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厂建设项目环评课设.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964980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3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厂建设项目环评课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电子厂建设项目环评课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电子厂建设项目环评课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电子厂建设项目环评课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电子厂建设项目环评课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子厂建设项目环评课设.docx

《电子厂建设项目环评课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厂建设项目环评课设.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子厂建设项目环评课设.docx

电子厂建设项目环评课设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

1总论

1.1项目由来

xx

1.2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目的

本报告评价的目的在于了解xx电子以及周边的环境质量状况,核算该建设项目大气的污染源及污染物,预测该建设项目建设过程和投入使用后,其排放的污染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污染防治对策,使其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最后对该项目的建设在环境方面是否可行做出明确的结论。

通过实地考察、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污染源调查、社会经济调查以及环境影响预测等系统工作,全面分析拟建项目在建设期和建成后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影响的范围和程度;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论证拟建项目的可行性,为项目的环境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3编制依据

1.3.1相关法律法规

(1)《环境影响评价》,高等教育出版社。

(2)《环境保护设备选用手册》;

(3)《大气污染及其防治》,科学出版社;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修正)》(1996年5月15日);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5年10月30日);

(8)《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9月1日);

(9)《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29日);

1.3.2相关技术标准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199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199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Y/T2.4-1995)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Y/T2.1-93)

1.4评价标准

(1)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根据对空气质量的不同要求,将环境空气质量分为三级:

一级标准:

为保护自然生态和人群健康,在长期接触情况下,不发生任何危害性影响的空气质量要求。

二级标准:

为保护人群健康和城市、乡村的动植物在长期和短期的接触情况下,不发生伤害的空气质量要求。

三级标准:

为保护人群不发生急、慢性中毒和城市一般动、植物(敏感者除外)正常生长的空气质量要求。

该标准将环境空气质量划分为三类功能区:

一类区,主要适用于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

二类区,主要适用于城镇规划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

三类区,主要适用于特定工业区。

一类区执行一级标准,二类区执行二级标准,三类区执行三类标准[1]。

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下表1-1)。

表1-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的各项污染物的浓度限值(摘自GB3095-1996)

污染物名称

取值时间

浓度限值(mg/m3标准状态)

一级标准

二级标准

三级标准

二氧化硫SO2

年平均

0.02

0.06

0.10

日平均

0.05

0.15

0.25

1小时平均

0.15

0.50

0.70

总悬浮颗粒物TSP

年平均

0.08

0.20

0.30

日平均

0.12

0.30

0.50

一氧化碳

CO

日平均

4.00

4.00

6.00

一小时平均

10.00

10.00

20.00

二氧化氮NO2

年平均

0.04

0.08

0.08

日平均

0.08

0.12

0.12

1小时平均

0.12

0.24

0.24

(2)声环境质量标准

我国《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规定了城市五类区域的环境噪声最高限值,适用于城市区域,乡村生产区域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0类标准:

适用于疗养区、高级别墅区、高级宾馆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位于城郊和乡村的这一类区域分别按严于0类标准5dB执行;

1类标准:

适用于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乡村居住环境可参照执行这类标准;

2类标准:

适用于居住、商业和工业混杂区;

3类标准:

适用于工业区;

4类标准:

适用于城市中道路交通干线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内河航道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铁路主、次干线两侧区域的背景噪声限制也执行这类标准[2]。

2表1-2城市各类区域环境噪声标准值

单位:

等效声级Leq[dB(A)]

类别

昼间

夜间

0

50

40

1

55

45

2

60

50

3

65

55

4

70

55

1.4.1污染物排放标准

(1)汽车污染物排放废气

我国2004年后,全面实施相当于欧2标准的《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Ⅱ)》(GB18352.2-2001)国2排放标准;2007年7月1日后,我国实施《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18352.3-2005),此标准相当于欧3标准,详见表1-3;

表1-3欧3(EURO3)排放标准中NOx、CO、THC的单车排放系数表

车型

主要污染物(MG/辆•M)

CO

NOX+THC(NO2)

柴油车

小型车

0.64

0.56

中型车

0.80

0.72

大型车

0.95

0.86

汽油车

小型车

2.30

0.35

中型车

4.17

0.43

大型车

5.22

0.50

(2)有组织排放废气

有组织排放废气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排气筒高度除须遵守排放速率标准值外,还应高出周围200m半径范围的建筑5m以上;不能达到该要求的排气筒,应按其高度对应的表列排放速率标准值严格50%执行。

