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考试资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962242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71.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考试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考试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考试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考试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考试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考试资料》.docx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考试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考试资料》.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考试资料》.docx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考试资料》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最早将“教育”作一词连用的是战国时期的孟子: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教育的本质:

教育是人类社会独有的,通过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而影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分析教育哲学的代表人物谢弗勒(Scheffler)在《教育的语言》一书中把教育的定义按方法区分为三种:

1.规定性定义2.描述性定义3.纲领性定义

广义的定义∶

广义的教育是指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这种活动,可以是自发的、随意的、无系统的、无组织的;也可以是自觉的、刻意的、有系统的、有组织的。

狭义的定义∶

主要指学校教育,是一种专门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向期望方向变化的社会实践活动。

特点有:

1.专门性:

有专门的教师和学生、专门的组织机构、场所和设备。

2.可控性:

有明确的目的、严密的组织性、教育影响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3.相对稳定性。

大教育观的形成

保罗·郎格郎在《终身教育引论》中首次提出终身教育的概念。

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中对终身教育加以确定,并提出未来社会是“学习化社会”。

大教育观就是基于“终身教育”思潮和“教育社会”“学习化社会”设想之上的一种教育观。

二、教育的历史形态

对于如何划分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有多种标准(分类时,标准不同所得结果也不同)。

依据教育的正规化程度划分:

非形式化教育,形式化教育,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思潮(空间上不再限于学校围墙内、时间上是终身的)。

依据实施教育的机构划分: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种形式。

社会教育的特点:

1.对象的全民性。

2.地点的广泛性。

3.内容的实用性。

4.时间的终身性。

5.形式的开放性。

依据生产力发展水平及生产关系的性质把教育划分为五个(三大阶段)阶段,下面分别考察它们的:

教育目的,内容,课程,方法,手段,组织形式,教育对象等特征。

(一)原始社会教育

1.教育完全融合在生产劳动,社会生活,并与其一道进行。

2.教育具有原始性。

教育目的单一,内容贫乏,教育方法单调,无专门的机构和教师,教育水平低。

3.教育具有同一性。

具体表现在内容同一、对象同一和目的的同一,教育具有全民性,无阶级性。

(二)古代社会教育

学校教育正式产生于奴隶社会初期。

1.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

(1)人类的文化发展已经到了这样一个阶段,即如果不通过专门机构,这些文化就不能被青少年一代完全掌握。

(2)统治阶级对人才的需求,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

(3)社会物质资料生产的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上的准备。

(4)文字的出现为大量,准确地传递和学习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提供了载体(现实条件)。

2.古代社会学校教育的特点

(包括奴隶社会教育与封建社会教育)

(1).教育为统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森严的等级性,在西方还具有鲜明的宗教性。

在欧洲奴隶社会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斯巴达和雅典两个奴隶制城邦国家的学校教育。

(2).教育是面向少数有特权阶层子弟的,以培养统治阶级的接班人为目的。

(3).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

(4).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学科和治世之术(军事知识、宗教教义和道德经典)。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五经∶诗经、书经、易经、礼记、春秋;[汉武帝始]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朱熹始]

(5).教育组织形式以个别教学为主,教育的主要方法是灌输与死记。

(6).出现了专科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萌芽,但没有形成系统的学校教育制度。

(7).教育实践以教育经验为基础,教育理论研究不独立、不系统、不科学。

(三)现代教育形态

从16世纪西欧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开始,主要特点:

1.具有鲜明的生产性。

教育与社会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联系日益紧密。

2.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学校教育体系。

最大特点是双轨制,以英国最为典型。

3.逐步走向了大众化道路。

提出并实施了普及义务教育,最早的国家是普鲁士。

公益性日益突出。

4.教育内容日益科学化。

由关注人文教育,经“文艺复兴”后,转为以科学为中心。

5.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夸美纽斯在提出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教育目标的同时,也找到了一种有效的实施途径,那就是班级授课制(昆体良)。

(四)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1.教育终身化。

2.教育社会化。

3.教育生产化。

4.教育民主化。

5.教育国际化。

6.教育现代化。

7.教育多元化。

第二节教育学的发展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发现与解决教育问题,探索和揭示教育规律、阐明教育理论的科学。

教育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指教育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以及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和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人们可以认识和运用。

有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之分。

(注意规律和原则的区别)

教育学不等于教育方针和政策汇编,也不等同于教育经验汇编.

