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8年纪课外文言文阅读及答案祥解.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964730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3.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8年纪课外文言文阅读及答案祥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人教版8年纪课外文言文阅读及答案祥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人教版8年纪课外文言文阅读及答案祥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人教版8年纪课外文言文阅读及答案祥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人教版8年纪课外文言文阅读及答案祥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8年纪课外文言文阅读及答案祥解.docx

《人教版8年纪课外文言文阅读及答案祥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8年纪课外文言文阅读及答案祥解.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8年纪课外文言文阅读及答案祥解.docx

人教版8年纪课外文言文阅读及答案祥解

(一)康德涵救李梦阳

(选自清·查继佐《罪惟录·列传》)

康海①与太监刘瑾同乡,瑾以其文名,欲亲之,海不与通。

瑾拘梦阳②狱,必死之。

客曰:

“念非康德涵,无可脱梦阳者。

”梦阳曰:

“死吾安之,何以累德涵?

且德涵必不屈瑾。

”客强梦阳致二语德涵:

“德涵救我,惟德涵为能救我。

”海得书喜曰:

“我屈一瑾,而活良友,天下后世其许我!

”即上马驰瑾门。

明日辄赦出之。

 

【注释】①康海:

字德涵。

②梦阳:

李梦阳,明代著名文学家。

   

   

【文化常识】太监。

太监早在殷商时代就有,最早叫“寺”,本是割势后在宫中侍奉帝王及嫔妃的男子。

至唐朝,统称为宦官。

太监因为亲近帝王,有的深得帝王宠爱,因此掌握大权。

历史上出了名的太监有赵高、高力士、魏忠贤、李莲英等。

刘瑾是明武宗朱厚照时期的权倾一时的太监。

他掌握东厂、西厂特务机关,镇压异己,斥逐大臣,抢夺民间土地,是个无恶不作的家伙。

1.解释加粗的词:

①亲  ②脱  ③致  

2.翻译:

①海不与通   ②我屈一瑾,而活良友,天下后世其许我!

(二)孔子见罗雀者

(选自《孔子家语》)

孔子见罗雀者①,所得皆黄口②小雀。

夫子问之曰:

“大雀独不得,何也?

”罗雀者曰:

“大雀善惊而难得,黄口贪食而易得。

黄口从大雀,则不得;大雀从黄口,亦可得。

”孔子顾谓弟子曰:

“善惊以远害③,利食④而忘患,自⑤其心⑥矣,而以所从为祸福。

故君子慎其所从,以长者之虑⑦则有全身之阶⑧,随小者之戆⑨而有危亡之败⑩也。

【注释】①罗雀者:

张网捕鸟的人。

②黄口:

雏鸟的嘴为黄色。

后又借指雏鸟。

③独:

表示转折,相当于“却”。

④戆(zhuàng):

愚。

败:

祸乱,祸害。

【导读】

  这是孔子借助恰当的时机对学生进行教育,告诉他们要听从师长们的教导,虚心向他们学习。

文章借捕鸟人之口,说明“善惊远害”,“贪食易得”的道理,孔子告诫弟子“以所从为祸福”,“君子慎其所从”,可谓警世之言。

1.解释加粗的词:

①大雀从黄口②孔子顾谓弟子曰 ③利食而忘患

④善惊以远害

2.翻译:

①大雀善惊而难得,黄口贪食而易得.  

②故君子慎其所从,以长者之虑则有全身之阶,随小者之戆而有

危亡之败也.    

3.孔子教育其弟子要"慎其所从",与《出师表》中亲_____而远_____的观点有相似之义.  

