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缺锰诊断及防治.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971739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7.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物缺锰诊断及防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作物缺锰诊断及防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作物缺锰诊断及防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作物缺锰诊断及防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作物缺锰诊断及防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作物缺锰诊断及防治.docx

《作物缺锰诊断及防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物缺锰诊断及防治.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作物缺锰诊断及防治.docx

作物缺锰诊断及防治

作物缺锰诊断及防治

(一)症状缺锰症状首先出现在新梢叶,叶脉间黄化而呈淡绿色,仅与中肋及主要叶脉邻接部分仍保持绿色而呈宽窄不一深绿色带。

阳光透过叶背时清晰可见,嫩叶的叶脉呈绿色网状而叶肉为淡绿色,轻微缺乏时,症状在生长后期即消失;严重缺乏时,叶脉转为灰暗绿色,叶肉仍保持淡绿色或转灰白,症状持续至生长后期仍不消失,许多作物的成熟叶片锰含量若低于20毫克/千克,即呈现缺锰症状。

大、小麦缺锰早期叶片出现灰白色浸润状斑点,

新叶脉间褪绿黄化,出现长短不一线状褐斑,叶片变薄,萎垂,称褐线萎黄症,其中以大麦典型;甜菜麦间呈显著斑块黄化,称黄斑病;番茄叶片麦间失绿黄化呈花斑叶,并出现褐色小斑点;马铃薯叶片呈浅绿色或黄色,严重时几乎白化,并沿叶脉出现棕色小斑;柑橘类幼叶淡绿色呈细小网纹,后期网纹暗绿色,麦间出现不透明的白色斑点,叶片灰白色或灰色;苹果叶呈浅绿色杂有斑点,严重时,脉间变褐并坏死。

(二)易于发生的环境条件

(1)富含碳酸盐,pH7.0以上的石灰性土壤。

(2)质地松,有机质少易淋溶土壤。

(3)水旱轮作的旱茬作物。

(4)低温、弱光照条件促进发生,

(5)种植对缺锰敏感作物。

主要有大麦、甜菜、烟草、马铃薯、柑橘、苹果;其次是小麦、番茄、豌豆等。

(三)诊断

1.形态诊断作物缺锰外部症状如上。

由于缺锰与缺铁、缺锌症状近似,容易混淆,要注意辨别。

(1)与缺锌区别。

缺锌多呈斑状黄化,与绿色部位色差鲜明,缺锰少见斑状黄化,色差不明显。

(2)与缺铁的区别参看作物缺铁诊断。

(3)与缺镁区别:

缺镁失绿先出现于新叶,缺镁出现于老叶。

2.植株分析诊断作物成熟叶含锰20~30毫克/千克时,可能缺锰。

但不同作物差异,一般果树(叶片)<30毫克/千克,小麦(孕穗期)叶片<25毫克/千克,大豆、番茄、黄瓜(叶)<10毫克/千克,甜菜、烟草、马铃薯等叶片<5毫克/千克。

3.施肥诊断结合形态特征,遇症状不易鉴别时可叶面喷施0.2%MnSO4溶液,如叶片变绿,可确诊。

4.土壤诊断缺锰临界值因提取剂不同而不同,一般以代换性锰(HCAc—NH4OAc浸提)<4毫克/千克,还原性锰(含还原剂的中性NH4OAc浸提)<100毫克/千克为缺乏,石灰性土壤以代换锰<3毫克/千克,活性锰100~200毫克/千克作为临界范围。

(四)对策

1.施用锰肥含锰肥料有硫酸锰、氯化锰、碳酸锰、二氧化锰、锰矿渣等,以硫酸锰、氯化锰见效较快。

一般以用硫酸锰为多,大田作物,基施公顷用15千克,喷施溶液浓度0.1%~0.2%,也可拌种,每公顷用750~1500克,基施效果一般优于追施,果树一般以喷施为主。

2.施用硫磺和酸性肥料硫磺和酸性肥料硫酸铵等入土后产酸,酸化土壤,可以提高土壤锰的有效性,硫磺用量据有关资料为22.5~30千克/公顷。

作物缺硼诊断及防治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一)症状硼缺乏症状发生在顶梢生长点、幼叶、块根茎,或果实等生长发育中的组织其症状因作物而异,综言之:

(1)顶梢的生长点和心叶生长受阻,白化或褐化而坏死,刺激侧芽生长(部分侧芽亦随即坏死)而呈丛生或簇生状。

(2)叶片畸形,变厚易碎或皱缩卷曲,有些作物则兼有叶脉间黄化症状。

(3)叶柄或茎增厚变为短粗,有裂痕且木栓化,或有水浸状坏疽。

(4)块根或块茎内木栓化或黑心。

(5)缺硼抑制花粉、花蜜形成和花粉管发育而影响授粉,造成严重落花或落果。

(6)果实畸形,发育缓慢,果皮或果肉局部呈水浸状,果皮增厚,果汁率低,种子发育不良。

如小麦缺硼发生“不稔症”前期无明显症状,抽穗后因雄蕊发育障碍,花药空瘪,花粉败育不能完成正常受粉而不实;玉米缺硼上部叶片发生不规则的褪绿白斑或条斑,果穗畸形,行列不齐,着粒稀疏,籽粒基部常有带状褐疤;大豆缺硼幼苗顶芽下卷,枯萎死亡,腋芽抽发畸形,老叶粗糙增厚;花生缺硼果针萎缩,少数入土的荚果多为秕果;向日葵缺硼顶芽受损,腋芽萌发,叶片皱缩,主脉偏向一边,花盘形小,失去岁、随太阳转向的能力,空壳,秕粒多;马铃薯生长点及分枝尖端死亡,节间短,侧芽丛生,老叶粗糙增厚,叶缘卷曲,块茎小,畸形,内部出现褐色或棕色物质;柑橘缺硼叶片黄化、枯梢,有称黄叶“枯梢病”,叶脉变粗,表皮爆裂,落果严重,果实表面凹凸不平,皮厚,果实坚硬无汁,形小坚硬,称“石果病”;苹果缺硼新梢顶端萎缩,甚至枯死,细弱侧枝多量发生,类似“小叶症”,幼果表面水浸状褐斑,坏死,干缩硬化,凹陷,龟裂,称缩果病;蔬菜作物缺硼普遍,按主要症状归类:

一是生长点萎缩死亡,叶片皱缩,扭曲畸形。

多见于菠菜、实用甜菜、结球白菜等。

二是茎叶及叶柄开裂、粗短、硬脆。

如芹菜的裂茎病,老叶叶柄出现多量裂纹裂口;番茄叶柄及叶片主脉硬化,变脆。

三是根菜类肉质根内部组织坏死变褐,木栓化,如萝卜等褐心病,也称褐色心腐病。

四是果皮、果肉坏死木栓化,如黄瓜果实木栓化开裂、番茄表皮龟裂等。

(二)易于发生的环境条件

(1)雨量丰富地区的河床地、石砾地、砂质土或红壤等,因长期淋洗作用使土壤中硼含量极低,作物容易硼。

(2)酸碱度高的石灰质土壤,硼易被固定,有效性低,而引起作物缺硼。

(3)干旱时,硼在土壤中的移动和作物的吸收均受阻,更易发生缺硼。

(4)偏施氮肥加重缺硼。

(5)种植敏感作物。

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敏感,果蔬作物缺硼一般较大田作物多。

大田作物中油菜、甜菜、向日葵、芝麻、棉花;果蔬作物中的柑橘、苹果、葡萄及甘蓝、大白菜、芹菜对硼敏感。

禾本科作物除麦子、玉米外一般对硼不敏感。

(三)诊断

1.诊断形态如上所述,缺硼形态症状多样,比较复杂,重点应注意;

(1)顶端组织的变异,如顶芽畸形萎缩、死亡,腋芽异常抽发。

(2)叶片(包括叶柄)形态质地变化,如叶片变厚,叶柄变粗、变硬、变脆、开裂等。

(3)结实器官变化,如蕾花异常脱落,花粉发育不良,不实等。

2.植株分析诊断叶片全硼能很好反映植株碰营养状况,一般作物成熟叶片含硼<15~20毫克/千克可能缺乏,20~100毫克/千克适量或正常,但作物之间有较大差异,通常双子叶植物含硼大于单子叶植物。

棉花(叶)<15~20毫克/千克缺乏,20~60毫克/千克正常;油菜(叶)<8~10毫克/千克缺乏,10~30毫克/千克正常;甜菜(中部叶片)、芹菜(嫩叶)、黄瓜(中部叶片)<20毫克/千克缺乏,30~100毫克/千克正常;水稻极大、小麦(苗期植株)<2~5毫克/千克缺乏,5~10毫克/千克正常,Ca/B比也能反映作物的硼营养,油菜(薹期)Ca/B>200时缺硼,50~200时正常,甜菜、大豆分别>100及50是缺硼。