普通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教育学的理论建设和实践运用两大任务。

教育学的学科性质:

教育学是一门社会科学。

教育学既是理论性很强的基础学科,又是实用性很强的应用学科。

随着教育学的分化,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学科群,其分支有的是理论性科学,有的是应用性科学。

教育学逻辑体系的建构(理论建设)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要求:

1.批判和继承传统的教育理论,立足现实,构建面向未来的教育学逻辑体系。

2.学习和消化西方教育学理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体系。

3.学习相邻学科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建立科学的教育学理论体系。

4.总结和升华教育实践经验,为教育理论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实践基础。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从教育的历史看,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萌芽阶段

古代的一些思想家对人们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所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概括,留下了珍贵遗产,为以后科学教育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教育学还没有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

1.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我国古代杰出教育家孔子(公元前552.10.9—479.3.9)在其言行录《论语》中对许多教育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

孔子认为“性相近也”,人的先天本性相差不大,“习相远也”,个性的差异主要是后天形成的,所以他注重后天的教育工作,主张“有教无类”。

他的学说的继承人孟子(公元前约372—289)的学生乐正克所著的《礼记》中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比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古罗马昆体良(约35—96)所著《论演说家的教育》早300年左右。

2.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古希腊三位著名哲学家都有不少教育论说。

苏格拉底(前469—399)首创“产婆术”又叫“问答法”。

提出“美德即知识”的观点。

柏拉图(前427—347)在著作《理想国》中,描绘了一幅理想的学制体系。

亚里斯多德(前394—322)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著作《政治学》中。

(二)独立成型阶段

1.教育学学科的建立(独立)

教育学独立时期的标志性著作有∶

英国学者培根(1561—1626)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1623)一文中,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

被人称为“教育学之父”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592-1670)出版《大教学论》(1632),被认为是教育学形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书中详细论证了一系列教学原则、教学规则、班级授课制,提出并论述了各种教学方法,拟定了各级学校的课程设置,制定了编写教科书的要求等。

英国哲学家洛克(1632-1704)出版《教育漫话》(1693),提出了“绅士教育”理论;他还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力图证明在人的意识中没有先天的思想和观念,儿童的心灵如同白板。

法国思想家卢梭(1712-1778)出版《爱弥儿》(1762),表达了资产阶级的教育思想,首先开拓了以个体身心发展与教育相互关系为专题的教育研究领域。

德国哲学家康德在《康德论教育》(1803)一书中,明确提出,“教育的方法必须成为一种科学”和“教育实验”的主张,第一次将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

瑞士教育家裴斯塔洛齐(1446-1827)写作《林哈德与葛笃德》(1781-1787),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

他第一个开始了教育理论在初等教育领域的运用,第一个建立了分科教学法,并开了师范教育的先河。

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德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赫尔巴特(1776-1841)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他的《普通教育学》(1806)被公认为第一本规范(科学)形态的教育学著作,标志着教育学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他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强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形成了传统教育“三中心”的特点。

实用主义教育理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是典型的美国本土教育学。

重视儿童的主体和自然发展,是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理性主义教育理念的深刻批判。

对20世纪整个世界的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其代表有:

杜威(1859-1952)的《我的教育信条》(1897)和《民本主义与教育》(1916)。

反对传统的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教学中心,主张以儿童中心代替教师中心、以活动课程代替分科教学。

在杜威的代表作《民本主义与教育》中,他批判传统教育脱离学生生活实际,不顾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等口号,形成了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完整体系。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兴起的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法研究儿童发展及其与教育的关系的理论。

反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强调概念思辩的教育学,提倡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运用与教育研究,实验教育学所强调的定量研究成为20世纪以来教育学研究的一个基本范式,近百年来的广泛应用和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教育科学的发展。

其代表有梅伊曼的《实验教育学纲要》和拉伊的《实验教育学》等。

(三)理论深化(即多元发展)阶段

凯洛夫(1893-1978)主编《教育学》出版多次,是一本力图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指导的系统研究教育问题的教育学著作。

美国布卢姆(1913-)提出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和“掌握学习”理论。

他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三大类。

美国布鲁纳(1915-)的《教育过程》(1958),提出学科基本结构论、有效学习论、发现法等。

赞科夫,前苏联教育家、心理学家。

其所著《教学与发展》一书适应时代的要求提出了“发展教学论”思想,对我国开放、改革初期的教育实践产生过较大的影响。

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将现代系统论的方法引进教学论的研究。

三、当代教育学研究的新趋势

1.学科发展的分化和综合;

2.理论导向上的冲突与融合;

3.研究方法的多元与互补。

四、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一、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

1.类比方法、归纳方法与演绎方法

2.比较方法与分类方法

3.分析方法与综合方法

4.系统方法

5.自下而上的方法和自上而下的方法

二、常用的教育学研究方法

1.观察法

观察法就是研究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研究对象进行感知的方法。

这是教育科学研究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

观察应在自然状态下进行,以便获得真实可靠的材料,通过观察可以获得对研究对象的直接认识,为科学研究提供方便。

在教育学学习与研究中,既可以全过程、全方位对教育过程进行观察,也可以只观察其中的某一方面或某一环节;可以一次性地观察,也可以经常进行观察。

观察法的步骤是:

