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机运行维护规程1.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966607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48.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电机运行维护规程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发电机运行维护规程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发电机运行维护规程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发电机运行维护规程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发电机运行维护规程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发电机运行维护规程1.docx

《发电机运行维护规程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电机运行维护规程1.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发电机运行维护规程1.docx

发电机运行维护规程1

 

 

第一章     发电机运行技术参数

 

1.1 1号—2号发电机参数

1.1.1发电机

型         号

SFZ10-6/2410

额 定 容 量

1165千伏安

额 定 功 率

10000千瓦

额 定 电 流

1078安

额 定 电 压

6300伏

额 定 频 率

50Hz

功 率 因 素

0.85

额 定 转 速

1000转/分

飞 逸 转 速

1740转/分

转 动 贯 量

GD2=20吨-米2

励 磁 方 式

静止可控硅自并励

冷 却 方 式

定子线圈采用自循环Fla蒸发空冷

 

1.1.2SRCC三相全控整流桥

可控硅额定电流

500安

可控硅额定电压

1000伏

 

1.2 3号—6号发电机参数

型         号

TSL260/79-8

额 定 容 量

12500千伏安

额 定 电 流

11488安

额 定 电 压

6300伏

励 磁 电 流

437.5安

励 磁 电 压

187.7伏

额 定 频 率

50Hz

功 率 因 素

0.8

充 电 电 流

4800千伏安

调 相 容 量

10000千伏安

额 定 转 速

750转/分

飞 逸 转 速

1210转/分

接         法

4Y

计 算 效 率

96%

相         数

3

短   路   比

不小于1

转 动 惯 量

GD2=36.5吨-米2

冷 却 方 式

闭路循环空冷

 

 

1.3副机运行技术参数:

序号

名称

#1~#2副发电机

#3~#6副发电机

1

型号

SF800—6/1180

SF800—8/1430

2

额定功率PN

800kW

800kW

3

额定电压UN

6.3kV

6.3kV

4

额定电流IN

91.6A

116.4A

5

额定功率因数COSφ

0.8

0.8

6

极数2P

6

8

7

额定频率f

50HZ

50HZ

8

短路比FkO

1.089

1.254

9

电抗Xd

1.1

0.954

10

暂态电抗Xd'

0.175

0.193

11

次暂态电抗Xd”

0.132

0.124

12

额定励磁电流IfN

270A

221.3A

13

额定励磁电压UfN

39V

58.1V

14

飞轮力短GD2

0.3t.m2

1.13t.m2

 

1.4发电机型号系统说明及3号—6号发电机特性:

1.4.11号—2号发电机

SFZ10-6/2140

S—水轮发电机                     F—发电机组

Z—蒸发冷却                       10—兆瓦

6—磁极个数                       2410—定子铁芯外径(mm)

1.4.23号—6号发电机

TSL260/79-8

T—同步                           S—水轮发电机

L——立式励磁机配套               260—定子铁芯外径(cm)

79—定子铁芯长度(cm)            8—磁极个数

1.4.33号-6号发电机电气特性

保梯电抗                        XP=0.265

横轴同步电抗                       Xg=0.6226

纵轴同步电抗                       Xa=1.026

纵轴瞬变电抗                       Xa′=0.319

逆序电抗                        Xx=0.4435

横轴瞬变电抗                       Xg′=0.6226

零序电抗                        Xo=0.2655

励磁绕组电阻                       Yf=0.001105Ye(15℃)=0.294 

1.4.4#1~#2副发电机

S—水轮发电机                     F—发电机组

额定功率PN800kW                   6—磁极个数

1180—定子铁芯外径(mm)

1.4.5#3~#6副发电机

S—水轮发电机                     F—发电机组

额定功率PN800kW                   8—磁极个数

1430—定子铁芯外径(mm)

 

第二章 发电机运行监视与维护

 

2.1发电机各参数变化的运行方式

2.1.1额定情况下的运行方式

2.1.1.1发电机在额定参数范围内可以带满负荷长期运行。

2.1.1.2转子电流的额定值,应采用在额定功率因数和电压波动在额定值的±5%和周波变动在±1%范围内时,能保证发电机额定出力的最大电流值。

2.1.1.3正常运行时,定子线圈温度应在105℃以下,欠负荷运行时,定子线圈温度应保持在60℃至80℃之间。

2.1.1.4发电机投入运行后,未做温升试验前,如无异常现象,即可按照发电机的铭牌数据带负荷运行。

2.1.1.5转子和定子线圈及定子铁芯的最大允许监视温度,为发电机在额定进风温度及额定功率因数下,带额定负荷连续运行时所发生的温度。

2.1.1.6发电机在正常运行中各部分温度限额:

