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悦昌煤业副斜井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969432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129.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洪洞悦昌煤业副斜井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洪洞悦昌煤业副斜井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洪洞悦昌煤业副斜井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洪洞悦昌煤业副斜井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洪洞悦昌煤业副斜井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洪洞悦昌煤业副斜井施工组织设计.docx

《洪洞悦昌煤业副斜井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洪洞悦昌煤业副斜井施工组织设计.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洪洞悦昌煤业副斜井施工组织设计.docx

洪洞悦昌煤业副斜井施工组织设计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notforcommercialuse

 

霍州煤电集团洪洞悦昌煤业有限公司

副斜井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人:

温州建峰矿山工程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2010年4月15日

第一章编制依据

一、工程招标文件及质疑解答

二、国家有关工程质量标准、施工及验收规范和安全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

2、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13-90)

3、煤矿井巷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MT5009-94)

4、煤矿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MT-5010-95)

5、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7、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8、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2)

9、建筑电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10、电器装置安装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173-92)

11、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

12、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1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14、煤矿测量规程

15、煤矿安全规程

三、国家及煤炭行业现行有关工程建设政策及法规

四、工程招标图纸和其它有关技术资料

第二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1、矿井概况

1)位置

马道头井田位于大同煤田西南部,地处左云县境内,距大同市区45km。

西北距左云县城15km,东距陈家堡20km

2)交通

铁路:

京包铁路与北同蒲铁路交汇于大同市,大秦线、北同蒲电气化铁路已通车运行。

公路:

京大、大运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大大增强了煤炭运输能力。

左云经马道头、至应县公路从本区通过,并在陈家堡与大运高速公路相接。

大运高速公路可通往全国各地,交通十分方便。

2、自然地理

1)地形

本区位于大同煤田西南部,三面为低山区,西为西石山、南为洪涛山、东南为口泉山脉。

本井田内为低山丘陵地形,地势东南部高,西北部低,黄土梁及“V”字型沟谷发育。

本区最高点1709m,位于井田东南部,最低点在元子河河床,标高1412m,相对高差297m,一般地形标高1450-1600m。

2)气象

本区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昼夜温差大。

气温一般较低,年平均气温为3.7℃,以日温差大为特点,

极端最高温度为38.1℃(2001年6月22日),极端最低温度为-40.4℃,一般日温差20℃。

年降水量分配不均匀,降水多集中在7、8、9三个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70%,近十年来年平均降水量为400.36mm,年最小降水量为259.3mm,极端降水量32.6mm,年最大降水量为628.3mm;相对湿度53%;年平均蒸发量为1847.8mm;风沙天气占全年的30%左右,多集中在冬、春季节。

历年冻土月份为10月上旬至第二年4月下旬,最大冻土深度为169cm。

3)地震

区内地震设防烈度为7度。

二、区域地质和井田地质

1、区域地质

大同煤田出露的地层由老至新有太古界集宁群,为本区沉积岩地层的古老基底;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和二叠系;中生界侏罗系和白垩系;新生界第三系和第四系,由于本区域处于华北地台的北部边缘,各期地层均有其独特之处。

其一,寒武系、奥陶系地层由南而北、自下而上逐渐变薄并依次尖灭;石炭系中统本溪组自南而北依次以奥陶系的上马家沟组、下马家沟组、亮甲山组、冶里组以至寒武系为其下伏地层。

其二,石炭系上统太原组、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以陆相沉积为主,基本上见不到海相灰岩、海相泥岩,泥灰岩也只在局部见到一层;岩层中碎屑岩特别发育,煤层厚度大。

其三,侏罗系和下古生界的接触关系是区域性不整合关系(局部见到微角度不整合关系),侏罗系下统永定庄组自南向北依次以二叠系的石千峰组、上石盒子组、下石盒子组、山西组和石炭系太原组等为下伏地层。

2、井田地质

井田位于大同煤田西南部,揭露的地层由老到新有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侏罗系、白垩系、第四系。

现按地层层序由老至新分述如下:

奥陶系(O)

奥陶系中统(O2):

主要岩性为厚层状灰色石灰岩、白云质灰岩夹少量泥岩,夹有一层约2m的角砾状灰岩,含头足类、腹足类化石,本组厚约50m。

石炭系(C)

中统本溪组(C2b):

与下伏地层平行不整合接触,

本组地层特征:

