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973572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39.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教学设计.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46-49页的内容《年月日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索,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和小月,平年和闰年,记住各月及平、闰年的天数,初步学会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2.在探索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对比、概括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3.结合教学情景,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探索实践活动,获得情感体验。

三、教学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四、教学难点:

理解平年、闰年含义,掌握判断方法。

五、教学具准备:

课件、年历、表格。

课前预习:

收集有年历卡并对照年历表,完成探究表格,并观察,说一说发现。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引入新知

1.谈话引入:

师:

知道今天是×月×日?

对,是2016年的4月22日,能够和大家在录播室一起学习,真是值得纪念的日子;老师还有个时间请看:

1975年11月5日11时45分,对我来说这个时刻

很有意义,猜猜看可能有什么特殊意义?

师:

真厉害,一猜就中,这个时刻我出生了。

师:

在你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值得纪念的特殊日子?

(3生)

师:

是的,每个生命的诞生都是非常神圣的,都是值得纪念的,同学们都有自己值得纪念的日子,咱们的国家也有一些这样的的日子。

这些日子你知道吗?

课件出示图片,教师介绍: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2008年8月8日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胜利开幕、2008年5月12日是一个令全国人民心痛的日子,汶川地震发生

2.小结:

像刚才这样,我们在说明一件事的时候,要告诉大家事情发生在哪年、哪月、哪日,有时还具体到几时几分几秒。

年月日、时分秒都是时间单位。

时间单位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时、分、秒我们已经认识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年月日这几个大的时间单位。

板书:

年、月、日)

【设计意图:

用谈话的形式引入本节课的学习,通过对生日、特殊日子的叙述,教师首先从个人特殊纪念日引入,然后让学生叙述生活中的纪念日,进而再到国家的特殊日子,都需要借助时间单位把事情发生的事件介绍清楚,让学生从中感受学习年月日的必要性。

二、引导探究,构建知识

(一)唤起经验,找准起点

1.关于年月日,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

是怎么知道的?

预设:

(1)知道年月日形成与天体转动有关;

(2)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预设:

一年有12个月31天30天28天29天24时平年闰年

师做适当引导:

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一说一年、一月、一日分别是多长?

2.师:

关于年、月、日,还有什么疑问吗?

引导学生质疑。

师:

北宋大教育家朱熹说,学习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道其所以然。

预设:

(1)一年为什么是12个月?

(2)为什么有的是365天,有的是366天?

(3)为什么有的月份31天,而有的月份30天?

还有28天,29天呢?

(4)为什么一日是24时?

师:

为什么是12个月,而不是10个月或者6个月呢?

为什么一年的天数不一样多?

每个月的天数不一样?

为什么一日是24小时?

其实这里面还有很多的学问呢。

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进一步研究。

【设计意图:

用谈话的形式引入本节课的学习,通过“关于年、月、日,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

”这样的提问方式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前一天的预习及生活经验,学生有所知、有所得,为教师随后的课堂教学展开反馈了第一手信息,为教学过程的展开做好了铺垫;问题是学生学习的驱动力,“关于年、月、日,还有什么疑问吗?

”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动力。

(1)介绍形成:

年、月、日是怎么形成

出示课件:

天体运动图片,教师配音介绍年月日的形成过程。

【资料介绍】:

远古时候,人们对时间家族并不熟悉。

他们日出而工作,日落而休息.迷迷糊糊地过日子。

时间久了,他们发现日月星辰、寒来暑往有着一定的规律。

更兼相互交往,生产生活常常需要确定的时间,于是把太阳(日)升起又落下到再升起经过的一段时间叫做“一日”,也就是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又发现月亮圆缺一次的周期,是30日左右,于是把30天左右的时间叫做一月,也就是月亮绕地球一周经过的时间叫做“一个月”,日、月便这么产生了。

后来人们又发现气候的变化也是有规律的.每12个月便周而复始,往复循环,于是把12个月叫做“一年”也就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经过的时间。

师:

看来,年月日的形成与天体的运动是有关系的。

【设计意图:

通过天体的转动引出“年、月、日”的形成,让学生知道年月日的来历,沟通数学与社会学科之间的关系。

(二)自主合作,研究年月日之间得关系

1.研究各月份天数

(1)认识年历卡,初步学会看年历卡

师:

同学们,我们在学习时、分、秒的时候,是看钟表进行的,现在要要学习年、月、日,我们用借助年历卡进行。

师:

你们会看年历卡吗?

