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电子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965166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44.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电子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秋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电子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秋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电子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秋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电子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秋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电子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秋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电子教案.docx

《秋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电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电子教案.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秋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电子教案.docx

秋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电子教案

课题

教材内容及学情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同时,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所以本课教学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在诵读中展开想象,乐于表达,结合图画感知自然美。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5个字。

认识2个偏旁部首和两种笔画。

 

2.了解三组反义词。

3.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练习朗读课文,认字。

 

教学难点

了解诗句和画的关系。

 

教学准备

投影仪、生字卡片。

 

教学步骤

(仅供参考)

修改意见

(包括环节修改及学案设计)

第一课时  

(一)、观察图画,引入诗句  

1.教师呈现一幅彩色的大幅的课文插图。

(画上有山、水、花、鸟,并题写课文: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  

2.教师引学:

小朋友,你们看到了些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评价并板书“山、水、花、鸟”)  

3.教师引问:

会认这四个字吗?

引导学生个别读、自由读、齐读,抽读等多种读书方式进行朗读。

  

4.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图上还有——),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自己还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画上有题字或诗句。

  

5.教师导言:

仔细看,画上题了哪些字?

  预设:

如生发现题字是课文的四句诗,就直接板书课文的四句诗。

如不能发现,则直接引导学生与书上的《画》作比较。

  6.学生读诗。

  

7.教师引学:

这四句诗中,你们认识哪些字呢?

读一读。

哪些字不认识?

请用铅笔标出来。

  设计意图:

由看画引入读诗,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引导学生发现图中有诗,诗中有画。

在读诗看画中认识事物和生字,把读诗、学字引入活动情境中,引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致。

  

(二)、初读古诗,正确识字  

1.学生朗读诗句,对于在自学过程中用铅笔标出不认识的字,借助课文的拼音多读几遍。

  

2.学生充分朗读,同桌互读互考。

同桌之间充分发挥合作和帮扶的精神,把会读的大声读一遍。

如果发现同桌读错了,一定要教给同桌多读几遍。

  

3.全班齐读,齐读之后轮读。

考查学生是否都会读了。

  

4.教师用生字卡片抽读要求会认的“近、色”等10个生字。

注意倾听下列生字的发音:

“色”是平舌音,“声”是翘舌音;“近、远、还”是前鼻音,“声、听”是后鼻音。

有错及时纠正。

  

5.学生读生字,教师检测。

  

(1)学生自由读。

  

(2)重点抽读,用生字卡片抽读,主要抽读“声、色、近”3个易错的重点字。

  

3)抽读重点字。

  

(4)全班齐读。

  

6.导学:

生字我们都认识了,再读古诗,你能把它读好吗?

请大家再一次自由地大声朗读古诗,争取把字音读得更准确,句子读得更通顺。

  

7.学生自由练习读古诗,教师巡视指导读诗节奏,纠正字音。

  

8.师导学:

下面我们开展一个朗读比赛,比一比读古诗的时候,谁声音最洪亮,句子读得最正确、最流畅。

  

9.学生先在小组内赛读,选出优胜者一名,然后派优胜者进行组与组之间的赛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评选出你认为读得最好的选手。

    

(三)、熟读成诵,感知大意  

1.教师导言:

同学们朗读得很棒啊!

我想很多同学都已经熟读成诵了吧,我们来比一比谁背得最快。

  

2.学生自由背诵。

  

3.教师抽测学生背诵古诗情况,表扬背诵好的同学,鼓励背诵稍慢的同学。

  4.教师引言:

大家背得不错!

你们在朗读背诵的时候有什么疑问吗?

(这首诗写的景色跟我们平时看到的景色正好相反。

)  5.教师引问:

是呀,真有点怪!

怎么“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呢?

怎么“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呢?

  

6.教师引问:

我们平时看到的景象是怎样的?

哪位同学见过“山”?