(三)匡衡凿壁借光

(选自晋·葛洪《西京杂记》)

匡衡①字稚圭(guī),勤学而无烛。

邻舍有烛而不逮②,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大姓③文不识④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主人怪问衡,衡曰:

“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⑤。

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

“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⑥。

”鼎,衡小名也。

时人畏服之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

衡邑人有言《诗》者,衡从之与语质疑。

邑人挫服倒屐而去。

衡追之曰:

“先生留听,更理前论⑦。

”邑人曰:

“穷矣。

”遂去不返。

                                    【注释】①匡衡:

汉朝人。

②不逮:

指烛光透不过来。

③大姓:

大户。

④文不识:

姓文,名不识。

⑤大学:

很有学问的人。

⑥解人颐(yí):

让人欢笑。

⑦更理前论:

再把前面说的梳理一番。

【文言知识】说“穷”。

“穷”是个多义词。

一、指“困窘”。

如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意为处境艰难时只能自己管好自己。

二、指“尽”、“极”。

上文“穷矣”,意为没什么可说了。

成语有“无穷无尽”,其中“穷”与“尽”为同义。

三、指“贫困”。

四、指“寻求到尽头”。

《桃花源记》:

“欲穷其林。

”其中的“穷”即为寻求到尽头。

1.解释:

①邑   ②怪   ③资

2.翻译:

①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②时人畏服之如是

③衡从之与语质疑

3.理解:

“邑人挫服倒屐而去”中“倒屐而去”是用来形容“邑人”什么的?

(四)狼

(选自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

道旁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伏焉①。

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

顾②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③。

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

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

非屠乌能作此谋也?

【注释】①伏焉:

躲藏在那里。

②顾:

然而,可是。

③以吹豕之法吹之:

用吹猪的办法吹它。

吹豕,屠夫将猪杀死后,为了便于褪毛,在后腿下端皮上斜割一口,用力吹,使膨胀如球。

这里是活吹。

【导读】人各有所长,物各有所用。

此时,如果不是屠夫,恐怕什么人都会死于狼之口了。

想当年,孟尝君不也是靠鸡鸣狗盗之徒而逃脱于虎狼一样的秦国吗?

 

1.解释:

  ①道旁有夜耕者所遗行室   ②狼自苫中探爪入

  ③惟有小刀不盈寸    ④.股直不能屈

2.翻译:

  ①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

  ②非屠乌能作此谋也?

3.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五)老马识途

(出处《韩非子。

说林上》)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①,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②。

管仲曰:

“老马之智可用也。

”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行山中无水,隰朋曰:

“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

”乃掘③地,遂得水。

【注释】①管仲、隰(x)朋:

皆齐桓公时大臣,帮助桓公成就了霸业。

孤竹:

古国名。

②迷惑失道:

迷路而找不到归途。

③掘:

挖。

【导读】自然万物都有其独特的个性,人能善于向大自然学习,则万物可为我所用,为人类造福。

1.解释:

  ①春往而冬反②迷惑失道③遂得水

2.翻译:

①管仲曰:

“老马之智可用也。

②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

3.文中故事是成语_____的来历,现比喻________________。

(六)李贺作诗

(选自唐.李商隐《樊南文集》)

李长吉①细瘦,通眉②长指爪,能苦吟疾书。

每旦日出,与诸公交,未尝得题③,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

恒从小奚奴④,骑距⑤驴,背一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

及暮归,太夫人⑥使婢女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

“是儿要呕出心始已耳。

”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⑦成之,投他囊中。

【注释】①李长吉:

李贺。

唐朝著名诗人。

②通眉:

两眉通连。

③得题:

意为事前确定题目。

④小奚奴:

小僮仆。

⑤距:

同“巨”。

⑥太夫人:

指李贺的母亲。

⑦足:

补充。

【导读】说“从”。

“从”指跟随,但到底“谁跟从谁”在句中要认真研究,否则容易搞错。

上文“恒从小奚奴”,是指小奚奴跟随主人李贺,因此这个“从”要按使动词理解,即“使小奚奴跟随”。

又,“大将军从百余骑西征”,这“从”也应理解为“使……跟从”,即带领。

又,《鸿门宴》: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至鸿门”,这“从”也指“使……跟随”。

至于“二狼仍从屠而不舍”那当然要理解为两只狼仍跟随屠夫而不放弃。

另外,上文“长吉从婢取书”中的“从”是指“向”。

1.解释:

①旦②囊③辄

2.翻译:

①能苦吟疾书

②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

3.理解:

后人从“是儿要呕出心始已耳”中引申出一个成语,即是

(七)李生论善学者

【原文】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

其友李生问这曰:

“或谓君不善学,信乎?