出示2016年的年历卡,做如下引导:

①让学生从中找到今天的日期(2016年4月22日)

②还能发现有关今天的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发现农历、星期等。

③在这个月中发现了哪些重要节日?

分别是那一天?

引导学生全面观察年历表

④这个月一共有多少天?

【设计意图:

学生对年历卡虽然很熟悉,但是没有系统观察,对于阳历、农历可能有的不太熟悉,所以有必要引导学生系统观察年历表,知道有阳历、农历之分,星期的编排方式等。

(2)借助年历卡,研究各月份天数:

师:

其他年份的各月份分别有多少天呢?

请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快速把各年度月份天数整理在表格中。

看看你们能发现哪些有趣的现象?

年月日课前预习单

()年——()年各月份天数统计表第()小组

年份月份每月天数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对照年历表,填写各月份天数。

2.观察表格发现了什么?

3.关于年月日,还有什么发现?

【设计意图:

低段孩子的思维还是比较表象的,让学生小组合作整理表格,通过表格的形式将这4年每个月的天数直观呈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快速找出30天、31天的月份,能为学生后面的认识大小月做好准备。

(2)展示交流,发现规律

组一:

(1)大家看,这是他们组整理的**年到**年各月份的天数,哪个小组和他们整理的年份一样?

正确吗?

(2)观察表格,有什么发现?

预设1:

①发现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都是31天

四、六、九、十一月都是30天二月有的28天有的29天

师:

一个月有31天的月就是大月,一个月有30天的称为小月。

哪几个月是大月?

哪几个月是小月?

刚才和他们一样的小组,你们的发现和他们一样吗?

师:

质疑:

是不是所有的年份大月、小月都是这几个月呢?

整理2008年到2011年的小组的发现和他们一样吗?

(展示)--课件

师总看来不论是哪一年,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都是31天;是大月;四、六、九、十一月都是30天,是小月。

根据发现的规律,能往前推算出2007年、2006、2005年、2004年等这11个月的天数吗?

能往后推算2016年?

2017年的天数吗?

是不是这11个月每年都是一样的?

师: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发现?

【设计意图:

让学生先借助2012至2015年的各月份天数初步观察、发现每年都有12个月,有7个月的天数为31天,有4个月的天数为30天这一规律;然后通过呈现2008年至2011年所有年份中的各月份天数验证发现的规律,完成对知识点的提炼,进而通过往前推算、往后推想加深对对大小月的认识。

2.研究2月

(1)统计数据,初步发现规律:

师:

刚才有的同学提到2月份的天数有的28天,有的29天,看来它比较特殊。

接下来我们来研究一下它的出现规律。

观察表格,说一说发现的规律:

排列是有规律的,一个29天,3个28天;或3个28天1个29天;

(2)根据规律,推算其他年份2月天数

师:

能根据这个规律,推算一下其他年份的2月各有多少天吗?

(完善课件)

3.数学文化:

了解为什么七月、八月都为大月,二月有时28天,有时29天?

师:

通过刚才观察,知道了一年有7个大月、4个小月还有一个特殊月份2月,观察各月份天数,你还有什么疑惑吗?

预设:

为什么七月、八月都为大月,二月有时28天,有时29天?

课件播放短片了解:

传说在公元46年,古罗马皇帝凯撒在修改历法时,规定每年为十二个月,即所有的单数月份为大月,每月31天;所有的双数月份为小月,每月30天。

这样,大小月各六个月,使人很容易就能记住。

但是,照这样规定,一年就不是365天,而是366天了,因此得找出一个月减去一天。

减哪个月合适呢?