新污染源的排气筒一般不应低于15m。

其排放标准限值见下表1-4。

3表1-4新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污染物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mg/Nm3

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

排气筒高度m

二级

NOx

240

15

0.77

50

12

60

16

HC

120

15

10

50

156

60

225

(3)餐饮油烟废气排放

餐饮油烟废气排放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标准中规定“饮食业单位油烟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油烟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详见下表1-4。

表1-5饮食业单位的油烟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油烟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

规模

小型

中型

大型

基准灶头数

≥1,<3

≥3,<6

≥6

最高允许

排放浓度(mg/m3)

2.0

净化设施

最低去除效率(%)

60

75

85

在标准中还规定“排放油烟的饮食业单位必须安装油烟净化设施,并保证操作期间按要求运行。

油烟无组织排放视同超标。

(4)锅炉废气排放

锅炉废气排放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二类区。

其污染物排放浓度及控制指标见下表1-5。

表1-6锅炉烟气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烟气黑度限值

锅炉类别

污染物

排放浓度(mg/m3)

I时段

II时段

燃煤锅炉

烟尘

250

200

SO2

1200

900

NOX

/

/

燃油锅炉

(轻柴油、煤油)

烟尘

100

100

SO2

700

500

NOX

/

400

燃气锅炉

烟尘

50

50

SO2

100

100

NOX

/

400

注:

新建锅炉执行Ⅱ时段标准,林格曼黑度小于一级。

(4)建筑施工噪声排放

建筑施工噪声排放执行GB12523-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见下表1-6。

表1-7不同施工阶段作业噪声限值表

单位:

等效声级Leq[dB(A)]

施工阶段

主要噪声源

噪声限值

昼间

夜间

土石方

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等

75

55

打桩

各种打桩机等

85

禁止施工

结构

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机、电锯等

70

55

装修

吊车、升降机等

65

55

1.5评价因子与评价等级

1.5.1评价因子

(1)大气环境评价因子:

TSP(总悬浮颗粒物)。

(2)水环境预测评价因子:

废水排放量及其CODcr、

(3)声环境评价因子:

等效连续A声级。

1.5.2评价等级

(1)大气环境

本次大气环境评价以对施工期扬尘的评价为主,且其影响范围较小,时力电子厂建设项目属于平原地区,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规定的关于大气评价等级的划分方法,确定本次大气环境评价的工作等级为三级。

1.6评价范围

本次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是以整个建设场地为中心辐射周围一定范围,项目建设期间的大气环境污染物主要有TSP、噪声环境影响的指标主要是连续等效A声级由于建设项目周围有公路等设施的影响,为避免由于影响而造成的评价的错误,本次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选定于厂区建设项目+10m的范围内。

1.7评价重点

(1)气体污染物:

是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大气颗粒悬浮物。

(2)噪声污染: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

1.8环境保护目标

本次的环境保护目标主要是时力电子厂建设项目的建设场地以及周围的生活环境

 

工艺流程

下单排产

→开料→钻孔→IQC→磨板→沉电铜→磨板→孔铜QC→孔铜QA

工程资料制作→QAE审查

电铜→电锡

→磨板→印刷预焗曝光→显影→执漏QC→执漏QA→图形电镀→退膜

开油底片复制电镍→电金

退锡磨板

蚀刻→蚀检QC→蚀检QA→→印刷阻焊→预烘→曝光→显影→绿油QC→绿油QA→

清洗底片复制

开油

啤板

字符→绿油QC→绿油QA→后焗→插头镀金→喷锡→→V-CUT→啤部QA→测试→

锣板→IQC

清洗→FQC→FQA→超声波清洗(只限金板)→包装→FQA→出货

2周围环境概况

2.1基本资料

2.1.1名称

名称:

时力电子厂建设项目

2.1.2地址

地址:

广东省东莞市

2.1.3性质

性质:

工业厂房

2.2背景资料

东莞时力科技电子厂成立于1998年3月28日,是香港时力集团投资近5亿港元兴建的高新技术企业。

厂房座落在东莞市长安镇振安路安力科技园内,区内环境优美,配套设施齐全,曾获东莞市评为“绿色园林企业”。

  企业现拥有近2,000名优秀的职员工队伍,厂房面积达25,000平方米,车间完全按照美国环境科学院标准建造,为封闭式无尘车间,全中央空调装备,无尘度达100级。

生产设备全部由国外引进,并采用了国外先进的超声波焊接技术和动态悬浮测试技术,具有极强的技术优势。

主要产品为计算机硬盘驱动器磁头和软线路板,客户遍及欧美及亚洲各大型计算机硬件制造厂商,产品在国际硬盘驱动器磁头市场占有较大的份额,产品开发前景广阔。

 

