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教科研的灵魂.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976834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是教科研的灵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创新是教科研的灵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创新是教科研的灵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创新是教科研的灵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创新是教科研的灵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创新是教科研的灵魂.docx

《创新是教科研的灵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是教科研的灵魂.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创新是教科研的灵魂.docx

创新是教科研的灵魂

创新是教科研的灵魂

第一、创造力与教师的教科研

一、什么是创造力

创造力,即创造能力,也称创新能力。

它是人所具有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能力。

所谓教师的创新能力是指教师运用创造学的原理,在学习吸收新的教科研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创造的教育教学能力。

它包括发现、运用新颖有价值的教学方法,研究发现新的教育技巧,总结有价值的教育教学经验等。

二、创造力的开发

世界上存在着两大资源:

自然资源和智慧资源。

智慧资源就是人的聪明才智。

核心是人的创造力。

创造力重在开发。

有一句名言说:

“我们所有的人都有惊人的创造力。

只不过它埋藏在人的较为深层的自我里,只有付出辛苦,且常常挖掘,才能得到它。

第二、教师的创造精神

教师开展教科研首先要有创造精神,教师的创造精神包括创新意识和创造品质两个层面。

一、创造意识

创造意识是指创造的愿望、创造的意图、创造的动机和创造的态度等。

它是创造性思维的前提,是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必要准备。

我曾经看过一条报道。

一家美国食品公司在参加一次展览会时,由于报名晚而被安排在顶楼最偏僻的角落,光顾者当然少得可怜。

于是老板想出一条妙计,在底层撒下许多铜牌,并在铜牌上写着“拾到此牌者,可到1068室换取纪念品”,结果使生意一下子火了起来。

这个就是创造意识。

我们教师普遍缺乏的就是这种意识。

如果一个教师长期安于现状、墨守成规、不思进取,从未想过应该有所创造,那他就难以开展创造性教学活动,也就不会产生创造性教学成果。

素质教育的本质就是创造,就是创造型教师通过创造性教学活动培养创造型学生。

评估一个好教案、一堂优秀课、一个优秀科任教师的最主要标准就是创造。

二、创造品质

袁伟民在谈到中国女排获得世界冠军的拼搏过程时说过一句话:

“在事业的追求中,不可能有一步登天,一举成功的幸运儿,可以说,没有一个世界冠军没有经历过失败;也可以说,没有一个世界冠军不是从失败中走过来的。

不会正确对待失败,决不可能登上事业的顶峰”。

小学教师搞科研,搞创新也是如此。

要搞科研就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还要经受挫折、失败的考验。

创造性人才都具有以下十大性格特点:

1、无所畏惧的气质,使他们为了实验的成功可以将生死置之度外;

2、从不计较别人嘲笑;

3、对从事的实验始终保持极大的兴趣;

4、别具一格的孤独性格为他们赢得了充足的时间;

5、力求完整化的心理促使他们不懈努力,直至达到预想的境地;

6、对自己的实验充满信心;

7、永不衰退的好奇心,提供了灵感和机遇;

8、如痴如醉的思索,把一切琐碎事弃置脑后;

9、强烈的好胜心使他们向往未知世界;

10、不受外事干扰,正确选择课题。

创造性人才的成功因素:

1、独立性强;

2、自信心强;

3、敢于冒风险;

4、具有好奇心;

5、有理想抱负;

6、不轻信他人意见;

7、对于复杂奇怪的事物感受到一种魅力;

8、具有艺术上的审美观;

9、富有幽默感;

10、兴趣爱好既广泛又专一。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到池塘里随便捉两只青蛙,先将其中的一只放入常温的水中,青蛙会仍然故我地游来游去。

给水慢慢加温,青蛙略有反应,仍旧慢慢腾腾地游来游去,未做出任何挣扎,没有丝毫危机感。

待水温升到一定高度时,青蛙游得越来越慢,最后不动了,变成一只熟青蛙。

而取来另外一只青蛙,将它丢入热水中,它会不顾一切地奋力蹦出那可致它于死命的热水,于是得生了。

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道理呢?

人人都有创造力,人人都可以搞教科研。

但是创造力也好,教科研也好,需要一个氛围。

如果你在一个无创造无科研氛围的环境中,你的创造力,你的科研欲望很可能就被同化,渐渐泯灭,乃至最后“入乡随俗”,跟其它人一样,两眼一睁忙到熄灯。

第三、创造原理在教科研中的运用

开发和培植创造力是有规律的,而要认识这些规律就应掌握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原理。

一、创造思维

创造思维是指主动地、独创地发现新的事物,提出新的见解,解决新的问题的一种思维形式。

例如,大家熟悉的数学家高斯,在上小学时,他的教师出了一道1+2+3直至100的相加求和的数学题。

当别的孩子还在按常规方法一个数一个数地相加时,高斯却很快说出了答案5050来。

这就是一种创造性思维。

此外,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也都属于创造性思维。

创造思维与一般思维不同。

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一条数学式子。

4-1=3.桌上有4个苹果,拿走一个,剩下三个。

把苹果换成梨、鱼或帽子后,可以抽象出公式4-1=3,而把具体事物的特征从中舍去了。

这样,4-1=3成为真理,在不同时间与地点都适用。

创造思维不一样。

创造性思维方式常常能打破抽象的认识,灵活地看待一切。

例如,对于4-1=3这个算式,桌上点着4根蜡烛,风吹灭了其中一根,问桌上还剩几根蜡烛?

