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966639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50.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docx

《三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docx

三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

张畈中心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

陈耀兵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第1课时

第一单元测量

(1)长度单位:

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

1000101010

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100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

(2)重量单位:

吨(t)、千克(kg)、克(g)

1克(约1枚2分硬币的质量)1千克(约2包盐的质量)

1吨(约3头牛的质量)10001000

吨千克克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3)换算方法:

从大单位化小单位用乘法(个数×进率)

从小单位化大单位用除法(个数÷进率)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

(1)列加法竖式时:

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2)列减法竖式时:

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不够减,就向前一位退“1”,当10,与本位上数要加后,继续减。

 

第2课时

第三单元四边形

(1)四边形的特点:

有四条直的边,四个角。

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对边相等且平行。

长方形的特点:

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的特点:

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2)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

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正方形边长=周长÷4

四边形的周长=四条边的长度之和

5.如何在一个长方形中截取一个最大的正方形,通常以长方形的长为正方形的边长。

 

第四单元有余数除法

1、有余数的除法。

(1).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2)(余数要比除数小;反之除数要比余数大。

(3)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玫瑰

33枝

满天星

26枝

百合

44枝

b.包装问题。

注意是取少不取多。

如:

一束鲜花需要6枝玫瑰、8枝满天

星、7枝百合,那这些花最多可以扎成

几束?

33÷6=5(束)……3(枝)

26÷8=3(束)……2(枝)

44÷7=6(束)……2(枝)

3(束)<5(束)<6(束)

答:

这些花最多可以扎成3束。

c.坐船、坐车问题。

注意是使用进一法。

如:

一条船最多坐5人,那么37个人租几条船合适?

37÷5=7(条)……2(人)

7+1=8(条)

答:

至少租8条船合适。

(1)

第五单元时、分、秒

(1)时间单位:

时、分、秒6060

1时=60分1分=60秒时分秒

(2)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一圈是60秒。

(3)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每大格又分成5小格,钟面一圈就是60小格。

(4).钟面上有三根针。

最长最细的,跑的最快的是秒针。

他走一小格是1秒,走一大格是5秒,走一圈就是60秒。

最粗最短的,跑的最慢的是时针。

走一大格是1小时,走一圈是12小时。

中间那根针叫分针。

它走一小格是1分钟,走一大格是5分钟,走一圈是60分钟。

(5).1天=24小时(也就是说时针要走2圈。

(6).在时间问题里还要注意单位的正确应用。

我们要注意区分时间和时刻。

时间表示经过的一段空间,所以通常用小时、分钟、秒钟作单位;而时刻通常表示一个开始或者结束的一个点,所以通常用时、分、秒作单位。

比如走了1小时25分钟17秒钟,这是记录经过的时间,而1时25分17秒则表示一个时刻,代表从这个点出发,或者结束。

用我们学过的线段可以表示为:

经过时间(几小时几分钟)

开始时刻结束时刻

(几时几分)(几时几分)

开始的时刻+经过的时间=结束的时刻

结束的时刻-经过的时间=开始的时刻

结束的时刻-开始的时刻=经过的时间

 

第3课时

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

(1)列乘法竖式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3)在估算过程中把二位数看成最接近的整十数,把三位数看成最接近的整百数,而另一个因数不变;还就使用“≈”。

一、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和估算

1、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2、1和任何不是0的数相乘还得原来的数

3、三位数乘一位数:

积有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4、估算。

(先求出多位数的近似数,再进行计算。

如497×7≈3500)

二、两步连乘的应用题:

1、速度×时间=路程每节车厢的人数×车厢的数量=全车的人数

2、一个来回=2次一趟=2次往返一次=2次

3、(关于“大约)应用题:

①条件中出现“大约”,而问题中没有“大约”,求准确数。

→(=)②条件中没有,而问题中出现“大约”。

求近似数,用估算。

→(≈)③条件和问题中都有“大约”,求近似数,用估算。

→(≈)

