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说课稿范本.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966774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102.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美说课稿范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高中美说课稿范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高中美说课稿范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高中美说课稿范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高中美说课稿范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美说课稿范本.docx

《高中美说课稿范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美说课稿范本.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美说课稿范本.docx

高中美说课稿范本

自我介绍: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_____号考生。

说课: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____________》。

首先我们来进行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节课出自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高中《美术鉴赏》第__课。

欣赏和评述新课标提出的新的学习领域

1、本节课分____个部分内容,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节课贯穿了______以后的整个教学,是学生进一步顺利、快捷操作____的基础,也是形成学生合理知识链的重要环节。

(这条基本上通用)

3、本节课联系了________和_________,在以后学习______具有重要意义。

4、本节课是在学习______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___________的关键。

(以上4条,灵活运用,不用全部说上就行。

可以参考序言中的句子,主要是说学习本节课的意义。

)接下来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2、

(只要说出本节课要讲的知识点,也是重点难点就行)

能力目标;1、通过讲练结合,培养学生处理____、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分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与他人沟通交流、分工合作的能力。

3、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需要选择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

2、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对学习计算机的热情。

(对于教学目标,因为时间短,不一定要分成这三个目标,只要说出3点就行。

当我们对教材进行了分析并且了解了教学目标之后,就不难理解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难点

重点:

难点:

(对于重点、难点,依然是说出本节课的内容就行,可以参考本节课的题目和各部分的标题)

那么,究竟应该怎样来完成本节课的任务呢?

下面说一下本节课的教法和学法。

教法:

1、范例、结合引导探索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精讲、学生多练,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3、采用类比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自主学习,从而体验到独立获取知识的喜悦感。

4、通过“教”“学”“放”“收”突破重点和难点。

(根据需要任意选取教法。

2-3个就行。

根据时间自行安排。

教学相长,本节课我所采用的学法主要有两个。

学法:

1、主动学习法:

举出例子,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同时,教师层层深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知识,培养学生思维想象的综合能力。

2、反馈补救法:

在练习中,注意观察学生对学习的反馈情况,以实现“培优扶差,满足不同。

最后我们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本节课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所需教具是教师机---学生机、投影仪、黑板、等。

我将本节课分为三个部分。

用约5分钟时间进行导入部分,主要是复习和引入新课。

用约20分钟时间进行正体部分。

主要是通过讲练结合的方式完成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部分的学习。

最后,用约5分钟的时间进行尾声部分,主要是小结和作业。

或者说是,对本节课进行总结以及布置作业。

(1、关于讲练结合,如果是理论课,练就表示做习题,如果是操作课,就表示上机实际操作

(2、我是按一节课40分钟分配,待考证。

(3、大概模式是这样的,你根据时间要求自行取舍吧。

(4、声音一定要大,语速不能太快。

对于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等表示你说课流程的词汇要突出。

但是,不要板书,浪费时间。

(5、注意,偶尔要看一下评委,眼神交流。

最后要说“说课完毕”

对于试讲,引出这节课,之后顺手把本节课的题目写黑板上。

要用力写清楚。

如果觉得整节课讲不完,你可以说我今天主要讲____几部分。

因为没有学生,所以讲的不要太散,要有思路.如果能显出你跟学生交流的过程就显一次,不然的话,就直接讲自己的。

试讲完毕

答辩如果是评委直接提问,简单想想回答即可。

如果是给你纸条自己看,你就不要读题了,普通话一般,呵呵`思考半分钟,说首先我来回答第一题。

答辩完毕,请老师多多指导。

(鞠躬)

 

说课的整体思路,按这个,就是记不住,也能顺着说出来点东西。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有时根据需要也会说上关键点)

教法和学法导入(5分钟)

教学过程正体(20分钟)

尾声(5分钟)

 

19课 不到园林 怎知春色如许——漫步中外园林艺术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本课与建筑艺术欣赏的内容并列,介绍了中外杰出的园林艺术成就。

园林是单体建筑的环境,又包括在广义的建筑范畴之中,可谓建筑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因为园林的创作素材既可以包括山丘、河流、花木甚至动物等自然元素,又可以包括雕塑、碑刻、小桥、石级等建筑小品,并且相对于建筑而言可以较少地受到使用功能的限制,可以自由地发挥创造,因而创作手法极为丰富、灵活,往往营造出独具特色、美轮美奂的艺术气氛和效果。

