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社会第六册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970491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59.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社会第六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小学社会第六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小学社会第六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小学社会第六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小学社会第六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社会第六册教案.docx

《小学社会第六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社会第六册教案.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社会第六册教案.docx

小学社会第六册教案

浦城县仙阳中心小学

 

备课簿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学校:

仙阳小学

年级:

六年级

科目:

社会

教师:

 

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教风

团结奉献严谨创新

*****************************************************************

学风

励志崇德勤学守纪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一九九七年八月七日修订)

一、依法执教

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在教育教学中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

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

三、热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四、严谨治学

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

五、团结协作

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

六、尊重家长

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取得支持与配合。

积极宣传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方示,不训斥、指责家长。

七、廉洁从教

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

八、为人师表

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严于律己,作风正派,以身作则,注重身教。

小学社会第六册教案

教学内容:

本册书共有五单元的内容:

我们的世界;人类文明的脚步;变化着的世界;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人民的生活;爱护我们共有的家园――地球

教学目标:

采用主动学习、探究、参与、小组合作、讨论、调查、社会实践等多种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能够知道世界有关国家、人口、种族、民族和语言的概况,学会在世界政区图和地形图上查找有关国家、首都和世界著名的山脉、河流、平原的位置;知道四大文明古国,提出和发展新天文学说的科学家,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电的发现和应用,电脑的应用和发展。

通过活动课初步具有搜集和分析处理资料的能力;知道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简单情况,国际性组织联合国、我国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奥林匹克运动会。

并知道侵略战争对人类的危害和保卫世界和平的重要性,关心国家大事。

还想知道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人们的社会生活并会在地图上找出所学国家和地区在世界中的位置。

通过学习我想知道人口过快、环境污染、资源紧张是当今世界性的社会问题,知道地球日和世界环境日的意义,为了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我们必须爱护地球,保护环境,并要从每一个家庭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从我做起。

通过学习我知道像科学家和发明家学习,学习它们的求实精神和优秀品质,从小爱科学。

具有为人类作贡献的意识懂得全球观念和环保意识,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

会在地形图上找出一些国家和地区在世界中的位置,世界地形图和政区图上查找有关国家、首都和著名山脉、河流、平原的位置。

知道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人们的社会生活,理解保卫世界和平的重要性,爱护我们的地球。

教学难点:

学会在政区图上和地形图上查找有关国家、首都和世界著名山脉河流平原位置培养学生搜集分析信息的能力,知道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意义。

进度安排:

 

 

 

教学进度表

周次

内容

课时

第一周

新学期要求

第一课我们的世界

2课时

第二周

第二课认识我们的世界

第一课古老的文明

(一)

2课时

第三周

第二课古老的文明

(二)

第三课对科学的追求

2课时

第四周

第四课工业革命

第五课科学技术的继续发展

2课时

第五周

活动课 办爱科学图展

单元检测

2课时

第六周

第一课共产主义学说的创始人

第二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

2课时

第七周

第三课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四课联合国和奥林匹克运动会

2课时

第八周

检测

第一课日本

2课时

第九周

第二课东南亚

第三课阿拉伯国家

2课时

第十周

第四课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第五课欧洲西部

2课时

十一周

第六课俄罗斯

第七课美国

2课时

十二周

第八课拉丁美洲

第九课澳大利亚

2课时

十三周

第十课北极和南极地区

单元检测

2课时

十四周

第一课只有一个地球

第二课保护环境

2课时

十五周

活动课普及环境保护知识

复习

2课时

 

 

社会第六册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我们的世界共2课时

第二单元人类文明的脚步共6课时

第三单元变化着的世界共4课时

第四单元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人民的生活共10课时

第五单元爱护我们共有的家园——地球共3课时

二、教学要求

1、知道世界著名的山脉、河流和主要山脉分布情况及它们与人类生产活动的关系。

2、了解我国陆邻国家及隔海相望的国家名称和我国对邻国一贯政策与伟大意义。

3、了解我国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了解世界人口的分布和增长情况。

5、了解科学家哥白尼、布鲁诺、伽俐略事迹和三位科学家在天文学方面伟大贡献。

6、认识世界四大文明区及了解其特点。

7、让学生认识蒸气机、电能、电脑的发展和应用。

8、日本、东南亚、欧洲西部、俄罗斯、美国、拉丁美洲、澳大利亚、阿拉伯、非洲、南极洲等地方的气候特征和资源状况。

9、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列宁、两次世界大战、联合国和奥运会等意义。

三、教学重点

第一单元:

科学文化推动进步。

第三单元:

世界不同地区的社会生活。

四、教练难点

第四单元:

开创历史新纪元

教学用具:

1地图册。

2、资料卡片。

3、中国地图、世界地图。

4有关课件。

 

第一单元、我们的世界

本单元内容主要体现对世界的初步了解,了解世界民族、语言的分布,理解世界文化趋同与趋异的双向发展过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世界上有关国家、人口、种族、民族和语言的概况。

2、学会在世界争取图和地形图上查找有关国家、首都和世界著名的山脉、河流、平原的位置。

教学重点:

认识了解世界,并能在图中查找有关国家、首都和世界的著名山脉、河流和平原的位置。

第一课、我们的世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世界上有关国家、人口、种族、民族和语言的概况。

2、知道地球是我们人类共有的世界。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世界上有关国家、人口、种族、民族和语言的概况。

教学难点:

理解种族、民族并能区分各种族人民。

教学用具:

地图册、有关资料。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我们只是从地球仪上知道世界有多少国家,那么你知道这个世界有多大吗?

你又了解世界多少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

二、新授:

1、看政区图,观察世界上的国家情况,指出较大国和较小国(先观察,并指图,注意了解最大和最小的国家)

2、小组合作:

查看世界政区图,说说哪个洲的国家最多,哪个洲最少?

哪个洲没有国家?

(看那组快)

3、在我们看电视或在生活中,看到许多国家的人们,你注意过他们的肤色吗?

凭视觉谁能说一下有几种肤色(黄、白、黑)

4、出示三个小朋友照片,从皮肤,头发和五官方面观察有什么特征。

结合生活所见。

通过阅读“世界上的居民”你还了解了什么?

向大家介绍一下

种族和民族你是怎样理解的?

种族是怎样分布的?

你如何看种族歧视问题?

5、你听说过世界上有哪些语言吗?

小结:

正如同学们所讲的,汉语、英语、俄语、法语等等几种语言较为普遍,英语用得最广泛,汉语使用人数最多,除此之外,世界上的语言成千上万种。

三、学生质疑

四、小结:

今天我们从不同方面了解了世界,通过学习,你都知道了什么?

(学生汇报)

五、作业设计:

思考查找国家的好方法

六、板书设计:

第一课我们的世界

一、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

200多个

二、世界上的居民

黄、白、黑三大人种

三、世界上的语言

英语广泛汉语最多

课后反思:

学生积极性很高,识图比较认真,发言比较积极。

 

*第二课认识我们的世界

教学目标:

1、学会在世界政区图上查找有关国家及首都。

2、学会在世界地形图上查找世界上的著名山脉,河流和平原。

教学重点:

能够在中国地图中查找国家,首都、名山大川和平原。

教学难点:

快速准确查找的能力。

教学用具:

地图册、有关资料。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复习七大洲名称和位置

2、世界上的国家情况

二、新授:

(一)竞赛的形式查找并记录首都所在洲

1、日本印度印度尼西亚沙特阿拉伯

2、俄罗斯法国意大利英国德国

3、美国加拿大巴西

4、埃及肯尼亚澳大利亚

分组完成

看哪个小组最快最准确,选出优胜组汇报并评价,优胜小组介绍查找方法。

(二)根据课下收集情况说一说世界上的名山,大河和大平原,最好介绍一下它们特点(自由发言)

看图片欣赏自然风光,说一说感受

在地图上查找世界之最,了解世界之最,独立完成,同桌订正。

三、练习

查找并完成填充图

四、小结:

五、作业:

同桌相互出题,查找国家、名山、大河和大平原

六、板书设计:

同书中图表

 

 

 