3.土壤诊断一般以热水溶性硼0.5毫克/千克为指标,适量为0.5~1.0毫克/千克,丰富或过量为>1.0毫克/千克,不同作物的临界值:

棉花严重缺硼<0.2毫克/千克,轻度缺棚0.25~0.5毫克/千克;甜菜临界为0.75毫克/千克;水稻、麦类等禾谷类作物为0.1毫克/千克。

但土壤质地、pH对临界值有效显著的影响,砂土临界值低于黏土,酸性土低于碱性土。

(四)防治

(1)因土种植,选用耐性品种。

基于不同作物品种多缺硼忍耐存在较大差异,在通常发生缺硼地区少种或不种敏感作物,或选用耐性品种一减少损失。

(2)土壤施用硼肥。

用作硼肥的有硼砂、硼酸、硼矿泥等,但以硼砂常用。

一般用量大田作物7.5~15千克/公顷,需硼量大的如甜菜22.5~30千克/公顷,拌泥或对水浇施,喷施用0.1%~0.2%硼砂液,用量每公顷750~1500克;果木按树施用,每树50~100克。

由于一般作物含硼适宜范围狭窄,适量与过剩界限接近,极易过量,所以用量要严格控制;其实是硼砂溶解慢,应先用温热水促溶,再对足水量施用。

(3)干旱季节,注意灌溉。

(4)酸碱度高的土壤采用生理酸性的肥料,如硫铵等,以降低根圈pH,而提高硼的有效性。

作物缺硫诊断及防治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一)症状一般认为全株体色褪淡,呈淡绿或黄绿色,与缺氮症相似,但幼叶较老叶明显。

水稻缺硫,插秧后全株黄化,发僵不分蘖,与缺氮几乎无差别;玉米全株黄绿色,新叶黄于老叶,叶缘显紫色;油菜幼叶淡绿色,逐渐出现紫红色斑块,茎秆细矮,花、荚色淡,大豆新叶黄化,后期出现棕色斑点;果树新生叶失绿黄化,果实小、畸形、色淡、皮厚、汁少;柑橘汁囊胶质化,橘瓣硬化。

(二)易于发生的环境条件

(1)温暖湿润地区,淋溶强烈,有机质少,质地轻松的砂质土壤。

(2)远离城镇和工矿区,降水中含硫少的偏远地区。

(3)长期不施含硫化肥的土壤。

(4)南方丘陵山区还原性强的砂性冷浸田。

(5)种植敏感作物,如十字花科、豆科作物及烟草、棉花等容易或较易发生,禾本科作物一般不敏感,但水稻也能发生。

(三)诊断

1.形态诊断作物缺硫的一般表现为植株均匀褪淡黄化,易与缺氮混淆,但多数作物新叶重于老叶,而缺氮则老叶重于新叶。

2施肥诊断部分作物如水稻缺硫,褪淡黄化,新老叶差异不明显,不易辨别时,可分别施用含硫氮肥(硫酸铵)和不含硫氮肥(碳酸氢铵或尿素),施后两者叶色均变绿,属缺氮;只硫酸铵区复绿而尿素(或碳酸氢铵)区不复绿,则属于缺硫。

3.植株诊断植株缺硫,氮代谢异常而积累,氮硫比扩大,缺硫诊断以全硫或氮硫比结合作指标,临界值水稻(分蘖期)为全S<0.13%,N/S<12%~19%;棉花全S<0.17%~0.20%,N/S<15%~17%;苜蓿全S<0.19%~0.22%,N/S<11%~15%。

4.土壤诊断一般缺硫土壤的有效硫临界范围为10~15毫克/千克,油菜<10毫克/千克,玉米<12毫克/千克,棉花<15毫克/千克,水稻<16毫克/千克。

(四)防治施用含硫肥料石膏、明矾、硫磺以及硫酸铵、过磷酸钙、硫酸钾镁都可见效,一般作物公顷用量纯硫(S)15千克左右可以满足需要。

硫磺为元素硫,要转化为硫酸盐成SO4²ˉ形态才能被作物吸收,用前宜与土壤混拌堆置,其他各种含硫肥料都水溶速效。

如遇缺硫、缺氮不易确诊时,则可径直施用硫酸铵。

作物缺铁诊断及防治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一)症状新叶缺绿黄白化、心(幼)叶常白化,叶脉颜色深于叶肉,色界清晰。