”王生不说,曰:

“凡师这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

”李生说之曰:

“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心谓之善学也?

”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

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

“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者所应有邪?

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

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

”王生惊觉,射曰:

“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

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1. 给下列句中加点的离注音并释义。

①吾悉能志之             ②李生说之曰               

③不应而还           ④迨年事蹉跎             

2.翻译下面的句子

“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

译句:

                                                                           

3.选出与“李生故寻王生”句中“故”的意思相同的一项(    )

A.公问其故   B.广故数言欲亡  C.故为之说   D.桓侯故使人问之

4.李生认为怎样才是“善学者”?

(用原文回答)

(八)李氏之鸠

李氏有一鸠,能为人言,过于鹦鹉,甚慧,养之数年矣。

日则飞翔于廊楹②帘幕间,不远去,夕宿于笼,以避狸鼠。

见僮婢有私持物及摘花者,必告其主人。

晋人贾③于吴者,见之,愿以十金④易焉。

鸠觉其意,告主人曰:

“我居此久,不忍去。

公必欲市我他所,我且不食。

”主人绐⑤之曰:

“我友有欲观汝者,即携汝归耳。

”至贾家,则舍之去。

鸠竟不食,哀号告归。

贾人怜其志,且恐鸠死而金无取偿也,遂捐金十之二,而以鸠还李氏。

鸩乃食。

【注释】②楹:

堂屋前的柱子。

③贾(g):

做买卖,经商。

④十金:

十两银子。

⑤绐(di):

欺哄。

【导读】李氏鸠鸟对主人忠贞不二,当商人重金买它时,它眷恋故主,绝食抗议,而且整天哀号,表现了誓死不屈的坚强意志。

这只人格化的鸠鸟,正寄托了作者陈子龙忠于明朝,忠诚不渝的节操,同时也辛辣地讽刺了那些向满清屈膝投降的逆子贰臣连禽兽都不如。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①市②去③怜④捐

2.翻译:

  ①见僮婢有私持物及摘花者,必告其主人。

  ②主人绐之曰:

“我友有欲观汝者,即携汝归耳。

  3.作者在人格化的鸠鸟身上歌颂其美德,寄托其志向。

试概括本文的主旨。

(九)李泰伯改字

(选自宋·洪迈《容斋随笔》)

范文正公①守桐庐②,始于钓台建严先生祠堂,自为记③,其歌词④曰: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长。

”既成,以示李泰伯。

泰伯读之三,叹味不已,起而言曰:

“公之文一出,必将名世。

某妄意易一字,以成盛美。

“公瞿然⑤,握手⑥扣之。

答曰:

“云山江水之语,于义甚大,于词甚溥⑦,而‘德’字承之,乃似⑧趢趚(lùsù),拟换作‘风’字如何?

”公凝⑨坐颔首,殆欲下拜。

(选自宋·洪迈《容斋随笔》)

 

   【注释】①范文正公:

即范仲淹。

他谥“文正”,故世称范文正公。

②桐庐:

古地名,今浙江桐庐市。

③记:

传记。

④歌词:

指记文后的赞词。

⑤瞿然:

惊讶的样子。

⑥握手:

拱手。

⑦溥(pǔ):

大。

⑧趢趚(lùsù):

局促不畅。

⑨凝:

注意力集中。

   【文化常识】

   严子陵。

上文说的“严先生”,即东汉时的严光,他字子陵,今浙江余姚人。

严子陵与刘秀早年是同学。

刘秀击败王莽军队称帝后,邀请他到京城洛阳任谏议大夫(皇帝的顾问),可去后不久,发觉朝中多猜忌,于是隐居浙江桐庐附近的富春江边,常钓鱼赏景。

今建有严子陵钓鱼台,并有严子陵传碑文。

1.解释:

①守   ②泱泱   ③已    ④易   

2.翻译:

①既成,以示李泰伯                  

②公之文一出,必将名世                   

3.上文“秦伯读之三”中的“三”,是指       

4.理解:

以“风“字换“德“字,它好在哪里?