底部为一层杂色含铁、铝质泥岩(俗称铁铝岩带)。

也就是说:

山西式铁矿、G层铝土矿都产于此层。

铁矿、铝土矿层位稳定,品质变化大,无论沿走向、倾向有用组分变化都大,可由山西式铁矿、铝土矿变为粘土岩,有时可达硬质粘土矿指标。

向上为黑色泥岩、粉砂质泥岩细砂岩互层直至中K1标志层。

上部黑色泥岩、粉砂质泥岩间夹两层薄煤线。

本组厚23-60m,一般厚36m。

上统太原组(C3t):

是区内主要含煤地层。

本组根据沉积旋廻可分为上下两段。

区内下段由K2标志层开始,发育于本组底部,为一层正粒序席状砂体,全区稳定发育(俗称晋祠砂岩)。

该标志层底部为一层细砾岩,厚度1-2m,砾石成分以石英为主,燧石次之、煤屑少量。

中上部以细-粉砂岩为主,厚度变化较大,2-10余米。

向上依次沉积了10、9、8号煤层。

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垂直沉积序列。

上段则以中细砂-粉砂开始依次沉积了7、6、5、4、3号等煤层,而且3-5号煤层在区内西部为一合并层,向东部分叉,1、2号煤层为薄煤(线)层,全区不可采,6、7号煤层为大部不可采。

本组厚约104m。

二叠系(P)

下统山西组(P1s)K3标志层(俗称北岔沟砂岩)整合于太原组之上,区内稳定发育,为灰白色中、粗粒砂岩,底部含砾,本砂体垂向上表现为多阶性,发育大型板状斜层理。

厚度较大与K2标志层易于区别。

向上依次沉积了山4、山4-1、山4-2、山4-3、山3、山2、山1号煤层。

其中山4、山4-2号煤层为本组局部可采煤层。

在各煤层间有泥岩粘土岩发育,本组以灰色调为基本色。

本组厚30.19—93.68m,平均53m。

下统下石盒子组(P1x)

与下伏山西组地层整合接触。

上部为灰、黄绿色砂岩、砂质泥岩及薄层灰色粘土质泥岩,顶部为紫红色斑块状含粘土质泥岩(鲕状结构),即所谓桃花泥岩。

下部为灰色、黄绿色砂质泥岩、泥岩及灰白色砂岩,夹1-2层极不稳定的薄煤层。

底部为灰白色胶结坚硬的中-粗粒砂岩(K4),一般厚约5m,本组地层厚40.00—83.00m,平均43.00m。

上统上石盒子组(P2s)

上部多为紫红色砂质泥岩、中砂岩,中部为紫色、灰绿色粉砂岩、中砂岩、砂质泥岩。

下部以中粗砂岩为主,夹有粉砂岩、砂质泥岩,另外,上部岩石胶结疏松,易风化破碎。

底部为黄绿色厚层状砂岩,厚8m左右,为与下伏下石盒子组之分界砂岩(K6),其下的紫色斑块状含粘土质泥岩(相当桃花泥岩)可作为K6的辅助标志。

本组厚100.00-350.00m,平均132.00m。

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

上统石千峰组(P2sh)

砖红色砂岩、粉砂岩、砂质泥岩夹1-2层薄层淡水灰岩,底部为一层灰绿色中-粗粒砂岩、含砾粗砂岩,层位稳定,一般厚9m。

为与上石盒子组分界砂岩(K7)。

本组厚0-86.00m,平均70.00m。

本组地层仅在井田东北部赋存。

侏罗系(J)

下统永定庄组(J1y)

主要岩性:

以灰、灰绿、灰黄及灰紫色等杂色砂岩及薄层状砂质泥岩及灰黑色泥岩、含炭质泥岩为主,底部为一层层位稳定,但厚度不一的粗砂岩、砂砾岩(K8)。

本组地层仅赋存于井田北东部,本组厚度0-81.50m,平均50.00m,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

中统大同组(J2d)

由灰白、浅灰色碎屑岩,灰、灰黑色粉砂岩、砂质泥岩组成,底部为一层厚度变化较大的灰白色粗砂岩(K11)。

地层北东厚南西薄,被冲刷剥蚀严重,使本组地层厚度锐减,其厚度由0—40.00m,平均20.00m,井田内可采煤层已被剥蚀殆尽,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

白垩系(K)