那个时候被判处死刑的犯人都在二月份处决,人们都希望二月能快点过去。

于是,就从二月中减去一天。

这样,二月只剩下29天了。

后来,有一个叫奥古斯都的人做了罗马皇帝。

他发现凯撒是七月份生的,七月是大月,而他自己是八月份生的,八月却是小月。

他为了显示自己和凯撒有同样的尊严,就蛮横地把八月也定为大月,改为31天。

还将下半年的双数月份十月和十二月都改为大月,九月和十一月改为小月。

而八月份多出的一天也从不吉利的二月中减去。

于是2月又少了1天,所以有的2月就变成28天。

师:

大家明白了吗?

二月天数最少,所以又被称为少月或者平月

【设计意图:

关于大、小月的知识,有些孩子已经知道每年有7个大月,4个小月,2月是特殊月,有时28天,有时29天,但是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学生借助具体年历表发现规律后让学生借助数学文化来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学生会更干兴趣,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为学生识记各月份天数加深印象。

4.识记大小月

师:

现在每个月的天数我们都知道了,想一想,有什么好办法我们能很快地记住天数?

(1)拳头记忆法:

预设:

生1:

拳头记忆法(让学生先演示,再领着数一遍)请大家攥起左拳头,用右手食指点着数一数。

(2)口诀记忆法:

(1)师:

除了这种方法,还有什么方法呢?

你能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这些大月吗?

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前面四个是单数,后面三个是双数)

(一、三、五、七单数八、十、十二双数月)

师:

实际上我们可以只记大月。

老师这里有一个口诀:

一起读一遍。

(课件)

一三五七八十腊(十二月),31天用不差

这里的腊是指十二月,人们习惯上称十二月为腊月。

(2)再齐读口诀。

(3)游戏巩固师说月份,学生判断是大月还是小月

师说月份,大月男生举手,小月女生举手。

师:

4月,7月,8月,11月,2月……

问:

2月为什么没人举手?

(三)研究平年、闰年

1.师:

把二月28天的那年叫做平年,把二月是29天的那一年叫做闰年。

(板书:

平年、闰年)

2.平年有多少天?

你知道怎样计算的吗?

以2015年为例探讨(课件出示2015年各月天数)

师:

你能很快算出2015年全年有多少天吗?

可以怎样算?

31*7+30*4+28天等于365天

师:

其他年份也都这样算吗?

比如说2016年,应该怎样算?

等于366天

闰年多的这一天差在哪个月?

要想知道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应该看哪个月?

(2月)

3.平年和闰年的判断

(1)查看法:

师:

观察你手中的年历卡,跟小组同学说一说是是平年还是闰年,你是怎样判断出来的?

(你是哪一年的,是怎么判断出来的3生)

师:

判断是平年还是闰年,只要查看几月份就可以了?

(2)按规律推算法:

师:

平年和闰年有什么规律吗?

仔细观察有什么发现?

生发现规律:

四年一闰一个闰年三个平年也可以说三个平年一个闰年。

师:

同学们的意思是一样的,就是4年一闰的意思,对吗?

我们一起验证一下2008年至2012年这四年中一个闰年2012年到2015年一个闰年三个平年

师:

根据这个不告规律,如果不告诉你二月份的天数,能推断出哪一年是闰年吗?

往前倒推往后推算2016、2017往前推算2007、2006

师:

根据我们发现的规律,可以往前和往后推算是平年还是闰年。

这确实是个不错的方法。

如果老师让大家往前倒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那年是平年还是闰年,或者是让您往后推算当老师活到100岁的时候2075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您有什么想说的?

师:

那还有没有别的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呢?

(3)计算判断法

师:

请大家认真观察下面的算式,可能答案就藏在这里呢!

(课件出示)

①生观察,有困难可以和小组同学交流交流

师:

你发现了什么?

你知道怎样判断平年、闰年吗?

②初步发现规律(方法):

用年份除以4,有余数就是平年,没有余数就是闰年。

师:

(小结)同学们太棒了,找到了这么多判断是平年还是闰年的方法。

除了查看二月份天数、根据已知年份推算外,还可以用年份来算一算。

(4)应用中发现矛盾、补充完善结论: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判断下列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要说明判断的方法,你是怎么想的。

1684年 1685年  1996年  1997年 2000年 1800年

判断到1800年的时候,学生有的会认为是闰年。

教师:

同学们都认为1800年是闰年,那我们一起来看看1800年的2月份的年历,大家看看1800年的2月份有多少天?