说说“山”是什么样的。

(教师归纳,板书或课件呈现:

“远看山无色,近听水有声。

春去花不在,人来鸟儿惊。

”)  

7.学生正确朗读两首诗,比较两首诗有什么不同。

 

8.教师总结:

我们游览时,看到的自然景色大多数是“远看山无色,近听水有声。

春去花不在,人来鸟儿惊”。

而课文所说的景色却刚好相反。

大家想一想,在哪种情况下才会“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呢?

引出课文题目。

  

9.学生演一演,说一说,读一读。

  

(1)来——去 什么是“来”,什么是“去”?

找学生现场演一演,体会“来、去”的意思,同时知道这组词语表达了相反的意思。

  

(2)远——近 哪种情况算“远”,哪种情况算“近”?

通过课件演示,体会“远、近”的意思,同时知道这组词语表达了相反的意思。

  

(3)你还知道哪些意思相反的词语?

先找一找,然后再说一说或演一演。

  生汇报:

有—无 高—矮 多—少 早—晚  

(4)同桌相互读一读反义词。

  

(5)教师引领学生游戏:

我们一起来做个“找朋友”的游戏吧,我说一个词,你们来说它的反义词,看看谁先找到朋友。

  设计意图:

在对比中领会诗句的意思,从而体会诗句描写的奇怪现象,原来诗句说的是“画”。

组织表演等活动,理解反义词的意思并巩固识字。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文插图,趣味提示,指名背诵古诗。

(学生背诵一句,课件出示一句: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  

2.多种形式背诵古诗。

  

(1)师生搭档每人背一句。

  

(2)学生分小组在组内互相背诵。

  

(3)男女生互相比赛背诵。

  

(4)教师点名挑战背诵。

  

(5)学生互相点名挑战背诵。

  

(二)自学生字  

1.指导学生读课文,画出生字,多读几遍,记住字形。

  

2.小组内利用生字卡片识记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3.教师导学:

拿出生字卡片,找同学说说自己是怎么识记的,说说自己的识记方法。

  

(1)“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

“土+厶=去”;“米+一=来”。

  

(2)色,上面是“”,下面是“巴”。

可以用想象法识字:

尾“巴”顶戴个小帽子。

组词:

彩色、红色、白色、有色、无色。

  

(3)听,左右结构,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左边是“口”,右边是“斤”,合起来就是“听”。

组词:

听见、听到、听声、听说。

  

(4)无:

可以用区别形近字的方法识记,“无”和“天”都是四笔,“无”第四笔是“竖弯钩”,“天”第四笔是“捺”。

也可以利用换一笔变新字的方法识记,“天”换一笔变成“无”。

  

(5)远、还、近:

都有“辶”。

用偏旁归类法来识记。

“近”——“斤”加走之旁;“远”——“元”加走之旁;“还”——“不”加走之旁。

  (6)不:

猜谜语识字。

谜语:

“木不出头”。

组词:

不好、不用。

  

(7)声:

上下结构的字。

组词:

声音、大声、声乐、声母。

  

4.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新的偏旁“辶、”。

  5.同桌之间互相考查识字。

  

6.游戏:

  

(三)指导书写  

1.呈现“水”“去”“来”“不”4个要求会写的字,让学生观察这4个字的笔顺、笔画特点。

  2.教师逐字范写,学生书写。

  

3.教师整体范写,仔细观察生字的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水”的竖钩写在竖中线上,横撇从横中线起笔。

“去”的竖在竖中线上,第一横短,第二横长。

“来”的竖要在竖中线上,撇、捺要舒展。

注意“不”的竖要在竖中线上,最后一笔点从竖中线和横中线交叉处起笔。

  4.学生独立书写,同桌互评,互相借鉴,教师巡视指导。

  

5.学生在书上描红,对比自己书写与书中不同之处。

  

6.学生再写,班级展示。

  

四、积累诵读  

1.教师导言:

(充满激情)这首诗可真有趣呀!