不一定剩三根。

桌子有4个角,锯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

不一定就是3个角。

这就是创造思维。

当然我举的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

二、创造原理的运用

教师在开展科研活动中可参考运用以下几项创造原理。

(一)陌生原理的运用

什么是陌生原理?

就是说,我们要带着陌生、好奇的眼光去审视周围世界的一切事物,即使熟悉的事物也不例外。

心理学有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就是一把花生哪一颗最好吃?

实践证明:

第一颗花生最好吃。

当把第一颗花生放进嘴里咀嚼时,那香甜的滋味如人参果一样,但继续吃下去,又不过尔尔了。

教师现在适当调动一下,就有这个好处。

来到一个新环境之后,能更好地运用陌生原理。

对于经常在同一个环境下的教师,就更应该带着这种陌生眼光审视我的熟悉的教学工作。

大家喜欢看书。

有一个特点。

就是凡是游记的作者很少是当地人,比如石钟山记,柳宗元就不是石钟山人。

记金华双龙洞,叶圣陶也不是金华人。

吟山咏水的好诗,也往往得于初游者,这就是神奇的第一印象效应。

那么教师要想搞科研,就要有所发现,有所求索,但学校环境对教师来说,太熟悉了,备课,上课,课间操,辅导,考试,批改……这一切太平淡了,周而复始,司空见惯。

那么,怎样在平凡当中去见神奇,见伟大呢?

就要运用陌生原理:

即将熟悉的人或事当作陌生的人或事,借用新的理论去加以研究。

例如一个教师教一届学生久了以后,对学生很容易形成一种难以改变的看法。

如果有意识地将这些熟悉的学生当作陌生的朋友,用新的教育思想、理论进行观察,就会产生不同于以往的新的发现和新的认识,被人冷漠的“后进生”就会变成老师喜爱的学生。

对于一个学校熟悉的教师来说,搞教科研首先要注意运用陌生原理。

(二)突破心理定势原理

法国科学家贝尔纳说:

“构成我们学习最大障碍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

”这颇有道理。

报上曾经有报道过这么一件事。

有位专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来到一所高中,在黑板上用粉笔画了一个点,问在座的高中学生:

“这是什么?

”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是粉笔点。

”这位创造学家又来到幼儿园,用同样的问题问在座的孩子们,孩子们的回答五花八门:

“是圆面包”、“是小钮扣”、“是天上的星星”、“是狐狸的眼睛”……答案竟有几十种。

按常规,一个人的经验、知识越多会越聪明。

可是有时也不是这样,如果你对固有的知识经验不能灵活运用,而静止、保守的态度来解决变化了的新问题,这种习惯性的思维就变成了一种束缚。

根据突破心理定势原理,教师在开展科研活动中就要实行开放性思维,不死守规矩,灵活多样,走出习惯性思维的误区,打破旧框框。

一个问题求助多种解法。

(三)直觉思维原理

人都有灵机一动,急中生智的时候,这就是直觉。

直觉思维有三个特点:

非逻辑性、跳跃性、快速性。

德国数学家高斯就说过一句话:

“像闪电一样,谜一下子解开了,我也说不清是什么导线。

”直觉思维有点类似“灵机一动”之类。

直觉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

爱因斯坦说过:

“真正可贵的因素是直觉。

”要发展创造力,就要重视培养直觉能力。

怎样利用直觉思维?

1、多积累经验

2、经常对一个问题深思熟虑

有人问牛顿是怎样发现万有引力的,牛顿回答道:

“我并没有什么秘诀,只是对于一件事情很长时间热情地思索罢了。

教师要想在科研活动中获得更多的直觉,就应养成经常思考问题的习惯。

(四)想像原理

什么是想像?

想像是指人在已有表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同样道理,教师开展科研活动也是离不开想像的。

如教师在进行科研课题方案设计时应具有超前意识,而超前意识的形成则必须要借助于想像。

另外,想像产生假说,教师在进行科研课题方案设计时,预先在头脑中作出假定性解释,提出假说,假说就是在想像基础上产生。

所以,教师要设法发展自己的想像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业技术培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