第二单元人类文明的脚步

本单元内容体现了世界历史与文化,通过本主题的学习,了解世界文明的发展趋势,认识现代文明的性质和特点,理解和尊重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增强为全人类进步做贡献的意识。

理解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意义,认识世界古代文明的成就,学会尊重和欣赏世界古代文化遗产。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知道科学文化发展的过程和科学技术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2、使学生初步知道四大文明古国,提出和发展新天文学说的科学家,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电的发现和应用,电脑的应用和发展。

3、通过本单元教学,使学生向科学家和发明家学习,学习他们的求实精神和优秀品质,从小爱科学。

4、通过活动课,初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分析处理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知道四大文明古国是古代文明的发源地及埃及对人类的贡献。

2、古代巴比伦和古代印度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

3、科学文化的发展及对社会的作用。

4、蒸汽机的发明带动工业革命、社会发生了变化。

教学难点:

四大文明古国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课时安排:

5课时

 

第一课古老的文明

(一)

——四大文明古国中的古埃及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名称,知道四大文明古国是古代世界文明的发源地。

2、使学生简单了解古代埃及在农业、手工业、建筑、文字和历法等方面的成就,知道金字塔是埃及古代文明的象征。

教学重点:

1、四大文明古国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源地。

2、古代埃及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

教学难点:

古代埃及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

教学用具:

地图册、有关资料。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谈话式

二、新授:

查找四大文明古国(独立查找),他们在哪个大洲?

各处于什么河流的流域;

出示书中表格,据表格学习古埃及的文明的贡献。

a学生分组学习,完成表格要求的内容。

(教师适当引导)

b完成后由学生分组分方面,结合课下收集的资料进行讲述(其他学生可补充)

三、练习:

将你今天所学到的古代埃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相互讲述。

四、作业:

收集古代巴比伦和古代印度的有关材料。

五、板书设计:

第一课古老的文明

(一)

四大文明古国

古代埃及的文明贡献

农业

手工业

建筑

文字

历法

大麦、小麦

亚麻、牛

纺织业

金属冶炼

制造技术

金字塔

象形文字

太阳历

 

第二课古老的文明

(二)

——古代巴比伦和古代印度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古代巴比伦文明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类奇迹——空中花园,了解古代巴比伦人在文学、历法、建筑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2、使学生知道古代印度的文明,了解其中的阿拉伯数字对世界文明的重要影响,古印度是佛教起源地和佛教对亚洲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对人类文明的主要贡献。

教学用具:

地图册、有关资料。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四大文明古国我们已经了解古代中国和古代埃及,今天我们来学习古巴比伦和古印度。

二、新授:

1、世界奇观,它与古代埃及的金字塔一样著名,你猜猜它是什么?

边看图边找出答案(空中花园)

没错,它就是位于巴比伦城内的空中花园。

生介绍巴比伦城。

2、看图说说古巴比伦王国的位置,发源与哪里?

有什么主要文明贡献?

小组讨论,归纳汇报

(农业、文字、历法)生归纳总结(加建筑)

3、几乎和埃及一样的时候,约公元前2500年,古代印度也具有相当的文明了。

学生模仿前面的方法进行小组归纳,全班交流。

(农业、历法、数学、佛教)

讨论:

古代印度对世界文化最主要的影响是什么?

(生讨论,力争说出各自的理由,最终达成共识。

数字、佛教。

三、练习:

说一说古代巴比伦和古印度对人类各有哪些贡献。

四、小结:

通过学习,你了解了什么?

结合板书

五、作业:

对照列举古代印度、古代巴比伦和古代埃及在农业、手工业、建筑业、文化和历法等方面的成就。

六、板书:

第二课古老的文明

(二)

一古代巴比伦

成就:

农业建筑文字历法

二古代印度

成就:

农业数学历法佛教

教学反思:

通过教学学生知道了古代印度、古代巴比伦和古代埃及在农业、手工业、建筑业、文化和历法等方面的成就。

学生积极性很高,发言比较积极。

 

第三课对科学的追求

教学目标:

1、通过介绍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三位科学家提出和发展新天文学说的生动故事,使学生知道三位科学家在天文学方面的伟大贡献。