短短几十个字就描绘了这么美的一幅景象。

你们还知道哪些有趣的诗吗?

(学生拓展背诗,产生喜爱朗读古诗的情感。

)  

2.回家请爸爸妈妈猜今天学的谜语诗,如果猜对了,就画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送给他们作为奖励。

  

3.搜集更多古诗,参加下周班级开展的“古诗诵读”。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反思

 

课题

大小多少

教材内容及学情分析

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为了保持学生的识字兴趣,本课以“比一比”的活动情境贯穿整个教学设计,顺应学生的心理特点,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通过不断对比的情境,让学生始终接触新的事物。

在参与意识与竞争意识下,学生识记了生字,正确运用反义词进行比较。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多、少”等12个生字,会写“小、少”等5个生字。

学习“犭、鸟”2个偏旁和1种笔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激发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比较获得对大小、多少的感性认识。

教学重点

1.掌握本课生字,并能正确、美观书写。

教学难点

朗读书写,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步骤

(仅供参考)

修改意见

(包括环节修改及学案设计)

第一课时

游戏激趣,引入新课。

(用时:

5分钟)

 1.教师以“比较游戏”引入新课。

2.揭示课文题目,板书课题。

 1.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作比较的游戏,完成后汇报。

2.学生齐读课题。

 

(二)边比边学,同步识字。

1.多媒体课件出示:

黄牛哥哥花猫弟弟。

引导学生说出事物名称。

2.看课件,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大小。

(1)黄牛与花猫哪个大?

哪个小?

3.指导学习生字“黄、牛”。

(1)课件出示生字。

(2)教师指导读。

(3)指两、三名同学当小老师领读生字。

4.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字“多、少”。

(1)出示鸭子和小鸟图片,引问:

谁多?

谁少?

(2)多媒体课件出示“多、少”两个字。

(3)教师指导读。

(4)指名领读。

5.你能用“黄、牛、多、少”这四个字组哪些词?

 1.学生认真观察画面,说出事物名称“黄牛、花猫”。

2.比较后回答:

(1)比较后回答黄牛大,花猫小。

(2)学生回答黄牛大,花猫小。

 

3.学生学习生字“黄、牛”。

(1)观看课件。

(2)教师大声读一遍。

(3)学生跟读。

4.学生学习生字“多、少”。

(1)学生认真观察图片,根据图片说出物体的多少。

(2)学生观看课件。

(3)学生跟读。

(4)2~3名同学做小老师,领读生字,如果读对了,其他同学跟读。

5.学生口头组词。

 1.比一比,说一说。

黄牛(   )

花猫(   )

2.我会说。

晚上,天上的星星(   ),月亮(    )。

3.给“多、少”口头组词。

多(   )

少(   )

(三)学习儿歌,巩固识字。

(用时:

7分钟) 1.多媒体出示儿歌。

2.师范读儿歌,引导学生找出一对反义词。

3.教师引导读儿歌。

4.指导学生读儿歌并表演。

 1.学生听儿歌。

2.学生找出“多”和“少”一对反义词。

3.学生练习读儿歌。

4.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儿歌表演。

    4.儿歌表演。

   学生在班级进行儿歌表演。

(四)巩固识字。

(用时:

4分钟) 1.用卡片认读生字,做“开开门”游戏。

2.出示一些物品,让学生用“××多,××少”的句子说话,进一步明确多、少是相对概念,必须在比较中才能明白。

 1.学生做游戏,大声读生字。

2.学生先说给同桌听,再举手汇报。

 

5.比一比,说一说。

     多       少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充分利用了课文的情境,借助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先看图片,有效地帮助学生产生对生字的亲切感,激发了学生认读生字的兴趣,降低了识字的难度。

唤起了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探索的快乐,感受意思相反的词语,明确大、小,多、少都是相对概念,必须在比较中才能明白,进一步体会合作识字的快乐。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学习词语。

(用时:

15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上的水果是什么?