下统左云组(K1z)

出露于井田中部、北部,不整合于下伏地层之上。

岩性以灰白、灰紫、棕红色砂砾岩、泥岩为主,夹有喷发岩流玄武岩。

砾石成份复杂,主要为变质岩、砂岩、玄武岩、石灰岩,分选差,易风化,厚度0-85.00m,平均40.00m。

第四系(Q)

中、上更新统(Q2+3)

出露于元子河两岸。

上部为亚砂土,浅黄色,土状,垂直节理发育,底部有卵砾石层,本组厚约0-40m,平均15m。

与下伏地层角度不整合接触。

全新统(Q4)

分布于元子河河谷。

由亚砂土、砂及砾石组成,厚0-15m,平均5m左右。

三、水文地质

1、区域水文地质

马道头井田位于大同煤田西南部,区域四周为侵蚀型中高山区。

北部为园-平顶山脉,主峰标高1815-2060m,西部为碑堰山脉,主峰标高1701m,东部为峙峰山脉,主峰标高1714m,南部为洪涛山脉,主峰标高1947m。

中间为较开阔的低山丘陵区,沟谷纵横,地形复杂,井田一带地面标高在1390-1717m之间。

2、井田水文地质条件

井田属低山丘陵区,地表多为第四系黄土覆盖,东北部有基岩出露,总的地势呈中西部低,北、东、南三面高,井田内地形最高点位于东部全羊头山,地面标高1709m,最低点位于元子河与酸茨河汇合处,地面标高1412m。

地面相对高差在297m。

2.1、地表水体

井田及周边分布的河流有元子河、大峪河、十里河。

2.2、井田含水层

2.2.1、奥陶系石灰岩含水层

为井田煤层下伏主要含水层。

从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看,井田所处位置为神头泉域北东部补给与径流区之间,岩溶裂隙发育程度受断裂构造控制,即构造破碎带及其附近岩溶裂隙发育较强烈,从而造成了不同部位富水性差异较大。

本次勘探施工中揭露奥陶系灰岩含水层的钻孔有4个,揭露厚度99.23-125.40m;有1个钻孔(Zk1107)施工至本溪组地层时,孔底漏水,测定水位与奥陶系灰岩含水层水位相接近,为与煤系地层的混合水位,较奥陶系灰岩含水层水位偏高近10m。

以往资料中有2个钻孔揭露奥陶系灰岩含水层,揭露厚度104.80-168.17m。

属马家沟组,岩性为深灰色厚层石灰岩白云质灰岩间夹薄层泥灰岩,底部有一层厚约2m左右的灰黄色、灰色角砾状灰岩,不稳定。

灰岩顶面以下40-60m、70-80m段,岩芯破碎,岩溶裂隙发育,可见有5-10mm小溶洞。

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井田一带奥陶系灰岩厚度220m左右,含水层厚度50-80m。

2.2.2、石炭、二叠系砂岩含水层组

该含水层组包括石炭系太原组,二叠系山西组、上下石盒子组地层中所含的各层砂岩含水层,与泥岩及砂质泥岩互层。

a石炭系太原组含水层:

该组岩性由灰、灰白色砂砾岩、粗砂岩、细砂岩组成。

在5(3-5)号煤层顶板发育一层厚度为15m左右的砂砾岩与粗砂岩,岩心中可见小裂隙且局部破碎,钻孔遇该层砂岩耗水量增大。

b二叠系山西组含水层:

岩性以灰色、灰白色粗砂岩为主,底部有一层石英砂砾岩或粗砂岩,厚3-21.33m。

胶结较致密,节理裂隙发育程度低。

c二叠系石盒子组含水层:

下部岩性为紫红色砂质泥岩、灰色砂岩,上部为灰绿、灰白色含砾粗砂岩,厚10-36m。

以泥质胶结为主,节理裂隙一般不发育。

2.2.3第四系冲、洪积层含水层

主要分布于井田中部元子河两岸阶地及河谷中,厚度0-30m,以砂土为主,夹有砾石、砂石层,多数民用水井均取自于该层水。

在沟谷低洼处发育有岩石风化壳,由残积砂砾石组成,厚度1-5m。

裂隙发育,埋藏深度一般为20-40m。

四、瓦斯与煤尘

矿井为低瓦斯矿井

 