2、通过介绍三位科学家对科学的执著追求和不懈努力,勇敢的捍卫科学真理的契机,教育学生他们敢于向权威挑战,坚持科学,坚持真理,勇于为科学和真理献身的伟大精神,还要学习他们重视实验,勤奋钻研,努力著述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

教学重点:

三位科学家在创建和宣传新天文学说方面的主要成就,三位科学家对科学的不懈追求和坚持科学,捍卫真理的伟大精神。

教学难点:

封建社会和宗教法庭为什么迫害三位科学家。

教学用具:

地图册、有关资料。

教学用具:

地图册、有关资料。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对天文知识有兴趣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这方面的知识。

二、新授:

1、提出论点:

你们觉得是地球围绕太阳运转还是太阳围绕地球运转?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吗?

(讨论)

2、这样一个科学真理是16世纪后才为人们所了解,那么16世纪之前的古代,人们是怎么认识宇宙的呢?

(自己完成读一读)

3、然而就在地球中心说统治着欧洲的时候,却有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向他提出了挑战,他就是哥白尼(出示图片)他对宇宙有什么新的说法?

(读书讨论归纳:

太阳中心说)

他的学说得到那两位大文学家的认可(出示两位天文学家图片)它们是如何做的?

(小组归纳,结合课下的收集情况)

4、三位天文学家的命运如何,为什么会这样?

你有什么看法?

(讨论,全班汇报)

为真理执著追求,不怕死亡,教会的手段杜拉,封建统治。

三、练习:

伟大的科学家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有哪些事迹,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些什么?

四、作业:

继续收集科学家的有关材料。

五、板书设计:

第三课对科学的追求

 

教会支持地球中心说

迫害推翻

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

反对提出

太阳中心说

 

教学反思:

学生能够清楚的知道科学家的发现,即科学家对科学的态度;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爱。

课堂活跃、教学效果好。

 

第四课工业革命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工业革命是18世纪从英国开始的,其代表是英国的机械师瓦特改良并发明了蒸汽机。

2、使生出初步知道蒸汽机的发明,引起了工业技术的革命性变化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这是人类第一次课学技术革命。

3、使生知道工业革命不仅产生了机器工业,而且也使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变化。

4、教育学生要学习瓦特等发明家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实践不怕挫折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点:

1、瓦特蒸汽机的发明带动了工业革命。

2、工业革命使当时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

教学难点:

蒸汽机是怎回事。

教学用具:

地图册、有关资料。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我们已经学过四大文明古国,为什么世界文明的发源地多发生于大河的流域?

后来世界发生了什么呢?

二、新授:

1、你知道工业革命是什么时间,从哪个国家开始的吗?

为什么从英国开始?

(讨论)

引出瓦特改良发明蒸汽机,学生讲述瓦特发明蒸汽机的故事

2、我们应向瓦特学习什么精神?

你知道蒸汽机是怎么回事吗?

(学生根据图讨论工作原理)

3、瓦特发明蒸汽机最初应用于哪一些方面,有什么效果(读书寻求答案)

4、后来蒸汽机又应用于哪些方面,结合图片说一说轮船和火车的工作原理。

5、结合上述内容,学生总结工业革命的特征(机械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6、工业革命给社会带来了哪些变化?

讨论,总结(资产阶级,无产阶级)

三、作练习:

1、农民在农村主要做什么?

进工厂后主要做什么?

前后有什么不同吗?

2、连线,请把蒸汽机,火车,轮船与发明者用直线连起来。

四、板书设计:

第四课工业革命

1、工业革命(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

18世纪英国

瓦特蒸汽机

2、工业革命改变了社会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教学反思:

学生了解蒸汽机的发明,引起了工业技术的革命性变化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这是人类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

教育学生要勤于思考、勇于实践不怕挫折的高贵品质。

课堂上学生积极发言。

 

第五课科学技术的继续发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的主要成就,发电机的发明,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内燃机的发明,产生了新的交通工具等,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主要成就;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原子能反应堆和人造卫星等的发明,使人类进入新时代。

2、使生知道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教学重点:

1、两次技术革命的主要成就

2、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教学难点:

使学生知道两次技术革命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教学用具:

地图册、有关资料。

教学步骤:

一、导入:

科学技术革命继续发展,继工业革命之后世界又进行了第二次和第三次科技革命改变了世界新面貌,也使人类的社会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二、新授:

(一)

(一)二次科学技术革命

1、二次科学技术革命首先要归功于谁呢?