2.课件出示图片:

苹果。

教师指导苹果读音。

3.教师引导观察这两个生字字形。

4.引导学生分小组识记字形。

5.检查识字情况。

6.用以上方法引导看图片:

杏子、桃。

7.教师课件出示“杏、桃”指导读音。

8.指导用“杏”和“桃”口头组词,说一句话。

9.开火车读“杏”和“桃”,检查全体同学掌握情况。

 1.学生认真观看多媒体课件,说说图片上的水果是什么?

2.学生跟读词语。

3.学生观察字形,加强记忆。

4.小组合作交流。

5.玩游戏认读生字。

6.学生看图片,畅所欲言。

 

7.同桌间小声认读,再汇报读。

8.学生用“果”、“鸟”口头组词,说一句话。

9.学生开火车读生字。

 6.我会填。

例:

大——小

上——(   )

多——(   )

7.我会读。

上下   里外

大小   多少

(二)认真书写,掌握笔顺。

(用时:

17分钟) 1.指导书写“小”“少”并观察“小”“少”的区别在哪里?

(2)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3)同学指导书写汉字“果”。

(4)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鸟”,指导学习新笔画“”。

(5)教师指导“鸟”短,“鸟”“眼”“”不能掉。

2.指导书写“鸟”。

(1)范写“”和“”。

(2)领写“小”的笔顺。

(3)在田字格中范写“鸟”。

(4)教师巡视,展示优秀示例。

 1.学习书写“小”和“少”。

(1)自由观察两个汉字。

(2)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3)通过观察,学生明确写“少”时,第一笔应在竖中线起笔,不能带钩。

(4)跟笔书空,在田字格中试写。

(5)在田字格中再写3遍。

2.学习书写“鸟”。

(1)跟写书空“”和“、”,再在田字格中书写3个“”。

(2)先跟写“鸟”的笔顺,再观察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在田字格中描红,再在田字格中书写一遍。

(4)评价优秀示例,再认真书写3遍。

 8.我会写“少、牛、果、鸟”。

 

(三)巩固练习,扩展知识。

(用时:

8分钟) 1.教师出示习题与习题要求并说明习题要求。

2.组织学生汇报答案。

 1.认真听教师阅读习题要求,明确要求,独立完成习题。

2.汇报答案。

    9.我会填。

“少”有(   )笔,第一笔是(   ),笔顺是     。

“鸟”的第四笔是(   ),笔顺是: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反思

 

课题

小书包

教材内容及学情分析

第一学段要求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一年级的孩子还没有自主识字的能力,教师就要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特征的生字,顺应儿童的心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能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投入到学习汉字中去。

本设计力求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用联想、比较、拆分、组合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识记生字,提高识字效率。

并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创设表达的机会,让学生享受“学语文、用语文”的乐趣。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朗诵儿歌,激发对坐小学生的热情。

2.能用确切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学前老师的感激之情。

教学重点

牢固掌握生字

教学难点

口语交际培养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与课文中生字相关的实物图片)

教学步骤

(仅供参考)

修改意见

(包括环节修改及学案设计)

第一课时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1.引言: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这节课我们先来猜几个谜语。

(课件出示谜语)  

(1)小黑人儿细又长,穿着木头花衣裳。

画画写字它全会,就是不会把歌唱。

(铅笔)  

(2)像糖不是糖,有长也有方,帮你改错字,它可不怕脏。

(橡皮)  

(3)小方盒,薄又薄,里面知识可真多!

(书)  (4)有方有圆,有高有矮,肚里有笔,书包中藏。

(笔袋)  

2.铅笔、橡皮、笔袋它们都藏在哪里?