因此,在这里极有必要将古今中外优秀的园林艺术介绍给学生,从而帮助学生开阔眼界,提高审美品位,感受园林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

  园林是人与自然紧密结合、相互交融的产物。

人来自于自然,有热爱自然的本性,因此愿意在自己的人工生活环境中引入自然的元素,或在自然环境中加以人工的雕琢,创造赏心悦目的游憩空间,表达自己对美的追求。

园林往往比建筑物更多地表达出造园者对优美意境的追求、对内心情怀的抒发,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与建筑艺术同样,形形色色的园林也反映出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乃至哲学思想。

对不同民族、国家的园林艺术的介绍,可以为大家打开一扇窗,从中窥见它们背后文化传统与审美趣味的差异。

对其中异同的比较与分析,也将是非常有趣而值得探讨的话题。

  此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园林的特殊地位。

如果说中国的建筑在古代被视为“匠人之学”,没有被列入高雅艺术的范畴,并且为文人士大夫所不屑的话,那么中国传统的叠石理水的造园艺术,却被历代文人视为与琴棋书画同样高雅的艺术追求和修养。

他们亲自进行设计、创造,借园林的风格表达自己的人生追求和感悟,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不仅在诗词歌赋中留有大量关于园林的记述,还流传下一些关于造园理论和方法的专门著述。

正因为如此,中国的苏州园林被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

有趣的是,发源于苏州的昆曲艺术则同时在列。

其实这并非巧合,它们二者都集中地体现着极富东方美学神韵的中国传统艺术精神。

从《牡丹亭》中杜丽娘唱出“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的词句开始,昆曲的许多内容都和园林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常常取材于园林或吟唱于园林,二者有一种天然的契合。

因此,本课的题目引用这个名句,也是想表达昆曲与园林相融的特殊意味。

  总之,学生们应该深切领会中国园林艺术的精髓,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拓宽眼界,兼容并蓄,领略外国造园艺术的成就,不能固步自封,这样才能对古今中外的园林艺术概貌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从而客观地评价中国园林在世界上的地位、意义和价值,更好地理解民族传统,将其发扬光大。

这就是本课的教学目标。

   

(二)内容结构

  本课围绕着世界各国的园林艺术展开讲解,大致分为七部分。

  引言部分包括1—6自然段,是全文的统领和概括,总体阐释了园林的形式、性质、功能以及文化内涵等。

  第二部分包括7—13段,主要讲述中国园林的艺术特色。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是中国造园专著《园冶》(成书于明代,作者计成)中的名句,概括了中国古典园林写仿自然、寄情山水的艺术特色。

  第三部分包括第14—16段,描绘了日本传统的“枯山水”园林的艺术氛围,并阐述了日本园林与中国园林的渊源和发展演变过程,点明了日本园林独特的艺术价值及对西方园林的影响。

  第四部分包括第17—20段,先是以对人文主义的描述阐释意大利人文主义园林的发端,而后介绍了它的实用价值、造园形式和艺术风格。

  第五部分包括21—23自然段,介绍了法国古典园林的艺术风格、法国造园大师安德烈•勒诺特及其代表作——维贡府邸和凡尔赛宫花园。

  第六部分包括23—28段,先是用诗人蒲柏的名言点名英国园林与绘画的深刻渊源,而后介绍了英国“风景画”园林的发源、艺术特色和著名造园师布朗。

  第七部分包括29—31段,概括阐述了现代景观园林的多样性、设计元素以及所服务的对象。

最后概括全文,阐述了园林艺术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和它的独特意义。

   (三)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

本课是园林艺术赏析课,教学重点是帮助学生了解中外园林的主要流派及其特征,建立对园林艺术概貌的认识,培养初步的鉴赏能力。

在园林艺术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分支,各自有着独特的文化传统、审美追求、造园手法和艺术风格。

我们无需争辩它们之间艺术水平的高下,而应包容地看待艺术的多样性。

因此,本课只是给出一些基本的介绍,而无过多评述。

掌握这些内容,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基本的艺术修养,从而逐步建立自己的审美观。

   难点: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探索不同园林艺术流派的产生原因及发展脉络,从而学会分析艺术现象背后的本质原因和决定因素。

这种思维的训练在前面的建筑欣赏课中已经反复提及,在这里应该继续巩固和加强。

和其他艺术一样,园林艺术表面看来五光十色,而形形色色的风格其实都是不同的表现形式。

在这些形式背后,有更深层的自然、社会、文化乃至生活方式等原因,复杂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影响着各个流派的产生和发展。