定子线圈温度                    105℃

定子铁芯温度                    90℃

转子线圈温度                    130℃

集电环温度                      120℃

2.1.1.7发电机推力、上导、下导轴承各温度的整定值为65℃发信号,70℃自动停机。

2.1.2进风温度变动时的运行方式

2.1.2.1发电机热风温度不得超过70℃,冷风温度不得超过35℃,不低于20℃,应以空气冷却器不凝结水珠为准。

2.1.2.2在不同进风温度时,发电机连续运行的允许出力规定以35℃为标准。

若有变化,定子电流的变化则按下表进行增、减,但应注意励磁电流不准超过额定值。

温度每上升1℃时,定子电流应降低1%运行。

进 风 温 度

35℃

36℃

37℃

38℃

39℃

40℃

1F-2F 定子电流变化(A)

1078

1067

1056.4

1046

1035

1024

3F-6F 定子电流变化(A)

1148

1137

1125

1114

1109

1092

 

温度每降低2℃时,定子电流应增加1%运行。

进风温度

35℃

33℃

31℃

29℃

27℃

25℃

23℃

21℃

1F-2F 定子电流变化(A)

1078

1088.8

1099.6

1110.35

1121

1131.9

1142.7

1153.5

3F-6F定子电流变化(A)

1148

1159

1171

1183

1195

1207

1219

1231

 

2.1.3电压、周波、功率因数变动时的运行方式

2.1.3.1发电机运行电压的变动范围在额定电压的5%以内,而功率因数为额定值时,其额定容量不变。

即6千伏至6.6千伏可带满负荷长期运行,当发电机母线电压低于6千伏时,定子电流不得超过额定电流的5%即1205安。

2.1.3.2发电机频率的变动范围为±0.5周/秒,即49.5—50.5。

一般为调度统一调度,发电机可按额定容量运行。

2.1.3.3运行中,发电机功率因数不得超过迟相的0.95,因系统电压过高,使机组功率因数超前,定子电流超过额定值时,可适当降低有功负荷,使定子电流在额定值内。

2.1.3.4当功率因数低于迟相的0.8时,发电机出力将受到限制,在不同情况下,发电机的有关参数将受到限制,见下表。

当功率因数变化时,视在功率、有功功率、电流的影响:

功率因素变化

COSф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容许电流与额

定电流的比值

I/IH

0.81

0.81

0.82

0.83

0.85

0.87

0.93

1

有功负荷变化

kW

1020

2000

3075

4150

4200

6525

8140

10000

容许电流

I

930

930

941

952

975

998

1067

1148

例如:

当COSф=0.6时,发电机的有功出力为6525KW,否则电压不能满足要求。

2.2发电机正常运行的监视和检查维护

2.2.1机组正常运行中,值班人员应认真监视各表计的指示,观察表计变化情况,根据表计进行调整,使其在额定范围内正常运行。

2.2.2根据运行机组设备情况,定时或不定时地对机组作全面检查和维护,对发电机定子线圈、铁芯和进出风的温度两小时检查一次,同时记录好各表计。

2.2.3对发电机及其附属设备两小时巡检一次,根据设备运行状况改变运行方式。

2.2.4检查发电机CT穿墙螺母等无发热变色现象,倾听发电机内部响声是否正常。

2.2.5检查机组附属设备及机旁盘上以及动力盘上的各设备工作正常,应无异常情况,各瓦温应在正常值,机组有无振动,各螺丝有无松动脱落情况。

2.2.6 机组有无绝缘焦臭味及烟火情况。

2.2.7 检查铁芯、线圈的出风温度是否正常。

2.2.8各整流器有无过热情况,线圈是否过热有无变色情形,各电阻及连线、接头是否过热有无变色现象。

2.2.9当机组发生冲击或每次较严重的外部短路以后,应对机组及附属设备外部作全面的检查一次。

2.2.10检查电刷在刷握内有无卡住、跳动、跳火等情况,电刷边角有无损坏,滑环及整流子有无油污,碳粉是否过多,电刷连线是否完好有无发热变色现象。

2.2.11运行中的发电机及其附属设备各设备所处位置是否与正常运行相符。

2.2.12检查发电机出口断路器、灭磁开关、电流电压互感器、自动励磁调节装置、各仪表、信号器具以及一次设备、二次回路工作是否正常,各设备有无异常现象。

2.2.13自动励磁装置各元件的发热情况,有无变色及绝缘嗅味,各连结软线散热是否均匀,各表计指示是否正常,励磁风机及稳压电源等是否正常。

2.2.15维护控制电压及各级稳压电源指示是否正常,检查(二极或三极)管及引线等发热情况,熔断器是否正常,各控制开光所处位置与正常运行是否相符。

2.2.16检查各冷疑器液位是否正常,氟利昂压力是否正常。

2.2.17定子氟利昂冷却系统是否正常。

2.2.18机组保护投入,联跳连片投入(主机油开关联跳副机油开关的电源小空开在副机1#测控盘柜内,主机灭磁开关联跳主机油开关的电源小空开又在发电机温控盘上,副机油开关联跳副机灭磁开关及副机灭磁开关联跳副机油开关的电源小空开在副机励磁盘上);

