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六中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学分认定模块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964793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80.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淄博市六中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学分认定模块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山东省淄博市六中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学分认定模块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山东省淄博市六中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学分认定模块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山东省淄博市六中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学分认定模块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山东省淄博市六中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学分认定模块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淄博市六中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学分认定模块考试试题.docx

《山东省淄博市六中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学分认定模块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淄博市六中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学分认定模块考试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淄博市六中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学分认定模块考试试题.docx

山东省淄博市六中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学分认定模块考试试题

淄博六中2014级高二第一学期期中学分认定模块考试

(地理学科)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班别、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纸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不按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收回。

第I卷(选择题共51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有34小题,每小题1.5分,共51分)

荔枝原产我国亚热带地区,喜高温多湿,冬季不耐低温霜冻。

图2为广东省荔枝生产适宜区(Ⅲ)、次适宜区(Ⅱ)、不适宜区(Ⅰ)区划图。

读图回答1~2题。

1.划分荔枝生产适宜区划的主要指标是

A.气候

B.土壤

C.市场

D.水源

2.Ⅰ区发展荔枝生产的不利条件是

A.光照弱B.降水少

C.多大风D.低温冻害

下面是环渤海三省二市2010年产业结构表.据表回答3-4题。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东

辽宁

第一产业(%)

1.0

1.7

12.8

9.5

9.3

第二产业(%)

23.5

53

52

55.8

52

第三产业(%)

75.5

45.3

35.2

34.7

38.7

3.导致北京与其它四省(市)产业结构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城市职能    B.交通运输条件

  C.劳动力素质    D.矿产资条件

4.该地区的第二产业以钢铁和石油工业为主.其主导因素是

  A.水陆交通便利    B.矿产资丰富

  C.有大量廉价劳动力  D.技术力量雄厚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地理环境差异较大,人类活动也不同。

读图回答5~6题。

5.B所在地区的农业自然景观多呈带状或点状分布,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热量B.土壤C.水源D.经济发展水平

6.有关河流①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河流①水能非常丰富,其谷地是该区域主要的农业区

B.河流②水量丰富,流量平稳,因此航运价值较大

C.两条河都是外流河,沿岸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区,工业发达

D.降水是两条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流域内人口稠密,城市密集

甲、乙、丙是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带中的省级行政区,图中分别反映了这三个省区的产业结构和三大产业就业人员比例。

读图回答7-8题。

7.有关甲乙丙三个省级行政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丙分别位于我国的东、中、西部经济地带

B.甲、乙、丙分别位于我国的西、中、东部经济地带

C.三个省级行政区中,经济最发达的是甲

D.三个省级行政区中,经济最发达的是乙

8.乙省区所在经济地带的特点是

A.我国粮棉的重要产区B.能源和矿产资源匮乏

C.我国的海洋水产区都分布在这个地带D.经济国际化程度最高

读我国某温带地区不同系统人口、耕地、草场资源统计图,回答9~11题

9.关于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耕地面积:

农牧结合区>草甸草原区>荒漠草原区

  B.该地不可能出现水土流失

  C.荒漠草原区人口总数少,对环境破坏小,环境质量好   

  D.草甸草原区植被覆盖率高,不会出现扬沙、沙尘天气

10.有关该地自然环境的推测不可信的是

  A.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 

B.冬冷夏热,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

  C.河流众多,含沙量小

D.该地区自然环境地域分异的基础是水分条件

11.下列选项中不符合该区域可持续发展方向的是

  A.利用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优势,发展马铃薯等无公害蔬菜种植

  B.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油料作物产量

  C.以市场为导向,依托资源优势,加大科技投入,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D.适度退耕还林还草,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 

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

下图为某循环农业模式,读图回答12-13题。

 

12.最适宜该模式的是  

  A.河套平原 B.黄淮平原  C.辽东丘陵   D.闽浙丘陵

13.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是     

①提高经济效益②加快城镇发展 ③提供清洁能源 ④促进民居集中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一个地方的降水量和它的蒸发力(假设水分供应不受限制时,某地可能达到的最大蒸发量)的差值,称为水分盈亏量。