这种相互关系及其内在规律,是我们在学习艺术史中应当特别注意的。

对它的分析与探索,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二、教学内容资料

   

(一)作品分析

   北京北海公园

  北海及团城位于北京市中心,故宫的西北侧。

北海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帝王宫苑,始建于辽代,仿照蓬莱仙境建瑶行宫,到金代时扩湖叠石,营建广寒宫,元代又三次扩建琼华岛,并以岛为中心修建了帝都和宫苑。

以后又经明清两代扩建,具今日之规模。

  北海占地面积约70万平方米,水域广阔,占全园面积的一半以上。

明代北海、中海、南海合称三海,又称太液池,并列为禁苑。

民国初年,中海和南海合并一园,称中南海,北海另辟一园。

  琼岛位于湖的南侧,是全园的中心,金代称琼华岛,元代更名万寿山,后因山顶建白塔,又名白塔山。

岛上的建筑依山而建,高低错落、鳞次栉比,按其布局大致可分为以白塔为主体的东、南、西、北四个部分。

琼岛的顶部矗立着高达35.9米的白塔,始建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

山的南坡以永安寺为主体,有法轮殿、正觉殿、普安殿、钟鼓楼等建筑,这些建筑均为歇山顶,并覆盖有黄、绿、紫等各色的琉璃瓦,自山顶俯瞰,色彩斑斓,蔚为壮观。

  永安寺西的悦心殿是皇帝接见群臣和处理朝政的地方,其后的庆霄楼是帝、后冬日观冰嬉戏之处;山的西坡有琳光殿和阅古楼。

阅古楼是皇帝私人藏书的地方,楼平面呈半月形,楼上下共25楹,左右合抱,墙壁遍嵌《三希堂》法帖刻石495方,保留了魏晋以来书法家的墨迹,汇集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精华。

