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成功个案中多元化经营模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974327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索成功个案中多元化经营模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探索成功个案中多元化经营模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探索成功个案中多元化经营模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探索成功个案中多元化经营模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探索成功个案中多元化经营模式.docx

《探索成功个案中多元化经营模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索成功个案中多元化经营模式.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探索成功个案中多元化经营模式.docx

探索成功个案中多元化经营模式

探索成功个案中多元化经营模式

  摘要:

本文通过四个方面对李嘉诚本人及其经营策略的解读,描述了李嘉诚本人兼具企业家与投资者双重性质,并分析了其“低负债,现金为王”的经营策略,与龙头企业合作的经营方式和通过业务多元化与全球化降低风险的经营理念,由具体事例深入剖析了李嘉诚“保守”的企业经营战略,并解释了他的企业多元化战略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的原因。

这是我国内地企业进行多元化经营尤其值得借鉴的。

  关键词:

李嘉诚;多元化;经营战略;保守

  著名学者咸平曾说,企业不能进行多元化经营,中国的企业更不能做大做强,盲目扩张只会导致企业失败。

但他同时也指出,李嘉诚的多元化经营却是成功的。

为什么同样的多元化经营战略,中国的大部分企业都失败了,而李嘉诚却很成功?

  一、李嘉诚本人兼具企业家和投资者的双重特征

  李嘉诚本人靠经营塑胶花起家,凭自己的胆略和才能做生意,到建立长江实业集团,再到收购和记黄埔发展为“长和系”,可以说是地地道道的企业家。

他将一个不起眼的小企业逐步发展成一个著名的企业集团,这是许多企业家梦寐以求的。

他的企业经营理念及管理方法也广为外人所称道。

  李嘉诚不仅是个优秀的企业家,同时,他还是个成功的投资者。

他对行业有着极其敏锐的洞察力,并对未来趋势判断非常准确。

港交所的资料显示,李嘉诚不仅在2007年的高位将手中的多只中资股套现,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损失,而且在2008年内多次增持旗下公司股份,略微摊低了持股成本。

他采用实业投资和股票投资相结合的方式,其投资策略与巴菲特很相似。

只不过巴菲特是购买具有增长潜力的行业的公司股票,以期在未来通过股票价格的上涨和派发的股利来分享公司成长的收益;而李嘉诚在实业投资方面是通过与行业的龙头企业成立合资公司的方式,直接进入该行业合资经营以获取收益,在股票投资方面,他同样是购买业绩优良公司的股票,通过股票增值来获取收益。

  2007年3月以来,李嘉诚在长实的控股比例从%提高到40%。

与2007年初李嘉诚持有长实约875亿港元的市值相比,2007年7月李嘉诚对长实的最近一次增持以后,其持有的市值高达1022多亿港元,增值约147亿港元。

  2007年9月25日至12月24日期间,李嘉诚旗下信托基金及“长和系”10次减持东方航空,套现约亿港元;共6次减持中国远洋亿股,套现约亿港元;李嘉诚5次减持中海集运共亿股,套现约20亿港元。

减持之后,这三只股票的市值在一年内都跌去了近90%,李嘉诚因此避免了近百亿港元的损失。

  李嘉诚对于所投资股票的价值和价格掌握精准,在他的投资行为中,彻底贯彻了高估低买的原则。

自2007年起,每次重大媒体发布会上,李嘉诚都提醒大家谨慎投资。

2007年5月,他直言对内地的炒股热很是担心,认为内地股市已经出现泡沫,提醒股民要量力而为。

在股票从高位跌下后,2008年3月27日,李嘉诚表示港股仍未调整到合理水平,建议内地投资者要量力而行。

  他说:

“好景时,我们绝不过分乐观;不好景时,也不必过度悲观,这一直是我们集团经营的原则。

在衰退期间,我们总会大量投资。

我们主要的衡量标准是,从长远角度看该项资产是否有盈利潜力,而不是该项资产当时是否便宜。

我们历来只做长线投资。

”也许,这才是真正投资大家的风范。

  而中国内地的大部分企业家都是纯粹的企业经营者,他们经营企业很成功,能够把一个不知名的小企业逐步发展成为拥有国际知名品牌的跨国企业集团,但是他们却不如李嘉诚善长投资。