图1示意我国某地区多年平均水分盈亏量的空间分布,图2示意图1中甲、乙、丙三地水分盈亏量的月份分配。

读图,完成14~16题。

 

14.图2中①、②、③三条曲线表示的地点依次是(  )

A.甲、乙、丙B.丙、乙、甲C.乙、丙、甲D.丙、甲、乙

15.导致该区域东南部地区等值线较密集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大气环流D.地形地势

16.关于甲、乙、丙三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年太阳辐射最强B.乙地最适合种植水稻

C.丙地位于半湿润地区D.6月份灌溉需水最多

下图为我国部分生态问题的分布区图。

读图回答17~18题。

 

17.关于图示地区主要生态问题的搭配,正确的是

A.丙地区—水土流失B.乙地区—土地沙漠化

C.丁地区—土壤盐碱化D.甲地区—土地石漠化

18.目前治理乙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不包括

A.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综合整治

B.调整农、林、牧用地比重

C.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D.灌排结合,防治土壤次生盐碱化

下图是“我国西部某地区略图”,图中左上方所示为当地铁路沿线的草方格沙障。

读图,回答19~20题。

19.P地与Q地相比,P地

①年大风日数少

②年降水量多

③年降雪日数少

④沙尘暴日数多

A.①②B.①②③

C.①③④D.③④

20.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生态功能是

①截留水分②改变气候类型③削弱风力④改变植被类型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D.③④

下表反映了四个省区煤炭、太阳能、天然气、水四种资源的丰歉程度(★号越多代表资源分布越丰富),据此完成21~22题。

资源种类

省区    

★★

★★★★

★★★★

★★★★

★★★

★★

★★★

★★

★★★★

★★★★

★★

★★★★

21.读上表,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A.甲—天然气 乙—煤炭  丙—水资源 丁—太阳能

B.甲—天然气 乙—太阳能 丙—水资源 丁—煤炭

C.甲—煤炭  乙—太阳能 丙—水资源 丁—天然气

D.甲—煤炭  乙—天然气 丙—水资源 丁—太阳能

22.甲类资源丰富区资源开发方向

A.稳定以煤炭开发为核心的工业体系B.调整产业结构,多元化发展

C.产业全部升级,第三产业全部替代第二产业D.提高重工业产值比重

陕西榆林地区“乌金(煤)遍地”,资源非常丰富。

5年前开始,该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被人们戏称为“黑三角”。

据此回答23~24题。

23.在资源开发初期,当地适合发展

A.食品工业B.高耗能工业C.农产品加工工业D.高技术工业

24.近年来,在“黑三角”教训之后,该地区逐渐形成下图所示的发展模式。

有关该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

②该模式体现了清洁生产过程;

③该模式延长了产业链,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广度和深度;

④该模式体现了“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过程。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下图表示“中国的大庆油田,俄罗斯的罗马什金油田、杜玛兹油田和土库曼斯坦的古姆达格油田采油速度与最大采油速度之间的比值随投产时间的变化曲线图”(比值为“1”时,即达到“巅峰时刻”)。

读图,完成25~26题。

25.图示曲线反映了

A.古姆达格油田开采时间最早B.大庆油田稳产、高产时间最长

C.罗马什金油田储油量最大D.杜玛兹油田的开采率最高

26.有关石油资源利用与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目前世界上利用的石油资源主要来自中亚地区的油田

B.近年来中国石油产量保持平稳增加的态势,生产量大于消费量

C.应对石油危机的主要措施是降低石油价格

D.中国石油利用的效率远低于发达国家,节油潜力很大

川气东送工程是我国继三峡工程、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南水北调之后的第五大工程。

下图为“川气东输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27-28题。

27.影响图中线路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类型B.地形C.河流D.城市布局

28.在“川气东送”工程的建设过程中

A.可以缓解沪杭线运力紧张的状况B.沿线地区可能出现生态环境退化

C.拉动气田区经济发展D.进一步改善上海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据报道:

2012年2月,国家发改委对蒙华铁路的批复显示,该线路北起东乌铁路浩勒报吉站,途经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等地区,终点到达江西省吉安,线路全长1837公里。