请说出一二点。

 

 

(十)李西涯与程篁墩

(选自明·郎瑛《七修类稿》)

阁老①李西涯、学士②程篁(huáng)墩(dūn),成化③间各以神童举于京。

方朝见,适直隶④贡蟹至焉。

帝即出一对试之云:

“螃蟹浑身甲胄。

”程对曰:

“凤凰遍体文章。

”李对曰:

“蜘蛛满腹经纶。

”后西涯入相而经济天下,程则终于学士,以文章名世。

然偶尔一对,而终身事业见之也。

【注释】①阁老:

指文渊阁大学士。

②学士:

指翰林学士。

③成化:

明宪宗年号。

④直隶:

京城地区。

【文言知识】

说“举”。

一、指“推荐”。

上文“举于京”,意为推荐到京城。

二、指“举起”。

《赤壁之战》:

“中江举帆。

”三、指“攻占”。

《阿房宫赋》:

“戍卒叫,函谷举。

”四、指“全”。

《六国论》:

“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成语有“举国上下”。

它还作“发动”、“聚合”、“行动”等解释。

1.解释:

①方②适③对④胄

2.翻译:

西涯入相而经济天下

3.“文章”在原对子中的意思是————————————————————————

4.“经纶”在原对子中的意思是————;它跟李西涯后来的官职有什么关系?

(十一)荔枝图序

(选自唐·白居易《白香山集》)

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①如橘,春荣②;实如丹,夏熟;朵③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④;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

大略如彼,其实过之。

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元和十五年夏,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注释】①华:

花。

②春荣:

春天开花。

荣,开花。

③朵:

指众多果实聚在一起,俗称“嘟噜”。

④缯(zng):

泛指丝织品。

【导读】这是一篇说明文,短短不到一百三十个字,不仅写出荔枝的出处、外形、味道,而且还写出了摘下后短期内的变化情况。

读此文,可以进一步理解杜牧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诗句,进一步理解杨贵妃何以爱吃荔枝,每日令人快马加鞭运来满足她的欲望了。

1.解释加点的词:

①树形团团如帷盖②.春荣;实如丹

③浆液甘酸如醴酪④大略如彼,其实过之

2.翻译:

①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

②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3.这是一篇题画的文章,属说明文。

主要运用了___、___的说明方法。

它写了荔枝的___、___、___,又写了摘下后短期内的___情况。

在当时,的确是一般远离产区的人所不了解的。

4.作者白居易,____大诗人,字____,号____,著有《白氏长庆集》。

(十二)临江之麋

(选自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临江①之人畋得麋麑,畜之。

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

其人怒,怛②之,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稍使与之戏③。

积久,犬皆如人意。

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④我友,抵触偃仆,益狎。

犬畏主人,与之俯仰⑤甚善,然时啖其舌。

三年,麋出门外,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

外犬见而喜且怒,共食之,狼藉道上。

麋至死不悟。

【导读】“麋”在主人的骄宠下,稍大则“忘己之麋也”,欲与外犬嬉戏,终于被食却“至死不悟”。

可见“恃宠而骄”终不会有好下场。

【注释】①临江:

地名,江西省清江县。

②怛(d):

恐吓。

③稍:

渐渐。

使与之戏:

即“使其与之戏”,让狗和小鹿一起玩耍。

④良:

的确。

⑤俯仰:

周旋,应付。

1.解释加点的词

①畋得麋麑②自是日抱就犬③习示之④麋至死不悟

2.翻译

①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抵触偃仆,益狎。

②外犬见而喜且怒,共食之,狼藉道上。

3.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十三)灵公好饰

(选自《晏子春秋》)

  

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①,国人尽服之。

公使吏禁之,曰:

"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②。

"裂衣断带相望而不止③。

  晏子见,公问曰:

"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④,裂断其衣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

"

  晏子对曰⑤:

"君使服之于内⑥,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

公何以不使内勿服⑦,则外莫敢为也⑧。

"

  公曰:

"善!