他们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却不是一个优秀的投资者。

  因此,李嘉诚既具备像比尔·盖茨一样的企业家能力,又具有像巴菲特一样的投资才能。

这是他能够成功的最基本因素。

  二、李嘉诚一直采取“低负债,现金为王”的经营策略

  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实业一直奉行“低负债”的财务政策,注重维持流动资产大于全部负债,以防地产业务风险扩散。

负债越低,风险也就越小。

而这也是李嘉诚之所以在亚洲金融危机后仍能屹立不倒的最主要原因。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之前,香港经济连续多年高速增长,但李嘉诚却时刻保持一种危机意识。

财报显示,以地产开发为收入主要来源的长实在这一年大幅降低了长期贷款,提高资产周转率,使流动资产足以覆盖全部负债,而并未像新鸿基地产等开发商一样向购房者提供抵押贷款。

1996年,香港经济再度上扬,房价和股市都走出了波澜壮阔的大行情,长实的流动资产净值大幅增长,长期负债却保持着原有的线性增长速度,从而在1997年下半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时,流动资产仍然大于全部负债。

这样,无论地产价格跌幅多大,都不至于对长实有致命的打击。

  中国内地的龙头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融资能力较强,信誉度很高,借债相对容易,因而他们也愿意高负债经营。

这样通过财务杠杆可以提高每股收益,为股东创造更多的财富,但同时也增加了财务风险。

一旦出现行业危机或者经济危机,这些企业必然会因资不抵债而成为牺牲品。

所以举债要量力而行。

资料显示,长江实业2007年的资产负债率仅为%。

与中国内地房地产企业高达70%多的资产负债率相比,长江实业的资产状况可以说是非常优良。

  “现金为王”是李嘉诚经营成功的又一主要理念,长江实业在任何时候都保有大量现金。

我们可以用金融学理论来解释,李嘉诚持有的大量现金可以看作是他购买的一个没有期限的看涨期权,其所持有现金的利息就是期权费。

如果没有特别好的投资机会,他就继续持有现金。

而一旦出现特别好的投资机会,比如说经济危机后资产大幅贬值,他就会立刻进行投资并大赚一笔。

  在1997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李嘉诚就聚集大量现金。

随后的金融危机使香港股市和楼市受到重大打击,股市一年时间跌幅超六成,而楼市也大幅下跌。

1998年香港房地产进入低潮期,这是个非常难得的投资机会,李嘉诚随即行使了“现金期权”。

长实在这一时期抓住竞争者减少的机会,成为竞标拿地的大赢家。

他用手中现金以低价大举购入土地,用超低的成本建造房产,待香港经济复苏之后再以高价卖掉。

这就是李嘉诚手中时刻保有大量现金的理由,这种策略既使他降低了经营风险,同时又不错过绝佳的投资机会。

  在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前,和黄就开始采取静观待变的态度,积聚现金。

2007年和2008年上半年,和黄的对外投资明显减少。

比如,港口部门在收购新港口方面明显不如前几年活跃。

同样,零售部门也在收缩。

2000-2005年,和黄在欧洲收购零售业资产的活动非常频繁,但是,2007年之后没有任何收购。

和黄地产的情况也与此类似。

与2004-2006年相比,2007年在国内收购土地的活动明显减少,并且只是集中于一些重点区域,比如上海浦东、武汉和重庆。

和黄董事总经理表示,和黄把重点放在了如何提高现存资产的盈利能力上。

也许,李嘉诚是在积聚现金,等待另一个像1997年金融危机后的绝佳投资机会。

  三、李嘉诚的多元化经营采取只与行业中业绩优良的企业联合成立公司共同经营的策略

  在李嘉诚投资经营的众多行业中,他主要都是与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合作,以共同控制的方式进行投资或者个人进行少量投资。