双子叶植物形成网纹花叶,单子叶植物形成黄绿相间条纹花叶。

果树缺铁新梢黄白化,越近顶端越重,夏季梢多发,一般称“黄化花叶病”;观赏植物如月季等易发,叶片呈清晰网状花纹,色泽清丽,还可增添几分观赏价值;大豆上叶黄白化,脉纹清晰,严重时新叶整叶白化,出现褐色斑点;花新叶失绿呈清晰的羽状花纹,颇为别致;麦类、玉米等缺铁都呈清晰条纹花叶,严重时心叶不出。

(二)易于发生的环境条件

(1)石灰性高pH土壤、江河石灰性冲积土、滨海石灰性涂地、内陆盆地的石灰性紫色土。

(2)石灰或碱性肥料施用过多的土壤,局部混有石灰质建筑废弃物的土壤。

(3)施用磷肥和含铜肥料过多的土壤,由颉颃作用使铁失去生理活性。

(4)多雨年份,地下水位高,渍水等引起土壤过湿,促进游离碳酸钙溶解,HCO3ˉ增加,抑制对铁的吸收利用。

(5)大型机械镇压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土壤板结,通气不良,CO2易积累,HCO3ˉ增加,诱发缺铁。

(6)果树苗木移栽,根系受伤,栽后1~2年内也易缺铁。

(7)种植敏感作物。

一般木本植物比草本植物敏感,多年生植物比一年生植物敏感。

常见容易发生的植物:

果树中有柑橘、苹果、桃、李、行道树种中的樟、枫杨等;大田作物有花生、大豆、玉米、甜菜;蔬菜作物中有番茄等。

(三)诊断

1.形态诊断作物缺铁的外部症状如上。

在诊断中,由于铁锰锌三者容易混淆,需注意鉴别:

(1)缺铁褪绿程度通常较深,黄绿间色界常较明显,一般不出现褐斑,而缺锰褪绿程度较浅,而且常发生褐斑或褐色条纹。

(2)缺锌一般出现黄斑叶,而缺铁通常全叶黄白化而呈清晰网状花纹。

2.植株分析诊断作物缺铁失绿症与稀酸(2摩尔/升HCI)提取的活性铁有良好的相关性,而与全铁相关并不十分可靠。

一般认为向日葵(叶)<70毫克/千克,番茄(叶)<90毫克/千克,水稻(叶)<60毫克/千克,都可能缺铁;柑橘(6摩尔/升HCI提取,俞立达)临界值为40毫克/千克,重金属元素过多诱发缺铁,尤其是锰,故铁与其他金属元素比值也有诊断意义,大豆叶片中正常Fe/Mn比例为1.5~1.6,小于1.5时发生缺铁症或锰过剩症,大于2.6则发生缺锰症或铁过剩症,作物缺铁时,叶片中的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降低,可作诊断的辅助.

3.施肥诊断以0.1%~0.2%FeSO4或柠檬酸铁作叶面喷施,如果缺铁,叶片出现复绿斑点,可以确诊.

4.土壤诊断缺铁一般发生在pH>7的中性偏碱性土壤,酸性土壤一般可排除缺铁的可能,土壤有效铁因所用提取剂不同,临界值有差异,目前没有统一的方法和标准,一般应用较多的是DTPA浸提的络合态铁,也有用醋酸铵(pH4.8)提取的易溶性铁,前者临界范围为2.5~4.5毫克/千克,后者为5.0毫克/千克.

(四)防治

1.施用铁肥由于缺铁通常发生在石灰性土壤,土壤施用铁肥(如硫酸亚铁)极易被氧化沉淀而无效;叶面喷施时进入叶内不多且不易扩散,往往只有着雾点能复绿,效果也不佳.为了克服这一问题,目前在果树方面认为较好的办法是:

(1)以硫酸亚铁和有机肥混拌(以1:

10~20比例)按每树1~2千克硫酸亚铁的量在树冠圈内分数穴(成年树8~10,小树酌减)集中穴施.

