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教案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971449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教案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教案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教案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教案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教案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教案2.docx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教案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教案2.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教案2.docx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教案2

第二单元百分数

(二)

单元分析:

百分数这一单元主要包括折扣、成数、税率、利率这几部分的内容。

百分数这一知识是在学生学过百分数的概念和相关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百分数实际上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

本单元内容充分体现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通过教学活动的探究,使学生体会到百分数就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教学要求:

1、解决“打折”等实际问题,沟通各类百分数问题的联系。

2、体验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在交流、信息传递中的作用,树立依法纳税和科学理财的意识。

3、感受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和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对周围环境中与百分数有关的事物具有好奇心,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会解决有关打折、成数、税率及利率方面的问题

教学难点:

利息的计算

课时安排:

1、折扣……………………1课时

2、成数……………………1课时

3、税率……………………1课时

4、利率……………………1课时

5、学会购物………………1课时

生活与百分数…………………1课时

 

1折扣

第一课时主备人:

朱桂荣

教学内容:

折扣(课本第8页例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商品打折销售的情境中理解“折扣”的意义。

2.学生在掌握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这种问题的基础上自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养成独立思考、认真审题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折扣”的意义。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理解“折扣”的意义 

    师:

利用课件或挂图出示商场店庆、商品打折的情境。

      

问:

 “打折”是什么意思?

八五折、九折表示什么?

生:

结合实际了解到的信息进行思考和交流,再阅读课本进行对照分析。

小结:

商店降价出售商品叫做折扣销售,通称“打折”。

几折就表示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问:

 七五折表示什么?

五折表示什么?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1、出示例1

2、让学生独立解答

3、集体汇报时请学生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并且两个问题加以比较

板书:

(1)180×85%=153(元)

(2)160×(1-90%)=16(元)

师生共同总结解题方法

三、巩固练习:

1、小华买了一辆玩具车,原价是240元,现在打八折出售,小华少付多少元?

2、一双运动鞋按原价八五折销售是204元,这双运动鞋原价是多少元?

3、某商店搞促销活动,一件1000元的羽绒服按八折优惠。

如果王老师有该商店的贵宾卡,可以再打九五折,她买这件羽绒服只付多少元?

4、妈妈按八五折优惠的价格买了5张游乐园门票,一共用去340元。

每张游乐园门票的原价是多少元?

 5、一件衣服售价320元,便宜了80元,是打几折在销售?

6、有两种空调,打折后哪种便宜些?

A牌

B牌

原价(元)

2700

2860

折扣

八五折

八折

现价(元)

四、课堂总结

学生谈谈学习本课有什么新的收获。

五、作业:

P13第2、3题

板书设计:

折扣

八五折=85%九折=90%

例1:

(1)180×85%=180×0.85=153(元)

(2)解法一:

160×(1-90%)解法二:

160-160×90%

=160×10%=160-144

=16(元)=16(元)

2成数

第一课时主备人:

朱桂荣

教学内容:

成数(课本第9页例2)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经历认识“成数”,解答有关“成数”的实际问题的过程。

2、对“成数”问题有好奇心,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

理解“成数”的意义。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报纸上写道:

“今年我省油菜籽比去年增产二成”,这是什么意思呢?

原来商业上与百分数有关的术语是“折扣”,而农业上与百分数有关的术语就是“成数”。

二、探究体验

1、成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通称“几成”。

例如一成就是十分之一,改写成百分数就是10%。

2、让学生尝试把二成及三成五改写成百分数。

3、让学生说说除了农业上使用成数,还有哪些行业是使用了成数的知识。

4、教学例2

(1)出示例题,让学生读题,分析题意

(2)学生尝试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巡堂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3)理解“节电二成五”就是比去年节省了百分之二十五的意思。

从而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解法列出算式和解答。

350×(1-25%)=262.5(万千瓦时)

或者引导学生列出:

350-350×25%=262.5(万千瓦时)

三、巩固练习

1、王大爷的这块地去年产玉米4050千克,预计今年的收成比去年增加一成,预计今年可产玉米多少千克?

2、某水泥厂8月份销售水泥875吨,比7月份减少三成,7月份水泥销售量是多少吨?

3.一块小麦实验田,去年产小麦24.5吨,今年增产了二成。

这块实验田今年产小麦多少吨?

4.一块地,去年产水稻12吨,因水灾比前年减少二成五。

这块地前年产水稻多少吨?