这样做既可以分享该公司的权益增长收益,又不会因该公司出现问题而增加“长和系”的财务风险。

  “长和系”1996-1997年就开始投资互联网行业。

1999年1月,长实、和黄与李泽楷合资设立;2000年,长实、和黄与香港两家最大的银行—汇丰、恒生银行合资成立汇网集团有限公司。

李嘉诚还钟情中医药行业。

1998年,李嘉诚就与香港新世界集团联手打造香港“中药港”,2000年,和黄以战略投资者身份成为同仁堂科技第二大股东;2003年12月,和黄通过附属公司和记中药,与同仁堂集团总部成立北京同仁堂和记医药投资有限公司,同仁堂与和记各占49%股份。

合资公司全面介入同仁堂的所有实体项目,如内地开设药店、药品或药材生产以及同仁堂海外开店。

2004年5月底,和黄与广州白云山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以白云山中药厂为基础成立合资公司—白云山和记中药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

通过这种与龙头企业合资经营的形式,“长和系”利用其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行业管理经验为自己的成功经营铺平了道路,降低了独自经营的风险。

这也是李嘉诚多元化经营最成功的地方。

新晨范文网

  四、李嘉诚通过业务多元化和全球化降低了企业经营风险

  李嘉诚是投资组合多元化分散风险理论的忠实实践者,他从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他旗下的长江实业与和记黄埔都是经营地产,港口,零售,能源,投资等多种业务的综合性企业集团,并且在全球范围内投资成立合资公司,充分分散了行业风险和地区风险。

  “长和系”有众多经营不同行业的子公司。

从集团架构来看,长江实业是整个“长和系”最上层的公司。

截至2008年10月,李嘉诚旗下信托基金持有长实%股份,长实持有和黄%的股份,而和黄持有长江基建集团有限公司%的股份,长江基建持有香港电灯集团有限公司%的股份。

同时,长实分别持有%的长江生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及%的TOM集团有限公司的股份,和黄则持有%的和记电讯国际有限公司、%的和记港陆有限公司及%的股权。

此外,“长和系”旗下还有多家公司在国外上市,如和黄持有在多伦多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赫斯基能源%股份和在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和记电讯澳洲公司%股份,和记电讯国际持有在纳斯达克和以色列的特拉维夫证券交易所上市的Partner电讯等等。

  长江基建控股港灯,不仅二者业务性质相关较低,而且港灯可以为长江基建提供稳定而连续的现金流,解决了长江基建回报期长、业绩波动大的问题,可以使其降低盈利波动幅度从而平滑盈利。

这种交叉持股的好处是不但可以使“长和系”分散地产行业经营风险,而且它将业务发展到全球各个地区可以分散香港地区的经营风险。

  中国大陆企业的多元化经营通常都是由于不熟悉该行业,也不与行业中龙头企业联合经营,而是受到其他行业高速发展或者增值的引诱,直接进入相关行业进行投资生产。

这样一旦行业不景气或者因为自身经营不善的原因,就会出现亏损,从而导致多元化失败,比较典型的有“德隆系”的倒塌等等。

  综上所述,李嘉诚多元化经营的成功的基础是他本人兼具领导企业发展壮大的企业家和成功投资者的特性。

其“低负债,现金为王”的经营策略,只与龙头企业合作的经营方式及业务多元化和全球化降低风险的经营理念,使得“长江实业集团”整体能保持平稳的收入和盈利之余,亦能不断增长。

策略性保持稳健财务状况,不但降低财务风险,而且保持充裕实力,有助准备随时抓住收购的机会,故能在收购上取得好价钱及最后胜利。

最后当一切都准备就绪,集团以“保守”的策略寻找较佳切入点以降低失败的风险,增加成功的机会。

李嘉诚多元化经营的成功经验是值得中国内地企业借鉴的。

  参考文献:

  [1]郞咸平:

“李嘉诚如何思考大策略”,郞咸平中文网,2005年8月9日.

  [2]孔鹏:

“李嘉诚如何过冬”,新浪财经,2009年1月22日.

  [3]龙巍坚:

《华人首富李嘉诚图传》,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探索成功个案中多元化经营模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