"使内勿服,不逾月,而国人莫之服⑨。

  

  【注释】①灵公:

春秋时齐国国君,公元前581年至前548年在位。

好:

(hào)喜好。

丈夫:

成年男子。

②带:

衣带。

③相望:

彼此看得见,指到处。

④寡人:

寡德之人,君主对自己的谦称。

⑤对:

回答。

⑥内:

指王宫内。

⑦何以:

即"以何",为什么,疑问代词作介词"以"的宾语而前置。

⑧莫:

没有人。

否定性无定指代词。

为:

指穿。

⑨莫之服:

即"莫服之"。

否定句中代词"之"作宾语而前置。

  1.解释下列画线的词。

  ①.国人尽服之②.公使吏禁之

  ③.犹悬牛首于门  ④.不逾月

  2.指出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例句不同的项()

  例:

国人尽服之。

  A.而国人莫之服。

B.而禁之于外. C.公使吏禁之D.吾道一以贯之。

  3.用一四字短语概括"妇人而丈夫饰"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灵公有个什么爱好?

从文末的一个"善"字,可以看出灵公的一个什么优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假如你将来也从事管理工作,你能从本故事中得到什么启示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四)刘邦论得天下之道

(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帝置酒洛阳南宫。

上曰:

“列侯、诸将毋敢隐朕①,皆言其情:

我所以有天下者何?

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

”高起、王陵对曰:

“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与之②,与天下同其利;项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此其所以失天下也。

”上曰:

“公知其一,未知其二。

夫③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④;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项羽有一范增⑤而不用,此所以为我所禽也。

”群臣说服。

【导读】刘邦在楚汉之争中最终大获全胜,他之所以能据有天下,“善于用人”是取胜的重要法宝。

【注释】①列侯;汉代制度,王子封为侯的,叫诸侯;不姓刘的大臣因功封侯的,叫列侯。

朕:

皇帝的自称。

②因:

就。

以与之:

即“以之与之”,把它(城镇、土地)赐给他们。

③夫(f):

句首语气助词,表示引起下文议论。

④子房:

张良,子房,刘邦的谋士。

本是战国韩国人,他家曾五世相韩,秦灭韩后,张良用全部家财访求刺客,要给韩国报仇。

后来请个力士,袭击秦始皇于博浪沙(在今河南省原阳县东南),没击中秦始皇本人。

张良改名换姓逃避于下邳(在今江苏省邳县东南),跟黄石公学了兵法,辅佐刘邦灭了项羽,封留侯。

⑤范增:

项羽的谋士。

1.解释加点的词

①列侯、诸将毋敢隐朕②2.陛下使人攻城略地

③有功者害之④4.给饷馈

2.翻译

①.我所以有天下者何?

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

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3.“项羽有一范增而不用”,试举项羽拒不听从范增劝说的例子。

(十五)习惯说

(选自清代·刘蓉清代《养晦堂文集》)

蓉①少时,读书于养晦堂之西偏一室,?

a②而读,仰而思,思有弗③得,辄起绕室以旋。

室有洼④,径尺⑤,浸淫日广⑥。

每履之,足若踬⑦焉。

既久,而遂安之。

   一日,父来室中,顾而笑曰:

“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国家为?

”命童子取土平之。

后蓉复履其地,蹶然⑧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

已而复然。

又久,而后安之。

   噫!

习之于人,甚矣哉!

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⑨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平⑩其故,则反窒{11}焉而不宁。

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12}。

   

【注释】①蓉:

刘蓉(1816-1873)字孟容,号霞仙,湖南湘江人,清代文学家。

②?

a(fǔ):

同“俯”。

③弗(fú):

不。

④洼:

凹陷的地方。

⑤径尺:

直径一尺。

⑥浸淫日广:

逐渐地越来越大。

浸淫:

逐渐,渐进。

⑦踬(zhì):

被绊倒。

⑧蹶(jué)然:

跌倒的样子。

⑨不与洼适:

不能适应凹地。

⑩洼者若平:

走凹地像走平地一样。

{11}窒(zhì):

阻碍。

{12}慎始:

一开始就慎重。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命童子取土平之(填平)B.坦然则既平矣(填平)

   C.浸淫日广(一天天)D.顾而笑曰(回头看)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然”的用法和意思完全相同的两项是()

   A.蹶然以惊B.不以为然

   C.坦然则既平矣D.已而复然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意思。

   ①一室不治,何以天下国家为?