5.一块棉花地,去年收皮棉30吨,比前年增产了5吨。

这块棉花地皮棉产量增长了几成?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第13页第4、5题

板书设计:

2.成数

成数: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通称“几成”。

一成:

10%二成:

20%三成五:

35%

例2:

350×(1-25%)

=350×75%

=262.5(万千瓦时)

答:

今年用电262.5万千瓦时。

 

3税率

第一课时主备人:

朱桂荣

教学内容:

税率(课本第10页例3)

教学目标:

1、理解纳税的含义和纳税的重大意义。

2、能计算一些有关纳税的问题。

3、培养学生的依法纳税意识。

教学重点:

能进行一些有关纳税问题的计算。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学生汇报自学情况,介绍有关纳税的知识 

 纳税是根据国家各种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国家用收来的税款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国防等事业,以便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水平,保卫国家安全。

因此,根据国家规定应该纳税的集体或个人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1993年我国进行了税制改革,将纳税主要分为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等几类。

缴纳的税款叫应纳税额。

根据纳税种类的不同,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也有说不同。

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如销售额、营业额、应纳税所得额等)的比率叫做税率。

 

二、探索计算纳税的方法 

教学例3

     1、出示例3、一家饭店十月份的营业额约是30万元。

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十月份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

 

     结合例3,进一步让学生理解什么是营业额、什么是税率、什么是营业税、什么是应纳税额。

 在弄清以上这些相关概念之后,学生尝试解答例3。

2、在学生独立审题解答的基础上订正。

30×5%=1.5(万元)

三、巩固练习:

1、填空

(1)天天超市上个月的营业额是420万元,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该超市上个月应缴纳营业税(    )万元。

(2)某市场二月份比一月份的营业额少60万元,一月份营业额是二月份的150%,二月份的营业额是(    )万元。

(3)张老师出版了一本《高年级数学解题技巧》获得稿费4000元。

按规定超出800元部分应缴纳14%的个人所得税。

张老师应缴税(    )元。

实际得到(      )元。

(4)李阿姨看中了一套套装原价1200元,现商场八折酬宾,李阿姨凭贵宾卡在打折的基础上又享受5%的优惠,她买这套套装实际付(      )元。

2、下面是我国2005年公布的个人收入所得税征收标准。

个人月收入1600元以下不征税。

月收入超过1600元,超过部分按下面的标准征税。

秦茜的爸爸月收入2400元,妈妈月收入1800元,他们各应缴纳多少个人所得税?

不超过500元的

5%

超过500元~2000元的部分

10%

超过2000元~5000元的部分

15%

……

 

四、课堂小结:

税率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五、布置作业:

第14页第6、7、8题

板书设计:

3.税率

1.税率:

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

2.应纳税额:

缴纳的税款叫应纳税额

3.应纳税额=各种收入×税率

例3;30×5%=1.5(万元)

答:

10月份应缴纳营业税1.5万元。

4利率

第一课时主备人:

朱桂荣

教学内容:

利率(课本第11页例4)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调查实践中了解储蓄的意义、种类,理解什么是本金、利息。

2、能正确计算利息。

教学重点:

利息的计算。

教学难点:

利息的计算。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了解储蓄的意义和种类

1、储蓄的意义

师:

快要到年底了,许多同学的爸爸妈妈的单位里

会在年底的时候给员工发放奖金,你的爸爸妈妈拿到这笔钱以后是怎么处理的呢?

2、储蓄的种类。

(学生汇报课前调查)

二、自学课本,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

1、自学课本中的例子,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然后四人小组互相举例,检查对“本金”、“利息”、“利率”的理解。

本金:

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利息:

取款时银行多付的钱叫做利息。

利率:

;利息与本金的百分比叫做利率。

2、师:

根据国家经济的发展变化,银行存款的利率先让学生谈谈你所知道的储蓄有哪几种,并举例说明,然后教师作适当的补充。

有时会有所调整,而且,根据存款是定期还是活期,定期时间的长短,利息也是不一样的。

3、利息计算

(1)利息计算公式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2)例4:

王奶奶要存5000元请你帮助王奶奶算一算存两年后可以取回多少钱?

(整存整取两年的利率是3.75%)。

在弄清以上这些相关概念之后,学生尝试解答例题。

在学生独立审题解答的基础上订正。

方法一方法二

5000×3.75%×2=375(元)5000×(1+3.75%×2)

5000+375=5375(元)=5000×1.075

=5375(元)

三、巩固练习:

1、王老师存了10万元3年期的教育储蓄,年利息是5.22%。

到期后,可以从银行取得本金和利息一共多少元?

2、小刚把1000元钱存入银行,2年后取出本金,税后利息共1038.88元,每年的利率是多少?