(1)拟定观察计划,做好观察准备。

(2)利用各种手段进行观察,并做好观察记录。

(3)整理观察材料,进行分析研讨和理论概括。

观察法简便易行,所得材料真实可靠,但要求观察者素质较高。

2.调查法

调查法不是直接对教育现象进行观察,而是研究者采用一定的手段获得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弄清事实,发现问题,探求规律的研究方法。

它的重要作用在于使研究者深入到教育、教学实际中去,掌握研究课题的第一手资料和必要的数据。

调查的途径主要有:

谈话、访问、座谈、问卷等。

教育调查的形式有全面调查、重点调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等。

通过调查可以制定教育规划,检查教育质量,总结教育经验发展教育理论。

调查法的步骤是:

(1)确定调查目的,选择调查对象,拟定调查计划。

(2)按照计划实施调查,注意调查过程中调查者的态度应尽可能亲切、和蔼,使调查对象能够提供真实的情况。

(3)进行调查分析和总结,写出调查报告。

注意要有客观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以便准确了解和掌握情况,揭示问题的实质。

3.文献法

文献法是指通过查阅有关资料、文件并进行分析整理,得出客观结论的方法。

文献法实际上是借用已有的材料和已有的研究成果,并在其基础上探索新领域,研究新课题。

比如,为了了解学校情况而查阅学校档案、学生资料、会议记录、值班记录等。

文献法的步骤是:

(1)搜集有关资料,如文件、图书、资料、录音、录像等。

最好是原始资料,如是二手资料,则应辨明真伪,查明出处。

(2)详细阅读重要文献,并进行评价。

(3)总结各类文献,并写出研究报告。

4.教育实验法

教育实验法一般是指自然实验法。

是研究者根据对解决教育问题、改善教育现状的设想,在教育活动的自然状态下,通过创设某种环境,控制一定条件而进行教育实践活动的一种方法。

教育实验法一般分为三种:

单组实验法、等组实验法、循环实验法。

(什么是等组实验法?

教育实验法的步骤是:

(1)确定实验方案,拟定实验计划。

教育实验不同于别的实验,它的对象是成长中的青少年,一旦实验失败,将会对他们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因此拟定计划一定要慎重。

(2)实验过程中要按照预定计划执行,不能擅自改变实验进程,要对实验过程作出实事求是的记录并长期保存。

(3)整理实验结果,写出实验报告。

实验完成以后,要运用各种科学手段和统计方法对数据和材料进行整理、分析,并写出书面报告。

5.比较法

比较法是一种根据一定标准,对同类事物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表现进行比较研究,找出被比较对象的异同,以获得新认识的方法。

运用这种方法研究教育问题时有两种方式:

横向比较,纵向比较。

6.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是将一个具体单位作为案例,对它的若干现象、特征和过程作全面、深入、长时间的调查研究,摸清它的来龙去脉的研究方法。

运用个案研究法切忌将个案研究结果作一般推论,犯以偏概全的错误。

五、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第一节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1.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统治阶级借助政治的(如人事任命)、法律的、经济的和思想的手段,支配和控制教育;

2.决定受教育者的权利。

统治阶级和集团总是利用自己的政治优势,采取直接或间接的手段,使属于本阶级或集团的成员有更多地受教育的机会;

3.决定教育制度及其改革的方向。

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是这个国家政治制度的具体表现,教育制度的改革也是与政治制度改革相适应的;

4.决定教育的目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

在一定的社会中,培养具有什么政治方向、思想意识的人,这是由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

5.教育相对独立与政治经济制度。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1、教育具有维系社会政治稳定的功能

⑴教育为社会培养各种政治人才。

通过培养具有一定阶级意识的统治人才,为维护一定的生产关系、巩固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服务。

教育培养具有一定政治素质的社会公民。

教育机构都要求所培养的各类人才具有能够实现一定政治目标的素质,如政治目标意识、政治信仰、政治感情、政治责任感、政治纪律性、政治敏感性,以及相应的各种道德规范和行为能力。

2、教育具有促进社会政治变革的功能

(1)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促进政治变革。

学校是思想家、学者、青年人集中的地方,他们思想活跃、信息灵敏,一方面广泛地吸收多元的思想和文化知识,另一方面又容易把这些思想文化传播开去,影响社会,从而形成社会思潮、道德风尚和社会舆论力量,以此对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发生作用。

(2)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化、法制化,提高政治生活质量。

一个国家的政治是否民主,这是由该国的政体所决定的,但与人民的文化水平,教育事业的发展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个国家普及教育的程度越高,人们的知识越丰富,就越能识别政治措施的好坏,增强公民意识,认识民主的价值,推崇民主措施,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履行民主的权利,推动政治的改革与进步。