其中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王《伯远帖》刻石被称为稀世奇珍,并称“三希”。

  山坡上的亩鉴室、烟云尽态亭、甘露殿、蟠青室、摄山亭等古代建筑,古雅幽静。

山的北坡有仿江南镇江金山寺而建的漪澜堂和道宁斋、碧照楼、远帆阁、延楼等,与太液池北岸五龙亭、西天梵境隔水相望,构成太液池畔交相辉映的两组重要建筑群。

山的东坡林木成阴、怪石嶙峋,崖洞深邃,自山门、石桥、牌坊至智珠殿、见春亭,构成燕京八景之一的“琼岛春阴”,至今还保存有清乾隆皇帝题诗碑。

  太液池东、北沿岸亭台楼阁掩映在绿丛碧波之间。

优美如画的画舫斋,建筑精巧秀丽,环水长廊盘曲深幽,可与江南园林的情调相媲美。

画舫斋北侧是三面临水的濠濮涧,假山琳麋,小桥曲折,却也另有一番天地。

  静心斋是北岸的主体,占地约1公顷,曾是清朝太子读书的地方,乾隆皇帝常在这里抚琴吟诵,故又称乾隆小花园。

全园以山石池水为中心,以斋亭楼轩点缀其间,飞瀑流水,往还萦回,景致变幻无穷。

此外,小西天、大西天、九龙壁、五龙亭、阐福寺等,也为湖光山色增添了无限风采。

   西班牙桃金娘宫庭院

  桃金娘宫庭院是西班牙阿兰布拉宫苑中的一座庭院。

阿兰布拉宫苑位于西班牙南部的古城格拉纳达,建造在一座海拔700多米的山丘上。

阿兰布拉宫的阿拉伯文原义为红宫,因为宫墙是红土夯筑的。

它是公元10世纪摩尔王朝建造的这座古城中作为要塞的城堡。

建成之后,其神秘而壮丽的气质无与伦比,成为伊斯兰建筑艺术在西班牙最典型的代表作,也是格拉纳达城的象征。

  桃金娘宫庭院建于1350年,是一个及其简洁的矩形庭园。

东西宽33米,南北长47米,近似黄金分割的比例。

中央有7米宽、45米长的大水池,占据了庭院面积的四分之三。

两边各有3米宽的整形灌木桃金娘种植物。

庭院东西两面是低矮的住房,与南北两端的柱廊连接,构图简洁明快。

南面的柱廊为双层,原为宫殿主入口,从拱形门券中可以看到庭院全貌。

北面有单层柱廊,其后是高耸的科玛雷丝塔。

池水紧贴地面,显得开阔而又亲切。

平静的水面使得四周建筑以及柱廊的倒影十分清晰,水池南北两端各有一个小喷泉,与池水形成静与动、竖向与平面、精致与简洁的对比。

两排修剪整齐的桃金娘篱,为建筑气氛很浓的院子增添了一些自然气息。

其规整的造型与庭院空间又很协调。

桃金娘宫庭院虽然由建筑环绕,却不感觉封闭,在总体上显得简洁、优雅、端庄而宁静,充满空灵之感。

颐和园

  颐和园位于北京市西北海淀区的西苑,有“中国古典园林之首”的美誉,是世界著名园林景观之一。

颐和园初为金代贞元元年(1153年)兴建的帝王行宫,明代改名为好山园。

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扩建,名清漪园,当时畅春园、圆明园和万寿山的清漪园、玉泉山的静明园、香山的静宜园并称为“三山五园”,而清漪园以其优美的自然景色独占诸园之冠,曾有“何处燕山最畅情,无双风月属昆明”之说。

后遭英法联军焚掠,光绪十四年(1888年),慈禧挪用海军军费白银3000万两重建,工程历时十年,竣工后更名为颐和园。

慈禧晚年多在园中度过,至今园中还可追溯到当时许多重大政治事件的痕迹。

  颐和园是人工创造的富有诗情画意的自然景色,它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占地面积约5000亩,其中四分之三的面积是湖泊——昆明湖。

环绕在山湖之间的宫殿、寺庙、园林建筑约3000余间,山水、花木、亭阁,桥榭融为一体,和谐自然。

全园可以概括为勤政、居住、游览三大区域。

勤政区,即政治活动区,以东宫门内的仁寿殿为中心,包括西侧配殿和仁寿门外的南北九卿房,慈禧后半生的大部分时间就在此处理政务;居住区在勤政区的西边,以玉澜堂、宜芸馆、乐寿堂三大庭园为主,用曲折迂回的游廊沟通各大庭院,具有园林的风格,慈禧生前就在这里居住;游览区是全园的主体部分,各种建筑主要分布在万寿山上和昆明湖的四周。

   颐和园佛香阁

  万寿山前山是颐和园的精华汇集之处,以中部排云殿、佛香阁、智慧海及东西两侧的转轮藏、石碑、五方阁、宝云阁等构成中轴线,楼阁依山而建,富有变幻,妙趣横生。

佛香阁高41米,为全园的最高点,是统率全园的主景,也是颐和园的象征。

在此眺望昆明湖,一眼望去,开阔的湖面一览无余,远处的西山也尽收眼底,雄壮之气顿生。

排云殿是慈禧太后举行诞辰庆典的受贺处,具有皇宫的豪华气派。

殿内至今还陈设有慈禧七十诞辰时大臣们奉献的寿礼。

“排云”二字出自晋郭璞《游仙》诗,诗有句“神仙排云出,但见金银台”。

宝云阁是铜铸佛殿,俗称铜亭,高7.55米,重达207吨,造型精美,工艺高超,十分罕见。

颐和园长廊

  万寿山下昆明湖畔,是著名的颐和园长廊,又称千步廊,长728米,共273间,是中国最长的长廊,是在乾隆十四年(1749年),乾隆帝专为生母孝圣皇太后观雪赏景而建的。

长廊迂回蜿蜒,如同彩带一般将勤政区、居住区、游览区联为一体,留佳亭、寄澜亭、秋水亭、逍遥亭分布在长廊之间,分别象征春夏秋冬四季。

长廊以精美的绘画著称于世,乾隆帝曾令画工到杭州西湖写生,将546幅西湖胜景和8000余幅人物故事、山水花鸟绘于廊上,至今已增至14000余幅。

   颐和园石舫

  长廊西端附近的湖中有一座巨石雕成的石舫,舫长36米,名清晏舫。

旧时农历的每年四月初八“浴佛日”,乾隆陪伴母亲孝圣皇太后在这里放生鱼虾。

清晏舫原来是中式舱楼,后被英法联军烧毁,慈禧太后后来把它改建成西式舱楼。

舫体的两侧设置有两个机舱,舱内陈设有西式的桌椅、餐具,慈禧曾在舫内进早餐和夜宵。

苏州园林

  苏州位于江苏省南部,是一座有2500年历史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著名的园林城市。

