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98115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8.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各组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弭(mǐ)谤 裨益(bì) 訾詈(zǐ)  不可估量(liàng)

B.干(gān)禄肄(yì)业砥(dǐ)砺潦(liǎo)草塞责

C.祈(qí)祷旋(xuàn)风相勖(xù)  贻(yí)笑大方

D.瞭(liào)望肤浅(fú)蜷缩(suō)不虞(yú)之誉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瓦肆颓俗敷衍消声匿迹

B.会晤商榷赎罪旁稽博彩

C.蜕变兑现提携放荡治游

D.造诣乖张切磋毁誉参半

3.下面四句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只有与国家和人民________,把个人荣辱置之度外的人才会得到人民的口碑,得到人民的拥戴。

②日本安倍政府近期的荒唐行径,表现出日本军国主义大有________之势,这极大地伤害了亚洲邻国人民的感情。

③陈教练当时就断定,只要假以时日,韩晓鹏一定会有让人________的那一天。

④时间真如________,刚刚离开初中的那一刻仿佛就在昨天,转眼间,我们已经度过高中的六分之一的时光了。

A.休戚与共  东山再起  另眼相看  白驹过隙

B.休戚相关  死灰复燃  刮目相看  行云流水

C.休戚与共  死灰复燃  刮目相看  白驹过隙

D.休戚相关  东山再起  另眼相看  行云流水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舌尖上的中国》这部风靡海内外的纪录片,用镜头展示烹饪技术,用美味包裹乡愁,给观众带来了心灵的震撼。

B.我们是否能够保持积极的精神状态,关系到我省经济的长远发展,关系到全省人民的福祉,就必须防止“精神懈怠”。

C.马尔克斯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不仅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以及拉美“文学爆炸”的先驱,还是记者、作家以及电影工作者。

D.执法部门对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以其他方式传播反动、淫秽、暴力、凶杀、封建迷信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应依法从重处罚。

 

5.下列对于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劝学》出自《荀子·劝学》,是春秋末期思想家荀况所作,现存32篇,他主张性恶论。

B.《过秦论》选自贾谊《新书》,贾谊,西汉洛阳人,文学家。

《过秦论》有上中下三篇,这里选的是上篇,“过秦”意思是指出秦的过失。

C.《寡人之于国也》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孟子》是记载思想家孟轲言行的书,它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D.先秦散文分为历史散文与诸子散文,《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是历史散文,《寡人之于国也》《劝学》则是诸子散文。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屈原厌憎的恶草,变成了唐人亲近的美饰,其过程是值得追究一下的。

①榝(shā),就是茱萸 ②显然认为榝是不配盛于香囊佩于君子之身的一种恶草 ③屈原在《离骚》里曾说“椒专佞以慢慆(tāo)兮,榝又欲充夫佩帏” ④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⑤千年之后,到了唐人的笔下,茱萸的形象已经大变 ⑥杜甫的“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都是吟咏重阳的名句

A.①③②⑤④⑥B.①③②④⑥⑤

C.③②①⑥⑤④D.③②①⑤④⑥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非及向时之士也。

②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B.①善假于物也。

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②輮以为轮。

D.①吾尝终日而思矣②弃甲曳兵而走。

8.下列各项中,文言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②蚓无爪牙之利

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④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⑤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⑥为天下笑者,何也?

⑦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

⑧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A.①⑤/②③⑦/④/⑥/⑧B.①②/③④⑦/⑤/⑥/⑧

C.①⑤/②/③④⑦/⑥/⑧D.①⑤/②③⑦/④/⑥⑧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实词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不爱珍器重宝肥之地②宽厚而爱人

B.①秦有余力而制其弊②履至尊而制六合

C.①会盟而谋弱秦②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D.①以致天下之士②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10.下列各句中的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内立法度,务耕织

②序八州而朝同列

③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④流血漂橹

⑤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⑥却匈奴七百余里

⑦以愚黔首

⑧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A.①⑤/②③④⑦/⑥/⑧    B.①⑤/②④⑥⑦/③/⑧

C.①③/②④⑤⑦/⑥⑧    D.①⑤/②③⑥⑦/④⑧

二.古诗文阅读(共36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

李安,字玄德,陇西狄道人也。

高祖作相,引之左右,迁职方中大夫。

复拜安弟悊为仪同。

安叔父梁州刺史璋,与周赵王谋害高祖,诱悊为内应。

悊谓安曰:

“寝之则不忠,言之则不义,失忠与义,何以立身?

