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斗船开挖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973170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1.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抓斗船开挖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抓斗船开挖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抓斗船开挖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抓斗船开挖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抓斗船开挖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抓斗船开挖方案.docx

《抓斗船开挖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抓斗船开挖方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抓斗船开挖方案.docx

抓斗船开挖方案

福建省漳州市古雷石化园区(北区)填海造地工程Ⅰ标段

疏浚工程

福建磊鑫(集团)有限公司

福建省古雷石化园区(北区)填海造地工程Ⅰ标段项目经理部

年月

一、自然条件

1。

气象

本区地处东亚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温差较小,夏无酷暑,冬无冰雪。

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干、湿季分明.冬季多偏北风,夏季多西南风.

(1)气温

年平均气温21。

2℃

(2)风况

本区域全年风向以NE向风为主,频率为34%,为常风向,其次为NNE向风频率为13%,W~NNW向和E~ESE向风出现频率很小,均约占1%。

风向季节变化明显,10月至翌年2月,盛行东北风,频率为34~40%;3月、4月盛行东北风和东北偏东风,频率分别为31%和25%;5月、6月盛行东北偏东风,频率分别为23%和20%;6月至8月,盛行西南偏南风,频率为12%~20%。

(3)热带气旋

影响本区的热带气旋主要为在厦门~汕尾沿海一带登陆的热带气旋,每年的7月~9月是台风的主要影响月份,7月~9月台风影响概率占全年68%,平均每年有1.5个.登陆时一般有2~3d大到暴雨天气,过程雨量100~150mm左右,会出现8级以上偏东向大风。

2.水文

(1)基准面及换算关系

本工程潮位基准面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当地理论最低潮面位于1985国家高程基面下1.73m,其基面关系见图2-1.

图2-1基面关系示意图

(2)设计水位

本工程海域重现期潮位根据东山海洋站重现期潮位并采用东山海洋站与古雷站的高、低潮相关公式计算得到。

工程设计水位如表2-1所示。

表2—1工程设计水位表

序号

设计水位

标高(m)

1

设计涝水位

+3。

30

2

25年一遇高水位

+3.01

3

设计高水位

+2。

03

4

设计低水位

-1.28

二、施工部署

1.施工工艺流程框图

详见附图2—1:

施工工艺流程框图

 

2.船舶机械配备及进场计划

抓斗船开挖疏浚土主要为淤泥。

开挖量约3万m3,驳运距离约15km。

结合工期需要,拟选用6m3抓斗船一艘,1000~1500m3开体泥驳两艘,30吨独脚凿岩锤两个,并作好更大抓斗挖泥船开挖准备。

抓斗船及配套设备进场时间表

名称

进场时间

建港207(8m3)

2011.12.24

泥驳(1100m3二艘)

2011.12.24

泥驳(1500m3二艘)

2012。

1。

3

建港207抓斗挖泥船主要性能参数表

船体尺寸

疏浚设备

船长

39。

8m

最大浚深

30m

船宽

14。

3m

斗容

8m3

型深

3。

0m

重斗重

40T

满载吃水

1。

69m

生产能力

200~400m3/h

总吨

1300T

建造商

三、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

1.施工测量

测量放线

1、测量依据

1)、业主提供的测量基线控制点(网)、水准点,经报批的现场加密控制点。

2)、施工图纸。

3)、《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S131-2012)。

2、测量仪器

序号

仪器名称

型号

数量

精度

备注

3

DGPS定位器

中海达K7

4

差分定位精度:

平面<1米(95%置信度)

挖泥船、测量船配置

6

回声测深仪

HD—30

2套

0.4%H±5cm

测量船配置

7

高频对讲机

北峰

5台

8

测量船

80—120t

1艘

交通艇兼用

3、测量工作程序

1)、主管工程技术人员根据监理工程师移交的控制点、水准点及测量所需的资料、图纸,先对测量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参加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的技术人员负责审核现场测量成果及内业计算结果;

3)、对须经监理工程师复测确认的测量工作,应按合同及规范要求将测量方法和详细说明等有关资料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2。

开挖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2。

1开挖方案

抓斗船开挖主要是针对航道中绞吸船不能开挖的部分,开挖料由开体驳运至B1区抛填.

航道开挖由南向北逐条进行,基槽开挖由北向南分段逐条进行。

根据开挖区地质、工况等特点,开挖采用分段、分带、分层进行控制.