苏州园林历史悠久,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吴国的离宫别苑。

私家园林始于东晋,盛于宋、元、明、清,全盛时期全城多达200余处,目前尚存50余处。

  苏州古典园林承载着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大量信息,以其意境深远、构筑精致、艺术高雅、文化内涵丰富而成为具有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的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

1997年以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为典型例证的苏州古典园林,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2000年又将沧浪亭、狮子林、艺圃、耦园、退思园作为《苏州古典园林》扩展项目列入。

拙政园

  明正德四年(1509年)御史王献臣解官还乡建立此园。

取晋代潘岳《闲居赋》中“满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是亦拙者之为政也”句意,题名拙政园。

占地51590平方米,规模为现存苏州古典园林之冠。

留园

  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太仆寺少卿徐泰时营建东园,是为留园的前身。

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园归刘氏所有,俗呼“刘园”。

同治十二年(1873年)为盛氏购得,取“刘园”之谐音而易名“留园”,寓“长留天地之间”之意,占地23310平方米。

网师园

  南宋淳熙初,侍郎史正志居此,园名“渔隐”。

清乾隆中叶(1758年),少卿宋宗元在其地修建宅园,借“渔隐”原意,称为“网师园”,藉以表示自己隐逸清高。

网师园占地5400平方米。

   环秀山庄

  明万历年间为大学士申时行宅。

清代先后属刑部员外郎蒋楫、尚书毕沅、大学士孙士毅等所有。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归汪氏耕荫义庄,取名“颐园”。

园中主厅名“环秀山庄”,遂以厅名取代园名,称“环秀山庄”,占地2180米。

因园中有一座太湖石而著名。

日本金阁寺庭园

  从794到1868年,京都一直是日本皇家贵族居住的地方。

但它的黄金时代是1336—1573年,足利义满幕府统治时期。

在他的影响下,京都的文化生活极其丰富:

在彩绘方面有狩野画院;戏剧有能乐;园艺与建筑方面也非常发达,如龙安寺、金阁寺、银阁寺等。

金阁寺田野村风的建筑魅力及花园的宁静,使这里成了沉思、修行的好去处。

禅宗思想对这个时代的艺术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建于1495年的银阁寺就充分体现了这种朴素无华、节制有度的建筑风格。