(2)铁液埋瓶浸根,以1%硫酸亚铁+1%左右柠檬酸液盛于小型玻璃瓶或塑料袋(10~20毫升),在树冠圈内刨出树根(吸收根)浸入瓶(袋)内,封口埋入土中,成年树每树6~8瓶.此外螯合铁中Fe—EDDHA[乙烯二铵二(邻)羟基乙酸铁]效果稳定,但价格昂贵.据报道,与滴灌结合进行,能符合经济要求.

2.钻木选择嫁接果利用耐缺铁树种做钻木可以减轻或甚防止缺铁失绿减少.

3.客土以富铁的土壤如红黄壤进行客土,但限于就近有这一资源的地区.

作物缺铜诊断及防治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一)症状铜缺乏不但影响植株叶部的发展,同时亦会影响果实的外形和品质。

缺铜时,聚积在果实外表皮的流胶将使果实出现红棕色的斑点或形成裂果,缺乏严重时,果实在尚未成形前即已掉落。

表现在禾谷类作物新叶黄白化、扭曲,穗发育受阻,不实。

木本果树枝梢下弯呈吊钟状,枯梢裂果;麦类缺铜发生顶端黄化病,质薄,扭曲,后期上位叶干卷成纸稔状,轻度缺铜,前期症状不明显,出穗后因花粉败育而不实——穗而不实,又称直穗病;柑橘、苹果及桃等果树叶片失绿畸形,嫩叶弯曲下垂,树皮上出现水泡状皮疹,严重时发生顶稍枯死;豆类作物新叶失绿、卷曲。

(二)易于发生的环境条件

(1)高有机质土壤如泥炭土、腐泥土。

(2)本身含铜低的土壤,如花岗岩、钙质砂岩、红砂岩及石灰岩等母质发育土壤,表土流失强烈的粗骨土壤。

(3)氮、磷及铁、锰含量高的土壤。

(4)种植敏感作物,常见敏感及较敏感作物主要有燕麦、小麦、菠菜、烟草以及柑橘、苹果和桃等。

(三)诊断

1.形态诊断作物缺铜的外部症状如上。

典型症状是:

禾谷类作物如麦类是上位叶黄化、白化及穗不实;木本果树作物是枝梢枯死的枝枯病。

2.植株诊断一般作物含铜范围5~30毫克/千克,成熟叶片含铜<2毫克/千克时,可能缺铜。

不同作物缺乏临界为:

柑橘叶片<4毫克/千克,5~6毫克/千克正常,麦类不实叶片<1.5毫克/千克,正常结实的植株叶片应>3.0毫克/千克,大豆<12毫克/千克(苗期叶片),<15毫克/千克(结荚期叶片),<13毫克/千克(成熟期叶片)缺乏。

缺Cu植株含Fe增高,Fe与Cu呈显著负相关,小麦的Cu/Fe<0.008~0.012时缺乏。

3.土壤诊断土壤有效铜含量与作物含铜关系良好,提取剂不同临界值不同,酸性和中性土壤普遍采用0.1摩尔/升HCI提取,石炭性和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多采用螯合剂DTPA提取,0.1摩尔/升HCI提取的铜<2.0毫克/千克,DTPA浸提取铜<0.2毫克/千克为缺乏临界,小麦缺铜0.1摩尔/升HCI浸提铜<1毫克/千克,棉花缺铜的DTPA铜<0.3毫克/千克。

4.组织化学与酶学诊断铜能活化多酚氧化酶,提高植物木质化程度,酸性间苯三酚可使木质化部分染成红色,红色深浅说明木质化程度强弱,铜又是抗坏血酸氧化酶的组成,活性与叶片含铜量关系密切,测定酶活性强弱可以判断含铜丰缺。

(四)防治土壤及叶面施肥均有助于铜缺乏的补救,但土壤施肥较普遍,施用铜肥一般用硫酸铜。

大田作物如麦类用量15~30千克/公顷,拌泥基施,于拔节前后喷施两次;果树一般采用喷施,结合防病喷洒波尔多液也能见效。

由于作物每年吸收的量很少,且钢淋失量甚微,故施用一次后,可发挥数年的残效,因此不需要每年施用,否则将产生铜的毒。

作物缺钼诊断及防治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一)症状钼在植物体内主要参与硝酸还原作用及豆科的固氮作用,缺乏时,氮的新陈代谢即受阻,故钼的缺乏症状颇似氮的缺乏。