今天我们就和朝夕相处的“小书包”一起来学习生字。

板书课文题目,齐读。

  

3.学习“书包”两个字。

 

 

(1)拼读“书包”两个字的拼音。

引导学生注意“书”是翘舌音。

 

 

(2)识记字形。

  ①观察“书”字,我们用拆分的方法,可以把“书”字分成三部分:

由横折、横折钩组成了一个楼梯的形状,还有一个竖和一个点。

然后编小口诀记住“书”字:

书是小阶梯,一竖到顶点。

  ②观察“包”字,介绍“包”字的偏旁——包字头。

你还在哪些字中看到过这个偏旁?

  预设:

学生列举“句”“勺”等字。

  ③说一说记住这两个字的方法。

  预设:

用“加一加”的方法、“联想”的方法。

  (3)组词识记,多种形式读词。

  小结:

刚才老师和同学们用拆部件编口诀、“加一加”等方法记住“书、包”这两个字,真是太棒了!

你们还有什么识记生字的方法?

我们就用这些方法来学习更多的生字。

  设计意图:

以谜语导入增强学生的学习情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会新的识字方法,使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记住生字。

音、形、义的组合,不但使学生记得牢,还能加深对汉字含义的理解。

  

(二)合作学习,活学活用  

1.请同学们打开书,看课文中的六个词语。

已经认识的字,你就大声地读出来;不认识的字,就先借助拼音再多读几遍。

  

2.教师请一名同学领读,大家跟着一起读。

  3.师:

这么多的字宝宝要和我们做朋友,我们可要热情地迎接它们,现在就大声地读一读它们。

  课件出示:

书、包、尺、作、业、本、笔、刀。

  

(1)指名给这些字宝宝标音。

小组合作说一说怎么记住这些字。

  要求学生明确小组学习的要求:

  ①已经认识的字,请你大声地读一读,不认识的字,大家要一起想办法记住它们。

  ②完成识字任务后,请给这些生字找到好伙伴,组成词语。

  

(2)教师巡视,组长检查,总结方法。

  4.学生汇报生字认读的情况。

  

(1)说一说在小组学习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难,有什么收获。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卡片上的生字。

(提醒学生注意读准字音)  (3)①包:

半包围结构,“勹”是包字头。

  ②字理识字“刀”。

  ③笔:

竹字头是竹子的变形。

出示毛笔的图片。

毛笔的上面是竹管,下面是毛。

根据结构,组成了我们今天学习的“笔”字。

“笔”是会意字。

  (4)开小火车:

读字并组词。

  (5)小游戏:

小组内四人一起玩“找朋友”的游戏。

将实物与词语卡片对应放好。

小组内评价。

  (6)记忆比赛:

以课件的形式快速出示生字,一次出现四个字,看谁读得好,记得准。

  (7)扩词练习。

用“尺、本、刀”扩词。

(可以列举生活中的实物来扩词)  5.做课间操《上学歌》。

  

(三)动手实践,有序表达  

1.教师引言:

同学们学生字学得非常好,现在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些词语,并在我们的小书包里找出它们。

(读一个,找一样)哎呀!

小书包都被我们翻乱了,你们能自己整理书包吗?

自己试着整理书包。

  

2.说一说你是怎样整理书包的。

教师建议学生用“先……接着……然后……最后……”这样的句式来说话。

学生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

  设计意图:

联系儿童生活实际是教学的立足点,关注学生自主识字,流利表达是教学的重难点。

将课后习题中单一的实践训练与学生的语言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有序地组织语言,说清楚自己做事情的顺序。

将语言学习和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指导写字,规范美观  

教师引言:

同学们现在已经和小书包里的居民们交上了好朋友,相信你们更想快一点儿写出好朋友的名字。

现在我们要开始写字了,希望大家也能圆满地完成写字的任务。

  1.学习书写“刀”字。

  

(1)引导学生发现“刀”字的撇是在田字格竖中线的位置起笔的。

  

(2)教师范写,请同学们注意笔顺,和老师一起说笔画名称。

(横折钩、撇)  (3)学生练习书写。

  (4)展示评价。

  