  建于1394年的金阁寺共有三层,是中国传统与日本艺术的完美结合。

这是足利义满等人的作品。

他在晚年成了佛教的和尚,他死后,金阁寺成了纪念他的庙堂。

1950年,一场大火把金阁寺烧毁。

五年后,完全按照原样重新修建起来。

禅宗思想在该建筑处处可见,如笔直的柱子,建筑层越高柱子越细;还有最高层上的钟形窗户等。

金阁寺的名字正是得自于塔的最高两层的隔墙都是用金箔包裹的。

塔顶上还装饰着寓意吉祥的凤凰。

   意大利法尔奈斯庄园

  法尔奈斯庄园是罗马庄园建造盛期(16世纪40年代以后)的三大庄园之一,另外两座是埃斯特庄园和兰特庄园。

它大约建造于1547年,是红衣大主教亚历山德罗•法尔奈斯(即保罗三世)委托建筑师吉阿柯莫•维尼奥拉为他的家族建造的一座庄园。

后来又在庄园内建造了建筑和上部的庭园。

  维尼奥拉是继米开朗基罗之后罗马最著名的建筑师,曾在法兰西王宫中供职。

法尔奈斯庄园是他的第一个大型作品。

庄园府邸建于1547—1558年,建筑平面为五角形,具有城堡般的外观,是文艺复兴盛期杰出的建筑之一。

府邸前面有两块呈V字型布置的花坛,为中世纪样式,周围有高墙。

花坛与府邸之间有壕沟,上架两座小桥。

这部分花园主轴线的尽头还布置有岩洞。

现在这里只留下了果园,果园中央是十字形园路,交点上设计了喷泉,完全是中世纪特征。

  法尔奈斯主花园在府邸之后,与府邸隔着一条狭窄的壕沟,自成一体。

园中还有一座二层小楼,是红衣主教为躲避干扰的静谧住所。

花园围绕着小楼布置,呈长条形,依地势辟为四个台层及坡道,入口是栗树林围绕着的方形草坪广场,中心为圆形喷泉。

广场边有两个岩洞,外表以粗糙的毛石砌成,给人以整块岩石开凿而出的感觉。

洞内有河神守护着跌水,洞旁有亭子可供休息,并可欣赏广场上的喷泉。

中轴线上是一条宽大的缓坡,直到小楼前,甬道分列两侧,中间是蜈蚣形的石砌水槽,构成系列跌水景观。

第二层是椭圆形广场,两侧弧形台阶环绕着贝壳形水盘,上方有巨大的石杯,珠帘式瀑布从中流下,落在水盘中。

石杯左右各有一座河神雕像,手握号角,倚靠石杯,守护着水景与小楼。

第三层台是真正的花园台地。

中央部分为二层小楼。

中央是黄杨篱组成的植物花坛,两座马匹塑像用来活跃气氛。

这座游乐花园的三面均有矮墙,既限定了空间,又用作坐凳。

墙上有28根女神像柱。

  小楼后面,两侧有横向台阶通至最上层台地。

台阶下面有门通往外面的栗树林和葡萄园。

台阶的栏杆上装饰有海豚与水盆相间的小跌水。

花园的中轴线上有八角形大理石喷泉,镶嵌有精致的卵石图案,两侧还有喷泉。

后面是对称布置的三层台地,围以矮墙,过去建有花坛,现在只有简单的草坪。

中间有马赛克镶嵌的铺装甬道,一直通到庄园中轴线终端的半圆形柱廊。

柱廊由四座石碑组成,呈六角形布置。

碑身有龛座以及坐凳,装饰着半身神像、雕刻以及女神像柱。

园外有自然生长的大树,衬托着精美的柱廊。

  法尔奈斯庄园已经开始用贯穿全园的中轴线联系各个台层。

庭院建筑设在较高的台层,便于向园外借景。

园中精美的雕刻既丰富了构图,又活跃了气氛,同时也使得花园更加精致,实用与美观恰当地结合为一体。

   维贡府邸花园 安德烈•勒•诺特(法国)

  沃•勒•维贡府邸花园是法国勒•诺特式园林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它标志着法国古典主义园林艺术走向成熟。

它使设计人勒•诺特一举成名,而园主尼古拉•福凯却因此成为阶下囚。

   巴黎南面约50千米,靠近默兰有一个名叫“沃”的村庄,福凯从25岁起,就在此逐步购置地产。

大约1656年,福凯请著名建筑师勒沃为他建造了一座府邸。

担任室内外装饰及雕塑工作的画家勒布仑是17世纪法国最重要的古典主义绘画大师,1663年任皇家绘画雕塑学院院长,1666年创办罗马法兰西学院。

他早年在伍埃画室学画时与勒•诺特交往甚密,因此,向福凯推荐诺特作花园设计。

这样,一位理智的、有修养和想像力的庄园主和一流的艺术家会集一体,共同为世界园林艺术贡献了一幅经典作品。

   福凯是路易十四的财政大臣。

他生活并获取财富的年代,是路易十四个人统治的新时代的开端。

福凯是一位有功之臣,但他没有估计到,年轻的国王从孩提时代起,就有着惟我独尊的意志,这最终导致了福凯的毁灭。

尽管如此,从讲究排场上讲,福凯始终是路易十四效法的榜样。

  工程开始于1656年。

为了建成这一巨大的府邸花园,不惜拆毁了三座村庄,使园地呈600米×1200米的矩形。

为了园内的用水,甚至将安格耶河改道,前后动用了1.8万多劳工,历时5年始成。

不仅府邸本身富丽堂皇,而且花园的广袤和内容的丰富也是前所未有的。

   府邸采用古典主义样式,严谨对称。

府邸平台呈龛座形,四周环绕着水壕沟,周边环以石栏杆,是中世纪城堡手法的延续。

椭圆形广场与府邸平台之间,有一矩形前院,两侧是马厩建筑,后面是家禽饲养场和菜园。

  主花园在建筑的南面,整体布局对称严谨,绚丽多彩。

府邸正中对着花园的是椭圆形客厅,饱满的穹顶是花园中轴的焦点。

花园中轴长约1千米,两侧是顺向布置的矩形花坛,宽约200米。

花坛的外侧是茂密的林园,以高大的暗绿色树林衬托着平坦而开阔的中心部分。

因此,花园的布置由北向南延伸,由中轴向两侧过渡。

地势也是由北向南缓缓下降。

过了东西向的运河之后,地势又上升,形成斜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