第二节教育与生产力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影响

(一)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基础性条件

1.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人力与时间。

2.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财力与物力。

(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三)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材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有制约作用。

(四)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

二、教育的经济功能(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教育对经济的功能并不是在教育过程中直接实现的,而是在教育过程后,由教育所造就的合格劳动者通过服务形式进入经济活动过程后才得到实现的。

1.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2.教育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手段。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使科学技术由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变为直接的生产力,一方面要资金、设备,另一方面要有科学技术的传播和推广,要让更多的劳动力能够掌握与运用,这就依赖于教育。

3.教育是生产新的科学技术的手段。

教育过程发展和培养了人的研究能力、创造能力,为知识的创新提供了方法和手段。

三、人力资本理论

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除了资本的投入外,人力资本起者重要的作用,甚至是首要因素。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尔创立人力资本理论,证明了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

第三节教育与科学技术

一、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1.科学技术发展对教育者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2.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3.科技发展将促进学校教育专业与结构的调整和更新

二、教育对科学技术的影响

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有多种途径,学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主要途径。

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3.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4.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三、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知识结构和教育内容。

2.信息技术改变着教学和教育的观念。

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第四节教育与文化

经济、政治对教育是一种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而教育与文化是互相包含、互相作用、互为目的与手段的交融关系。

一、教育的文化功能

1.教育是社会文化得以保存和传递的重要手段。

2.教育是促进社会文化传播、交流、融合的重要手段。

3.教育是社会文化创造和更新的重要手段。

二、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1.社会文化的发展提高了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完善。

2.社会文化的发展促使学校与社会联系加强。

3.社会文化的发展促进教学内容的质量和结构的变化。

4.社会文化发展促进教学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的变革

三、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学校文化的特点:

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2.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3.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

4.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

四、学生文化的特征

1.具有过度性;

2.具有非正式性;

3.具有多样性;

4.具有互补性;

5.具有生成性。

第五节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一、教育相对独立性的定义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具有能动作用。

二、教育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1.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2.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第一节个体身心发展概述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

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个人毕生的身体和心理上的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

这种变化既有量的,又有质的;既有积极向上的,又有消极向下的。

1.身体的发展

身体的发展包括两方面,一是指机体的正常发育,即身体各组织器官的健全发育;二是指体质的增强,即身体和组织器官生理机能的增强。

二者相互促进,相互联系,在实际活动中融为一体。

2.心理的发展

心理的发展则是指人的心理机能不断提升、日趋完善、直至衰退的全过程。

包括认知(如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能力等)和情意(如兴趣、气质、性格、情感、意志等)两个方面的发展,是这两方面统一的和谐的发展。

这种统一的和谐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极为重要的方面,它反映了个体成长过程中内部各心理因素的辨证关系,是人的发展受内部心理因素制约的体现。

二、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

1.人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具有能动性

人具有认识和改变外部世界的能力,这已经使人超越动物界;

人有认识和改造自己的能力,人具有自我意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人具有规划自己的未来和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条件的能力.

后一点是人的能动性的最突出的表现,能否把握自己的命运也可以看作个体心理和社会性成熟的内在标志.所以在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教育活动中,应始终把促进人的自我意识的形成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只有这样,学校教育才能为人终身自觉地发展自己,完善自己打下基础.

2.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具有鲜明的社会性

人的环境除了自然环境外还有社会环境这一动物界所不具备的独特环境.这一环境要求生活于其中的人必须参与社会实践,只有通过社会实践,人才能生存,才能使自己的身心潜在能力发挥出来,并转化为现实的发展.这种实践从内容到方式都是社会的,其结果是完成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化,使人潜在的超越动物界的可能成为事实,所以说人的社会化程度的高低可作为超越动物界程度的指标.那么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是促进人的社会化.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1.外铄论

这种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靠外在的力量,包括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学校的教育与训练等。

荀子强调,人只有通过学,才能发展善。

洛克认为,人的心灵是“一块白板”,学生是张白纸,教师可以任意涂抹,学生成长全靠教师的指导。

他们不仅否定人的自觉性和主动积极性在个人发展中的作用,甚至否认遗传的作用。

在教育实践中,强调“教师中心”、“教师本位”,把学生的头脑当作一个容器,教师可以着力去灌输知识和思想。

外铄论的另一个典型代表是美国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

2.内生论

这种观点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持这一观点的人有:

孟子,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柏拉图,弗洛伊德,威尔逊,格塞尔等。

教育不是把外面的东西强迫儿童和青年去吸收,而是需要使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得生长。

强调“学生中心”、“学生本位”,说什么儿童好比太阳,教师的一切教育措施都要围绕他们转动,教师只是起辅导作用,不应该也不可能起主导作用。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四、人的发展的基本规律

  教育的主导作用必须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相联系,从他们的身心发展的实际出发,合理地设计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