2.3机组运行中励磁系统的检查与维护

2.3.1机组运行中对励磁部分的检查项目

2.3.1.1滑环上电刷的冒火情况是否正常,电刷在刷框内有无摇动或卡住现象;

2.3.1.2电刷联结线是否完整,弹簧压力是否正常,有无发热及碰机壳的情形;

2.3.1.3检查电刷磨损程度,刷框和刷架上有无积垢,电刷是否跳火,如有少量即微弱的兰色球状则认为正常;

2.3.1.4滑环表面应无变色过热现象;

2.3.1.5电刷边缘是否有剥落情形;

2.3.1.6双微机励磁运行正常无故障异常信号,副机可编程励磁装置运行正常:

2.3.1.6.1确认装置及外围回路正常无误,直流220V和交流供电正常。

2.3.1.6.2检查副机油开关、灭磁开关联跳连片投入。

2.3.1.6.3观察调节器柜上的表计指针指示应稳定,无明显晃动。

2.3.1.6.4操作显示面板显示正常,无跳动现象和故障信号。

2.3.1.6.5功率柜无异常声音和异常气味。

2.3.2碳刷火花性质、等级及调整方法

 

2.3.2.1火花性质、等级

火花等级

火 花 性 质

决定机组能否运行

1

无   火   花

正    常    运    行

1

约1/4的碳刷其小部分发生微弱火化点

对碳刷连续工作没有任何损害,故认为实际无火花换向,允许其存在

1

约有半数的碳刷发生火花

2

全部或大部分发生火花

连续工作时在滑环上呈现黑色痕迹,在碳刷上有痕迹,此火花暂时过载起动变换方向时允许存在,申请停机处理

3

全部碳刷都发生相当大的火花,不允许运行

不  允  许  运  行

 

2.3.2.2碳刷火花原因及消除方法

可能原因及性质

消    除    方    法

电刷型号不符,电刷研磨不良,其表面不能全部工作

更换合格电刷,重新研磨电刷使发电机在较轻负荷下运行,直到磨好为止

电刷压力不均,或不符合要求

检查电刷压力进行调整,电刷的压力调到不发生火花情况下的最低压力,一般为200-300克/cm2,特别要注意使电刷的压力均匀,其差别不应超过10%

电   刷   磨   短

电刷磨短至下边距离辩的7毫米时必须处理更换电刷

电刷表面不清洁,可在个别或全部电刷上

用小帆布浸少许酒精擦试整流子

电刷上发生火花电刷烧伤严重

用干净的帆布擦电刷表面,在研磨工具上用油玻璃砂纸研磨整流子

电刷和引线接线端子间的连线松动,发生部分火花

检查电刷与铜辩的接触及引线回路中各部位螺丝有无松动

电刷在框内摆动或动作带涩,火花随负荷的增加而增大

检查电刷在刷框内能否自由移动,更换摇摆的和滞涩的电刷,电刷在框内应有0.1-0.3毫米间隙

2.3.3在运行中的发电机滑环或其他励磁装置上工作及维护时必须遵守下列各项:

2.3.3.1工作人员必须得到值班负责人许可,在工作前应穿绝缘鞋或铺胶皮垫,使用绝缘良好的工具并有采取防止短路及接地的措施,当励磁系统有一点接地时,尤应特别小心注意;

2.3.3.2禁止同时用两手碰触发电机励磁回路和接地部分或两个不同极的带电部分;

2.3.3.3工作时应穿工作服,禁止穿短衣服和把衣袖卷起来。

衣袖要小,并在手腕处扣住。

女值班员不穿裙子工作,应将辩子卷在帽子内。

2.3.3.4工作时要特别慎重,不使衣服及擦试材料被机器挂住,用浸湿的酒精布擦试时,地点必须选择适当,使火花不落到布上引起燃烧。

2.3.3.5碳刷调整应由有经验的值班员但任,并有两人在场,更换电刷应停机由维护人员承担,可不使用工作票。

2.4绝缘电阻的测量及允许值

2.4.1测量中的注意事项:

2.4.1.1测量前先检查发电机出口断路器及出口隔离刀闸应断开;

2.4.1.2测量发电机绝缘电阻时应由两人担任,测量时使用的摇表外壳必须接地;

2.4.1.3所用摇表完好,引线及接线端头完好安全可靠,摇测定子用1000-2500伏摇表,转子回路用500伏摇表;

2.4.1.4验明无电压后,确实证明被测设备上无人工作,方可进行;

2.4.1.5在测量中禁止他人接近被测设备及连接部分,测量用的导线应使用绝缘导线,其端部应有绝缘套;

2.4.1.6在测量绝缘前,必须将被测设备对地放电2分钟;

2.4.1.7在带电部分附近测量绝缘电阻时,测量人员和摇表的安放位置必须选择适当,保持安全距离,避免摇表的引线支持物触碰带电部分;

2.4.1.8测量时应先将绝缘导线接到接地端,再接到被测设备上,摇表必须放平,转速要均匀,每分钟120转;

2.4.1.9测得的数据应填入在绝缘记录簿内。

2.4.2摇测顺序:

2.4.2.1测量定子回路时,先将其对地放电;

2.4.2.2接好表计的两根线,注意端头位置正确,将摇表放平稳,将L端与定子回路一点接好,用另一端与正端作好达接准备,两根引线不得绞在一起;

2.4.2.3一人均匀的摇表,每分钟达120转,另一人将被测设备达接,从此时算起15秒和60秒填记数据;

2.4.2.4测量完毕将回路对地放电后,将表计引线拆下。

2.4.3发电机定子绕组绝缘电阻允许值:

2.4.3.1绝缘电阻随温升而降低,为使测出的数据能与上次测量的数值相比较,若测得的绝缘数值较上次降低1/3-1/5时,则认为绝缘不良,必须进行干燥;

2.4.3.2由于各次摇测的温度不相同,统一的绝缘电阻应换算为75℃时的绝缘电阻时;

R75=计算结果与额定电压之比每千伏应大于或等于1兆欧;

式中:

R75为75℃时的绝缘电阻(兆欧)

Rt为实测值

t为摇测时温度

2.4.3.3根据吸收比值判断发电机定子绕组是否受潮。

                  K=

若K≥1.3以上为正常,若K<1.3时,则认为定子线圈受潮,需要干燥。

2.4.4转子绕组和励磁回路绝缘电阻允许值:

2.4.4.1转子绕组和励磁回路应一起进行测量,只有发现问题和检查时才分开测量;

2.4.4.2全部励磁回路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0.5兆欧;

2.4.4.3发电机运行时,励磁回路的绝缘电阻值可由装在返回屏上的励磁回路电压表来测量;                 

计算公式为:

R=Rv( -1)10-6兆欧

式中:

R为绝缘电阻

RV:

直流电压表内阻(欧)

V:

转子电压表(伏)

V1:

励磁回路正极对地电压(伏)

V2:

励磁回路负极对地电压(伏)

2.5备用机组维护及注意事项:

2.5.1备用中的发电机及其全部附属设备,应进行必要的维护与检查,每班检查一次,使其经常处于完好状态,随时能立即起动。

2.5.2发电机及其附属设备在备用中不得进行检修,如有必要须经上级主管同意办理工作票手续,起动前可以不做绝缘电阻的测量及断路器、灭磁开关联锁试验。

2.5.3如停机超过一星期后,则每两天须测量绝缘电阻,根据情况,顶转子一次,240小时后做断路器及灭磁开关联锁试验。

2.5.4备用机组静子铁芯温度不得低于5℃,长期备用中应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线圈受潮。

2.5.5停机后转为备用的发电机组,PT刀闸及熔断器可以不拉开和取下,保护联接片不切除,有关合闸保险不取下。

2.5.6检查励磁机、整流子、转子滑环、电刷、永磁机、发电机各部及断路器、仪表、二次设备等应完整清洁。

2.5.7各轴承油位及调整器油压、气压、均应正常,其他应按正常运行的机组进行维护与检查。

2.61F-2F定子FLa氟冷系统运行

2.6.1机组运行前,打开四个冷凝器的冷却水阀门。

机组带负荷后,冷凝器压力表指示逐渐升高,当压力超过0.03兆帕/厘米2时,打开顶部的排气阀排气,压力逐渐下降至0,空气排完,随即关闭排气阀。

2.6.2发电机正常运行时,压力表在零左右,一般负荷电流大,表压力在0-0.05兆帕/厘米2,负荷电流小,表压力在0兆帕/厘米2以下,均属正常情况,如压力偏高,应检查冷却水路是否畅通,如水量正常,则说明空气未排净必须再排一次。