通道规划设计输送能力为2亿吨,建成运营初期输送能力达到1亿吨。

如图,回答29~30题

29.国家建设蒙华铁路决定性的因素是( )   

A.地质地形  B.国民经济发展  

C.人口数量增加 D.河流分布

30.下列措施中不利于缓解华中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状况的是(   )

A.实施能源多元化,积极开发新能源  

B.实行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率

C.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冶金工业      

D.增强西电东送、西气东输能力

下图为南水北调东、中线调水线路示意图。

读图回答31~32题。

 

31.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利用京杭运河将长江水调往北方,该调水工程会(  )

①加重海河的防洪压力  ②缓解京津地区的地面沉降

③补充黄河的入海流量 ④增加长江下游的泥沙淤积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2.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可以(  )

A.提高华北地区的水运能力B.带动沿线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C.促进沿线地区的环境治理D.利用南北地势落差开发水电

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依托于地理信息技术,农民首先可定期获得农田长势的影像资料,再经过系统分析,最后把杀虫剂、化肥施用到最需要的农田,从而减少污染、提高产量。

依据图文资料,完成33~34题。

33.这一过程中,依次使用的技术是

A.GPS—RS—GISB.RS—GPS—GIS

C.GIS—RS—GPSD.RS—GIS—GPS

34.土地利用信息数据库在数字城市规划中不能用于

A.分析应急避难场所数量

B.确定市区停车场的规模

C.决策公交线路合理布局

D.统计城市流动人口数量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9分)

二、非选择题

35.(16分)由于地理条件和历史发展的进程不同,区域发展水平和方向也存在差异。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有关问题。

材料一:

湖南省、广东省简图。

材料二  广东、湖南两省的区域综合发展指标

地区

年度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三次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

三次产业就业比重(%)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

第一

产业

第二

产业

第三

产业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

产业

广东

1980

249

33.2

41.1

25.7

70.6

17.2

12.2

480

2005

21701

6.3

49.5

44.2

32.0

39.7

28.3

23603

湖南

1980

192

42.3

40.2

17.5

77.0

14.1

8.9

365

2005

6473

19.4

40.2

40.4

48.6

21.5

29.9

9616

 数据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1980年~2006年)

材料三 广东省“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

加快制造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装备、汽车、石化等重化工业。

(1)比较湖南、广东两省地势特征的显著差异;说出两省地域联系的地形屏障。

(4分)

(2)依据材料二,比较广东、湖南两省区域发展差异的具体表现。

(6分)

(3)根据材料分析湖南、广东两省在重化工业发展过程中,如何扬长避短、加强区域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6分)

 

3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2分)

材料一  红壤是重要的土壤资源。

我国红壤地区跨越热带、亚热带,北起长江沿岸,南到海南,东到台湾,西到云贵高原与横断山脉,占全国总面积的22.7%。

红壤区以山地和丘陵为主,现有耕地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3.33%,是我国重要的粮、油、果、林、茶及水产生产基地。

材料二  有人在裸露的红黏土上进行人工降雨试验,不同坡度与土壤冲刷量关系结果如下图所示。

(1)说出我国红壤分布区夏季最易发生的生态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8分)

(2)结合试验数据,任选一个坡度范围的红壤分布区域,说出其合理利用的方式。

(4分)

 

37.(12分)我国西南地区自古就与内地联系密切。

如今,这一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了重要贡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西南地区能源资源丰富,区域内的重庆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

图12为重庆市1999~2008年主要资源消费量变化和单位GDP能耗变化图。

 

(1)判断重庆市能源消费总量变化和单位GDP能耗变化的趋势,并分析单位GDP能耗变化的主要原因。

(8分)

 

(2)指出重庆市能源消费结构特点;结合西南地区能源资源优势,说明该市今后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方向。

(4分)

3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9分)

材料一:

下图是南水北调中线、东线工程线路示意图。

材料二:

下面两图分别是北京年内各月气温、降水量图和长江流量年变化图。

材料三:

南水北调工程以“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为原则,坚持把规划、实施建立在节水、治污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

(1)与南水北调东线相比,中线建设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投入使用后,可能产生土壤次生盐碱化现象的地区有哪些?