  企业推行先进的生产及管理模式,各项管理制度完善,尤其注重品质管理,并于1999年5月获得上海质量体系审核中心颁发的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证书,于今年10月获得国家环保总局华厦环境管理体系审中心颁发的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2.3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时力电子厂产生的垃圾是主要的电子类固体废弃物,电镀废水是主要的废水来源(自建污水处理站)。

噪声污染方面,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和施工完成后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声,从而导致居民日常生活会产生一定的噪声污染。

而由于交通车辆数量大,大气污染物主要是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

2.4环境现状调查

2.4.1自然环境现状

(1)地理方位

东莞市位于广东省南部,其位于东经(113°31′-114°15′),北纬(22°39′-23°09′)。

最东端是谢岗镇的银瓶嘴山,最南端是凤岗镇雁田村的雁田水库,最西端是沙田镇西大坦村的狮子洋中心航线,最北端是中堂镇潢涌村的东江北支流中心航线。

东西长约70.45公里,南北宽约46.8公里。

东莞市东接惠州市惠城区和惠阳区,南抵深圳市龙岗区和宝安区,西挨广州市南沙区、番禺区和萝岗区,北达广州市增城市和惠州市博罗县。

四周共与广州、深圳和惠州的9个县级行政区接壤。

(2)地形地貌

 

东莞市地质构造上,位于罗浮山断缘的北东向博罗大断裂南西部、东莞断凹盆地中。

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地貌以丘陵台地、冲积平原为主,丘陵台地占44.5%,冲积平原占43.3%,山地占6.2%。

东南部多山,尤以东部为最,山体庞大,分割强烈,集中成片,起伏较大,海拔多在200-600米,坡度30℃左右,银瓶嘴山主峰高898.2米,是东莞市最高山峰;中南部低山丘陵成片,为丘陵台地区;东北部接近东江河滨,陆地和河谷平原分布其中,海拔30-80米之间,坡度小,地势起伏和缓,为易于积水的埔田区;西北部是东江冲积而成的三角洲平原,是地势低平、水网纵横的围田区;西南部是滨临珠江口的江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而低陷,是受潮汐影响较大的沙咸田地区。

东莞控东江和广州水道出海之咽喉,有海岸线115.94公里(含内航道),海域面积15000公顷,浅海滩涂面积4500公顷,主航道岸线53公里,虎门港湾是建设深水港的良好地址。

(3)水文

东莞市主要河流有东江、石马河、寒溪水。

市境96%属东江流域,东江干流自东北角惠州市惠城区、博罗县之间入境后,沿北部边境自东向西行至桥头镇新开河口。

有发源于深圳市宝安区的石马河流入,至企石镇有企石河流入。

至石龙镇分出东江南支流后,东江北干流续流至石滩,与来自增城市的支流汇流,经石碣镇、高埗镇、中堂镇、麻涌镇的大盛村注入狮子洋;东江南支流斜向西南,在峡口社区接纳来自市境中部的寒溪水,峡口以下有三支较小的支流牛山水、蛤地水和小沙河,自东向西汇,入流经石碣镇、莞城街道、道滘镇、厚街镇、沙田镇于泗盛注入狮子洋。

东江北干流与南支流之间为东江三角洲的河网区。

(4)气候

东莞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长夏无冬,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温差振幅小,季风明显。

2005-2009年,年平均气温为23.1℃。

最暖为2006年,年平均气温为23.6℃;最冷为2008年,年平均气温为22.7℃。

一年中最冷为1月份,最热为7月份。

年极端最高气温37.8℃(出现在2006年8月20日),年极端最低气温3.1℃(出现在2008年12月23日)。

日照时数充足,2005-2009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873.7小时,占全年可照时数的42%。