(读书,法拉第,西门子)

2、主要有哪些成就,并欣赏

(小组协作,汇报)

3、通过阅读爱迪生和贝尔的故事你受到什么教育。

(二)三次科学技术革命

三次科学技术革命主要有什么伟大成就出现

生分组介绍,并举例结合所学内容。

两次科学技术革命如何推动社会进步?

讨论:

结合家庭生活的变化

三、练习

完成32页表格

四、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科学技术的三次革命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加快了社会进步的脚步。

五、作业设计:

两次技术革命的主要成就和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

六、板书设计:

第五课科学技术的继续发展

一、两次科学技术革命

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成就

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成就

二、科学技术革命推动了社会进步

 

活动课办爱科学图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科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的道理。

2、学习科学家对科学不懈追求的精神,和勤于思考,刻苦钻研的科学优秀品质,培养学生从小爱科学的情趣和志向,帮助他们树立科学强国的思想。

3、提高学生搜集资料,分析资料,撰写简单文字材料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科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的道理,向科学家学习。

教学用具:

地图册、有关资料。

教学步骤:

一、一、导入:

你对三次科学技术革命有哪些看法

二、新授:

活动过程

1、1、活动前要求

图片分组阅读材料,参看

2、听后有什么体会

集体讨论

3、今后我们将怎样做?

讨论

三、小结:

同学们看了这次展览,也分别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对这次活动你们收获较大,希望同学们能够按你们所树立的理想去奋斗。

四、作业设计:

写一篇活动体会

五、板书设计:

爱科学图展

1、你看到了什么?

想到了什么?

2、树立自己的理想

提出对自己的要求

 

教学反思:

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的主要成就,发电机的发明,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内燃机的发明,产生了新的交通工具等,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主要成就;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原子能反应堆和人造卫星等的发明,使人类进入新时代。

课堂上学生积极发言。

教学效果较好。

 

第一、二单元检测

成绩-----------姓名-------------

一、填空。

1、世界三大人种()()()。

2、人口超过1亿的又()()()()。

3、()时使用最广泛的语言。

()使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4、世界最著名的山脉()()

()。

5、四大文明古国()()()

()。

二、连线。

瓦特火车

富尔敦蒸汽机

史蒂芬孙轮船

本茨改进型汽车

莱特兄弟三轮车

福特飞机

爱迪生电灯

三、说出科学技术革命成就、意义?

四、填写古代埃及取得的成就?

农业

手工业

建筑业

文字

历法

 

第三单元变化着的世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第一、二、此时解答咱简单情况;

2、使学生知道国际新组织及原则;

3、使学生知道侵略张争对人类的危害和保卫世界和平,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

教学重点:

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得危害。

教学难点:

爆发原因及战争性质。

教学时数:

4课时。

 

第一课:

共产主义学说的创始人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马、恩树立为人类服务的理想,为此勤奋读书;

2、使学生知道马、恩接受共产主义者同盟委托撰写的《共产党宣言》。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马、恩树立为人类服务的理想,为此勤奋读书;

教学难点:

知道马、恩接受共产主义者同盟委托撰写的《共产党宣言》。

教学用具:

有关资料:

教学步骤:

一、导入(提问式)

二、新授部分

1、介绍马、恩的生活的时代背景;

2、读书找出两大对立接济;

3、共产主义学说的诞生;

三、小结

四;作业设计:

读《共产党宣言》。

一书

五:

板书设计:

第一课:

共产主义学说的创始人

马克思恩格斯

建立深厚的友谊

共产主义学说诞生的标志

 

教学反思:

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马、恩树立为人类服务的理想,为此勤奋读书;课堂上学生积极发言。

教学效果较好。

 

第二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

教学目标:

1.知识:

使学生知道萨拉热窝事件是引起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一战主要是同盟国与协约国两大帝国主义军事集团的残酷战争;知道列宁在1917年领导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