试分析原因。

(3)结合材料二,说出调水区和受水区之间存在的矛盾,并提出解决措施。

(4)为保障南水北调工程取得最大效益,沿线省区应采取哪些措施?

 

淄博六中2014级高二第一学期期中模块考试

参考答案(地理学科)

第一卷:

1-5:

ADABC6-10:

ABAAC11-15:

BDBBD16-20:

ADDAC

21-25:

CBBDB26-30:

DDBBC31-34:

DCDD

第二卷:

35.答案:

(1)湖南省总体上南高北低、广东省总体上北高南低;(4分) 

(2)与湖南省相比,广东省经济发展速度快;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高);工业化程度高;城市化水平高;三次产业结构层次较高(第二、三产业比重大)。

(答出其中三点即可,6分) 

或答:

与广东省相比,湖南省经济发展速度慢;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工业化程度低;城市化水平低;三次产业结构层次较低(第二、三产业比重小)。

(答出其中三点即可,6分)

(3)湖南有丰富的有色金属、煤炭、水能等资源,可为广东提供重化工业所需的原料和能源;广东为湖南提供资金、技术;湖南可承接广东部分产业的转移;共同培育品牌,共同建立销售网络,开拓国内外市场。

(答出其中3点即可,其它答案亦可合理,6分)

36.解析:

(1)从题目中可以得知,我国红壤地区跨越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坡度大,该地区是我国人口密集地区,人类活动集中,植被破坏,容量形成水土流失。

(2)从图中可以看出,坡度在18°以下(或坡度较小)的地区,流水冲刷不严重,水土流失较弱,可以修建梯田,作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或经济林木用地。

18°到24°(或坡度较大)的地区,流水冲刷严重,需要植树造林保持水土,退耕还林、还牧,作为林木业用地。

坡度在24°以上的地区,流水侵蚀作用虽然减弱,但坡度过大容易形成崩塌和滑坡,需要禁止人类活动,以防崩塌和滑坡。

答案:

(1)水土流失。

(2分)

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形起伏大(或一定的坡度),(2分)

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或多暴雨),(2分)

人类活动集中,植被破坏,(2分)流水侵蚀严重,导致水土流失发生。

(2)坡度在18°以下(或坡度较小)的地区,(2分)

修建梯田,作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或经济林木用地。

(2分)

或答18°到24°(或坡度较大)的地区,(1分)退耕还林、还牧,作为林木业用地。

(2分)

或答坡度在24°以上的地区,(1分)禁止人类活动,以防崩塌和滑坡。

(2分)

37.答案:

(1)能源消费总量呈上升趋势;单位CDP能耗呈下降趋势。

提高能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

(2)以煤为主,石油、天然气和水电的比重较低。

增加水电、天然气的比重,降低煤的比重。

38.解析:

(1)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是丹江口水库,海拔高于受水区,而东线工程黄河以南需逐级提水,过黄河后才可顺地势向北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位于汉江的中上游,水质比长江下游的好。

(2)题,东线所调的水在华北平原地区下渗导致地下水位上升,会使该地区产生土壤次生盐碱化现象。

第(3)题,考查从图表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读材料2中的两幅图可知,北京市降水量小的季节即为其水资源短缺的季节,而该季节长江流量较小,由此产生供需矛盾;调节季节差异即为解决措施。

第(4)题,从“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中获取有效信息即可作答。

答案:

(1)中线基本可自流供水,运营成本低;水源地水质较好。

(2分)

(2)东线输水河道淮河以北段的沿岸地区(或位于华北平原的沿线地区)。

原因:

东线输水河道的水渗漏补给地下水,使潜水面上升;由于该线沿岸地区地处半湿润地区,在短暂雨季以外的时期里,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土壤中的盐分逐渐向地表积聚,产生土壤次生盐碱化现象。

(3分)

(3)矛盾:

受水区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季节,恰好是长江的枯水期。

解决措施:

可用三峡、丹江口等水库在长江的丰水期把水蓄积起来,等到受水区缺水严重时再向北调水。

(2分)

(4)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