其中,2009年,日照时数最多,达2059.5小时,占全年可照时数的46%;最少是2006年,仅有1558.1小时,占全年可照时数的35%。

一年中2-3月份日照最少,7月份日照最多。

雨量集中在4-9月份,其中4-6月为前汛期,以锋面低槽降水为多。

7-9月为后汛期,台风降水活跃。

2005-2009年年平均雨量为1819.9毫米。

最多为2008年,年雨量2074.0毫米;最少为2009年,只有1547.4毫米。

常受台风、暴雨、春秋干旱、寒露风及冻害的侵袭

2.5社会环境

1985年,东莞县经国务院批准列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同年9月撤消东莞县,建立(县级)东莞市;1988年1月升格为地级市,东莞市是全国五个不设市辖区的地级市之一,直属广东省。

(其它四个为广东省中山市、海南省三亚市、海南省三沙市、甘肃省嘉峪关市)

1986年,东莞市开始撤区建镇,实行镇辖村体制;

1986年2月4日,经广东省政府批准撤销东莞市莞城镇和篁村区、万江区、附城区等3个区公所,设立东莞市莞城街道办事处、万江街道办事处、附城街道办事处、篁村街道办事处。

2000年03月,撤销附城街道办事处设立东城街道办事处;

2001年10月,撤销篁村街道办事处设立南城街道办事处;

2002年01月,撤销1988年01月分设的城内、城外街道办事处,合并重新设立莞城街道办事处;

2002年11月,万江区街道办事处更名为万江街道办事处。

至2011年9月东莞市下辖28个镇和4个街道;各镇(街道)共下辖383个村和214个社

东莞政区图

区。

村下辖若干村民小组,社区下辖若干居民小组。

东莞实行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行政区管理;镇行政管理机构为镇人民政府,街道行政管理机构为街道办事处;村行政管理机构为村民委员会,社区行政管理机构为社区居民委员会。

截至2012年5月1日,东莞市辖32个镇(街道);其中包括4个街道(莞城街道、南城街道、东城街道、万江街道);28个镇(石碣镇、石龙镇、茶山镇、石排镇、企石镇、横沥镇、桥头镇、谢岗镇、东坑镇、常平镇、寮步镇、大朗镇、黄江镇、清溪镇、塘厦镇、凤岗镇、长安镇、虎门镇、厚街镇、沙田镇、道滘镇、洪梅镇、麻涌镇、中堂镇、高埗镇、樟木头镇、大岭山镇、望牛墩镇)。

东莞市区由莞城街道、南城街道、东城街道、万江街道组成;中共东莞市委员会、东莞市人民政府驻东莞市南城街道胜和社区鸿福路99号。

2010年东莞市常住人口为823万人,陆地面积2465平方公里。

东莞市是岭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中国近代史的开篇地和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拥有独特岭南文化。

东莞位于珠江口东岸,广东历史文化名城,有着1700多年的郡县史。

东莞市东接惠州市惠城区和惠阳区,南抵深圳市龙岗区和宝安区,西挨广州市南沙区、番禺区、萝岗区和黄埔区,北达增城市和博罗县。

四周共与穗、深、惠的10个县级行政区接壤。

东莞1985年撤县建市(县级市),1988年升格为地级市。

东莞市辖28个镇、4个街道;386个行政村、205个社区。

东莞市是全国五个不设市辖区的地级市之一,直属广东省。

东莞全市总面积2465平方公里,截至2008年底,常住人口694.98万人,其中本地户籍人口174.87万人,外来常住人口520.11万人。

截至2011年,港澳同胞约100万人,海外华侨约30万人,是著名的华侨之乡。

东莞素有龙舟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举重之乡、粤剧之乡等美誉。

东莞市环境质量现状

一、大气环境

(一)城市空气

1.按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评价。

2012年,环境空气污染指数(API)范围在17~111,优良天数占全年有效天数(366天,下同)的98.91%,其中:

优的天数为161天,比2011年增加38天,占全年有效天数的43.99%;良的天数为201天,比2011年减少34天,占全年有效天数的54.92%;轻度污染的天数为4天,比2011年减少3天,占全年有效天数的1.09%。

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为0.022毫克/立方米,比去年(0.028毫克/立方米)下降21.43%,符合国家二级标准(0.060毫克/立方米)。

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为0.040毫克/立方米,比去年(0.044毫克/立方米)下降9.09%,符合国家二级标准(0.080毫克/立方米)。

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平均浓度为0.061毫克/立方米,比去年(0.071毫克/立方米)下降14.08%,符合国家二级标准(0.100毫克/立方米)。