   ②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4.“已而复然”中的“然”和“及其久,则洼者若平”中的“其”所指代内容分别是什么?

5.对上文的主旨理解得正确的一项是()

   A.要治理天下,先要从治理身边的小事做起。

   B.凡事开头难,要十分重视事情的开始。

   C.积习难改,做学问最重要的是慎重地对待开头。

   D.培养良好的习惯,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十六)陆绩怀橘

(选自晋·陈寿《三国志·吴志·陆绩传》)

陆绩,三国时吴人也。

官至太守,精于天文、历法。

绩年六,于九江见袁术(当时的大豪强)。

术令人出橘食之。

绩怀(装到怀里)三枚临行拜辞术而橘坠地。

术笑曰:

“陆郎作客而怀橘,何为耶?

”绩跪对曰:

“是橘甘,欲怀而遗(送)母。

”术曰:

“陆郎幼而知孝,大必成才。

”术奇之,后常称说。

1.用“/”划分下边句子节奏(划两处)。

绩 怀 三 枚 临 行 拜 辞 术 而 橘 坠 地。

2.翻译:

是橘甘,欲怀而遗母。

3.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说说陆绩是一个怎样的人。

 

(十七)盲人识日

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

或告之曰:

"日之状如铜盘。

"扣盘而得其声。

他日闻钟,以为日也。

或告之曰:

"日之光如烛。

"扪烛而得其形。

他日揣籥,以为日也。

日之与钟、籥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

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

自盘而至钟,自烛而至籥,转而相之,岂有既乎?

【注释】龠(yuè):

古时的一种竹制的古乐器,像短笛子

一、解释加点的词

  1.生而眇者不识日 2.他日揣籥,以为日也()

  3.而人之未达也  4.扪烛而得其形()

 二、翻译

  1.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

  2.自盘而至钟,自烛而至籥,转而相之,岂有既乎?

 三、"盲人识日"的错误在哪里?

 

(十八)猫犬

东坡云:

“养猫以捕鼠,不可以无鼠而养不捕之猫;蓄犬以防奸,不可以无奸而蓄不吠之犬.”余谓不捕犹可也,不捕鼠而捕鸡则甚矣;不吠犹可也,不吠盗而吠主①则甚矣.疾视正人,必欲尽击去之,非捕鸡乎②;委心权要,使天子孤立,非吠主乎?

导读:

苏东坡的意思是:

在什么位子上就做什么事,人应该恪尽职守.而“我”更深入地认为占着位子不做事尚可,如果排斥忠良,觊觎要位,则万万不可留用.

【注释】①主:

主人.②非捕鸡乎:

这岂不是和猫捕鸡一样吗?

一、解释加点的词

1.蓄犬以防奸(   )    2.余谓不捕犹可也(   )

3.不捕鼠而捕鸡则甚矣(   )4.疾视正人,必欲尽击去之(   )

二、翻译

 委心权要,使天子孤立,非吠主乎?

三、文中“东坡云”东坡是谁?

你读过他的其他作品吗?

四、东坡在本文中的观点是什么?

 

(十九)毛遂自荐

(选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赵王使平原君求救于楚①,平原君约其门下食客文武备具②者二十人与之俱,得十九人,余无可取者。

毛遂自荐于平原君。

平原君曰:

“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

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③,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

先生不能,先生留!

”毛遂曰:

“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

使遂蚤得处囊中,乃脱颖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

【导读】毛遂“自荐”并且在出使中建立奇功,从此流传于后世,被人津津乐道。

但“自荐”也需要能力、自信和对国家的一腔热诚,盲目的“自荐”则是行不通的。

【注释】①“赵王”句:

赵王指赵孝成王,名丹,在位二十一年。

平原君赵胜是赵丹的叔父。

当时(前258年),秦将白起兵围赵国国都邯郸,情势危急,赵王让平原君去向南方大国楚国求救。

后来取得楚魏两国的救援,击败了秦军。

②文武备具:

犹言文武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