五、工程招标内容

副斜井井筒工程,井筒总长度1000m,坡度为-7度。

巷道表土段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护,混凝土强度为C25,支护厚度450mm;基岩段采用锚网喷支护,喷厚150mm。

巷道净宽5.0m,净高4.0m,净断面17.32m2。

表土段长82.055m,片石砂浆铺底,厚0.2m,片石砂浆上铺设0.3m混凝土,其他段铺设0.3m混凝土。

整个井筒掘进断面分二种:

会车站段掘进净断面为29.74m2,其他地段巷道净断面均为17.32m2。

井口坐标及标高为X=4032310.400,Y=19537529.500,Z=+1106.000。

第三章施工方案

根据井筒工程技术特征,招标文件有关要求和地质资料,结合我公司斜井和平硐施工经验,通过方案论证,确定采用如下方案进行施工。

掘进:

明槽开挖段,采用1m3反铲式挖掘机分层挖掘;暗挖段采用人工配合小型挖掘机掘进;基岩段采用钻爆法,使用YT-28型风动凿岩机打眼,中深孔光面爆破。

装岩(土):

明槽开挖段采用挖掘机直接将土装入无轨防爆胶轮车,暗挖段和基岩段采用ZL-40型装载机装岩。

提升运输:

采用无轨防爆胶轮车运输。

搅拌系统:

井口附近设集中搅拌站,JS—750L搅拌机搅拌砼

支护:

砼支护段采用整体金属模板,砼输送泵将砼直接入模,风动震动棒捣固;锚喷段为MFC-3630/1360型锚杆钻机钻锚锚杆,PZ—V型喷浆机喷射砼。

测量:

全站仪测量,激光指向仪指向。

通风:

FBDNO6.3/2×30KW局扇、φ800mm风筒通风。

压风:

GA110—8.5型空压机集中供风。

排水:

DC50-80×5型卧泵排水

附: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第四章施工准备

一、技术准备

收集并熟悉有关技术文件,熟悉当地有关矿山建设法规,设计和施工图,收集地质、地形测量、近井点和高程基点及附近测量标桩资料;掌握矿山设计的主要技术特征、主要单位工程设计工艺和装备、工业场地平面布置;严格执行公司制定的图纸会审和技术(合同、安全)交底管理制度,逐级进行技术(合同、安全)交底工作,积极参加工程设计交底。

认真组织人员编制单位工程施工作业规程或专项施工措施,以确保工程施工能够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合同要求顺利进行,使工程施工顺序安排合理,施工人员能够熟练掌握操作要点,工程施工能够满足质量标准、施工规范、设计和安全规程等要求。

二、施工人员进场

按工程施工准备计划、工程开工需要,分期分批及时组织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

三、工程准备

1.完成实测、定位工作

为了保证工程定位和标高的正确性,需对甲方提供的定位点和水准点进行校核。

校核定位点时,可先根据定位点的坐标,反算求出边长和夹角,然后实地校测。

校核水准点标高是否正确时,可用水准仪实地校核甲方所提供的水准点之间高差,发现问题时请甲方处理。

数据的准确无误,是保证整个施工测量结果正确的基础,使用前一定要对定位点和水准点进行校核,同时还得弄清平面坐标和高程属于何种系统,应与设计的系统一致。

2.完成四通一平工作

3.完成临时房屋建筑

根据施工需要,严格按设计要求和标准进行临建。

4.器材准备

(1)设备供应

根据施工要求,提前做好施工机械设备的检修计划,保证设备及时到位并投入使用。

(2)材料供应

永久或临时工程的主要材料(包括:

钢材、木材、水泥、砂、石、砖瓦等)根据施工图编制预算组织供应;零星材料提前做好计划。

(3)工具、仪表、劳保用品供应

工器具、仪表及需要的劳动保护用品,根据施工需要及时组织货源,落实供应。

四、井筒施工准备

井筒施工准备主要包括供电、供水、压风、搅拌、通风、排水等几大系统的施工,变电设备安装、压风机房施工及压风机安装、混凝土搅拌站安装等。

第五章施工工艺

一、施工顺序

施工准备→井筒表土段施工→基岩段施工→水沟、台阶滞后工作面100m施工→铺底工程待主体工程结束后,采用后退式施工。

二、表土段施工

本段采用普通法进行施工。

1、明槽段施工

(1)土方剥离范围:

a.土方剥离范围为自然地坪沿井筒底板进入稳定土层范围四周放坡线内,保证不剥离处的井筒拱顶至自然地表间有4m以上的土层。

b.放坡与留设施工工作面:

表土风化段采取1∶1放坡;考虑到井筒侧壁支模固定、毛石基础砌筑质量问题,在基础外侧预留500mm,以便于立模砌筑。

(2)挖掘机械:

采用1台1.0m3挖斗反铲挖掘机,3辆无轨防爆胶轮车外运土方;

(3)土方剥离方式及顺序:

a.剥离方式:

土方剥离后采取挖掘机挖掘成槽;

b.剥离顺序:

挖掘机先剥离上部一层,机械采取倒退式挖掘;机动车在挖掘机的倒退方向的位置,挖掘机旋转挖装;完成第一剥离土层,进行第二层段时,挖掘机以同样的退挖方向进入槽中剥离。

(4)土方外运:

留足用于回填的土方量;按建设单位指定的地点弃土。

(5)基坑槽的防雨防风暴技术处理:

A.基坑槽的边坡、上缘附近地面的处理:

为防止基槽边坡的土在基槽回填前,因雨水、风暴等因素影响而导致滑坡阻碍施工,须对坡面、山体等处进行硬化处理;处理方法如下:

将施工完的基槽边坡面上,先喷50mm厚一层砂浆;在已完喷浆层上,用2.5英寸的钢钉钉挂设钢丝网(Ф4网格50×50mm)一层,钢丝网在边坡顶部延伸到地平面各方500mm,然后再喷50mm厚砂浆层,保证喷厚、表面平整。

基坑槽上边缘向槽外各方2m范围的附近地面,均喷80mm厚的砂浆层,用以防止地面水及雨水对基槽上边缘的冲刷和浸渗,而造成滑坡或塌方。

基坑槽上缘附近地面处理完后,再在距基坑槽上缘线向槽外500mm处的硬化地面上用M5水泥砂浆、机制砖砌筑一道300mm高、宽240mm闭合的挡水墙,挡水墙的侧、顶三面用1:

2.5水泥砂浆抹15mm厚;在施工通道处(斜井入口端)挡水墙的两侧做成坡道,坡道宽留设5m,向挡水墙外伸至3m。

B.槽底设置雨水井,圆积水井的内径Ф600mm,深800mm,用M5水泥砂浆砌机制砖壁厚240mm,井底铺设一层碎石厚150mm;集水井设置的位置在所开挖基槽的最低处,并使各处水流入畅通。

(6)基础坑槽土方回填施工:

回填土的施工,必须待剥离段的井筒全部施工完成并经有关单位对施工完的井筒验收合格后进行。

回填方案:

从基坑槽处开始进行施工,采用机械回运土方,分层铺土,人工配合机械夯实。

2、暗挖段施工

采用小挖掘机直接挖土装土,人工手镐、风镐配合刷帮

3、排矸(土)

工作面采用挖掘机向无轨防爆胶轮车内装载,无轨防爆胶轮车直接从工作面运输矸石到建设单位指定地点。

4、支护

表土段为钢筋混凝土支护。

a、立模:

砼支护段采用18号工字钢拱架,墙拱部均为定型钢模板,墙部模板规格为1500×300mm,拱部模板规格为1500×200mm。

外模立模骨架采用φ18mm圆钢,φ50mm管架横向固定,模板随浇随用铅丝绑扎在钢筋上。

b、钢筋施工:

钢筋在地面加工,长度一般为3~5m,横筋要按设计曲率半径弯成弧形;对弯曲和生锈的钢筋先在地面调直、除锈,锈蚀严重或带有油脂的钢筋不得使用;向井内运送钢筋时,必须用绳子将钢筋分类捆紧绑牢平放在运输车上;按设计要求的规格、数量、间距布筋,误差必须符合质量标准的有关要求;绑扎钢筋时,不得歪斜或错上错下的现象,钢筋结点要靠严绑紧;根据图纸设计要求,绑扎钢筋横筋搭接长度不小于35d,钢筋外保护层和内保护层厚度要严格按照要求预留,并不得有露筋现象。

c、铺底

明槽段双层铺底,底层为片石砂浆,厚度200mm,上层为混凝土铺底,厚度300mm。

d、浇注砼:

井口工业广场设料场,设置两台JS—750型搅拌机和HPD1200B型自动计量系统,施工明槽段时搅拌好的砼采用砼输送泵直接浇注入模。

砼入模后风动震动棒捣固,随浇随捣。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

5、回填明槽:

a.明槽段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回填施工,回填时由基槽最低处开始,将基槽内的杂物等清理干净;组织人、机力量进行连续施工。

土料必须符合回填土的要求,不得用腐植土和带有杂物土。

b.回填土经机动车运回后,堆放到基槽边缘处,人工进行回填铺土,每层虚铺厚度在250—300mm,使用蛙式打夯机或冲击夯施工,夯实后达到150—200mm;保证回填土的密实度,掌握土的最佳含水率,要求压实系数达到85%以上。

c.回填土层间施工的接茬尽量错开500mm以上,局部边缘不宜夯到位置应采用人工夯配合施工。

三、基岩段施工

1、掘进

基岩段采用YT—28型风动凿岩机、φ22mm中空六角钢钎杆、φ42mm“一”型合金钢钻头凿岩,眼深2200mm~2400mm,实行光面爆破作业。

装药联线及放炮:

打完眼后,用扫眼器吹净炮眼内岩粉等杂物,放炮员按照爆破图表要求分别将电雷管和火药装入炮眼内,用竹质或木质炮棍轻轻捣实,并封上炮泥。

采用反向集中连续装药,大串联联线方式,放炮母线采用铜芯绝缘线。

检查装药联线后,班长、瓦检员、放炮员撤离严格按照“一炮三检制”和“三人连锁放炮制”制度进行作业。

待放炮员最后离开工作面至躲炮距离外的安全地点,发出放炮警号,采用MFB—200型起爆器进行放炮。

爆破材料为:

煤矿许用乳化炸药,药卷直径φ35mm,I—V段煤矿许用毫秒延期电雷管,MFB—200型发炮器起爆。

在施工过程中,根据爆破效果优化爆破参数。

附:

基岩段炮眼布置图

爆破原始条件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1

岩石硬度

f

4~6

4

炮眼直径

mm

42

2

掘进断面

m2

17.32

5

乳化炸药直径

mm

35

3

凿岩机台数

5~6

6

雷管

68

爆破参数表

眼号

炮眼

名称

眼数(个)

炮眼

深度(m)

角度

装药量

装药结构

封泥长度

联线方式

起爆顺序

水平(º)

垂直(º)

每眼

合计

Kg

Kg

1~4

掏槽眼

4

2.4

86

88

4

0.6

16

2.4

反向装药

不小于0.5米

串联

1

89%

5~33

辅助眼

29

2.2

90

90

2

0.6

56

17.4

2

100%

34~56

周边眼

23

2.2

86

90

2

0.3

38

6.9

3

100%

57~68

底眼

12

2.2

90

78

4

0.6

44

7.2

4

100%

合计

68

33.9

说明:

雷管选用煤矿许用毫秒级电雷管,炸药选用煤矿许用二级乳化炸药。

预期爆破效果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1

每循环工作面进尺

m

2

5

每循环炮眼总长度

m

150.8

2

每循环破岩实体

m3

41

6

每m3原岩雷管消耗量

个/m3

1.66

3

单位原岩炸药消耗量

kg/m3

0.83

7

每m巷道雷管消耗量

个/m

34

4

每m巷道炸药消耗量

Kg/m

16.95

8

2、运输

采用5t防爆胶轮车运输,装载机装载,防爆胶轮车直接从工作面运输矸石到建设单位指定地点。

3、支护

(1)临时支护

采用前探梁或液压点柱作临时支护,岩石破碎时,可选择首先喷射砼50mm厚封闭围岩(永久支护的一部分)。

(2)永久支护

拱部采用MFC—3630/1360型锚杆钻机钻、安锚杆,墙部采用YT—28型风动凿岩机打锚杆眼,专用锚杆安装机安装锚杆;

喷射混凝土:

采用PZ—V型喷浆机喷砼,喷射顺序为从基础开始,先墙部,后拱部,喷砼前,挖出两帮的基础达设计尺寸,并将受喷岩面用风水冲洗干净,喷砼前埋设厚度标志。

喷浆机安放在工作面后20m,通过φ57×3mm无缝钢管和喷枪向受喷岩面喷射砼,喷浆机安放位置随着工作面的延伸而前移。

喷射厚度150mm,施工时在混凝土中加入早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