(二)降尘与降水

2012年,全市平均降尘量为6.50吨/平方公里·月,符合广东省推荐标准(8吨/平方公里·月),比去年上升了0.30吨/平方公里·月。

全年降水pH范围在4.30~7.18之间,降水pH年均值为5.26,比去年(5.02)上升0.24个pH单位(酸度减弱);酸雨频率为33.7%,比去年(47.6%)下降13.9个百分点;总体上酸雨污染程度有所减轻。

二、水环境

(一)饮用水源

2012年,市区饮用水源地(东江南支流和中堂水道)每月监测均达标,所有监测项目均达到国家地表水Ⅲ类标准和相应的标准限值,水质达标率100%。

与去年相比,市区饮用水源地的水质仍然保持Ⅲ类标准,继续保持良好。

(二)主要江河

2012年,东江东莞段(石龙南河和石龙北河断面)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运河(樟村、家乐福、石鼓和镇口断面)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Ⅴ类标准;石马河口断面氨氮、总磷达到阶段水质目标,其它指标均达到国家地表水Ⅴ类标准,如期实现阶段整治目标。

与去年相比,我市主要江河水质基本保持稳定。

(三)跨市河流

2012年,东江东岸和石龙桥2个监测断面水质均符合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观澜河、潼湖水、茅洲河和沙河等4条河流的水质劣于国家地表水Ⅴ类标准。

三、声环境

2012年,市区声环境质量保持良好,各类功能区噪声年均等效声级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相关标准。

市区主要交通干线的道路交通噪声昼间等效声级平均值为67.9分贝,比去年上升0.1分贝,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4类区昼间标准(70分贝),道路交通噪声强度等级为一级(昼间≤68.0分贝),处于好的水平。

市区区域环境噪声昼间等效声级平均值为55.9分贝,比去年上升0.1分贝,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区(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昼间标准(60分贝),区域噪声环境质量总体水平等级为三级(昼间55.1~60.0分贝),处于一般水平。

四、生态环境

2012年,全市林业用地面积60195.1公顷,森林覆盖率为37.1%,林木绿化率为38.79%,人均公园绿地达16.53平方米。

全市活立木总蓄积量为291万立方米,活立木蓄积年净增长率为6.6%。

全市已建成市级自然保护区5个,森林公园10个。

全市全年完成水源涵养林改造23265亩,营建农田林网96公里,建成生态景观林带100.75公里,抚育生物防火林带252公里,建成开放黄江黄牛埔、凤岗碧湖两个森林公园,新建27个义务植树基地。

五、排污状况

(一)废水

全市废污水年排放总量10.07亿吨,其中:

工业废水排放量2.69亿吨,生活污水排放量7.38亿吨。

(二)废气

全市工业废气年排放量2928.84亿标立方米,其中:

工业烟(粉)尘排放量为15095.12吨。

(三)工业固体废物

全市工业固体废弃物年产生量534.30万吨,处理量122.16万吨,综合利用量415.85万吨,处理率为22.86%,综合利用率为77.83%。

3工程及污染源强分析

3.1拟建项目工程概况

(1)项目名称:

广东东莞时力电子厂建设项目

(2)建设单位:

广东东莞时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3)建设地点:

东莞市长安镇振安路安力科技园内,占地31000

,项目北部为振安中路,西面为中山中路,东面为沙涌路,截图如下:

3.2建项目老污染源情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原为一片空地,所以在建设项目动工之前原有的污染源主要来自于周围的工业企业以及周围的道路噪声,其主要的污染主要有大气悬浮颗粒物(TSP)、

等以及噪声。

(1)建筑工程污染源情况

该区域由于活跃的规划建设地区,建筑活动频繁,在区域的各个位置都有处于不同阶段的地产在施工。

4环境质量与生态现状评价

4.1生态环境现状调查

东莞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长夏无冬,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温差振幅小,季风明显,项目建设地原为一片空地,位于东莞市政府划出的一个工业园区内,由于之前并未有其他的工业项目再次建设也并没有建设过住宅,因此,在本项目的动工之前,一直是一片空地,当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因此降水充沛,植被繁茂,绿地覆盖率较高。

但是,由于本项目建设之前已有其他的工业企业在附近建设生产厂区,因此,或多或少的影响了建设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其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建设项目的动工造成生态多样性的破坏,使生物物种的多样性遭到破坏,减少了建设区域的物种的数量,并且由于项目的建设使得原先的地形地貌都有一定的改变,使得生态调节能力下降。

4.2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4.21大气环境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