”安曰:

“丞相父也,其可背乎?

”遂阴白之。

及赵王等伏诛,将加官赏,安顿首而言曰:

“兄弟无汗马之劳,过蒙奖擢。

不意叔父无状,为凶党之所蛊惑,覆宗绝嗣,蒙全首领,为幸实多,岂可将叔父之命以求官赏?

”于是俯伏流涕,悲不自胜。

高祖乃命有司罪止璋身,高祖亦为安隐其事而不言。

高祖即位,授安内史侍郎。

时陈人屯白沙,安谓诸将曰:

“水战非北人所长。

今陈人依险泊船,必轻我而无备。

以夜袭之,贼可破也。

”安率众先锋,大破陈师。

高祖劳曰:

“陈贼之意,自言水战为长,险隘之间,弥谓官军所惮。

开府亲将所部,夜动舟师,摧破贼徒,生擒虏众,益官军之气,破贼人之胆,副朕所委,闻以欣然。

”进位上大将军,除郢州刺史。

安请为内职,高祖重违其意,除左领左右将军,复拜悊开府仪同三司。

兄弟俱典禁卫,恩信甚重,其见亲顾如是。

仁寿元年,出安为宁州刺史。

高祖尝言及作相时事,因愍安兄弟灭亲奉国,乃下诏曰:

“先王立教,以义断恩,割亲爱之情,尽事君之道。

往者周历既穷,天命将及,朕登庸惟始,王业初基,实繁奸宄。

上大将军李安,其叔璋潜结籓枝,包藏不逞,祸机将发,安与弟悊,深知逆顺,披露丹心,凶谋既彰,罪人斯得。

朕每念诚节,嘉之无已,懋庸册赏,宜不逾时。

但以事涉其亲,犹有疑惑,欲使安等自处有地,朕常为思审,遂致淹年。

今更详按圣典求诸往事宜录旧勋重弘赏命。

”于是拜安、悊俱为柱国。

安谓亲族曰:

“虽家门获全,而叔父遭祸,今奉此诏,悲愧交怀。

”因歔欷悲感,不能自胜。

先患水病,于是疾甚而卒,时年五十三。

谥曰怀。

(唐·魏徵《隋书·列传第十五》)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寝之则不忠,言之则不义寝:

躺着休息

B.遂阴白之白:

明白

C.弥谓官军所惮弥:

满,遍布

D.因愍安兄弟灭亲奉国愍:

同情、怜悯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高祖亦为安隐其事而不言蒙全首领,为幸实多

B.丞相父也,其可背乎恩信甚重,其见亲顾如是

C.高祖作相,引之左右朕每念诚节,嘉之无已

D.以夜袭之,贼可破也何以立身

13.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今更详按/圣典求诸往/事宜录/旧勋重弘赏命

B.今更详按圣典/求诸往/事宜录旧/勋重弘赏命

C.今更详/按圣典求诸/往事宜录/旧勋重/弘赏命

D.今更详按圣典/求诸往事/宜录旧勋/重弘赏命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李安的叔父梁州刺史李璋想谋害高祖,拉拢他的侄子李悊充当内应,李悊觉得不妥,就把这件事告诉了李安,李安告诉了高祖,李璋的阴谋终于没有得逞。

