.商鞅变法后,秦国的封建制度逐渐确立起来。

小秦同学认为对此起决定作用的措施是建立县制。

你认为小秦的看法是否正确?

请说明理由。

判断:

___________

理由:

___________

三、综合题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京市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是一座古文化遗址与文物陈列相结合的历史文化类博物馆。

其中部分展板及文物如下图。

(1)依据材料一中的图片和文字信息,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

直接从材料中得出的,请在括号内划“√”;违背了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括号内划“×”;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划“○”。

①燕国是西周的西北重镇。

()

②燕侯是与周王同姓的诸侯。

()

③周人的礼仪重视维护社会等级。

()

④周王分封给诸侯的主要是土地和人口。

()

⑤各诸侯国共同抵御“戎”“狄”等。

()

材料二 君主专制是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历史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变化特点。

看中国古代君臣关系发展图

材料三 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

丞相谒见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

丞相生病了,皇帝还要亲自前去探视。

隋唐时期的官员上朝奏事也均有座。

到了宋代,官员上朝必修站着奏事,至明清,大臣奏事连站都不行了,必须跪着。

——岳麓版高中教材必修I政治文明历程

(2)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给图3的_______处拟定一个标题,这种君臣关系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以明清两朝为例列举皇帝实现这种变化的措施(明清各列一例)。

材料四 朱元璋建立的明代专制政权,不鼓励任何向权威挑战的思想。

朱元璋恢复科举制度时,规定读书人只能读“四书”、“五经”,其中,《孟子》还必须删节,去除他认为对君主大不敬的章节。

这种桎梏思想的做法,造成了明一代读书人思想范围的狭窄和偏颇,他们正如《儒林外史》中形容的读书人那样,只会按照固定的题目做没有原创性的文章,他们对“四书”的内容甚至并不了解,但只要能背诵范文,就可以应付考试。

——改编自许倬云《中西文明的对照》

(3)依据材料四,概括明代科举制的特点并解释朱元璋这么做的原因,这种考试制度有什么影响。

3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樊迟问仁。

子曰:

“爱人。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子贡问曰: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

“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义)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吾将以教主尊孔子……。

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

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其信徒……举中国人,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吾将以教育家尊孔子。

……而教育家不足以尽孔子。

教育家之主义及方法,只能适用于一时代、一社会,而孔子之教育,则措四海而皆准,俟(等待)百世而不惑也。

——梁启超《世界伟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核心主张是什么?

援引材料一中的句原话说明如何来实现这一主张?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提出了什么主张?

该主张产生了什么影响?

(3)材料三中梁启超是怎样评价孔子的?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二、判断题

1、

2、

3、

三、综合题

1、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