(28天)

师: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学生感到奇怪,激发了探索的欲望。

请大家看看屏幕上的资料就会明白其中的奥秘了。

课件出示为什么整百的年份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视频资料:

实际上地球绕太阳转一圈的是365天5时48分46秒,当我们把每年看成是365天的话,这样每年都会多出来5时48分46秒。

我们可以估算一下:

5时48分46秒看成是6时,这样一年下来多6时,2年多12小时,3年多18小时,4年就多24小时了。

到第四年多出来的24小时也就是一天了,所以这一年就要就要在2月里增加一日,就是“四年一闰”;因此,推到100年时,又将近差了一日,所以又规定“百年不闰,”推到400年时又几乎多了一日,所以规定“四百年又闰”

这就是“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的道理。

大家明白了吗?

为什么1900年不是闰年?

因该怎样判断?

会判断整百年份了吗?

生:

整百年不是4的倍数而是400的倍数。

快速判断练习:

1600年、19800年、2100、2400年。

4.小结

师:

今天我们通过观察和思考,黑板上的这些问号,哪些可以被擦掉?

【设计意图:

对于平年、闰年的判断,有多种判断方法,可以通过查看二月份的天数确定、可以根据规律来推算,也可以根据年份来计算。

如果淡出教学计算方法,感觉比较抽象、枯燥无味,通过设计平年、闰年的来历的数学文化,会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判断方法中也较有层次,层层推进,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认真观察、不断总结、归纳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规律、完善结论,深化对平年、闰年的认识。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师:

下面我来出几道题考考大家的掌握情况,看看谁回答问题最积极。

(一)想一想,填一填:

1.“六一儿童节”是星期()

2.6月1日的前一天是()月()日。

3.6月30日的后一天是()月()日。

(二)判断:

下面小朋友的说法对吗?

1.一年有12个月,有7个大月,5个小月。

()

2.每年全年一定是365天。

()

3.1960年和2300年都是闰年.()

(三)猜一猜,看谁最厉害!

1.小明说“我今年12周岁了,只过了3个生日”。

你知道他的生日是哪一天吗?

他几年才能过一次生日?

2.小刚说:

我在外婆家连续住了62天,正好是完整的2个月,你知道小刚是哪两个月去外婆家的吗?

3.小红说:

我也在外婆家连续住了两个月,请你猜一猜,小红可能在奶奶家住了多少天?

(四)课外延伸:

扑克牌中的历法知识

扑克牌,又叫帕斯牌,它有五十四张,其中两张大小王分别代表太阳和月亮,其余五十二张正牌代表一年里的五十二个星期天。

扑克牌分黑桃、红心、梅花、方块四种图案。

各代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每种图案又都是十三张牌,代表每季里有十三个星期天。

每种图案的所有点家起来(把J当十一点,Q当十二点,K当十三点),一共有九十一点,而每个季节十三个星期,每星期七天,因此每季也是九十一天,正好相同,四种图案的所有点家起来,在加上小王的一个点,总数是三百六十五点,即365天,这是平年的一年天数。

如果再加上大王的一个点,正好是三百六十六点,既为366天,是闰年的天数。

扑克牌上的四种图案一共是两种颜色——红色和黑色。

红色代表白天,黑色代表夜晚。

总结:

看似简单的扑克牌中却蕴涵这么多的知识,回去你们也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历法知识。

【设计意图:

练习是学生巩固知识的基本手段,年、月、日的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是比较凌乱的,通过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回顾所学知识。

第一题借助直观日历回答,属于形象思维,比较简单,第二题判断题关注基础知识,第三题猜一猜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即关注基础,又关思维的发展,而且较有开放性,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探索兴趣,在解决问题中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四、课堂总结、完善认知

1.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师小结:

同学门,黑板上还有哪个问题没有解决?

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带着问题课下继续学习也是一种很好地学习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