3、李叔叔于2000年1月1日在银行存了活期储蓄1000元,如果每月的利率是0.165%,存款三个月时,可得到利息多少元?

本金和利息一共多少元?

4、叔叔今年存入银行10万元,定期二年,年利率4.50%,二年后到期,扣除利息税5%,得到的利息能买一台6000元的电脑吗?

四、课堂总结

学生谈谈学习本课有什么新的收获。

五、布置作业:

第14页的第9题

板书设计:

4.利率

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例4:

小明的解法;小丽的解法:

5000×3.75%×2=375(元)5000×(1+3.75%×2)

5000+375=5375(元)=5000×1.075

=5375(元)

答:

到期后王奶奶可以取回5375元。

5学会购物

第一课时主备人:

朱桂荣

教学内容:

学会购物(课本第12页例5)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合理购物问题的过程。

2、了解合理购物的意义,能自己做出购物方案,并对方案的合理性做出充分的解释。

教学重点:

运用百分数相关的知识解决问题。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引入新课

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商家为了吸引顾客或扩大销量,常常搞一些什么样的促销活动?

那如何学会合理购物呢,从而引入本节新课。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出示第12页的例5

2、让学生仔细读题,说说想到了什么?

着重理解满100元减50元的意思

3、分别计算出在A商场和B商场所花的实际费用,进行比较:

A商场:

230×50%=115(元)

B商场:

230-50×2=130(元)

4、从而得出在A商场购物更省钱,所以在购物时我们要根据促销方法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商店,充分利用商家的优惠政策,就能够少花钱多购物,这就是“合理购物”。

三、课堂练习:

1、商店以1200元卖出两件大衣,一件盈利20%,一件亏损20%,这次销售整体是亏了还是赚了?

2、东城和西城两家文具店作业本的单价均相同,都是0.5元,但优惠方法不同。

东城文具店:

买19本送1本

西城文具店:

一律九折优惠

如果让你去购买100本作业本,去哪家购买比较合算。

四、课堂小结

如何才能进行合理购物

五、作业:

第15页第13、14题

板书设计:

5.购物

例5:

在A商场买的实际花费:

230×50%=115(元)

在B商场买的实际花费:

230-50×2=130(元)

115《130

答:

在A商场买应付115元,在B商场买应付130元;选择A商场更省钱。

 

生活与百分数

第一课时主备人:

朱桂荣

教学内容:

生活与百分数(课本第16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理财问题的过程。

2、学会理财,能对自己设计的理财方案作出合理的解释。

教学重点:

学会理财,能对自己设计的理财方案作出合理的解释。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利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说“利息”也是我们的生财问路之一,但是不一样的理财方式带来的效益不同,这节课就教我们如何带来尽可能多的回报。

二、讲授新课

1、活动1

课前让学生自己去附近的银行调查最新的利率,然后与11页和利率表进行对比,看看相同吗,教师讲解国家调整利率的原因,如通货膨胀、对外贸易、国内经济发展状况等。

2、活动2

(1)出示课本的例题,读清题目,弄明题意。

(2)小组合作方式,看看哪种方法获得的利息最多(提示学生按课本16页的利率计算)。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3)通过组织学生交流,重点明确存期六年,需要取出再次存入时,要把上一次的利息作为本金的一部分计算在内存入。

通过计算使学生明确认识到一次性存入的方法比分开来一次又一次地存入所获得的利息多。

(4)李阿姨理财的方式除了普通储蓄存款外,还可以选择教育储蓄存款及国债,教师提供数据:

2012年7月同期教育储蓄存款与国债利率。

A、教育储蓄存期分为一年、三年、六年。

教育储蓄50元起存,每户本金最高限额为2万元。

一年期、三年期教育储蓄按开户日同期同档次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利率计息;六年期按开户日五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利率计息。

B、国债期限为1年,年利率为3.7%,期限为3年,年利率为5.21%;期限为5年,年利率为5.71%,

(5)让学生在课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计算,帮李阿姨设计一个合理的存款方案,使六年后的收益最大。

3、阅读课本16页的“你知道吗”,认识千分数和万分数。

三、巩固练习

为了给孩子准备六年后上大学的学费,小娴的父母计划把6000元钱存入教育储蓄。

教育储蓄的年利率如下:

一年为4.14%,三年为5.4%,六年为5.85%。

1、根据上边的教育储蓄税率,你能采用几种储存方式?

2、分别计算每种储存方式到期获得的利息。

3、你认为哪种储存方式更好?

四、课堂小结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