钼缺虽较常发生于豆科作物,但在一般农作物及园艺作物也可能发生。

钼缺乏时老叶颜色首先变淡或出现黄化,随着缺乏程度的加深,其他部位的叶片亦会显现缺乏症状,通常在叶缘尚未发生卷曲或枯萎前,叶脉间先显现黄绿色或黄色斑点,严重时斑点数激增,在叶片未完全成熟前即掉落。

钼缺乏症状主要显现在叶部,而果实部分则不大受影响。

(二)易于发生的环境条件

(1)酸性土壤,特别是游离铁,铝含量高的红壤、砖红壤。

淋溶作用强的酸性岩成土、灰化土及有机土。

(2)北方土母质及黄河冲积物发育的土壤。

(3)硫酸根及铵、锰含量高的土壤,抑制作物对钼的吸收。

(4)种植敏感作物,较常见的敏感作物主要有十字花科、豆科的大豆等,其次是柑橘以及蔬菜作物中的叶菜类和黄瓜、番茄等。

(三)诊断

1.形态诊断作物缺钼症状如上,典型症状如柑橘的黄斑病比较容易确诊,有些作物缺钼影响固氮酶、硝酸还原酶作用而表现与缺氮相似,需注意。

2.植株分析诊断一般作物缺钼临界范围为:

成熟叶含钼量<0.21毫克/千克。

0.5~1.0毫克/千克为生长正常。

不同作物临界范围:

甘蓝(叶)及柑橘(叶)<0.08毫克/千克,大豆<0.21毫克/千克,棉花(初蕾期叶片)<0.5毫克/千克。

3.土壤诊断土壤有效钼含量,可以诊断作物缺钼状况。

目前一般采用草酸—草酸铵(pH3.3)提出的土壤有效钼,缺乏临界值为<0.15毫克/千克,0.16毫克/千克为正常和足够。

4.酶学诊断:

钼是硝酸还原酶的组成成分,在NO3ˉ到NO2ˉ的反应中,NO2ˉ的生成量可以反映硝酸还原酶的活性。

取样后立即测定酶的活性,再在加钼条件下培养24小时重测酶的活性,如酶活性增加,表示作物缺钼。

(四)防治

1.施用钼肥钼酸铵或钼酸钠效果相仿,土施、喷施、拌种均可,一般公顷用量150克即够喷施浓度0.005%~0.01%,由于磷能促进钼的吸收,可以把钼肥混入磷肥中施用,方便有效。

2.施用石灰缺钼发生于酸性土,提高土壤pH可增加钼的有效性,有时随石灰的施用,可使缺钼现象消失。

元素过剩症的防治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一)症状元素过剩主要通过破坏细胞原生质杀伤细胞和抑制对其他必需元素的吸收,伤害作物导致生长呆滞、发僵,严重的甚至死亡。

常见症状有叶片黄白化,褐斑,边缘焦干;茎、叶畸形,扭曲;根伸长不良,弯曲,变粗或尖端死亡,分枝增加,出现狮尾、鸡爪等畸形根。

症状出现的部位因元素移动性不同,一般出现症状的部位是该元素容易积累的部分。

这点与元素缺乏症正好相反。

大多数过剩症都出现黄化症状,原因可能是元素颉颃作用,抑制对铁或锰、锌的吸收。

其中锰、铜过量,显著抑制铁的吸收,已由许多研究证明,锰、铜的过量有时以缺铁症出现,铁、锌过量抑制锰的吸收,镍过量抑制锌的吸收,锰过量抑制钼的吸收也较常见,所以,不少元素缺乏症其真正原因往往是某一元素的过剩吸收。

较为常见的元素过剩(中毒)症状简述如下:

1.锰过剩症因作物而有较大差异,但多数表现根褐变,叶片出现褐色斑点,也有叶缘黄白化或呈紫红色,嫩叶上卷等。

柑橘锰过剩引起异常落叶,叶片出现赤褐似巧克力色的斑点,特称巧克力斑;苹果锰过剩引起粗皮病,水稻锰过剩叶黄化,发生高节位分蘖,茎基有褐色污染物等;锰过剩抑制钼吸收,酸性土上作物缺钼有可能由过锰引起。