2.学习书写“尺”字。

  

(1)引导学生观察“尺”字在田字格中的大概位置:

字的大部分在竖中线的左边。

捺要写得伸展、圆满。

第二笔横起笔在横中线上。

  

(2)教师范写,请同学们注意笔顺,一边看一边说笔画的名称。

(横折、横、撇、捺)  (3)学生练习书写。

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书写的姿势。

  (4)学生书写展示评价,说一说怎么记住这个字。

  

3.学习书写“本”字。

  

(1)说一说:

这个字和哪一个字比较像?

(木)这个字该怎么写才好看?

  

(2)学生自己练习书写。

  (3)展示评价。

  

4.学生练习书写,要把字写端正、写美观。

  设计意图:

一年级是写字的起步阶段,教师要详细指导字的基本笔画、写字的笔顺规则。

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后,仔细领会,悉心模仿笔画运笔,熟练掌握笔顺规则,体会汉字的美蕴含在每一笔每一画之中。

  

(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一共认识了8个生字,会写了3个生字。

现在让我们和我们新认识的好朋友道别。

(课件出示生字,学生齐读)  2.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激趣导入  

1.导言: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好朋友,每天它陪我们一起上学。

放学之后它陪我们一起回家。

它帮我们带好了学习用品。

它就是我们的——小书包。

(板书课文题目)  

2.复习词语。

  

(1)认读字卡。

  

(2)扩词练习。

出示“尺、本、刀”。

给这三个字组两个词。

最好不重复。

  设计意图:

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把过去学过的知识与新知识联系起来,起到以旧带新的作用,并促进课内外知识的贯通。

  

(二)学习韵文,随文识字  

1.教师范读韵文,对学生提出听的要求:

认真听准字音,注意停顿。

  

(1)学生自由练习读韵文。

  

(2)指名朗读,随机评价指导。

  (3)小组内互读韵文。

  (4)对照生字表在韵文中画出生字或自己不理解的词。

(生字用“圆圈”画出来,在不理解的词下面画“横线”。

)  2.说一说:

这篇小韵文一共有几句话?

每句话都说了什么?

  

(1)学习第一句话。

  ①“宝贝”指什么?

为什么称为“宝贝”?

  ②指导朗读。

  

(2)学习第二句话。

  ①这句话讲了什么?

  ②学习“课”字。

“课”是左右结构的字,上课要用语言来交流,所以是“言字旁”。

  ③这些是小书包里“宝贝”的代表,其实还有好多“宝贝”,我们没有说出来。

你们能用书包里的其他宝贝来替换这句话吗?

(给学生创造发挥的空间,引导学生畅所欲言。

)  (3)学习第三句话。

  ①这句话说了什么?

  ②“静悄悄”是什么意思?

(形容非常安静没有声响)那一般在什么时候会是“静悄悄”的?

  预设:

夜里静悄悄。

大山里静悄悄。

大人没回家,家里静悄悄。

站队时要静悄悄。

  ③指导朗读。

  (4)学习第四句话。

  ①学习“早”字。

出示图片,体会日出的时候就是早晨。

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早”字。

  ②学习“校”字。

“校”是左右结构的字,是形声字。

  ③这句话讲了什么?

  ④指导朗读。

  

3.齐读韵文。

  4.做课间操。

  

(三)实践操作,有序表达  

1.教师引言:

小书包是我们的好朋友,书包里的学习用品是我们的好宝贝。

你们会使用这些宝贝吗?

  

2.说一说怎样削铅笔。

引导学生用上节课学过的“先……接着……然后……最后……”的句式来说话。

  

3.小组合作说一说怎样在桌面上摆放学习用品。

引导学生用方位词。

我把(   )放在(   )的(   )边。

  4.汇报展示摆放的结果。

  设计意图:

创造情境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口语表达的训练。

帮助学生树立想说、能说、抢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