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1)像

,…都是分数。

读作:

四分之三。

(2)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这个图形的

(3)比较分数的大小:

分母相同,分子大的那个分数就大。

分子相同,分母小的那个分数就大。

(4)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运算规则:

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5).“平均分”

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这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一,几份就是这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几。

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得的份数越多,它的每一份所表示的数就越小。

②1与分数相减:

1可以看作是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数。

(如:

1-

 

第4课时

第八单元可能性

.现实世界中有些事件的性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确定的包含一定存在的现象和不可能存在的现象;不确定的只包含可能出现的现象。

可能性

1、‘不可能和一定’,都表示确定的现象。

‘可能’,表示不确定的现象。

2、请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说一说。

①一定:

太阳一定从东边升起;月亮一定绕着地球转;人一定要喝水……

②可能:

三天后可能下雨;明天可能有风;下周可能会考试。

……

③不可能:

太阳不可能从西边升起;地球不可能绕着月亮转……

3、可能性:

(1)可能性相等(差不多)

(2)可能性大或小:

谁的数量多谁摸到的可能性就大(经常、偶尔、差不多)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搭配时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要有序地思考问题,这样搭配的时候就不会出现重复和遗漏。

4、单位转化的问题。

 

第二部分典型题目训练

第5课时

填空题

1.重量单位从大到小有(吨),(千克),(克)。

2.时间单位从大到小有(时),(分),(秒)。

3.长度单位从大到小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1.小明从一楼走到三楼用了8秒,照这样他从一楼走到五楼用()秒。

2.因数、因数、积都是同一个数,这个数是( 1)或( 0 )。

3.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是()秒。

分针走1大格是(),时针走1大格是()。

 分针走1圈是( )分; 秒针走1圈是( )秒。

4.、最小三位数和最大三位数的和是()

5.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一次,可得到原来这张纸的(

);再对折1次,得到这张纸的()

6.用4、3、0、9这四个数字组成的所有四位数中,最小的是(

),最大的是()。

7.测量从东莞到北京的距离,用()作单位。

8.在进位加法中,不管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都要向()进1。

9.一个数除以8,商是6,余数是7,这个数是()。

10.从7:

00到9:

20,经过了()小时(  )分。

11.四边形有()条边,()个角。

12.在有余数的除法中,除数是5,商是6,被除数最大是()。

13.一个数除以6,商是8,余数最大是(),此时这个数是()。

14.用4、0、6可以组成()个不同的三位数。

15.40的8倍是(),5个

是()

16.6个500的和的末尾有()个0,和是()。

17.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18.把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这张长方形纸的(   ),4份是这张长方形纸的(   ).

19.

里面有(   )个

,5个(   )是

20.被减数是18,减数是与差相等,减数是(  )。

21.一位数乘三位数,积是(三位数或四位数)

22把一根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是这根绳子的( )。

  

23 一个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周长是( )厘米。

  

24.一张红纸,用了七分之四,还剩()

25.一杯牛奶,喝了

,杯中还有()。

26.用两根同样长的铁丝,一根围成长方形,另一根围成正方形,它们的周长相等。

27用两根同样长的铁丝,一根围成长方形,另一根围成正方形,它们的周长(相等)

28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三次,每小份是这张纸的(    )。

29.用7、3、9三个数字可组成(  )个三位数。

30.两个数相除,余数是6,除数最小是()。

31..一个正方形花坛的周长是20米,它的边长是()米。

32最大的一位数乘最小的三位数,积是()。

第6课时

选择题

1.千克铁和1千克棉花()重。

A铁B棉花C一样

2.61人参加联欢会,每张桌子坐8人,至少要准备()张桌子。

A、6B、7C、8

3.小明把一根彩带连续对折两次,用了其中的2小段,他用了这根彩带的(  )。

A.2/2    B.2/6    C.2/4

4.三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   )位数。

  1、三                  2、四                 3、三或四

 

第7课时

判断题

1..把一个苹果分成3份,每份是它的三分之一。

()