分带施工,带宽根据船型、水流流速及横移缆抛放长度拟定约12~20米,为防止漏挖,每条挖槽均与相邻挖槽重叠2~3m,分带施工顺序拟均由东向西;

分段施工,分段据实际挖槽长度可按70~100m分段,基槽拟加长到150~200m,以延长浸泡时间;

分层施工,根据土质和斗重、斗容,层厚拟取1.0~1.5m,疏浚厚度太薄,生产效率低,太厚,浸泡不够,开挖难度增大;总之,以保证挖泥船的效能为佳;最后一层应较薄,并与抛石结合,减少回淤;分层还要结合到土层的自然分层,提高开挖效率。

挖泥施工根据勘测断面以层为序,一层一层进行,各段、各带均衡向下开挖,并保持边坡稳定;边坡拟采取台阶开挖方式进行施工,台阶设计的原则是:

上欠下超,超欠平衡。

开挖工作完成后,经自检合格,立即申报,由业主组织设计、监理对开挖标高(采用测深仪测量)及开挖范围、底面土质等进行验收,验收结果应符合相关标准、设计及合同约定的要求。

基槽验收采用纵向每5米布置一个断面,横向2米一个测点进行检测。

2。

2抓斗船挖泥操作方法

张开空泥斗抛入开挖点→闭斗切土→提升重斗→转动斗臂将重斗移到泥驳上方→开斗卸泥→反向转动斗臂→将空斗抛入开挖点…

泥驳满舱后运往业主及海洋部门许可的抛泥区外抛,再返回继续下一轮挖泥。

2.3质量控制措施

1)疏浚施工应严格按照技术规范和疏浚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书中规定的质量要求执行。

开挖边坡以设计图的边坡为准,超宽、超深必须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

2)开挖工程应按设计图纸和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前进行技术交底,并根据开挖土土质、工况条件、往返运距、工期和环保等要求,选定合理配套的施工设备、施工方法、船位布置等,以达到较高的施工效率。

3)须按分段(分区)、分条、分层原则进行开挖;开挖期间,定期对开挖区及邻近水域进行水下地形测量,观测地形变化情况.

4)挖泥过程中应勤测量,随挖随测,处理好分段搭接长度.

5)挖泥船施工定位可采用DGPS定位法,定位精度应符合《疏浚工程技术规范》(JTJ319—99)中的有关规定。

施工前,为避免定位出现错误,对船舶初始定位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进行校核.尤其航道挖槽,在没有任何参照物的情况下,挖槽的平面位置至关重要,施工中稍微有点偏离,都会造成严重的质量事故。

为了能杜绝此类事故的发生,在施工中定期对船载DGPS进行三参数检查,对其精度进行比对校核,以确保挖槽平面尺度不出偏差。

6)挖槽的深度控制

疏浚工程,检验质量的主要标准就是,挖深是否达到设计挖深的标准,质量是否达到合同中规定的要求(新的检验评定标准).所以,在施工中,挖槽的深度控制,是整个工程施工的主要矛盾.为了能很好解决这个问题,在施工中,一般通过两个方面加以控制:

(1)船舶操作控制。

抓斗船施工根据潮位,加以修正,确定下斗深度,利用抓斗船上配置的位置显示器显示的抓斗位置深度,采取定深挖泥,均衡浚深.抓斗挖泥船挖深主要通过吊斗钢缆上做好尺度标志以及打水砣的方法来控制水深。

(2)、挖泥船在港池、航道挖泥,根据回淤规律,掌握施工备淤深度。

(3)、当抓斗开挖砂、粘土等不太硬土时,切割泥土达到最大充泥量时即为最佳挖泥厚度。

如果超过最佳充泥量,抓斗起吊过程中会有一部分粗砂或粉质粘土掉入已挖部位,造成浅点。

为此应增加抓斗重叠度,使充泥量适度。

(4)、移距控制:

为防止在前进方向漏挖,造成疏浚深度不足,一般取抓斗张开宽度的0.6~0.7倍作为移距。

(6)、加强施工中水深校核测量,移船之前必须检测实挖部位水深,当深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方可前移。

3.3疏浚施工时船舶避让措施

疏浚施工期间,尤其是航道疏浚期间,由于砂的过往,需要采取有效的避让措施,确保海上交通安全。

施工期间须设置临时助航设施及施工警戒标,以保障施工船舶及通航安全。

1)、开工前按规定办好航行通告。

2)、施工船舶严格执行《1972国际海上避碰规则》(最新修订)、《交通部海上航行安全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按章显示信号、灯号、型号和旗号。