2.6.3如发生冷却水中断故障,监视压力表,只要压力不超过0.25兆帕/厘米2,系统仍能正常工作,若压力过高,应减少负荷,以免冷却系统受损。

(出厂试验证明,额定电流输出时,断水时间半小时,压力升高0.03兆帕/厘米2)。

2.6.4如发生冷却系统破环的故障,FLa大量泄漏,应立即打开抽风机,将气抽出厂房。

工作人员不要进入最底层区域,以免发生缺氧。

2.6.5FLa灌入法:

2.6.5.1关紧下环管的放液阀;打开任一放气螺塞。

2.6.5.2将上放气孔与FLa筒的管相连;打开阀门。

2.6.5.3将氮气瓶出口与FLa筒的管相连。

2.6.5.4少许打开氮气瓶阀,这时可以看到管中有FLa留入机内冷却系统。

(注意压力不能超过0.05兆帕/厘米2,否则FLa筒要变形破损)。

2.6.5.5当冷凝器的液面计中,却好看到液体,就完成充液,并堵住冷凝器上的放气孔;关闭上部的进液阀。

2.6.5.6FLa筒的两管用软管连结封死;或换封盖,以免漏气。

2.6.6FLa放出法:

2.6.6.1将下环管的放液阀与FLa筒管相连;

2.6.6.2将FLa筒的管与上环管阀(或与放气孔相连);

2.6.6.3打开上两阀,FLa就自动流入筒内。

2.71F-2F定子绕组FLa氟内冷却系统运行维护监测

2.7.1起动与运行

2.7.1.1机组起动前冷却系统冷凝器进、出水阀开起,冷却水压正常;

2.7.1.2集气管放气阀处于全关位置;

2.7.1.3电接点压力表报警信号指针整定在0.15MPa/cm2,停机信号指针整定在0.25Mpa/cm2;

2.7.1.4下环管放液阀关闭良好;

2.7.1.5FLa液位显示正常,一般机组在停机态液位应保持在90-120cm左右,每次开1#机前,由运行人员记录介质冷态时的液面,由机电公司根据液面计算出介质的消耗量,FLa的加液情况、耗量及回收量等。

          

2.7.1.6上述项目检查正确无误后,才可起动机组及带负荷运行;

2.7.2正常运行

2.7.2.1冷却系统内空气的排除,机组带负荷后,若冷凝器压力表逐渐升高,当压力超过0.05Mpa/cm2时,可缓慢打开集气管的放气阀,使压力逐渐下降到0.01MPa/cm2左右,然后关闭放气阀,空气排除一般只在补液后进行。

2.7.2.2发电机带负荷运行时,冷凝器表压力在0.02-0.05MPa/cm2,负荷低时,表压力为0而液面稳定属正常情况,机组在并网运行中液位应保持在120-150cm左右,并加强监视机组的定子温度变化情况,温度一般不超过95℃;

2.7.2.3运行中冷却介质微量漏液是允许的,当发电机带额定负荷,冷凝器表压在0.05Mpa/cm2;以下时,每昼夜整个冷却系统的耗量不超过冷却回路灌液量的0.4%为合格;

2.7.2.4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将氟冷系统转为空冷运行。

只有当出现大量漏液,使冷却系统不能正常运行,而短期又无法修复的情况下,方可转为空冷运行;

2.7.2.5空冷运行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2.7.2.5.1空冷运行前,应将冷却系统内剩余的氟利昂全部排除;

2.7.2.5.2空冷运行前,应检查发电机定子绕组对地绝缘,并符合在75℃时,各相对地绝缘电阻不低于6欧,吸收比R60/R15秒大于1.3,各相间绝缘电阻的不平衡系数不大于2;

2.7.2.5.3空冷方式运行时的出力限制,应以定子绕组中埋入式电阻温度计所测得的最高温度不超过120℃,且聚器氟乙烯管接头最高温度不超过90℃为限。

2.7.3日常监测

2.7.3.1应经常检查冷凝器液位是否正常,如在负荷不变情况下,冷凝器液位迅速增高,可能冷凝器水管产生漏水;相反表明氟冷系统漏液严重,立即检查原因并进行处理;

2.7.3.2观察各冷凝器压力是否正常,当负荷不变时,若冷凝器压力迅速升高。

有可能冷却系统漏液严重,应及时检查处理;

2.7.3.3如各冷凝器的出水温度超过2℃,说明各冷凝器水量分布不均,若冷凝器进、出水超过5℃,说明冷凝器水量太少,上述情况发生后,均应进行调整。

2.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