B.陈朝军队自认为擅长水战,将战船停在险要的地方,李安利用对手的轻敌心理,在夜里成功偷袭陈朝军队,受到高祖的高度评价

C.李璋的阴谋败露后被满门抄斩,李安、李悊感到很悲伤,拒绝了高祖的赏赐,但为了表彰他们大义灭亲,高祖还是升迁李安为内史侍郎。

D.李安一直担任外职,他希望能任内职,高祖任命他们兄弟俩担任了两个重要的内职,深受皇上宠信。

仁寿元年又调任外职,担任宁州刺史。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1分)

(1)生擒虏众,益官军之气,破贼人之胆,副朕所委,闻以欣然。

(6分)

译文:

(2)但以事涉其亲,犹有疑惑(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共11分)

16.本诗第二联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

(5分)

 

17.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

(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8.根据内容提示,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主张养民,还主张教民,即,,并且为梁惠王展现了一幅美好的图景:

(2)荀子《劝学》中,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

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23分)

塔上的树

易云武

①乘船而行,每每靠近城镇,常常能发现一座塔。

眼下泛舟武水到沈从文故乡凤凰去,果然看见有座古塔突兀于小镇的高坡之上。

那塔顶上长着一棵硕壮的树,正面看像一团绿色的云,侧面看像老人的头。

②船泊码头,便要去仔细看这幅山水泼墨。

它是一座七层古塔,显然已老态龙钟,不单砖石风蚀斑驳,而且所有的塔角翘檐都已破损残缺,仅仅剩下三只孤寂的风铃,但已哑然失声。

惟有被香烛熏烤得髹黑的塔门及残存于地缝里的灰烬,才表明也还有人来此祭祀,因此我想,它的存在不过是一个凝固了的历史故事罢了。

在湘西山区,这样的故事也还多着呢。

③然而我执意要弄清楚那塔上的树为什么如此蓊郁如盖,它如何得以生存。

于是,便匍匐着攀援石梯而上。

塔内盘道狭窄,因为空气潮湿石壁布满青苔的缘故,为防止滑倒,爬至第四层即不敢再贸然上去了。

好在这一层有四个拱门可供旅人瞭望,且石板清凉,所以趁着休息之机欲和古塔作无声的沟通。

④这时有阵阵江风吹来。

冥冥之中,但听见塔内塔外响动众多鸟雀的鸣叫。

那生灵的叫唤涌动着,如潮汐此起彼伏。

塔外吼吼喳喳的声显得分外急促,充满焦虑之情。

我起初只是诧异,后来才理解到,原来那些飞鸟似乎发现我骚扰了它们的地盘,急欲驱逐我这个不速之客。

我甚至感觉盘旋于塔外的鸟雀全部都死劲地扇动翅膀向我扑将而来,呼呼生风。

其中竟然有几只勇猛者穿越空荡的拱门,俯冲于我的头顶之上。

⑤我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充满灵性的飞鸟。

就在我急欲逃遁而下时,忽然又听得塔的上面三层鸟类的聒噪一片慌乱,但音量比较微弱。

仔细辨析,我想,那也许是栖息于塔内的幼鸟和昏老之雀盼求食物或乞望爱怜之鸣,其嘤嘤之声令人不胜恻然。

想象它们渴求布施张大尖嘴或鼓动羽翼的艰难情状,我后悔不该爬上塔来寻密探奇,侵犯了它们的家园,扰乱了鸟类家族的和平与宁静。

鸟亦有情,他们的互相关心和对挑衅者的警觉,已从那个塔外愤怒的拍翅和塔内的哀鸣体现出来。

我本无心、无意,鸟类却感觉我有心,有意。

刹那平常行为竟变成相续肆虐,罪过罪过。

⑥我立马产生一种负疚感,在彻悟中摸索盘道退下塔去。

这时,我才发现所有的磴石都积有多少不一的鸟粪,有些还粘连着羽毛,就在我缩着腿弓下身退下时,无意中发现塔壁的缝隙里鼓冒一束树根,死死地嵌在青苔之中。

再环顾四周,依然见着攀附于石壁上的根蔓,或粗壮或瘦削,宛若蛇虬,相互缠在一起。

有些树根还伸展绿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