2.锌过剩症多数情况植物幼嫩叶片表现失绿,黄化,茎、叶柄、叶片下表皮现赤褐色。

水稻锌过剩,稻苗长势衰弱,叶片萎黄;小麦锌过剩,叶尖现褐色斑;大豆锌过剩,叶片尤其中肋基部现紫色,叶片卷缩。

3.铜过剩症多数作物叶黄化,根伸长明显受阻,盘曲不展,或形成分枝根、鸡爪根。

水稻铜中毒,稻苗显著黄化,生长停滞;小麦铜过剩,体色变深、僵化,下叶发黄,根盘曲。

铜过剩明显抑制铁吸收,有时作物铜过剩以缺铁症出现。

4.钼过剩症作物钼过剩,在形态上不易表现,棉花植株含钼达15毫克/千克生育无异常,但饲料作物含钼>10毫克/千克,长期饲喂可能引起家畜钼毒症。

茄科作物对钼过量较敏感,番茄、马铃薯钼过量,小枝呈金黄色后红黄色。

5.镍过剩叶片失绿,脉间出现褐色坏死,燕麦镍过剩叶片失绿,白化,出现坏死斑等,

6.镉过剩症水稻下部叶片和叶鞘变黄褐色。

镉污染食物危及人类健康,人类长期食用含镉米(或饮用含镉水、食用含镉水产品)易患骨痛病。

小麦镉过剩叶片黑褐色;大豆镉过剩,叶片黄化,叶脉呈棕褐色。

7.硼过剩症硼在植物体内随蒸腾流移动,水分随蒸腾散失而硼残留,叶片尖端及边缘硼浓集,所以硼过剩主要表现于叶片周缘,大多呈黄色的镶边,在蔬菜作物上有所谓金边菜;水稻硼过剩叶尖褐变、干卷,颖壳出现褐(枯)斑;大麦硼过剩,叶片散生大量棕褐色斑点。

8.砷过剩症一般表现生长停滞,叶片发黄、脱落,根系受害。

水稻砷中毒,苗期地上部发黄、叶片呈卷筒状,渐渐枯萎、死亡,根淡褐色或棕褐色,局部呈烫伤(或水浸)状,软绵失去弹性,生长后期受有机砷(农药)毒害,出现颖壳重叠的畸形小穗;小麦砷过剩,叶片深绿色,变窄变硬、死根。

9.汞过剩症通常表现叶片发黄,植株短小,分蘖受抑,发育不良,受汞蒸气毒害,叶片、花瓣可能呈棕色或黑色。

10.钠过剩症过量的钠除了抑制作物根系的吸收机能外,同时也影响作物的二氧化碳同化作用及蛋白质的合成,因而导致作物的生理异常现象。

钠过剩通常先显现于老叶,初期叶缘部分组织先形成水浸状,随后形成坏疽或枯死,严重时坏疽的范围将逐渐扩展至叶片中心。

(二)易于发生的环境条件元素过剩症的发生一般由土壤污染引起,发生与否主要取决于土壤污染程度,但与土壤pH、Eh、有机质(有机肥施用)、土壤质地等有密切关系:

1.土壤pH金属元素的溶解度与pH有关,pH低时大部分金属元素如铜、锌、镉、镍、铝等溶出增加,症状加重;钼相反,高pH时钼过剩危险增大。

2.土壤Eh低Eh时,铁、锰、砷为害加重,而铜、锌、汞、铅一类元素因易形成硫化沉淀而得以减轻。

3.有机质有机质丰富的土壤由于各种有机酸可以络合多种金属离子,其毒性削弱,可缓和或减轻过剩为害。

4.土壤质地黏重土壤,阳离子代换量大,对过剩离子有一定的缓冲能力,可减轻为害。

5.气候与过剩症也有关,通常气温升高危害加重。

(三)作物对元素过剩的忍耐性不同作物对元素过剩为害的忍耐力有很大的差异。

例如对铝的忍耐力,敏感作物大麦在介质中的铝达到1毫克/千克时根的伸长就受到阻碍,而茶树老叶中铝的浓度达30000毫克/千克,也无妨。

如茶树这样对铝有高度忍耐力,能积累铝元素到很高浓度而无害植物称为铝积蓄植物。

关于作物的耐性机理就现有资料,可概括如下几方面:

(1)抑制金属离子进入根组织,如耐低价铁(Fe2+)的水稻和草芦根具有泌氧能力,使低价铁氧化沉淀在根外而不致侵入根内。

(2)细胞壁的吸收固定,已知耐锌的Agrostistenuis的细胞壁吸着大量的锌。

(3)是金属离子成为稳定的低毒化合物,已经从耐锌耐镉植物中分离出锌、镉与有机物的复合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