2.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它的三分之一()

3.. 1和任何数相乘都得1。

(    )

4.1和任何数相乘都得任何数。

(    )

5.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    )

6.任何数和0相乘都得0.()

7.一位数乘三位数,积一定是三位数。

 ()

8.一位数乘三位数,积一定是四位数。

 ()

9.一位数乘三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10.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要比除数大

11.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长和宽也分别相等。

………………()

12.在减法算式中,差一定比减数小。

               (        )

13.1吨铁比1000千克海绵重。

                    (        )

14.四边形就是指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

15.我会判断对错。

()1、吃饭时,人一定会用右手拿筷子。

()2、右图的空白部分占整个图形的

()3、四边形就是指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4、3个

加上2个

是5个

,就是

()5、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32厘米,把它剪成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每个长方形的周长都是16厘米。

16.(对的打“∨”,错的打“×”)

(1)在减法算式中,差一定比减数小。

               (        )

(2)在5700〈5()00中,()里最大可以填8。

     (        )

(3)小明抛10次硬币可能都是正面朝上。

            (        )

(4)1吨铁比1000千克海绵重。

                    (        )

(5)两个完全一样的正方形不一定能拼成一个长方形。

 (

 

第8课时

计算题

1.万以内的加减法

423+349485+269367+824500+453726+598

726+598746+163501+389559+678687+49

940-762301-84708-389900-479700-678

2.分数加减法

3.乘法计算

247×6932×4765×7313×5499×3

789×7332×8586×9456×7887×6

207×6801×8601×8603×6508×5

604×8206×4508×4908×4507×7

640×4300×9600×5780×3360×4

230×4270×3380×5460×6800×8

4.除法计算

57÷837÷564÷756÷920÷759÷628÷372÷973÷854÷636÷665÷8

 

第9课时

比较大小

1.、在

里填上“>”或“<”。

2吨○2400千克

1

8吨○800千克

2在

里填上“>”或“<”。

 

第10课时

1.万以内的加减法

423+349485+269367+824500+453726+598

726+598746+163501+389559+678687+49

940-762301-84708-389900-479700-678

2.乘法计算

247×6932×4765×7313×5499×3

789×7332×8586×9456×7887×6

207×6801×8601×8603×6508×5

604×8206×4508×4908×4507×7

640×4300×9600×5780×3360×4

230×4270×3380×5460×6800×8

3.除法计算

57÷837÷564÷756÷920÷759÷628÷372÷973÷854÷636÷665÷8

 

第11课时

1.填一填

加数

564

878

356

加数

278

438

912

867

1000

2.填一填

加数

加数

987

658

389

988

563

854

657

867

3.填一填

被减数

964

878

856

减数

278

438

312

867

230

4.填一填

被减数

减数

987

658

989

658

563

854

657

867

 

第12课时

复习公式题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除数=被除数÷商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和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另一个加数=和---一个加数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长方形的周长=长×2+宽×2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

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

1小时=60分

1分=60秒

1小时=3600秒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0×任何数=0

任何数×0=0

1×任何数=任何数

任何数×1=任何数

分数计算

1=

同分母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同分母相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减

第13课时基础知识

1.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要(小于)除数。

2.在有余数的除法中,最大余数要比除数(小1)

3.计算加法,要从(个位)加起。

计算减法,要从(个位)加起

4.读整数时,要从(高位)读起。

5.三位数加三位数。

和是(三位数或四位数)

6.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7.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相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减

8.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分子大的哪个分数大

9.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分母小的哪个分数大。

10.一个分数。

它的分子=分母。

这个分数等于1

11.四边形的特征;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

12.四边形有;(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梯形。

13.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

14.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不容易变形),四边形和其它多边形具有(不稳定性)。

(容易变形)

15.把一个长方形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周长(不变)

16.认识时间,先认(时针),再认(分针),最后认(秒针)

第14课时基础知识

1.用两根同样长的铁丝,一根围成长方形,另一根围成正方形,它们的周长(相等)

2.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三次,每小份是这张纸的(    )。

3.一根绳子,对折1次,有2段.每段是这根绳子的().对折2次,有4段.每段是这根绳子的().对折3次,有8段.每段是这根绳子的().