3)、驾驶员加强了望,谨慎操作,遇有来船时主动用高频电话、声号、灯号与对方取得联系,商妥避让方法,采取正确的避让措施,确保航行安全,尤其加强夜间作业质量与安全管理。

4)、做到早联系,及时掌握进出航道船舶的动态,使得当班驾驶员心中有数,控制好自己的船位,适时把握住进出挖槽的时机。

5)、做到主动让、及时让,在靠近主航道侧施工时,当有中、大型船舶通过而又可能影响其通过时,挖泥船宜暂停施工,采取避让措施,待中、大型船舶通过后再行施工。

6)、在航道疏浚工程施工挖泥时,遇到进出航道船舶需避让时,挖泥船应谨慎采取必要措施,必要时做到在航道外避让,确保万无一失。

7)、当挖泥船在恶劣或较差的气象条件下施工时,遇有进出口船舶避让时,避让措施更应谨慎、可靠,确保万无一失。

3。

3疏浚与吹填质量检验

按设计和《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2008)要求执行。

四、安全保证措施

1、施工过程中影响安全较大因素

(1)气候为典型的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夏无高温炎热,冬无寒冷冰冻,季风较为明显,冬季多为东北风,夏季为西南风。

(2)项目部内部砂船赶潮水进出卸砂对船舶施工干扰大,安全构成威胁。

(3)台风(大风)影响

本海区属海洋性季风气候,6~9月常有台风出现,除台风外,还有秋、冬、春季冷空气南下过程所引起大于8级的大风,以及局部性雷雨大风和龙卷风等。

(4)本工程使用的运砂船舶大多为内河船,船员安全意识较差.

2、施工基本规定

(1)进入作业现场的工作人员必须按规定穿着救生衣和劳动保护用品.进行船舶舷外作业时需二人以上同行。

(2)船舶应配齐消防、救生、防碰、堵漏及等安全设施和属具,并指定专人负责定期检查、维护。

安全器材不得挪做它用.

(3)船上工作平台、行走平台、上层平台的四周护杆应完整,行走跳板要搭设牢固,并设有防滑设施。

(4)抓斗船及附属船只在航道、码头、港湾内拖航、锚泊或施工时,应按规定设置和显示信号并派人值班.夜间施工必须配足灯光照明。

(5)船员应熟悉本船的施工方案。

了解当地的水文,气象、地质地貌、施工水域资料。

清楚排泥场,水源和退水设施情况.

(6)生产、锚泊、避风等作业时,应执行项目部安全技术交底等有关安全规定.

(7)船舶领导人(船长、轮机长、电工长)负责制定本船的各岗位职责;制定船舶管理、设备维护保养、交接班制度;负责制定船舶配件计划:

填写船舶运行日志等船舶管理工作。

(8)船员必须熟悉安全操作规程、船舶设备的操作与维护规程,熟悉本人岗位职责和分工.船员必须熟悉船舶各类信号的意义并能正确发布各类信号:

熟悉并掌握应急部署和应急工器具的使用。

3、防台防汛

船舶施工时段跨台风期,应做好船上散放物资回收、存放、封舱;做好防汛防台所需物资、器材的采购和储存管理工作;保持交通船和救生器具完好,通讯联络畅通;认真落实值班制度,坚守岗位,加强巡查,做好交接班及水情等情况记录;遇到情况及时报告,并积极投入到抢险工作中。

防台风应急程序如下

(1)进入红色警戒线(Ⅰ级)

24小时内可能或已经受台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2级以上,或者已达十二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应急措施:

船舶在避风区域,加强防风措施后,船上人员立即全部撤离。

(2)进入橙色警戒线(Ⅱ级)

48小时内可能受强热带风暴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0级以上,或阵风11级以上;或已经受强热带风暴影响,平均风力为10~11级,或阵风11~12级并可能持续。

应急措施:

船舶在避风区域,加强防风保护措施,加强值班,高频16频道守听,同时做好人员紧急撤离的准备。

(3)进入黄色警戒线(Ⅲ级)

72小时内可能受到热带风暴影响,平均风力可达8级以上,或阵风9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到热带风暴影响,平均风力8~9级,或阵风9~10级并可以持续.

应急措施:

挖泥船及附属船只做好防风措施,加强值班,高频16频道守听,等待下一步命令。

(4)进入蓝色警戒线(Ⅳ级)

24小时内可能受到热带低压影响,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阵风7级以上或着已经受热带低压影响,平均风力为6~7级,或阵风7~8级并可持续。

应急措施:

船舶到指定锚泊区域抛锚,人员加强值班,高频16频道守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