4.列加法竖式时:

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5.列减法竖式时:

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不够减,就向前一位退“1”,当10,与本位上数要加后,继续减。

6.在进位加法中,不管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都要向()进1。

 

第15课时

8□5

+□6□

----------------

1539

□□7

+59□

--------------

1463

□8□

+7□4

-----------

1393

68□

+□04

-----------

13□3

□7

+2□

--------------

□23

□□

+□9

-------------

187

83□

--□25

-------------------

3□7

6□6

--□34

-----------------------

38□

第16课时

□□3

--23□

-------------------

494

□□6

+72□

-------------------

903

□8□

+2□5

-------------------

702

6□0

--□3□

-------------------

174

□0□2

--□9□

-------------------

95

□□9

×□

-------------------

29□3

 

第17课时

92□

×8

-------------------

□□□8

□□

×7

-------------------

18□

□□9

×□

-------------------

4□7

□÷7=5…○

○最大=()这是

□=()

□÷7=3。

6

□÷8=○。

□=()

○=()

▽=()

□÷○=5…2

○最小=()这是

□=()

 

第18课时

一,选择题

1、用两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A、4厘米  B、6厘米   C、8厘米

2、下面()图形不容易发生变形。

ABC

3、□96是一个三位数,□96×5的积最接近2000,□里数字是()。

A、3B、4C、5

4、甲把长方形分为甲、乙两部分(如左图),比较

乙甲、乙两个图形的周长()。

A、甲比乙长B、乙比甲长C甲、乙一样长

5、54人参加联欢会,每张桌子坐8人,至少要准备()张桌子。

A、6B、7C、8

6、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它的

,第二天看了它的

,第一天比第二天多看了这本书的()。

A、

B、

C、

二.我能列式计算下面的题目。

(1)8个

减去3个

得多少?

 

(2)从4个218里减去648,差是多少?

第19课时

、解决问题我最棒。

(33分,1~3题每题5分,4~题每题6分)

1、华誉养鸡场一房内有公鸡65只,母鸡只数是公鸡的7倍,这个房内共有多少只鸡?

2、

可以种几行?

还剩几棵?

 

3、小红和小丽同看一本书,小红看了

,小丽看了

,他们谁剩的多?

4、小红家、小丽家与学校正好在一条直线上,小红家离学校480米,小明家离学校345米,小红家和小明家相距多少米。

(想一想有几种情况)

 

5、学校买来800本书,准备用8个箱子装。

前7个箱子各装了105本,第8个箱子要装多少本?

6、小明的爸爸在河边挖了一块长方形菜地,长8米,宽5米。

他用篱笆把不靠河边的三面围了起来,至少得用多少米篱笆?

 

第20课时

一.我会画

下面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

(1)画一个边长是3厘米的小正方形。

(2)画一个长5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

(3)画一个周长是10厘米的四边形。

(4)用阴影涂出其中一个图形的

二.小华每天放学的时间是

在路上用了15分。

他回到家的时间是()。

三、细心填一填。

1、下面的事情能发生吗?

一定的画“ˇ”,不可能的画“×”,可能的画“○”。

(1)1+1=3     (  )   

(2)明天将下雨。

           (  )

(3)1时=60分  (  )    (4)今天是儿童节,明天会下雪。

(  )(5)小兰爱吃鱼。

(  ) (6)晚上就能看到星星。

     (  )

 

、第21课时

解决问题。

1、有一个长方形的花坛,它的周长是36分米,长是10分米,它的宽是多少?

                                                                                                                                   

 

 

、新园中学原有电脑149台,今年新买的比原有少51台。

学校现在共有电脑多少台?

 

 

3、商店购进875瓶饮料,第一天卖了229瓶,第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